第一篇:区民政局基层政权科老龄办工作总结
区民政局基层政权科、区划地名科、民间组织科、老龄办工作总结
2008年,区民政局基层政权科、区划地名科、民间组织科、老龄办按照区民政局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了基层政权建设、区划地名等项工作,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现把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顺利完成了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自2008年1月开始到3月底基本结束,全区26个村委会全部完成了换届选举,换届率达100%;此次选举共选出村委会成员84名,其中党员55名,占65.5%。从总体上看,这次换届选举工作领导高度重视,群众积极参与,程序严格依法,选举平稳有序,结果公正公开,社会反响良好。换届结束后,各村基本建立了村委会下属的各工作委员会,对村委会成员进行了专门培训,并开展了换届选举“回头看”和“重点村”、“难点村”矛盾排查化解工作。
(二)城市社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推广社区民主选举,规范社区运行机制,全区到期换届的26个社区居委会,全部一次性选举成功。共选出居委会成员108人,其中党员28人,占25.9%。年龄结构比例如下:30岁以下的6人,占5.5%;31-39岁的12人,占11.1%;40-49岁的28人,占25.9%;50-59岁的42人,占38.9%;60岁以上的20人,占18.5%。大专以上文化的12人,占11.1%;高中文化的44人,占40.7%;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52人,占48.1%。在普遍建立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居民代表大会、议事协商委员会、共建委员会等五个组织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楼道-居民”四级组织管理网络。将原有居民小组重新进行整合,建立了居民小组议事协商分会,有效地推进了社区居民自治。
(三)社区共建氛围浓厚,服务功能不断扩展。辖区各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活动,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社区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达到了社区常住居民人数的8%,社区民间组织得到了较好发展,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3家,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务。全面推行了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工作,全区有9个街道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了社区服务内涵,丰富了居民的活动内容和空间。社区服务中心现有加盟的家政公司13家,可提供保姆、钟点工和家政、维修等服务。
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思路,进一步加大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力度
(一)扎实做好民间组织的管理。配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工作,严格按照程序,简化手续,把好登记关,进一步规范民间组织的行为,推动了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各类社团组织44个,其中今年新报批的社团组织2个。
(二)深入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积极做好城市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工作,加强地名数据库建设。今年4月份,我局根据上级统一布署开展了市区边界联检勘界工作,分别与泉山区和铜山县签署了平安边界建设协议,进一步确认了边界范围,为边界平安稳定做出了积极工作。制作了九里区行政区域轮廓图,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
三、深入贯彻实施《老年法》,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老年法》,我区将《老年法》的宣传教育纳入“五五”普法计划,向全社会,特别是面向中青年人开展宣传教育。协调司法等有关部门建立老年维权组织网络,加大涉老案件的执法力度,加强对老年人的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对侵犯老年人权益的申诉案件,做到及时、优先审理。大力表彰敬老、养老、助老的先进典型,同时重点选择一些反面典型案例,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从而增强了全社会的敬老、养老意识,教育群众自觉履行敬老、养老义务。
第二篇:民政局基层政权科工作总结
民政局基层政权科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基层政权科认真贯彻落实局党委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局中心任务,以打造为民、廉洁、高效科室为目标,突出重点,培植亮点,主动进位,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主要工作
(一)依法选举,民主立制,基层民主亮点纷呈
民主选举是法律赋予村民的民主权利,也是基层民主的核心。我科室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认真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全面完成了省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试点工作任务,尤其是开发区10个村今年也顺利换届选举。
1.依法民主选举,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本届选举是历届选举难度最大、条例最烦、诉求最多的一届。但是,我科室不畏难、不怕难,精心谋划,严密组织,认真指导,扎实推进。全区262个村一次换届选举成功率100%,选民参选率96.5%,共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1183名。本届换届选举,全区未出现一例违法选举现象,换届选举工作得到省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2.强化民主决策,确保村民当家作主。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自治的权力机构,是实行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按照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要求,全区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我科室及时指导各村以组为单位每10户推选1名村民代表,全区共推选产生村民代表12528人。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三支队伍”,由他们代表村民深度介入村级事务,促进了村级重大事务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根本性转变。
3.完善自治章程,充分体现村民意志。全区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我科室把村民自治章程的立制工作作为重点来抓,明确要求各村在制定过程中力求做到:一是依法制定。制定过程充分体现村民的利益和意志。二是符合村情。村民自治章程的内容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三是条文易懂。章程条文简明易懂,便于广大村民理解和执行,截止11月底,全区262个村村民自治章程全部进行了修订,并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
(二)注重特色,打造品牌,社区建设取得突破
社区是城市的基础,我科室秉承“贴近基础、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构建城乡“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社区架构。今年我科室上争省社区建设专项资金60万元,为16个镇(区)民政科配置电脑、打印传真一体机、照相机、电动车等办公设备。白米、娄庄、桥头三个镇被省厅表彰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镇”,沈高村等10个村、桃园社区等4个社区被省厅表彰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社区)”。1.城区社区建设取得新突破。以社区建设“六个强化”为抓手,全面推进城区社区建设管理工作。3月15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城区社区工作会议,下发《今年城区社区建设工作要点》,城区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突破。22个社区办公用房全部达到省和谐社区标准,社区服务功能得到增强,群众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截止12月底,我区被省厅表彰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城区18个社区被省厅表彰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达标率82%,提前两年完成城区和谐社区创建任务。
今年以来,基层政权科认真贯彻落实局党委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局中心任务,以打造为民、廉洁、高效科室为目标,突出重点,培植亮点,主动进位,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主要工作
(一)依法选举,民主立制,基层民主亮点纷呈
民主选举是法律赋予村民的民主权利,也是基层民主的核心。我科室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认真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全面完成了省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试点工作任务,尤其是开发区10个村今年也顺利换届选举。
1.依法民主选举,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本届选举是历届选举难度最大、条例最烦、诉求最多的一届。但是,我科室不畏难、不怕难,精心谋划,严密组织,认真指导,扎实推进。全区262个村一次换届选举成功率100%,选民参选率96.5%,共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1183名。本届换届选举,全区未出现一例违法选举现象,换届选举工作得到省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2.强化民主决策,确保村民当家作主。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自治的权力机构,是实行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按照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要求,全区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我科室及时指导各村以组为单位每10户推选1名村民代表,全区共推选产生村民代表12528人。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三支队伍”,由他们代表村民深度介入村级事务,促进了村级重大事务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根本性转变。
3.完善自治章程,充分体现村民意志。全区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我科室把村民自治章程的立制工作作为重点来抓,明确要求各村在制定过程中力求做到:一是依法制定。制定过程充分体现村民的利益和意志。二是符合村情。村民自治章程的内容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三是条文易懂。章程条文简明易懂,便于广大村民理解和执行,截止11月底,全区262个村村民自治章程全部进行了修订,并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
(二)注重特色,打造品牌,社区建设取得突破
社区是城市的基础,我科室秉承“贴近基础、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构建城乡“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社区架构。今年我科室上争省社区建设专项资金60万元,为16个镇(区)民政科配置电脑、打印传真一体机、照相机、电动车等办公设备。白米、娄庄、桥头三个镇被省厅表彰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镇”,沈高村等10个村、桃园社区等4个社区被省厅表彰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社区)”。1.城区社区建设取得新突破。以社区建设“六个强化”为抓手,全面推进城区社区建设管理工作。3月15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城区社区工作会议,下发《今年城区社区建设工作要点》,城区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突破。22个社区办公用房全部达到省和谐社区标准,社区服务功能得到增强,群众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截止12月底,我区被省厅表彰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城区18个社区被省厅表彰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达标率82%,提前两年完成城区和谐社区创建任务。
2.农村社区建设取得新突破。4月13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农村社区工作会议,会议规模是有史以来规格最高、参会人员最多的一次,与会人员参观了溱潼镇溱东村和沈高镇沈高村。大伦镇响堂村等四个村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士林对我区农村社区建设前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截止12月底,80%的农村社区“两房”面积达到省和谐社区标准,7个镇被省厅表彰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镇”,25个村被省厅表彰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超省农村和谐社区建设指标20个百分点。
3.基层政权建设取得新突破。近年来,我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重点抓规范,已初步形成了对村干部自下而上的监督体系,村干部的责任更明确、要求更严格,廉洁自律的意识明显提高。8月9日,XX市基层政权建设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会上我区作了经验介绍,与会还代表参观了姜堰镇荷叶社区、沈高镇沈高村。XX市民政局孙雷副局长对我区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我区基层政权建设工作“六规范、三提升”的做法值得各市(区)借鉴。
(三)强化监督,规范管理,村务管理更具活力
创新村民自治体系,提升村务管理水平是新时期政权科工作的重中之中,我科室从构建新型农村管理体系的高度认真谋划、指导全区村务管理工作。今年,我科室撰写的《姜堰区村务管理实践经验解读》被省厅专家委员会评定为创新成果一等奖。
1.不断活化公开形式。根据农村不同人群的特点、不同公开事项,灵活运用不同的公开方式,着力拓展村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村民参与度。今年,全区262个行政村共设立村务公开栏386处。并针对里下河地区的特点,对居住分散、处于边远地方的群众,通过流动公开栏进行公开;对财务收支、工程招投标等内容较多、相对复杂的事项,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听证会等进行公开;对群众有疑虑、社会关注多的事项,专门在村务公开栏中设立了“民声台”、“点题栏”、“回音壁”等特色专栏,帮助村民释疑解惑,促进村民与村干部互动。2.全面推行“五议三公开”。全区262个行政村全面推行“五议三公开”民主决策程序,明确要求凡是本村的重大事项、群众关心的重点事项、涉及稳定的重要事项、阶段性的紧急事项,必须严格执行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勤廉督导员参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从而有效防止了“墙上民主”、“口头民主”、“文字民主”,促进了村级重大事务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共同作主”的转变。3.加强群众外部监督。推行村干部述职述廉制度、村民直评村官制度和村干部辞职承诺制度。村委会换届选举结束后,及时组织新当选村委会主任签订辞职承诺书,承诺内容涵盖了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和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不管是谁,一旦当上村干部,必须即时承诺,一旦不履行承诺内容即自行辞职,有效地促进了村干部服务于民、认真履职的自觉性。
第三篇:民政局老龄办2008工作总结
2008年,区民政局基层政权科、区划地名科、民间组织科、老龄办按照区民政局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了基层政权建设、区划地名等项工作,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现把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稳
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顺利完成了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自2008年1月开始到3月底基本结束,全区26个村委会全部完成了换届选举,换届率达100%;此次选举共选出村委会成员84名,其中党员55名,占65.5%。从总体上看,这次换届选举工作领导高度重视,群众积极参与,程序严格依法,选举平稳有序,结果公正公开,社会反响良好。换届结束后,各村基本建立了村委会下属的各工作委员会,对村委会成员进行了专门培训,并开展了换届选举“回头看”和“重点村”、“难点村”矛盾排查化解工作。
(二)城市社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推广社区民主选举,规范社区运行机制,全区到期换届的26个社区居委会,全部一次性选举成功。共选出居委会成员108人,其中党员28人,占25.9%。年龄结构比例如下:30岁以下的6人,占5.5%;31-39岁的12人,占11.1%;40-49岁的28人,占25.9%;50-59岁的42人,占38.9%;60岁以上的20人,占18.5%。大专以上文化的12人,占11.1%;高中文化的44人,占40.7%;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52人,占48.1%。在普遍建立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居民代表大会、议事协商委员会、共建委员会等五个组织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楼道-居民”四级组织管理网络。将原有居民小组重新进行整合,建立了居民小组议事协商分会,有效地推进了社区居民自治。
(三)社区共建氛围浓厚,服务功能不断扩展。辖区各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活动,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社区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达到了社区常住居民人数的8%,社区民间组织得到了较好发展,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3家,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务。全面推行了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工作,全区有9个街道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了社区服务内涵,丰富了居民的活动内容和空间。社区服务中心现有加盟的家政公司13家,可提供保姆、钟点工和家政、维修等服务。
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思路,进一步加大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力度
(一)扎实做好民间组织的管理。配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工作,严格按照程序,简化手续,把好登记关,进一步规范民间组织的行为,推动了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各类社团组织44个,其中今年新报批的社团组织2个。
(二)深入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积极做好城市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工作,加强地名数据库建设。今年4月份,我局根据上级统一布署开展了市区边界联检勘界工作,分别与泉山区和铜山县签署了平安边界建设协议,进一步确认了边界范围,为边界平安稳定做出了积极工作。制作了九里区行政区域轮廓图,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
三、深入贯彻实施《老年法》,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老年法》,我区将《老年法》的宣传教育纳入“五五”普法计划,向全社会,特别是面向中青年人开展宣传教育。协调司法等有关部门建立老年维权组织网络,加大涉老案件的执法力度,加强对老年人的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对侵犯老年人权益的申诉案件,做到及时、优先审理。大力表彰敬老、养老、助老的先进典型,同时重点选择一些反面典型案例,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从而增强了全社会的敬老、养老意识,教育群众自觉履行敬老、养老义务。
第四篇:民政局基层政权科的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基层政权科认真贯彻落实局党委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局中心任务,以打造为民、廉洁、高效科室为目标,突出重点,培植亮点,主动进位,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主要工作
(一)依法选举,民主立制,基层民主亮点纷呈
民主选举是法律赋予村民的民主权利,也是基层民主的核心。我科室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认真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全面完成了省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试点工作任务,尤其是开发区10个村今年也顺利换届选举。
1、依法民主选举,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本届选举是历届选举难度最大、条例最烦、诉求最多的一届。但是,我科室不畏难、不怕难,精心谋划,严密组织,认真指导,扎实推进。全区262个村一次换届选举成功率100%,选民参选率96、5%,共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1183名。本届换届选举,全区未出现一例违法选举现象,换届选举工作得到省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2、强化民主决策,确保村民当家作主。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自治的权力机构,是实行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按照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要求,全区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我科室及时指导各村以组为单位每10户推选1名村民代表,全区共推选产生村民代表12528人。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三支队伍”,由他们代表村民深度介入村级事务,促进了村级重大事务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根本性转变。
3、完善自治章程,充分体现村民意志。全区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我科室把村民自治章程的立制工作作为重点来抓,明确要求各村在制定过程中力求做到:一是依法制定。制定过程充分体现村民的利益和意志。二是符合村情。村民自治章程的内容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三是条文易懂。章程条文简明易懂,便于广大村民理解和执行,截止11月底,全区262个村村民自治章程全部进行了修订,并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
(二)注重特色,打造品牌,社区建设取得突破
社区是城市的基础,我科室秉承“贴近基础、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构建城乡“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社区架构。今年我科室上争省社区建设专项资金60万元,为16个镇(区)民政科配置电脑、打印传真一体机、照相机、电动车等办公设备。白米、娄庄、桥头三个镇被省厅表彰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镇”,沈高村等10个村、桃园社区等4个社区被省厅表彰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社区)”。
1、城区社区建设取得新突破。以社区建设“六个强化”为抓手,全面推进城区社区建设管理工作。3月15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城区社区工作会议,下发《今年城区社区建设工作要点》,城区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突破。22个社区办公用房全部达到省和谐社区标准,社区服务功能得到增强,群众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截止12月底,我区被省厅表彰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城区18个社区被省厅表彰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达标率82%,提前两年完成城区和谐社区创建任务。
2、农村社区建设取得新突破。4月13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农村社区工作会议,会议规模是有史以来规格最高、参会人员最多的一次,与会人员参观了溱潼镇溱东村和沈高镇沈高村。大伦镇响堂村等四个村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士林对我区农村社区建设前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截止12月底,80%的农村社区“两房”面积达到省和谐社区标准,7个镇被省厅表彰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镇”,25个村被省厅表彰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超省农村和谐社区建设指标20个百分点。
3、基层政权建设取得新突破。近年来,我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重点抓规范,已初步形成了对村干部自下而上的监督体系,村干部的责任更明确、要求更严格,廉洁自律的意识明显提高。8月9日,XX市基层政权建设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会上我区作了经验介绍,与会还代表参观了姜堰镇荷叶社区、沈高镇沈高村。XX市民政局孙雷副局长对我区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我区基层政权建设工作“六规范、三提升”的做法值得各市(区)借鉴。
(三)强化监督,规范管理,村务管理更具活力
创新村民自治体系,提升村务管理水平是新时期政权科工作的重中之中,我科室从构建新型农村管理体系的高度认真谋划、指导全区村务管理工作。今年,我科室撰写的《姜堰区村务管理实践经验解读》被省厅专家委员会评定为创新成果一等奖。
1、不断活化公开形式。根据农村不同人群的特点、不同公开事项,灵活运用不同的公开方式,着力拓展村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村民参与度。今年,全区262个行政村共设立村务公开栏386处。并针对里下河地区的特点,对居住分散、处于边远地方的群众,通过流动公开栏进行公开;对财务收支、工程招投标等内容较多、相对复杂的事项,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听证会等进行公开;对群众有疑虑、社会关注多的事项,专门在村务公开栏中设立了“民声台”、“点题栏”、“回音壁”等特色专栏,帮助村民释疑解惑,促进村民与村干部互动。
2、全面推行“五议三公开”。全区262个行政村全面推行“五议三公开”民主决策程序,明确要求凡是本村的重大事项、群众关心的重点事项、涉及稳定的重要事项、阶段性的紧急事项,必须严格执行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勤廉督导员参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从而有效防止了“墙上民主”、“口头民主”、“文字民主”,促进了村级重大事务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共同作主”的转变。
3、加强群众外部监督。推行村干部述职述廉制度、村民直评村官制度和村干部辞职承诺制度。村委会换届选举结束后,及时组织新当选村委会主任签订辞职承诺书,承诺内容涵盖了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和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不管是谁,一旦当上村干部,必须即时承诺,一旦不履行承诺内容即自行辞职,有效地促进了村干部服务于民、认真履职的自觉性。
第五篇:民政局基层政权科工作思路
民政局基层政权科工作思路
民政局基层政权科工作思路
民政局基层政权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市民政局的总体部署和县民政局工作安排,以基层政权、社区建设、区划管理工作为抓手,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努力确保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扎实推进社区建设。
1、进一步加强居委会建设。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县居委会建设意见》的基础上,督促指导各乡镇按照文件规定,稳步推进实施。重点抓好居委会办公活动用房建设,帮助居委会减轻工作负担等工作,并积极探索建立以居民满意度和情况知情度为导向的居委会考核体系,引导居委会关注民生,服务
居民,贴近居民需求开展各类活动,努力提高居委会自治能力。
2、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方面,继续加强探索,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文件,进一步明确规定村干部的职责、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指导 乡镇和村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内容、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切实落实好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制定下发居务公开的规范性文本,明确居委会公开的内容和要求,在全县居委会中推行居务公开制度,并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3、大力推进社区服务工作。指导、督促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社区公益性服务组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承接政府部门、乡镇下沉到社区或从居委会剥离出来的社会性事务及其他社区公益性服务,让居委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做老百姓希望做的事情,为居委会减负创造有利条件。探索社会服务与公益性
组织参与模式,继续配合市民政局开展社区民生项目公益招投标工作,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壮大,推动社区服务深入发展。
4、进一步加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以示范、模范、和谐示范居委会创建活动为抓手,指导督促各乡镇进一步加强社区居委会的规范化建设。具体做到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抓好指导、督促和检查,确保创建质量,真正把那些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先进典型树立起来,带动本县居委会建设的深入推进。
切实加强行政区划工作。
1、继续加强长江北支沪苏线界桩的维护管理工作。深入边界附近乡村,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进一步加大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和界线管理有关法规规定的宣传力度,增强基层干部群众的大局意识和法制观念,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行政区域界线管理规定,动员群众参与“沪苏平安边界”建设,开展维护边界地区睦邻友好、团结
互助的群众性活动,营造沪苏边界地区的和谐环境。
2、做好撤乡建镇的有关后续工作。在市政府批复意见的基础上,推进相关后续工作。重点做好有关标牌、印章的制作工作,配合县政府做好挂牌仪式的筹备工作,确保长兴乡撤乡建镇工作圆满完成。
进一步强化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软件建设。
进一步加强对乡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业务指导,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扎实构建公共基础平台,加强“受理中心”标准化建设,延伸“受理中心”综合服务内涵,为居民群众提供“一门式”服务,体现政府服务理念从“百姓适应我、我方便”到“我适应百姓、百姓方便”的转变。在完成271个村的村级事务代理室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指导乡镇和村配好相关工作人员,并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切实发挥代理室的作用,为群众就近办事提供方便。
配合市民政局全面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在城桥镇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部署推进社区志愿者注册工作。同时,加强对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培训,发展社区志愿者骨干力量,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进一步扩大社区工作者工作领域,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使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促进社区志愿服务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工作措施。
1、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面上和基层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采取措施,保证基政工作有序、有效地推进。
2、建立社情民意收集网络。定期、不定期的听取基层同志对基政工作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工作举措。
3、加强与市局相关处室的联系沟通。与市局相关处室保持密切联系,积极落实完成好交办的相关工作,力争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帮助,确保科室工作更
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