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时间:2019-05-14 15:08: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第一篇: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5:53

来源:《求是》期号:2005.9作者:李雪勤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实现“社会更加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胡锦涛同志年初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大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团结。构建和谐社会要做许多方面的努力,当前尤其需要认真把握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传统单位制的社会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但社会管理体制并没有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更新管理理念,努力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在总结社会管理经验、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分别明确了党委领导核心的地位、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社会组织协同和公民广泛参与的作用。可以预计,随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格局的不断完善,政府管理与社会调节良性互动的社会管理体制必将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整合功能,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证。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要在各种社会组织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同时要支持和保证各种社会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能。只有坚持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才能有效地协调各方,保证基层

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只有既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又积极支持和保障城乡居民自治组织和各种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才能更好地推进城乡基层的社会工作。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要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地组织和参与社会活动,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从而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社会的支持,把广大群众团结凝聚起来,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确保党的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行,亿万农民直接行使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政议政、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农村中各种利益纷争也不断出现,成为影响农村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在发挥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的同时,注意通过民主议事、民主恳谈等形式,做好村民之间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等工作,使村民委员会成为保障村民安居乐业的重要组织形式。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社区也迅速发展。一些城市在全面发展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教育和社区互助等社区工作中,探索建立了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的网络化的社会管理机制,把为民服务的工作渗透到社区各个领域。要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更好地发挥城市社区服务群众、排忧解难的作用,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使社区成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纽带,成为确保一方平安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目前,我国民间组织主要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三大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民间组织发展迅速,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据民政部门统计,截止2004年底,我国共有各种社会团体14.9万多家,基金会900多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3.2万多家。这些民间组织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积极作用。但我国社会团体的发育还很不健全,相关法规还不完善,管理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要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通过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充分发挥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

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社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出现了新的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党必须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进一步密切党同各阶层群众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的利益群体,保持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发挥社会政策的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之后,承担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维护社会公正。要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当前,一是要把实现社会公平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一个分配比较合理的社会,否则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因此,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加大政府调节再分配政策的力度,合理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努力遏制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扩大。二是要从制度上保障竞争机会的平等。现在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机会的平等特别是竞争起点的平等。因此,要逐步消除户籍、教育、就业、身份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保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以改革的办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建设,努力完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制度,加快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困难群体的利益。

制定政策要反映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千方百计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人民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在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时,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充

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充分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合法权益,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高度重视和落实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特别是要关心经济社会地位下降明显的困难群体,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生产得到发展。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取消农业税、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力度等。要继续采取有效扶贫帮困的社会政策,确保作为我们党最广泛最可靠执政基础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同时,要认真解决改善就业环境和劳动者权益维护中的实际问题,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

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利益诉求。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建立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机制,建立规范的对话和协商机制,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具体化,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利益关系。要加强与各种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的交流,增强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能力,切实了解民情民意。

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总体上讲,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中国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或多或少都得到了实惠。但是,改革不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同时同等受益。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在制定政策时最大限度地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努力实现各方利益同步增长,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积极反映问题的同时,对暂时的困难予以充分理解,从而形成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合力。

三、抓紧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突发事件,对人类的生存和环境造成预料不到的灾难性后果和危害。这种非常态、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在我国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等。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的要求,把建立社会预警体系提高到维护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决策。

建立完善的社会信息反馈网络。及时获取、准确分析、按需监控和适时发布信息的能力,对于正确判断、全面掌控局势,特别是处理突发事件和应对复杂局面,进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完善信息保证系统,健全预警预报责任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制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信息反馈网络,确保我们党和政府所必需的社会动态、舆情信息渠道的畅通。努力使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增强预见性,学会和掌握防范应对重大经济社会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的本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可能出现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苗头,以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

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要正确把握社会发展动向,未雨绸缪,临危不乱,建立公共安全的预警和决策分析机制。在做好传统领域工作的同时,对卫生、信息、能源、粮食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对防范恐怖主义威胁、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的工作,必须切实予以加强。抓紧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切实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机制、预案和工作准备,努力形成一套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增强预警、防范、应变和处置能力,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的本领。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尽快获得第一手信息资料,以确定突发事件的警戒级别,针对不同级别启动相应的应对预案。同时,要及时把正确的分析、看法和对策公布于众,引导民意,领导人民群众战胜困难。

进一步健全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体制。要把实践中应对突发事件的成功做法转化为经常性方法,把有效的临时措施转化为长效机制。要建立延伸至基层、具有区域和行业代表性的、真实高效的重大事件和复杂情报传递

与预警机制,实行纵向领导,直接对党中央、国务院负责。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情报分析预测,并将结果及时报送中央及有关部门,使党和国家能够果断决策,从容应对;要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建立中央和国家的应急机制,依据宪法和法律,迅速果断地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确保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免受或少受损失。

建立完备的突发事件管理制度和紧急状态法律法规。要建立健全科学决策的机制、应对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机制、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机制,做到在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面前处变不惊、迅速反应、果断处置。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包括信息采集和自动汇总机制、网络应急指挥机制、资源动员机制、社会治安保障机制等。设立调查制度,公正甄别突发事件的诱因。把应对突发灾难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障平时和突发灾难时期的经费投入。建立突发灾难应对基金监管、物资储备、民间援助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的制度。现在,我国已经制定颁布了《戒严法》、《国防法》、《防洪法》、《防震减灾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等具体的法律,在紧急状态下是有法可依的。但由于单项法律只能适用于一种紧急状态,并且对紧急状态下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规定也不够清晰。因此,应当在总结国内经验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研究制定统一的国家紧急状态法,把各种突发事件的管理纳入到统一的程序和制度中,明确规定紧急状态下的政府应急机构和机制,明确公民、志愿者、专业团体、社会组织等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用法律来调整紧急状态下的社会关系。

第二篇: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传统单位

制的社会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但社会管理体制并没有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更新管理理念,努力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在总结社会管理经验、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分别明确了党委领导核心的地位、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社会组织协同和公民广泛参与的作用。可以预计,随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格局的不断完善,政府管理与社会调节良性互动的社会管理体制必将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整合功能,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证。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要在各种社会组织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同时要支持和保证各种社会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能。只有坚持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才能有效地协调各方,保证基层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只有既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又积极支持和保障城乡居民自治组织和各种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才能更好地推进城乡基层的社会工作。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要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地组织和参与社会活动,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从而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社会的支持,把广大群众团结凝聚起来,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确保党的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行,亿万农民直接行使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政议政、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农村中各种利益纷争也不断出现,成为影响农村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在发挥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的同时,注意通过民主议事、民主恳谈等形式,做好村民之间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等工作,使村民委员会成为保障村民安居乐业的重要组织形式。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社区也迅速发展。一些城市在全面发展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教育和社区互助等社区工作中,探索建立了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的网络化的社会管理机制,把为民服务的工作渗透到社区各个领域。要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更好地发挥城市社区服务群众、排忧解难的作用,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使社区成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纽带,成为确保一方平安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目前,我国民间组织主要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三大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民间组织发展迅速,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据民政部门统计,截止2004年底,我国共有各种社会团体14.9万多家,基金会900多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3.2万多家。这些民间组织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积极作用。但我国社会团体的发育还很不健全,相关法规还不完善,管理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要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通过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充分发挥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

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社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出现了新的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党必须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进一步密切党同各阶层群众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的利益群体,保持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发挥社会政策的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之后,承担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维护社会公正。要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当前,一是要把实现社会公平作为重要的政

策导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一个分配比较合理的社会,否则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因此,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加大政府调节再分配政策的力度,合理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努力遏制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扩大。二是要从制度上保障竞争机会的平等。现在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机会的平等特别是竞争起点的平等。因此,要逐步消除户籍、教育、就业、身份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保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以改革的办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建设,努力完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制度,加快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困难群体的利益。

制定政策要反映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千方百计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人民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在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时,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充分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合法权益,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高度重视和落实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特别是要关心经济社会地位下降明显的困难群体,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生产得到发展。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取消农业税、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力度等。要继续采取有效扶贫帮困的社会政策,确保作为我们党最广泛最可靠执政基础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同时,要认真解决改善就业环境和劳动者权益维护中的实际问题,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

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利益诉求。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建立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机制,建立规范的对话和协商机制,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具体化,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利益关系。要加强与各种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的交流,增强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能力,切实了解民情民意。

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总体上讲,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中国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或多或少都得到了实惠。但是,改革不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同时同等受益。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在制定政策时最大限度地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努力实现各方利益同步增长,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积极反映问题的同时,对暂时的困难予以充分理解,从而形成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合力。[当前第1页/共2页]<<上一页下一页>>

第三篇:完善劳动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完善劳动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吴永文

2005年第10期 ——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它适应我国进入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下面,结合劳动保障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现充分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始终把扩大就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乡就业,努力扩大就业,实现充分就业。

去年,我省城镇登记失业率,自1998年以来首次下降;城镇实际失业率比2002年也下降了。但我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和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一是总量矛盾持续加大。据测算,2010年以前,我省城镇就业每年供大于求达50万人左右。此外,农村每年还新增待转移的劳动力5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打工难”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二是结构性矛盾加剧。劳动力素质与岗位不适应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突出,全省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普遍偏低,呈现“三多三少”现象,即文化程度低的多、高的少,技术等级低的多、高的少,年龄偏大的多、年轻的少。三是困难群体就业问题凸显。目前,全省“4050”等困难群体有15万人,其中“4555”人员5万多人,他们的就业、社保、医保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此外,全省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达到30万人,他们大多没有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解决我省就业问题,必须贯彻“一个方针”,做到“五个注重”,即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在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同时,注重做好新成长劳动力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在解决“4050”人员、“4555”人员问题的同时,注重做好“2030”人员的就业工作;在推进城镇职工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同时,注重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在增加就业总量的同时注重提高就业质量;在缓解当前突出矛盾的同时更加注重研究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基本解决原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通过3-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和平等就业制度。因此,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第一,解决“2030”人员就业问题,要着力在市场导向上下功夫。要引导“2030”人员树立“就业靠自己”、“择业找市场”、“上岗凭技能”的新观念;加强就业服务,树立“人本服务”的理念,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不断提高“2030”人员专业技能,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

第二,解决“4555”人员问题,要着力在解决养老、医疗保险上下功夫。“4555”人员因年龄偏大、且大都技能单一,难以通过市场实现再就业。因此,我们要大力实施“一保两助”,即保障“4555”困难人员基本生活,提供就业援助和社保援助。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通过社区组织就业的形式,帮助其实现再就业。对确实困难的,着力解决其养老、医疗保险问题,通过进入低保或以低保标准发放生活费确保其基本生活。

第三,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要着力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平等就业制度上下功夫。要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重点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和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通过资源整合特别是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建设城乡统一、运作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和平等就业制度;要大力实施定向订单培训,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以输出带培训、以培训促输出,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跨地区就业由自发性向组织性转变,农村劳动力流动由无序向有序转变,劳务输出由体力劳务型向技术技能型转变,劳动部门由行政管理为主向引导服务与市场监管并重转变,做到“输出有组织,求职有服务,就业有技能,权益有保障”。

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的“安全阀”。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既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目前我省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四个问题:一是覆盖面较窄,二是基金支撑能力弱,三是历史欠账较多,四是农村社保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削弱了其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功能作用。当前,必须把社会保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第一,在扩面征缴上加大力度。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要针对城乡劳动者的不同特点,加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参保办法;要加大城镇社会保险扩面力度,尽快将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到全体城镇从业人员;要坚持“一把手”扩面、依法扩面、限时扩面,采取五险一单、“一站式”服务等措施,形成扩面与奖励挂钩的机制,加强基金征缴,增强基金支撑能力。

第二,在“并轨”和“做实”两件大事上加大力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一要积极启动做实个人账

户工作。二要研究改进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健全待遇与缴费更紧密挂钩的机制。三要加快推进并轨工作,力争将“三条保障线”并为“两条保障线”。

第三,在解决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上加大力度。当前要重点解决好原国企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通过适当降低缴费比例,多渠道筹集资金,个人、企业、财政共同负担,纳入住院医疗保险,实行大额医疗补助,做到病有所医。

第四,在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上加大力度。对进城务工农民,首先纳入工伤保险,然后研究适合农民工特点和要求的医疗、养老保险办法;对失地农民,开展社会保障改革试点;超过退休年龄的失地农民,纳入城市低保;对劳动年龄段的失地农民,建立养老保障基金;对农村居民,推进农村合作医疗,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试点范围,研究符合农村发展水平的养老保险。

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协调的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当前我省劳动关系多变性、多样性、多元性、多层性特征明显,劳动者“有关系无劳动”与“有劳动无关系”现象并存,历史遗留问题与新生矛盾交织。因此,要把劳动关系的协调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来抓,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核心,以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为基础,以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三方协商为手段,努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具体而言,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坚持多种渠道,妥善安置改组改制企业职工。指导企业按规定程序进行经济性裁员,坚决避免大规模集中裁员,加强改制职工安置方案审批;指导各地结合实际,慎重解决因改组改制不规范而产生的遗留问题,避免“翻烧饼”。

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指导企业与职工开展平等协商,建立企业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加大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坚决取缔不合法收入;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低收入者水平;加快工资支付立法步伐,减少和避免工资拖欠;加大对垄断性企业职工工资的调节。

第三,坚持制度建设,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劳动合同制度的基础作用,重点提高改制后新企业、私营和“三资”企业、国企临时用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合格率、履行率。在非国有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推行区域性与行业性集体合同制;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调处作用,加强对协调劳动关系的宏观指导;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调解组织作用,完善企业内部劳动争议自我调节机制;加强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保障监察制度、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用体系建设,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系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

第四篇: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对于我们党来说,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实现党的执政任务,让人民群众满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去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为了创造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

第五篇:构建和谐社会(本站推荐)

1.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极力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并先后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口号。可是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没有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发展”的科学内涵,只是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发展、甚至等同于GDP的增长。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指导下,长期实行高投入推动和维持的速度型增长路线,使得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付出了极高的增长成本。结果导致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偏差,并逐步积累和暴露出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而这些问题决定了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第一,收入分配失衡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贫富阶层之间的冲突。第二,劳动关系失衡导致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劳资之间的利益冲突。毋需讳言,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我国资金短缺的局面并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们对投资者给予了多方面的保护,这种保护迅速提升了资本所有者的地位,而劳动者的地位却在不同程度地下降,在全球性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背景下,我国的劳动关系在过三十年尤其是近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关系已经处于不和谐状态,劳资之间的冲突正在日益显性化。第三,城乡发展失衡导致的城乡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城乡之间的冲突。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是短期内形成的,也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这种差距因农民工的出现以及由此带来的城乡融洽而显得更加明显。“三农”问题的突出,表明了城乡之间的发展确实处于不协调与不和谐状态,其妨碍的当然不仅仅是乡村的发展,而且必然是包括城市在内的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四,地区发展失衡导致的地区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区之间的冲突。上一届政府推进西部大开发,近两年来国家又开始着重关注东北地区的发展,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概念,这是基于地区发展的失衡或者不和谐而做出的调整努力,它一方面表明了地区差距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这种差距及其带来的不和谐急切需要调整,这是国家发展大局的需要。

第五,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失衡导致的价值观扭曲,以及由此而带来的道德滑坡。如官德、医德、师德的下滑已经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先富起来的群体形象急切需要改善,等等。这些现象表明了在物质文明日益发展并进入繁荣阶段后,精神文明或者与时俱进的新道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却未能够跟上时代步伐,两者亦是处于一种不和谐状态。换言之,新时期的伦理道德与价值取向并未随着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而同步进步。

以上五个问题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2)重要性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我们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大任务”。“三大建设”要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状态呢?这就是四中全会所提出来的“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即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建设”的任务再加一个和谐社会建设任务。

第二,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借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小康”提法,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邓小平同志赋予“小康”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全面建设小康,就要实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要求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变化,一些人的利益满足了,一些人的利益得不到满足,社会处于激烈的变动之中,不稳定、不和谐的问题很多。在社会变动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政权的安危。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达到人均GDP1000至3000美元的国家的执政党来说,如何处理好社会稳定与和谐,至关重要。

以上便是构建和谐社会必要性与重要性。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五个方面讨论,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这都与和谐分不开。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究竟应该怎么做

第一,维护社会稳定是社会建设的根本前提

社会稳定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前提条件。一个和谐的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稳 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大局总体是稳 定的。但是,由于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也积累了一些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因素,需要我们采取对策,加以妥善解决。胡锦涛同志在党 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强调:“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 础。”由此可见,要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就必须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只有把社会上不安定的因素一个一个解决了,才能营造社会和谐的大氛围,夯实 社会建设的基础。

第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理念

改善民生是社会建 设的重中之重,“民生”是与“国计”密不可分的。民生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直接影响到改革发展全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 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 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但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当前,“上学难”、“就业难”、“养老难”、“看病难”、“购房难”等呼声不绝于耳。这就说明,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和政府在解决民生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但是要解决 的问题还很多,要完成的任务还很艰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第三,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着力实现“五有”目标

“社会体制”是政府社会职能、社会政策、社会治理、社会保障、社会服务、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子系统的构成方式和运作状态。早在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是努力实现“五 有”:第一是,通过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学有所教”。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学有所教”,就必须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第二是,要通过推进劳动就业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实现“劳有所得”。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不仅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劳有所得”息息相关,而且也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第三是,要通过推进养老保障体制改革,实现“老有所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

定的重要保证。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第四是,要通过推进基本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现“病有所医”。健康是人 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基本医疗卫生体制是社会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 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都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所必须的。第五是,要通过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实现“住有所居”。住 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安定,因而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总之,要从根本上改善“五难”等民生问题,就必 须从根本上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同时,也只有将社会体制改革作为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才能真正实现“五有”目标。

下载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重大意义 摘要: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题目如何构建和谐社会调查时间2013-10/01——11/05调查地点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领队姓名高远刚指导教......

    构建和谐社会

    2006年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如何深入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进一步领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否说目前我国社会还不和谐?为什么说构......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展望美好未来 摘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传统文化始终以一个“和”贯穿其中。千百年来,中华文明虽屡受摧折而不绝,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而......

    构建和谐社会

    电子工程系08应用电子3087307349周阳洋 构建和谐社会 ——诚信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为政的道理,做领导的道理,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言而有信。信,就是诚实不欺,取信于人,为......

    构建和谐社会[最终定稿]

    建设和谐苘山从我做起演讲比赛稿:构建和谐社会企业也需尽一分力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

    在我整理这些年对于各地的调查研究报告,决定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了。深得人心的“和谐”主题,显示了很大的亲和效应和凝聚作用。这次全会向国内外传......

    构建和谐社会[合集]

    学习先进人物事迹 倾心构建和谐社会 常德盛同志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启迪广大党员干部怎样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怎样实现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