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冀平社会管理创新论述

时间:2019-05-14 15:1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陈冀平社会管理创新论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陈冀平社会管理创新论述》。

第一篇:陈冀平社会管理创新论述

陈冀平社会管理创新论述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综治部门作用 完善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

问:为什么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综治部门在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陈冀平: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多年来,综治工作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协调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制机制、比较健全的工作网络。综治部门在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中要运用自身优势,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领导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保证。社会管理工作创新不仅在人、财、物的保障方面要加强,而且在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方面要有所突破。这些没有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没有党委的统揽协调、组织领导是难以推进的。因此,突出党的领导就是党委要把领导社会管理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来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全局工作中。

各级综治委(办)作为党委政府管理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部门,主要是为党委、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当好参谋、做好助手,找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角色和定位,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主动承担起组织、协调、推进社会管理的职责。2010年10月,中央综治委确定了35个市、县(市、区)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全面启动了试点工作,推动各地各部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特别是对重点群体的服务管理工作力度逐步加大。去年,中央综治委会同共青团

中央在全国确定了16个试点城市,分别对闲散青少年、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和流浪乞讨青少年等群体开展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试点工作。

同时,综治部门深化平安创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截至目前,全国各地乡镇、街道普遍建立了综治委(办),机构进一步规范,力量进一步加强。在2010年的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调查中,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为86.24%,比2009年略有上升。

今后,综治部门将更加注重发挥各级综治委(办)的组织协调作用,完善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建立“大调解”工作体系 引导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

问:面对新增的社会矛盾纠纷,我国建立了怎样的矛盾调处机制加强社会管理,从而化解纠纷维护群众权益?

陈冀平:通过一段时期的探索,我国建立和完善了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目前,“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统筹协调解决重大复杂矛盾纠纷,政法综治部门整合各方力量,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发挥县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特别是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整合力量和资源,“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做到“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

“大调解”还加强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不同方式的衔接配合,充分运用教育、疏导、说理,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对于重点领域和多发性的矛盾纠纷,还加强了征地拆迁、劳动争议、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

黑龙江、安徽、湖南等地推广建立县、乡两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和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明确专门人员集中办公;北京、吉林、江苏、四川等地建立了交通事故、医患纠纷等各类专门调解组织;湖北、福建等地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社会群团组织的纽带作用,积极做好劳动争议调处、维权服务等工作;山西、河北、浙江、福建、江西、广东、甘肃等地出台指导意见,按照“调解优先、全面调解、司法支持”的原则,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管理更重要的是引导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关键在于公众参与,要探索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和途径,调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还要加强政府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实现群众自我管理服务与政府组织管理服务的良性互动,建立一支专群结合的社会管理工作者队伍,加强专职社会工作者队伍和综治协管员、治安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社区“五老”人员和党团员等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在群众和政府组织之间架起一道桥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畅通诉求表达渠道 失职渎职弄虚作假严格责任追究

问:目前,全国多个省市在重大决策前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评估过程中如何维护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陈冀平: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决策前进行社会稳定风险的评估,这一工作机制是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创新举措。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关键是如何畅通群众意见和诉求表达渠道,尽可能充分反映大多数群众的真实意见。

要着眼于源头预防、源头治理,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建立健全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出台实施的前置程序和必备

条件,建立严格评估程序,对其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以及对社会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出评估,才能有效地实现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推进。要让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落到实处,就必须充分发挥基层综治部门联系群众、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的平台作用,推行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工程社会公示、听证等制度,充分听取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意见,尊重民意,维护民权。

同时必须严格责任追究,对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而没有组织评估,或者不积极运用评估结论,失职渎职、弄虚作假,引发不稳定问题或重大群体性事件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任务十分紧迫 加快推进服务管理夯实基层基础

问:当前维护社会稳定还面临哪些突出问题?下一步综治部门将如何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陈冀平: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社会大局稳定,但仍有一些突出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矛盾纠纷呈多发多样态势,主要涉及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等方面;流动人口违法犯罪问题仍然较突出,特别是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所占比例一直居高不下;一些“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治安重点地区社会管理服务不到位,治安安全隐患突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健全,一些治安形势复杂的地区、一些重要基础设施没有严格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缺乏有效安全防范机制等。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重要而十分紧迫的任务。今后一段时期,中央综治委将着重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以社区为依托,构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推行居住证等“一证通”服务管理措施;抓好全国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预防犯

罪试点工作;重点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所必接必送措施,解决好刑释解教人员中“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人员”的救助帮扶问题;全面总结社区矫正试点经验,建立健全协调配合工作机制;推动综治工作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延伸;加强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和网上舆论引导;大力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信息灵通、共建共享;加强社会管理法制建设,促进依法管理。

各地和各综合试点地区还将建立专兼职的社会管理队伍,大力加强和发展社会工作者队伍、社会治安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群防群治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治管理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管理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第二篇:陈冀平培训心得

了解、接受、理解——新时代高职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态度

——参加陈冀平老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路桥系 孙兆英

作为70、60后教师,和90后的学生相处起来很不容易,大多数老师总是抱怨现在的学生不认真思考、不尊重师长等,但从来不认真思考90后学生的真实状态及如何针对学生的特定状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2014年4月26日,我们参加了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组举办的“80/90后之教与学”专题培训,培训授课的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国际高级讲师陈冀平老师。陈老师对80/90后的心理状态、生活环境及教师如何与之相处做了深入的讲解,让我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通过培训,对90后学生的特定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自信张扬,独立特行。

90后在出生时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普及,教育民主程度提高,学习模式发生巨大变化,使90后获取信息更加快捷,知识更加丰富,也使他们在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信心和理性上超越了他们的前辈,在知识结构的复杂和多样性方面甚至知道或考虑得比老师还多。90后大学生思想上独立开放,行动上独立特行。他们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喜欢通过深度思考,争论和碰撞再认同,并结合实际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据了解,现在很多90后大学生报考我们学校的志愿是自己拿主意,这就反映了这一代人思想上的独立。同时,在我校陪同新生报到的家长中,“不放心孩子独自来校”是首要原因的比例在下降,同时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新生比例也在下降;大多数家长是抱着“了解学习环境,方便今后指导孩子,顺便旅游”的目的而来。这说明了90后大学生行动上的独立。90后正年轻,由于年轻,总让人自信,让人在言谈举止中洋溢出充满激情的气质。所以90后大学生非常乐意组织或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他们自信有能力搞好活动,并尽力在活动中展现自己才华,磨炼自已的斗志。

(二)思维方式开阔,价值观念更加西化。从1997年恢复高考制度之后,教育体制的一系列改革,使中国教育慢慢脱离死记硬背,思维定向的模式,迈向注重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个性教育。同时,90后所接受的学习方法教育也与前一代的大为不同,因此,90后大学生思维方式开阔。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日益强盛的国力和富裕起来的人民,吸引全球各地物品涌入中国,各国交流日益广泛。90后从小就接触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在东西方思想文化碰撞中,90后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与前几代人有很大不同,思想价值、行为方式更明显的带上西方色彩。

(三)缺失真正的偶像

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偶像,70后的偶像是张海迪,80后是刘翔,这些偶像都有极大的精神感召力。而90后的偶像则找不到,大多数的90后孩子也许会回答:李宇春、张靓影等。而在这些偶像的影响下,许多正在成长期的孩子对人生价值的解读开始倾向单一与狭隘,对自己的偶像的一举一动极为关注,对有价值的东西嗤之以鼻。90后心中最敬仰的文学家大部分是时下流行的通俗作家,而鲁迅、金庸苏童等传统作家要么“排名落后”要么“榜上无名”。没有高品位的志趣,缺失真正的偶像,90后的成长显得有些迷茫

(四)自私且承受挫折能力弱:

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又忙于工作,加上互联网的普及,在特殊的生长环境里,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在讨论问题时观点深刻、逻辑严密、善于表达,思维方向堪比成年人,他们的见解只能说服不能压服。他们亲情观相对淡溥,甚至显得有些孤僻。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部世界认识的深入,经验相对增多,同时社会化的要求迫使他们与人交往,自己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自己需要理解别人,他们渴望找到可以倾诉自己真实感情的知音。但“千金易求,知音难觅”,此时个别性格内向的90后大学生难免会烦闷不安,对未来感到迷茫甚至焦虑。有些孩子会不自觉的流露出自私的一面,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甚至遇到不大的事情也会有很大的情绪反应,采取过激的行为。

(五)学习压力

90后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经历了多次教育改革,虽然体验过“减负”、“素质教育”,这个时代的孩子承受更多的还是学习压力、升学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得90后普遍的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任何一个年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形成都是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过多的去批评“90后”的大学生的种种我们看不惯的行为或性格特点。抱着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他们凸显出来的个性特征,并适当的利用这些特点对他们采取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教育方法。首先承认在他们身上存在某些共同的个性特点,并试着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进而产生“同理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第三篇:论述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论述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创农村社会管理新局面,下面结合我乡实际,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紧抓基层、打牢基础,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所依靠的最基本、最直接、最关键的力量。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重点是抓基层、打基础,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前提,是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程。我乡当前还有许多贫困村,我们要强化“两委”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工作目标公开承诺制度,将“两委”班子的三年任期目标、工作目标和当月重点工作进行公开承诺,实行动态管理,并及时公布“两委”班子和成员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从而使村党委真正发挥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

二、建强班子、带好队伍,强化农村社会管理的力量保证。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面广、量大,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领导的因素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紧紧把群众团结、凝聚起来,才能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在工作中,要注重对“两委”干部教育和培养,使每一位同志都能成为新时期党的政策宣传员、党建工作的组织员、产业开发的指导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员。农村社会管理,离不开一支团结奋进的“两委”班子和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队伍,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村两委干部要做到“约法三章”,不该拿的,一分钱也不能拿,企业主请吃饭,一次也不去,不该要的,坚决不要。只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村“两委”一班人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才能带出一支廉洁的党员队伍,带出淳正的民风。

三、立足村情、加快发展,为农村社会管理提供物质保障。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基础上,这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物质保障。因此,立足村情,创新思路,让农民尽快富起来,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让农业基础设施好起来,让农民家园美起来,让农村社会和谐起来,打牢村级

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我乡强力支持烟叶发展,全乡农民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发展烟叶种植,成立了首个烟叶合作社,努力是全乡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在大力发展烟叶的同时,还要积极进行“八化” 建设,即农村城镇化、生活小康化、住宅康居化、环境优美化、农业产业化、道路水泥化、通讯现代化、管理民主化。

四、倾心为民、改善民生,找准农村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核心就是改善民生,赢得民心,促进社会和谐。在进行集体公益性事业建设时,要做到不让群众出一分钱、不叫群众做一个义务工、不损害群众一点利益。建立健全好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制度,使全村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让自来水、有线电视进农家,建立村级花园式小学和标准化的卫生室。改善村部设施建设,使其功能齐全,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免费为群众提供政策、市场、人才等信息服务。让全乡百姓不仅强烈地感受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感到党风正、民风淳、村风好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村党委要用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取信于民,争取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

五、建章立制、强化监督,提升农村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乡党委干部要 “管得住”与“管得好”并举,健全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村级组织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

理水平。一是围绕落实群众的知情权,不断提高村务公开效果,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的内容,规范公开的形式、时间和程序,重点是落实好财务和村务公开定期检查制度,做到村里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全方位公开,真正做到事情让村民知晓、决策让村民参与、干部让村民监督。二是围绕落实村民的决策权,不断规范村务决策机制。为确保群众对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把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效地融为一体,村“两委”对村级重大事务要实施 “六步”决策程序,即每项重大决策事务都要经过党委提议、两委讨论、乡审查、村民表决、公开公示和具体实施六个步骤,杜绝决策事项暗箱操作,使村务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民主。进一步规范村干部行为,扩大群众民主权利,化解消除村内矛盾,促进全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

六、抓住重点、建立机制,破解农村社会管理的制约难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利益格局加速调整的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越来越频繁,农村面临的各种利益矛盾越来越复杂,如因征地、拆迁、宅基地及婚姻纠纷等引发的矛盾急增,各类信访频发,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形势更复杂,承担的任务更繁重,面对的矛盾更尖锐,经受的挑战和考验在增多。怎样在农村社会管理中化解这些矛盾和风险。关键是要完善基层群众工作制度,形成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信访接待和处理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把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实施“一创三联”活动,着力构建基层党组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其主要内容是:“一创”即创建新形势下党员联系群众的新机制。“三联”即党委成员联系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成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该机制通过建立起乡、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片、联组、联户并覆盖全体群众的三级网络,让每一位党员有一个经常性发挥作用的平台,让群众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热点难点问题有一个畅通的反映和解决渠道,成为党员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要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丢老办法、用好硬办法、探索新办法,坚持群众路线,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七、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激发农村社会管理的内生动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积极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促进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发展,激

发村级社会管理的内生动力,构建新时期农村和谐社会的思想保障。利用村级活动场所“一室多用”的功能,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和培训活动。,不断丰富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是发挥“培训中心”作用,大力培养农村新型农民。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阵地,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载体,对全村科技致富能手和广大群众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发挥“信息中心”作用,提供农村实用价值信息。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臵信息收集箱和信息公开栏,为村民致富提供农产品开发经营、劳务输出、瓜果蔬菜病虫情报及防治知识、特色农业种植等内容信息服务。三是发挥“娱乐中心”作用,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关于创新社会治理论述

《决定》强调,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依法治理、坚持综合治理、坚持源头治理。对此,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进行正确把握。

第一,坚持系统治理,治理主体要从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社会共同治理转变。一是加强党委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要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组织起来,去做直接服务群众的工作,努力渗透到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各环节,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服务优势,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社会能力。二是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社会治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但政府不能越位、错位、缺位。三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整合社会治理资源,积极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同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解力量互动的社会协同治理网络。要创造公众参与条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把广大群众有效动员组织起来,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的局面。

第二,坚持依法治理,治理方式要从管控规制向法治保障转变。一是强化依法治理理念。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社会,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二是切实加快社会治理领域的立法工作,依靠法律来规范个人、组织的行为,协调社会关系,监督和保护公共权力,保护公民合法权益,防止公共权力对公民权利的侵犯。三是各级执法机关要严格公正执法,努力把各项社会治理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四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第三,坚持综合治理,治理手段要从单一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一是强化道德约束。要善于运用道德的软力量,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发挥道德力量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二是规范社会行为。加快建立和完善行为规范体系,通过自律、互律、他律,把人们的行为尽可能地纳入共同行为准则的轨道,形成既要维护社会公共权益、又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社会环境。三是调节利益关系。善于运用教育、对话、协商、谈判等方式解决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更好地调节和保护各方面的利益。四是协调社会关系。善于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办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

第四,坚持源头治理,治理环节上要从事后处置向源头治理前移。一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努力摆脱总是事后应对的被动局面,更多地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更加重视民生和制度建设,使社会治理关口前移,尽可能使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少产生、少转化、少激化。二是以网格化治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科学划分网格,把网格内人、地、物、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使网格服务管理人员承担起了解社情民意、采集治理信息、服务社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等职能,把社会治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最末梢,把服务工作做到群众身边。三是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社会矛盾说到底大多是利益矛盾,治本的办法是把握群众利益诉求点,协调平衡利益关系。特别要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2014市委一号课题出炉记 让基层更加有职、有权、有物、有人

晨报讯 历时近一年,2014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结出果实,聚焦创新体制、加强基层、夯实基础、落实保障,形成“1+6”文件。基层干部普遍反映,“为之一振,眼睛一亮”。

古语云:郡县治,则天下安。“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对上海意味着什么?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事关上海当前改革深化和未来长远发展,事关上海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全局,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是体制创新,要更加注重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希望上海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特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历时近一年 终摸清情况

课题组组长:市委书记韩正

课题组副组长:相关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调研组:4个,全市抽调了41人

调研组组长:方惠萍、龚德庆、张学兵、斯福民,由担任过区委书记、对基层社会建设有实践经验的同志担任

调研方向:从街镇、居村两个层面入手,分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和远郊三类地区,围绕基层体制机制、基层队伍、基层综合治理、基层服务保障四个方面展开。

整个调研历时近一年,韩正先后主持召开了20多个专题会和座谈会。

从2月底到7月中旬:按照“放开放开、再放开、找准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和群众需求”的要求,四个调研组深入全市17个区县和街镇、居村调研,共调研走访152个街道乡镇、228个居村,座谈访谈4745人;

从7月下旬到9月底:按照“聚焦聚焦、再聚焦、切实提出解决问题对策举措”的要求,四个调研组聚焦12个重点问题,联合市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开展研究,提出初步政策方案;

从10月份开始:按照“政策意见重在求实,突出操作性”的要求,市委办公厅、市委研究室会同四个调研组和有关方面反复研究论证,集中开展成果汇总转化。

11月中旬:一号课题相关文件征求意见稿下发各区县、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共收到意见762条,经过逐条研究,最终采纳了402条。

深入调研:了解基层所思所盼,提炼基层首创经验

大型居住区的居民办事咨询便捷吗?老小区被物业“抛盘”怎么办?街面乱设摊顽症能根除吗?广场舞大妈与周边居民的矛盾谁来解?……发生在基层社区的世相百态、纷扰矛盾,看似“一地鸡毛”,实则关乎百姓安居乐业,关乎社会治理之基。

“围绕一号课题,调研组和市里召开的相关座谈会,我参加过近20个,可见这项课题调研之深入。”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党工委书记胥燕红告诉记者,调研组不但到区里、街道开座谈会,还深入居民区,到居委干部、楼组长、社区党员群众中听意见,跑到街道的窗口服务单位听群众反映。

原本,四个组的调研方向各有侧重,并对口几个区县。后来,为了把各自的“子课题”做得更扎实,各调研组之间相互“串门”。

胥燕红说,“虽然与静安区对口的是第一调研组,但其他组也到我们这里来调研,着重了解我们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网格化管理等方面的探索、成效和困惑。”

参加过20个座谈会的胥燕红,尽管忙,但忙得高兴。“课题组真正沉入基层,把我们的所想、所虑、所盼提出来;还注重了解基层创造的经验做法,总结提炼,吸收为课题成果的一部分。”

第二调研组组长、上海久事公司党委书记龚德庆,曾在多个区县担任过领导,对基层情况原本就十分熟悉。但此次调研,让他和组员获取了更多新鲜、直观、丰富的一手材料。比如,居委会要敲的图章多达四五十个,而许多章根本不该由居委会来敲;市中心有的街道,忙于招商引资,影响服务,疏于管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盘点基层四大“不适应”

调研沉下去,问题浮上来。

基层工作就像“万花筒”——

有五彩缤纷。凌云街道梅陇三村“绿主妇”们,从关注环保、公益,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成为小区自治管理的当家人;延吉街道“睦邻中心”,用丰富多样的活动把小区居民吸引到公共空间,社区的生态悄然改变。

有推陈出新。静安区率先探索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体系;徐汇区在区、街镇、居民区三个层面构建区域化党建联盟; 金山区各村全部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

有酸甜苦辣。居委会承担的行政任务过多,有人形容,“上面水龙头在放水,街道是个筐,居委是个缸。筐里的水流到缸里,缸里盛不下,水漫金山”。而开展社区共治,基层社区“一头热”,驻区单位和相关社会力量“一头冷”。

有啼笑皆非。为了与“上面”对应,有的街道有20个科长,约10个科长是“有长无兵”。许多居委会深受“敲章”之苦,敲的章里居然还有“家具以旧换新,证明旧家具是我家的”之类。

调查阶段,大家解放思想,打开思路,查找问题,“放开放开、再放开”;而专题研究阶段,则需要“聚焦聚焦、再聚焦”。

如何聚焦?目标明确。哪些是基层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群众对基层服务管理有哪些迫切需要和突出意见?哪些问题现阶段可以统一设置改革路径?哪些需要确立指导性意见,让基层明确方向?

“万花筒”里的纷杂“碎片”,经课题组梳理提炼,形成对全市基层发展和现状的大盘点:

——街道体制机制存在不适应。街道在城市建设管理特别是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缺乏参与权、话语权,影响社区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一些街道还在乐此不疲做“分外事”,比如,招商引资;街道部门设置存在着与上级条线部门简单对应、职能重复交叉等问题。

——居民治理体系存在不适应。居民区党组织领导和协调区域内各类自治组织的功能发挥不够;居委会承担的行政任务过多,有的居委会行政性事务占据了85%以上的精力; 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愿望不强,参与的多为老面孔,难以吸引年轻人和白领阶层。

——城郊结合部和远郊农村治理体系存在不适应。特别是随着本市乡镇撤并、旧区改造和大型居住区建设的大规模推进,郊区出现了一批大镇、大居,管理方面存在不少新矛盾。例如,不少大镇已经达到小型城市的规模,常住人口超过20万、甚至30万,但资源仍基本按照原来的镇级建制配置,管理服务难以到位。

——基层社区治理的保障方面存在不适应。中心城区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年龄趋于老化。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薪酬待遇较低、发展空间狭窄,年轻的干不长。而基层社区队伍身份复杂,总共有机关行政人员、事业编制人员、社区干部、社工、协管员、聘用人员、部门派驻人员等七大类,仅协管员队伍就有四类20余支,管理多头、政出多门,待遇不同,忙闲不均。村干部队伍中后备人才缺乏。

改革路径:下沉上收,让基层更加有职有权有物有人

课题组最终形成了“1+6”文件,包括《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以及深化街道体制改革、完善居民区治理体系、完善村级治理体系、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能、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等6个配套文件。

课题成果形成中,找准切入点和落脚点——

街镇和村居,是基层的两个层面,承担着具体而繁杂的任务。要把街镇和居村的工作重心,真正转到服务和管理上来。民生服务、常态管理资源等进一步下沉基层;区域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和建设等职责上收区级统筹管理。

下沉,为群众提供精准、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改革后,街道新的机构设置从原先“向上对口”,转变为更多地“向下对应”,内设机构由原有的11个至15个精简为8个。街道做强“六中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社区综治中心,把机关工作和服务推向窗口化、平台化。

上收,让街道心无旁骛,真正把工作重心回归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上来。“取消全市街道招商引资职能,街道运转经费由区级财政保障”,就是一项重要举措。同时,各区县也要加强统筹镇招商引资,镇要进一步增强搞好公共服务和管理的职能。

课题成果形成中,关键是梳理出基层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各个突破,让基层更加有职有权有物有人——

如何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相关文件中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优化调整区域化党建领导体制,加强居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明确“对就业年龄段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实行„事业岗位、事业待遇‟。退休聘用的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按照同工同酬原则,逐步提高其工作津贴水平。”

街镇苦恼“责任无限、资源有限”?那就进一步下沉管理资源、执法资源,做实街镇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通过赋予街镇在城市综合管理中的协调指挥权、考核评价监督权、人事考核和征得同意权,使街镇的派单权和牵头处置权等得到落实。今后,“条”上的干部要提拔,“块”上的街镇干部如果“摇头”,提拔便无望了。

居村工作吸引不了能干的年轻人,已青黄不接了?上海建立统一规范的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按照“人均收入高于上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原则,合理确定社区工作者薪酬标准。

郊区大镇、大居人口膨胀,“小马拉大车”力不从心?根据文件要求,条件成熟的,析出街道;条件尚不成熟的,做实基本管理单元;加强镇管社区,探索在镇与居委会之间设立社区党委和社区委员会。

……

2014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已经交出答卷。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目前,全市各方面正形成合力,抓推进促落实。

第五篇:创新社会管理[范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稳步提升的同时,我国还存在社会发展滞后的问题,比如收入低、就业难、看病贵、房价高、保障弱等,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步,既是发展的重点,也是当务之急。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就是要切实增强群众意识、站稳群众立场、做好群众工作。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群众意识、站稳群众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通过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夯实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思想为基础)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就是要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增进人民福祉,始终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当前,要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尤其要着力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真正为群众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尽快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后顾之忧。(民生为抓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就是要突出人文关怀、着眼化解矛盾、维护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完善多方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整合基层社会管理资源和力量,增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和效率;加快建立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和决策纠错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和风险。要突出人文关怀,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要着眼化解矛盾,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健全社会矛盾和纠纷调处化解机制。要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全社会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制度为保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活满意度,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下载陈冀平社会管理创新论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冀平社会管理创新论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第一讲为何要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一、社会转型对社会管理的挑战1、政府社会管理的能力遭遇瓶颈,公信力下降。财政状况;体制机制;管理手段;人员能力;事务繁杂;新事物层......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 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当前,我镇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

    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当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紧迫任务,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 让人民群......

    创新社会管理

    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努力构建平安南皮县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决策和“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是检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检察机关深入......

    创新社会管理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篇,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一个老课题,同时又是一张“新试卷”。今年(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第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

    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