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追求
什么是和谐社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做了精辟的论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造全体公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是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理念的新境界。同时也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1、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保护、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维护和实现全社会的公平。坚持依法治国,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坚持正面教育、顺气鼓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干部队伍建设,govyi.com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证。
综上所述,社会和谐就是社会的发展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性、社会控制有效性和社会生活有序性的有机统一,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中国共产党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
什么是和谐社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做了精辟的论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造全体公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是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理念的新境界。同时也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1、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保护、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维护和实现全社会的公平。坚持依法治国,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坚持正面教育、顺气鼓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干部队伍建设,govyi.com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证。
综上所述,社会和谐就是社会的发展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性、社会控制有效性和社会生活有序性的有机统一,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中国共产党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page_break]规律,审视世情国情才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目标,因此,我们充分相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
第二篇: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面对“四个多样化”和社会阶层结构出现的新变化,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同各阶层群
众的联系,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从而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工 人阶级队伍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产业工人队伍缩小,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阶级成员将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我国农民队伍迅速分化,他们中有的成为农民工,有的成 为智力型职业者,有的则成为集体企业管理者和农村社会 管理者,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同时,民营科技 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 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 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社会基础 的必然要求。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一个根本的因素就 是要发挥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当前特别要做好两个方 面的工作:一是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逐步构筑 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从国际经验看,最稳定的社会应该 是中间社会阶层占多数的社会。这种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 型社会结构,是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有利于社 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测算标准,我国家庭财产在15万元至30万元之间的中等收入阶层,正在以每年1%的比重增长,呈加速成长态势。1999 年中等收入阶层比重为15%,2003年达到19%,预计到2020年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有望达到40%。二 是要充分发挥公民社会的作用。公民社会是指各种非国家 或非政府所属的民间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等。公民社会的健全和完善,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目前,我国民间组织主要分为社会 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三大类。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2003年底,我国共有各种社会团体14.2万多 家(含基金会900多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2.4万 多家。这些民间组织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 越来越广泛的积极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团 体的发育还很不健全,法制还不完善,管理上也存在不少 问题。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 务的必然要求。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 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
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 党的共同理想。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 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
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群 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 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
第三篇:论和谐社会
论和谐社会
[摘要] 自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诸多专家和学者关于和谐社会已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本文在分析总结解读报告的基础上,论述了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特点,并就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简单地从字面上说,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因此,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重要思想指导。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以下特点:
第一,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这是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源泉,而创新的质量又在于社会的创造活力。假设一个国家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其社会的创造活力,那么在创新这个层面上它必定落后于其他国家,而创新涉及到的又是这个国家综合素质进步的所有方面,所以其综合素质也会江河日下。
第二,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来维护社会公平。社会的公平被公认为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试想一个满是贫富差距的国家,贫者怨声载道饿殍遍野,富者却有无限骄奢淫逸的资本,那这个国家又如何可能和谐。公平最明显的作用方面非市场经济莫属了,假如一个国家只是支持其大中型企业的发展而去抑制小企业的成长,那么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假如一个国家会因其人民市场地位的不同而采取过分不同的对待方式,那么也会引起民怨;假如市场上的买卖失去公平公正而欺诈横行,那么市场和谐也只会走向崩溃的边缘。由于市场经济在一个国家具有作用,要是它失去平衡,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第三,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来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社会之中良好的人际环境相当生物学上细胞体中的细胞液。良好的社会氛围能促进社会各种关系的交流,无论是文化、经济还是政治。假如我们能充分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并施于实践,那么这个社会的和谐氛围必定有质的提高。
第四,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国家的制度是它存在的基础,假如没有明确而适合国情的制度,各种分化在所难免。民主法制是我们的制度,必须要加强以巩固社
会稳定。
第五,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自然是世界的客观存在,可以说是世界的本质,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免不了对其这样那样的改造,其中的很多甚至对其产生不可撤销的损害,这从除了人类自身利益之外的任何方面讲都是不恰当的;人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忽视了长久依赖的环境,毕竟自然是我们永恒的家园,破环它也就是不给我们自己留后路。人类每次对自然界的不尊重都是遭到报复的,因此为了避免更多来自它的报复,我们最好保持与自然和睦相处。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实践上,建设和谐社会对于我们面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严峻挑战,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上,“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突破。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以人为本和全面的发展倾向。在战略意义上,“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谐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体现了国家的“软实力”。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应当考虑:第一,推进社会公平。建立一套全社会能够认同和接受的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准则,在这个准则下,各个群体和阶层能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第二,完善社会组织,让公民、公民性的社会组织以主体姿态,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社会矛盾的解决;国家通过公共和公共财政政策,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活动,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第三,集聚社会资本,培养责任、信任和诚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要提高社会资本的战略地位,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资本也是硬道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
下一个阶段,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在于:
第一,正确处理效益与公平的关系。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收入分配以及社会现代化等等固然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它们最终只属于工具性范畴,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目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发展要求消除限制以人为中心发展和实现公正与公平目标的所有障碍。
第二,扩大就业应成为重中之重,据有关部门估算,在宏观经济运行三大指标中,2004年就业指标最不理想,城镇真实的人口失业率从2003年的10.99%上升到了11.45%。因此宏观调控的重点应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就业岗位的内容不仅包括为城镇居民创造就业岗位,也应当包括农村劳动力安置。
第三,缩小国内的不平等程度。2004年虽然农民收入增速达近几年的最高点,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势头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城镇居民高收入组的收入增长显著快于低收入组,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将超过8倍,60%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
第四,三农问题依然是最大的发展难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郊区镇、村逐步被划入城市市区管理,农民变身市民。如果城市不能为他们创造就业岗位,他们就会变成城市贫民,这种情况应引起警惕。从国际经验看,这种情况曾造成很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只有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市化,才能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也才能最终实现我们所期望的城市化目标。否则不仅会使那些改变了农民身份的市民因为无业而陷入贫困,也会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
第五,社会安全网问题,中国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失业率高和社会差距不断拉大,而在于缺乏一个覆盖全社会的安全网。首先,我国目前的公共卫生建设相当薄弱,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抑制了居民的消费。其次,由于“空账”情况严重,养老保险制度面临巨大风险,如果不进行调整,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将面临巨大风险。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全国的社会安全网是保证社会居民和谐相处的最基本条件。
第六,教育不平等将影响我国长期发展与和谐。在当前形势下,教育问题必须从社会发展中单独分离出来研究和解决。现在看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产业化、卫生产业化甚至社会事业产业化的目标和政策实际上是很模糊的,其模糊性主要表现在缺乏对于目的和手段的准确界定。教育事业不在于是否产业化,而在于是否严格区分教育事业产业经营和教育事业的社会目的。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曾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
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这个国家则进入了矛盾凸显期,由于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加剧,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发展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http://zhidao.baidu.com,《什么是和谐社会》
2.http://zhidao.baidu.com,《关于和谐社会的含义》
3.http://,《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陈卓
4.http://,《建设和谐社会若干重点》,丁元竹
第四篇:论现代社会发展专题
直接依据主题拟题,就是运用简洁、凝炼的语句概括出文章主题,并以此作为文章标题。如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鲁迅的《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以及诸如《要珍惜时间》,《知识就是力量》,《勤能补拙》等,都属于这种情况。直接依据主题拟制的标题,本身就是文章主题的表述形式,它具有明快、朴实的特点,便于读者准确、迅速地把握文章主题。一般议论文和应用文较多采用这种标题形式。这种拟制标题的方法,我们可以称之为“主题法”。
间接依据主题拟题,就是通过设问或比喻、象征等手法,在标题中间接地表现和传达文章主题。间接依据主题拟题的方法主要有“设问法”和“比喻象征法”两种。所谓“设问法”,就是以提问题的形式来拟制标题,标题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如列宁的《怎么办》,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以及《承包后对“多余”的职工怎么办?》,《我们应向先进人物学什么?》等,都是用设问法拟制的标题。采用设问法拟制标题应该抓住具有普遍性、倾向性,并为广大读者所关心的问题,或是容易为人们所忽视的重要问题,这样容易造成悬念,引起人们思考和阅读的兴趣。所谓“比喻象征法”,就是采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来拟制标题。如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肖凤的《豆牙菜和小松树》,鲁迅的《朝花夕拾》,秦牧的《艺海拾贝》等,都是用比喻象征法拟制的标题。这种标题形象生动,给人的印象深。拟制这种标题需要作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文学词汇。
间接依据主题拟制的标题,虽然并没有直接点明主题,但它与主题的关联却是十分紧密的。譬如采用设问法拟制的标题,其主题往往就是对所提问题的具体回答。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其主题:志愿军战士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就可以看作是对标题的一种具体回答。当然,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回答,用设问法拟制的标题对主题的限定也并不是唯一的,但在作者的心目中,主题(即对标题的回答)却只能是唯一的,而且是先于标题而存在的。标题不过是作者为了强调主题,引发读者思考而设计的。又譬如,运用比喻象征法拟制的标题,有时完全可以看作是对其主题的一种形象化的表述形式。如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标题的实际含义是:革命力量虽然暂时弱小,但终究是会胜利的。而这正是此文的主题,标题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形象化的说法而已。依据文章的课题
依据课题拟制标题,就是运用简炼的语言点明文章所要研究和讨论的主要问题,以此作为文章的标题。如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向题》,谢觉哉的《论“同甘共苦”》,叶圣陶的《谈阅读教学的目的》等,就都是依据课题拟制的标题。依据课题拟制的标题可以使读者明确文章所要研究和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对文章的内容范围进行限定。这是一般理论文章所经常采用的一种标题形式。这种拟题方法可以简称为“课题法”。依据文章的材料
依据材料拟制标题,就是把文章中用来表现主题的主要材料的名称拿来作为标题使用。这种拟题方法可以简称为“材料”。因为材料的种类较多,所以这种拟题方法也比较复杂但常见的有以下七种:第一,以材料中的主要人物为题。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巴金的《廖静秋同志》,魏巍的《我的老师》等。第二,以材料中的主要事件为题。如何为的《第二次考试》,楚庄的《清代的文字狱》,都德的《最后一课》等。第三,以材料中的主要景物或事物为题。如贾平凹的《丑石》,杨朔的《香山红叶》,冰心的《小桔灯》等。第四,以材料中主要人物活动或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概念为题。如叶圣陶的《五月册一日急雨中》,郑振铎的《街血洗去后》,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以及《当„„的时候》等一类标题。第五,以材料中主要人物活动或主要事件发生的空间概念为题。如徐迟的《祁连山下》,沈从文的《天安门前》,孙犁的《山地回忆》等。第六,以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事物的某个局部细节为题。如朱自清的《背影》,巴人的《况钟的笔》,秦牧的《巡堤者的眼睛》等。第七,以文章开头用来引发议论的某一具体事物为题。这种拟题方式大都采用“从„„说起”式的惯用写法,如鲁迅的《从孩子的照相说起》,夏衍的《从点戏说起》等。这种拟题方式大都适用于以渐引法开头的议论文。
一般记叙文的标题比较多地采用“材料法”来拟制,因为记叙文的主题主要是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叙述和描写来加以表现的。另外,这也是记叙文所具形象性的特点在其标题中的体现。
二、运用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拟制标题的方法
拟制标题除了直接采用上述基本拟题方法以外,还可以在上述基本拟题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以使所拟标题更加新颖、多样。
拟题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主要有以下九种。
1、引用法就是借用俗语、名言或他人诗句等现成的语言材料来拟制标题。引用法分直接引用和变形引用两种情况。
直接引用,就是把引用的语言材料不加改动地直接取来作拟题之用。如理由的《扬眉剑出鞘》,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铁公鸡—一毛不拔》,廖沫沙的《教然后知困》等,都属于这种形式。直接引用比较简单,无须多说。变形引用则非常复杂,需要着重谈谈。
变形引用,就是把引用的语言材料经过加工改造,然后再作拟题之用。变形引用根据不同的加工方式又可分为“反叠式”、“悖论式”、“谐变式”、“镶嵌式”等不同形式。
反叠式变形引用,就是利用其他文章标题、俗语等进行反面重叠,造成一种反叠式的标题。如蒲鲁东曾写有《贫困的哲学》,马克思便利用它写了《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这就是反叠式变形引用。此外,诸如《“回头浪子”帮助浪子回头》,《伯乐相马与马相伯乐》等,也都属于这种形式。反叠式变形引用,内容上可以使标题产生新意,给人以新奇而幽默的感觉,形式上给人以对称的美感。
对常见的俗语、名言进行加工改造,取其反义而用之,形成一种貌似荒谬却又隐含着十分新颖而深刻的意义,这种引用方式叫“悖论式变形引用”。例如“班门弄斧”这句成语一般是用来讽刺那些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而一位作者在介绍华罗庚赴美讲学的一篇文章中却拟用了《弄斧必到班门》这样一个标题。为什么呢?因为华罗庚赴美讲学计划讲十个数学专题,为了与美国同行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学术交流,他决定在美国各大学所讲的专题必须是该大学科研中的长项。华罗庚戏称自己这是“弄斧必到班门”,此文作者便取之为题。你看,这个标题与“班门弄斧”的本义正好相悖,却又含义深远,切合于文章内容。此外,诸如《近水楼台不得月》,《曲高未必合寡》,《要有“知人善免”的勇气》等,也都属于这种形式。
谐音式变形引用,就是利用语言的同音现象,将引用的俗语、名言中的个别字词加以替换,造成一种同音异义的语言效果,这种引用方式就叫“谐音式变形引用”。例如1987年1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登载的苏泰的文章《学而优则“侍”》,标题显然是从《论语·子张》中的“学而优则仕”一句变化而来。原来此文主题是赞扬大学生勤工助学,放下架子,课余时间去咖啡厅为顾客服务。此外,如《以“职”论价》与俗语“以质论价”谐音,《爱“才”如命》与成语“爱财如命”谐音,这些标题与原句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另出新意,醒人耳目。
镶嵌式变形引用,就是利用俗语、名言、古诗词等原有的语句框架,选择一些切合于文章内容的字词填嵌其中,使其另生新意。例如,有篇新闻报道,标题是《助人何必曾相识,精神文明谱新歌》,其中前半句显然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将“助人”二字填嵌其中,便有了新的含义。又如有一篇市场调查,标题为《知否?知否?应是贱肥贵瘦》,显然,这是袭用了宋代诗人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将“贱”、“贵”二字填嵌其
中,也使标题陡生新意。
变形引用虽然方式各异,但都能巧妙地利用俗语、名言及古诗词广泛的传播效应,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却又颇含新意的感受,推陈出新,为我所用,使文章标题更具魅力。
2、叠加法所谓“叠加法”,就是在他人文章或言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以其相同的写作手法写成文章,其标题往往是以相同的语句叠加而成,故称“叠加法”。运用叠加法拟题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利用他人有关“批评”或“批判”而拟制新的驳论性文章标题。这种标题常常拟为《关于„„批评的批评》,这种标题有时也可采用多重否定的形式,但常见的是双重否定形式。此外,诸如《关于启示的启示》,《对于“笑话”的笑话》等,也都是采用叠加法拟题的一种形式。
3、对偶法就是拟题时把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词组排列在一起,以表达相关、相联或相反的意思。例如《半月谈》评论员文章《尊师重教,育才兴邦》(1985年第3期),其标题就是采用对偶法拟制的。此外,诸如《运用综合技术开拓未来世界》,《高价水泥一斤不卖计划指标一袋不少》,《卖债券支援国家建设得奖品为您增添喜悦》等,也都是采用对偶法拟制的标题。
采用对偶法拟制的标题,两个句子或词组的意思彼此补充,相互映衬可将文章内容达得更加深刻、鲜明,而且朗读起富有节奏感,能增强标题语言的艺术性。
4、活用动词法文学作品描写人物之所以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富有典型意义的行为动作来进行描写,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物写“活”。拟制标题也可以采用文学作品描写人物的这种方法,根据文章内容,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动态性的词句来拟制标题,着眼于一个“动”字,尽量把题目写“活”例如,有篇文章记叙一位公共汽车女售票员,正确对待一个无理取闹往自己身上吐痰的小青年,从而引起小青年自责的事。如果把题目拟成《售票员风格高尚,乘车人行为可耻》便很一般。而这位作者却不同凡响,将题目拟为《冷静擦去一口痰,微笑震动一颗心》,两相比较,后者就显得格外生动感人。又如有则通报批评某单位制定的服务措施只是挂在墙上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标题是《让措施从墙上“走”下来》。你看,一个“走”字,用得真是恰到好处,平字生辉。
5、虚实结合法这是拟制双行标题所采用的一种拟题方法。大家知道,拟单行标题,作者既可以用平实的文字开门见山地把文章主题或主要内容直接传达给读者,直白陈事,实实在在,不需要任何修饰和点缀;也可以采用形象、含蓄的语句拟题,使标题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诗情画意,_引人遐思。两种方法虽各有干秋,但不免单调,而拟双行标题则可以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使其中一行标题形象、含蓄,另一行标题平实、明快,这就是“虚实结合法”。采用这种方法拟制的标题,其正题一般多采用富有形象性、含蓄性的语句拟制,其作用在于揭示和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副题则采用准确、平实的语句拟制,它对正题具有诊释和限制的作用。例如,发表在《名作欣赏》1986年第3期上的朱炯强的文章:
一曲礼赞大自然的亘古绝唱
——谈《秋颂》的艺术魅力
和1995年11月24日《中国教育报》上所载李进平的文章:
雄鹰从这里起飞
——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西藏班
第五篇:论老有所为和社会发展
论“老有所为”与社会发展
人过五十网 来源:本网 发表时间:2006-05-24 16:52:00
作者:蔡树立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1125—1210)在步入高龄后,写下的这一名句,唱出古往今来有所作为老者的共同心声,也反映出他们至老仍然渴求参与社会发展,关心祖国的命运与前途的愿望。
世界的历史告诉人们: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精神文明的提高,物质生活的提高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又利于人类寿命的延长。时代的车轮进入21世纪,当“全球行动,迎接人口老龄化”呼唤的时候,中国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也遭遇“银发浪潮”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步入小康又受到“冲击”,是困惑不安,还是迎接挑战,作出回应与对策,这就需要我们从新的角度认识“老有所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老年社会成员
年龄各阶段,有人比喻说:童年像个梦,少年像首诗,青年像篇散文,中年是一部小说,老年则是本哲学。的确,人们步入老年,知识的积累与沉淀,阅历的丰富与加深,掌握到一定的人生哲理。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年逾古稀的孔子(前551-前479年)就总结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参见《论语》·为政篇)。就是说:到了老年,辨别能力会更强,言行和办事,一般不超越规范。人到老年,身体稍健,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并未减退,所以古人说:“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老树春深更著花”。
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的发展,即生产力的发展。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个就是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前,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应该是高度科技化与高度智能化。即应有最新的科学理论作为其知识基础,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作为其生产手段,生产流程有较高的科学技术含量,产品越来越走向高智能化。在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掌握科技的生产者便成为重中之重。现实的情况却是:高新技术人才全球都有空缺。以人才密集的美国硅谷为例,半导体产业的职位空缺近30万个。硅谷近20万技术人才有6万来自中国。而我国名校的高科技专业毕业生有70%以上去了美国。据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1996年披露:高素质人才在上海市仅占0.48%,日本则为5.96%,韩国为2.24%,美国为1.48%(参见《上海老龄科学》1996年第2期)。面对着科技人才频繁流失和空缺严重,国际社会认识到挖掘老年人才的重要性,提出:“老年人的潜力是未来发展强有力的基础。社会依靠老年人的技能、经验和智慧,不但首先改善他们自己的条件,而且还能积极参与全社会条件的改善”(参见2002年4月8日《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政治宣言》)。
老年人,在中国特别是老年知识分子参与社会发展是大势所趋。而愿不愿参与和能不能参与却存在着一些现实的思想误区。第一,有“不与青年抢饭碗,增加就业压力”论。其实,抢饭碗的事并不存在。因为持此论者错把“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混为一谈。在我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劳动力的供过于求,而科技人才却严重地不足。在现今“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和教育。我国现有科技人才约2900多万人,在中青年科技人才遇到空缺时,起用老年科技人才(离退休科技人员约500余万,占总数的17.3%)是个好办法。因为其存量大(有500余万)、增量快(每年有近百万人退休)、适应强(无须再培训就可适应)、对企业受益深(直接产生效应和效益)。成本又低,见效又快,何乐而不为呢?第二,有“少提‘老有所为’,多谈‘老有所乐’论。老年人身体欠健康或亚健康,多搞‘老有所乐’是可理解的。对健康的老年人及其知识分子来说,为什么不鼓励他们‘老有所为’呢?说白了,无非是害怕他们参与发展,影响了现职人员对发展成果的分配。的确,发展的成果主要是满足现职人员的需要,不能满足现职人员需要的发展就会失去其动力。事实是与现职人员相比,离退休老人已存在着“收入差”,他们参与发展,正是想融入社会以缩小点收入差距,改变其‘弱势群体’的地位,这正是一种“积极养老”观,为什么不予以支持?第三,“推动发展是在职人员的事,退休人员靠边站”。离退休者持此观点是把自身游离于社会发展之外的片面看法,不关心和不热爱参与,不融入人群,“共享”成果从何而来?在职人员持此观点,则是一种年龄歧视的偏见。他们忘记了老年人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社会中介,对中青年的传、帮、带起过无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延续、发展在人际之间活动的一条生命线,缺乏这根线,一切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老人是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的基本前提,所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今年4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庄严地重申:“21世纪仍然需要老年人”。他指出:“我们必需设计一个老龄问题行动计划,以适应21世纪的现实情况”。计划目标的第一点:“通过提高他们在社会发展活动中的参与率,更好地发挥他们无价的才能和经验”。
二、“老有所为”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具有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这不仅因为老辈有哺育、扶养后辈之恩,也因为老者曾有所为而具感召与鼓舞的魅力。即孔子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子始也’。后辈应“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即难道不去思念自己的祖先,弘扬他们的功德吗?孔子自身就是‘老有所为’的典范。他在54岁时就任鲁国的司寇,在齐、鲁两国的“夹谷会盟”中不畏强齐的肆虐,维护了国君(鲁定公)的庄严,而获得了声誉和好评。由于“礼崩乐坏”,其政治主张和抱负不能实现,在离职后用14年时间周游列国,又未能如愿从政。从68岁起整理古文献,编纂和修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大大地推动了当时的教育事业,也为中华古文化保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他至死都参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正如其自己所概括:“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其实,早在孔子之前,姜子牙八十遇文王,就开创了‘老有所为’的先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激烈,为图霸业而抢夺人才,当人才流失或出现断层时,起用老者或耆宿就时而发生。孔子也属临老重用之列。史书记载,汉唐以降,乃至明清,这两千余年间,在“文治武备”之中,‘老有所为’的突出事迹不断出现。如西汉宣帝时,西北羌族入犯,年逾七旬的武将赵充国请战御敌,终获胜利,史书称:“先零(西羌首领)叛汉,充国颓龄请一行”。唐太宗与年逾七旬的宗正卿李百药非常投合,常在一处议事赋诗,称赞他“身老才壮,齿宿意新’。宋至明清,历朝都允许高龄者参加科举,中举后同样授予官职,委以政事,排老、贬老都未纳入正统。最值一提的是东汉末年的曹操(155—220),在汉室衰微,群雄并起,国家动荡的危境下,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平定中原,统一北方,战功卓著。临近老年时,他写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篇,留传至今,仍是“老有所为”最具代表的感叹!
新中国成立以来,当我们的干部离退休制度尚未最终确立与完善的时候,许多党政高层领导都在年迈期间为国操劳,仍然以非凡的智力和杰出的决策作出惊世之举。毛泽东同志在年近八旬的时候,“以小球推大球”,迎来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改善,使国际风云突变,新中国被请进联合国的大门。周恩来同志年逾古稀之后,在十年“文革”**中力挽狂澜,不时地拨正航向,避免了各种各样的内政外交危机。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在75岁高龄之后,连续十五、六年以惊人的远见卓识提出和指导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巨大成绩震惊世界。我国党的第三代领导人也大都在步入老龄阶段后继续为国筹谋。正如中共十六大的主题所指:他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确,他们坚持执政为民,使近13年(1989-2002年)成为国力提升最快,人民受益最多的13年。可以毫无愧色地向世界宣称:我国领导人创老骥伏枥最光辉的范例。
诚然,全球的社会精英中老有所成者也比比皆是,如获得诺贝尔奖的众多学者,成名大都在花甲之后。今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两位学者:68岁的丹尼尔·卡恩曼、75岁的弗农·史密斯分别用认知心理学介入经济学、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传统的经济学,成为创新研究经济学的先驱。国际社会众多的精英进入老年的继续奉献,同样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推波逐澜。
三、营造环境,完善措施,为老年参与发展牵线搭桥
今年9月下旬在上海召开的世界老龄亚太地区后续行动会上,我国民政部副部长兼中国老龄协会会长李宝库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离退休的老年知识分子约有500万人,其中70%的老年人在70岁以下,而且身体尚好,愿为社会再作贡献”,“倡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发展,拟组织‘老年知识分子援助西部行动”。这说明在中央的直接关怀下,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正在有序地进行。在500人之外,同样也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为使老年参与有序地运作,营造环境,完善措施,牵线搭桥是当务之急。
第一,要用舆论的力量使全社会认识老年参与发展的重要童义。国际社会动员组织老年参与发展主要是为变老龄化压力为动力和扩大社会的“共享”面。中国重视老年参与发展还具有实施“科教兴国”的意义。据有关资料数据表明:1990—1999年我国新增劳动力总数为1.89亿人,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员仅占3.5%,约661万余人,而初中及以下劳力则占82%,即达1.55亿人。悬殊之大,非同一般。另据中办、国办印制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到2005年我国具中专及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的各类人员应达到8,350万以上。而在2000年底,同类人员仅有6,360万人,差额达1,990万人。虽然会有高校、职校连年的扩招,但差额的弥补不是一时能够完成。可见,在我国组织老年人才参与发展并非权宜之计,具一定战略性考虑。从弥补差额来看,它是保证我国人才队伍能适应“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从面对人口老化的挑战来看,它是缓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的关键一着:从发展老龄事业来看,它通过“老有所为”,带动“有所养”、“有所医”、“有所学”、“有所教”和“有所乐”,使“六个老有”全部盘活,老年工作方针得到全面贯彻:从对老年人自身来说,参与了发展,“孤独感”、“落伍感”、“差距感”将逐步消失,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老年人才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再做贡献,岂能把它作为“额外负担”,视为“不合理要求”?
第二,要完善涉老的法规与措施,为老年人的参与发展提供方便与服务。1996年制定和颁布的我国《老年法》对“参与社会发展”有明确的规定,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这些规定和规范还应制订新的细则来补充与完善。比如,对老年人的参与发展,如何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如何加强组织管理,如何获得全社会的支持与关怀,应有可操作性的细则和措施。老年人的办学、办班、创办经济实体,要房要地要材料设备,主管单位以及金融、工商、税收等有关部门如何进行“涉老”的倾斜,给予优惠贷款、减免税收、廉价租赁房屋和优惠的经济提成,也需要行文和逐步到位。在创造条件,优化软环境方面,能否对老年人实行“三建”: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方便用人单位咨询、挑选;建立老年人才交流中心,充当媒介,促成供需见面,建立老年科学研究基金,为老年人从事创新研究、学科转型、开拓新领域提供资助。这一切,都需要考虑和进一步明确。
第三,在高校建立和完善老教授协会组织,实施专业性老年入才管理和调配,分负其责,共促发展。中国老教授协会已建立17年,省市老教授协会正在纷纷建立,高校还未普及。其原因是怕老年性群众组织过多,出现重复与矛盾。其实老教授协会主要任务是团结、组织老教授、老专家为实施“科教兴国”建言献策,组织老年人才以咨询、培训、技术交流、成果转让等方式参与经济建设。它能实施专业性管理和调配,是一般老年协会组织难以取代的。
总之,“发展是硬道理”,参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21世纪需要老年人,知识界的老年朋友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老牛应知桑榆晚,迎着红霞自奋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