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哲哲学部分复习参考
马哲哲学部分复习参考通用版本08.6
马哲哲学部分复习参考
ByBNU灬没没
(做斜线处理仅作复习参考,可选择不答,仅仅是个人建议)
所有页码都是按新教材写的,内容也是新教材中的,可能与旧教材有差异,1.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P12-16)
答:(那堆首先其次什么的应该可以不答)
①(最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②(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其次,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③(基本观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④(基本方法)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 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 哲学的基本问题。(P25)
答: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这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3.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意义。(P26-28)
答: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
论基础。
4. 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P37-41)
BNU灬没没制作蛋蛋网发行如需转载请与本人联系
注:此题书中没有完整地或者说没有比较明显地给出答案(没记笔记的后果),所以我百度了下,在百度百科中出了结果,推荐大家记忆百度中给出的答案。
地址:http://baike.baidu.com/view/72941.htm
答:
书中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㈠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㈡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机器互相关系
㈢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机器相互转化
㈣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百度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①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同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同一是对立面双方的同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 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的相互转化,相互过渡。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它的条件性,任何矛盾统一体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普遍性,无条件性。矛盾的斗争性不仅存在于每个具体矛盾运动的始终,而且也存在于新旧矛盾交替的过程中。
④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渗透,贯通为矛盾的解决准备了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导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变化,以致最终造成矛盾统一体的破裂,致使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
5.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56-58)
答:
1)认识和实践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有: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 真理的属性。(P64-65)
答:
1)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真理都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3)(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
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价值及其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7. 价值及其特性。(P70-72)
答: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关系的每个环节都是客观的。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观
性。其次,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最后,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
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
定性又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个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
8.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P28-29)
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9.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P86-87)
注:此题,书中写的比较散,所以我引用了高中内容概括下(绝对不是我背的),同时还给出书中的内容。推荐高中内容和练习答案......刚找到一份练习题......里面有这题......答案附上......答:
书中内容:
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
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
观反映。
4)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
赖性。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应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偶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高中内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练习答案
(1)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具体表现为:第一、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第二、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第三、在阶级社会中,上届建筑的社会意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为: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
10.社会基本矛盾。(P89-96)
答:
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
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偶能动的反作用
(就内容看,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心反作用于生产力。
就过程看,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基本相对稳定。)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其二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
其三,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 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1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答:
1)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其最稳定的主体部分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2.运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谈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和意义。(曾经的作业,归纳性太强了,本人水平有限,不敢误人子弟)
(本人水平有限,希望有错误大家能指出,一起分享,祝大家考试一帆风顺)
2008年6月17日
第二篇:马哲论文—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什么
提到哲学,或许我们没有办法给它一个准确的解释,绝大多数的人都觉得它高深莫测,不在我们所触及的范围,其实不然,哲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哲学起源于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希腊文Philosophia拆成两个部分philo 和sophia,翻译成中文是爱智慧,也就是说,哲学是一门充满智慧的科学,它所涉及的领域需要用人类独特的思想,而对事物产生新的认知和了解,在这个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探索的道路上,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
以这样一门科学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爱,然而对于现在大多数的国人来说,对哲学存在一种偏见,觉得它是一种带着生冷面具的伪科学。是的,中国人崇尚智慧,从五千来的文明可以看出,诸子百家,勤耕不辍,儒、道、佛、法,哪一种不是历久弥新、博大精深的智慧,只是不爱用这些智慧罢了,中国人讲究的是“实用”,所以你只能从悠久的历史长卷中搜索到若干巧妙绝伦的知识理论,却没有“爱识”学这门课程,这都不是爱智慧,不是对智慧本身的爱,而是因为爱别的东西而运用智慧。
哲学作为一种舶来品,我想它在中西方思想上也有很多不同的,西方的哲学论都会将事物划分成比较清晰的几个方面,像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他们往往会将事物划分成两个对立面,不是即错的理念也练就了西方人走极端的性格思维,而忽略了中间环节;而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则不同,一件事物,你无法用对错来形容他的好坏,“不满不溢”,“过犹不及”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它这一民族的民族精神。
然而从对于哲学的深入理解问题上,我想西方对于怎样“爱”智慧还是有着更深的理解。或许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渗透,我们精神层面上的爱更多是仁爱,友爱,亲爱,关爱这一系列心里感知而支配的一系列形体语言,我们所追求的是一种稳定,一种平缓,然而这种格局却使我们找不到突破,无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然而西方国家则不然,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教育自己的学生时就曾提到过,“爱”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孕育能力,是能够通过这项行为创造出新的生命,是一种创造力,是一种获取新事物,打破常规的渴望。所以他们对于智慧的情感更为深沉,复杂,不单单停留在运用它的程度上,而是追求一种对于这个世界真善美的一种学习,反思,最后灵魂与智慧一同得到升华。
或许只有我们懂得了怎样“爱”智慧,才能真正理解哲学的真正含义,才能与它一起参透宇宙,人生的奥秘,当然这途中,不能缺少我们谦卑的态度和用于突破,创新的精神,我们只是茫茫星辰中一个渺小的存在,我们的目的不是去寻找某一个确切的答案,而是这个过程中丰富我们的想象力,强化我们的逻辑思维,而让理论,知识不停留在纸面,而深化入我们内心的一种精神的洗涤与净化。真正的“智者”不是那些吹嘘自己才能多么卓越超群的人,而是那些用生命去感知智慧,用智慧去净化心灵的人,苏格拉底称之为“神”,我想,只要谦卑的思考着,改变着,必将从这精妙的科学中受益,并朝目标不断接近着。
第三篇:马哲考试复习重点1
马哲考试复习重点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运动规律
2、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规律
4、阶级、阶层、等级关系
5、科学与技术(区别与联系)
6、科技的作用(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7、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一对范畴)
8、社会形态的更替
9、认识的本质
10、认识活动的结构
1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一对范畴)
12、辩证思维的特点
13、结构与功能(一对范畴)
14、真理、价值、价值形态
15、社会进步的含义
16、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17、代价的含义,以及代价为什么不可避免
18、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一对范畴)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运动规律
1、概念解释
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包括两个因素,即劳动者和生产工具。生产关系:从静态上看,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三项内容;从动态上来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的统一体。
2、矛盾运动
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为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反过来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1)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起推动作用;(2)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基本过程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3、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二、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
1、生产关系式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即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总过程中,与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经济关系。生产活动总是以一定的方式结合成某种生产关系进行的。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2、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进行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生活和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条件。第二,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从事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
变革。
3、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发展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一个社会往往存在着多种生产关系,但只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是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划分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准,它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规律
1、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统一,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内部的矛盾运动。
2、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断地产生而又解决,解决而又产生。在这个矛盾运动过程中,贯串着一种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即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作用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凡是方向和形式上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上层建筑,就能够继续存在下去,如果不适合,就意味着它失去了存在的必然性;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即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这种服务只有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才能形成效果,否则,就会出现阻碍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情况,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决不会让这种不适合的情况长期存在下去的。
四、阶级、阶层、等级关系
1、阶级
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与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他集团的劳动。从本质上讲,阶级就是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或共同体。阶级主要是一个经济范畴。
2、阶层
各个阶级内部还有阶层的划分。阶层一般是指阶级内部不同等级的群体或处于不同阶级之间的群体。同一阶级中不同阶层的人在与特定的历史的生产关系相联系上是共同的,但是在经济地位、职业上又有明显差别,并由此必然反映为政治上、思想上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别。还有些社会阶层存在于社会的基本阶级之间。
3、等级
地位、身份、门第、职业的标准
五、科学与技术(区别与联系)
1、技术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操作性手段。其本质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即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
2、区别
A、与自然关系不同,科学是认识关系,技术是实践关系; B、追求目的不同,科学是追求“为什么”,技术是追求“如何做”; C、成果形式不同,科学的成果是新知识,技术的成果是新产品; D、评价标准不同,科学的评价标准是求真程度,技术是获利程度; D、更新速度不同,科学更新慢,技术更新快。
3、联系
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科学认识自然是技术改造自然的前提,技术改造自然是科学认识自然的最终目的。现代科学与技术日趋一体化。科学日趋技术化,技术日趋科学化。
六、科技的作用(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1、积极作用:
A、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B、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变革
C、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变革
2、消极作用: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这些问题因程度不同地触及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所有民族的利益而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具有全球性质,因而被称为“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社会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科学技术广泛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并使人类与自然发生冲突的结果。
七、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一对范畴)
1、社会革命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标志着社会形态的质变,其实质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先进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2、社会革命作用
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旧的上层建筑又极力维护旧的生产关系时,必须通过社会革命这一手段来摧毁社会发展的障碍,从而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换言之,社会革命使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
同时,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社会改革
如果说革命使社会形态的质变,那改革则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从跟不上说,改革是一定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新举措。
4、社会改革作用
改革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在一定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革命的程度时,就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来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如果说革命适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制度问题,把生产力从已经不能容纳它的旧的
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那么,改革则适用于解决原有的社会体制问题,在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情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改革,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换言之,改革也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历史规律的途径。
八、社会形态的更替
社会形态标志着社会结构的类型,即标志着“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历史就是这些阶段的一次更替。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决定性、统一性、多样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就是指社会运动具有规律性。它的具体内容是:社会领域中具有普遍的因果关系,人们活动的每一个结果以及实际发生的历史事件都尤其内在的原因;社会运动中的主要因果关系属于历史必然性的序列,而历史必然性就是社会经济运动队人类历史行程的根本制约性;在历史必然性的制约下,历史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轨迹和趋势。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从纵的方面来看,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就在于,在人类总体历史上,这一过程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一次更替;从横向上看,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有共同的本质。
3、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在纵的方面表现为,不同的民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从横向上看,社会形态的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有自己的特殊表现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九、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思维对客体信息的能动反映,人以观念方式对于世界和自身的能动掌握
十、认识活动的结构
在认识活动中,认识的主体、客体以及联结二者的中介工具、手段等,构成了认
识活动的基本要素。
1、认识主体,指在认识活动中,采取主动、积极态势,居于能动支配地位,具有主导性、自决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和功能的一方,即从事认识的人。其社会构成形式包括人类认识主体、社会认识主体、集团认识主体、个人认识主体。
2、社会客体,指在认识活动中,采取被动、消极态势、居于受动、受控地位,具有非主导性、受动性、依附性的特点和功能的一方。认识客体即进入主体的对象性认识活动领域,同主体的认识活动发生功能性联系,为主体认识活动所现实指向的客观事物。
特征:对象性:即它对主体的功用性和可知性。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思想意识客体也有客观性。
社会历史性:有历史演变过程。类型: 自然客体。最基本、最初。
社会客体。人对人的自我认识。
精神客体。作为认识的对象的精神成果。
3、认识中介,指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认识手段为要素,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认识工具、认识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在内的系统。
十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一对范畴)
1、感性认识
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对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
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联系—(1)从认识的内容和顺序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一方面,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发展为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既不存在纯粹的感性认识,也不存在纯粹的理性认识。
区别—感性直观认识客体的外部形态,理性思维认识客体的内部本质;
感性直观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特点,理性思维具有抽象性特点;
感性直观是低级的认识形式,理性思维是高级的认识形式
十二、辩证思维的特点
1、辩证思维,是立足于概念的辩证本性,通过揭示思维形式的内在矛盾而深刻地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辩证法或辩证逻辑是辩证思维的集中体现。
2、辩证思维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历史和逻辑
3、特点: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而不仅仅停留在某些方面、某些要素上。
十三、结构与功能(一对范畴)
结构——功能方法是用事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来分析事物的方法。其中,结构方法是从结构上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方法。结构具有稳定性、有序性、层次性的特征。
功能方法是从功能过程来认识、复制和创造复制事物的方法。功能作为一种事物所具有的能力,必须通过与周围事物或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功能作为这种相互作用的表现,体现着事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转换关系。
结构方法与功能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是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统一的,在更多的情况下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通常把结构方法称为“内描述法”,把功能方法称为“外描述法”。实际上,事物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过程总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要完整地把握事物,就要把“外部描述”与“内部描述”、结构方法与功能方法统一起来。
十四、真理、价值、价值评判
1、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一种认识,它不是客观世界本身。凡是那些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认识才是正确的,才是真理。真理作为一种认识,是通过语言、思维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因此,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价值性。真理的价值性是指真理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功能性,它揭示了客观真理具有能满足主体需要、对主体有用的属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
2、价值,事物或现象(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事物或现象)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是其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价值不是某种实体,而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其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一方面,人即主体的需要和要求,另一方面,事物或现象即客体的某种性质、结构和属性。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性表现或反映人的主体性的内容。表现在:(1)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2)通过价值关系中主体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
价值的客观性是指价值虽然离不开人,但它是在人的客观需要痛快人体的属性之间发生的客观的现实关系。
价值的相对性有两种情况造成:(1)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属性、本质、结构的认识是有限的、相对的(2)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的需要也是具体的有限的,他们对价值客体的选择和利用不可能是无条件的。
3、价值评判即价值评价,是指价值评价作为主体观念活动的结果,表现为人们对一定客体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十五、社会进步的含义
作为哲学范畴的“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合乎必然性的前进发展,是社会由旧的历史时代向新的历史时代的转变。社会进步的观念是对人类历尽曲折但总是在前进这样一个事实的承认,是进步的社会力量所固有的历史乐观主义的表现。从一般意义上讲,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呈现为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行程。但社会进步并不是外在于主体的,社会进步的信念本质上是人类改善自身状况的需求,是人类发展和实现其本质力量的内在要求在观念上的反映。
十六、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历史阶段,即人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和人的自由个性。这是人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三种历史形态。
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个人没有
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只限于共同体内部,只是在孤立的地点和狭窄的范围内发生的地方性联系。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社会形成了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要求以及整体的能力的体系。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人民将在自觉调节的丰富而又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
十七、代价的含义,以及代价为什么不可避免
1、代价的含义,代价是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直接相关的概念,指人类为社会进步所作出的牺牲或付出以及为实现这种进步而承担的消极后果。
2、代价的不可避免性
第一,人类发展的需要与这种需要的满足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越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历史阶段,人类的发展越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在社会发展仅能满足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时,人们不得不放弃其他方面需要的满足。
第二,无论社会或人的发展都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面推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必然会抑制或延缓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使社会和人的发展片面化,由此而在某些方面做出牺牲即付出代价。
第三,合理的社会发展应当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但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活动主体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价值选择上的盲目性或片面性,最后活动的结果难以达到这种统一,因而难免付出代价。
十八、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一对范畴)
一切社会成员可供支配的时间,都包括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两部分。每个人既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物质生产劳动,又享有自由时间并运用自由时间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统一。
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达到对立面的统一,将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一方面,自由时间具有了生产劳动的性质,人在自由时间内的发展同时也
就是劳动力在扩大规模上的再生产人运用自由时间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是自己成为新的主体。在自由时间内获得新发展的人投入社会生产过程,会更有力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劳动时间也具有了自由的性质,劳动成了自由发挥和发展人的才能的场所。尽管物质生产劳动仍是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须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由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事情,但这种外在目的失掉了单纯外在必然性的外观,被看做人自我提出的目的。劳动不再是一种负担,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成为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
第四篇:马哲论文——有关青年自我实现的哲学理解
科学认识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对青年自我实现的哲学理解
题目:科学认识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对青年自我实现的哲学理解
班级:XXX 学号: XXXXXXXXX 姓名:XXX 截稿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科学认识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对青年自我实现的哲学理解
摘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自我实现是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才干与个性,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过程。而青年人,作为社会的继承者和推动者,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当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冲动。青年人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应该怎样对待自我实现?如何在历史前进的中发挥出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自我意识 自我实现 青年 青年特点 价值观
自我意识的提出及内涵
从苏格拉底一生都在追求的“认识你自己”,到莎士比亚的“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从卢梭的人的本性是“自爱心”,到罗曼罗兰的“我的上帝就是我自己”;从黑格尔的“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到费尔巴哈的“理性、爱、意志力,就是人生存的目的”,有关人的本质以及自我意识在西方哲学界的思辨在一步步的演化,但是都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魔咒。而我国当代真正的自我意识的启蒙和形成,应该从1980年那场“牵动了亿万青年的心”的“潘晓讨论”开始。当《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在《中国青年》上发表,立刻就在全国青年中形成强烈的共鸣,由此掀起了一场有关人生观的轰轰烈烈大讨论。讨论高潮的到来是由当时在武汉大学历史系就读的一名大三学生赵林的《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的公开发表,把青年在那个时代剧烈变化时期旧的人生观被打破、新的人生观形成时的历程表现出来。如果说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标志着政治思想的重大转变,那么,1980年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则标志着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的重大转折。这场人生观大讨论的具体内容或许今天已经被淡忘,但是由此导致的思想禁区的解放,由此引发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则对后来的改革开放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著名的人的自我实现理论,是由生活在20世纪中期的马斯洛提出,目前仍然深深的影响着很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马斯洛在他的自我实现理论中提出:自我实现是人的自我发展过程;自我实现的动力来自人性的“一种内压力,指向人格的统一和自发地表现,„„指向探索真理的、成为有创造力的、成长美好的人”;人的自我实现规律是人性中的“似本能的需要”依次得到满足的过程——“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确实,他的自我实现理论有合理因素,但是这并不是说这就是一个没有瑕疵的真理。是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的理论,而理论是不断发展的,是不断前进演化的。理论只有结合时代的主题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结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我们可以提升对自我实现的理解和更好的把握自我实现的内涵。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理解,所谓自我实现是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才干与个性,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过程。自我实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从人的主体能动性角度来揭示人的发展问题的,而不是局限人具有这方面的能力和意愿。自我实现是贯穿在人的一生过程中的,从婴儿的蹒跚起步到青年人的努力学习,从中年人艰苦的打拼到老年人的安详反思,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进行着自我实现。只不过由于所处时代和所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对自我实现的认识不同,理解不同,所到达的精神境界也有所差异。
当代青年的特点
青年,作为社会未来力量和现实力量的集合体,作为未来的继承者,青年的发展和价值实现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而有关青年人的自我实现的观念和特点尤为被社会关注。而要研究青年自我实现的特点,就必须对当代中国青年具有的基本特点和他们的生活经历有所把握。
目前所指我国青年普遍出生在80年代,于9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青春期, 是被称为“独生子女”一代或“新人类”的群体。他们出生在中国社会巨大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长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着鲜明的特点,当然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从总体上看,在他们身上,有着裂变性与传承性的共存,有着功利性和超越性转换,有着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结合,有着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这分别是指他们在与传统价值观念产生裂变的同时又能在思想行为尤其是从政治认同上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在追求功利的同时又能超越世俗,走向崇高,实现人格的提升;在崇尚个人自由的同时又能与国家意志和社会责任取得协调和统一;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又坚守着民族特性。
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非常强, 思维独立、具有批判精神。如在了解和使用电脑和各种新器物方面, 相当多的青年人起了对成人的促进、帮助甚至指导作用。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途径, 评判事物的标准往往不同于成年人。他们注重自我形象、自信、富于同情心。有较强的平等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青年人要求自己的人格能够得到尊重, 要求老师平等待人, 要求和家长平等相处,平等意识已渗入大多数青年人的心灵。相信事实。这批青年在做出某种价值判断时, 往往是以他们耳濡目染的事实作为根据, 大道理不太能打动他们。遇事很少息事宁人, 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有积极的休闲态度,广泛的兴趣爱好。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成就。然而与此同时,我国的大众传媒及个人价值观念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并且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结构的变迁,这对青年人的影响尤为显著。他们开始挣脱“勤俭节约”的消费传统转而向“能挣会花”价值观的积极认同。他们具有强调工作的价值取向,但是如何合理的享受成了生活的主题,部分青年也就陷入了“挣钱就是为了花钱,花钱就是为了挣钱”的“放羊娃”的怪圈。
无可非议,过更好的生活,拥有美满的人生,这是每一代人的追求。但是,青年人首先是作为人的存在,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和机遇的同时,必须履行自己对于所处社会、所处时代的责任。在作为人的含义下,必然要求青年必须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三方面的关系。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处理好这三方面的关系,而青年人作为社会继承者和发展的推动者,更要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处理这三方面的关系。
而现今的社会中,特别是在青年人中,弥漫着一种狂妄的不知所以的自我膨胀的自我实现冲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受市场经济及改革开放中各种思潮的影响,强化了对个体意识和对自身利益的重视和追求。现在的青年更加重视和追求个人成才和成功,重视个人利益,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理性的分析和计算。也就是说,他们在决定自己的日常行为时往往不是从一定的信念、原则或价值标准出发,而是倾向于根据自身实际利益进行合理性的选择,具体的表现就是思想行为的功利化以及个人利益的显性化。他们的身上的“自我意识”十分明显。
自我实现的内涵
不能否认,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与这种社会中成员普遍追求个人成才和成功的自我实现的追求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社会不是一大群人疯狂的盲目自我实现就能发展的,社会发展和个人实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我们明白自我实现的真正含义、作用,明确评价自我实现的标准,引导青年合理进行的自我实现。
首先,自我不等于自私,自我实现不是自谋利益。
自我首先要求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意识到“我”的重要意义。但是,自我并不是只看到个人在社会中占有的权利的利益,同时应该看到个人对社会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自我应该是一种开放性的和进取性的主体能动性,而不是那种封闭性的和蝇营狗苟的个人占有欲。自我实现并不仅仅是自己挣到了多少金钱,同时,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也不只是你能为社会提供多少金钱。认识到自我的个人在进行自我实现的实践的时候,要把社会的政治、法律、公德作为个人义务的一部分,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获取个人利益的时候,要考虑到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应该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这种进取不应该是为了功利效果,而是为了满足自我扩张和表现的要求,在充分表现自我的过程中将会产生对整个社会有利的客观效果。而不是牺牲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在追求“我”的利益,做一个“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人。
其次,自我实现是要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的。
自我实现过程中是个人对实现个人价值道路的自由选择,但是这种选择不应该是个人恣意的自我发展。每个人都是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对立统一的。个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必须通过社会价值才能实现,社会价值同时内在的包含个人价值,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才是人的价值。这就要求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要突破狭义的小“我”的局限,把我放到社会大背景中,是社会中的我,而不是我的社会。人的自我实现是要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的。自我实现的过程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而任何人的成长和发展除了和自己的情商和智商有关以外,还必须契合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和大气候。这就好像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都可以认定一条自己喜欢的路走,就算是走错了,也可能遇到绝胜的风景,但是,倘若你身处无边荒凉的沙漠,则一步也不能走错,甚至走对了,也会渴死在中途。所以,青年人必须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己所处时代的特点,牢牢把握时代前进的方向,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自我实现的方式。
再者,自我实现的动力不是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和冲动,它应该来之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
自我实现动力的来源不是与生俱来的基因中就有的,而是人生活的社会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的对人的要求。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就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当社会进步时,就要求人们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时对人的新的要求。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的发展又能强烈的影响个人的发展。任何人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任何改变历史发展的试图都是徒劳的,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因此,个人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必然受到社会发展张力的限制,同时,社会发展的方向又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方向,使个人避免在发展的过程中乱撞南墙,碰的头破血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奋斗和努力具有方向性的错误。在个人实现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使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自我实现的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认识自我的层面,只有积极的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才能创造自我实现所追求的自我价值,寻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最后,自我应该是一种“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自我实现的过程应该是“我”为社会展示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的过程。在自我实现的过程要表现自己,发现个人的价值和普遍的人性,在外物身上打下自我的烙印。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立功”的过程。所谓“立功”,就在有限的人生舞台上,创造人生,造福世界。现在大家都热衷于谈成功,谈事业,其实“事业”一词出于《易经》,“举而措诸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一个人一生做一件事情,一心不乱,造福于天下人,才是真正的事业,否则就是职业。所以,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自我实现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于“我是谁?”、“自我实现是为了谁?”的不同理解会带来自我实现结果的巨大差别。
当代青年的责任和自我实践的评价标准
我们经常提到,我国目前正处在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集中全国之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经历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不可避免的过渡阶段。对青年而言,有人理解这是远不可及的空话套话。其实,这绝不是空话套话。社会是要发展的,这是不可能阻止的,大家想不清楚的就是社会到底要往哪个方向发展,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这就造成了青年对未来的迷茫,也是当代青年普遍享乐情绪蔓延、生活能过且过现状的原因。甚至有些人在如何为个人打算上,如何吃喝玩乐上,如果赚钱上,那是相当的“朝气蓬勃”。但是在创新上,在关心国家民族大事上,在挑战不合理的事物上,缺乏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可以说连老年人也不如。有些人在逃避现实,那是因为他没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更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实的决心和信心。
中国必定是要发展的,这不仅是我国人民大众的愿望,也是在物竞天择的社会领域中的必然选择。“落后就要挨打”的法则是不会改变的。那么,也就是说,我国向前发展的大趋势是不会变化的,也不可能变化的,即使是遇上什么“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所谓危机只是一段时间以来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产物,是不可能改变社会发展趋势的。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确了当代的青年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这也是当代青年必须担当的责任和使命。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就有他必须承担的责任。
青年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而且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提升,不会仅仅满足吃喝玩睡的现状,他们渴望有所作为,而且肯定会有所作为。他们强烈的自我意识促使他们投身自我实现的实践活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实践活动不是仅仅有投入的热情就能够实现的,实践活动要满足真理的尺度和价值的尺度。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及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和使命都会促使青年投身自我实现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时这种的实践活动并不是人主动追求的,但是是必须完成的。同时,青年积极投身自我实现的实践活动会推动社会的发展,会强有力的促进历史发展的进程。也就是说,青年投身自我实现的活动是必然的。
那么,青年自我实现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其
一、大的社会贡献。
自我实现是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因为一个人的才能、个性的发展首先表现为他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只有被社会肯定了的才能、个性才是有意义的;人的自我满足和自我发展也主要是通过为社会贡献的方式实现的。当个人的自我实现的结果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榜样意义的时候,自我实现的结果也就会为社会所赞颂,同时,个人的社会属性中的社会认同也会得到加强。
其二、自己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
自我实现的目的就包括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才能。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完全赞成这样的说法:“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30页。)。同时,他们还把为实现这一点而创造最充分的客观条件,进一步确定为共产主义者为之奋斗的历史使命。“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提出更是鲜明的提出了个人在自我实现中的追求。
青年,这个社会中最富有活力和能量的群体,是渴望向社会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目前的部分年轻人采用恶搞、叛逆等行为也是为了吸引社会的注意力,让社会发觉自己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只不过没有正确的理解自我实现的含义和自我实现要注意的问题,使用一种畸形病态的方法去增加自己的影响。青年作为人的存在,毕竟是要有所作为的,倘若只是吃吃喝喝,那和普通的动物的本能有什么区别?然而目前的社会风气,是一日无应酬就觉得无聊,一点深入的挖掘思考就觉得痛苦。市场化的浪潮在社会生活中的领域最大的影响就是培养了青年人什么都追求“短平快”的思想,做什么事情都得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迅速的得到结果,而不考虑过程。就好像“百家讲坛”的火爆那样,每个人都像一只被填喂的烤鸭,连自己读书思考都不愿意,只等待别人什么都弄好送到自己的面前,再喂给自己,最好再加上什么调料。在当代的社会氛围中,青年人应该自觉的培养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些不是停留在口头的述说或者书本的教条,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指南。青年人,要深刻明白“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的道理,正确的理解自我实现的内涵和评价标准,应该科学的认知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积极的投身自我实现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出作为社会中的人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资料:
【1】 赵林.《暮色中的十字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 【2】 吴倬,孟宪东.《试论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自我实现的基本观点》.《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04期:17页-21页 【3】 吴倬.《试论科学自我实现观在历史唯物论中的地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06期:20页-25页 【4】 杨雄.《第五代青年价值观特点和变化趋势》.《青年研究》,1999年,12期:01页-18页 【5】 孙家驹.《人_自然_社会关系的世纪性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113页-119页 【6】 赵化刚.《国际视野中的青年:定义、属性和问题》.《青年研究》,2005年,07期:01页-05页 【7】 黄海.《田野、叙事和结构:青年研究的人类学进路——兼论青年研究从对策性到解释性的转型》.《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02期:09页-19页 【8】 黄志坚.《青年意味着责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27页-28页 【9】 赵政一.《论青年自我实现功能及方法的把握》.《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13页-16页 【10】黄志坚.《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当代青年的责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26页-29页 【11】马旭东.《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特点及其价值分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49页-52页 【12】薛兆丰.《什么是“自我实现”》.《石油政工研究》,2002年,03期:53页-54页
第五篇:马哲论文——软件工程发展的哲学思考
软件工程发展的哲学思考
如同自然界运行有其规律一样,人类社会也同样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向前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进入信息化社会,知识、信息和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着,更新着,完善着。技术创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的巨大的社会需求,对软件工程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需要我们去反思、去探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一诞生起,就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以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和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现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实践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这要求我们软件开发工作必须立足于实践,回答实践提出的问题,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研究,使之得以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批判精神,它是一种科学的超越资产阶级狭隘眼界的实践精神,既非否定一切的“ 虚无”,亦非束缚于一己私利中的“务实”,更非肯定、继承一切。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陈旧的、过时的东西,保留的是积极的、合理的内容,是一种“扬弃”。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精神,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敢于怀疑,敢于否定,勇于创新,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IT业的发展,软件工程开发,面对的是全新具体的对象,解决的是全新的问题,没有自主思维,没有自主探索,没有自主创新,我们得到的将会是永远跟在他人的身后,去“学习”,去借用,永远不会走到时代前列,永远不会站在世界之颠。
“路要一步步地走,饭要一口口地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量的变化积累起来,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突破事物的度,引起事物的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工作也会不断有阶段性成果。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渐进与变革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要把远大的理想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做成一件大事,必须脚踏实地,既要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知识的储备,又要注意不断积累自己的思维成果,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最终完成整体质的飞跃。另一方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所以要把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与勇于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结合起来,善于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实现质变。既要反对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又要反对急躁冒进、陷于空想。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上升性或前进性,是事物发展不可逆的基本方向和趋势。在由辩证否定所构成的事物发展的链条中,每一次否定都是“扬弃”,是质变。它推动着事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亲事物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波浪式的前进。既表现着事物发展过程的曲折性,又表现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在IT业发展,在软件工作开发上,我们既要认清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看到
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要充满信心,坚定信念,坚持前进,反对倒退,防止悲观失望情绪的产生;同时又要客观地对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充分估计其中的困难。既要看到一定的曲折是正常现象,又要时刻注意把握前进的方向,尽量少走弯路,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步伐保持密切的联系,有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严格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及时修正某些被实践证明业已陈旧的个别观点和结论,以保持自己的科学性、真理性。近年来,我国的IT业飞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张,实力不断壮大,但与世界IT业强国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缺少自主、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这直接制约着我国IT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IT业的竞争力,面对21世纪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我们的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事业要成功,作为IT产业工作者必须树立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树立起民族复兴的强大使命感,敢于担当,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承担起振兴民族产业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