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时间:2019-05-14 15:0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第一篇: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现实中的社会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现象,我们组成员总结有以下:

1)国家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三大不平衡,其一,是东西方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好似三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其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犹如两个不同的天地,不同的国度;其三,城市内部发展严重不平衡,发达的外表与掩盖在外表内的近似农村的所谓“城中村”。

2)企业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两大不平衡,其一,是国有垄断性企业尤其是资源垄断性企业的发展较快,其他企业的发展较慢;其二,是有官商背景的企业与普通的、无官商背景的企业的发展不平衡。

3)职工收入不和谐:

企业职工的收入大概可分成三个层次:国有垄断性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和享有一定独占性的民营企业职工、其他民营企业职工。

4)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民用、实用技术的发展不和谐:

5)信息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与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兴起不和谐:

6)学校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的需求——对技术的需求不和谐:

7)假学者(学术浮躁、腐败的所谓学者)与真学者(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的社会总收益不和谐:

8)环境破坏之严重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和谐

针对以上不和谐现象,有专家分析其原因:造成当前中国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不在于穷人问题,而在于严重的社会不公,这种不公并不是个别的、局部的、暂时的,而是体制性的,现有的体制框架实际上已经没有能力保障基本的社会公正,因为这种体制本身就是依靠不公而赖以运转的,这是一个建立在社会不公基础之上的秩序,一小部分人被赋予了无限的特权,对绝大部分人的权利进行肆无忌惮的剥夺,对社会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瓜分和掳掠。一个体制一旦保障不了正常的社会公正,天怒人怨,民气消沉,无论口号有多么动人,理论怎样的天花乱坠,控制如何的密不透风,也就差不多山穷水尽了。和谐首先是个体制问题,有了一个能保障全体人说话权利的体制,一个可以救济社会缺陷的体制,社会才有可能和谐。

虽然不能说以上说法完全正确,但也不无道理,希望政府能完善政冶体制,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七)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也是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的表述,就是指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就是说,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各种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的客观需要。当前,尽管人类社会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天下并不太平,引起动荡的因素还很多。“多极世界”与“单极世界”的矛盾和斗争仍然激烈,冷战思维仍在继续,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的危害上升。所有这些,都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与和平局势产生了干扰和冲击。特别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新形势下又有新的表现。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有效地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力量,聚精会神进行现

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任何政党执政都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执政的社会基础是牢固的。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同时出现了私营企业主、社会中介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我们党执政必须依靠的力量。要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协调好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把这些工作做好了,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各种矛盾得到解决,就能逐步构筑公平、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不断扩大和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党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全社会的团结。只有公平与和谐,才能更好地团结。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举措的重大意义,为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现实中的社会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现象,我们组成员总结有以下:

1)国家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三大不平衡,其一,是东西方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好似三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其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犹如两个不同的天地,不同的国度;其三,城市内部发展严重不平衡,发达的外表与掩盖在外表内的近似农村的所谓“城中村”。

2)企业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两大不平衡,其一,是国有垄断性企业尤其是资源垄断性企业的发展较快,其他企业的发展较慢;其二,是有官商背景的企业与普通的、无官商背景的企业的发展不平衡。

3)职工收入不和谐:

企业职工的收入大概可分成三个层次:国有垄断性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和享有一定独占性的民营企业职工、其他民营企业职工。

4)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民用、实用技术的发展不和谐:

5)信息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与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兴起不和谐:

6)学校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的需求——对技术的需求不和谐:

7)假学者(学术浮躁、腐败的所谓学者)与真学者(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的社会总收益不和谐:

8)环境破坏之严重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和谐

针对以上不和谐现象,有专家分析其原因:造成当前中国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不在于穷人问题,而在于严重的社会不公,这种不公并不是个别的、局部的、暂时的,而是体制性的,现有的体制框架实际上已经没有能力保障基本的社会公正,因为这种体制本身就是依靠不公而赖以运转的,这是一个建立在社会不公基础之上的秩序,一小部分人被赋予了无限的特权,对绝大部分人的权利进行肆无忌惮的剥夺,对社会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瓜分和掳掠。一个体制一旦保障不了正常的社会公正,天怒人怨,民气消沉,无论口号有多么动人,理论怎样的天花乱坠,控制如何的密不透风,也就差不多山穷水尽了。和谐首先是个体制问题,有了一个能保障全体人说话权利的体制,一个可以救济社会缺陷的体制,社会才有可能和谐。

虽然不能说以上说法完全正确,但也不无道理,希望政府能完善政冶体制,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七)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也是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的表述,就是指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就是说,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各种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的客观需要。当前,尽管人类社会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天下并不太平,引起动荡的因素还很多。“多极世界”与“单极世界”的矛盾和斗争仍然激烈,冷战思维仍在继续,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的危害上升。所有这些,都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与和平局势产生了干扰和冲击。特别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新形势下又有新的表现。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有效地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力量,聚精会神进行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任何政党执政都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执政的社会基础是牢固的。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同时出现了私营企业主、社会中介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我们党执政必须依靠的力量。要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协调好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把这些工作做好了,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各种矛盾得到解决,就能逐步构筑公平、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不断扩大和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就明确地告

诉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党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全社会的团结。只有公平与和谐,才能更好地团结。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举措的重大意义,为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而努力奋斗。

组长:梁欢欢 组员:谢欣晓、施中柱、陈玉珍、莫金菊

模板1:问题解决型

第一段描述问题的背景

第二段说明问题的原因或危害

第三段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

(1)Perhapsnothingismorefarmfulin不良现象或问题存在的范围than不良现象或问题(2)Accordingtothechart//survey , 问题危害一或不良现象表现一(3)Additionally , 问题为害二或不良现象表现二

(4)Itisobviousthathowto 解决问题 isworthourattention

(5)Firstofall , 方法一(6)进一步说明方法一(7)Besides , 方法二(8)Forinstance , 支持方法二的例子(9)Lastbutnotleast , 方法三(10)Onlyinthisway ,canwe解决问题

(11)Ofcourse , thesolutionvaryduetodifferent

situations(12)Therefore , itisnecessaryforustotakeaflexible(灵活的)measureto 解决问题

模板2:对比选择型(对同一问题或事物有正反观点)

第一段:提出正反观点

第二段:对比论证正反观点

第三段:总结观点,提出个人观点

(1)Thereisnocompleteagreementamongpeople

asto问题(2)Somepeoplearguethat观点一(3)However , othersholdthat另一种观点

(4)Somepeoplemaysaythat观点一的理由(5)Theyholdthisopinionbecause深入阐述观点一的理由(6)

However , otherscontendthat观点二的理由(7)Theyinsist that深入阐述观点二的理由

(8)Personally , Iprefertotheformer//latteropinion

【(9)Tostartwith , 我的理由(10)Besides , 我的理由二 】(若时间或理由不够充分,可以省略9和10句)

(11)Mostimportantlyofall , 我的理由三(12)Takingtheaboveintoconsideration , wemayreasonablyconcludethat重申观点

第三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与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与意义 在构建和谐的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如何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中的矛盾已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不是要消灭一切社会差别、根除一切社会矛盾,也不是不问是非地追求一团和气,而是在承认社会差别和社会矛盾的基础上,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各种差别,妥善处理和有效化解各种矛盾,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积极增加和谐因素,使社会逐步走向和谐。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在竞争中产生多样性与差异性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合作中增强同一性与联结性的过程;既是一个以多样性与差异性来丰富社会生活、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以同一性来保持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团结的过程。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不断化解社会矛盾中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我国的改革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又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我们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这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必须正确认识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只有把这些工作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做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一定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

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脚踏实地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第四篇:孔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孔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宋叶

(历史与社会学院10级,历史学,学号20100510282)

摘要:孔子的法哲学思想目的是和谐,“仁”是其基石,我与君、个

人、家庭、国家的和谐是其主要内容,礼、德、刑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手段。政治哲学思想向来为人们所重视,只是这种重视不够全面,过分倚重德治思想,而对其哲学思想过于忽视。而作为儒家思想的孔子,虽然生活在距今二千多的春秋,却看到了这个问题,他的思想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和谐,仁,孔子法哲学

一、孔子和谐思想的来源

(一)孔子法哲学思想

孔子强调以德为主,但却没有忽视法治这一强硬的治国手段。我们今天都知道,德治和法治结合起来才能治理好国家,使社会和谐,而处于春秋时期却能有这样的思想,可见其思想的前瞻性是今人所不能比的。同时如果单纯的只强调其中一种治国方略,就会蕴含着极大的理论危险性,最终导致治国的失败。这一论断,已然被历史所证明。孔子在这个问题上的洞察力和先具性,都非同常人“可谓至圣矣”。孔子无论德治也好还是法治也好,其最终目的就是达到一种和谐的局面。可以这样讲和谐就是孔子法哲学思想的核心。正如三权分立的开山鼻祖孟德斯鸠所言:我们应当用法律去诠释历史,法是近代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或者

民族意识的体现。他还指出法律产生于民族精神,其发展同样离不开民族精神,从中华法系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已经深深在我们民族中打下烙印而影响着中华的法律。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所以可以说中华的法哲学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2)孔子“仁”的思想

孔子的整个法哲学的目的是和谐,而仁则是他法哲学本体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他的基本意思。不过,孔子仁的思想却突出的是人的主观精神及人实践的理性升华。孔子继承了远古民族社会的民主道风,并抽象化为仁学原则,确立了以个人血缘家庭伦理为本位的法哲学本体论,这一法哲学本体观所要建立的,正是对法律现象世界中主体地位的清醒把握,并且反映了中国的法制历史,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还逐渐被重视,人的地位逐渐提高的历史事实,它从侧面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非人的法制观念,提出了理性的批判。孔子仁学本体论内容,首先是界定何为仁,在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著作,儒家经典《论语》中,多次讲到仁。仁者爱人,可以看做是孔子对仁的总要概括。“樊迟问仁,子曰:爱人。”①爱就是同情,关心爱护他人的一种真实的情感。这些情感具体有忠孝悌信宽俭怒等多种善行美德,可见,仁是各种美德的总和,是人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成为仁者,实在不易,所以孔子从不轻易以仁者自诩。

由于爱人是对他人的爱护关心的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因此这一思想体现了对人的重视和对人的关心。孔子的仁还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他不仅对士大夫以仁,也对一般平民如此,甚至是对奴隶也十分关心。据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马棚失火,孔子关心的是人有没有伤着,体现了他对一般平民的关心,爱护。“用始作俑者,其无后乎。”②,咒骂用土俑、木俑殉葬的人——奴隶的态度了,这可以说是体现他对仁的广泛理解。孔子爱人思想还体

现对价值的深刻认识,他从现实的社会出发,立足人间注重人是、强调人的存在和对人的尊重。认为人类的事只能由人类自己解决,从不寄希望于鬼神,主张对鬼神采取敬和远得态度。子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安能事鬼。子路又问死,子曰:未知生,焉能知死。③他还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不是无神论者,但是他对鬼神的态度却也合理。而今天务民的一个个唯物主义者却还供奉鬼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二、和谐的内容

和谐是一种十分美好的状态,他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包含民与君之间的和谐,个人、家庭、国家三者之间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一)民与君的和谐

与孔子作为一个旧时期的思想家,其思想不得不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但与今天的思想相比他的思想可以算是极左了,维护君主的统治是他思想较为保守的部分,不过这仅仅是务民今天对他的评价,所以其思想中不得不出现君主。因此,其首先要强调的就是君民之间的关系。《荀子》一书中记载,孔子把人民摆在最基础的地位。“君者,舟也;庶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也可以推翻它。这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人民群众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孔子在二千多年前久得出了这一论断,其思想的先进性由此可见一般。而今天得社会中关于人民群众又是如何对待对待的呢?理论与现实的差异很大,因此,在今天来倡导孔子的君民和谐思想仍有其意义。其君民和谐思想仍有其意义,其君民和谐思想实质上就是民本思想。

(二)个人、家庭、国家三者之间的和谐

孔子在其《论语》中还阐述,个人、家庭、国家和谐的法哲学思想,将个人放置于家庭、国社会三个团体之中。

1.在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形式主要是父慈子孝,子对父母要孝顺,父母在世时,子女应留在家里侍奉。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侍奉父母要竭尽全力“事父母,能竭力。”对父母尽孝不能只养,还应当敬。孔子说:“今之孝也,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光养不敬,与养犬马就没有区别了,因此应“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父母在子女年幼的时候要照顾子女,要做慈父慈母,否则子女没有尽孝的义务。现在在全力方面倾向于父亲,这是其思想镇南关较保守的部分。

2.在国家中,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形式主要是君臣以礼,臣的农耕文明的影响下,国家实质上就是事君以忠。在古代一个放大的家庭。君主相当于父亲,君臣相当于子女。故而孔子移孝至忠,要求臣对君要忠,民对君要顺,他对春秋时代颠倒的尊卑秩序大加批驳。

3.在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准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庭和国家爱群体中,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是基于血缘政治而形成的特定身份关系。除了这一特定的身份关系,便是基于共同的社会属性而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具有普遍性,而家庭和国家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那么孔子是怎样构建这种普遍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呢?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这对一般人来说太难。自己想要站立,就要让别人站立;想要满足自己的要求,就要先满足别人的要求。自己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这是何其高的道德境界啊!孔子也成这为忠,这种积极与人相处的方法非常有效,只是做起来太难。因此,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自行之者乎之?”子曰:“其思乎,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这种方法孔子叫做怒。这前面忠相比有些消极,但不失为一种与人相处的良策。

三、总结

孔子虽然已去,但其留下的精神财富仍在后世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今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学习儒家文化。我们学校也树立了孔子的铜像。其思想之伟大是为全世界所普遍认同的,是在实践中检验得到的。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孔子的和谐目的和仁的思想。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也能提升我们自身修养。

参考文献:

[1]毛子水.论语今注今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

[2]杨伯俊.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3]沈善增.孔子原来这么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朱贻庭.儒家文化与哲学思想[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① 选自(《论语·颜渊》)

②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③ 选自(《论语·雍也》)

第五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论文提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论文提纲

选题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放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

主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建设和发展。

2.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有利于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4.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下载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起来的新型民族关系。在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各民族之间的这种新型关系已经逐步形成......

    论民族团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论民族团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民族问题都是我国的一......

    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四个尊重"的重要政策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

    构建和谐社会

    2006年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如何深入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进一步领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否说目前我国社会还不和谐?为什么说构......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文化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既是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进入了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带入新世纪,和谐社会的构建已成为当代......

    构建和谐社会

    如果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的改革进军号的最强音的话,那么,2004年的最强音,就应该是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了。这两者的联系是如此紧密,以致我们可以毫......

    构建和谐社会

    电子工程系08应用电子3087307349周阳洋 构建和谐社会 ——诚信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为政的道理,做领导的道理,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言而有信。信,就是诚实不欺,取信于人,为......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展望美好未来 摘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传统文化始终以一个“和”贯穿其中。千百年来,中华文明虽屡受摧折而不绝,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