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定稿)

时间:2019-05-14 15:1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定稿)》。

第一篇:一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定稿)

人民日报评论员:重大的战略任务 小康的基本条件

——一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项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刻不容缓地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各地政府面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我们党深刻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必须把握好的重点工作。

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等为基本任务的社会管理,始终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社会管理不断打开新局面,为中国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胡锦涛总书记不久前在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刻阐述了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方向。今年的全国两会也提出,“十二五”期间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党心民意所系,治国方略所在,充分显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应当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谋之、鼎力为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适应我国发展新特征新变化的时代课题。今天的中国,社会变革日新月异,阶层分化,流动加速,利益多元,社会转型犹未完成,社会活力蓬勃迸发,新老矛盾叠加交织。我们用30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道路,也让西方国家百年来不同阶段产生的矛盾在我国短期内集中呈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任务之重、挑战之大、难度之高,举世罕有。这就迫切要求我们的社会管理,必须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我们发展的主线是科学发展,建设的目标是全面小康,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实现统筹兼顾、公平正义、和谐有序。未来1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期,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这就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以社会管理的创新为推手,在重要时期取得重大突破,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确保小康宏伟目标如期达成。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途径。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领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解决不好,必将影响甚至干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就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思想,妥善处理好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民生问题,在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中不断增强执政能力。

13亿人口,发展中国家,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社会变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凝聚强大力量,这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神圣责任,是对民生期待的积极回应,更是中国发展的崭新契机。

第二篇: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人民日报评论员)

重大的战略任务 小康的基本条件——一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项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刻不容缓地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各地政府面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我们党深刻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必须把握好的重点工作。

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等为基本任务的社会管理,始终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社会管理不断打开新局面,为中国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胡锦涛总书记不久前在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刻阐述了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方向。今年的全国两会也提出,“十二五”期间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党心民意所系,治国方略所在,充分显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应当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谋之、鼎力为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适应我国发展新特征新变化的时代课题。今天的中国,社会变革日新月异,阶层分化,流动加速,利益多元,社会转型犹未完成,社会活力蓬勃迸发,新老矛盾叠加交织。我们用30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道路,也让西方国家百年来不同阶段产生的矛盾在我国短期内集中呈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任务之重、挑战之大、难度之高,举世罕有。这就迫切要求我们的社会管理,必须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我们发展的主线是科学发展,建设的目标是全面小康,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实现统筹兼顾、公平正义、和谐有序。未来1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期,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这就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以社会管理的创新为推手,在重要时期取得重大突破,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确保小康宏伟目标如期达成。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途径。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领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解决不好,必将影响甚至干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就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思想,妥善处理好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民生问题,在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中不断增强执政能力。

13亿人口,发展中国家,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社会变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凝聚强大力量,这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神圣责任,是对民生期待的积极回应,更是中国发展的崭新契机。(来源:3月23日《人民日报》)

用不断创新回应变革中的新课题——二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一些基本特征。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时代发展给我国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课题,只有用不断创新回应时代新课题,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才能在更高层面上实现社会

和谐。

概括起来,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有这样四个层面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经济层面,如何妥善解决伴随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社会层面,如何妥善解决由社会领域深刻变化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在思想文化层面,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引导,更好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打下牢固思想基础。在工

作层面,如何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回应这些新课题,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为我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打下了重要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

长期努力。

回应这些新课题,最关键也最管用的办法就是加强社会管理的创新。我国社会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在今天难以完全适应。社会管理创新,首先就是理念思路的创新。只有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树立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社会管理才能进一步与开放、动态、信息化社会环

境相适应。

回应这些新课题,还必须有创新的体制机制作保障。比如,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建立一套能够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体系。在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设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在社会组织发展管理方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监管机制。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建立主动依法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在社会治安方面,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方面,建立社会诚信制度。在精神卫生方面,建立监测、预警、疏导、救助机制。这样,我们就能进一步推动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时代总是在发展变化,社会矛盾问题的发生有其特点,社会管理也有其规律。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用创新的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就一定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

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来源:3月24日《人民日报》)

在“最大限度”中增强社会凝聚力——三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

要求。

在民生、幸福、稳定成为“十二五”热词的语境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从社会活力、和谐稳定的战略高度审视社会管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的丰富深化,也是对我们党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大创新。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在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价值理念已经或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城乡、地区、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差异化、多样化的特征,利益矛盾日渐突出;随着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进步,随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

显增强,使得形成社会共识的难度加大。如何主动适应这种深刻变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和谐稳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时代命题。

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国民收入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提升的时期,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人们心理容易失衡的时期。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避免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凝聚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国现代化顺利推进的必要保证。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主体。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的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今天,面对人民群众的不同利益诉求和多元思想文化,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就能够不断实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增强社会凝聚力。

握指成拳,众志成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让群众收入更多一些,安全感更强一些,幸福指数更高一些,就能够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积聚强大力量。(来源:3月25日《人民日报》)

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四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民的创造力量;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我们干事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明了社会管理的实现路径和根本遵循。

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保证社会管理的正确方向;只有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不断开创社会管理的新局面。

现实中,一些社会管理之所以得到群众的支持,根本原因是群众工作做得好;一些社会管理之所以得不到群众的理解支持,甚至引发矛盾冲突,根本原因是群众工作没有做好。比如,有的社会管理,出发点就不端正,不是真诚为群众谋利益,而是掺杂着部门利益、少数人的利益;不是考虑怎么让群众方便,而是考虑自己管起来怎么省事。有的社会管理,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引起群众反感。

实践表明,任何一项社会管理任务,如果没有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离开了富有成效的群众工作,就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当前,社会管理在新形势下面临新挑战,出现了思想舆论统一难、各方利益协调难、矛盾纠纷化解难、流动人口管理难、突发事件处置难、基层基础建设难等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加强

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才能在新形势下富有实效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如何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这八个“进一步”,是当前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重点,围绕的是一个中心词“群众满意”,指向的是一个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它要求我们必须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彻于社会管理始终,把群众工作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使群众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群众意愿得到充分尊重,群众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就一定能够始终保持社会管理主动性、创造性,并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夯实根基、充实血脉、壮大力量。(来源:3月28日《人民日报》)

在“新格局”中做好大文章——五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艰难而创新的实践探索——这些重要判断,真实反映了我们正在进行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任务的基本属性,也深刻提醒着全党和全国人民:加强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既不能单兵突进,也不能因循守旧,更无法一蹴而就。只有依靠全党努力,整合管理资源,才能破解“复杂”“艰难”,促进社会和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61年新中国建设,32年改革开放,十六大以来社会建设的加速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格局。这一格局是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统一。实践证明:切实抓好社会管理,党的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关键,社会协同是依托,群众参与是基础,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四种作用不可替代。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更加注重“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执政理念,更加注重发挥社会各方的协同作用,更加注重拓宽群众参与的渠道路径,在体制机制创新中锻造更加适应时代需求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新的形势,对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是一次全面考验和提升。社会管理工作点多面广、涉及量大,加之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流动人口和特殊群体管理问题突出,信息网络建设面临挑战,这既是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也是党和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的创新空间。加大前瞻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研究,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科学制定社会管理大政方针;不断提升党和政府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才能统筹调度社会资源,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才能回应民生期待、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公平正义。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力量在基层,基础在群众。社会管理的新局面,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非但不能缺少社会力量,相反,还要高度重视并善于调动,积极导入社会管理与服务中。只有既强化党政领导又重视社会合力,让社会发育和发展同步前进,拥有强大群众基础的社会管理,才会更具针对性,体现有效性。事实证明,当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得以强化,当各类社会组织的服务社会能力得以增强,当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得以健全,才能有效协调利益群体的各种关系,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天地交,而后能成化育之功;上下交,而后能成和同之治。”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只有在社会管理新格局中,各种力量协同作战,才能创造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也只有全党共同努力、狠抓落实,才能切实完成这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源:3月29日《人民日报》)

第三篇:四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重大的战略任务 小康的基本条件—一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2011.3.24)

一项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刻不容缓地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各地政府面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我们党深刻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必须把握好的重点工作。

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等为基本任务的社会管理,始终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社会管理不断打开新局面,为中国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胡锦涛总书记不久前在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刻阐述了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方向。今年的全国两会也提出,“十二五”期间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党心民意所系,治国方略所在,充分显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应当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谋之、鼎力为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适应我国发展新特征新变化的时代课题。今天的中国,社会变革日新月异,阶层分化,流动加速,利益多元,社会转型犹未完成,社会活力蓬勃迸发,新老矛盾叠加交织。我们用30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道路,也让西方国家百年来不同阶段产生的矛盾在我国短期内集中呈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任务之重、挑战之大、难度之高,举世罕有。这就迫切要求我们的社会管理,必须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我们发展的主线是科学发展,建设的目标是全面小康,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实现统筹兼顾、公平正义、和谐有序。未来1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期,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这就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以社会管理的创新为推手,在重要时期取得重大突破,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确保小康宏伟目标如期达成。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途径。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领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解决不好,必将影响甚至干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就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思想,妥善处理好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民生问题,在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中不断增强执政能力。

13亿人口,发展中国家,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社会变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凝聚强大力量,这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神圣责任,是对民生期待的积极回应,更是中国发展的崭新契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一些基本特征。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时代发展给我国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课题,只有用不断创新回应时代新课题,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才能在更高层面上实现社会和谐。

概括起来,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有这样四个层面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经济层面,如何妥善解决伴随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社会层面,如何妥善解决由社会领域深刻变化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在思想文化层面,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引导,更好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打下牢固思想基础。在工作层面,如何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回应这些新课题,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为我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打下了重要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长期努力。

回应这些新课题,最关键也最管用的办法就是加强社会管理的创新。我国社会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在今天难以完全适应。社会管理创新,首先就是理念思路的创新。只有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树立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社会管理才能进一步与开放、动态、信息化社会环境相适应。

回应这些新课题,还必须有创新的体制机制作保障。比如,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建立一套能够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体系。在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设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在社会组织发展管理方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监管机制。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建立主动依法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在社会治安方面,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方面,建立社会诚信制度。在精神卫生方面,建立监测、预警、疏导、救助机制。这样,我们就能进一步推动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时代总是在发展变化,社会矛盾问题的发生有其特点,社会管理也有其规律。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用创新的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就一定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人民日报:用不断创新回应变革中的新课题—二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2011.3.25)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一些基本特征。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时代发展给我国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课题,只有用不断创新回应时代新课题,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才能在更高层面上实现社会和谐。

概括起来,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有这样四个层面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经济层面,如何妥善解决伴随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社会层面,如何妥善解决由社会领域深刻变化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在思想文化层面,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引导,更好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打下牢固思想基础。在工作层面,如何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回应这些新课题,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为我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打下了重要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长期努力。

回应这些新课题,最关键也最管用的办法就是加强社会管理的创新。我国社会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在今天难以完全适应。社会管理创新,首先就是理念思路的创新。只有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树立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社会管理才能进一步与开放、动态、信息化社会环境相适应。

回应这些新课题,还必须有创新的体制机制作保障。比如,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建立一套能够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体系。在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设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在社会组织发展管理方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监管机制。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建立主动依法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在社会治安方面,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方面,建立社会诚信制度。在精神卫生方面,建立监测、预警、疏导、救助机制。这样,我们就能进一步推动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时代总是在发展变化,社会矛盾问题的发生有其特点,社会管理也有其规律。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用创新的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就一定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人民日报评论员:在最大限度中增强社会凝聚力—三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2011.3.25)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要求。

在民生、幸福、稳定成为“十二五”热词的语境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从社会活力、和谐稳定的战略高度审视社会管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的丰富深化,也是对我们党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大创新。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在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价值理念已经或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城乡、地区、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差异化、多样化的特征,利益矛盾日渐突出;随着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进步,随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使得形成社会共识的难度加大。如何主动适应这种深刻变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和谐稳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时代命题。

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国民收入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提升的时期,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人们心理容易失衡的时期。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避免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凝聚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国现代化顺利推进的必要保证。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主体。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的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今天,面对人民群众的不同利益诉求和多元思想文化,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就能够不断实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增强社会凝聚力。

握指成拳,众志成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让群众收入更多一些,安全感更强一些,幸福指数更高一些,就能够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积聚强大力量。

四论创新社会管理: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0111.3.28)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民的创造力量;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我们干事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明了社会管理的实现路径和根本遵循。

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保证社会管理的正确方向;只有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不断开创社会管理的新局面。

现实中,一些社会管理之所以得到群众的支持,根本原因是群众工作做得好;一些社会管理之所以得不到群众的理解支持,甚至引发矛盾冲突,根本原因是群众工作没有做好。比如,有的社会管理,出发点就不端正,不是真诚为群众谋利益,而是掺杂着部门利益、少数人的利益;不是考虑怎么让群众方便,而是考虑自己管起来怎么省事。有的社会管理,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引起群众反感。

实践表明,任何一项社会管理任务,如果没有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离开了富有成效的群众工作,就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当前,社会管理在新形势下面临新挑战,出现了思想舆论统一难、各方利益协调难、矛盾纠纷化解难、流动人口管理难、突发事件处置难、基层基础建设难等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才能在新形势下富有实效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如何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这八个“进一步”,是当前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重点,围绕的是一个中心词“群众满意”,指向的是一个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它要求我们必须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彻于社会管理始终,把群众工作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使群众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群众意愿得到充分尊重,群众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就一定能够始终保持社会管理主动性、创造性,并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夯实根基、充实血脉、壮大力量。

第四篇: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0727(最新)

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以未成年人保护为视角

On the Procuratorate Participate in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View ofthe Protection of Juveniles

潘申明 向凯雄 张蕾 苏冉冉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检察院 315800)

摘要:探索少年司法和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新途径、新方法,是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检察机关在少年司法制度领域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应遵循依法参与、关联参与以及有限参与的原则,以新《刑事诉讼法》构建的少年刑事司法原则和制度为切入点,立足本职,延伸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关键词:检察机关社会管理创新未成年人保护

Abstract:To explore the Juvenile Justice and seek new way and method of maintenance juvenile rights and interests is the most important working content of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basing on procuratorial functions and advancing the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in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field should be followed in related,legal and limited participation principle.In additional, we should regard the new criminal procedural law constructing the young criminal judicial principle and system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based on official duty, extended functions in order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Key words:The procuratorial organsSocial managementInnovation the protection of juvenile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权观念深入人心,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而其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主体的权利保障尤其引人注目。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中央对全国政法机关做好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工作的明确要求。探索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则成为检察机关紧密结合检察工作实际,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检察机关创新社会管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理论基础

(一)少年司法制度兴起与我国立法现状

1.少年司法制度的兴起 作者简介:潘申明,(1973—),男,汉族,浙江桐庐人,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检察院专职委员会委员;向凯雄,(1976-),男,汉族,湖北仙桃人,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检察院民行科副科长;张蕾,(1980—),女,汉族,湖北仙桃人,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副主任科员;苏冉冉,(1983-),女,汉族,山东滨州人,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副主任科员。本课题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相适应,未成年人犯罪呈现的显著特征为模仿性、易受暗示性、情景性、戏谑性和冲动性。”1从个体角度而言,未成年人具有特定时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由这种特定心理和生理反应所激发的犯罪,具有随年龄成熟自动愈合的可能。从社会责任的实现来看,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一种病态现象,更多的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责任,未成年人也是受害者,社会应以宽恕之心待之,而非一味强调惩罚。如果对于未成年人一味采取严厉的刑事司法程序会切断了自愈的可能性。在国外,大多数国家均以符合少年最佳利益为最高宗旨,以关爱作为设计初衷,确立了矫正而不是惩罚的少年司法制度。自美国伊利诺斯州于1989年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少年法庭法》以来,各国竞相效仿并制定本国的少年法,并创制各具特色的少年司法模式。与此同时,联合国也相继制定了一些专门针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国际性司法文件。

2.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立法现状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原则和制度作为少年司法的基石和框架,在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中仅有寥寥几条,这些原则和制度的缺失意味着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令人欣喜的是在其他的一些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中已经有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原则和制度的雏形。在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已确立了隐私保护原则、社会调查制度等。但是关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原则和制度却存在诸多问题,如结构杂乱,层次重叠以及适用性较差等问题。即将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的第五编特别程序中增加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一章,该章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我国的司法机关在完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方面的积累的经验和司法实践的成果,确立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原则和制度,明确各自的含义和效力范围,协调原则与制度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有机、协调、有效的体系。

(二)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应遵行的基本原则

1.依法参与原则

依法参与是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之一。未成年保护领域的社会管理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未成年人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检察机关作为宪法赋予法律监督机关,首先自身必须在未成年刑事司法领域内守法和护法,因此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均应当是在现行法律的框架下去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去解决未成年司法领域的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不能擅自突破法律规定盲目扩大参与领域、创新参与机制。如果违反依法参与原则,就有可能导致在参与社会管理中的迷失,导致检察职权的滥用,最终形成国家公权力过度膨胀并干预甚或侵犯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合法权益的危险局面。

2.关联参与原则

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保护领域的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立足于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能,以执法办案为依托,遵行关联参与原则,而不能另起炉灶去创新。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机关,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方面的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对于某些应该交给专业化程度更高或更适合管理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去管理的社会问题和事务,检察机关应当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法律执行方面,强化自我约束和监督,防止检察机关的司法权力触角过度延伸,尽量减少检察机关司法权力对社会自治领域的强行管制和介入,促进社会管理资源整合,增强社会的自我组织和自主协商功能,扩大公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空间,形成公权力运作与社会组织自治运作良性互动的管理模式。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立足点首先在于我们自身职责,职责所系自当责无旁贷,职不在我亦绝不妄加干涉,避免“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尴尬局面。

3.有限参与原则

任何一项制度的创新,都应注意保持谨慎性、渐进性和可控性。检察机关在参与社会管理创1[意]恩里科.菲利:《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版,第14页。

新中,也应坚持司法的谦抑性原则,在检察职能和法律监督触角延伸的范围、方式等方面应持有谨慎、自制的态度,而不应片面强调延伸的广泛性和主动性。因此有限参与原则自然成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之一。一方面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法治理念的发展,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应当保持足够的谨慎、自制和谦逊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对通过行政管理、道德约束能够解决的问题不宜过多介入。另一方面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多以基层检察院为主,而作为基层检察院一直普遍存在案多人少的矛盾,尤其以东部沿海城市情况更甚。对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它毕竟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仅靠检察机关就能够独立完成的,还需要如公安机关、法院、司法局等机关相互配合与协调,因此检察机关应立足本职,从工作的途径与方法上进行创新同时秉承有限参与原则,探索有利于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的新机制。

二、未成年人保护在新《刑事诉讼法》中的体现

即将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体现出显著变化,在第五编特别程序中涉及11个条文专章设置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使得未成年人刑事程序在立法体例上相对独立,从以下八个方面丰富、完善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充分反映出我国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努力。

(一)体现轻缓刑事政策。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尽管之前的相关法律已经对该方针和原则作出了规定,但首次在刑事诉讼中加以规定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适用轻缓刑事政策,注重教育疏导,有利于促使他们摆脱心理危机和困惑,激发其重新做人的信心,有利于达到矫治犯罪的目的。轻缓刑事政策与“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是天然契合的。

(二)扩大刑事法律援助适用的诉讼阶段。“刑事法律援助是一种在刑事诉讼领域中为保持控辩平衡、保障社会的弱者获得平等诉讼权利机会以实现司法正义的制度设计,是现代法治国家实现司法公正和保护基本人权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2 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主体实施强制辩护的时间跨度向前延伸至侦查阶段,涵盖了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法庭审理阶段,同时还规定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这不仅有助于缓解未成年犯罪主体心理压力,也有利保障未成犯罪主体的合法权益,这从法律援助层面上也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三)建立社会调查制度。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该条充分吸纳检察机关实践的经验成果,意味着今后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要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以及是否属于初犯,归案后是否悔罪,成长经历、一贯表现和监护教育条件等因素。

(四)慎用羁押以及羁押相对隔离。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对未成年人采用强制措施时,要慎重对待,尽量不用或少用强制措施。对于必须拘留和逮捕的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应严格限制案件的范围和条件,尽量减少逮捕本身或者错误逮捕给未成年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未成年人与成年2 严军兴、候坤:《我国辩护律师制度的问题与完善—以〈刑事诉讼法〉再修订为背景的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278页。

人犯罪案件分案处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有利于减少关押后有可能产生的“交叉感染”带来的弊端,使未成年人能顺利回归社会。

(五)明确“办案人员专业化”。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其得到法律帮助,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司法人员承办。针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要求办案人员熟悉未成年人的特点、善于做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设立专门机构或者设立相对稳定的专门人员办理未成年人案件,这一要求与联合国司法准则是相同的。办案人员应当熟悉未成年人的特点和善于做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并且应当保持其工作的相对稳定性。最理想的做法不仅包括办案人员专业化,还应当办案机构专门化、独立化。

(六)确立“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确立“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正是各地的检察机关通过司法实践而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制度。确立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不仅可以帮助未成年人与讯问人沟通,根据该条的有关规定,还可以对讯问过程是否合法、合适进行监督,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七)创设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一至第二百七十三条规定的内容均是关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根源于基层检察院的司法实践,秉持“教育”、“挽救”和“感化”的原则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给予所涉罪行轻微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重新做人,重返社会的机会。新《刑事诉讼法》设置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相对合理,内容完备,具有一定的操作性,重点突出对未成年人犯罪主体的保护,走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坚定而谨慎的第一步,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八)实行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未成年人执行制度的延伸。“未成年人刑罚执行完毕后,绝大多数人希望改过自新、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和工作。但是,在我国,未成年人被定罪后,其犯罪污点将永远记录在档案中,而这势必影响到未成年人的升学、就业、参军等,会严重损害其作为一个正常人应当享有的合法权利。也正是因为由于其犯罪记录有可能招致的社会冷漠和歧视,有些未成年人在刑满释放后,重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犯罪记录封存弱化未成年犯罪人的“标签”心理,使其重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更好地回归社会、防止再犯以及就业、升学和促进家庭等亲属关系和睦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检察机关创新社会管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路径选择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并不直接承担社会管理责任,但在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当事人合法权益特别关注的法律语境下,检察机关应积极应对,立足本职适度延伸职能,通过创新社会管理,将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落到实处。

(一)立足检察本职多维度保护未成年人

1.设立未成年人检察科,实现从专人办理到专门部门办理的转变。设立独立的科室,有以下几点优势:首先在制度上、机构上可以保障未成年专门的办案机制,实现办案人员的专门化、办案机制的专业化以及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其次可以促进检察部门对未成年人案件的专门化研究,更好地发现办理案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寻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的办理机制以及探索教育、挽救、保护未成年人的新方法,从而有利于提升办案效果。再次在检察机关内部设置专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部门可以与法院的少年法庭形成程序上的对接。因此,各个检察机关应以这次新《刑3 陈光中、汪海燕:《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与未成年人诉讼权利的保障》,载《中国司法》2007年第11期 P33。

事诉讼法》的出台为契机,全面设立未检科。

2.健全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这意味着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要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以及是否属于初犯,归案后是否悔罪,成长经历、一贯表现和监护教育条件等多重因素。新《刑事诉讼法》虽规定了可以进行调查,却没有明确调查主体以及调查结果的体现形式,这将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不统一。社会调查报告是被法律明确认可并得到实践部门广泛认同的品格证据形式。在构建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之中,已经成为量刑程序改革所需要确立的基本程序框架5这一环境下,未成年社会调查报告在量刑上起到的作用尤为突出。笔者所在的检察院对近三年在审查逮捕和起诉的200余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均作了相关的社会调查报告,通过掌握其个人及家庭情况以及评价其人身危险性,提高了审查逮捕和量刑建议适用的准确性,实现了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优先保护。但在司法实践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社会调查报告应包括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定罪量刑影响程度不确定,二是社会调查报告在公检法家共享方式的不明确导致做出的社会调查结论在各自系统内适用,未共享共用。这不仅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使得公检法三机关各自作出的社会调查结论的公正性遭到质疑。因此在新《刑事诉讼法》即将实施的情况下,检察机关应积极发挥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能动性,与公安、法院三家共同就社会调查报告的主体、内容、格式等进行统一。

3.合理界定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件范围。新《刑事诉讼法》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作出专门规定,这标志着附条件不起诉的基本制度架构已经形成。但仔细分析会发现 “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本身就缺乏可操作性。在每个检察院的公诉科,不同的主诉检察官,有不同的风格,同样的案件,可能会出现有的主诉检察官认为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需要提交科室讨论做附条件不起诉,有的会认为要判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直接起诉,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附条件不起诉就会出现随意性。法院有自己的量刑指导意见,检察机关目前没有自己的指导意见,检察官在遇到具体的案子时应如何判断,是根据法院的量刑指导意见还是根据类似案件的判例?在新《刑事诉讼法》没有正式实施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没有出台之前,各个地区的检察院可以就2010年至2012年的未成年人案件进行统计论证,将被判处一年左右有期徒刑7的未成年被告人的罪名、量刑情节以及判处的刑罚一一统计,最后形成一个在本地区可以参考的数据库,使检察官在办理案件时有依据参照,再辅以参考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这样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案件的范围能得到比较合理的界定。6

4(二)延伸检察职能积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再犯罪

立足检察本职,是落实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任务。但是,有些有利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制度虽然新《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检察机关也可以有所作为。

1.预防未成年犯罪。检察机关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积极参与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管理创新中。第一,全方位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首先可以展开对重点未成年人群的宣传。针对未成年的在校学生,检察机关可以通过与学校签订检校共建协议,建立法制教育联系点。通过不定期地进入学校开展各类形式的专题讲座,结合具体案例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其次,可以针对重点区域进行宣传。很多失学未成年人由于极易受社会不良分子的影响,容易诱发成为未成年人犯罪分子。检察机关一方面可以通过街头设点宣传或采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对失学未成年4 邵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品格证据之梳理与适用》,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年第1期,第92页。陈瑞华:《论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中国量刑程序的理论解读》,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2期,第2页。6经中央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决定,从2010年10月1日起,全国法院全面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试行《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属于指导性文件。7因不同地区,不同法官的量刑存在差异,故在此没有明确具体的量刑点,而是以“一年左右有期徒刑”的幅度来代替。笔者以为,即使不同地区有差异,也应以两个月差距为宜。

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另一方面通过与有关职能部门加强联系,利用现代传媒增加法制宣传的受众的覆盖面。第二,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由于疏于监管,不良网络环境诱发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高发态势。检察人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协助文化监管部门净化网吧环境。一是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上网情况的调查程序作为必要程序,承办人在办案同时调查未成年人是否具有经常出入互联网经营场所的情形,认真登记黑网吧经营场所的名称、地址以及未成年人出入该场所的方式、频率等各种信息,形成“网吧黑名单”。二是定期向文化执法部门通报“网吧黑名单”信息,督促有关部门及时予以取缔“黑网吧”。

2.防止失足少年再犯罪。对于一些没有被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如果没有及时的监管和引导,极易诱发再犯罪。针对这一情况,检察机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完善社区矫正的工作机制。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全新的刑罚执行方式,蕴涵着刑罚的惩罚性和恢复性双重价值。2012年1月制定并实施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使社区矫正工作“无法可依”到 “有法可依”。为此检察机关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做到监督到位但不越位,完善适应轻缓刑事政策要求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体系:一方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社区矫正监督管理信息化制度。可考虑开发社区矫正管理软件实现全面联网,或者通过专门的社区矫正网站查阅全部社区矫正对象的资料和管理档案,查询和跟踪社区矫正对象的行踪,实现社区矫正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另一方面,拓宽检察机关履行职责的方式,除了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以外,还可以通过行使职务犯罪立案侦查权,加强非社区矫正的监督。8第二,健全社会帮教机制。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有着“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的原则,同时明确规定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但是对于不捕不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怎样进行管理,才能使得他们重新回归社会?检察机关对于以不捕、不诉方式进行非犯罪化处理的未成年人,应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为不捕不诉的未成年人提供就学、就业的机会,真正帮助其回归社会,达到教育挽救的目的。对于符合帮教条件的未成年人,应当启动与帮教共建单位的帮教程序、定期进行回访制度。

四、结语

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始终是全社会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推卸的责任。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并有所行动,我国在新《刑事诉讼法》设专章初步构建我国少年司法体系,履行相关国际公约,实现了在少年司法领域的国际接轨。“徒法不足以自行”,少年司法领域还需要检察机关在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进行创新,摒弃不合时宜的工作机制,给予未成年人人权的最大保护,体现出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大的宽容度,使之较好地融入社会、重新迎接新的生活。

评语:本文以新《刑事诉讼法》为切入点,以少年司法制度作为论证基础,提出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应遵行依法参与、关联参与及有限参与原则。明确检察机关应立足本职、延伸职能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率先提出由各地区检察院通过统计论证形成一个在不同地区可以参考的数据库,从而合理界定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件范围。王峰、孙振江:《完善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几点建议》,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15期,第74页。

第五篇:创新社会管理[范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稳步提升的同时,我国还存在社会发展滞后的问题,比如收入低、就业难、看病贵、房价高、保障弱等,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步,既是发展的重点,也是当务之急。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就是要切实增强群众意识、站稳群众立场、做好群众工作。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群众意识、站稳群众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通过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夯实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思想为基础)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就是要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增进人民福祉,始终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当前,要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尤其要着力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真正为群众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尽快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后顾之忧。(民生为抓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就是要突出人文关怀、着眼化解矛盾、维护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完善多方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整合基层社会管理资源和力量,增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和效率;加快建立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和决策纠错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和风险。要突出人文关怀,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要着眼化解矛盾,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健全社会矛盾和纠纷调处化解机制。要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全社会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制度为保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活满意度,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下载一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第一讲为何要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一、社会转型对社会管理的挑战1、政府社会管理的能力遭遇瓶颈,公信力下降。财政状况;体制机制;管理手段;人员能力;事务繁杂;新事物层......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 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当前,我镇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

    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当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紧迫任务,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 让人民群......

    创新社会管理

    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努力构建平安南皮县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决策和“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是检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检察机关深入......

    创新社会管理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篇,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一个老课题,同时又是一张“新试卷”。今年(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第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

    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