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南和谐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海南和谐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引言
社区是具有亲密关系和高度归属感的人群共同生活的特定区域,中共十六大以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和居民生活的基本场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社区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
一、海南省居民社区参与的内容和类型
社区发展的理念是“发展与共享”,目的在于让落后的社区赶上来,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海南省社区发展与建设的目标同上述追求相一致,总体看来,海南省居民的社区参与在于积极参加社区的各项管理和各种社区活动,其内容主要有:
1.政治性参与
政治性参与是一种公共性参与,通常与国家政治事务或本社区权力运作有关。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参与社区政务。居民可以参与社区直接选举、监督和罢免代表。居民也可以通过居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对街道办事处及上级政府部门的政务进行评议,发表意见和进行监督。
第二,参与社区管理。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在2000年11月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该文件强调社区自治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自治。在这个前提下,社区自治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选举和自我监督等层面上得到实现,达到居民参与民主选举,促成居民委员会的产生和改组。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比较充分的居民基层民主自治。
第三,参与社区治安。海南省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所以城市往往治安状况复杂,管理难度也很大。为了维护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居民自身除了提高安全意识以外,还自发参与社区治安。此外,居民在社区治安中的参与是政府警力和专业保安队伍的重要补充,这也是海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特色之一。
2.非政治性参与
非政治性参与和政治性参与相对,它是一种事务性参与,通常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但不包括社区权力运作方面的事务。如参与社区经济、文化、法制教育和法律宣传等就是非政治性参与。作为人们的生活场所的社区,它同时也是一个消费场所,有消费就会
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就业机会,而且社区还可以提供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有偿服务,因此社区可以为部分失业居民提供经济来源,从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其自身利益与社区利益的联系,也为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社区文化参与方面,常见的有组织老年娱乐活动、举办社区体育竞赛等。在社区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方面,有法律专长的居民可以举办普法讲座和法制宣传活动。
二、海南省居民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居民社区参与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扩大社区居民参与,加
强社区管理组织的居民自治功能,不仅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 也是实现城市社区和谐的重要途径。这几年,海南省非常重视社区建设问题,拓宽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有途径,丰富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内容,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居民参与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居民社区参与以动员型居多
动员型的政治参与往往与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的参政议政能
力有关。中国有2000多年的集权主义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当家作主,但是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制约,反映基层民主建设的社区居民政治参与也因为社区缺位而一片空白。改革开放后,基层民主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国家在城市发展社区自治,政府的推动和领导起了主要作用,一方面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促成了动员型的社区政治参与模式。在这个背景下,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参与大多表现为执行性参与,特别是在政治性参与方面,一般是在社区管理机构先有了决策之后,社区居民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动员、劝诱、说服下,被动的参与已经决定了的事项。
2.居民社区参与成本过高
参与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居民参与的成本究竟
有多高,如何构成,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权威的统计数字和模型。但是同成熟的社区自治国家相比,我们的动员成本、运行成本、制度培育成本过大。在自由、平等、享有自治传统的国家里,居民的社区参与是一个自发形成过程;而在专制、等级、集权为历史传统的国家里,居民的参与是一个被动的形成过程,制度的催生、养育格外艰辛,成本付出自然就很大。
3.总体参与率不高,主体分布不均衡,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参与率还不够高,作为社会主要劳动力的中青年,由于工作繁
忙,一般很少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参与社区事务的大多是离退休老人、寒暑假的学生、社区内的低保居民等三类人群。这些人群由于其自身经历和身体方面的原因,不能有效
地进行社区决策,导致社区决策水平不高。
4.以非政治参与为主,政治性参与少
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参与大多体现为事务性参与,很少涉及社区公共权力的运作等
公共事务。在政治性参与过程中,居民的参与的价值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这直接导致居民没有热情去参与社区事务,政治性参与率低。大多居民感觉到,社区居委会不象是“群众性的自治组织”,更象是社区的行政机构, 它直接对社区事务作出决策,居民的参与更象是走过场,是一种形式而已。
5.社区参与制度供给不足
在“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下,社区必然是“行政化”的社区。体制、利益导
致的制度供给动力严重不足。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参与主要是依靠社区居委会来组织,而不是居民主动参与。由于社区居委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都存在不足,组织的活动数量少,而且很多是为了响应上级行政部门的要求而临时开展活动,无法对居民的参与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动员,居民参与机会少,参与的效率不高。
总体来说,海南省居民参与的有效性还不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从解放以
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控制单位、单位管理社会成员的体制及观念根深蒂固,居民没有主动要求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思想。二是居民没有动力去诉求社区参与中的利益保障。三是社区内缺乏社区参与必需的公共场所。四是部分居委会组织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够强,缺乏感召力,不能吸引居民参与。
三、提高海南省居民社区参与有效性的对策
社区发展的源动力是居民参与与社区自治,党的十六大就这一方面做出了要求,指出了要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社区参与和社区自治的主体是居民,居民参与的高级形式是社区自治,居民参与需要社区自治作为制度保障条件。让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通过培养和锻炼,提高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自治的能力与水平,这是社区发展的根本目的。通过理论研究,并对照其他地方社区参与发展情况,发现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低,参与质量较差,这阻碍了海南省社区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参与的有效性,是海南省推进社区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培育居民的社区意识,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
社区意识是指居民对所在社区各项事务的参与意识,并对自己所属社区及社区其他
居民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感、归属感。社区意识是社区的核心和关键,有利于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参与热情,推进社区的建设。培育社区意识的关键在于
建立社区共同利益,有了社区的共同利益,居民才有动力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社区居民的自治才有物质保障。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居民的利益相关性还不高,只有充分挖掘社区的公共资源,才有可能建立社区居民公共利益。这是一个需要用新思路、新办法来探索解决的一个难题,建立社区居民公共利益的目的是要满足全体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和多层次多样化生活需要,引导社区居民认识到自己在社区中的合法权益,形成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建立社区公共利益,是加大社区公共服务的前提,也是海南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经验表明,建立社区居民公共利益的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把那社区物业管理、公共卫生、公共设施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通的事务真正交给社区居民管理,体现出居民参与的价值和效果,这样居民才感觉自己是社区的主人翁,形成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浓厚的社区意识在社区自治中起着至关重要,只有培育了共同的社区意识,同一社
区的居民才能被凝合在一起,才会有兴趣关注本社区的事务,积极地参与本社区事务和公共活动。提高人们对社区的满意度,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就得到加强,这是培育社区意识的关键。提高社区满意度,需要有物质保障,这就是完善社区公共设施,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对社区硬件设施的投入。
2.加强居民参与的非营利组织建设,目前,政府、居委会等组织在社区建设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多不足,最
主要的是它不能满足居社区参与的组织化要求。在社区参与中,一些社区的非营利组织,如民间团体等更有利于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这些组织往往能把居民的各种利益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增强社区成员参与的效能。“邻里组织、合唱队、合作社、体育俱乐部、大众性政党,等等,这些公民参与网络在一个共同体中,此类网络越密,其公民就越有可能进行为了共同利益的合作。”在非营利组织中,居民之间是平等的,通过组织活动,居民的平等意识得到培养,并逐渐退去我国居民在划经济时代留下的思想烙印,居民间相互协作,自治能力得到增强。社区民间组织是非盈利组织的主要形式,参与社区民间组织是居民参与社区的一个重要途径。
1)社区民间组织是联系政府与居民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它,居民可以向政府表达
自己的意愿,政府也通过它与居民实现交流、对话,倾听居民的诉求,进而实现居民参与政府的决策,为社区建设创造和谐的环境。
2)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也丰富社区活动的内容,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
择参与不同的组织。社区民间组织以居民满意度为监督和和衡量标准,通过服务项目的[1] 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84.[1]
不断创新,吸引居民参与社区的活动,激发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并最终实现居民福利的最大化。
3.合理配置资源,为社区参与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政府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其财政资源主要来源于税收,而社区并不是一级政府,它
没有公共财政资源。如果没有财政资源做保障,居民就没有兴趣参与社区的事务,社区组织就的社区组织能力和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就受到极大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社区居民自治的内容也主要是对社区公共资源的处置,没有公共资源,社区自治就缺乏目标。只有合理配置社区资源,通过争取政府财政支持,结合费随事转、社会赞助、社区自筹等方式,多渠道筹集社区经费,解决社区活动经费缺乏的难题,为吸引居民参与做好物质保障。
1)加大政府投入,解决社区资金短缺的困难。
2)充分整合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等一切力量,最大限度的实现
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以达到最佳配置。
3)以创新带动社区各组织系统的积极互动和有效整合。
4.转变社区居委会的职责
转变社区居委会的职责就是要把居委会真正成为一个自治组织,它的主要任务转变
为向政府表达和维护居民权利,这样才能得到居民的认同。只有居委会成为真正成为居民利益的代表,才能发挥它开展社区事务的组织能力,社区居民才有参加居委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居民社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也才能得到拓展。
5.合理缩小社区规模
国内外研究表明,社区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居民社区参与的有效性。美国学者罗伯
特·达尔认为,民主单位越小,公民参与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民主单位越大,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就越低。目前,海南省社区的规模都比较大,一般社区都有1000—3000户居民,社区人口数量有3000—10000之多。由于社区人口规模大,给社区活动的组织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社区活动的开展也难免不多;从另外角度看,居民在参加大规模的活动时,其参与的有效性体验也会大打折扣。因此,社区规模过大,也是导致海南省居民社区参有效性低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合理缩小社区规模,这是海南省提高居民社区参与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结语
因社区建设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社区服务、社区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推动社区自治精神形成。我们应当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着眼于未来,立足于现实,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和社区自治的发育和发展,我们要相信经由社区参与为动力、以社区自治为核心的城市社区发展的基层民主的社会,必将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主政治发展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于燕燕.社区自治与政府职能转变[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171.[2] 夏学銮. 社区管理概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324.[3] 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4] 奚从清.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5.[5] 王剑敏.城市社区政治发展[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第二篇:关于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思考
关于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思考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为深入了解创建和谐社区状况,研究创建和谐社区中的新问题,探讨创建和谐社区工作的新思路,力求在服务群众、造福市民上增实效,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发放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创建和谐社区情况进行调研,整理如下:
一、创建和谐社区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多年来,认真贯彻执行《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以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目标,突出“以人为本、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服务居民的原则,努力探索和谐社区创建的新路子,取得了创建和谐社区的显著成效。
1、社区软硬件建设不断加强。各社区居委会采取政府拨一点、社区单位集一点、社区居委会自筹一点的办法,解决社区居委会无址办公问题。按照“进一扇门,办齐群众事”的要求,把城市低保、再就业介绍、司法调解、家政服务、社会捐助社区服务等为民服务内容,集中在“一门式”社区服务厅办结。建立了社区信息网络平台,把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各街道分中心和社区的服务站联通起来,形成了四通八达、覆盖全区的社区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通过落实上级政策、财政支持等方式,基本解决了居委会工作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等问题,各职能部门也加大了在社区的投入,如劳动保障 部门在社区建立劳动保障工作站,投入再就业资金用于社区就业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按每个社区一年下拨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工作经费,基本实现了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公安部门在社区建设了警务室,实行机关民警、刑警、巡警、消防警、交警“五警进社区”等。
2、社区居民生活环境不断美化。各街道社区抓住“创城”的有利契机,通过马路盖面、铺设楼前甬道和人行道、疏通化粪池、安装路灯、拆除违章建筑、美化绿化等多项举措,彻底整治路不平、灯不亮、污水冒、垃圾成堆的问题,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善。拆除柴火棚建绿地,修筑彩道。同时,加大投入建立了老人活动中心、休闲公园、健身路径;建起老年活动中心,开办老人“颐养院”;在社区投资千万元新建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内设图书馆、文体活动室、健身室等。多数社区设臵了“保洁护绿”人员,一些社区单位也将自己图书室、游泳池、文体馆、俱乐部、健身房和保龄球馆等文娱活动场所向社区居民开放,进行资源共享。辖区内各单位通过齐抓共管,对社区环境实行长效管理,为社区居民创造了较好的环境。
3、社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大力推广 “四队五区一基金”(四队:理发队、宣教队、巡逻队、医疗队)和 “全国先进社区志愿者”的典型事例。推广片区建立“小商店、小饮食店、小维修店、小医疗室、小理发店、小代办点”等“六小”的做法,积极在社区内开办小商店、小饮食店、小维修店、小市场、小医疗诊所、幼儿园(托儿所)、停车棚、邮政信报箱等社区服务网点,方便群众生活;把小区内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组织起来,将其特长、住址、联系电话公布上墙,大力开展“文明互助”、“联院联动”活动,使居民不出社区就能解决日常生活的一些难题;社区规范便民利民服务,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进行环保宣传和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宣传、辅导学生功课、定期为居民提供电器维修等多项服务;以构建“十分钟服务圈”为目标,大力发展社区服务项目。先后开办了法律服务所、计生服务所、美容美发园、保健推拿中心、帮安服务中心、职业介绍所等社区服务实体,实现社区服务联动,使居民需求更加便捷;建成融文体、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
4、“平安社区”创建不断深入。建立治安工作网络,由公安部门在社区设立社区警务室,居委会或片区共建理事会在片区居民中聘请素质高、身体好的人员担任治安联防队员,并在片区责任民警的业务指导下开展治安值班巡逻。加强治保会和调委会建设,及时化解、疏导各种居民纠纷。建立帮教队伍,对社区内帮教对象调查摸底,登记造册,有针对性地开展帮助活动。在各小区设立外来人口协管员,协助公安等部门做好外来人口的规范管理工作,把“告诉群众怎么做,我为群众做什么”作为社区的重点工作来抓,增强居民的防范意识。对辖区帮教对象采取“一帮
一、结对子”的办法,对刚刑释解放人员进行上门访问,签订帮教协议书,做好谈话记录,将帮教任务落实到人。大力开展“无毒社区”创建工作。开展禁毒教育,坚决遏制毒品违法犯罪发展蔓延的势头。通过结对帮扶、城市低保工作和成立社区“慈善超市”等方式,帮助特困群体和下岗失业人员解决生活、就业等困难,促进社区的安定稳定。
5、居民素质不断提高。根据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 要求,把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作为和谐社区创建的基础工作来抓,各社区普遍建立市民教育基地,通过举办“八荣八耻”、“三德”讲座、知识测试、演讲报告会,加大对市民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道德宣传教育的力度。同时,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琴、棋、书、画、舞蹈、声乐等寓教于乐的文娱活动,举办歌咏比赛、时装表演、书画摄影、盆景根雕、露天舞会、晨练猜谜等各具特色的文体活动。如“广场文化”经常举行较大规模的文娱、科普活动;成立传统教育讲师团、道德评议会等社会公德教育组织,在社区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作用。针对网吧管理问题,建立了未成年人教育基地--绿色网吧,组织开展绿色网吧夏令营活动。开展的“相约社区”、“情系列西”等大型文艺晚会,通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二、创建和谐社区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在创建和谐社区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效,但也应看到,随着创建和谐社区的深入推进,工作仍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问题。
1、社区居委会负担较重。社区居委会责任大、权利小、事情多、经费少;工作人员待遇低、力量弱,工作疲于应付,加上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考核、统计、会议等,使社区居委会承担的任务繁重。
2、服务水平提高不快。随着收入、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需求结构、生活方式发生明显改变,呈多元化、多样性发展。社区居民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物质需求,而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对社区生态环境、人际交往、健身娱乐、民 主自治等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已无法适应社区居民需求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社区老龄人口快速增加也给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
3、社区环境美化不够。部份小区存在环境不美、整治不力,违章乱搭盖、乱堆放的问题;城乡结合部和一些背街小巷卫生状况差,高空抛垃圾、泼污水的现象屡禁不止。有的地方乱写乱贴小广告,有的小区缺少群众休闲和健身的公益场所。特别近年来饲养宠物风日盛,有些居委会辖区内几乎每幢楼都有人饲养宠物,宠物在绿地上排泄,不仅影响社区卫生,而且还引发邻里纠纷。
4、参与创建程度不高。目前,创建和谐社区基本上仍以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力量为主,而作为创建和谐社区主体的广大居民尤其是各单位在职人员的社区参与意识仍旧淡薄,参与程度不高,基本上游离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活动之外,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政府拼命干、居民一边看”的现象。社区单位尤其是一些条管部门参与创建和谐社区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社区资源共有、共享,社区单位共驻、共建的格局没有根本形成。
5、市民教育有待加强。调查反映邻里关系比较冷淡,“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还在不少地方存在;有的市民素质低,不讲公德,随意损坏公物,破坏公共绿地;参加公益活动少;对孤寡老人和困难户帮扶不够;文明宣传和科普宣传不够;对不道德的行为处罚不力;对外来人员缺乏必要的组织学习和宣传教育等。
6、创建和谐社区工作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思想认识、空间区位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社区之间的创建和谐社区仍然存在差距。有的社区对创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社区仅注 重社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三、创建和谐社区的几点建议
1、理顺政社和谐关系,减轻社区居委会负担。进一步理顺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关系,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创建和谐社区中主动承担起本部门应尽的责任,认真落实好各项任务,为创建和谐社区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街道办事处要负起创建和谐社区的规划、指导、组织、协调的职能,既要保证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又要避免出现社区居民委员会行政化的倾向。凡属于街道办事处及政府职能部门自身应当做好的工作,要做到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工作到位,不给社区增加额外负担。凡需要社区承担或协助完成的任务,应按照责权利一致原则,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给予相应的经费补助。
2、完善社区服务网络,方便社区群众生活。社区是群众生活的主要场所,购物、饮食、维修、看病、托幼、敬老、中介等社区服务网络与社区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社区群众迫切希望能在社区就地解决这些问题。党委、政府部门要在宏观上对社区服务进行指导,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社区兴办的居民服务业,服务网点,除给予享受国家、省等上级部门的优惠政策外,工商、卫生、防疫、税务、教育、民政、劳动等部门要进一步简化注册登记手续,放宽审批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群众的需求。
3、营造社区和谐氛围,促进社区人际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继续把方便群众、服务群众放在首位,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创造力的社区。继续探索强化社区的生活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和政务服务功能,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帮”,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服务 中心建设,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队伍建设,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产业化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居民开放,建立大范围、多层次的志愿者服务制度;要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纲要的学习教育活动,强化文体、教育设施建设和建立健全文体活动、社区教育骨干队伍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区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利用开展各类比赛、活动月、“邻居节”、“社区节”(如社区文化艺术节、教育读书节、科学普及节、体育健身节、邻里互助节)等活动,吸引广大社区成员参与到社区大家庭建设中来,在各类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营造社区温馨氛围,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亲情感。要加大协调力度,整合社区单位服务资源,引导和鼓励社区内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充分利用、挖掘其文化、教育、体育和娱乐设施及场地等服务性设施向社会开放,变单位资源为社区资源和社会资源,逐步形成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局面。
4、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构建良好人居环境。要以优化、美化、绿化、亮化环境为目标,抓住当前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结合城市新区建设、旧区改造,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社区的环卫设施、商业设施、服务设施、医疗设施、通信设施、交通设施、文体设施、社会福利设施,特别要建设一些老年人和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开辟更多面向广大群众,便于群众参与的公益性文化娱乐场所、休闲健身场所等。继续抓好拆除违章搭盖、低矮平房工作,解决屋顶漏水及美化问题,确确实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5、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形成社区整体合力。创建和谐社区除党委、政府重视外,各职能部门的整体配合,各尽职责、各管 其事、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和优势非常重要。各职能部门要把社区工作当成本部门的份内事,开展好用电、用水、用气、电话、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科普、法律、文体服务等“九联一体化,服务千万家”活动,真正把创建和谐社区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共建优势,坚持不懈抓好共建,发挥共建成员单位在信息、资金、技术、人才、场所设施上的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动员社区共建单位力量,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为拓宽服务领域打好基础;各共建单位要积极扶持社区服务的专(兼)职队伍,帮助他们拓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社区服务向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
6、抓好“平安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安居乐业、稳定有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要大力加强社区综治组织建设,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加强社区教育管理,强化社会治安防控,积极构筑社区治安防范网络,确保实现“防范措施健全、治安管理规范、案件发生较少、治安秩序良好、居民群众满意”的平安目标,努力营造安定、安全、安宁的社会环境,最终达到人与社会秩序统一、和谐。
第三篇:如何建设和谐社区(精选)
我们的团队 我们的梦想
我和在座的每一位书记一样,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通过努力,让社区居民生活得更幸福,精神生活更丰富,邻里之间更融洽。今天,我要向大家谈谈我和我的团队如何通过服务居民实现自己的梦想--建设和谐社区。
一、服务居民需要一支好队伍
我常用“锻造”一词来形容队伍的建设。“锻造”需要高温,需要压力和鼓励。
1.观念更新是“锻造”的先导
社区在实践中体会到:要想社区管理精细化,首先要靠思想观念的创新。多年来,中铁一局社区以提高人的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为目的,以社区成员终身学习为重点,确定了“学习伴随人的一生”的终身学习观念,营造了“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社区全员人人都有学习笔记本,截至2012年12月31日,社区干部15人,写出读书笔记、心得体会491篇,35万8千余字。支部会定期检查大家的笔记,并且把学习中突出的特点,及时总结。大家的学和用发生渐变,由必然走向自由。现在,大家都能感受到:已知的半径越长,未知的圆周就越大。我们就是从书中走出来,去挖掘自己独特的思维,开辟别人未知的领域。
2.“压力”是“锻造”的条件
压力“锻造”出的团队一定能打硬仗。社区工作都有约束性的精细化的制度,这些制度要求全员服务精细化。比如接待居民“四个一”(一声招呼、一个微笑、一杯水、一生道别)、廉政服务“五不准”(不准利用工作之便利,向居民暗示索要财物、不准以已好恶,对居民有亲有疏、不准卡、挪、占用政府发给居民的钱物、不准以任何借口铺张浪费、工作制度化,不准有随意性)、工作目标“五个让”(让陌生的人熟悉、让疏远的人亲近、让劳累的人轻松、让有困难的热得到关爱、让有奉献的人得到尊重)、关爱居民“四必访”等工作法。这些制度的建立就像无形的压力,它“规矩”着大家工作的一言一行。像廉政服务“五不准”张贴在封闭的公示栏里第二年头了。“五不准”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已经不再是威慑,它是大家的努力方向,更是居民的“舒心丸”。(任庆选的反映)在这些制度下,大家竞相努力服务居民,呈现出相互帮助、你追我赶的大好局面。在年底评选“四星”工作中,就充分展现出“压力”下群星闪烁的美景。这次我们把评选的打分权交给了被服务对象--居民代表,社区工作的好坏受众对象说了算,居民群众评委用严格的评比条件对社区全员一一对照评选。我深深体会到“压力”让人有敬畏之心,“压力”让人快速成长,“压力”让大家有担当。正是有了压力,在历时11个月的社区“值班主任”工作中,实现了大家“人人心里想工作,人人肩上有担子”的初衷,各自都有了不小的收获。(精选大家的总结)
3.“严”是“锻造”的火候
队伍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严格要求。“严”就好像是锻造时的适当加水,使铁更加坚硬。我坚信,一个团队必须有铁的纪律,否则一事无成。在社区,我喜欢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处理问题于无形之中。要做到“严”就要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你首先做到:对自己,有功不表功。对大家,有错不记错。努力这样做了,才能服人。有的同行就曾对我说:“老大姐,你行,能拉下脸来管”,这位好朋友的话也许褒也许贬,也许亦褒亦贬。但是,我一直乐此不疲地在“严”上下功夫,只要“严”而有“格”,大家就会欣然接受。比如说,新年伊始,我都会早早地来到社区,等候大家的到来。这种“等候”相当了得,有时会超过15分钟个别人还没来,这时候,我就不再等了。之后,我会找到当事人,告诉他迟到了。再比如,只要工作需要加班,我就不会离开。虽然我只能发挥“指点”的作用,但可以让工作的人内心轻松,疲劳也会减半。在社区的建设中,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有困难的地方党员上!
还有一件事我始终在问自己;做的适度吗?我们冬天是用蜂窝煤取暖的。一次,101办公室的人到103办公室引火,当时103办公室的一位同志说:你不要在这引。由于她内心没有别的想法,话说得也“干脆”,让引火者感到了不快。我得知了这一情况就从二楼办公室来到了一楼,经了解知道了102、104办公室的炉子也都是刚引着,只有103办公室的煤着得还好。我当即就找到当事人询问了事情的原委,她表现得相当“仗义”,说不让引火的话是她说的,跟吴茜、梁丽静没有关系。我耐心的跟她讲:当你感到寒冷需要温暖时遭到了拒绝,岂不是更“冷”了吗?另外两个人也有错,因为她俩是共产党员,错在没有阻止你,错在没有代你化解这种“冷漠”--把燃好的蜂窝煤送过去。当天下午,这个“孩子”(她很年轻)就找到我说:我错了,我的本意真的没那么自私,只是心里想:等着旺了再给她引进去。这就足够了,知耻而后勇。我很欣慰,但是我告诉她:以后再遇到这种事,就把心里想的那句让人温暖的话先说,这样在寒冷的冬天大家都温暖了,包括每个人的心。答案是肯定的,遇到问题不回避,问题才会越来越少。现在这个年轻人非常棒,不仅注意关心他人,在当“值班主任”时,很有大局意识。对入党积极分子就是要这样要求。
4.“爱”是锻造的利器
也许这种说法大家感觉我有点逆向思维。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爱”能打动人,更能激励人。
我给自己的定位非常明确--打基础,利长远。一个充满了爱的集体,也一定会充满了激情。
我的用人之道是用其所长,容其所短。“人尽其才,各显其能”,把“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就会形成一个特别能打硬仗的队伍。在社区工作目标“五个让”制度,同样适用社区每个人,即“让有奉献的人得到尊重”。比如社区的副主任魏本清、吴茜,现在他们对自己担任的工作充满了自信。有一次企业主管领导李雪江参加社区艺术节,看到魏主任主持节目风格独特游刃有余,很感慨地对我说:“吴老师,你真是个伯乐,我们在机关只能听在电话的另一头到她的声音,没想到在你这里挖掘出她这样大的潜力,达到极致啊。”
现在,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爱护集体荣誉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今年二月份,社区一位老者找到李书记,反映他来社区104室办事,坐在北边的人骂他。以我对大家的了解,绝不会有这种事情,因为那天大家分组带领志愿者帮助病残居民家打扫房间。为了慎重起见,我还是找到了“当事人”。该同志说她确实没在办公室,当时她所在的小组在双目失明的居民蒲锡禄家里帮助打扫卫生。令我没想到的是,104室的三名社区干部走访了这位老人。他们首先是因为老人到社区办事不开心表示道歉,问候了老人。继而又让老人辨认一下是不是他们惹老人生气了,老人直摇头,连连说:“不是不是,你们是好孩子”。回到社区,他们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兴奋地说:“不是咱社区的事”!我说:“你们怎么想着去看这位老人呢”?她们说“我们要维护我们的集体荣誉”!
我常常对社区的同仁讲:我最大的优点是能及时发现大家身上的优点,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大家的成长。用我同仁的话讲,“2012年是收获的一年,我们收获了居民的支持和信任,收获了工作中的成长与快乐,还有许多人收获了政治上的成长。”我一直以来把海尔执行长官张瑞敏的一句经典的话铭记在心:“部下的素质低,不是你的责任;但不能提高部下的素质,是你的责任”。因此我努力当好全体成员成长的促进者。六年来,社区成员先后有六人加入了党组织,社区人人都是本职工作的好手。
社区加班已经不再是个例,只要社区加班太晚,大家回家后,我都会给每个人发一个短信,得知都平安到家了,我就会踏实了。现在,有的人也习惯一到家就给我报平安。
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做的首先是放大下属的长处。当你首先发现并用好大家的长处,就会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强化他的信心,并激发他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人才也会越来越多。
我努力为大家营造充满激情的干工作的环境,每个人可以心无旁骛地展示自己。我们的团队充满了奉献、友爱、温暖、快乐、互助,有的是相互羡慕,你追我赶。这就是我的团队!
二、服务居民就要营造温暖和谐的“家”
梦想从来都不是空想,梦想从来都离不开现实的深厚基础。社区就是个大家庭,我们做的都是“小事情”,我们服务居民理念是:居民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视居民为亲人,家需要温暖,需要平安,需要快乐,这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
1、温暖的家
中铁一局社区在社会管理实践中创造了“四必访”工作法,即元旦、春节对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残疾人必访;居民家中发生重大事情必访;居民大病住院必访;九十岁以上老人生日前后必访。自2011年元月起,我们将这项工作精细化,党员带领入党积极分子认领岗位,对百名老人展开温馨电话问候,近一年半的时间,电话问候780余人次,走访360余人次,大家写出民情日记 243 篇。十年来,社区全体工作者与社区志愿者经常走家串户,先后走访慰问了居民4754人次。
元旦、春节对70岁以上老人、鳏寡孤独、残疾人必访。元旦春节前夕,社区带领楼组长、老志愿者走家串户,并送上写有社区电话和祝福的年画。这四年,我们把社区的电话号码写在了慰问年画的右下角,让年纪大的居民白天家中无人遇到急事时就给社区打电话,居民说:“社区的电话就是我们的“110”(李传珠、杨玉润)
家里发生重大事情必访。社区居民赵景梅原本身体健康,突然患上运动神经元病,这种病生病概率为十万分之一。为给她看病,家里支出近二十余万元,她丈夫对她悉心照料。仅一年多,病重发展得非常严重。当她说不出话吞咽不了食物时,就变得悲观、痛苦。她给邻居写下了自己的愿望--想吃饺子。志愿者从患者丈夫那里知道了情况,原来她丈夫在照顾妻子一年多的时间里,学会了好多家务活,唯有不会包饺子。得知这一情况后,社区马上安排相关人员去买材料,到她家给她包饺子。看到她泪流满面的样子,大家心里都很酸楚。那天,赵景梅吃了十九个饺子,用了一小时四十分钟。www.xiexiebang.com后来,我们常去看望她,给她以生活的希望,她总会用笨拙的笔表达自己的心声:“我感谢社区的同志看望我,谢谢你们!”为了帮助她寻找良医,我们一个在西安电视台做健康节目的制片的朋友给她拍了专题片--《近在咫尺,遥似天涯》。直到为她人生最后一程送行完,才停止了对她的关注、关心。她的亲人说:“你们的社区不仅是健康人的家园,还是患重病人的温馨家园”。
居民大病住院必访。老人刘彩贤十分不幸,丈夫患癌症去世不久,她也患上癌症,由于长时间化疗,已经食不甘味了。我们经常向她家的邻居了解她的情况。她邻居说:保姆是农村人,做饭不行,她想吃点可口的饭菜。社区马上安排老年餐桌工作人员做了鲜美可口的馄饨,冒雨送到了323医院。当时她正在做透析。护士长听说我们是社区的人来看望病人非常感动,说:今天为你们开绿灯,你们这个社区想得真周到。我们后来再一次给她送饺子时,已经认不出她本人的样子了。我们给她喂饺子时,她激动地说:“我想吃啥你们就送啥,社区就是我的家!”该居民生前曾经对社区提出一个请求:帮助她要回投资墓地的钱。为了她能养好病,社区的同志一口答应下来。她去世近五个月后,我们经过多方联系、催促,要回了一万三千元的投资,当告诉她儿子带上证件取钱时,他对此事还毫不知情。(董淑珍、马丕勤)
90岁以上老人生日前后必访。中铁一局社区共有90岁以上老人22名,其中一名99岁。每当这些老人生日临近时,社区都会提前组织人员看望并送上祝福,百岁老人韩世兴去年过生日,面对社区突然而至送去的蛋糕、鲜花、饺子非常高兴。
这些举措,使社区第一时间掌握民情,第一时间回应民意。正是用心服务,我们赢得了居民的支持,你把群众放在心上,居民也一定把我们放在心上!
正是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部分自理能力差、做饭难的老人的需求,开办了“老年餐桌”。2009年8月3日正式剪彩开办,目前,在社区“老年餐桌”长期用餐的老人达20余人,除了自己来就餐的老人外,还有六、七个行动不便的老人就餐,为此,社区特别推出了“送餐到家”的服务,由社区的工作人员送到老人家中,一直坚持至今,送餐达到3767人次。(上海团来社区交流,对此表示:不可思议)我们为居民送餐到家,像刘金成、郭锡祥、申世英都表示:餐桌小,作用大,为老人解决了大问题。我们的工作人员不仅帮助放好餐具,还主动了解老人对菜品的意见和需求,再反馈给“老年餐桌”,以便及时做出调整,满足老人的不同需求。社区力争把“老年餐桌”打造成老年人自家的厨房。王绍群老人在就餐时,情不自禁地说:还是共产党好。社区“敬老、爱老”只为老人能过上有尊严的晚年。实事证明:对居民用情深,为居民办事一定真;工作中有了亮点,就一定能克服难点。中铁一局社区2009年2010年分别被评为“西安市敬老模范社区”“老年宜居社区”。
六年来,向企业推荐困难离退休职工和遗属二百五十八人次,补助金十二万四千八百元,逐户送到每一位老人的手中。
我们用“四必访”温暖人心。彰显出社区活力。居民群众对这项工作的评价是:五十年代党关心老百姓的好作风好传统回来了。
居民有尊严地享受社区的服务,使社区这个大家庭更加温暖。细致入微的服务是精细化管理的起始点,我们在实践中就是这样要求和实践的。去年在办理七十岁以上高龄补贴时,有的人就找我请缨,主动要求承担这项工作,这个人就是预备党员曹继军。她的理由是,一是她对居民熟悉,二是家离社区近,紧急情况下随叫随到。作为一名预备党员,争抢“分外”的工作。这种态度,既是一种情怀,又是一种精神--奉献。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她把这项工作做得非常漂亮。事先找人帮助印了足够的表格,接到上级通知,工作即刻铺开,办理了四百余人,没出现一宗失误。许多老人一见到我就说:你要表扬曹继军,我们行动不便她就主动到家里办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白志奇老人的办证经历,他和老伴几天后就要出去旅游,并且买好了机票,我们得知了这一情况之后,曹继军肯定的给以答复--尽快给你办理,保证不耽误你的出行。第二天,她骑上自行车早早赶到街办,办理了身份证认证后,电话通知老人家取身份证。白志清老人握着我的手说:你们真是党的好干部。我们的预备党员用自己的精细化的服务为党增光添彩。
2、平安的家
中铁一局社区自2003年11月成立始,就给社区工作定位:努力把社区建成居民之家。社区的成长史,就是“和谐”构建史。多年来,我们用和谐温暖居民的心,用和谐稳定居民的心。社区有276人的红袖标义务巡逻员,他们为建设无邪教零发案社区做出了贡献。社区对劳教释放人员的关心和帮助工作也很有体会,让这些回归社会的人群有了开始新生活的信心,这既能给予他们鼓励,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不嫌弃,从生活上进行帮助,从思想上进行帮教。社区居民李华鸣,1998年以来两次入狱,他由公安干警到罪犯,人生发生了巨大变化。1999年他的儿子出生,之后妻子离家出走杳无音信,他在狱里的这段时间里,是他的姐姐来照顾这个不是孤儿的“孤儿“,为了让这个孩子能健康地成长,我们积极与街道办事处联系,为孩子办理了低保。现在孩子已经十四岁了,各方面都很健康。
2004年10月底,由于认真接受改造,李华鸣提前八个月释放。回家后的第三天,社区党组织及时找他谈心,鼓励他一定要重建信心,尽快重新融入社会,给孩子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李华鸣患有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右眼失明,左眼视力只有0.1.释放后,他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户口回迁。社区主任得知后,马上赶到派出所,找到户籍科的工作人员恳切地说:“这位居民是名残疾人,他的问题需要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争取让他永远告别监狱吧。”我们的工作态度令户籍警很受感动,并表示尽快解决他的户口问题。
为了发动社区居民一起帮助李华鸣,社区组织各楼长开会时说:“他撑起这个家确实不容易,我们在生活上能给予一点帮助就搭把手帮一下,不要讥讽说风凉话,要让他感到身边人对他的关心。这样才能让他更努力的生活下去”。他的邻居王秀珍经常把自家孙子的玩具送给他儿子,逢年过节还给他儿子送去200元钱,使他有了融入社会的温暖。(低保审查)
社区干部、片警经常到他家里看望,了解他的生活情况,看看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现在,有什么事都会找到社区,他已经把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由于社区不断地努力,企业已经给他办了养老保险。为此,社区还给局社保部送去锦旗,表答了我们的谢意。
现在,社区实现了多年来无邪教、零发案目标。在加强对山川林业人员的稳控方面,社区通过真心服务,和群众建立起良好关系;通过真情温暖,使弱势群体在集体生活中找回自信、获得关爱;社区对山川林业人员稳控工作得到省委常委、前市委书记孙清云的肯定,并批示:“中铁一局社区的稳控做法很好,请在全市推广。”这是对社区两委会工作的充分肯定。
3.快乐的家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载体,是吸引社区建设主体---居民群众的有效途径,也是社区具有活力的重要标志。社区文化是社区的粘合剂,更是社区为居民深层次服务的体现。在实践中,我们用真情把居民群众紧紧地团结起来,用健康文化让居民群众快乐起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居民的思想统领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同样也是和谐社区建设之魂,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2006年,社区居民在太乙路街办“八荣八耻”演讲比赛中获特别奖;2007年,社区通过居民推选,演讲的方式选出了九个感动社区的人物,两个感动社区的先进集体,;2008年,社区举办第一届友好邻里节,开展友好邻居评选活动,经各楼长、居民推荐,社区居委会评比,选出95户友好邻居;2009年社区组织了“和谐孝敬我先行”演讲,通过演讲评选出好父母、好婆媳、好夫妻、好儿女共计166人,其中社区居民马菊梅在当年被评为“西安市十佳好婆婆”;2010年社区举行了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个人以及文明楼栋表彰会,共表彰学习型家庭14户,14户均为党员家庭,学习型个人71人,文明楼栋14栋,其中楼长为党员的为12栋,;个体经营户祝彦宁2012年8月22日被社区授予《向社会传递温暖的经营户》。社区的二号楼院内,有一个卖油茶的姑娘,八月十五日早上八点多,在她的摊位上眼看着一位老人头一歪斜缓缓地倒下了,周边的人急忙闪开,油茶姑娘听到响声,马上放下手中的活弯下腰,用胳膊垫在老人头下抱着老人,直到老人醒来。在这个故事中,不仅有“最美卖油茶姑娘”,还有咱居民黄文、孙彩霞。这两个居民碰到了这件事也很感动,为了不影响“油茶姑娘”的生意,她俩执意把王华老人送了回家。社区党员张爱萍多年来对待公婆像亲生父母一样关心照顾,2010年她荣获由全国老龄办、民政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以及中国关工委联合颁发的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证书和奖牌。2012年,孙志强被评为陕西省孝亲敬老楷模。2011年社区举办了“永远把居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演讲,2012年社区积极参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铁一局社区被西安市评为“平安家庭”创建示范社区,社区两户居民被评为西安市“平安家庭”创建示范户,张怡代表全市“平安家庭”创建示范户在表彰大会上发言,收获了阵阵掌声。截止到2012年,四千有各类先进人物547人,他们为社区聚集着正能量。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无疑也是社区的的软实力,文化活动能让社区居民快乐起来,更能凝聚人心。我们组建了多支活动队,如社区艺术团、社区合唱团、锣鼓队、秧歌队、太极拳剑队、木兰拳剑队、葫芦丝队、舞蹈队、羽毛球队、门球队等,以保证“每周一歌、每月有活动,每季度办一次有影响力的活动”。
10年来,社区组织和举办了多项文化体育活动,先后举办了八届艺术节,大型广场演出五十一场次,参与演职人员达近三千二百人,观众多达三万五千三百千余人次。举办越野赛五次,春季运动会四次。
每年腊月二十九社区组织志愿者为孤老病残家庭包饺子、送饺子,正月十五滚元宵。我们为68对老人举办了三届“金婚庆典”,离休老干部李树德由老伴推着轮椅,“走在”红地毯上,他激动地流下了热泪。这项活动给7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了快乐幸福的平台,也给了老人们一次温馨的回忆和交流的机会。整个场面和谐温暖,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我社区85岁的老人李春德向老伴深情又诙谐的一个敬礼,登上了西安市三家报纸的头版头条。连续四年,社区在元宵节给孤寡老人举办“团圆餐”,同吃饺子、元宵,着实温暖了老人的心。有位老干部说:“吃着饺子心里暖和了,虽然我们老了,手脚不灵活了,但是我们这些老家伙可以给你们加油,为你们呐喊!”刘义丰老人因有事没来,但他写了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心意:月到十五分外明,祖国昌盛又繁荣。社区爱民民拥戴,携手奋进攀高峰。端午节为老年人包粽子、缝香包,并给孤寡老人、医院康复中心的老人送去,有的老人激动得流出了热泪。
去年,社区举办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活动,我们请来离退休支部书记、辖区单位支部书记、党员代表共16人,社区支部向他们汇报了党建及社区工作,请他们检查了社区创先争优的工作资料,与会人员积极建言献策,支持社区党建工作。2011年建党九十周年活动中,社区九十名党员、群众同唱一首歌--“心中的赞歌”,这首长诗,是社区70岁的老党员王晋山在广州用三个月的时间六易其稿写成的。庆典活动组织的非常成功,在总结会上,老党员诙谐地说:“建党100周年我还要参加”!既表达了他对党的热爱,也表达了他的乐观主义精神。社区连续举办了三届“学习节”,社区居民71人被评为学习型的先进个人,社区成员也有多人被评为学习型的先进个人。这些活动,让社区居民享受了一次又一次别开生面的“精神大餐”,得到了真正的实惠----精神实惠。这些活动不仅凝聚了人心,也使广大居民的道德水准大大的提升。
4.廉政服务让“家”与居民更贴心
社区廉政建设的好与不好,就是要体现在为民服务的效果上,体现在是否把居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上,体现在居民是否舒心上。社区制定的《廉政建设五不准》制度,既昭示了我们的决心,又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多年来,社区67人次婉言谢绝了居民对社区人员的“心意”。“新市民”岳霞因为社区给她开了生活困难的证明,执意送来水果牛奶等物品,社区人员送还给了当事人。这名农民工非常激动,从此,她就成了社区的志愿者,她只要有时间都会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有的居民坚决不收送给社区的物品,社区就会把物品转送给困难的居民,这种情况就有20余宗。一次,申办低保的居民翟旭让其爱人找到社区主任家,带着水果等物品。等她讲述完自己的情况后,主任用委婉的、毋庸置疑的口气请她把带来的东西拿回去,让她把水果给她病重的丈夫吃。社区通知她低保批下来了,她非常感激,逢人就说:“社区是真心实意为咱居民办事呀”!社区居民一度认为:不给社区管低保的工作人员送礼,要想办低保难度很大。有人也确实给居住社区附近负责低保工作的人员家送礼,均被“请出”家门。鉴于这种情况,社区主任专门在楼组长会议上拜托大家帮助社区宣传:低保工作的原则是应保尽保,凡是送礼者,即便符合条件也不批。同时,专门安排居住地远离社区且原则性强的人员担任低保工作,从根本上解除了居民的疑虑,也表达了我们拒绝收礼的决心。数年来,社区低保审查无一人出现不符合条件的。我们替政府把好关,为群众送温暖。
好的政策要有真情服务居民的人来落实,居民一定会得到真正的实惠。
5.时尚的家
社区于2009年10月在网易网站上开通了博客,社区有什么大事小情,社区有什么好人好事,社区干部都会写稿发到博客上,而居民也经常在社区的博客上留言对社区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社区博客虽然只是社区工作的一小部分,却成了社区工作的一个鲜活缩影,成为了社区与居民交流的最便捷的平台。截止2012年12月底,社区已有博文306篇,阅读量26584余人次。
目前,社区博客实现了工作上传信息图文同步更新,居民的意见、建议我们能够及时掌握。博客构架了社区和居民沟通的桥梁,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居民群众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更加了解社区工作。同时,给社区的年轻人提供了一展身手的平台。
实践让我们更加坚信,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对培养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居民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建设让社区居民感到他们的精神生活幸福指数很高,人人都有归属感。中铁一局社区被评为西安市“十佳和谐社区”时,离休老干部国家一级作曲家李中汉主动创作出《和谐社区亚克西》;社区文化义工78岁老人王振华身患癌症17年,还主动为《义工之歌》谱曲;81岁书法爱好者陆学文为社区活动献墨宝;80岁摄影爱好者离休干部纪连达为社区文体活动摄影,老人家目前出了两本摄影专集;居民王晋山多次为社区创作诗歌。
近年来,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陕西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西安市和谐社区”、“西安市敬老模范社区”、“老年宜居社区”、“平安社区”、“无邪教社区”、“西安市优秀基层党组织”“陕西省四星社区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既是上级领导和组织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激励。今后,我们会努力创新工作方法以精细的工作制度,为居民提供更加精细的服务,把社区建设得更美好……
建立和谐社区还需要我们做很多事情,还会有辛劳,也会有纠结,我们的梦在路上。但习主席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让我们一起同做追梦人!让我们碑林每一个社区都成为西安市社区领域的“梦之队”!
中铁一局社区
二○一三年十一月
第四篇:和谐社区建设
和谐社区建设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深入社会各个领域各方面,努力将其建成在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方面与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相适应。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也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和善治的社会。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最佳关系。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如果公民与政府处于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甚至相互对立的状态,纵使人际环境再好,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和谐。因此,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一个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一个政治参与和政治透明程度较高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是各种政治和经济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因此,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重要思想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目标又是过程,需要经过长期奋斗、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过程,我认为建和和谐社会就是协调各方面的关系。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做到: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3,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间的关系。和谐社区建设是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各个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目标应是:建设和谐社区具体目标:民主法治健全。具体措施应包括:全面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推进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健全基层民主自治组织,使社区居民在社区事务中能够依法当家作主;基本社保均衡。进一步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使更多的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公共服务完善。进一步调整公共资源配置,加强社区五大服务网络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社会安全稳
定。不断健全社区群防群治网络,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完善安全防范体系,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使社区安定祥和,社会秩序井然,广大居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良好。切实搞好绿化美化、垃圾与污水处理,提高市民的公德意识、环保意识,使群众养成节约、环保、卫生的良好习惯;邻里互助友爱。邻里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守望相助,形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尚。其实和谐还代表着人人对其他人都有关爱。
关于在建设和谐社区成功经验方面我查看了一些资料,我认为宁波市的建设经验值得借鉴。这样联络邻里情:社区工作者根据私家车多的特点,成立了宁波市首家“顺风车站”,一支有28辆私家车组成的爱心车队,每天早上顺路的时候,免费搭载那些需要帮助的邻居。居民间从素不相识到相互沟通;这样搞社区活动:社工打算搞社区的青少年协会,报名时社区里的孩子参与人数也很少,社工就发邀请函给孩子们,孩子们拿到邀请函很新鲜,都来了。社区趁机又推出了家长学校、宠物协会等一系列社区活动,在居民中知晓率与参与率都很高;这样缓解停车难:海光新都社区“停车难”问题曾经很突出,为此,华兴社区连开了好几次全体住户大会,征求住户意见,然后在绿地铺“草坪砖”,停车、绿化兼顾,再与交警部门协商,在海光新都门口的断头马路两边划出停车位,这样一下子增加了100多个车位,缓解了停车难。因此,只要每个人怀揣着建设和谐小区的愿望,我们一定能克服每一个困难。
和谐社区建设的建设和存在仍存在许多的问题,一是建设管理办法滞后,社区工作关系不顺,政府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不顺;社区单位在社区建设中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法律的依据,致使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不顺。二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突出。由于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加之有些政府部门对社区居委会自治组织性质认识不清、工作作风不深入。三是社区单位和居民认同感、归属感不强,参与社区建设程度不高。四是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居民自治水平较低。社区管理方面,侧重抓行政性的管理,发动群众开展社区自治管理还比较少,服务对象不广,面向老年人、弱势群体、未成年人的服务比较多,面向一般居民,尤其是青壮年的服务比较少,对青年人的吸引力不够;五是社区基本设施建设发展不够平衡,部分社区居委会的活动场所有待于改善仍存在不少问题,不能满足社区居委会办公和开展活动。
建设和谐社区,对社区建设要求更高,涉及面更广,工作难度大、任务更重。根据我办社区建设存在的现状,特别是针对和谐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今后和谐社区创建工作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创建工作。1构建坚强的社区领导体系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同样,要实现社区的和谐,也要看社区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得如何,因为社区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处在社会变革的第一线。加强社区党建,夯实执政基础,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关系重大。
2、以社区居委会建设为主体,构建健全的社区组织体系社区组织是政府和企业分离的社会管理职能的载体,是开展社区自治管理的主体。健全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等居民自治组织,老年人协会、文休协会、志愿者协会等社区中介服务组织,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增强整体合力。
3、以居民自治为主向,构建广泛的社区参与体系。社区参与是和
谐社区建设的生命线,没有居民的广泛参与,社区和谐就不可能实现。
4、以满足居民需求为目的,构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开展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主题。针对社区成员结构变化、需求多样的实际,坚持物质性服务和精神性服务并举,开展面向所有对象,覆盖不同层次,满足各类需求的社区服务。
5、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根基,构建有序的社区管理体系城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心在社区。社区管理包括政府部门开展的行政管理和社区居委会的自治管理,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实现政府依法行政和社区处治管理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
6、以基本建设为保证,构建齐全的社区设施体系
7、以道德建设为重点,营造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共同理想基础;良好的社区道德风尚;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区氛围和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整洁、恬静的生活环境。
和谐社区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应秉承以下几个原则:1,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2,以民主自治为方向,推进社区居民自治;3.以法制教育为基础,建设平安稳定的社区环境;4.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构筑良好的社区人文体系,和谐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社区是国家与社会的接口,社区已形成城市基层的社会共同体同时社区又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我国现在既是经济的黄金发展期,又是各类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凸显期。社会转型必然要造成利益格局的变化和社会阶层的变化。地位的下降会引起人们心理的不平衡,收入的悬殊会使人们暴露出不满的情绪,工作的紧张会增加人们精神的压力,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会给人们带来许多的不适应,人口流动频率的加快会使城市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社会上消极的东西会给人造成负面的影响,再加上突发的天灾人祸,这些影响社会稳定的所有因素虽然都反映在社会,但却都发生在社区,所以社区处在所有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风口浪尖,社区只有防范好了,提前做好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各种问题消化在基层,才能够防患于未然。它与政府的关系是血肉相连、鱼水不可分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社区,既是对社区工作这些年在城市基层所发挥作用的充分肯定,又是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的重大举措。我们应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来认识和把握社区工作的机遇,自觉地担当起构建和谐社区这项重要的历史任务。
同时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一、社区服务。街道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有社区服务设施,能基本满足社区居民需要,便民服务热线实现了街道、居委会联网,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做到了应保尽保,对残疾人保护,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很大,制定有地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案,治理违法生育现象,治理违法建设和私搭乱建,社区有清扫保洁队伍,可对垃圾分类处理,绝大部分居民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
二、社区文化。有社区图书室,可满足社区人员的文化需求。
三、社区稳定。社区有警务室,治保组织健全,建立健全了公共安全应急预案,无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有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机制,建立健全了公共安全应急预案,无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有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机制。
总之只要我们每个人怀揣着建设美好家园的梦想,就像一首歌写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08电子科学与技术<1>班 陈祖军 08206050101
第五篇:2012和谐社区建设
创新举措 争创和谐新社区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阳光社区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提出了和谐社区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
一、明确宗旨,从要求入手
切实理清和谐社区建设的思路。首先,和谐社区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服务社会的宗旨。其次,和谐社区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为指导。以社区建设的“小实践”推动整个社会的“大和谐”。
二、明确内容,从目标入手
不断加快和谐社区建设的进程。社区教育、社区文体、社区坏境、社区服务、社区保障、社区治安、社区残疾人和老年人事业、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是社区要做的事。社区组织建设在强化自治、发挥作用上求突破。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切实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扩大群众参与度,使广大居民发表意见有场合、行使权利有平台,解决问题有抓手,切实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
(一)社区教育要在营造氛围、突出重点上求突破。引导社区成员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本着
为现有教育体系拾遗补缺的思路,突出抓好未成年人教育和老年人教育两个薄弱点。
(二)社区文体要在组建队伍、搭建平台上求突破。根据社区文体活动最易于被居民接受、最能够凝聚人心的特点,在社区组建大批分门别类的文体骨干队伍并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活动。阳光社区组织成立了舞蹈队、秧歌队,通过一些企业庆典、民间婚嫁、春节期间开展“拜年”活动,筹集资金,弥补社区建设的经费缺口,并实现社区文化以文养文的机制创新。
(三)社区环境要在理顺体制、完善硬件上求突破。利用“三会”提出的“文明城镇创建工程”的契机,推动社区净化、绿化、亮化、硬化设施建设,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努力营造整洁、优美、舒适、温馨的社区环境。
(四)社区服务要在整合资源、推行信息化上求突破。首先要加大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资源整合的力度。其次,依托个体商户大力兴办社区商业网点,拓展社区家政服务、就业服务、养老服务、助残服务、托幼服务等公益服务项目,满足社区重点服务项目和重点服务人群的日常生活需求。
(五)社区保障要在完善制度、创新形式上求突破。努力做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社区实抓,使社会保障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六)社区治安要在严密组织、化解矛盾上求突破。阳
光社区建立社区妇女儿童维权室、社区矫正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推动了文明、和谐阿右旗建设在社区的落实。同时,大力加强法律法规和治安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居民的防范意识,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建设,形成社区治安的整体合力。努力营造安定有序、安居乐业的平安社区。
(七)社区残疾人和老年人事业要在依法保障、提升质量中求突破。首先是大力宣传“两法”的内容,使社区居民能够主动自觉地依法维护残疾人、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其次,社区设立残协和老协组织。第三,社区组织建立为残疾人和老年人服务的专门的志愿者队伍。第四,抓好为“残疾人”、“老年人”服务的硬件设施建设。认真抓好服务社区老年人的阅览室、健身室、活动室的设施建设。
三、明确途径,从重点入手
锐意创新和谐社区建设的方法开展和谐社区建设。和谐社区建设要以创建活动为途径。社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做群众工作离不开群众性创建活动。阳光社区在社区党建中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社区治安中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在社区自治中开展“民评政、民评民”活动,在社区环境中开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活动,在社区教育中开展“学习型楼院、学习型社区”活动,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开展创建“星级社区”活动等等,通过各类活动的蓬勃开展,促进了阳光社区建设水平的迅速提高。同时,阳光社区积极探索、不断实践,提出和谐社区建设要以“五抓五促”为重点:一是要抓班子,促整体。形成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整体合力;二是要抓队伍,促载体。建立精干高效、作风过硬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志愿者队伍和社区社会组织等,使之成为社区建设的有效依托,真正做到“有人干事、能干成事”;三是抓特色,促亮点。阳光社区结合自身优势、适应群众实际需求,创建了“901”画室,每逢寒暑假,社区家长学校青少年活动站就会筑巢引凤鼓励才华兼具的大学生开班教学,并以特色带整体、促创新、求提高;四是抓项目,促发展。推出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项目,如“艺乐坊”手工艺展卖厅的设立,增强了社区建设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抓深化,促提高。以前瞻的眼光和全新的视角,瞄准先进发达地区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结合本地的发展条件,创新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旗积蓄后发动力、加快发展步伐的关键一年。阳光社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努力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现代化和谐社区,从而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