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和谐社区建设的理性思考(定稿)
对和谐社区建设的理性思考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社区作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成为政权基础的“聚合点”、社情民意的“聚汇点”、社会矛盾的“聚焦点”、各级政府的“聚力点”。这种独特的社会层面层级,决定了社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对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和谐社区建设,胡锦涛同志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温家宝同志也指出:民政工作是党和国家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直接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和谐社区建设是我们当前社区建设一个大目标,大方向。
一、什么是和谐社区建设
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区,中央已经明确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28字特征。这就涵盖了和谐社区的核心问题,指明了建设的目标。对此,全国社区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区,应当是“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
综合近年来各地的实践探索和有益经验,我认为:要加大和谐社区建设力度,通过三到五年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区”。同时,我们进一步把握和谐社区建设的内涵,要在全市基本形成坚强有力、运转协调的组织体系;管理有序、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治安良好的社会秩序;广泛动员、共驻共建的参与意识;诚信互助、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配套齐全、机制完善的服务功能;渠道畅通、救助及时的保障网络,实现社会、生态、群众、政府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二、和谐社区建设目前存在的障碍
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社会矛盾日益多元形势下,面对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社区事务,我们建设和谐社区的切入点在哪里?毫无疑问,欲求“和谐”,必先消除“不和谐”因素。只有通过对“不和谐”问题的成因探究,我们才能做
到心中有数,才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拿出合适的对策,寻找恰当的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快更直接分享和谐社会的成果。
当前制约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障碍有: 第一,社会发展与诚信意识之间的不协调。
市场经济应该是法治经济和诚信经济。但在我国目前的体制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极大繁荣的同时,也给国民传统伦理道德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腐败、贪污、假冒、伪劣等丑恶现象层出不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大多情况下变成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社区居民之间、邻里之间的互信、互助、友爱、友情等传统观念日渐淡薄。大多数社区居民认为除了自己或家人以外,其他人都不能信任,多数人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一个缺乏道德伦理与诚信的社区,是难以成为和谐社区的。
第二,传统管理与无为居民的不协调。
在社区管理中,政府的传统强势管理力量依然强大,基层社区居委会很难成为真正的理想的居民自治组织,无法代表社区居民的利益或带领居民处理自己社区内部的公共事务,自治程度还远远达不到构建和谐社区的理想状态。我们曾对某个社区一年的各种事务进行剖析,在该社区所做838件事务中,只有4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应该承担的工作,而271件社区不应承担的事务中有48%来源于政府派给的任务。社区作为居民自治组织已日益与社会脱离,成为准行政管理的组织。社区自治组织过度的行政化与过少的自治化,使其同社区居民处于疏远或隔离状态,其职能已严重错位甚至越位。这些因素极大地挫伤了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热情。居民缺乏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社区建设将会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第三,贫富问题与社会保障的不协调。
目前,贫富差距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社会问题,社会不当竞争的结果致使一部分人成为“弱势群体”,而政府服务管理的不到位,社会利益公正调节机制的缺失,以及社会保障范围、力度的有限性,都限制着城市和谐社区的建设进程和推进力度。
第四,专业人员与居民具体诉求的不协调。
目前,我市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和登记在册的志愿者,他们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大量的社区服务需要由他们来完成。但要满足社区居民中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个体户、白领阶层、小区业主等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解决他们 的各种利益纠纷,社区内尚缺乏完善的调处和协调机制,若有矛盾长期得不到处理,就容易导致部分社区居民在社区生活中负面情绪无法得到有效疏导而产生更大的矛盾,从而影响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三、和谐社区建设的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各界对社区建设的重视,以及政府投入的逐年加大,社区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比以往也有了明显改进。但我们不能否认,当前社区建设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因为,目前的社区服务与居民诉求、居民利益、居民期望还有较大的距离。
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1.想要夯实社区基础,应牢牢树立核心意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管理的规范,目前,社区管理的主体主要是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五驾马车”。如何让“五驾马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协调融合、良性互动、互相补充的体制,建立“五位一体”的社区管理运行机制,关键是要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来领导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共同管理社区事务。在社区党组织选举时,要有意识地把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中符合条件的党员列为候选人,尽可能使社区党组织中有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的党员。这种管理模式的好处在于,通过党组织的纽带作用,把居委会、业主、物业公司紧密联系起来,共同解决社区事务,既有效整合了社区各种资源,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又保证了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当然,“五位一体”管理模式还必须坚持社区自治原则,这是“五位一体”管理模式的目标,也是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社区党组织要积极引导社区党员和群众以各种形式和各种途径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形成和谐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和整体合力。
2.以维稳为工作重心,及时解决社区纠纷,创建文明有序的社区治安环境。牢固树立“社区是第一道防线”的观念,加强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研究和分析,摒弃社区之事是小事的错误认识,完善信息网络,建立预警机制和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早和谐。以创建“文明社区”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建立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社区矫正、禁毒、青少年等工作,加大推进预防犯罪工作的力度,发挥党力、民力和社会合力作用,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3.把文化作为社区建设的灵魂,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社区人居环境。
从文化建设切入,便于社区在一个区域内组织推进和整合各种资源,有利于解决居民的社区认同感,有利于广泛地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和互助服务中。而通过文化活动、宣传活动,社区居民可以更多更方便地相互接触、沟通、互动,并逐步向其他领域发展,最终趋于整个社区和谐。要以目前我市正在开展的各种社区建设活动为载体,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活动,认真总结这方面好的做法,巩固并深化其成果,寓教于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宣传建设和谐社区的理念和要求。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粘合”作用,大力发展和繁荣社区文化、体育活动,让更多更好的先进文化和全民健身运动进入社区,丰富居民生活,营造充满学习活力和创造活力的和谐社区氛围。
4.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积极关注民生,解决社区居民存在的现实问题。
要做好这些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促进就业公正。整合社区内促进就业工作资源,建立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良性机制。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各类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力度,健全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加强政策协调和资源整合,激发受助者自食其力、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三是美化社区居住环境。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统筹人口、环境和交通等要素,围绕我市系列社区建设的主题活动,组织居民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整合市容整治力量,美化社区环境,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与水平,为大家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5.借助、依托社会力量,建立多元立体化社区服务。
和谐社区建设既要落实好政府在基层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责,又要大力培育社区自我发展功能,使两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一方面,要完善以街道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服务站为补充的政务服务体系。在整合利用好区划调整后的场所资源的同时,加大投入力度,办好街道的“一站式”服务中心。依托社区信息化平台,推动政务服务延伸到社区,使群众身边的服务成为群众最方便、最满意的服务。另一方面,还要引进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探索购买服务的新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兴办公益性和福利性社区建设项目。要引导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适度开放馆所、场地等资源,真正做到驻于社区,服务社区,共建社区。
6.以服务管理为主线,健全相应的评价机制,加强政策的指导力度。
在创建和谐社区的大背景下,要严格执行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坚持“费随事转,权随责走”的原则,确定和承接相关部门划转的相关工作,逐步扭转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行政化倾向,建立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局面。要健全各项社区考核的指标体系,避免重复检查和不必要的评比活动,减轻基层组织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负担,减少不当干预。要以创建“和谐社区”活动作为社区各类创建活动的总揽,把相关创建活动要求和内容纳入其中,并由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具体的创建活动方案和落实措施。确定服务为社区的主线,以相应的评价机制来促进和推动,使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扎实有序、稳步前进,使其成整个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
战将 2012、3、20
第二篇:对理性爱国的几点思考
对理性爱国的几点思考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理性代表着个体对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交往、文化蕴藏和制度体系的一种自觉的、稳定的、必然的深度思考。理性爱国主义的核心在于理性。理性爱国主义就是把爱国主义建立在对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国情及其现实客观的认识基础上,允许并鼓励人们对国家和民族文化进行理性的分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的一种爱国行为。理性爱国主义,包括对祖国历史文化深层次的思考,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层次思考,对祖国历史文化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正确科学的把握。理性爱国主义是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的爱国主义,是爱国动机与客观效果相统一的爱国主义,是内容与主题不断变化的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
理性爱国主义是爱国主义情感与理性思考、理性行为的结合,它诉诸的是以理性态度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缺少理性支撑的爱国者,情绪上来了激动,情绪下去了不动。而基于理性认识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对个人与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深切的体验,这样的情感具有一贯性和持久性的特征,在表达方式上主要不是情感,而是理性。因而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应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而不是响亮的口号上。真正理性的爱国不仅仅体现在重大历史时刻,而是贯穿在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作为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具有明确的时代性。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正如江泽民所指出:“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中国改造为光明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
因而,对大学生来说,理性的爱国就体现为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政策,遵守法律法规,积极投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爱人民就是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热心为人民群众服务。
爱国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性。稀里糊涂的爱,不行;朴素感情的爱,不够;偏激盲目的爱,不可。理性爱国是我们的神圣天职、历史使命、时代担当,也是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必由之路。
LG
第三篇:海南和谐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海南和谐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引言
社区是具有亲密关系和高度归属感的人群共同生活的特定区域,中共十六大以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和居民生活的基本场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社区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
一、海南省居民社区参与的内容和类型
社区发展的理念是“发展与共享”,目的在于让落后的社区赶上来,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海南省社区发展与建设的目标同上述追求相一致,总体看来,海南省居民的社区参与在于积极参加社区的各项管理和各种社区活动,其内容主要有:
1.政治性参与
政治性参与是一种公共性参与,通常与国家政治事务或本社区权力运作有关。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参与社区政务。居民可以参与社区直接选举、监督和罢免代表。居民也可以通过居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对街道办事处及上级政府部门的政务进行评议,发表意见和进行监督。
第二,参与社区管理。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在2000年11月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该文件强调社区自治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自治。在这个前提下,社区自治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选举和自我监督等层面上得到实现,达到居民参与民主选举,促成居民委员会的产生和改组。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比较充分的居民基层民主自治。
第三,参与社区治安。海南省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所以城市往往治安状况复杂,管理难度也很大。为了维护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居民自身除了提高安全意识以外,还自发参与社区治安。此外,居民在社区治安中的参与是政府警力和专业保安队伍的重要补充,这也是海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特色之一。
2.非政治性参与
非政治性参与和政治性参与相对,它是一种事务性参与,通常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但不包括社区权力运作方面的事务。如参与社区经济、文化、法制教育和法律宣传等就是非政治性参与。作为人们的生活场所的社区,它同时也是一个消费场所,有消费就会
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就业机会,而且社区还可以提供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有偿服务,因此社区可以为部分失业居民提供经济来源,从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其自身利益与社区利益的联系,也为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社区文化参与方面,常见的有组织老年娱乐活动、举办社区体育竞赛等。在社区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方面,有法律专长的居民可以举办普法讲座和法制宣传活动。
二、海南省居民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居民社区参与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扩大社区居民参与,加
强社区管理组织的居民自治功能,不仅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 也是实现城市社区和谐的重要途径。这几年,海南省非常重视社区建设问题,拓宽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有途径,丰富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内容,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居民参与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居民社区参与以动员型居多
动员型的政治参与往往与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的参政议政能
力有关。中国有2000多年的集权主义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当家作主,但是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制约,反映基层民主建设的社区居民政治参与也因为社区缺位而一片空白。改革开放后,基层民主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国家在城市发展社区自治,政府的推动和领导起了主要作用,一方面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促成了动员型的社区政治参与模式。在这个背景下,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参与大多表现为执行性参与,特别是在政治性参与方面,一般是在社区管理机构先有了决策之后,社区居民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动员、劝诱、说服下,被动的参与已经决定了的事项。
2.居民社区参与成本过高
参与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居民参与的成本究竟
有多高,如何构成,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权威的统计数字和模型。但是同成熟的社区自治国家相比,我们的动员成本、运行成本、制度培育成本过大。在自由、平等、享有自治传统的国家里,居民的社区参与是一个自发形成过程;而在专制、等级、集权为历史传统的国家里,居民的参与是一个被动的形成过程,制度的催生、养育格外艰辛,成本付出自然就很大。
3.总体参与率不高,主体分布不均衡,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参与率还不够高,作为社会主要劳动力的中青年,由于工作繁
忙,一般很少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参与社区事务的大多是离退休老人、寒暑假的学生、社区内的低保居民等三类人群。这些人群由于其自身经历和身体方面的原因,不能有效
地进行社区决策,导致社区决策水平不高。
4.以非政治参与为主,政治性参与少
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参与大多体现为事务性参与,很少涉及社区公共权力的运作等
公共事务。在政治性参与过程中,居民的参与的价值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这直接导致居民没有热情去参与社区事务,政治性参与率低。大多居民感觉到,社区居委会不象是“群众性的自治组织”,更象是社区的行政机构, 它直接对社区事务作出决策,居民的参与更象是走过场,是一种形式而已。
5.社区参与制度供给不足
在“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下,社区必然是“行政化”的社区。体制、利益导
致的制度供给动力严重不足。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参与主要是依靠社区居委会来组织,而不是居民主动参与。由于社区居委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都存在不足,组织的活动数量少,而且很多是为了响应上级行政部门的要求而临时开展活动,无法对居民的参与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动员,居民参与机会少,参与的效率不高。
总体来说,海南省居民参与的有效性还不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从解放以
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控制单位、单位管理社会成员的体制及观念根深蒂固,居民没有主动要求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思想。二是居民没有动力去诉求社区参与中的利益保障。三是社区内缺乏社区参与必需的公共场所。四是部分居委会组织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够强,缺乏感召力,不能吸引居民参与。
三、提高海南省居民社区参与有效性的对策
社区发展的源动力是居民参与与社区自治,党的十六大就这一方面做出了要求,指出了要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社区参与和社区自治的主体是居民,居民参与的高级形式是社区自治,居民参与需要社区自治作为制度保障条件。让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通过培养和锻炼,提高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自治的能力与水平,这是社区发展的根本目的。通过理论研究,并对照其他地方社区参与发展情况,发现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低,参与质量较差,这阻碍了海南省社区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参与的有效性,是海南省推进社区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培育居民的社区意识,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
社区意识是指居民对所在社区各项事务的参与意识,并对自己所属社区及社区其他
居民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感、归属感。社区意识是社区的核心和关键,有利于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参与热情,推进社区的建设。培育社区意识的关键在于
建立社区共同利益,有了社区的共同利益,居民才有动力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社区居民的自治才有物质保障。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居民的利益相关性还不高,只有充分挖掘社区的公共资源,才有可能建立社区居民公共利益。这是一个需要用新思路、新办法来探索解决的一个难题,建立社区居民公共利益的目的是要满足全体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和多层次多样化生活需要,引导社区居民认识到自己在社区中的合法权益,形成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建立社区公共利益,是加大社区公共服务的前提,也是海南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经验表明,建立社区居民公共利益的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把那社区物业管理、公共卫生、公共设施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通的事务真正交给社区居民管理,体现出居民参与的价值和效果,这样居民才感觉自己是社区的主人翁,形成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浓厚的社区意识在社区自治中起着至关重要,只有培育了共同的社区意识,同一社
区的居民才能被凝合在一起,才会有兴趣关注本社区的事务,积极地参与本社区事务和公共活动。提高人们对社区的满意度,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就得到加强,这是培育社区意识的关键。提高社区满意度,需要有物质保障,这就是完善社区公共设施,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对社区硬件设施的投入。
2.加强居民参与的非营利组织建设,目前,政府、居委会等组织在社区建设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多不足,最
主要的是它不能满足居社区参与的组织化要求。在社区参与中,一些社区的非营利组织,如民间团体等更有利于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这些组织往往能把居民的各种利益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增强社区成员参与的效能。“邻里组织、合唱队、合作社、体育俱乐部、大众性政党,等等,这些公民参与网络在一个共同体中,此类网络越密,其公民就越有可能进行为了共同利益的合作。”在非营利组织中,居民之间是平等的,通过组织活动,居民的平等意识得到培养,并逐渐退去我国居民在划经济时代留下的思想烙印,居民间相互协作,自治能力得到增强。社区民间组织是非盈利组织的主要形式,参与社区民间组织是居民参与社区的一个重要途径。
1)社区民间组织是联系政府与居民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它,居民可以向政府表达
自己的意愿,政府也通过它与居民实现交流、对话,倾听居民的诉求,进而实现居民参与政府的决策,为社区建设创造和谐的环境。
2)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也丰富社区活动的内容,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
择参与不同的组织。社区民间组织以居民满意度为监督和和衡量标准,通过服务项目的[1] 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84.[1]
不断创新,吸引居民参与社区的活动,激发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并最终实现居民福利的最大化。
3.合理配置资源,为社区参与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政府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其财政资源主要来源于税收,而社区并不是一级政府,它
没有公共财政资源。如果没有财政资源做保障,居民就没有兴趣参与社区的事务,社区组织就的社区组织能力和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就受到极大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社区居民自治的内容也主要是对社区公共资源的处置,没有公共资源,社区自治就缺乏目标。只有合理配置社区资源,通过争取政府财政支持,结合费随事转、社会赞助、社区自筹等方式,多渠道筹集社区经费,解决社区活动经费缺乏的难题,为吸引居民参与做好物质保障。
1)加大政府投入,解决社区资金短缺的困难。
2)充分整合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等一切力量,最大限度的实现
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以达到最佳配置。
3)以创新带动社区各组织系统的积极互动和有效整合。
4.转变社区居委会的职责
转变社区居委会的职责就是要把居委会真正成为一个自治组织,它的主要任务转变
为向政府表达和维护居民权利,这样才能得到居民的认同。只有居委会成为真正成为居民利益的代表,才能发挥它开展社区事务的组织能力,社区居民才有参加居委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居民社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也才能得到拓展。
5.合理缩小社区规模
国内外研究表明,社区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居民社区参与的有效性。美国学者罗伯
特·达尔认为,民主单位越小,公民参与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民主单位越大,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就越低。目前,海南省社区的规模都比较大,一般社区都有1000—3000户居民,社区人口数量有3000—10000之多。由于社区人口规模大,给社区活动的组织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社区活动的开展也难免不多;从另外角度看,居民在参加大规模的活动时,其参与的有效性体验也会大打折扣。因此,社区规模过大,也是导致海南省居民社区参有效性低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合理缩小社区规模,这是海南省提高居民社区参与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结语
因社区建设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社区服务、社区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推动社区自治精神形成。我们应当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着眼于未来,立足于现实,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和社区自治的发育和发展,我们要相信经由社区参与为动力、以社区自治为核心的城市社区发展的基层民主的社会,必将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主政治发展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于燕燕.社区自治与政府职能转变[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171.[2] 夏学銮. 社区管理概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324.[3] 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4] 奚从清.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5.[5] 王剑敏.城市社区政治发展[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第四篇:关于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思考
关于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思考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为深入了解创建和谐社区状况,研究创建和谐社区中的新问题,探讨创建和谐社区工作的新思路,力求在服务群众、造福市民上增实效,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发放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创建和谐社区情况进行调研,整理如下:
一、创建和谐社区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多年来,认真贯彻执行《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以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目标,突出“以人为本、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服务居民的原则,努力探索和谐社区创建的新路子,取得了创建和谐社区的显著成效。
1、社区软硬件建设不断加强。各社区居委会采取政府拨一点、社区单位集一点、社区居委会自筹一点的办法,解决社区居委会无址办公问题。按照“进一扇门,办齐群众事”的要求,把城市低保、再就业介绍、司法调解、家政服务、社会捐助社区服务等为民服务内容,集中在“一门式”社区服务厅办结。建立了社区信息网络平台,把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各街道分中心和社区的服务站联通起来,形成了四通八达、覆盖全区的社区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通过落实上级政策、财政支持等方式,基本解决了居委会工作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等问题,各职能部门也加大了在社区的投入,如劳动保障 部门在社区建立劳动保障工作站,投入再就业资金用于社区就业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按每个社区一年下拨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工作经费,基本实现了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公安部门在社区建设了警务室,实行机关民警、刑警、巡警、消防警、交警“五警进社区”等。
2、社区居民生活环境不断美化。各街道社区抓住“创城”的有利契机,通过马路盖面、铺设楼前甬道和人行道、疏通化粪池、安装路灯、拆除违章建筑、美化绿化等多项举措,彻底整治路不平、灯不亮、污水冒、垃圾成堆的问题,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善。拆除柴火棚建绿地,修筑彩道。同时,加大投入建立了老人活动中心、休闲公园、健身路径;建起老年活动中心,开办老人“颐养院”;在社区投资千万元新建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内设图书馆、文体活动室、健身室等。多数社区设臵了“保洁护绿”人员,一些社区单位也将自己图书室、游泳池、文体馆、俱乐部、健身房和保龄球馆等文娱活动场所向社区居民开放,进行资源共享。辖区内各单位通过齐抓共管,对社区环境实行长效管理,为社区居民创造了较好的环境。
3、社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大力推广 “四队五区一基金”(四队:理发队、宣教队、巡逻队、医疗队)和 “全国先进社区志愿者”的典型事例。推广片区建立“小商店、小饮食店、小维修店、小医疗室、小理发店、小代办点”等“六小”的做法,积极在社区内开办小商店、小饮食店、小维修店、小市场、小医疗诊所、幼儿园(托儿所)、停车棚、邮政信报箱等社区服务网点,方便群众生活;把小区内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组织起来,将其特长、住址、联系电话公布上墙,大力开展“文明互助”、“联院联动”活动,使居民不出社区就能解决日常生活的一些难题;社区规范便民利民服务,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进行环保宣传和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宣传、辅导学生功课、定期为居民提供电器维修等多项服务;以构建“十分钟服务圈”为目标,大力发展社区服务项目。先后开办了法律服务所、计生服务所、美容美发园、保健推拿中心、帮安服务中心、职业介绍所等社区服务实体,实现社区服务联动,使居民需求更加便捷;建成融文体、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
4、“平安社区”创建不断深入。建立治安工作网络,由公安部门在社区设立社区警务室,居委会或片区共建理事会在片区居民中聘请素质高、身体好的人员担任治安联防队员,并在片区责任民警的业务指导下开展治安值班巡逻。加强治保会和调委会建设,及时化解、疏导各种居民纠纷。建立帮教队伍,对社区内帮教对象调查摸底,登记造册,有针对性地开展帮助活动。在各小区设立外来人口协管员,协助公安等部门做好外来人口的规范管理工作,把“告诉群众怎么做,我为群众做什么”作为社区的重点工作来抓,增强居民的防范意识。对辖区帮教对象采取“一帮
一、结对子”的办法,对刚刑释解放人员进行上门访问,签订帮教协议书,做好谈话记录,将帮教任务落实到人。大力开展“无毒社区”创建工作。开展禁毒教育,坚决遏制毒品违法犯罪发展蔓延的势头。通过结对帮扶、城市低保工作和成立社区“慈善超市”等方式,帮助特困群体和下岗失业人员解决生活、就业等困难,促进社区的安定稳定。
5、居民素质不断提高。根据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 要求,把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作为和谐社区创建的基础工作来抓,各社区普遍建立市民教育基地,通过举办“八荣八耻”、“三德”讲座、知识测试、演讲报告会,加大对市民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道德宣传教育的力度。同时,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琴、棋、书、画、舞蹈、声乐等寓教于乐的文娱活动,举办歌咏比赛、时装表演、书画摄影、盆景根雕、露天舞会、晨练猜谜等各具特色的文体活动。如“广场文化”经常举行较大规模的文娱、科普活动;成立传统教育讲师团、道德评议会等社会公德教育组织,在社区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作用。针对网吧管理问题,建立了未成年人教育基地--绿色网吧,组织开展绿色网吧夏令营活动。开展的“相约社区”、“情系列西”等大型文艺晚会,通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二、创建和谐社区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在创建和谐社区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效,但也应看到,随着创建和谐社区的深入推进,工作仍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问题。
1、社区居委会负担较重。社区居委会责任大、权利小、事情多、经费少;工作人员待遇低、力量弱,工作疲于应付,加上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考核、统计、会议等,使社区居委会承担的任务繁重。
2、服务水平提高不快。随着收入、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需求结构、生活方式发生明显改变,呈多元化、多样性发展。社区居民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物质需求,而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对社区生态环境、人际交往、健身娱乐、民 主自治等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已无法适应社区居民需求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社区老龄人口快速增加也给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
3、社区环境美化不够。部份小区存在环境不美、整治不力,违章乱搭盖、乱堆放的问题;城乡结合部和一些背街小巷卫生状况差,高空抛垃圾、泼污水的现象屡禁不止。有的地方乱写乱贴小广告,有的小区缺少群众休闲和健身的公益场所。特别近年来饲养宠物风日盛,有些居委会辖区内几乎每幢楼都有人饲养宠物,宠物在绿地上排泄,不仅影响社区卫生,而且还引发邻里纠纷。
4、参与创建程度不高。目前,创建和谐社区基本上仍以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力量为主,而作为创建和谐社区主体的广大居民尤其是各单位在职人员的社区参与意识仍旧淡薄,参与程度不高,基本上游离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活动之外,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政府拼命干、居民一边看”的现象。社区单位尤其是一些条管部门参与创建和谐社区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社区资源共有、共享,社区单位共驻、共建的格局没有根本形成。
5、市民教育有待加强。调查反映邻里关系比较冷淡,“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还在不少地方存在;有的市民素质低,不讲公德,随意损坏公物,破坏公共绿地;参加公益活动少;对孤寡老人和困难户帮扶不够;文明宣传和科普宣传不够;对不道德的行为处罚不力;对外来人员缺乏必要的组织学习和宣传教育等。
6、创建和谐社区工作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思想认识、空间区位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社区之间的创建和谐社区仍然存在差距。有的社区对创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社区仅注 重社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三、创建和谐社区的几点建议
1、理顺政社和谐关系,减轻社区居委会负担。进一步理顺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关系,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创建和谐社区中主动承担起本部门应尽的责任,认真落实好各项任务,为创建和谐社区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街道办事处要负起创建和谐社区的规划、指导、组织、协调的职能,既要保证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又要避免出现社区居民委员会行政化的倾向。凡属于街道办事处及政府职能部门自身应当做好的工作,要做到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工作到位,不给社区增加额外负担。凡需要社区承担或协助完成的任务,应按照责权利一致原则,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给予相应的经费补助。
2、完善社区服务网络,方便社区群众生活。社区是群众生活的主要场所,购物、饮食、维修、看病、托幼、敬老、中介等社区服务网络与社区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社区群众迫切希望能在社区就地解决这些问题。党委、政府部门要在宏观上对社区服务进行指导,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社区兴办的居民服务业,服务网点,除给予享受国家、省等上级部门的优惠政策外,工商、卫生、防疫、税务、教育、民政、劳动等部门要进一步简化注册登记手续,放宽审批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群众的需求。
3、营造社区和谐氛围,促进社区人际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继续把方便群众、服务群众放在首位,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创造力的社区。继续探索强化社区的生活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和政务服务功能,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帮”,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服务 中心建设,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队伍建设,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产业化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居民开放,建立大范围、多层次的志愿者服务制度;要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纲要的学习教育活动,强化文体、教育设施建设和建立健全文体活动、社区教育骨干队伍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区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利用开展各类比赛、活动月、“邻居节”、“社区节”(如社区文化艺术节、教育读书节、科学普及节、体育健身节、邻里互助节)等活动,吸引广大社区成员参与到社区大家庭建设中来,在各类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营造社区温馨氛围,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亲情感。要加大协调力度,整合社区单位服务资源,引导和鼓励社区内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充分利用、挖掘其文化、教育、体育和娱乐设施及场地等服务性设施向社会开放,变单位资源为社区资源和社会资源,逐步形成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局面。
4、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构建良好人居环境。要以优化、美化、绿化、亮化环境为目标,抓住当前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结合城市新区建设、旧区改造,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社区的环卫设施、商业设施、服务设施、医疗设施、通信设施、交通设施、文体设施、社会福利设施,特别要建设一些老年人和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开辟更多面向广大群众,便于群众参与的公益性文化娱乐场所、休闲健身场所等。继续抓好拆除违章搭盖、低矮平房工作,解决屋顶漏水及美化问题,确确实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5、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形成社区整体合力。创建和谐社区除党委、政府重视外,各职能部门的整体配合,各尽职责、各管 其事、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和优势非常重要。各职能部门要把社区工作当成本部门的份内事,开展好用电、用水、用气、电话、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科普、法律、文体服务等“九联一体化,服务千万家”活动,真正把创建和谐社区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共建优势,坚持不懈抓好共建,发挥共建成员单位在信息、资金、技术、人才、场所设施上的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动员社区共建单位力量,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为拓宽服务领域打好基础;各共建单位要积极扶持社区服务的专(兼)职队伍,帮助他们拓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社区服务向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
6、抓好“平安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安居乐业、稳定有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要大力加强社区综治组织建设,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加强社区教育管理,强化社会治安防控,积极构筑社区治安防范网络,确保实现“防范措施健全、治安管理规范、案件发生较少、治安秩序良好、居民群众满意”的平安目标,努力营造安定、安全、安宁的社会环境,最终达到人与社会秩序统一、和谐。
第五篇: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理性思考
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理性思考
中国工会十四大提出“要加强基层工会建设,重视基层、活跃基层,努力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基层工会是工会组织体制中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处在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线,直接面对复杂的劳动关系,是工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不断激发基层工会活力,既是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要求,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需要。
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势在必行
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是新形势对工会工作的必然要求。但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基层工会工作的现状还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新建企业与日俱增,职工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大量涌现,使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的任务越来越重;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快速发展与其工作基础薄弱的矛盾日渐突出,工会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与职工群众的期望值仍有一定距离;境内外敌对势力竭力散布“工会多元论”,破坏我国工会组织团结统一的图谋一天也没有放松。因此,认真贯彻落实全总《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增强基层活力是加强工会组织建设重中之重的工作。
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是工会发挥作用,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首先,应把广大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上来,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上来,这是基层工会组织的重要工作;其次,基层工会是落实工会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协调劳动关系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其作用是其它组织不可替代的;另外,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建设“四有”职工队伍,切实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是基层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要义。
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重点是加强企业工会建设
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必须把重点放在企业,必须按照全总《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的要求,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机制建设为核心,以职工评价为标准,以企业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企业工会建设。要大力加强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当前企业改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企业职工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企业工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措施和建议,并认真抓好落实,努力把企业工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把增强基层工会活力的重点放在企业,必须强化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根据企业和职工发展变化的实际,制定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目标,不断提高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在国有、集体改制企业,要加强工会组织的整顿重建,坚持“企业改制到哪里,工会组织就重建、整顿到哪里”;在非公有制企业,要加强工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和作用的发挥;在进城务工人员中,要积极探索组织进城务工人员入会的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同时继续抓好建设“职工之家”活动,把建会、建家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企业工会各项工作的开展,使企业工会组织迸发出活力。
把增强基层工会活力的重点放在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工会的指导和服务。上级工会要根据不同情况,在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健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签订专项工资集体协议、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及其它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工作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基层工会干部队伍的专业化、社会化的途径,在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要理顺企业尤其是混合所有制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工会组织领导体制。在县区,要切实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会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乡镇(街道)工会在建设和谐乡镇(街道)、和谐社区中的作用。
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必须解决好4个问题
1.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争取行政的支持。实践证明,党委重视、行政支持是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切实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一些地方党委对工会工作高度重视,并将此作为固本强基工程列入了各级党委议事日程抓紧抓好。通过召开党
委工会工作会议,以党委名义下发、批转文件,对积极做好改制企业和新建企业工会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要求坚持“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党建工建一起抓,共同发展”的思路,有效促进了改制企业和新建企业工会工作的健康发展;政府和工会、企业行政和企业工会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并帮助解决工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由于党委的重视、政府(行政)的支持,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2.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必须加强基层工会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基层工会的规范化建设,是保证工会组织鲜活战斗力作用的重要措施。首先,要完善和规范基层工会组织领导体制,建立健全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女职工委员会。基层工会的组织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如企业集团应建立集团(公司)工会委员会;具有一定规模的基层单位,包括企业、事业、机关和其它社会组织,应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不宜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的较小单位,应结合职工就业方式和基层单位的分布特点,从便于接受基层党组织领导和便于发挥基层工会作用这一目的出发,本着“划零为整、由小变大”和“地域相同、行业相近”的原则,创新工会的组建形式,大力发展联合工会委员会。同时,选好配强基层工会领导班子,把有事业心、责任感、办事公道、热爱工会工作、对职工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干部选配到工会领导班子中来,并加强基层工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专、兼、群”相结合的工会工作者队伍。
其次,要加强和规范基层工会民主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基层工会群众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要努力健全和规范基层工会组织制度,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选举工会领导人制度、民主评议工会领导班子制度等;要健全基层工会工作制度,如各项管理责任制度、监督考核制度等等;要强化和规范基层工会维权机制,认真推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制度等等,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卓有成效的规范化建设,使工会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喜爱的“职工之家”。
3.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必须围绕大局,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组织职工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是各级工会增强活力、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工会组织有为有位的有效途径。如围绕经济建设的大局,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创争”活动,这既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双赢”活动;通过“建家”活动,把基层工会建设成温暖的职工之家。通过开展以“双爱双评”为主要内容的建家活动,推动了《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在外资、民营企业中的贯彻实施,激励了职工爱岗敬业的劳动热情,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通过送温暖活动和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活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及时送到困难职工当中。这既是对困难职工的救助,也维护了社会稳定,真正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4、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必须不断提高工会干部队伍的素质。提高基层工会干部队伍素质,必须强化三个意识:强化政治意识,坚持理想信念,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开展工作;强化责任意识,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淡薄名利,乐于奋献;强化群众意识,牢记“两个务必”,发扬优良传统,改进工作方法,置身于群众,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了解他们的安危和冷暖,敢于为职工群众说实话、办实事,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增强五种能力,即增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改进工作方法的能力、增强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增强协调沟通的能力、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以适应并不断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作者系河南洛阳市总工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