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目前监狱生产的理性思考

时间:2019-05-14 13:1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目前监狱生产的理性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目前监狱生产的理性思考》。

第一篇:对目前监狱生产的理性思考

我国的经济体制己成功的由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而监狱生产却由过去的一度辉煌,变得难以适应,困难重重。其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或定位不准,忽略改造;或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或盲目招商引资,无序竞争;或不顾犯人的合法权益和监狱的实际,舍本逐末;或束手无策,坐吃闲饭……形成上述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这就要求我们理论要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这一课题做出深层的理性思考,分析原因,寻求对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监狱生产又好又快的发展。

思考之一:“监企合一”,问题根源

我国的监狱生产是随着新中国监狱的诞生而应运而生的。建国伊始,百废待兴,经济方面亦十分困难。与此同时,监狱在押犯也急速增加。为了解决犯人“坐吃闲饭”问题,有效的改造罪犯,195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了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制定的《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由此,监狱生产拉开了序幕,不仅解决了犯人“坐吃闲饭”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监狱经费不足的困难,而且解决了实现改造罪犯成为新人的问题,同时也为国家创造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由此观之,当时对监狱企业的定位:即是监狱又是企业。“劳动生产,从政治上看,是属于改造罪犯成为新人的一项重要政策。但从经济上看,则是属于国营经济性质的特殊企业。”(参见1952年7月中共中央批准的《第一次全国劳劳动改造罪犯工作会议决定》)这种“捆绑”式的“监企合一”的双重职能(又改造又生产)的定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正确的,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现在看来,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甚至错位。这种偏差及错位随着时间和经济的发展,其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地显露出来。即长时间以来一些监狱重生产、轻改造,为了赚钱不顾犯人的正常休息和身体情况,超时超限超体力,严重偏离了改造工作的宗旨。毛主席听到有关部门的汇报后,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劳动改造罪犯,生产是手段,主要目的是改造,不要在经济上做文章。并对一些监狱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我们有些干部不懂得把改造放在第一位,不要把劳动生产放在第一位,不要赚犯人的钱。刘少奇对此也提出过严厉的批评:这几年不是改造第一,而是生产第一,搞奴隶劳动,越搞越坏,对立情绪很厉害,生产也没有搞好。周恩来总理对这一问题也十分不满,指出“刑满以后他还是不满,出来以后又犯法,结果还是关起来……”时至今日,监狱改造与生产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变型后,监狱企业计划时期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监狱企业的设备老化,资金短缺,劳动力素质不高,产品单一,管理呆板,缺乏营销手段等劣势,尽显无遗。经济效益不断下滑,监狱生产陷入窘境。一些监狱为了企业生存,硬着头皮去参与市场竞争,其结果只能是:拼设备,拼体力,用低廉的劳动力,换取不等量的“劳务费”。有几句顺口溜在一些监狱不迳而走,广为流传:“经济指标是命令,教育指标是糊弄;经济上去提拔重用,教育上去原地不动”,“加班加点家常便饭,违规生产司空见惯;教育改造无暇顾计,紧张疲惫苦不堪言,死看死守莫出乱子,年终评比风光无限”。这虽不是监狱生产的全部实际,但也的确是部分监狱生产状况和犯人、干部心里状态的真实写照。这种恶性循环的生产模式,作为权宜之计可以解决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但从长远看,对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及犯人的改造,有害无益,与监狱改造工作的宗旨也是大相径庭。综上,我们不能不说:“监企合一”的体制是产生改造与生产的主要根源。

思考之二:“监企分开”,任重道远

1994年我国《监狱法》院颁布后,从根本上解决了监狱财政体制问题,使得监狱生存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特别是2000年国务院批转了司法部《关于监狱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把“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做为监狱体制改革的目标后,使监狱生产重现生机。但由于监狱生产情况十分复杂,对“监企分开”内涵的理解又颇有分岐,加之缺少法律政策的支持,所以使“监企分开”工作进展得十分缓慢,距监狱体制改革的目的尚有很大距离。

一是对“监企分开”的理解尚待统一。从“监企分开”的表述看,应理解为,监狱的刑罚执行工作,与监狱的企业生产分开,或者说,把监狱的企业从监狱中剥离出来,形成刑罚执行同企业生产两条线。相对独立,互有联系,互不干扰,规范运行。这里有一极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即监企分开的“企”是监狱自己的企业,是国有企业,而不是监狱以外的什么企业。如:社会企业与监狱的“合作”,“两头在外”的企业,“来料加工”的企业,均不属于监狱自己的企业,故,监企分开所指的企业不包括这类企业,仅指监狱自己的所有企业。然而,监企分开虽然不涉及这类企业,但是所有在监狱

内生产(加工)的企业,都是要依据行罚执行的具体要求“规范运行”的,如何规范这类企业,为罪犯改造提供劳动岗位,如何为改造工作服务,也是我们丞需探索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是“监企分开”应尽快制定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实现“规范运行”。监企分开做为一个改革目标,内容十分丰富,工作十分复杂,任务十分艰巨。首先就是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如何监企分开;如:大型企业怎么分,中、小型企业怎么分,工业企业怎么分,农业企业怎么分,等等。其次,按上级监企分开的要求,要做到机构分开,职能分开,人员分开,资金分开,管理分开,收支分开,以达到监狱严格按照刑罚执行的程序和要求对罪犯行刑和教育改造,企业按照企业运作程序和要求开展生产经营。而机构如何分,又如何设,人员怎么分,资产怎么分,都是难度系数非常大的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在我们基层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的同时,还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尽快出台实施细则,制定监企分开后的运行规范,把“监企分开”和“规范运行”细化增强可操作性。进而推进“监企分开”的速度,提升“监企分开”的质量,真正到“规范运行”。

思考之三:特殊企业,“特”在何处

监狱企业主要是为了改造罪犯提供劳动岗位和生产手段,是改造罪犯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于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企业。所以,监狱企业是特殊企业。《国务院批转司法部关于监狱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对监狱企业的性质,做了进一步明确确定,即“监狱国有独资公司及其子公司或分公司是改造罪犯工作的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为监狱改造罪犯提供劳动岗位,为改造罪犯服务,不同于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企业,但也要讲效益。”我们现在分析一下监狱企业与社会企业有哪些不同呢?换句话说,监狱企业“特殊”在哪里呢?

一是性质不同。监狱企业是依法为罪犯劳动提供的岗位和场所,为改造犯人服务,是监狱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目的不同。监狱企业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为犯人改造提供岗位,培训技能,改造思想为目的,以社会效益为最大目标。

三是劳动者与企业的法律关系不同。监狱企业的劳动者不是一般的社会公民,凭劳动协议与企业形成的平等主体间的法律关系,而是犯了罪的公民,其参加劳动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且具有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综合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参差不齐等特点。

四是管理形式不同。监狱企业实行的是严格的封闭式集中管理。这是由监狱性质决定的。也是依法行刑,教育改造犯人的需要。监狱生产必须服从监管改造制度要求,以监区或分监区为相对独立生产单位,并根据监区押犯的数量、个人素质、技能等情况统筹考虑,统一调配、统一管理。

五是生产项目选择上不同。不是哪个项目经济效益大就上哪个项目。监狱企业生产项目的选择,是个非常复杂也非常重要的工作。既要考虑产品的性质、技术的难易、产品的营销,又要考虑监狱的社会条件、地理位置,还要考虑押犯的构成、刑期的长短等等。这也是由监狱企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比如有损害犯人身体健康,危害监狱稳定安全的,技术要求太高和太低的都不能选。哪个监狱具体上什么项目也都要考虑到不同监狱的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还要尽可能考虑通过政府采购订货制度,实现产品销售。这既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又规避了市场风险,同时也符合世界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

六是资源配置不同。监狱企业的资源配置由国家计划调配,《监狱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国家提供罪犯劳动必须的生产设施和生产经费”。监狱企业所需的土地资金、生产项目、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均由国家计划调配和划拨。监狱企业是国有独资,这与社会企业团体或个人投资的企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七是享受的政策不同。监狱企业享受免交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增值税先增后返等税收优惠政策,享受专项贷款核销、政策性破产等金融优惠政策,享受建贷贴息、技术改造贴息等生产建设优惠政策。

监狱企业这一既有一般社会企业的共性,又有监狱企业特性的特点,决定了监狱企业既要遵守《公司法》等企业法律法规,又要遵守《监狱法》等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既要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又要遵守教育改造规律。这种双重性质,双重任务,双重规律,双重要求的特点,不仅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为搞好监狱生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思考之四:以史为鉴,坚定前行。

如前所析,监狱这些年出现的“多元职能”“监企不分”“重生产轻改造”“包袱沉重”等问题,主要根源就是“监企合一”,现在监狱体制改革决定把“监狱分开”,这是解决监狱问题的关键。可以说“监企分开”是否成功,决定监狱体制改革是否成功。据笔者掌握的一些情况及一些人对这一重大问题的关心度,我们一定要警惕避免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明“分”暗“合”,走“监企合一”的老路。如是,必然将我国监狱体制改革取之不易的成果丧失殆尽,错失良机,痛失好局。二是虎头蛇尾、浅尝辄止。三是敷衍塞责、不思进取。任何好的改革和制度,也都需要通过人来贯彻和执行。因此,培养一支思想过硬、作风硬朗、高素质、高水平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既是当务之急,也是治本之策。

监企分开是我国监狱体制改革获得的重大成果,是监狱发展的又一里程碑。这是前人从未做过的创新工作,其复杂性、艰巨性可想而知。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知难而上,迎难而进,坚定前行。深入探索“监企分开”的方法、原则、措施及运作模式,提供理论上的有力支持,建立健全有关监企分开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形式把改革成果固定下来,切实做到“规范运行”,真正使监狱改革和监狱生产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第二篇:对目前监狱生产的理性思考

对目前监狱生产的理性思考

摘要 监狱生产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综合分析监狱生产发展的优势、劣势条件,审势度势地规划、决策,监狱生产才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关键词 监狱生产 理性思考

近年来,作为劳动改造主要表现形式的监狱生产,在监狱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维稳、矫治、习艺和创造财富的四大功能,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监狱生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困难和矛盾,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对此,如何理性的思考,用什么样的眼光,站在怎样的视角来审势监狱生产,成为决定监狱生产发展的关键。本文拟从“目前监狱生产面临的形势、监狱生产发展的优势、劣势,及如何审势、度势发展监狱生产”三个方面尝试解答,希望能为监狱生产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目前监狱生产面临的形势

随着监狱布局的调整,监狱生产的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劳务加工业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主导产业。监狱更多地是采取将罪犯集中在安全的监管场所,利用合作方提供的原料、技术、设备从事“短、平、快”的劳务加工生产,如服装、电子产品、彩绘等。经过几年的努力与探索,从事劳务加工生产的经验日趋丰富,生产现场的管理日趋规范,各项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所生产的产品产量、质量比初期有大幅提升,罪犯生产的人均工效是初期的2-3倍,监狱所从事的劳务加工生产得到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先天不足的监狱生产所面临的形势却不容乐观。

1.1劳务加工项目极不稳定

随着监狱生产从传统的产业过渡为今天的来料加工业,监狱先后从事过的劳务加工项目有电子产品、服装、皮鞋、竹编、彩绘等。打过交道的私人企业、公司不下十家,最终保留下来的只有服装、电子、彩绘三类,其中尤以服装为主,彩绘规模最小。尽管服装加工一直作为龙头产业存在,但先后还是换了多家企业,多个老板,就连双方合作较好的一家服装企业最近也向监狱提出撤走的要求,使得与这家企业合作的生产监区落得“找来下锅”的尴尬境地。可以说,这些年来的来料加工的劳务加工项目是东家进西家走,就象走马灯一样,谁也不知道这个项目能做多久。劳务加工项目的极不稳定是监狱生产目前最大的困扰。

1.2劳务纠纷多

监狱目前的劳务加工,说白了就是社会上的私营企业或公司进监狱,利用监狱罪犯劳动力密集、廉价和相对稳定的特点,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这些社会私企或公司进监狱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而监狱进行劳务加工的目的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更多的是为罪犯的劳动改造提供稳定的岗位和场所,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因此,从一开始双方合作的目的就不一致,目的的不一致,导致无论是合同的签订还是条款的履行,从最初就处于不对等状态。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这些私企或公司总以这样那样的借口对监狱劳务加工的产品挑三拣四,不是数量错了,就是质量差了,即使数量正确,质量也符合要求,也会找这样那样的说辞拖延劳务费的支付。而监狱没有储备过多的劳务加工项目,为了保住目前的项目,对私企或公司的种种无理要求,一忍再忍,忍无可忍,纠纷不断,表现最多的就是产品的换型。因为更换任何一个款式,劳动者(罪犯)都有一个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换型越频繁,罪犯越难以适应,不仅影响罪犯的劳 2 动改造积极性,更影响罪犯的每日工效,进一步影响监狱的劳务收入,因此,为了换型补偿问题,双方争论不止,纠纷日多。

1.3民警应对困难心理准备不足

尽管广大管理民警对监狱组织罪犯进行劳动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但对于监狱生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困难、新问题认识不足,或者认识不到位,有的只看到监狱生产发展的一面,看不到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隐患;有的是理想主义者,对目前监狱生产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不求进取,把目标当现实;有的受“高墙”意识的影响,认为自己是监狱警察,吃“皇粮”,生产是别人的事,搞好搞坏一个样,搞不搞无所谓;还有的认为只要罪犯不出事就行了,有没有劳动改造的岗位、场所,改不改造好是一个软指标,对提高劳动改造质量没有上升到新的高度去认识,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与目前监狱生产的形势不相适应。由于对监狱生产的形势认识不深,缺乏对监狱生产的全面认识,方向把握不准,思想准备不充分,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不足,面对困难不愿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在困难面前灰心丧气,使监狱生产面临的困难更大。

1.4罪犯劳动力持续减少,罪犯心理问题增多

虽不能说劳务加工是劳动改造罪犯最好的载体,但它是目前监狱最容易选择的生产劳动内容方式。监狱目前从事的劳务加工业,属于简单手工劳动,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密集型,要适应这样的劳务加工业特点,劳动力是其根本保证,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到来,监狱收押新犯的困难逐渐加大,押犯逐渐减少,劳务加工业的劳动力(罪犯)持续减少,已影响到监狱劳务加工业的正常进行,为完成合同计划,各生产监区不得不挖空心思采用各种办法来弥补劳动力的缺失。同时,室内手工劳动的特点又要求每个罪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足够的耐心和踏踏实实的态度,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劳动任务重,劳动时间长,使得大部分罪犯觉得对身 3 体和心理来说都是一种折磨,用罪犯的话来说,要能坐得住才能完成好任务,加上狱内劳务加工业,其劳动对象、劳动环境更加单调枯燥,活动范围狭小,人多嘈杂,使不少罪犯心理更加烦燥不安,情绪极不稳定,久而久之,各种心理问题频频增多,不仅影响监狱的劳务加工生产,更给监管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1.5周边监狱竞争激烈

监狱所处的地理位臵具有区域优势,优势带来的是激烈竞争。先不说监狱生产在与一般社会生产的竞争中已处于不利地位,在与同处成都经济带的其他监狱的竞争中也处于下风。由于监狱劳务加工业起步迟,生产设施简陋,既没有像样的厂房,更没有多少劳务加工的经验可资借鉴,面对此种情况,缺乏核心竞争力,要引进优质项目更是难上加难,无法从事附加值高,收益好的加工项目。

1.6监狱生产面临困境

监狱生产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和体制改革的背景中面临着许多困境:首先是民警心态困境,在体制改革和津补贴政策实施的影响下,民警中存在的“到底该不该发展监狱生产”“监狱生产有还是无”“发展监狱生产与我有无关系”“发展监狱生产是不是自己的职责”等争论不绝于耳。争论的后果是发展监狱生产的观念越来越僵化,思想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形势,心态越来越不能摆正。其次是现实的困境,一方面,监狱的劳务加工业越来越集中于产业链的低端,论为几乎无任何技术可言的底层“打工者”,缺乏技术含量的劳务加工业就会导致对罪犯的技能培训功能的弱化,对促进罪犯的再社会化过程产生抵制作用。另一方面,监狱生产各自为战,封闭式的自我发展的状态日趋严重,在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状况下,很难融入社会经济大循环圈中,这在日趋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无异于放弃了发展机会。最后,监狱的劳务加工项目的调整都是在自发状态下进行,缺少 4 上级的指导和规划,这对监狱生产的长远发展必将是致命的影响。

2、目前监狱生产发展的优势、劣势 2.1优势明显

目前监狱生产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2.1.1法定优势

我国现行法律为监狱组织罪犯进行生产劳动提供了法定依据。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刑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我国《监狱法》第四条、第六十九条规定“监狱对罪犯依法监管,根据改造罪犯的需要,组织罪犯从事生产劳动”。“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劳动”。上述法律条文在把参加生产劳动作为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定为法律义务的同时,也决定了监狱生产必须要为罪犯劳动提供稳定的劳动改造岗位和劳动改造项目。同时,《监狱法》还规定“国家提供罪犯劳动必需的生产设施和经费”,这就为监狱生产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

2.1.2经验优势

经过几年的努力与探索,监狱在劳务加工生产上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一是罪犯劳动现场的标准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坚持实行三级检查制度,监区自检、职能部门的抽检、监狱月检三者结合,并将检查结果与民警的绩效挂勾;在标准化建设中,按照对罪犯行为约束、范围控制、任务确定的要求,强化对罪犯劳动现场管理;通过建立劳动纪律、操作规范等行为约束规范,约束罪犯文明行为,维护良好的生产现场秩序;通过科学实施定臵管理,实现安全文明生产;通过建立劳动定额,质量标准和消耗定额,并严格落实,提高罪犯人均工效。二是推行星级车间评定。通过 5 对各生产监区车间的现场管理、产品产量、质量,罪犯人均功效、生产现场的秩序及其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定,确定星级等次,与民警的绩效、罪犯的考核、罪犯劳动能手的评定相挂钩,以促进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罪犯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三是对管理民警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民警的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监狱通过与成都纺专的联系,将监狱的生产管理骨干分批分期进行脱产培训,拓宽了管理民警的视野,增强了民警的实际操作技能,提升了民警现场管理能力。四是定期在民警和罪犯中开展生产技能大比武,为了以更加丰富有效的活动载体激发广大民警和罪犯的生产积极性,充分挖掘监狱生产发展潜力,监狱每年在职能部门和监区一线民警中进行操作技能比武,在罪犯中每季度进行一次生产技能比赛,比赛的成绩与劳动能手、劳动标兵评定相结合,有力地调动了罪犯劳动生产积极性。

2.1.3体制优势

经过多年的监狱劳务加工生产,监狱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在监狱层面成立了聚力服装有限公司,由党委书记、监狱长任公司董事长,一名党委委员副监狱长任公司总经理,并设立刑罚执行专员协助总经理负责监狱生产,从根本上保证了监狱生产的领导,在监狱还设立生产经营科和安全环境与劳动保护科具体负责监狱生产的规划、计划、安全检查、督促,罪犯劳动保护等。在监区层面,明确各监区支部书记、监区长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设立一名副监区长具体负责监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分队层面,监区除设有一名生产干事负责监区生产的计划、材料、各种数据的统计上报外,各个分队还有一名警长具体负责分队生产的组织实施,包括罪犯任务的下达、质量的管控、成本的控制、设备、工具的管理、罪犯劳动工种的调配、考核奖惩等。这样,通过监狱、监区、分队,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使监狱的劳务加工生 6 产从规划、计划到实施、检查督促等有人负责,为监狱生产的有序进行提供了组织保证。

2.1.4劳动力密集优势

监狱生产的劳动力主体,在押罪犯大多数处于青壮年年龄段,即18-50岁的青壮年罪犯一直保持在押犯总数的90%-95%之间,构成了在押服刑罪犯的主体,他们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阶段,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强。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大批技术骨干,他们的传帮带作用使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操作技能日渐完善,从根本上保证了监狱生产的技术要求。

2.1.5考核激励机制日益完善

监狱民警津补贴政策的实施,对民警无疑是件大好事,如何在现行津补贴政策下,积极探索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调动民警的生产积极性,监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办法,并通过开展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组织民警外出参观学习培训等一系列措施,调动了民警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调动罪犯劳动积极性方面,各生产监区根据自身的实际,一是把罪犯的劳动改造情况(完成定额、质量)与罪犯的处遇进行挂钩,与亲情会见、购物相联系;二是根据罪犯的超产情况进行实物奖励,拔打亲情电话等;三是把罪犯的超产转化为对罪犯考核的加分。激励机制的完善,为监狱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2.2劣势存在

2.2.1现行管理模式制约监狱生产的发展

监狱虽在管理层面上理顺了生产组织关系,但在基层监区推行值、带班模式,对生产发展有较大的影响,表现一,在基层民警的大多数限于值班岗位,有的民警一周进不了一次生产车间,对罪犯了解不深入,对生产过程不熟悉,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表现二,虽然各生产监区在分队层面上设立了一名警长、一名生产主管轮流在车间负责组织罪犯生 7 产,但毕竟人力、能力强弱不等,责任心不同,面对几十上百人,甚至一百七八十人的分队,管理难度可想而知;表现三,基层警力不足,监区工作和监狱生产工作千丝万缕,最后都要落在基层监区和分队这根“针”上,随着基层监区民警职责的进一步划分,职责的进一步明确,从事生产组织管理的民警明显不足,就连这有限的警力还要担负许多非生产组织管理任务,过多的其他工作占用了民警有效的组织管理生产时间,使劳动现场的警力相对捉襟见肘。

2.2.2人力资源劣势

监狱生产的人力资源劣势主要表现在组织管理主体和劳动力主体两个方面;在组织管理主体方面,监狱生产的组织管理者是监狱人民警察,身份是国家公务员,按公务员管理,因此使管理者职责不明确,目标不清晰、考核量化不够,工作业绩评定不准确、激励方法简单落后,况且监狱生产中的监狱人民警察在年龄、文化、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着差别,尽管几经培训,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占总数的82%,但专业技术占总人数的比例相当低,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作为劳动力主体的罪犯具有不同的思想认识,职业经历、年龄差异、技术水准、文化程度,形成一支构成极其复杂、水平悬殊的劳动力队伍,管理难度非常大,而且还具有极大的流动性,长期处于“收了徒弟,走了师傅”的状态,罪犯劳动力队伍不仅综合素质低,而且劳动积极性和主人翁的敬业精神根本无法与正常社会生产员工相提并论。

2.2.3成本劣势

生产经营成本是监狱生产活动的各种耗费总和,是商品价值的主要构成部分,最终要从生产收入中得到补偿。监狱生产由于在体制、人员等方面的特殊性,在生产成本上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一是监狱生产的管理者--监狱民警专业技能缺乏,管理经营人才匮乏,日常基础性工作不扎实,日 8 常管理粗放简单,导致人、财物的损耗较大,管理费用较高。而且劳动力是罪犯,缺乏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造成机具的折旧比社会生产快,折旧报废率高。二是对罪犯的培训成本极高。一般社会生产招工,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学历、技术、经验等,而监狱企业恰恰相反,是“择差录取”,接收的大多是毫无做工经验的无正当职业者,对他们则要进行长期的岗前培训,造成物耗偏高、浪费较大。三是提供劳动岗位和改造罪犯的需要,对新投入监狱服刑而又绝大多数缺乏基本的文化技术知识的罪犯,组织其进行生产劳动,也不得不付出大量的废次品成本。

2.2.4设备劣势

监狱从事劳务加工业后,生产设施仍十分简陋,既没有像样的厂房车间,更没有适应现代加工业的设备,设施设备陈旧老化,而在发展劳务加工过程中,社会私企或公司老板看重的是监狱“廉价”的劳动力,而对设施设备的投入,许多合作方提供的都是旧的二手设备。设施设备的落后导致劳务加工在低水平徘徊,这种现状难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市场的要求,产品质量和效率的落后,也都抑制了监狱生产的发展。

2.2.5封闭的劣势

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的监狱远离中心城市、偏僻闭塞、交通不便,这种自然因素和地理条件,使监狱与社会经济和文明发展被相对隔绝,使监狱生产的人文环境及生产环境成为相对独立、相对封闭的“小社会”。虽然监狱已迁移到了城区,但传统的思维、认识仍束缚了民警的思想,使民警的观念、理念仍停留于过去封闭、落后状态。在经济交往中,不愿与人打交道,不会与人打交道,思想观念的保守、落后使得监狱生产没有参加社会上的任何行业协会,参与行业交流少,获取的行业信息不多,社会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艺技术在监狱得不到应用,势必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监狱生产的发展。

3、审势度势发展监狱生产 3.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监狱生产的发展首先在于对监狱生产的认识,在于监狱生产的观念。在新形势下,要根据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对监狱生产环境的影响,结合监狱生产发展的现状,树立起一系列新的观念。一是法律的观念:要认识到市场经济下的法律,既是对生产的约束,更是对生产的保障,在与合作方的一系列争议、纠纷中,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监狱的利益。二是信息观念:要认识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生产的决策系统提供准确而高效的数据信息,不但能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加快信息资源流通,还可以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及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进一步增强监狱生产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创新观念,要认识到管理的真谛在于创新,监狱生产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只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融合提炼,形成特色”,才能接收先进的管理理论,更新管理观念,确立新的管理思想;只有观念的更新,才能进一步解放民警的思想,才能将民警从旧的观念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等思想的羁绊,走向创新。

3.2进一步提高民警的生产现场管理能力

民警作为监狱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组织管理能力的强弱决定了监狱生产发展的速度,要使民警具备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民警的生产组织管理知识的培训,将生产组织管理作为民警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针对生产组织管理中薄弱环节,结合实际,制定民警培训的近期计划和远景目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对民警的培训力度、广度,普遍提高民警对监狱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力;二是提高民警生产现场的组织管理能力,监狱生产的劳动力主体是罪犯,10 要提高民警生产现场的组织管理能力,就是要提高民警合理组织罪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包括科学制定罪犯劳动计划,合理组织罪犯进行劳动,对罪犯劳动现场的管理及科学调动罪犯劳动积极性等;三是要按照民警专业化建设的要求,制定生产管理岗位民警的知识结构、技能素质的标准,合理安排针对性强的培训项目,与大专院校进一步合作,对从事生产组织管理岗位的民警开展上岗资质培训,以提高民警的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四是进一步探索完善民警的激励机制,将监狱生产工作纳入到民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去,在制度上加以补漏,在评价指标上加以完善,在激励手段上加以创新,在激励幅度上加以提高,进一步规范,强化民警组织管理生产的职责,提高民警抓监狱生产的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

3.3实施科学的罪犯劳动生产激励机制

罪犯劳动生产的激励机制和措施很多,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大大激发罪犯劳动生产的积极性。一要充分尊重罪犯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改造氛围,良好的改造环境必将促进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必将充分调动罪犯劳动生产的积极性,而这个环境就来源于监狱民警对罪犯实行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的管理,其中的关键更在于对罪犯合法权益的尊重。因此要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尽可能给罪犯人道关怀和实际帮助,让罪犯透过执法的公正,看到改造的希望,从而激发改造和劳动生产的积极性。二要创新改造手段,充分调动罪犯劳动生产积极性,从改造的需要出发,对罪犯劳动进行科学组织,如实施劳动分工与劳动协作,劳动竞赛,劳动考核与奖励制度等。在劳动中培养罪犯开拓进取、互助合作、公平竞争、奋勇争先的优良品德。要在对罪犯实行的劳动保护中,探索实行劳动报酬制,要主动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工作联系,为罪犯刑满就业牵线搭桥,以充分调动罪犯争学技术、积极劳动,促进监狱生产发展的积极性。三要对罪犯劳动行为进行有效调控,对罪犯在劳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行为进行赞许,鼓 11 励和引导,而对罪犯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不良行为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包括伪装生病或故意夸大病痛程度逃避生产劳动的行为;自伤自残逃避劳动生产的行为;违反劳动纪律,违反工艺操作规程,不讲劳动质量和效果,消极劳动造成产品质量事故的行为;故意损坏劳动工具,使劳动生产无法继续进行以及用行动或语言顶撞民警或拒不接受劳动调配,甚至煽动他犯损害劳动生产的行为。对罪犯上述在生产现场的违规违纪行为要有效防控,坚决打击。

3.4构建合理的管理模式,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紧跟监狱生产的发展形势,确立“强化内部管理,优化劳动项目,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思路,发展劳务加工生产。一是学习和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方法,通过建立积极向上的监狱生产文化,为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奠定基础,并按照劳动现场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努力实现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修定和完善劳务加工管理办法,加强内部管理,明确管理职责,规范岗位民警的工作行为。按照“5S”管理的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5S”管理,加强民警的现场巡查、检查,科学合理下达生产定额和劳动任务,促进劳动工效的提高。二要根据各项目产品质量管理的要求,不断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一方面以开展QC活动为主线,加大质量管理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民警的品牌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罪犯的质量意识,树立向质量要效益的生产经营理念。另一方面,根据不同项目的质量要求和工序流程,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项目的质量检查方式,明确各项目质量考核指标,以生产管理基础工作检查为契机,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管理岗位职责,做到从严、从细、从实抓产品质量。三要加大对设施、设备的科技创新力度,适时适度对工艺流程和机器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或者购买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对合作方提供的设备也应在技术指标上提出要求,达到既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又杜绝罪犯超时超体 12 力劳动的效果。四要根据市场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项目结构,增强抵御市场变化的风险能力,确保生产的持续发展。

3.5注重合作

任何经济交往中,基于各方利益差异及其他原因,合作双方经济纠纷在所难免,要本着诚信、互谅互让的原则,注重协商、谈判,解决合同的签订和修正。对于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争议、分歧,要本着“分则损,合则赢”的原则,通过谈判,解决纷争。要本着诚信合作,正常增长的目标与合作方进行开诚布公的谈判,以形成正常的提价机制和产品换型补偿机制,尽量减少与合作方的各种摩擦,以达到双方合作共赢的目的。结束语

正确正视和面对监狱生产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理智地分析监狱生产发展的形势,把握时机,走出困境,科学地决策,审势度势地制定措施,充分调动民警、罪犯的生产积极性,监狱生产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监狱生产必将持续、健康、高效地发展。

第三篇:新形势下监狱警察培训的理性思考

新形势下监狱警察培训的理性思考

内容提要: 在我国监狱工作由安全模式向质量模式推进的前提下,必然要求针对监狱警察的培训也必须朝着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而现行的监狱培训模式由于制度本身存在的诸如培训时间短、间隔时间长、教育培训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统编配置不合理、游击式的培训地点选择等缺陷,严重地阻碍了培训效果的有效发挥,给新形势下的监狱警察培训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本文从紧密结合本土实际并合理借鉴国外先进教育培训经验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系列针对现行培训机制的改良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培训工作的迫切需要。主题词:监狱 警察 培训 思考

教育培训是世界各国提高警察队伍素质的普遍做法,旨在通过不同形式针对不同层次警察受众的教育培训,充分提高警察个人和团队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充分保证执法质量。随着我国对监狱警察专业化和职业化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监狱工作由安全模式向质量模式的转变,必然要求针对监狱警察的教育培训也必须朝着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培训必须要转变先前那种游击式、点断式的培训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职业化的监狱警察培训模式,从而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监狱警察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监狱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监狱警察教育培训的种类主要有:学历教育、岗前培训、晋升(晋职、晋衔)培训、专业培训、更新知识培训以及专题教育培训(如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大学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以及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等几种教育培训形式。不同的教育培训形式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及不同的政工工作需要。在全国的监狱系统中一般由省(市)一级的监狱管理局主管所辖系统的教育培训工作,具体负责教育培训的实施,包括教育培训课程的设置、师资人员的安排、培训地点的选择以及培训考核的实施等工作。个别省(市)的监狱管理局针对教育培训事宜的具体需要成立了教育培训中心,具体负责教育培训的实施。

目前我国在汲取各国监狱警察教育培训经验的基础上,采取的是“逢入必考”、“逢晋必考”的原则,以期通过此种教育培训模式大力提高民警及警队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教育培训制度实施以来,在提高民警及警队素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教育培训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我们在具体的应用过程当中不难发现其制度本身也有其局限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必须改良现有的培训体制,以适应新形势下监狱工作发展的要求。

一、目前的教育培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培训时间短,间隔时间长,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目前各省(市)监狱系统教育培训的授课人员多为监狱系统的“自家人”,一般是具有丰富授课经验或是在某一领域业绩突出的民警,而由专家型的院校教授授课的课时却相对较少。即便如此,教育培训的方式也主要停留在监狱工作基本理论上,实战警务和情景演练等实践课却相对较少。这样一来,由于教育培训授课队伍的专业程度及组成配置等方面的局限性,造成了学员知识源头获得上的欠缺。再加上培训时间短(此几种培训形式的培训时间多则一月、少则一周),使学员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获取。由现行的培训体制来看,晋升培训的间隔时间最短也有三年时间,也就是说,学员在前一个培训周期获取的少得可怜的知识更新最快也得在三年之后才有机会再次获得更新。这样一种现状使我们的监狱民警难以自如应对时时更新的工作环境的要求,从而造成业务知识储备严重过期,直接导致工作方式方法上的陈旧。即便如此,个别省(市)监狱主管机关为了尽快缓解由于民警参训而带来的基层警力不足,强行缩短培训时间,使原本窘迫的教育培训效果雪上加霜。

(二)、教育培训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统编配置不合理

目前针对监狱警察教育培训设置的课程主要是监狱工作基本知识以及其他与监狱工作相关的法律常识,却很少涉及心理学、管理学、信息学、计算机、刑事侦察、处理狱内突发事件演练、谈判技巧以及西方国家监狱管理比较研究等实用性和前瞻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如此一来,教育培训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对固有常识学习式的温习,造成理论及实践思维跳不出旧框框,难以有突破性的发展。从而致使大多数的教育培训都流于形式,参加教育培训的人员难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更新。往往培训完毕以后,知道的依旧知道,不知道的依旧不知道,往往学的知识用不上,真正想学的却又学不到,还有一些根本就不想学,不过是应付要求罢了,造成了培训资源的极大浪费。

有的监狱系统自主开展的教育活动,如计算机教育培训、心理学教育培训等针对性比较强的培训,其出发点的好的,但由于学科本身独立性太强,造成民警学到的只是知识片段,没有有效地与其他关联学科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难以形成具有完整体系的知识结构,学完反而会造成民警实际应用上的盲目,严重的会造成执法上的偏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构筑完整的监狱警察知识体系。

(三)、游击式的培训地点选择,弱化了教育培训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的省(市)没有建设专业化的监狱警察教育培训基地,迫使我们的教育培训主管机关往往采取游击式的教育培训地点选择。通常是教育培训任务下来之后临时选择培训地点,一般是选择在稍有规模的系统内监狱或是临时租用驻地武警场地。这种培训地点由于专业功能的差异,从而造成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的先天欠缺,致使授课受局限,教学不系统,学员教育培训之余的业余活动匮乏,使学员们感到学习成为任务,业余时间的安排落了俗套,直接影响了教育培训良好效果的发挥。

二、当前国际警察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

纵观英、日、法、德、韩、澳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都注重在“内功”和实战上做文章,增强警察素质,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大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教育培训的系统性、层次性,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具体的做法有:首先,建立了完善的警察教育体系,与国家教育部门完全脱节,只搞职业教育,不搞学历教育;其次,重视警察的正规化、系统化培训,分层次,针对性强。如英国警察培训分三个层次:初级培训(新警培训),中级培训(晋级培训),高级培训(针对高级指挥人才)。法国警察培训的方式大致分为:警员培训、初级警官培训、中级警官培训、高级警官培训、治安辅助人员培训、行政、技术人员培训以及部分司法人员的培训。再次,充分保证了培训时间。法国警察培训时限:警员培训为期二年,初级警官培训为期一年,中级警官培训为期一年半,高级警官培训为期一年;治安辅助人员、行政、技术人员以及部分司法人员培训一般不低于二个月。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在职培训与在校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体能技能锻炼和在实战部门实习时间,基本上是各占三分之一,并多次交替进行, 达到相得益彰的目的。

(二)、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强化课程配置的动态性

如日本警察的职业教育强调培养警察如何做人,注意加强警察职业伦理道德培养,重视法律素质和警务技能培训。贴近实战的才学方式与课程设置,强调实践才学,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体能训练。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坚持以适应警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原则,并适时调整,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实践性。美、法、德、英、俄,理论教学、实习各占1/2;日、意是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实习各占1/3。美国有些警校实践课时间更长,如射击、驾驶等占70%。意大利宪兵学校每年要进行25万发实弹训练。法国的盘查课一般在校园或公路上模拟进行;由几名学员扮做犯罪嫌疑人开车在道路上行驶,其他学员在教员的指导下,拦截车辆,对嫌疑人进行盘问,对其车辆实施检查,整个教学活动直观、生动、贴近实战。另外,根据不同警种、不同级别、不同对象,培训内容也有所侧重、有所区别。

(三)、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实行开放动态的师资队伍模式 开放动态的师资队伍,教学与实战部门一体化。警校教师与实战部门经常交流,专业教师一般签1-3年的任教合同,然后到警察部门挂职锻炼。法国警察院校的师资有三部分即专任教师、聘任其他大学的教师、在职警官法官检察官等担任的兼职教师。韩国警界教师与警官实行互动,教学与实战人员的轮岗制是本着自愿的原则一年一次,轮岗制带来了学校地位的提升、一线最新实战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最新技术技能的操作与应用,其好处显而易见。英国警察院校教师1/3是长期聘任,2/3是来自警察实战部门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战经验的高级警官及社会名流。

(四)成立专门的教育培训组织,做到人尽其责 法国国家警察总局对警察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内政部对这项工作也大力支持。为加强对警察培训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高警察的整体素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97年成立了隶属国家警察总局的警察培训局,负责全法国警察的培训工作。警察培训局设局长和局长助理各一人,下辖教务处、人事财务处、培训处、计划和分析中心以及33所警校(其中30个警校培养巡警,3个培养警官)。培训处为有效加强对在职警察培训工作的指导,还在全法国七个地方设置了人数在20到70人不等的代表处,负责当地警察的在职培训工作。计划和分析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对警察培训效果进行追踪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三、针对存在问题的改良措施

由国际警察培训的发展趋势来看,培训正日趋朝着专业化和实战化方向发展,师资也逐渐实行动态化,当然这都有着雄厚的国家财政和完备的监狱管理硬件设施做保障。我们的财政保障和监狱管理硬件设施和国外监狱相比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其先进的警察培训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笔者认为,结合国外的警察培训经验会造成执法上的偏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构筑完整的监狱警察知识体系。

(三)、游击式的培训地点选择,弱化了教育培训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的省(市)没有建设专业化的监狱警察教育培训基地,迫使我们的教育培训主管机关往往采取游击式的教育培训地点选择。通常是教育培训任务下来之后临时选择培训地点,一般是选择在稍有规模的系统内监狱或是临时租用驻地武警场地。这种培训地点由于专业功能的差异,从而造成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的先天欠缺,致使授课受局限,教学不系统,学员教育培训之余的业余活动匮乏,使学员们感到学习成为任务,业余时间的安排落了俗套,直接影响了教育培训良好效果的发挥。

二、当前国际警察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 纵观英、日、法、德、韩、澳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都注重在“内功”和实战上做文章,增强警察素质,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大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教育培训的系统性、层次性,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具体的做法有:首先,建立了完善的警察教育体系,与国家教育部门完全脱节,只搞职业教育,不搞学历教育;其次,重视警察的正规化、系统化培训,分层次,针对性强。如英国警察培训分三个层次:初级培训(新警培训),中级培训(晋级培训),高级培训(针对高级指挥人才)。法国警察培训的方式大致分为:警员培训、初级警官培训、中级警官培训、高级警官培训、治安辅助人员培训、行政、技术人员培训以及部分司法人员的培训。再次,充分保证了培训时间。法国警察培训时限:警员培训为期二年,初级警官培训为期一年,中级警官培训为期一年半,高级警官培训为期一年;治安辅助人员、行政、技术人员以及部分司法人员培训一般不低于二个月。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在职培训与在校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体能技能锻炼和在实战部门实习时间,基本上是各占三分之一,并多次交替进行, 达到相得益彰的目的。

(二)、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强化课程配置的动态性

如日本警察的职业教育强调培养警察如何做人,注意加强警察职业伦理道德培养,重视法律素质和警务技能培训。贴近实战的才学方式与课程设置,强调实践才学,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体能训练。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坚持以适应警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原则,并适时调整,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实践性。美、法、德、英、俄,理论教学、实习各占1/2;日、意是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实习各占1/3。美国有些警校实践课时间更长,如射击、驾驶等占70%。意大利宪兵学校每年要进行25万发实弹训练。法国的盘查课一般在校园或公路上模拟进行;由几名学员扮做犯罪嫌疑人开车在道路上行驶,其他学员在教员的指导下,拦截车辆,对嫌疑人进行盘问,对其车辆实施检查,整个教学活动直观、生动、贴近实战。另外,根据不同警种、不同级别、不同对象,培训内容也有所侧重、有所区别。

(三)、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实行开放动态的师资队伍模式 开放动态的师资队伍,教学与实战部门一体化。警校教师与实战部门经常交流,专业教师一般签1-3年的任教合同,然后到警察部门挂职锻炼。法国警察院校的师资有三部分即专任教师、聘任其他大学的教师、在职警官法官检察官等担任的兼职教师。韩国警界教师与警官实行互动,教学与实战人员的轮岗制是本着自愿的原则一年一次,轮岗制带来了学校地位的提升、一线最新实战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最新技术技能的操作与应用,其好处显而易见。英国警察院校教师1/3是长期聘任,2/3是来自警察实战部门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战经验的高级警官及社会名流。

(四)成立专门的教育培训组织,做到人尽其责 法国国家警察总局对警察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内政部对这项工作也大力支持。为加强对警察培训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高警察的整体素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97年成立了隶属国家警察总局的警察培训局,负责全法国警察的培训工作。警察培训局设局长和局长助理各一人,下辖教务处、人事财务处、培训处、计划和分析中心以及33所警校(其中30个警校培养巡警,3个培养警官)。培训处为有效加强对在职警察培训工作的指导,还在全法国七个地方设置了人数在20到70人不等的代表处,负责当地警察的在职培训工作。计划和分析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对警察培训效果进行追踪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三、针对存在问题的改良措施

由国际警察培训的发展趋势来看,培训正日趋朝着专业化和实战化方向发展,师资也逐渐实行动态化,当然这都有着雄厚的国家财政和完备的监狱管理硬件设施做保障。我们的财政保障和监狱管理硬件设施和国外监狱相比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其先进的警察培训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笔者认为,结合国外的警察培训经验

第四篇:新形势下监狱警察培训的理性思考

新形势下监狱警察培训的理性思考

内容提要:在我国监狱工作由安全模式向质量模式推进的前提下,必然要求针对监狱警察的培训也必须朝着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而现行的监狱培训模式由于制度本身存在的诸如培训时间短、间隔时间长、教育培训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统编配置不合理、游击式的培训地点选择等缺陷,严重地阻碍了培训效果的有效发挥,给新形势

下的监狱警察培训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本文从紧密结合本土实际并合理借鉴国外先进教育培训经验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系列针对现行培训机制的改良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培训工作的迫切需要。

主题词:监狱警察培训思考

教育培训是世界各国提高警察队伍素质的普遍做法,旨在通过不同形式针对不同层次警察受众的教育培训,充分提高警察个人和团队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充分保证执法质量。随着我国对监狱警察专业化和职业化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监狱工作由安全模式向质量模式的转变,必然要求针对监狱警察的教育培训也必须朝着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培训必须要转变先前那种游击式、点断式的培训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职业化的监狱警察培训模式,从而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监狱警察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监狱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监狱警察教育培训的种类主要有:学历教育、岗前培训、晋升(晋职、晋衔)培训、专业培训、更新知识培训以及专题教育培训(如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大学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以及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等几种教育培训形式。不同的教育培训形式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及不同的政工工作需要。在全国的监狱系统中一般由省(市)一级的监狱管理局主管所辖系统的教育培训工作,具体负责教育培训的实施,包括教育培训课程的设置、师资人员的安排、培训地点的选择以及培训考核的实施等工作。个别省(市)的监狱管理局针对教育培训事宜的具体需要成立了教育培训中心,具体负责教育培训的实施。

目前我国在汲取各国监狱警察教育培训经验的基础上,采取的是“逢入必考”、“逢晋必考”的原则,以期通过此种教育培训模式大力提高民警及警队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教育培训制度实施以来,在提高民警及警队素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教育培训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我们在具体的应用过程当中不难发现其制度本身也有其局限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必须改良现有的培训体制,以适应新形势下监狱工作发展的要求。

一、目前的教育培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培训时间短,间隔时间长,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目前各省(市)监狱系统教育培训的授课人员多为监狱系统的“自家人”,一般是具有丰富授课经验或是在某一领域业绩突出的民警,而由专家型的院校教授授课的课时却相对较少。即便如此,教育培训的方式也主要停留在监狱工作基本理论上,实战警务和情景演练等实践课却相对较少。这样一来,由于教育培训授课队伍的专业程度及组成配置等方面的局限性,造成了学员知识源头获得上的欠缺。再加上培训时间短(此几种培训形式的培训时间多则一月、少则一周),使学员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获取。由现行的培训体制来看,晋升培训的间隔时间最短也有三年时间,也就是说,学员在前一个培训周期获取的少得可怜的知识更新最快也得在三年之后才有机会再次获得更新。这样一种现状使我们的监狱民警难以自如应对时时更新的工作环境的要求,从而造成业务知识储备严重过期,直接导致工作方式方法上的陈旧。即便如此,个别省(市)监狱主管机关为了尽快缓解由于民警参训而带来的基层警力不足,强行缩短培训时间,使原本窘迫的教育培训效果雪上加霜。

(二)、教育培训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统编配置不合理

目前针对监狱警察教育培训设置的课程主要是监狱工作基本知识以及其他与监狱工作相关的法律常识,却很少涉及心理学、管理学、信息学、计算机、刑事侦察、处理狱内突发事件演练、谈判技巧以及西方国家监狱管理比较研究等实用性和前瞻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如此一来,教育培训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对固有常识学习式的温习,造成理论及实践思维跳不出旧框框,难以有突破性的发展。从而致使大多数的教育培训都流于形式,参加教育培训的人员难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更新。往往培训完毕以后,知道的依旧知道,不知道的依旧不知道,往往学的知识用不上,真正想学的却又学不到,还有一些根本就不想学,不过是应付要求罢了,造成了培训资源的极大浪费。

有的监狱系统自主开展的教育活动,如计算机教育培训、心理学教育培训等针对性比较强的培训,其出发点的好的,但由于学科本身独立性太强,造成民警学到的只是知识片段,没有有效地与其他关联学科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难以形成具有完整体系的知识结构,学完反而会造成民警实际应用上的盲目,严重的会造成执法上的偏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构筑完整的监狱警察知识体系。

(三)、游击式的培训地点选择,弱化了教育培训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的省(市)没有建设专业化的监狱警察教育培训基地,迫使我们的教育培训主管机关往往采取游击式的教育培训地点选择。通常是教育培训任务下来之后临时选择培训地点,一般是选择在稍有规模的系统内监狱或

是临时租用驻地武警场地。这种培训地点由于专业功能的差异,从而造成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的先天欠缺,致使授课受局限,教学不系统,学员教育培训之余的业余活动匮乏,使学员们感到学习成为任务,业余时间的安排落了俗套,直接影响了教育培训良好效果的发挥。

二、当前国际警察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

纵观英、日、法、德、韩、澳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都注重在“内功”和实战上做文章,增强警察素质,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大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教育培训的系统性、层次性,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具体的做法有:首先,建立了完善的警察教育体系,与国家教育部门完全脱节,只搞职业教育,不搞学历教育;其次,重视警察的正规化、系统化培训,分层次,针对性强。如英国警察培训分三个层次:初级培训(新警培训),中级培训(晋级培训),高级培训(针对高级指挥人才)。法国警察培训的方式大致分为:警员培训、初级警官培训、中级警官培训、高级警官培训、治安辅助人员培训、行政、技术人员培训以及部分司法人员的培训。再次,充分保证了培训时间。法国警察培训时限:警员培训为期二年,初级警官培训为期一年,中级警官培训为期一年半,高级警官培训为期一年;治安辅助人员、行政、技术人员以及部分司法人员培训一般不低于二个月。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在职培训与在校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体能技能锻炼和在实战部门实习时间,基本上是各占三分之一,并多次交替进行,达到相得益彰的目的。

(二)、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强化课程配置的动态性

如日本警察的职业教育强调培养警察如何做人,注意加强警察职业伦理道德培养,重视法律素质和警务技能培训。贴近实战的才学方式与课程设置,强调实践才学,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体能训练。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坚持以适应警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原则,并适时调整,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实践性。美、法、德、英、俄,理论教学、实习各占1/2;日、意是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实习各占1/3。美国有些警校实践课时间更长,如射击、驾驶等占70%。意大利宪兵学校每年要进行25万发实弹训练。法国的盘查课一般在校园或公路上模拟进行;由几名学员扮做犯罪嫌疑人开车在道路上行驶,其他学员在教员的指导下,拦截车辆,对嫌疑人进行盘问,对其车辆实施检查,整个教学活动直观、生动、贴近实战。另外,根据不同警种、不同级别、不同对象,培训内容也有所侧重、有所区别。

(三)、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实行开放动态的师资队伍模式

开放动态的师资队伍,教学与实战部门一体化。警校教师与实战部门经常交流,专业教师一般签1-3年的任教合同,然后到警察部门挂职锻炼。法国警察院校的师资有三部分即专任教师、聘任其他大学的教师、在职警官法官检察官等担任的兼职教师。韩国警界教师与警官实行互动,教学与实战人员的轮岗制是本着自愿的原则一年一次,轮岗制带来了学校地位的提升、一线最新实战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最新技术技能的操作与应用,其好处显而易见。英国警察院校教师1/3是长期聘任,2/3是来自警察实战部门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战经验的高级警官及社会名流。

(四)成立专门的教育培训组织,做到人尽其责

法国国家警察总局对警察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内政部对这项工作也大力支持。为加强对警察培训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高警察的整体素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97年成立了隶属国家警察总局的警察培训局,负责全法国警察的培训工作。警察培训局设局长和局长助理各一人,下辖教务处、人事财务处、培训处、计划和分析中心以及33所警校(其中30个警校培养巡警,3个培养警官)。培训处为有效加强对在职警察培训工作的指导,还在全法国七个地方设置了人数在20到70人不等的代表处,负责当地警察的在职培训工作。计划和分析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对警察培训效果进行追踪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三、针对存在问题的改良措施

由国际警察培训的发展趋势来看,培训正日趋朝着专业化和实战化方向发展,师资也逐渐实行动态化,当然这都有着雄厚的国家财政和完备的监狱管理硬件设施做保障。我们的财政保障和监狱管理硬件设施和国外监狱相比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其先进的警察培训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笔者认为,结合国外的警察培训经验,我们的培训模式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良。

(一)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打造有特色的教育培训基地

在目前的状况下,建设大规模、专业化的监狱警察培训基地尚需时日,但这最终是大势所趋。在目前的过渡时期,我们在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尽量减少培训成本的条件下,应当在外向联合上做文章。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由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省级司法警官学院和各监狱培训机构共同组成的监狱警察教育培训体系和网络,同时省(市)监狱警察培训中心应与当地有师资条件的政法院校进行联姻,借助院校有效的教学资源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把当地政法院校打造成监狱警察的培训基地。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整合教学资源,达到有限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还可形成院校和监狱的互动互学,实现监狱民警与院校师生知识与经验上的互补,即可查院校实践经验之漏,又可补监狱理论储备之缺,找到理论与实际的最佳切合。除此之外,学员还可利用学校丰富的学习资源来充实自己参训期间的业余生活。因此我们不仅要把这种联合培训机构作为监狱警察职前教育和培养的前沿,而且要作为监狱警察接受和获得终身教育的阵地。

(二)、合理调节培训周期

由于旧有的教育培训模式没有连贯性,时间间隔太长,造成民警知识储备严重过期,难以和知识更新同步。因此我们在改良的同时,应在确保不影响基层警力的条件下,适当延长培训时间及缩短培训间隔时间,必要情况下可实行动态的培训时间调节模式。可以将单次培训时间延长,根据不同的培训形式及课程配置的需要将培训时间延长至两个月甚至更长,同时将培训间隔时间缩短。我们可以在两次晋升培训的间隔期内插入有针对性、分受众群体的专业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并尽量使每名民警每年受训不少于一次。这样才可及时更新民警的知识储备,提高监狱工作效率。同时动态的培训时间调节模式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在基层单位警力紧张时期可采取下基层式的培训形式。这样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合理调节培训周期,不仅充分保障了监狱民警受训的时间,而且切实更新了监狱警察的知识结构层次,充分保障了监狱警察受教育的权益。

(三)改良培训内容,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办有监狱特色的教育培训

由于现在监狱的管理已由过去的安全模式向质量模式转化,罪犯改造质量评估体系也正在局部地区的监狱系统开展试点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的监狱工作本身必须转换模式,监狱民警必须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全新的监狱工作需要。同时要改革建立监狱警察教育培训新体制新内容新方法,大力改善监狱警察教育培训长期以来存在的特色不突出、理论脱节实践的状况。必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完整的监狱警察教育培训体系,教育培训工作也必须进一步优化、完善模式和结构,如办学定位和任务的准确把握,学科专业结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要求的合理界定,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教育教学环节的调整完善等等。课程设置要考虑其整体性和系统性,强化其实践性和前瞻性,并根据具体的监狱工作需要实行课程的动态调剂,尽量避免片段式的培训课程设置。创新对与监狱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学、监狱学、警察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生产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心理学、管理学、信息学、计算机、刑事侦察、处理狱内突发事件演练、谈判技巧以及西方国家监狱管理比较研究等学科的培训,尤其要强化实战性科目的配置,以此进一步开阔民警视野,拓展民警工作思路,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工作能力,使监狱民警实现从“看守型”向“专家型”、“战员型”的转变。

(四)实现教育培训的制度保障

为了将针对监狱民警的教育培训深入贯彻,保证教育培训的严肃性,应当从制度上予以保障,可建立《监狱民警教育培训实施办法》,从源头上切实保障监狱民警受教育的权益,实现监狱警察办教育培训的最大效能。

总之我们的监狱警察培训要走向警察职业培训的模式,走特色警察职业培训之路,通过改良现有的培训体制,使监狱警察教育培训可以更好地实现按需培训,学以致用。

第五篇: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性思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古老原则。“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中国当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最先驱法理理念,尽管这一原则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法律包括我国宪法所确认,但现实生活的种种现象仍使我们对这一原则在生活中的适用产生困惑,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不平等”事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大问题。

1.“平等”不是“等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理解为“人人一样”。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存在,这就是“人”的多样性。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不仅存在着身高、体重、肤色等差别,更存在着爱好、性格、能力、水平等等的不同,这种差别来自于我们每个人的“基因”这一遗传密码的不同。要求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一样,事实上就意味着人类的死亡,人的多样性正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俗话说得好,“十个指头有长短,山中树枝有高低”,或者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在社会的公共管理活动领域,要求“人人一样”,必然会陷入平均主义的泥坑,这方面我们是有深刻的教训的。

2.“平等”存在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之别,或者说数量上的平等与质量上的平等之分。如在联合国的会费交纳中,各国交纳的费用不同。其中每年交纳一亿美元以上的有美国、德国与日本三个国家,中国排在第13位。尽管各个国家交纳的费用不一样,但就各个国家就其本身的能力上是否已经“尽力”而言,分歧不大。如中国虽然于2002年交纳了2000万美元,但我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力,而美国虽然交纳最多,但就其能力而言,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并无多大差别。

3.“平等”是社会总体的“平等”,而不是具体的每一件事情上的“平等”。有人认为体育运动是最不平等的,例如篮球运动员往往要求1.90米以上,很多有才华的青年被挡在门外。事实上,在挑选男篮球运动员、排球运动员时往往要求1.90米以上,但在挑选男体操运动员的时候则往往要求不高于1.70米,而在挑选足球运动员时,则无特殊的身高要求,因此,虽然就体育领域局部而言,似乎存在不平等,但就社会整体而言,则是平等的。因此,“平等”不是个别的、局部的现象,而是社会总体上的“平等”。在这个意义上而言,平等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4.在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时不能忽视社会的总体利益与整体要求,包括社会的特殊需求、行业要求等。我们在追求“平等”的时候不能忽视社会的特殊利益与要求,例如像空姐等专门性服务性行业应允许存在身高限制,同样检察院、法院等专门司法机关在进人时,同样存在学历要求与其他特殊要求。当然在具体落实这一“不平等”时,法律应有一个界定,即这一领域属于该特定行业,并为该特定行业所必须,而非可有可无。对一般性行业、公司等不存在特殊要求的,法律上应该禁止设限,例如一般性的公务员就不应有特殊身高要求,只要在一般的正常范围就可以。因此,平等权在实现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例外。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有理想因素,其最终实现有待于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整体进步与发展。我们知道这原则来自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提出的一句口号,既然是一句口号,那就必然含有渲染、夸张等感性的成分。从理性来分析,这一原则具有理想成分,就目前而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为绝大多数人的平等,例如在现实的中国,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青少年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教育条件与文化环境,而内地,特别是农村的青少年各方面的条件相应就差得多。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我们不能忽视,因此,我们说“人人平等”不是绝对性,而是相对的。

6.就法律理论而言,我们所说的平等是一种权利能力的平等,而不是行为能力上的平等。所谓公民的权利能力是指能够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公民的行为能力是指公民能够以自己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公民的权利能力是一律平等的,《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而行为能力不存在一律平等问题,我国法律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和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民法通则》还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无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因此,我们说的“人人平等”是一种权利能力上的平等,行为能力上是不平等的。

总之,我们不能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在生活中绝对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体现为权利能力的平等,在现实生活中存有许多例外,这一原则又具有一定的理想因素,其最终实现仍然有待于社会的向前发展。在行使这一原则时,我们既不主张平均主义,又不主张理想主义。既不放弃对这一理想的最大化追求,又能以理性的态度等待这一原则,这样有助于我们以平和的心态正确分析与处理现实生活中的诸问题,以科学的观点认识这些发展中的问题。

下载对目前监狱生产的理性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目前监狱生产的理性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理性爱国的几点思考

    对理性爱国的几点思考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对监狱生产的经济学分析分析

    对监狱生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一、中国监狱企业双重目标的矛盾 中国监狱企业自诞生之日起就要面对双重目标的矛盾。一方面作为监狱改造与惩罚罪犯手段的载体......

    对监狱生产的经济学分析

    对监狱生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经济学分析一、中国监狱企业双重目标的矛盾要条件。监狱企业双重目标矛盾的直接表现就是监企不分的管理体制。长期以规持监狱改造的功能(即社会效......

    工商联副主席对工商联工作的理性思考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中,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纽带以及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严峻挑战。工商联如何面对新的形势,培育自身的核......

    对平安企业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对平安企业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企业文化建设专题讲座有感重庆平安寿险杨学连听完包政、陈惠湘、郭梓林三位专家有关企业文化的专题讲座,收获颇多,但更多的则是让我加深了对......

    对发展--县工业的理性思考

    对发展**县工业的理性思考 对发展**县工业的理性思考2007-02-10 16:47:07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然阶段。县域经济的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县域农业脱离了维......

    对和谐社区建设的理性思考(定稿)

    对和谐社区建设的理性思考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社区作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成为政权基础的“聚合点”、社情民意的“聚汇点”、社会矛盾的......

    对小学生评价改革的理性思考

    对小学生评价改革的理性思考 贺艳菲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芹池小学 内容摘要:小学生评价改革包括评价观念、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内容,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本文将结合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