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级英语语言学家对目前英语专业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05:5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师级英语语言学家对目前英语专业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师级英语语言学家对目前英语专业的思考》。

第一篇:大师级英语语言学家对目前英语专业的思考

一位大师级英语语言学家对目前英语专业的思考(转载)(2009-05-10 21:00:22)标签:杂谈一位大师级英语语言学家对目前英语专业的思考(转载)(2009-04-09 09:04:22)

教育分类:英语口语

下文是未经过删改的一位英语老教师,大师级英语语言学家对目前英语专业的思考(一部分作为专著前言后语已经发表),文有点长,请耐心读。

前 言

缘起上世纪80年代初,我注意到,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英语专业)大多数本科生使用英语没有把握,具体表现是用不成句:读不成句,听不成句,说不成句,写不成句,译不成句。究其原因,宏观而论,随着英语教学新思潮东渐,这些学生没有受到文革前的那种严格的基本功训练。英语专业属应用型短线专业,学生获得读、听、说、写、译的专业技能是头等重要的事;而掌握任何一门专业技能,都需首先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严格的基本功训练,以求做到基本概念清楚、操作行为规范、各项技术熟练。具体而言,学生读、听、说、写、译不能成句的首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清晰、明确的英语句子概念,不知道英语句子该是个什么样,既不可缺少什么,也不可多出什么。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又发现,英语专业大多数研究生犯有同样的毛病。根据我近三年来通过参加入学考试成绩评估、讲授专业课程、指导撰写学位论文和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等活动对210名研究生进行的跟踪调查证实,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研究生也是使用英语不能成句,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研究生读不懂英语文学和学术原著,学位论文中只要是自己动笔写的部分,语言错误百孔千疮,惨不忍睹,论文答辩中的的表现更是令人尴尬。学生在论文和答辩中的语言错误同时也反映了某些指导教师的英语水平低下、工作态度恶劣:看不出错,改不了错,甚至压根就不指导、不审读;这第三种做法,近来也很流行。恕我直言:现在英语专业本、硕、博三个层次学生的英语状况无明显辈分差别,八成以上英语口、笔语实践能力还不及文革前名牌院系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中下等水平;本、硕、博三个层次教授的英语状况,也是五人当中难得有一人合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硕、博两个层次上都有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学术水平明显超过各自硕导和博导的倒挂现象。客气一点说,现在英语专业教授和博导的水平及能力,离文革前名牌院系英语专业的普通讲师还差一大截。人们不禁要问:在这“六世同堂”的环境中,教授们拿什么来“教”?硕导和博导们又拿什么来“导”?今年年初,某英语期刊编辑部与我约稿,赠我两期样本,我有机会读到刊登在封面印有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共同认定的一份“优秀期刊免检期刊”开卷“学者论坛”专栏里某教授撰写的一篇题为“怎样学会正确使用英语”的文章。文章在批评“PLEASE SAVING ON IT.(请节约用水。)”这条标语的语言错误以后,下了这么个指导性结论:“save一般用于[应为‘用作’]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加on,用于[应为‘用作’]不及物动词,一般也只与for连用„„。”说得这么肯定,果真是如此吗?教授一知半解、误人子弟,由此可见一斑。另外,学生普遍反映,听某些教授、硕导和博导用支离破碎的英语讲课,简直是活受罪,要么听不懂,要么终于听懂了也觉没有用。

说实在的,现在某些英语专业的硕点、博点,有名无实,充其量也就是本校英语教师的“镀金”车间;对外,说它们是“点”,倒不如说它们是“店”—— 学(位)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博店”尤黑。眼下英语专业的某些博导,只会在所谓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连自己也读不懂的文章,对英语本身却不甚了了,别说对英语的来龙去脉一窍不通,即便在有关

现代英语语音、语法和用法等常识性问题面前不是一拨即倒,就是不拨自倒,其英语听说写读译的实践能力则更属可怜、可悲;其中个别成员素质低劣,顶着五颜六色的桂冠招到处招摇撞骗,同时又到处丢人现眼,经济效益可观,贻误后学可诛。有人把这类博导比作“进口化肥催生的无根绿豆芽”,倒也是说到了实处。上行下效,为了有个学位,眼下考硕、考博都考疯了。“疯考”源自“滥招”,“滥招”必然导致“滥造”—— 粗制滥造,现在是成批地粗制滥造,与社会上层出不穷的伪劣物质产品同出一辙,归根结底都是受“利”的驱动。这就难怪许多在读的硕研、博研,谈起读研,苦不堪言:近八成学生对课程和教学不满意,理由是没有学到什么有用东西,恨自己投错门、认错人,捶胸跺脚,后悔莫及。试想:专业课中外国语言学喧宾夺主,英语成了陪衬;英—汉双语翻译只讲所谓“译学”,根本不用英语;英美文学研究可借汉译本进行,对英语的要求可好可孬、可有可无 —— 这还叫“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近几年,英语专业又从外国语言学化和理论语言学化发展成更加不可思议的完全撇开英语的汉语化和完全脱离实际的空头学术化。现在,英语专业的一些当红学者以研究汉语为时髦,争相用汉语在外语学科的“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汉语的文章或用汉语给英语专业的硕、博研究生们作研究汉语的“学术报告”,比如:汉语“自己”的研究,汉语“被”字的研究,汉语“把”字的研究,汉语“有”字的研究,汉语“都”字的研究,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英语专业内部这股“非英语化”或“汉语化”的邪风似有愈刮愈烈之势。在如此荒唐透顶的教学体制里,学生怎能指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又怎能指望学到什么有用东西?及至毕业,肚子里胀满了一堆常年捣腾来捣腾去、永远也派不上正用的发了酵的废物“理论”,英语却被荒疏了,不敢张口,不敢动笔,张口动笔就错,从而失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唯一具有竞争力的实用专业技术强项,以致求职时底气不足、腰杆不硬,即使想在高校谋求一个大学英语教学职位,也往往“一试即溃”。现在的英语教育,特别是英语专业高层次的英语教育,脱离实际、玩假大空,自欺欺人竟至于此,实在令人发指。

总而言之,这几年我亲眼目睹了自我从事英语专业以来最令人尴尬、最让人痛心、同时也是最不可容忍的丑恶现象:英语专业的人,偏偏英语很糟,头衔越高,显得越糟,且一年比一年糟。给人的感觉是:英语专业,不务正业;英语教学,名存实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事本身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吗?

评析这些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过程。未能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有四个原因。一是到了80年代中期,文革以来积存的学子精英陆续毕业以后方显出后来者的差距。二是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肯定没有问题,这给他们的英语状况不佳挡上了一层厚厚的遮布,不是有心人不易发现。三是现在的高校,几乎一律以论文数量及发表论文的刊物档次为硬指标评聘职称,以致真才实干的渊博之士逐年减少、不学无术的浅薄之士与日俱增;英语专业就有不少南郭先生式的教授、硕导和博导,其业务强项不在英语语言文学本身和原创性研究,而在学术欺诈:文章明抄暗剽、讲课糊弄学生;为保既得利益,他们不愿也不敢正视以上那些问题,即使有人指出来,言之有据也无济于事。四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又一代新人走上院系级领导岗位,其中个别佼佼者只认名、权、利,且一个也不能少,每天24小时连做梦都在“琢磨”着如何把一切高级名衔都安到自己头上,把一切大小权力都攥在自己手中,最终把一切远近实利都掠进自己口袋,重中之重是个“权”字,即由官职带来的权力;彼等深知有权的幸福、无权的痛苦和有了权就有了一切这个硬道理,视权力,即官职,为命根子,看得比性命还要紧,抓得牢牢的,死也不撒手;至于教学质量,他会反问:“现在还有谁考虑教学质量?”,全然不顾“高校毕竟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教学质量应该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这后两个原因,特别是最后这个原因,是学生英语状况长期得不到改观的根本原因;加之这几年来上上下下的既得利益者又别有用心地夸大英语专业研究生“学

理论、搞科研、写文章”的重要性,这无异于雪上加霜、伤口搓盐。

不错,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要研究理论、从事科研和撰写论文。但外语专业研究生有一个任何其他专业研究生不可比的实情,即必须首先解决好外语问题才能顾及其他,顾及其他也才会有建设性的意义。以英语专业研究生为例,英语不过关,读、听、说、写、译都不能成句,甚至连英语文学原著和学术原著也读不懂,还学什么理论?搞什么科研?写什么文章?那岂不只能是生吞活剥、剽窃+拼凑,自欺欺人而已?现在的英语专业,自上而下剽窃成风、争相以文字垃圾骗取名、权、利,甚至还有教授、硕导、博导私下或公开教唆学生抄袭、剽窃的。这些都是“学理论、搞科研、写文章”误导的结果,情节之恶劣,流毒之深广,可谓触目惊心。

事实证明,英语差,干什么实事都不行;在这一点上,没有师生之别,只有上行下效。从道理上讲,入学新生英语差,就应当实事求是地首先,比如在第一学期,着力给他们补好英语这一课(这是专业基础之基础),其他暂且免谈或少谈;师生都应放下架子,借此机会共同把各自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认真清理一遍,提高一步,并在以后的教与学中把不断提高自己英语应用水平当作头等大事常抓不懈。这样,无论是强调还是实践“学理论、搞科研、写文章”就都不再是欺人之谈:教师英语好,不仅能给学生做出榜样,而且说话有号召力;学生英语好,干什么都有信心,干什么都行。否则,英语专业培养研究生,在消耗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最终让我们师生们脸红之余,推向社会的只是一些粗通英语、连用英语办实事的能力也不具备的空头“高级人才”。

但我坚信,随着英语专业招收研究生人数逐年上升、入学英语水平逐年下降,随着研究生们毕业时把自己的那么一点英语行为能力“研究”殆尽,随着英语专业毕业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以上这些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必将逼着决策者们认识到:得多少奖和写多少论文,既不该是科学工作的目标,更不该是教学工作的目标。

这里提出了一个原来很清楚、现在却需要澄清的问题,即本属技能—应用型的短线专业英语专业应如何给自己定位、定向?在我国,无论是在一所综合型还是研究型的大学里,英语专业的应用型属性并不因为教育层次的改变而改变。即使在硕士生阶段,英语专业也还是要培养技术型而不是学术型的人才。但现在的导向确是研究生阶段一律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这里,我有两个“不相信”:第一,我不相信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需要那么多的英语专业“理论—研究型”人才;第二,我不相信许多连本科生都教不好的英语专业,其硕点和博点真能培养出“理论—研究型”人才来。如此导向,双重不切实际: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况且,大家都去“学理论、搞科研、写文章”,也就是说,大家都玩假、大、空,谁来办实事?谁还会想到办实事?谁还有能力办实事?道理人人都懂,有人就是装不懂,利用决策者的失误,变本加厉地误导舆论、误导青年,煞有介事地强调“理论水平”、“科研成果”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重要性,听似高论,实属扯淡,以为别人不懂:这只不过是掩人耳目、为学术欺诈和学术泡沫配上冠冕堂皇的标签而已。这多年来的事实不正是如此吗?

逆流下面摘录的,是英语专业某些有代表性的教授、硕导和博导等以“大师”的口气在公开场合对同行和学生们发表的训示,足以反映这多年来英语专业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事:

——你们年轻人[指研究生]看一个教师的水平,不能光看他英语好、教学好这些表面现象。教师水平主要看他的科研成果,看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数量。英语专业也有

“哥德巴赫猜想”这样的课题,大家要多搞科研、多发文章。守着电脑,抄巴抄巴不就是一篇?有人死脑筋,就是不愿放下架子(抄)。

——现在生源差,不好教,教师很难在教学上做出成绩来;只有搞科研、写文章、发表文章,才能创造效益。

——研究英美文学,不需要英语听、说能力,能读就行了;读不懂英美原著也没有关系,可以读翻译作品嘛,中文系不也研究英美文学吗?最重要的是多写文章、多发表文章,这样,职称和岗位津贴就都上去了。

——我们是译学家,是研究翻译理论的,不是做具体翻译工作的;拿一篇东西来,要我们翻译,这是无理取闹。对我们来说,懂不懂英语、英语水平如何,都无关紧要;某某某教授,中文系出身,英语半路出家,不是在英—汉翻译研究方面很有成就吗?写翻译研究的论文,资料有的是,用汉语写,这有什么难的?教师以科研为本。

——我是研究二语习得的,是搞理论研究的,不是教书匠;要我上课堂去教英语,这是妒嫉我在学术上的成功,是有意给我出难题;我们只读到Krashen写的文章,还没听说过他在美国哪所大学英语系上英语课。

——外国语言学和语言符号学是英语专业高层次的研究课题。我们也一样用英语讲课,学生听不懂,那是因为他们理论水平低、不懂外国语言学和语言符号学;英语研究生是研究语言学理论的,不是来学英语的。

这些听来恬不知耻、前言不搭后语的梦呓,却都是英语专业学术邪教的真经,浓缩起来就是一句话:英语专业可以不要英语,可以不要英语教学,但万万少不得科研。那就让我们看看这20多年来的“科研成果”吧。

说来叫人脸红,现如今高校英语学科能获承认的最高档次科研成果——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或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的专著——若是用汉字印出的,多为译述;若是以英文问世的,则大多是通过明抄、暗剽拼凑起来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属凤毛麟角。在眼高手低的学者看来,翻译是不能算作成果的,但若把“张三译”改署为“张三编著”或干脆“张三著”(如果是论文,就只署“张三”,其功效同“张三著”),这就成了张三的“科研成果”。抄袭和剽窃一向为学术界所不齿,但若巧妙地运用明抄和暗剽,并努力实践著名的美国巧嘴才子Wilson Mizner说过的那句名言:“If you steal from one author, it’s plagiarism;if you steal from many, it’s research.”,最后再勇敢地署上“李四著”,那么,这就是李四的“科研成果”了。这种直接“拿来”式的剽窃要比“译述”—— 也是一种剽窃 —— 便捷得多,缺点是容易被识破。这里说了一个演变过程:先是实事求是的“译”,后有比“译”方便的“译述”,继而“译述”被羞答答的“编著”所取代;发展到今天,“编著”已不够劲,正被明目张胆地简化成一个响当当的“著”。从羞羞答答到明目张胆,从“编著”到“著”,其妙处就在于: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 当今高校英语专业科研欺诈中的一大奇观。

英语专业科研的另一特色是纸上谈兵,制造废纸。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性质都属于“假洋鬼子说事”。一是高谈阔论外国语言学或更高深的语言符号学,以示学术水平之高,亦即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直至绝大多数人不懂,甚至连自己也读不懂自己“写”的文章。二

是脱离中国英语教学实际,不厌其烦地拿着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做文章,反来复去地炒作那一套自己从来就没有实施过、也永远实施不了的、甚至连自己也弄不明白的策略、模式和方法。两路人马,殊途同归,最终留给学界公众的是一堆又一堆、一批又一批、没完没了的文字垃圾。我曾问一位经常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新潮学者:“你认为你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真地有人去读吗?或换一个问法:你自己认真读过‘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吗?”回答是:“别问了。都是糊弄人的。”这些新潮学者之间的相互问候也很新潮:“哥儿们,最近又炮制什么垃圾啦?”这不,都是明白人嘛。

剽窃和空谈是当今英语界的两大公害,但也有不少胆子大、脸皮厚的学术骗子借此成就功名、飞黄腾达。于是,我们还见到这样一些怪现象:说不出一句囫囵英语的“英语教授”,教不了英语课的“英语教育家”,连自己代表作的英语书名也没有写对的“英语语言学权威”,不敢接受翻译任务的“译学家”,读不懂原著的“英美文学专家”,不敢直面来访英美学者的“学科带头人”,浅薄的“博士”,比博士生还要薄的“博导”,等等。这些英语专业学术强人的共同弱点是英语都很蹩脚、读书少、文化低、见识短、底气不足、捉襟见肘,其共同的行为特征是同行之间当面心照不宣、当众相互吹捧、背后相互倾轧,学生面前冒充权威,行家面前心虚胆怯。

大家都看得见,这多年来,英语专业的所谓“学理论、搞科研、写文章”只不过是假洋鬼子们护身、唬人的三把刀;他们比常人多出一只手,专事加工时髦“洋货”的复制品、仿制品和剽制品等“三品”文章。这些“三品”学者争相表演,吹泡沫、行欺诈、盗虚名、掠实利,在高等英语教育界形成了一股逆流。现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三品文可以拿到的岗位津贴高得吓人∶在A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折合一学年每周3课时的工作量;每学年以40周计,则折合120课时;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每课时岗位津贴平均以100元计,则凭着一篇A级“核心期刊”上的三品文就可掠得一万二千元的不义之财,相当于一名普通教职工辛苦两年的岗位津贴!(B级一篇折合80课时,即八千元;C级一篇折合40课时,即四千元;等等。)说它“不义”,一是这些东西本都是偷来的,二是偷来的东西还要折成教学工作量以便合法地掠取普通教职员工用汗水换来的教学收益。最可悲的是,这些“核心期刊”上的空头文章对解决长期存在的英语教学质量问题毫无助益,还严重败坏高校学风、学德,得益的只是垃圾成果制造者本人。他们在大气候的庇护下,仗着三把刀、三只手和三品文,有持无恐地追名、逐利;还有现身说法的,在学术上误人子弟,在道德上误导青年,以提倡“学理论、搞科研、写文章”为名,行“逼良为娼”、“诱良为娼”之实。盗贼堂而皇之地名权利三收,娼妓名正言顺地率先富起来,这对意志薄弱者来说都是考验。年轻人承受不了评职称、评津贴、评奖金的诱惑和压力,也有干起“三品”来的。现在的“三品”,犹如当年的“八股”,已成为英语专业某些空头学者求取功名的敲门砖;现在的“三品”,还不如当年的“八股”:只要肯花钱,什么样的狗屁文章都能托关系、找关系发表在“学术期刊”上,所谓的“核心期刊”也不例外,甚至更黑。这里,我建议那些被功名利禄迷了心窍的男女老少们都读一读或重温一下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比一比三品文与八股文的异同,瞧一瞧老祖宗们的嘴脸,顺便也照一照镜子,认一认镜子中的自己——现代“儒林”中的“强人”。

事到如今,该是英语专业同仁荡涤这股逆流带来的污泥浊水、修复求真务实正道的时候了;事到如今,该是英语专业学术明星们少谈些理论、多解决些问题的时候了;事到如今,该是英语专业主事者们猛醒的时候了。

摘自

第二篇:对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的思考

对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的思考

摘要:基础英语课是帮助学生适应英语专业学习的关键课程。本文旨在阐述教师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应立足于全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摒弃传统英语教育的弊端,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艺术;兴趣;自主学习

基础英语是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进行综合培养的一门主要课程。在课时分配上一向受到各院校的重视,其教学效果极大地影响着英语专业学生是否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因此,基础英语课教学的改革与质量的提高,对于学生全面提高语言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就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基础英语课的教学作了一些思考。

一、基础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分析

根据教育部新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描述,“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根据这一描述,基础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英语技能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把英语课等同于历史、经济、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将英语课视为单纯的知识课,因而产生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要方

法的英语教学,出现了投入大、效率低、事倍功半的结果。笔者认为,外语学习的过程既是知识获取的过程,也是培训技能的过程,教师应将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技能结合起来。

二、注重教学艺术,提高基础英语教学质量

心理学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他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觉,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产生愉快的情绪,并能够用意志去克服困难而不感到疲劳。那么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引导者和信息传递者,应该如何实施愉快教育, 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呢?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艺术:

1.导入艺术。导入是教师在课开始前为了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引起兴趣,以及为接下来的信息建立一个概念框架而进行的活动。上课伊始,教师凭借精心设计的新课导入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吸引到课堂上来,调动学生的求知心理,让学生展示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巧妙地引入课文。如:①图片设计法。通过诱导学生从观察、评论投影片、课文插图等开始课程,导入新课;②音乐设计法。播放与课文背景相关的音乐导入教学,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情感的变化,进入学习的佳境;③悬念设置法。悬念可以产生兴奋、兴趣和卷入。以一个有争议的事件或者一个有趣的描述开始一课,让学生直接加入到有争议事件的呈现和描述中来。④问题设计法。提出一个具有煽动性的问题或者呈现一个假设的问题也是有效的课程导入方法。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人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基础英语教材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可以向学生提许多问题,从而进入课文的主题。有些教材中有现成的问题,教

师可以根据课堂的时间安排,选择

一、两个重点进行讨论,或者用自己设计的相关问题加以展开。例如,在教学“The Man in the Water”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⑴What makes a hero?

⑵Can you name some heroes? What do you think that makes them

heroes?

学生们能在教师问题的启发下,展开积极主动的思维,搜寻大脑已贮存的信息,展开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培养学生外语语感和用外语表达思想的最理想的途径。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练习设计法,利用课后练习,巧妙而有意识的导入新课等。

2.创设情景艺术。情景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创设情景有多种方法:有用语言创设的抽象情景,有用画面创设的直观情景;有用音像动画创设的多媒体情景;还有戏剧表演性的互动情景等。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创造性地将学过的语言知识融汇到新的语言环境中,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例如组织学生开办英语角,举行英语演讲比赛, 学唱英文歌曲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定期举办外教讲座,与外教联欢,使学生体会到实际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能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无穷乐趣。

3.讲解艺术。教学活动不是有多少知识就讲多少知识,更不是见到什么讲什么,它应是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完整结合。在教学之前,教师

应学习研究教学大纲,研究学生的心理及巳有知识,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讲什么?讲重点、讲难点。重点是学生应该和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应该围绕重点进行。难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疑惑,课文中那些长且难理解的句子就需要重点讲解,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进而真正理解其表达的深层次的含义。

应注重课文整体教学。我们知道,语言是一个整体,只有置身于特定的语境,才有意义。因此,语言知识点的讲授不能脱离语境。教学中教师应进行课文整体教学,培养学生语篇能力,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思想、意图,对某一问题所持的态度等,培养学生宏观理解全文,通揽全局的能力。教学应从听、阅读和理解全文开始,在理解和讨论了课文内容以后,再学习语言知识。通过讲述,让学生了解课文是如何开头,中间的思路是如何展开,最后又是怎么结尾的。文章属于什么类型,这类文章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在课文中是如何体现的。文章是按什么样的手法展开的,按时间,空间,过程还是其它。文中的段落是如何自然衔接和过渡的。这些知识的讲授,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很有帮助的.应适当介绍文化背景知识。人们也许已经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 即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却难与以英语为母语者沟通, 或者在与他们交流时频频受挫, 有人称之为“傻瓜英语”。操这种英语的人虽已具备了语言知识,但由于缺乏外语素质中的另一最基本成分, 即文化背景知识, 因而不可能在特定语境下传递并理解信息, 实现人际关系的交流。这种文化错误往往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感情或面子, 其影响比语言方面的错误更严

重。比如学生们在街道上或商店里看见外国“Hello!Where do you come from?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会把外国人弄得很尴尬,他们不知该不该回答,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在某些国家,这样一连串的问题一般只在医院、移民局、警察局这类地方才使用。其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冲突”(culture shock)。如果中国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差距就不会出现上述的尴尬了。克服这种现象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学习语言与学习文化结合起来。现行的教材的编写中每一个单元都涉及一个话题,比如说节日、家庭、网络等等。教师可根据主要话题具体的学习内容多角度地补充文化信息。谈到节日就可以补充一些有关西方的主要节日的信息,要求学生将其与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对比,从节日的渊源到庆祝的方式及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都可以让学生作探讨。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又可以增强他们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如果课文涉及委婉语的表达,教师则可系统地给学生补充有关委婉语的知识。

最后是赏析写作手法艺术。一篇好的文章,总是采用了这样或那样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和烘托。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艺术手法进行赏析,比如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课文是正面的还是侧面的描写,是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还是其它描写,以及具体是怎样描写的等。

总而言之,基础英语教学方法可以是多样的、灵活的,可以是传统的,也可以是革新的。一个好教师应该学会和发现哪一种方法最适合于自己的教学处境,何时何地如何使用这些教学方法,并让其释放出最大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大巍,2006,浅析基础英语课文的讲授内容〔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

〔2〕陈 洁,2006,以实践为主的基础英语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3〕胡敏芬.2005,对英语情景教学的几点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卷,第2期 〔4〕莫 琼,何东林,2003,关于改进基础英语教学方法的思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

第4期

〔5〕冉玉体,2006,论基础英语教学中合作---自主学习模式的建构〔J〕,《焦作大学学报》第4期〔6〕熊 俊.2005.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第l5卷

第4期

〔7〕余惠芬.2005.对比——在英语课堂教授文化的有效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第2 期

〔8〕杨立民.2003,《现代大学英语》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赵忠德,2005,中国英语教学的症结思考〔J〕。北京:外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第三篇:对目前监狱生产的理性思考

我国的经济体制己成功的由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而监狱生产却由过去的一度辉煌,变得难以适应,困难重重。其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或定位不准,忽略改造;或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或盲目招商引资,无序竞争;或不顾犯人的合法权益和监狱的实际,舍本逐末;或束手无策,坐吃闲饭……形成上述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这就要求我们理论要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这一课题做出深层的理性思考,分析原因,寻求对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监狱生产又好又快的发展。

思考之一:“监企合一”,问题根源

我国的监狱生产是随着新中国监狱的诞生而应运而生的。建国伊始,百废待兴,经济方面亦十分困难。与此同时,监狱在押犯也急速增加。为了解决犯人“坐吃闲饭”问题,有效的改造罪犯,195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了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制定的《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由此,监狱生产拉开了序幕,不仅解决了犯人“坐吃闲饭”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监狱经费不足的困难,而且解决了实现改造罪犯成为新人的问题,同时也为国家创造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由此观之,当时对监狱企业的定位:即是监狱又是企业。“劳动生产,从政治上看,是属于改造罪犯成为新人的一项重要政策。但从经济上看,则是属于国营经济性质的特殊企业。”(参见1952年7月中共中央批准的《第一次全国劳劳动改造罪犯工作会议决定》)这种“捆绑”式的“监企合一”的双重职能(又改造又生产)的定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正确的,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现在看来,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甚至错位。这种偏差及错位随着时间和经济的发展,其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地显露出来。即长时间以来一些监狱重生产、轻改造,为了赚钱不顾犯人的正常休息和身体情况,超时超限超体力,严重偏离了改造工作的宗旨。毛主席听到有关部门的汇报后,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劳动改造罪犯,生产是手段,主要目的是改造,不要在经济上做文章。并对一些监狱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我们有些干部不懂得把改造放在第一位,不要把劳动生产放在第一位,不要赚犯人的钱。刘少奇对此也提出过严厉的批评:这几年不是改造第一,而是生产第一,搞奴隶劳动,越搞越坏,对立情绪很厉害,生产也没有搞好。周恩来总理对这一问题也十分不满,指出“刑满以后他还是不满,出来以后又犯法,结果还是关起来……”时至今日,监狱改造与生产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变型后,监狱企业计划时期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监狱企业的设备老化,资金短缺,劳动力素质不高,产品单一,管理呆板,缺乏营销手段等劣势,尽显无遗。经济效益不断下滑,监狱生产陷入窘境。一些监狱为了企业生存,硬着头皮去参与市场竞争,其结果只能是:拼设备,拼体力,用低廉的劳动力,换取不等量的“劳务费”。有几句顺口溜在一些监狱不迳而走,广为流传:“经济指标是命令,教育指标是糊弄;经济上去提拔重用,教育上去原地不动”,“加班加点家常便饭,违规生产司空见惯;教育改造无暇顾计,紧张疲惫苦不堪言,死看死守莫出乱子,年终评比风光无限”。这虽不是监狱生产的全部实际,但也的确是部分监狱生产状况和犯人、干部心里状态的真实写照。这种恶性循环的生产模式,作为权宜之计可以解决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但从长远看,对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及犯人的改造,有害无益,与监狱改造工作的宗旨也是大相径庭。综上,我们不能不说:“监企合一”的体制是产生改造与生产的主要根源。

思考之二:“监企分开”,任重道远

1994年我国《监狱法》院颁布后,从根本上解决了监狱财政体制问题,使得监狱生存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特别是2000年国务院批转了司法部《关于监狱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把“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做为监狱体制改革的目标后,使监狱生产重现生机。但由于监狱生产情况十分复杂,对“监企分开”内涵的理解又颇有分岐,加之缺少法律政策的支持,所以使“监企分开”工作进展得十分缓慢,距监狱体制改革的目的尚有很大距离。

一是对“监企分开”的理解尚待统一。从“监企分开”的表述看,应理解为,监狱的刑罚执行工作,与监狱的企业生产分开,或者说,把监狱的企业从监狱中剥离出来,形成刑罚执行同企业生产两条线。相对独立,互有联系,互不干扰,规范运行。这里有一极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即监企分开的“企”是监狱自己的企业,是国有企业,而不是监狱以外的什么企业。如:社会企业与监狱的“合作”,“两头在外”的企业,“来料加工”的企业,均不属于监狱自己的企业,故,监企分开所指的企业不包括这类企业,仅指监狱自己的所有企业。然而,监企分开虽然不涉及这类企业,但是所有在监狱

内生产(加工)的企业,都是要依据行罚执行的具体要求“规范运行”的,如何规范这类企业,为罪犯改造提供劳动岗位,如何为改造工作服务,也是我们丞需探索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是“监企分开”应尽快制定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实现“规范运行”。监企分开做为一个改革目标,内容十分丰富,工作十分复杂,任务十分艰巨。首先就是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如何监企分开;如:大型企业怎么分,中、小型企业怎么分,工业企业怎么分,农业企业怎么分,等等。其次,按上级监企分开的要求,要做到机构分开,职能分开,人员分开,资金分开,管理分开,收支分开,以达到监狱严格按照刑罚执行的程序和要求对罪犯行刑和教育改造,企业按照企业运作程序和要求开展生产经营。而机构如何分,又如何设,人员怎么分,资产怎么分,都是难度系数非常大的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在我们基层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的同时,还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尽快出台实施细则,制定监企分开后的运行规范,把“监企分开”和“规范运行”细化增强可操作性。进而推进“监企分开”的速度,提升“监企分开”的质量,真正到“规范运行”。

思考之三:特殊企业,“特”在何处

监狱企业主要是为了改造罪犯提供劳动岗位和生产手段,是改造罪犯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于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企业。所以,监狱企业是特殊企业。《国务院批转司法部关于监狱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对监狱企业的性质,做了进一步明确确定,即“监狱国有独资公司及其子公司或分公司是改造罪犯工作的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为监狱改造罪犯提供劳动岗位,为改造罪犯服务,不同于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企业,但也要讲效益。”我们现在分析一下监狱企业与社会企业有哪些不同呢?换句话说,监狱企业“特殊”在哪里呢?

一是性质不同。监狱企业是依法为罪犯劳动提供的岗位和场所,为改造犯人服务,是监狱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目的不同。监狱企业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为犯人改造提供岗位,培训技能,改造思想为目的,以社会效益为最大目标。

三是劳动者与企业的法律关系不同。监狱企业的劳动者不是一般的社会公民,凭劳动协议与企业形成的平等主体间的法律关系,而是犯了罪的公民,其参加劳动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且具有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综合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参差不齐等特点。

四是管理形式不同。监狱企业实行的是严格的封闭式集中管理。这是由监狱性质决定的。也是依法行刑,教育改造犯人的需要。监狱生产必须服从监管改造制度要求,以监区或分监区为相对独立生产单位,并根据监区押犯的数量、个人素质、技能等情况统筹考虑,统一调配、统一管理。

五是生产项目选择上不同。不是哪个项目经济效益大就上哪个项目。监狱企业生产项目的选择,是个非常复杂也非常重要的工作。既要考虑产品的性质、技术的难易、产品的营销,又要考虑监狱的社会条件、地理位置,还要考虑押犯的构成、刑期的长短等等。这也是由监狱企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比如有损害犯人身体健康,危害监狱稳定安全的,技术要求太高和太低的都不能选。哪个监狱具体上什么项目也都要考虑到不同监狱的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还要尽可能考虑通过政府采购订货制度,实现产品销售。这既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又规避了市场风险,同时也符合世界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

六是资源配置不同。监狱企业的资源配置由国家计划调配,《监狱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国家提供罪犯劳动必须的生产设施和生产经费”。监狱企业所需的土地资金、生产项目、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均由国家计划调配和划拨。监狱企业是国有独资,这与社会企业团体或个人投资的企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七是享受的政策不同。监狱企业享受免交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增值税先增后返等税收优惠政策,享受专项贷款核销、政策性破产等金融优惠政策,享受建贷贴息、技术改造贴息等生产建设优惠政策。

监狱企业这一既有一般社会企业的共性,又有监狱企业特性的特点,决定了监狱企业既要遵守《公司法》等企业法律法规,又要遵守《监狱法》等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既要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又要遵守教育改造规律。这种双重性质,双重任务,双重规律,双重要求的特点,不仅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为搞好监狱生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思考之四:以史为鉴,坚定前行。

如前所析,监狱这些年出现的“多元职能”“监企不分”“重生产轻改造”“包袱沉重”等问题,主要根源就是“监企合一”,现在监狱体制改革决定把“监狱分开”,这是解决监狱问题的关键。可以说“监企分开”是否成功,决定监狱体制改革是否成功。据笔者掌握的一些情况及一些人对这一重大问题的关心度,我们一定要警惕避免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明“分”暗“合”,走“监企合一”的老路。如是,必然将我国监狱体制改革取之不易的成果丧失殆尽,错失良机,痛失好局。二是虎头蛇尾、浅尝辄止。三是敷衍塞责、不思进取。任何好的改革和制度,也都需要通过人来贯彻和执行。因此,培养一支思想过硬、作风硬朗、高素质、高水平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既是当务之急,也是治本之策。

监企分开是我国监狱体制改革获得的重大成果,是监狱发展的又一里程碑。这是前人从未做过的创新工作,其复杂性、艰巨性可想而知。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知难而上,迎难而进,坚定前行。深入探索“监企分开”的方法、原则、措施及运作模式,提供理论上的有力支持,建立健全有关监企分开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形式把改革成果固定下来,切实做到“规范运行”,真正使监狱改革和监狱生产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第四篇:对目前体育中考有关问题的思考

对目前体育中考有关问题的思考

作者:谢群 文章来源:校本研究网 点击数:

426 更新时间:9/8/2008 黄石市花湖小学 谢群

一、项目的设置与完善

我市于90年代初期实行体育中考,首先按传统的“跑、跳、投”老三项进行考试项目设置,确立“50米快速跑、铅球、立定跳远”为中考内容,持续了6年多,期间经过了4次修改,主要总分和评分标准方面以及考试项目都进行了修改。

上述我市体育中考项目设置情况来看,从全部必考项目→到选项考核→再到必考和选项考核的结合,体现了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兴趣、特长、爱好的不同。具体项目上也是从与先天素质有决定因素的跑、跳、投等纯竞技项目,演变成只要坚持锻炼都能进步提高的素质和技能项目,树立了学生到达目标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有力地激发了学生进行自觉锻炼的热情。

对今后考核项目的设想:借鉴周边省、市地区宝贵的实践经验扩展考试项目的范围。(1)力求未来中考测试项目全面涉及初中体育教材内容:包括田径、球类、体操、武术、体育舞蹈、身体机能测试。有利于学生选择符合自身特点、兴趣爱好的运动项目。(2)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由三部分组成:a、初中阶段三年体育学生成绩。b、初三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c、初三学年耐久跑测试结果。(3)可根据地域特色增加游泳项目。如游泳项目,既能培养学生的自救能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久素质,可以开发一些耐力项目供学生进行选择。如:a、2—3分钟连续跳绳。b、篮球、足球能球类增加连续折返运球的次数。

不难看出,随着体育中考的完善,考试项目的设置必然符合自身特点、兴趣爱好的运动项目,无形中提高了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体育学习过程性评价的介入,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得到重视,充分体现了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健康第一。

二、规范考试组织,科学、客观、公证地评价学生

希望在今后体育中考实施过程中,体育考试也是展示学校体育教育的窗口,对考试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教学或管理等问题,要设立专门机构进行记录与反馈,进行必要的评比与总结。若体育考试中增设过程性评价等内容,即由学校掌握并打出 的主观分植,打分者可能会任意送出,是否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综合身体状况,教育行政部门应形成制度进行有力的监督和管理,否则必然会出现许多问题,严重的可能滋生“腐败”现象。

对于现有的评价标准,我个人认为:总体上较为科学合理,部分项目的评分标准过低,有个别项目的评分标准过高,评分标准中普遍存在分值跨度太大,对一般同学来说,这种笼统且过高或过低的评价体制,显然不能引领和激励学生进行刻苦自觉地锻炼。虽然是部分和少数项目,但也要急需改进,使之科学化,合理化。

因此,在制定体育考试项目的成绩标准时,应经过充分的前期调研和实验,同时结合本地区特点和学生体能、体质的实际状况,以显示考试标准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也激励学校重视体育教育,促进教师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从而进一步完善体育考试科学、公正的评价体制。同时增强考试的服务功能,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

考试中缺乏公平公正以及考试标准的不合理等问题,实际上也是对那些身体素质好、锻炼勤奋自觉学生极大的不公平,同时也给以后的体育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我们应提升到育人的高度来重视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预防体育“应试”教学,回归“常态”教学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最快,最敏感的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学生保持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对他们健康成长,乃至一生的健康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是提高代表民族未来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提升竞争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自然应是学校教育工作重点,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常规和文化。

但目前在高等教育资源贫乏,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存在巨大竞争压力的背景下,学校为了求的生存和拓展,提高应试教育的升学率则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为了出人头地,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越来越重的课业负担。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健康问题如今需要通过体育考试的方式来加以强化,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艰难以及教育管理的无奈。

作为一名学生健康教育的传播者、传授者的体育老师,应深刻领会体育中考的意义所在:(1)对推动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有效地促进

了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3)促进了学校、家长、社会对体质健康的关心。更应该明确自己肩上所担负的神圣职责。

这里提及在体育教学中常常出现的一种异化现象,也就是所谓的体育“应试”教学,具体表现为体育教学内容无目标、无计划、有很大的随意性,教学方法简单化,没有运动技能含量。造成初

一、初二体育现象象“放养”一样随意上,初三时则逼着学生天天围着体育中考内容转。在课堂上势必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分数已达到满分的学生可以不受管束,自由开展自己所喜欢的运动项目,而未达满分的学生则机重复着自己不喜欢,甚至厌恶的考试项目。长此这样,恶性循环,产生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原本素质好的学生由于参加个人喜欢的运动项目,体制越来越好,兴趣日益浓厚,而那些未达到素质原本较弱的学生,由于每节课都在机械地重复着考核的内容,不免对体育课产生了厌恶与恐惧。结果使得学生不明确锻炼的价值,只能将体育考试当成又增加了一门应试科目,反而又多了一种负担,这样与设立体育中考的初中是格格不入的。

作为让学生生活得更健康的体育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生命有时时刻刻的敬畏,在保证他们安全的基本前提下开展教学。通过有效有趣的方法,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变革,既能顺应学生的运动兴趣,又可以增强体质,发展运动技能,提高考试分数,这样体育考试作为保障体育课开设的手段也有了它存在的空间。体育考试才能发挥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四、树立学生健康理念,培育学校体育文化氛围。

设立体育考试使得学校、家长、社会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有效地促进了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也使得体育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我想:教与学、学与考充其量只能是学生锻炼的基础工程,而形成一种健康的理念、掌握几种健身的方法、将强身健体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则升华为一种高层次的境界。

要让人们重视健康,必须先提高生活水平,在我国人民生活尚未达到较高水平之前时,存在的一种现象:学生牺牲健康,换来高分;中、青年人为了生活、事业牺牲健康;只有老年人才表现对健康的重视。在这种情形下,有意识,积极地培养甚至灌输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健康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十分必要,而这正是健康赋予教育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于学生体制问题,减轻学习负担和推进素质教育虽然是好办法,但要从根本

上解决,关键还在于健康理念的树立,要有正确的健康知识,重视在体育教学中教会学生几项运动技能,让学生喜欢玩、学会玩,希望以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带动学生运动体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技能。

学校体育活动如果以考试为目的,体育课会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会越来越不喜欢体育课,学生在体育中考也不会考出好成绩。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淡化以考促进的意识,注意学校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1)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校报、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加大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定期组织健康、保健、科学锻炼等专业知识方面的讲座。(2)学校在认真抓好体育课教学的同时,按计划、有条不紊地搞好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性课程、体育兴趣小组活动等体育常规工作。(3)定期切实抓好几项大的体育活动,如:认真组织每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可将其深化为体育活动周或体育节的形式,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另外好友全校广播操比赛、迎春长跑比赛、冬季三项比赛以及各年级组的球类比赛等。(4)倡导学校通过大课间,创新集体竞技项目等多种方式形成学校自身文体活动特色。(5)重视校运动队的训练,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搭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平台和体育特长发展的才华展示空间。

学校通过以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方法,优化了学校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到集体的温暖,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自主能力,使之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同时学生能够在愉悦的身体活动的自主能力,使之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同时学生能够在愉悦的身体活动中有效增强体能,培养了自身在比赛中的竞争能力和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有效地促使学生健康理念的形成,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

近几年来,通过市、县骨干教师“公开展示课”的交流,结合市教育局开展的“教学质量年管理年”、“课堂教学年”“一优二促工程”等活动。进行教育理论和体育专业理论考核和说课、教学设计的评比。加强体育教研组建设和评优工作,日常教学依托于教研组内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统一规范教学内容,建立组内听课评课制度和指导教师传帮带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职业道德、教学理论、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的提高。从而体育中考有序地实施,为实现规范的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学校必要的场地、器材是一切体育工作实施的前提和保证,正因为学校场地条件不足,便得学生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体育中考虽然有效地改善了学校的活动场地,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但有其局限性。学校应从全面提高学生体质的角度出发,形成制度加大投入,充分重视体育场地建设和器材添置。

综上所述:

一项调查显示:大学一年级学生是青少年中体质最差的,高一学生的体质最好。这有力说明,体育中考对于增强学生体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学生体质状况下降是以时间为纵轴的一个纵向比较的结果,若以同一时期的横向比较,则能够凸现体育中考对于增强学生体质起到的积极作用,也同时能想象出若没有体育中考的支撑,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都会更加下滑,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会更令人担忧。同时也充分说明体育中考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无论从考试项目的设置、评分标准的科学化、场地器材的完善,还是日常体育教学、考试公平公正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体育中考在现阶段素质教育还得不到充分落实的教育大背景下,不失为增强学生体质的有效途径,尽管体育中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们有信心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它,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高中体育教学及考核的延伸和支持。本人很赞赏一位体育专家的观念:倡导体育考试的意志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而是为不考试。试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心和努力下,学生在良好体育文化氛围的熏陶中,形成健康的理念,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拥有二至三种运动技能,并付之于日常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那么作为体育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历史产物的体育考试将会自动消亡,这正是每个体育教师和体育教育专家所希望的。

第五篇:对目前监狱生产的理性思考

对目前监狱生产的理性思考

摘要 监狱生产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综合分析监狱生产发展的优势、劣势条件,审势度势地规划、决策,监狱生产才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关键词 监狱生产 理性思考

近年来,作为劳动改造主要表现形式的监狱生产,在监狱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维稳、矫治、习艺和创造财富的四大功能,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监狱生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困难和矛盾,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对此,如何理性的思考,用什么样的眼光,站在怎样的视角来审势监狱生产,成为决定监狱生产发展的关键。本文拟从“目前监狱生产面临的形势、监狱生产发展的优势、劣势,及如何审势、度势发展监狱生产”三个方面尝试解答,希望能为监狱生产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目前监狱生产面临的形势

随着监狱布局的调整,监狱生产的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劳务加工业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主导产业。监狱更多地是采取将罪犯集中在安全的监管场所,利用合作方提供的原料、技术、设备从事“短、平、快”的劳务加工生产,如服装、电子产品、彩绘等。经过几年的努力与探索,从事劳务加工生产的经验日趋丰富,生产现场的管理日趋规范,各项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所生产的产品产量、质量比初期有大幅提升,罪犯生产的人均工效是初期的2-3倍,监狱所从事的劳务加工生产得到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先天不足的监狱生产所面临的形势却不容乐观。

1.1劳务加工项目极不稳定

随着监狱生产从传统的产业过渡为今天的来料加工业,监狱先后从事过的劳务加工项目有电子产品、服装、皮鞋、竹编、彩绘等。打过交道的私人企业、公司不下十家,最终保留下来的只有服装、电子、彩绘三类,其中尤以服装为主,彩绘规模最小。尽管服装加工一直作为龙头产业存在,但先后还是换了多家企业,多个老板,就连双方合作较好的一家服装企业最近也向监狱提出撤走的要求,使得与这家企业合作的生产监区落得“找来下锅”的尴尬境地。可以说,这些年来的来料加工的劳务加工项目是东家进西家走,就象走马灯一样,谁也不知道这个项目能做多久。劳务加工项目的极不稳定是监狱生产目前最大的困扰。

1.2劳务纠纷多

监狱目前的劳务加工,说白了就是社会上的私营企业或公司进监狱,利用监狱罪犯劳动力密集、廉价和相对稳定的特点,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这些社会私企或公司进监狱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而监狱进行劳务加工的目的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更多的是为罪犯的劳动改造提供稳定的岗位和场所,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因此,从一开始双方合作的目的就不一致,目的的不一致,导致无论是合同的签订还是条款的履行,从最初就处于不对等状态。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这些私企或公司总以这样那样的借口对监狱劳务加工的产品挑三拣四,不是数量错了,就是质量差了,即使数量正确,质量也符合要求,也会找这样那样的说辞拖延劳务费的支付。而监狱没有储备过多的劳务加工项目,为了保住目前的项目,对私企或公司的种种无理要求,一忍再忍,忍无可忍,纠纷不断,表现最多的就是产品的换型。因为更换任何一个款式,劳动者(罪犯)都有一个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换型越频繁,罪犯越难以适应,不仅影响罪犯的劳 2 动改造积极性,更影响罪犯的每日工效,进一步影响监狱的劳务收入,因此,为了换型补偿问题,双方争论不止,纠纷日多。

1.3民警应对困难心理准备不足

尽管广大管理民警对监狱组织罪犯进行劳动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但对于监狱生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困难、新问题认识不足,或者认识不到位,有的只看到监狱生产发展的一面,看不到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隐患;有的是理想主义者,对目前监狱生产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不求进取,把目标当现实;有的受“高墙”意识的影响,认为自己是监狱警察,吃“皇粮”,生产是别人的事,搞好搞坏一个样,搞不搞无所谓;还有的认为只要罪犯不出事就行了,有没有劳动改造的岗位、场所,改不改造好是一个软指标,对提高劳动改造质量没有上升到新的高度去认识,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与目前监狱生产的形势不相适应。由于对监狱生产的形势认识不深,缺乏对监狱生产的全面认识,方向把握不准,思想准备不充分,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不足,面对困难不愿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在困难面前灰心丧气,使监狱生产面临的困难更大。

1.4罪犯劳动力持续减少,罪犯心理问题增多

虽不能说劳务加工是劳动改造罪犯最好的载体,但它是目前监狱最容易选择的生产劳动内容方式。监狱目前从事的劳务加工业,属于简单手工劳动,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密集型,要适应这样的劳务加工业特点,劳动力是其根本保证,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到来,监狱收押新犯的困难逐渐加大,押犯逐渐减少,劳务加工业的劳动力(罪犯)持续减少,已影响到监狱劳务加工业的正常进行,为完成合同计划,各生产监区不得不挖空心思采用各种办法来弥补劳动力的缺失。同时,室内手工劳动的特点又要求每个罪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足够的耐心和踏踏实实的态度,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劳动任务重,劳动时间长,使得大部分罪犯觉得对身 3 体和心理来说都是一种折磨,用罪犯的话来说,要能坐得住才能完成好任务,加上狱内劳务加工业,其劳动对象、劳动环境更加单调枯燥,活动范围狭小,人多嘈杂,使不少罪犯心理更加烦燥不安,情绪极不稳定,久而久之,各种心理问题频频增多,不仅影响监狱的劳务加工生产,更给监管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1.5周边监狱竞争激烈

监狱所处的地理位臵具有区域优势,优势带来的是激烈竞争。先不说监狱生产在与一般社会生产的竞争中已处于不利地位,在与同处成都经济带的其他监狱的竞争中也处于下风。由于监狱劳务加工业起步迟,生产设施简陋,既没有像样的厂房,更没有多少劳务加工的经验可资借鉴,面对此种情况,缺乏核心竞争力,要引进优质项目更是难上加难,无法从事附加值高,收益好的加工项目。

1.6监狱生产面临困境

监狱生产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和体制改革的背景中面临着许多困境:首先是民警心态困境,在体制改革和津补贴政策实施的影响下,民警中存在的“到底该不该发展监狱生产”“监狱生产有还是无”“发展监狱生产与我有无关系”“发展监狱生产是不是自己的职责”等争论不绝于耳。争论的后果是发展监狱生产的观念越来越僵化,思想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形势,心态越来越不能摆正。其次是现实的困境,一方面,监狱的劳务加工业越来越集中于产业链的低端,论为几乎无任何技术可言的底层“打工者”,缺乏技术含量的劳务加工业就会导致对罪犯的技能培训功能的弱化,对促进罪犯的再社会化过程产生抵制作用。另一方面,监狱生产各自为战,封闭式的自我发展的状态日趋严重,在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状况下,很难融入社会经济大循环圈中,这在日趋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无异于放弃了发展机会。最后,监狱的劳务加工项目的调整都是在自发状态下进行,缺少 4 上级的指导和规划,这对监狱生产的长远发展必将是致命的影响。

2、目前监狱生产发展的优势、劣势 2.1优势明显

目前监狱生产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2.1.1法定优势

我国现行法律为监狱组织罪犯进行生产劳动提供了法定依据。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刑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我国《监狱法》第四条、第六十九条规定“监狱对罪犯依法监管,根据改造罪犯的需要,组织罪犯从事生产劳动”。“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劳动”。上述法律条文在把参加生产劳动作为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定为法律义务的同时,也决定了监狱生产必须要为罪犯劳动提供稳定的劳动改造岗位和劳动改造项目。同时,《监狱法》还规定“国家提供罪犯劳动必需的生产设施和经费”,这就为监狱生产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

2.1.2经验优势

经过几年的努力与探索,监狱在劳务加工生产上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一是罪犯劳动现场的标准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坚持实行三级检查制度,监区自检、职能部门的抽检、监狱月检三者结合,并将检查结果与民警的绩效挂勾;在标准化建设中,按照对罪犯行为约束、范围控制、任务确定的要求,强化对罪犯劳动现场管理;通过建立劳动纪律、操作规范等行为约束规范,约束罪犯文明行为,维护良好的生产现场秩序;通过科学实施定臵管理,实现安全文明生产;通过建立劳动定额,质量标准和消耗定额,并严格落实,提高罪犯人均工效。二是推行星级车间评定。通过 5 对各生产监区车间的现场管理、产品产量、质量,罪犯人均功效、生产现场的秩序及其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定,确定星级等次,与民警的绩效、罪犯的考核、罪犯劳动能手的评定相挂钩,以促进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罪犯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三是对管理民警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民警的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监狱通过与成都纺专的联系,将监狱的生产管理骨干分批分期进行脱产培训,拓宽了管理民警的视野,增强了民警的实际操作技能,提升了民警现场管理能力。四是定期在民警和罪犯中开展生产技能大比武,为了以更加丰富有效的活动载体激发广大民警和罪犯的生产积极性,充分挖掘监狱生产发展潜力,监狱每年在职能部门和监区一线民警中进行操作技能比武,在罪犯中每季度进行一次生产技能比赛,比赛的成绩与劳动能手、劳动标兵评定相结合,有力地调动了罪犯劳动生产积极性。

2.1.3体制优势

经过多年的监狱劳务加工生产,监狱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在监狱层面成立了聚力服装有限公司,由党委书记、监狱长任公司董事长,一名党委委员副监狱长任公司总经理,并设立刑罚执行专员协助总经理负责监狱生产,从根本上保证了监狱生产的领导,在监狱还设立生产经营科和安全环境与劳动保护科具体负责监狱生产的规划、计划、安全检查、督促,罪犯劳动保护等。在监区层面,明确各监区支部书记、监区长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设立一名副监区长具体负责监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分队层面,监区除设有一名生产干事负责监区生产的计划、材料、各种数据的统计上报外,各个分队还有一名警长具体负责分队生产的组织实施,包括罪犯任务的下达、质量的管控、成本的控制、设备、工具的管理、罪犯劳动工种的调配、考核奖惩等。这样,通过监狱、监区、分队,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使监狱的劳务加工生 6 产从规划、计划到实施、检查督促等有人负责,为监狱生产的有序进行提供了组织保证。

2.1.4劳动力密集优势

监狱生产的劳动力主体,在押罪犯大多数处于青壮年年龄段,即18-50岁的青壮年罪犯一直保持在押犯总数的90%-95%之间,构成了在押服刑罪犯的主体,他们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阶段,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强。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大批技术骨干,他们的传帮带作用使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操作技能日渐完善,从根本上保证了监狱生产的技术要求。

2.1.5考核激励机制日益完善

监狱民警津补贴政策的实施,对民警无疑是件大好事,如何在现行津补贴政策下,积极探索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调动民警的生产积极性,监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办法,并通过开展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组织民警外出参观学习培训等一系列措施,调动了民警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调动罪犯劳动积极性方面,各生产监区根据自身的实际,一是把罪犯的劳动改造情况(完成定额、质量)与罪犯的处遇进行挂钩,与亲情会见、购物相联系;二是根据罪犯的超产情况进行实物奖励,拔打亲情电话等;三是把罪犯的超产转化为对罪犯考核的加分。激励机制的完善,为监狱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2.2劣势存在

2.2.1现行管理模式制约监狱生产的发展

监狱虽在管理层面上理顺了生产组织关系,但在基层监区推行值、带班模式,对生产发展有较大的影响,表现一,在基层民警的大多数限于值班岗位,有的民警一周进不了一次生产车间,对罪犯了解不深入,对生产过程不熟悉,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表现二,虽然各生产监区在分队层面上设立了一名警长、一名生产主管轮流在车间负责组织罪犯生 7 产,但毕竟人力、能力强弱不等,责任心不同,面对几十上百人,甚至一百七八十人的分队,管理难度可想而知;表现三,基层警力不足,监区工作和监狱生产工作千丝万缕,最后都要落在基层监区和分队这根“针”上,随着基层监区民警职责的进一步划分,职责的进一步明确,从事生产组织管理的民警明显不足,就连这有限的警力还要担负许多非生产组织管理任务,过多的其他工作占用了民警有效的组织管理生产时间,使劳动现场的警力相对捉襟见肘。

2.2.2人力资源劣势

监狱生产的人力资源劣势主要表现在组织管理主体和劳动力主体两个方面;在组织管理主体方面,监狱生产的组织管理者是监狱人民警察,身份是国家公务员,按公务员管理,因此使管理者职责不明确,目标不清晰、考核量化不够,工作业绩评定不准确、激励方法简单落后,况且监狱生产中的监狱人民警察在年龄、文化、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着差别,尽管几经培训,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占总数的82%,但专业技术占总人数的比例相当低,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作为劳动力主体的罪犯具有不同的思想认识,职业经历、年龄差异、技术水准、文化程度,形成一支构成极其复杂、水平悬殊的劳动力队伍,管理难度非常大,而且还具有极大的流动性,长期处于“收了徒弟,走了师傅”的状态,罪犯劳动力队伍不仅综合素质低,而且劳动积极性和主人翁的敬业精神根本无法与正常社会生产员工相提并论。

2.2.3成本劣势

生产经营成本是监狱生产活动的各种耗费总和,是商品价值的主要构成部分,最终要从生产收入中得到补偿。监狱生产由于在体制、人员等方面的特殊性,在生产成本上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一是监狱生产的管理者--监狱民警专业技能缺乏,管理经营人才匮乏,日常基础性工作不扎实,日 8 常管理粗放简单,导致人、财物的损耗较大,管理费用较高。而且劳动力是罪犯,缺乏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造成机具的折旧比社会生产快,折旧报废率高。二是对罪犯的培训成本极高。一般社会生产招工,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学历、技术、经验等,而监狱企业恰恰相反,是“择差录取”,接收的大多是毫无做工经验的无正当职业者,对他们则要进行长期的岗前培训,造成物耗偏高、浪费较大。三是提供劳动岗位和改造罪犯的需要,对新投入监狱服刑而又绝大多数缺乏基本的文化技术知识的罪犯,组织其进行生产劳动,也不得不付出大量的废次品成本。

2.2.4设备劣势

监狱从事劳务加工业后,生产设施仍十分简陋,既没有像样的厂房车间,更没有适应现代加工业的设备,设施设备陈旧老化,而在发展劳务加工过程中,社会私企或公司老板看重的是监狱“廉价”的劳动力,而对设施设备的投入,许多合作方提供的都是旧的二手设备。设施设备的落后导致劳务加工在低水平徘徊,这种现状难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市场的要求,产品质量和效率的落后,也都抑制了监狱生产的发展。

2.2.5封闭的劣势

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的监狱远离中心城市、偏僻闭塞、交通不便,这种自然因素和地理条件,使监狱与社会经济和文明发展被相对隔绝,使监狱生产的人文环境及生产环境成为相对独立、相对封闭的“小社会”。虽然监狱已迁移到了城区,但传统的思维、认识仍束缚了民警的思想,使民警的观念、理念仍停留于过去封闭、落后状态。在经济交往中,不愿与人打交道,不会与人打交道,思想观念的保守、落后使得监狱生产没有参加社会上的任何行业协会,参与行业交流少,获取的行业信息不多,社会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艺技术在监狱得不到应用,势必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监狱生产的发展。

3、审势度势发展监狱生产 3.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监狱生产的发展首先在于对监狱生产的认识,在于监狱生产的观念。在新形势下,要根据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对监狱生产环境的影响,结合监狱生产发展的现状,树立起一系列新的观念。一是法律的观念:要认识到市场经济下的法律,既是对生产的约束,更是对生产的保障,在与合作方的一系列争议、纠纷中,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监狱的利益。二是信息观念:要认识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生产的决策系统提供准确而高效的数据信息,不但能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加快信息资源流通,还可以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及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进一步增强监狱生产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创新观念,要认识到管理的真谛在于创新,监狱生产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只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融合提炼,形成特色”,才能接收先进的管理理论,更新管理观念,确立新的管理思想;只有观念的更新,才能进一步解放民警的思想,才能将民警从旧的观念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等思想的羁绊,走向创新。

3.2进一步提高民警的生产现场管理能力

民警作为监狱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组织管理能力的强弱决定了监狱生产发展的速度,要使民警具备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民警的生产组织管理知识的培训,将生产组织管理作为民警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针对生产组织管理中薄弱环节,结合实际,制定民警培训的近期计划和远景目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对民警的培训力度、广度,普遍提高民警对监狱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力;二是提高民警生产现场的组织管理能力,监狱生产的劳动力主体是罪犯,10 要提高民警生产现场的组织管理能力,就是要提高民警合理组织罪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包括科学制定罪犯劳动计划,合理组织罪犯进行劳动,对罪犯劳动现场的管理及科学调动罪犯劳动积极性等;三是要按照民警专业化建设的要求,制定生产管理岗位民警的知识结构、技能素质的标准,合理安排针对性强的培训项目,与大专院校进一步合作,对从事生产组织管理岗位的民警开展上岗资质培训,以提高民警的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四是进一步探索完善民警的激励机制,将监狱生产工作纳入到民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去,在制度上加以补漏,在评价指标上加以完善,在激励手段上加以创新,在激励幅度上加以提高,进一步规范,强化民警组织管理生产的职责,提高民警抓监狱生产的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

3.3实施科学的罪犯劳动生产激励机制

罪犯劳动生产的激励机制和措施很多,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大大激发罪犯劳动生产的积极性。一要充分尊重罪犯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改造氛围,良好的改造环境必将促进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必将充分调动罪犯劳动生产的积极性,而这个环境就来源于监狱民警对罪犯实行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的管理,其中的关键更在于对罪犯合法权益的尊重。因此要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尽可能给罪犯人道关怀和实际帮助,让罪犯透过执法的公正,看到改造的希望,从而激发改造和劳动生产的积极性。二要创新改造手段,充分调动罪犯劳动生产积极性,从改造的需要出发,对罪犯劳动进行科学组织,如实施劳动分工与劳动协作,劳动竞赛,劳动考核与奖励制度等。在劳动中培养罪犯开拓进取、互助合作、公平竞争、奋勇争先的优良品德。要在对罪犯实行的劳动保护中,探索实行劳动报酬制,要主动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工作联系,为罪犯刑满就业牵线搭桥,以充分调动罪犯争学技术、积极劳动,促进监狱生产发展的积极性。三要对罪犯劳动行为进行有效调控,对罪犯在劳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行为进行赞许,鼓 11 励和引导,而对罪犯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不良行为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包括伪装生病或故意夸大病痛程度逃避生产劳动的行为;自伤自残逃避劳动生产的行为;违反劳动纪律,违反工艺操作规程,不讲劳动质量和效果,消极劳动造成产品质量事故的行为;故意损坏劳动工具,使劳动生产无法继续进行以及用行动或语言顶撞民警或拒不接受劳动调配,甚至煽动他犯损害劳动生产的行为。对罪犯上述在生产现场的违规违纪行为要有效防控,坚决打击。

3.4构建合理的管理模式,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紧跟监狱生产的发展形势,确立“强化内部管理,优化劳动项目,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思路,发展劳务加工生产。一是学习和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方法,通过建立积极向上的监狱生产文化,为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奠定基础,并按照劳动现场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努力实现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修定和完善劳务加工管理办法,加强内部管理,明确管理职责,规范岗位民警的工作行为。按照“5S”管理的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5S”管理,加强民警的现场巡查、检查,科学合理下达生产定额和劳动任务,促进劳动工效的提高。二要根据各项目产品质量管理的要求,不断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一方面以开展QC活动为主线,加大质量管理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民警的品牌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罪犯的质量意识,树立向质量要效益的生产经营理念。另一方面,根据不同项目的质量要求和工序流程,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项目的质量检查方式,明确各项目质量考核指标,以生产管理基础工作检查为契机,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管理岗位职责,做到从严、从细、从实抓产品质量。三要加大对设施、设备的科技创新力度,适时适度对工艺流程和机器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或者购买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对合作方提供的设备也应在技术指标上提出要求,达到既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又杜绝罪犯超时超体 12 力劳动的效果。四要根据市场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项目结构,增强抵御市场变化的风险能力,确保生产的持续发展。

3.5注重合作

任何经济交往中,基于各方利益差异及其他原因,合作双方经济纠纷在所难免,要本着诚信、互谅互让的原则,注重协商、谈判,解决合同的签订和修正。对于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争议、分歧,要本着“分则损,合则赢”的原则,通过谈判,解决纷争。要本着诚信合作,正常增长的目标与合作方进行开诚布公的谈判,以形成正常的提价机制和产品换型补偿机制,尽量减少与合作方的各种摩擦,以达到双方合作共赢的目的。结束语

正确正视和面对监狱生产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理智地分析监狱生产发展的形势,把握时机,走出困境,科学地决策,审势度势地制定措施,充分调动民警、罪犯的生产积极性,监狱生产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监狱生产必将持续、健康、高效地发展。

下载大师级英语语言学家对目前英语专业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师级英语语言学家对目前英语专业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目前青少年萨克斯管业余考级现状的思考

    对青少年萨克斯管业余考级现状的思考 内容摘要:目前红红火火的萨克斯管业余考级给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和现象,本文从考级的学生、......

    对目前农村税费改革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目前农村税费改革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目前农村税费改革问题的调查与思考2007-02-02 21:56:01被喻为中国农村继土地革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第三次农村革命的税费改......

    对目前国企治安保卫工作管理提升的一点思考

    对目前国企治安保卫工作管理提升的一点思考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职责由过去的“打击防范”转变为现在的“预防为主、打防结合”。在新的形势下,石油企......

    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精)

    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曹淑萍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娄底,417000 摘 要:加强实践教学, 突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实践......

    对目前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的思考及对策初探

    对目前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的思考及对策初探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人民法院......

    对当前银监办工作状况的调查与思考目前

    对当前银监办工作状况的调查与思考目前,银监办的去留问题成为银监系统七千余办事处监管人员议论的焦点,也成为阻碍银监局、银监分局内设机构调整的绊脚石。留:人员少、责权失衡......

    目前社会风气问题与思考原文

    目前社会风气问题与思考原文改革开放20余年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各项经济指标迅猛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国经济建设的巨大......

    对英语专业认识(范文模版)

    对英语专业认识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学习`掌握并运用英语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