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目前青少年萨克斯管业余考级现状的思考
对青少年萨克斯管业余考级现状的思考
内容摘要:目前红红火火的萨克斯管业余考级给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和现象,本文从考级的学生、家长、老师以及主管单位几个大的方面提出了它们在各自方面的一些错误的认识、行为和不足的地方,并就这些错误和不足提出了应对的措施和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萨克斯管 业余考级 音乐
引言
萨克斯管考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业余萨克斯管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业余学萨克斯管虽然不像专业学习要求那么严格,但要注重给孩子们打一个好的基础,它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手指动作,而且是一个全面的音乐教育。我们的目的应该是通过学萨克斯管让学生学到音乐知识、体会音乐、感受音乐、热爱音乐,从而用表现音乐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通过具有权威性的专家学者对学习萨克斯管的考生的演奏水平进行客观的评估,对孩子演奏技能的测试,给学生的阶段学习一个评价,以便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它有助于鼓励促进学习者们技艺的正确发展和不断提高,使考生及家长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让他们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有一个基本认识,及时了解问题的症结。
可是,到了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考试不够规范化,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前校外萨克斯管音乐考级存在的几种不良的倾向:
一、家长的刻意追求
一些家长由于缺少对萨克斯管考级和考级院校的正确认识,迫切要求教师为自己的孩子确定较高的不切实际地的级别参加萨克斯管考级。因为这些家长认为孩子能在校外音乐考级中获得较高的级别,这是孩子和家长的虚荣心在作祟。殊不知这是一种好高鹜远的不良倾向,它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违背了孩子学习音乐是为了人的全面和谐地发展的本来意义。因此,也就丧失了孩子学习音乐的初衷。
二、教师的不理智
正是在家长的无理要求下或教师自身的虚荣心的驱使下,才使得有些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以致放弃了正常的音乐教育,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
力为学生的校外音乐考级做准备。因为有些教师认为如果自己的学生在考级中能获得好的成绩,就是对自己教学成功的体现,并引以为荣。的确,社会上确实存在着这样的偏见,由于这些人喜欢的只是表面上的东西,这样教师就不会对学生的音乐才能做出公正全面的评价,从而使很多教师对于考级的学生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很多方法上的不足。
三、拔高现象严重
有一部分学生、家长和老师对考级的目的和意义还存在各种模糊的认识,不注意基本功训练,急于求成,严重出现拔高跳级,有的孩子学萨克斯管不足两年就报考六级,错误漏洞百出,但是对有些学生来说认为我考的级别越高,我上重点中学有分加,父母会奖赏我,同学们会羡慕我;父母认为脸上有光彩,可以在同事面前说我的小孩8岁过八级,让人家羡慕。于是要求老师只教考试曲目,学生天天练考级曲目,把考试作品当作唯一的学习内容,只局限于应付考级,结果演奏平平,缺乏活力。忽视基础性教育、盲目跳级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欲速则不达,不管客观上有什么需要,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有害的,拔苗助长本身就是违反萨克斯管学习规律的。
四、承办音乐考级单位对音乐考级作用的夸大宣传
目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考级委员会众多,市场经济的竟争渗透于社会的每个角落,这种现象同样反映在音乐考级之中。因此,许多音乐考级部门尤其是考级筹办单位除了极力宣扬自己的优势之外,都特别强调考级对学生音乐才能培养的特殊作用。以致部分家长或学生片面地认为考级是通往音乐殿堂的必由之路。
五、音乐考级单位对音乐考级的要求降低
并不说要降低音乐考级的大纲要求,而是指在音乐考级的降低要求。如果分析一下考级的结果,大家就会发现这一现象的存在,从各音乐考级单位每年考级公布的合格率足以说明这一点。这也正是一些音乐考级院校看中一些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心理需求而做出的正常反映。
应对的措施:
一、要提高老师和学生家长对考级意义的认识
每一位萨克斯管教师都会面对众多学生家长不同的学习目的与动机,又面对学生家长不同的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修养等千差万别的不同层次。有的从培养儿童素质出发,有的从就业、考学出发,有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培养孩子成为萨克斯管演奏家等等。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我们要进行正确地引导,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萨克斯管考级,不能违背萨克斯管教
学的规律,更不能把学生引入歧途。教学时应当配合同等水平的大量基本练习。因为要想演奏好一首作品,除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以外,还要有良好的表现音乐的能力。如果不懂音乐的语气,也不管音符节拍演奏是否准确,错音一大堆,没有分句,没有呼吸,不理解乐曲的性质,只顾手指反复运动,完全不知道自己演奏的是什么,又怎能谈得上准确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作曲家的风格要求呢?这样学萨克斯管学得太辛苦、太枯燥,更谈不上自我欣赏音乐,更达不到考级的目的。
二、萨克斯管考级制度应该不断地完善,以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现行音乐考级制度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进一步完善:
(一)在音乐考级中,应该把唱歌、器乐、欣赏、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四大音乐教学内容作为必考科目。
基本乐理和欣赏可由省教委组织统一命题考试,考生在基本乐理和欣赏考试合格的前提下,方可参加基本音乐技能的考试。为了减轻考生的负担,基本乐理和欣赏的考试可由省教委委托各地、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安排,全省按统一标准严格要求。这样做,可以弥补许多音乐考生在音乐理论方面的欠缺,规范音乐教学,推动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在音乐基本技能考试中,应将学校艺术教育委员会指定的曲目与学生临场自选曲目相结合。
通过指定曲目的表演,可测试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程度;通过临场自选曲目的表演,可大致了解学生的艺术特长,从中发现可以继续培养的人才。
三、处理好正常教学与萨克斯管考级二者的关系
萨克斯管教学不一定非要参加专业的萨克斯管考级,但是,参加专业的萨克斯管考级必须以音乐教学为依托。一方面,参加专业的萨克斯管考级应该在不影响正常的萨克斯管教学的前提下进行。另一方面,音乐考级必须与正常的教学进度相对同步进行。因此,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本人认为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明智地确定参加校外萨克斯管考级的级别。教师、家长都必须正确地对待学生的音乐家质与才能。在确定萨克斯管级别的时候,教师应根据学生水平科学的引导,并帮助学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更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排除一切不合理因素的干扰,确定切实可行的考级目标,避免盲从。根据心理学有关原理,学生心理的过度焦虑与过低焦虑都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应有的能力与水平。因为过度的焦虑,会使学生对考级丧失信心,出现退缩行为,甚至产生对考级的恐惧症。同时,要随时提高学生学习萨克斯管的兴趣,使萨克斯管学生明白只要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一定的目标。
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树立信心,使萨克斯管考级对整个音乐教育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使学生的萨克斯管才能得以健康地发展。
(二)萨克斯管考级内容要渗透于正常的音乐教学之中。将考级与正常的音乐学习对立起来是不合理的,要正确处理好萨克斯管考级与正常音乐教学的关系。应该说音乐考级是促进正常音乐教学的一种手段,是课内音乐教学的延伸。它是为正常的音乐教学服务。而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为了达到考级的目的而影响正常的音乐教学是不可取的。
四、考级部门规范化
一方面,对考级部门的审核要严把关,确定其具有相应的资质,另一方面,主管部门要求评委严肃考试纪律,严格考级标准,凡是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准过级,决不讲情面。
结语
正确认识校外萨克斯管考级,避免各种不良倾向的产生,是每位考级辅导老师、家长和参加考级的学生都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我们务必科学、理智地对待校外音萨克斯管乐考级,不要为了考级而考级,真正理解考级对学生音乐素质提高的积极作用,确保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
第二篇:关于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的思考
关于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的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整体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巨大跨越,但与逐渐鼓起来的腰包极不相称的是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却越发显得单调乏味。当前,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业余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对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我村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现状的基本情况 村位于 镇政府所在地东部,由、两个自然村合办而成,区域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89亩,拥有18个村民小组,570户,总人口1958人。经过走访调查,我村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看电视。看电视是目前我村农民用于业余生活娱乐普及率最高的休闲方式。它拓宽了农民的视野,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但在节目安排上,大量的连续剧、搞笑片及综节类节目占据荧屏。特别是随着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这类节目占据的份量越来越大,而一些反映农村生产生活的文艺节目、农业生产技术的节目很少。
2、串门聊家常。这个主要集中在中老年妇女之间,她们在晚饭过后,经常串门、聊天。串门聊家常是农村最原始、最淳朴的一种娱乐方式,但是这种娱乐方式正在随着看电视等其他各式各样的更具诱惑的娱乐方式的出现而逐步消退。
3、打牌和打麻将。在农村,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娱乐方式,从最初的老年人闲时打打牌消磨时光发展到一些农村的青年人打麻将赌博。由于现在农村的耕作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收割耕种均已实现机械化,导致村民有大量的业余时间无所事事,造就了打麻将赌博现象的存在,再者人们的意识薄弱,普遍认为赌博并非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恰恰相反,大多数人认为只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甚至认为赌博是一种经济实力的体现,能力的较量,饭前饭后的谈资。殊不知这种行为对外会造成人情世故的冷淡,亲戚、朋友关系的不和谐;对内造成家庭的矛盾,一些恶性的赌博往往还会滋生社会治安事件。
4、迷信活动。时下,在农村封建迷信活动日渐盛行,稍微留神一下,就会发现封建迷信活动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丧事大操大办,祭祀之者,不仅要披麻戴孝,大吃大喝,请乐队和吹鼓手,为去逝的人焚烧冥钱和扎制的别墅、小轿车、电视机、牛、马等纸制品,还要请和尚超度亡灵。
(2)算命先生、风水先生生意兴隆。无论嫁娶,还是盖房、选墓,甚至升学考试、出远门等都要找算命先生或风水先生看手相拆字占卜算卦。(3)神鬼思想作崇,在家里挂神像设香案,烧香跪拜,祈求神灵庇佑钱财、命运和健康,以保平安顺利。
(4)更有甚者有病不去医院,相信巫婆神汉,找一些所谓的“神医”化解病情,最后既浪费了钱财,又耽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了当前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天平严重失衡了。
以上是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基本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加快,但文化事业的进步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与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相适应。昔日曾在村庄里的歌声、锣鼓声、戏曲声、电影声已越来越多地被麻将声、吵闹声、过路车辆的鸣笛声所代替,在农民追求物质生活现代化的大道上,文化生活却在退化,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距甚远。
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经济原因。农村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大多数农民群众都以外出务工或者务农为主,这些工作都非常辛苦,导致了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金钱用来进行文化娱乐活动。所以他们很难对文化娱乐活动感兴趣,文化娱乐活动也很难在农村发展。
2、观念因素。群众对文化娱乐活动不太赞成,许多群众都会把各种合理的文化娱乐活动当成不务正业,这就扼杀了一些农民的艺术创造激情,以及表演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的创新性和延续性。
3、政府投入不够。农村可供娱乐的公共设施很少,虽然现在每个村都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但是往往一个村只有一套或者两套,远远不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我村现有一个农民健身广场,但是我村有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而且健身广场只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还缺少音响等设备。这样很难实现农村文化娱乐的普及性和多样性。
4、文化程度不高。农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造成了他们思想的固化、传统,使得他们很难接受一些新潮的文化娱乐活动,或对这些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三、改善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的建议
1、上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当前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民生活要不断改善提高,除了丰富的物质需求之外,精神文化需求同样不可忽视。而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 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农村整体发展的进程。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长期以来“重经济轻文 化”的思想比较严重,以至导致农村文化发展缓慢。政府就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巩固农村这块文化阵地。
2、加速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尤其是对乡镇文化队伍的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他们担负着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乡镇文化站就是农村文化的一线管理者和组织者,村级文化室、图书室的管理辅导离不开文化站,乡镇一级的文化市场管理、监控也离不开文化站,集镇大中型文化体育活动以及文化体育协会网络组织的管理与引导,不仅离不开文化站,而且还需要文化站去组织、去发展。由此可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个过程之中,乡镇文化站所面临和承担的工作是繁重而复杂的,因此,加强乡镇文化站和充实基层文化队伍己迫在眉睫。
3、健立健全各种机制。要把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健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和基层文化单位评价机制,推动农村文化生活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三篇:青少年道德现状与思考
青少年道德现状与思考
摘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青少年道德现状值得堪忧,全社会应当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应当携起手来加强对青少年良好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引导。关键词:青少年道德现状思考
近年来,由政府相关部门联合组织的青少年“道德之星”评选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一活动的开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但是,作为青少年的道德规范阵地——学校,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规范青少年行为的责任,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却发现,青少年的道德现状并不容乐观,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出太多的与道德规范相悖的现象,有的甚至到了违法犯罪的程度,因此,关注青少年的道德现状,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当前青少年道德品质下降的原因
各家庭早期教育的缺乏是造成青少年道德品质下降的首要原因。中华民族是传统的礼仪之邦,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太多的传统美德。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人都知道,绝大部分青少年从小就是在父母的“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知礼守法,遵章守纪”等的唠叨中长大,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我们从孩子时就开始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再加上入学后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进一步学习,所以那时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在新旧世纪交替时期初出生的,从小没有受过苦,生长在有吃有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里。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和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多数身强力壮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挣钱,许多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有的从一两岁就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以及其他监护人一起生活,这样就产生了隔代教育,而隔代教育对孩子多的是溺爱,少的是恰当的教育引导,加之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教育方式很难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所以,少了父母“唠叨”的留守青少年的道德现状不容乐观。
其次,复杂的社会现实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凶杀、色情、暴力、网络游戏等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镜头在一些影视节目中屡见不鲜,赌博、网络游戏在青少年身边随处可见,这些现象成为青少年模仿的对象。讲求吃喝玩乐、贪图享受等不良现象也让青少年养成好逸恶劳等恶习。他们越来越只要求别人给予什么,而不求自己奉献,加上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经济也适当的宽裕,孩子们也变得“富”起来了,这些富起来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应该更加引人深思。
第三是各种因素制约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法制的不健全,把太多的责任推到学校的身上,让学校不敢管;家长的不理解,把太多的指责指向老师,让老师不愿管;学生的不接受教育,把太多的蛮横丢给老师,让老师不能管。加上我们部分教育工作者的法制意识不强,对教育的理解不够,所以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往往把应该耐心细致的教育变成了简单粗暴的体罚,这既伤害了学生,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更给今后学校的教育工作造成了十分被动的局面。
有这样的一个真实的事例,在某中学,一个十分调皮的学生把课堂当成了自由市场,想来就来,相去就去。一次课上,该学生站起来想出教室,被上课教师拦住询问,这个同学狂妄地对老师说:“你敢打我吗?”气极的教师打了他两下,后来这个学生和他的家长竟然向老师索赔。学生的无理和家长的不理解,把老师推向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试想,今后再有这样的事出现老师还会去管这样的学生吗?
二、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首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刻不容缓。学校、家庭、社会都要来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经常性的教育和引导是别的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父母要用伟大的亲情来感化孩子。有的孩子犯错误后,当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们的回答让人吃惊:我的父母不爱我了,不喜欢我了,不要我了。可以想象,这种因感受不到家的亲情和温暖而把一切都看“透”了的孩子们,教育起来的难度有多大?孩子的德育教育的第一课便是教他们学会感受爱和学会去爱,也只有让他们感受到爱和学会去爱,他们的心灵才会更加充实,生活才会充满阳光,心智才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第二、全社会要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大家对“孟母三迁”的故事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吧,有些时候,环境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我们教育工作者经常有这样的感叹:我们在学校十年的教育,学生可能到社会上一天就学坏了,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多大了。有些时候,孩子们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性是从我们做父母那里学来的!这也让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感到十分困难,因为孩子们可以大声地说: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做的!如果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环境得不到净化,只凭学校的教育是很难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人来,除非我们的学生永远不离开学校。
第三、加强学校教育是提高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关键。
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对他们的影响是很大的,学校教育也是最直接、影响最深远的。所以,学校既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条件,又要充分认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适应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平等的人格,朋友般的教育理念,运用互动的教育方法和生动活跃的教育形式,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一是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等活动,使青少年身心得到解放,心智得到启发,思想受到教育,把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容入到生动有趣的活动之中。二是充分借助传统节日、建党纪念日、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以及青少年的入学、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抓住时机,整合资源,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团会,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和必要的仪式,引导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三是充分运用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评选“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
生”等活动,选树青少年身边的正面典型事迹;积极宣传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事迹,为青少年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激励青少年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
广大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加强自我约束,在管理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情动人,持之以恒,切忌简单粗暴,一定要理智地对待孩子们的过错,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培育他们的良知是教育感化的关键。只有我们真正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他们也才会更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
第四,进一步规范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也十分重要。我国现在大多数规范没有一个可具体操作的标准,有的地方又管得过死,限制得较多,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无从着手。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而他们的道德品质的优劣将决定他们的一生,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第四篇: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状和思考
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状和思考
一、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现状
随着二十多年的普法教育和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和第二课堂的法制教育活动使学生的法律素质普遍提高;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形成了
“三位一体”的格局。但是,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逐年增多且有向团伙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还未引起各级的足够重视,教育措施没有落实到位,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普遍淡薄,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较弱。
(一)基本经验
1、学校主导,突出正面教育。目前中小学的法制教育主要利用思想政治课来进行,与学校德育教育和依法治教紧密结合;利用第二课堂、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
2、部门联动,确立制度机制。通过建立家庭联系卡,校园周边环境建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制度化的格局。充分发挥教育、团委等职能部门的作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广泛发动,开展各种活动。一是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如制作法制黑板报、手抄报,召开普法主题班会会、报告会,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图片展,组织有奖征文、法制文艺汇演,建立青少年交警学校,开设学生模拟法庭,参观监狱劳教所等;二是抓好校园周边环境的重点整治,学校和派出所紧密配合,净化校园内外治安环境。
(二)存在问题
青少年法制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1、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消极作用。青少年易于受到外界的不良诱惑和影响,社会上各种消极、丑恶现象和不良风气都会以各种方式反映到教育领域中来,一定程度上冲淡了青少年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的效果。
2、学校的法制教育存在着误区。一些地方和学校(包括大学)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不准,还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针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方式单调乏味,教育效果不大。
3、社会环境对学生的不利影响。由于适合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的规范化公共活动场所不足,对社会上闲散的青少年法制教育不够重视并缺乏抓手,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
二、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认识偏差。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些部门和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对青少年学生特别是面临中考、高考的学生存在着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影响了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2、政策缺位。“五五”普法规划对学校的法制教育提出了“计划、教材、师资、课时”四落实的明确要求,但在教育系统的教学大纲上没有具体规定,各中、小学校没有统一的法制课课时,没有统一的法律教材,没有专门的法制课教师,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缺乏政策层的支持。
3、制度失范。虽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如法制副校长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教学讲评制度等,但行之有效的制度并没有得到一体遵循,有的学校只是摆样子、走形式,还缺少统一、有效、便于考核和操作的制度措施保障。
4、形式陈旧。虽然有一些生动形象的活动形式,如模拟法庭、征文比赛、文艺节目、现身说法等,但这些活动时间和空间有限、方法传统,缺乏长期性和有效性;学校采用的集中辅导讲座,不分对象,不分内容,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为进一步抓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加强工作:
1、部门重视。学校、部门领导及学生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把法制教育列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设立法制教育专门机构,认真落实和开展“法律进校园”的各项工作,同时加大检查督促力度。
2、明确职责。法制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参与。一是配备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学校给学生上法制课;二是组建法制教育讲师团,开设心理辅导课和心理辅导室;三是组织律师和法律志愿者,开展“法律进学校”等活动;四是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暨帮教基地,教育、感化和挽救失足青少年;五是建设青少年维权岗,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3、教学规范。按照中央精神和普法规划的要求,加强中小学法制课程建设,把法制教育课纳入教学大纲,规定具体的课时安排,统编通俗易懂的教材并列入考试内容;配备专职法律教师,壮大法制教师队伍,组织培训和考核。
4、工作全面。在紧抓在校青少年法制教育不放松的同时,逐步加大对大学生、社会青少年、“两劳”释放青少年等处于法制教育工作真空地带的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充分利用社区活动、青年志愿者、大学生社会实践等各种抓手,让更多的青少年受到法制教育。
5、创新形式。一是充分利用各类媒体阵地,通过形象、直观的法制教育内容,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消极、丑恶的影视和网络的负面影响,使每一次活动都成为一场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二是学用结合,让青少年在学法用法的过程中树立法律意识,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和他人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县普法办)
第五篇:《对东莞市青少年阅读现状的了解与思考》
您好!我们来自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一年级,现正在进行一个关于《对东莞市青少年阅读现状的了
解与思考》的研究性学习调查活动,如有疑问请咨询本小组组员。
本活动仅会占用您几分钟的时间,请用愉悦的心情来填本调查卷!请在选项前打勾(本调查表若不作特殊说明则为不定项选择)。为了保护环境,本表会重复使用。请使用铅笔填表,谢谢合作!
注:该调查中的“书”一般除了课本和辅导书。
1.您在什么年级?
A.初中B.高中
2.您的“书”多从哪里来?
A.图书馆借 B.书店买 C.网上订购 D.借别人的3.您的“书”多是什么?
A.电子书B.传统书 C.报纸 D.杂志4.您是怎样找书看?
A.老师推荐B同学推荐.C.查销量排行榜D.父母塞给我的 4.您在读书时还干些什么?A.听音乐B.做笔记C.吃喝 5.您在什么时候看书?
A.空闲时B.做作业痛苦不堪时 C.睡觉前 D.外出时 E.吃饭中 F.课间 6.您每天看多久书?
A.30分钟内B.30到60分钟 C.60分钟以上 7.您多在什么地方看书?
9.您为什么要看书?
A.打发时间B.充实自己 C.别的同学也在看D.被迫的 10.您会不会完整地看完一本书?A.大多是 B.有时 C.很少D.看情况 11.您看一本书会重复看一次以上吗?A.大多是 B.有时 C.很少D.看情况 12.您觉得看书给你什么?
A.欢乐 B.开拓视野C.人文素养的提升D..多是浪费
时间,无太多意义而且视力加深
13.您外出时是否常带书?
A.经常是 B.有时C.很少 D.从来不
14.您觉得电脑、电视给你的阅读造成了什么影响?A.看书时间越来越少 B.没多大影响 C沉不下心来看书(特别是纯文学)
15.您通常会不会对一本书或其他文章做出反馈?
(如填写调查表)
A.课室B.图书馆 C.书店 D.家里F.安静的地方G.不定A.会 B.不会,因为好麻烦!C.不会,因为没用 8.您多看什么类的书?(1)A.国内的B.国外的(2)A.网络文学B.支持传统
(3)A.玄幻/武侠/言情类 B.散文/名著C.社会/科学
D.人文/历史 E.娱乐/体育F.艺术类G.外语读物H.传记/励志 I.政治/经济/军事
16.您看完书后会怎样处理它?
A.不管了B.卖、租给别人C.送给别人D.借给别人 E.捐给班(校)或贫困地区 F.扔了或者将它人道毁灭
感谢您对本活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