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状与思考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状与思考
为深入了解我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现状,探索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更好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9月10日至9月30日我们对全县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调查走访,走访了县人民法院、县公安局、县教育局等单位,到永丰、梓门、杏子、井字等乡镇及城北学校进行调研,有关调查情况如下:
一、我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现状
各级各部门长期以来重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把它作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点,从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高度,采取多种措施,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作了有益尝试,维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增强了青少年法制观念, 基本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格局。
(一)领导重视,网络健全。各乡镇都把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到当地依法治理工作总体规划之中,作为依法治理的基础工程之一,摆上当地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年初有计划安排,年度中有检查督促,实行责任目标管理。此外,全县教育系统健全了依法治教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乡 镇还专门成立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中小学校普遍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载体有创新,阵地有拓展。全县建立了包括城北学校和国藩实验学校在内的2个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并在形式和内容上也有了新的发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还开办家长法制学校,定期对学生家长进行法制培训。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突出教育的实践性和娱乐性,通过参观、征文、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每年的9月份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各乡镇都集中认真开展了宣传教育。这些活动的举行,都有力地促进了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工作的开展。
(三)校园法制教育得到广泛开展。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绝大部分学校把法律知识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基本上做到了“计划、教师、教材、课时”四落实,利用政治课、班会、校会、专题教育等渠道,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将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自护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学校的第一课堂作用。在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中,各乡镇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成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预防和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分宣传发动、排查治理、巩固总结三个步骤,开展了预防和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活动;对各中学实行综治目标管理,一票否决。明确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法制副校长为第二责任人,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把专项活动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学校开展“远离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大讨论和学生签名活动,召开主题班会并写心得体会,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四)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了合力。青少年工作涉及部门多,范围广,要特别注意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发挥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明确职责,发挥整体效应。近年来,全县共青团、综治、公、检、法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在侦查、检查、审判涉及青少年的案件中充分考虑青少年身心特点,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大力开展扫“黄”打“非”、禁毒工作;严厉打击针对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活动;重视对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做好安臵帮教,预防和减少失足青少年重新犯罪;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积极为权益受到侵害的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积极做好孤残儿童的收养登记工作。在广大青少年中倡导文化、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加强对青少年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净化文化市场,净化青少年精神生活空间;发挥舆论、传媒优势,普及有关法律知识,大胆揭露、曝光 侵害青少年权益的现象,并对典型案例进行报道,效果显著。加强青少年的医疗、预防保健及对青少年健康有影响的社会公共卫生的监督和服务管理工作;加大对制造、销售和经营有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商品、文化制品的打击力度;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严厉打击雇佣童工的违法行为,监督用人单位执行对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保障未成年工的劳动安全卫生,努力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同有关单位的联系,促使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整顿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开展警校共建文明单位活动,强化刑释解教青少年安臵帮教工作,全县共建失足青少年帮教工作站16个,家长学校18所,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存在问题分析
我县在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存在死角盲区,尤其是社会青少年群体这一块;二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据双峰县人民法院统计,2006年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案件的9.6%,与上年同期6.2%相比,增长3.4个百分点;县公安局统计2006年青少年犯罪嫌疑人170余人,比上年度增长0.2个百分点,受治安处罚的也略有上升。2007年到目前为止,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人数已经接近去年,预防青少年违法 犯罪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青少年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有待提高。经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
(一)缺乏刚性机制,制度难以落实。虽然制订并形成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比如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学习培训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法制课教学讲评制度等等,但由于缺乏严格的考核监督机制,以至于这些制度大部分都只停留在文件或只是上墙而无法真正落实。
(二)政策错位。虽然近年来一直在强调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但现行各项政策导向迫使各类中小学校围绕高考、中考指挥棒转,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法制课很难进入学校正式课堂。学校的法制教育要求“计划、教材、教师、课时”四落实,但与教育部的规定产生冲突,根本不能进入教育系统制定的教学大纲,学习内容既然不在教学大纲目录,特别是中、小学,要做到“四落实”是不可能的,产生了法制课教材不统一,法制教师量少质弱等问题,致使法制课计划难落实,法制课时无保证。
(三)社会负面影响。当前,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诲淫诲盗的文化产品、网络文化屡禁不止,都对青少年尚法意识的养成产生不良影响。
(四)法制教育方法老化,没有针对性。对于在校的青 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虽然不少地方在加强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摸索了一些生动形象、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模拟法庭、征文比赛、法制文艺小节目、现身说法等,但这些活动毕竟范围有限,活动时间有限,形不成长期效应,其效果也是短期的。近年来司法行政系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编写了相应的法制课教材,但出于学生减负的要求和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该教材无法进入学校,各地学校的法制课教学各自为战,缺乏系统性,形不成规模。各地大多采用集中授课,强制灌输的方法,尤其是初中、小学,不分年级,不分受教育对象,一概采用相同的教育方式,相同的教育内容,每学期或在开学或在结束之时举行一次大型法制讲座,几百人集中听课,这种强制性的说教,大多缺乏趣味性,抹杀了法制课的针对性,令青少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实际效果可想而知。社会青少年尤其是闲散的社会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绝大多数处于自发状态。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初中毕业辍学的青少年,既无工作单位,家庭管理又差,思想不定型,精力又充沛,是法制宣传教育的盲区,几乎谈不上任何形式的法制教育。缀学及闲散的青少年犯罪率大大高于在校青少年学生,据县人民法院统计,在校生犯罪仅占全部青少年犯罪的9%,其余大多数为缀学的社会青少年,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这一类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滞后。
(五)经费严重不足。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需要经济投入的工作,虽然涉及这一项工作的部门机构多,但有专项财政拨款的单位很少,即便有专门的财政经费,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与工作需要相比缺口太大,据统计,“四五”普法期间,各乡镇用于法制宣传教育的经费平均每年不足万元,到青少年法制教育这一块那就更少了。学校法制课师资力量薄弱,难以满足青少年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据调查了解,在各学校法制课教师中,没有一人是法律专业的,只有十余人通过函授或自考学习了法律专业。
三、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几点建议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整体作用,促进各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
(一)加强领导,健全保障体系。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涉及范围广,牵涉单位多,必须由各级党委、政府牵头,出面组织协调,赋予各部门相应的职责权限,并给予必要的人、财、物支持,领导的重视,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条件。
(二)明确职责,严格考核,形成合力。首先,要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要明确各职能部门在青少年法制教 育中的职责,严格考核,既避免重复交叉、浪费人力、物力、时间,又避免互相推诿扯皮、产生真空空白地带,形成各部门协调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其次,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协调。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学校不可能包揽青少年的一切事务。对于在校学生而言,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学生离校期间的管理,要推广好的经验,“学校放假,社区开学”,发挥社区熟悉情况,近便安全的优势,使学校管理与社会管理合理衔接,不留空档。对社会青少年,一方面,国家要尽快出台有关政策,扩大社会就业渠道,加大辍学青少年再教育或技能教育的范围、力度,从源头上解决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要根据“谁用工,谁负责”等原则,由用人单位和居住地基层组织加强对社会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同时,积极为社会青少年提供法律服务,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消除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死角和盲区,降低社会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比率。三是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协调配合。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密切注意青少年的思想动向,一方面要注意加强正面引导,教师、家长要起典型示范作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对于已经产生的错误,家长要配合学校及时批评教育,坚决予以 纠正。
(三)加强学习培训,搞好队伍建设。召集一批优秀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标准建好一支普法讲师团,大力增强学校法制课的师资力量,提高法制课教师的法律素质,鼓励现有的法制课老师参与法律学历教育,吸引法律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投身中小学教育事业,彻底解决中小学法制课师资短缺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培训,完善他们的法律知识结构,改变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只懂与自身相关法律知识的单一知识结构现状,培养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法制课人才。同时,还要加强各级关心下一代组织的自身建设,促进离退休老同志更新知识,提高关工组织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增强效果。要根据青少年活泼好动,求知欲强,精力旺盛、好奇心重等特点,进一步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效形式,彻底转变靠书本灌输、枯燥乏味的现状,提高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兴趣,增强青少年的法律素质。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用优秀、生动、形象、直观的法制教育内容,抢占各类传媒阵地,引导青少年抵制消极、丑恶的影视作品和黄、黑、恶网吧的负面影响。其次,要加强青少年学法用法与其它普法对象学法用法的结合,把青少年法制教育纳入到全民学法用法的总体规划中,用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良好表率激励青少年 的学法积极性,促进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发展。第三,要结合道德规范教育和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开展青少年学法用法活动。法律与道德规范有着天然的联系,科技文化水平的高低对法律知识的学习领会也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法律、道德、文化三者在内容、形式上都互为补充,互相衔接,搞好三者的结合,一举多得。第四,要把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打击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不仅仅要让青少年学法、用法、护法,更重要的是要让青少年守法、用法、护法,提高用法律保护自身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能力与水平。
二00九年四月二十四日
第二篇:关于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为深入了解我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现状,探索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更好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2003年10月,省关工委和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调研活动的通知》,明确了调研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目标、调研内容和方式,并制作印
发了分本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本资料权属xiexiebang.com,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xiexiebang.com更多资料别针对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不同内容的两种调查问卷。2003年11月5日-12日,我们对洛阳、三门峡两市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展开了调查,分别走访了汝阳县、灵宝市,深入到洛阳市涧西区城关镇第三中学、三门峡市图书馆、三门峡市第一小学等地,召开了有关工委、公、检、法、司、教、综治、共青团、妇联、街道社区、学校老师、学生、司法所等有关人士参加的座谈会4次,查看了相关资料,听取了工作汇报,发放调查问卷,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基本情况
洛阳、三门峡两市的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长期以来重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把它作为普法依法治市工作的重点,从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高度,采取多种措施,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作了有益尝试,维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了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增强。
(一)抓组织,健全网络。洛阳、三门峡两市普遍把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到当地依法治市工作总体规划之中,作为依法治市的基础工程之一,摆上当地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年初有计划安排,中有检查督促,实行责任目标管理。此外,三门峡市还专门成立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市委;洛阳市在全市教育系统健全了依法治教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机构改革中组建了法制工作机构;灵宝市县、乡、村及400多所学校全部成立了关工委组织,关心下一代组织机构达685个,参与工作的达3000余人,特别是灵宝市关工委内部组织机构健全,下设“一室三科三团一站”(办公室、学校工作科、法制教育科、社会青少年教育科、德育报告团、法制报告团、科技报告团、《关报》灵宝记者站)。同时,两市普遍为中小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抓基地,拓展工作阵地。“四五”普法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各县(市区)都要建立1—2个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县(市区)积极筹建,在形式和内容上也有了新的发展,涧西区在社区建设中,把社区有无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作为一项硬性指标进行考核,全区已有65个社区建立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占社区总数的81%。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还开办家长法制学校,定期对学生家长进行法制培训。三门峡市建成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9个,中学以上学校建成法制教育室685个。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突出教育的实践性和娱乐性,通过参观、征文、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三)抓载体,创新形式。〖HT〗充分发挥学校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绝大部分学校把法律知识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基本上做到了“计划、教师、教材、课时”四落实。在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中,各地普遍采取了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让服刑劳教青少年现身说法、法律征文比赛、参观展览等形式,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学法热情,提高趣味性。同时,还以“公民道德规范进万家”、青少年“三热爱”教育、农村青少年“三无两有”(无犯罪、无缀学、无不孝子女、青年有技术、少年有知识)等活动为载体,加大青少年法制宣传的力度。三门峡市把每年的11月份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月”,集中开展宣传教育。这些活动的举行,都有力地促进了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工作的开展。
(四)抓预防,重在教育。在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中,各地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纷纷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汝阳县2003年6月以来,开展了预防和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活动,制定《预防和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分宣传发动、排查治理、巩固总结三个步骤;对各中学实行综治目标管理,一票否决。明确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法制副校长为第二责任人,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把专项活动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学校开展“远离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大讨论和学生签名活动,召开主题班会并写心得体会,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整顿学校周边环境,治理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文化、娱乐和其他场所。
(五)抓协作,发挥综合效应。〖HT〗青少年工作涉及部门多,范围广,洛阳、三门峡两市注意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
第三篇:关于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推荐)
关于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为深入了解我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现状,探索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更好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2003年10月,省关工委和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调研活动的通知》,明确了调研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目标、调研内容和方式,并制作印发了分本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本资料权属xiexiebang.com,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xiexiebang.com更多资料别针对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不同内容的两种调查问卷。2003年11月5日-12日,我们对洛阳、三门峡两市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展开了调查,分别走访了汝阳县、灵宝市,深入到洛阳市涧西区城关镇第三中学、三门峡市图书馆、三门峡市第一小学等地,召开了有关工委、公、检、法、司、教、综治、共青团、妇联、街道社区、学校老师、学生、司法所等有关人士参加的座谈会4次,查看了相关资料,听取了工作汇报,发放调查问卷,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基本情况
洛阳、三门峡两市的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长期以来重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把它作为普法依法治市工作的重点,从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高度,采取多种措施,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作了有益尝试,维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了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增强。
(一)抓组织,健全网络。洛阳、三门峡两市普遍把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到当地依法治市工作总体规划之中,作为依法治市的基础工程之一,摆上当地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年初有计划安排,中有检查督促,实行责任目标管理。此外,三门峡市还专门成立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市委;洛阳市在全市教育系统健全了依法治教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机构改革中组建了法制工作机构;灵宝市县、乡、村及400多所学校全部成立了关工委组织,关心下一代组织机构达685个,参与工作的达3000余人,特别是灵宝市关工委内部组织机构健全,下设“一室三科三团一站”(办公室、学校工作科、法制教育科、社会青少年教育科、德育报告团、法制报告团、科技报告团、《关报》灵宝记者站)。同时,两市普遍为中小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抓基地,拓展工作阵地。“四五”普法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各县(市区)都要建立1—2个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县(市区)积极筹建,在形式和内容上也有了新的发展,涧西区在社区建设中,把社区有无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作为一项硬性指标进行考核,全区已有65个社区建立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占社区总数的81%。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还开办家长法制学校,定期对学生家长进行法制培训。三门峡市建成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9个,中学以上学校建成法制教育室685个。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突出教育的实践性和娱乐性,通过参观、征文、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三)抓载体,创新形式。〖HT〗充分发挥学校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绝大部分学校把法律知识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基本上做到了“计划、教师、教材、课时”四落实。在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中,各地普遍采取了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让服刑劳教青少年现身说法、法律征文比赛、参观展览等形式,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学法热情,提高趣味性。同时,还以“公民道德规范进万家”、青少年“三热爱”教育、农村青少年“三无两有”(无犯罪、无缀学、无不孝子女、青年有技术、少年有知识)等活动为载体,加大青少年法制宣传的力度。三门峡市把每年的11月份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月”,集中开展宣传教育。这些活动的举行,都有力地促进了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工作的开展。
(四)抓预防,重在教育。在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中,各地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纷纷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汝阳县2003年6月以来,开展了预防和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活动,制定《预防和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分宣传发动、排查治理、巩固总结三个步骤;对各中学实行综治目标管理,一票否决。明确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法制副校长为第二责任人,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把专项活动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学校开展“远离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大讨论和学生签名活动,召开主题班会并写心得体会,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整顿学校周边环境,治理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文化、娱乐和其他场所。
(五)抓协作,发挥综合效应。〖HT〗青少年工作涉及部门多,范围广,洛阳、三门峡两市注意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发挥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洛阳市组织共青团、综治、公、检、法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在侦查、检查、审查涉及青少年的案件中充分考虑青少年身心特点,切实维护青
少年的合法权益;大力开展扫“黄”打“非”、禁毒工作;严厉打击针对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活动;重视对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做好安置帮教,预防和减少失足青少年重新犯罪;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对劳教、服刑的青少年进行改造、帮教;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积极为权益受到侵害的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积极做好孤残儿童的收养登记工作。在广大青少年中倡导文化、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加强对青少年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净化文化市场,净化青少年精神生活空间;发挥舆论、传媒优势,普及有关法律知识,大胆揭露、曝光侵害青少年权益的现象,并对典型案例进行报道,效果显著。加强青少年的医疗、预防保健及对青少年健康有影响的社会公共卫生的监督和服务管理工作;加大对制造、销售和经营有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商品、文化制品的打击力度;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严厉打击雇佣童工的违法行为,监督用人单位执行对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保障未成年工的劳动安全卫生,努力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三门峡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同有关单位的联系,促使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整顿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开展警校共建文明单位活动,强化刑释解教青少年安置帮教工作,全市共建失足青少年帮教小组167个,家长学校56所,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关工委组织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洛阳市涧西区关工委调动离退休老同志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利用社区,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区、社区、学校关工组织协调一致,共同行动,利用假期,提出学校放假、社区开学,每学期放假之前,社区关工组织去各中小学把本社区的学生接回社区,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假期表现做好假期鉴定,开学时,再把社区内的学生送回学校。假期组织社区学生参加革命传统教育;学习法律知识,开展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等等,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活动,陶冶了情操,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法律意识的增强。灵宝市焦村镇万渡村关工委成员杨天资,自费购买科技、法制资料,创办了科技文化大院,免费向青少年开放,义务讲解科技、法制知
识,还走村串户,进行法制教育,帮助青少年戒赌,促进了该村治安状况的好转。
二、存在问题分析
各地在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二是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实际效果有待提升;三是社会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存在死角盲区,亟待加强;四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据三门峡市法院统计,2003年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案件的86%,与去年同期27%相比,增长45个百分点;市公安局统计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增长62个百分点,受治安处罚的也略有上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青少年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有待提高。经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
(一)认识偏差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学校、家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当前,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各级各类学校,或者一些学生家长,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片面认识,少数部门甚至是领导干部,不能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依法治国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些学校和家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轻德倾向,忽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调查问卷显示,目前学校对“双差生”嫌弃或歧视的占本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本资料权属xiexiebang.com,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xiexiebang.com更多资料18%,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前教育观念的偏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不到位,必然反映在行动上不积极,不配合,不参与,影响整体工作效果。调查结果也显示,凡是领导重视,思想统一,其工作开展得就扎实有效;凡是认识缺失,工作就推拖应付,虚浮搞花架子。
(二)政策错位虽然近年来一直在强调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但现行各项政策导向迫使各类中小学校围绕高考指挥棒转,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法制课很难进入学校正式课堂。“四五”普法规划经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转,对各类学校的法制教育要求“计划、教材、教师、课时”四落实,但与教育部的规定产生冲突,根本不能进入教育系统制定的教学大纲,学习内容既然不在教学大纲目录,特别是中、小学,要做到“四落实”是不可能的,产生了法制课教材不统一,法制教师量少质弱等问题,致使法制课计划难落实,法制课时无保证。
(三)社会负面影响当前,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诲淫诲盗的文化产品、网络文化屡禁不止,都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养成产生不良影响。洛阳市的法制课教师提出5+2=0,学校一周5天的教育,抵挡不住两天周末社会家庭的消积影响;还有的讲10+1=0,学校十年教育,走上社会一年,就被社会丑恶现象拉下了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方法老化,针对性差对于在校的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虽然不少地方在加强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摸索了一些生动形象、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模拟法庭、征文比赛、法制文艺小节目、现身说法等,但这些活动毕竟范围有限,活动时间有限,形不成长期效应,其效果也是短期的。近年来司法行政系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编写了相应的法制课教材,但出于学生减负的要求和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该教材无法进入学校,各地学校的法制课教学各自为战,缺乏系统性,形不成规模。各地大多采用集中授课,强制灌输的方法,尤其是初中、小学,不
分年级,不分受教育对象,一概采用相同的教育方式,相同的教育内容,每学期或在开学或在结束之时举行一次大型法制讲座,几百甚至几千人集中听课,这种强制性的说教,大多缺乏趣味性,抹杀了法制课的针对性,令青少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实际效果可想而知。社会青少年尤其是闲散的社会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绝大多数处于自发状态。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初中毕业辍学的青少年,既无工作单位,家庭管理又差,思想不定型,精力又充沛,是法制宣传教育的盲区,几乎谈不上任何形式的法制教育。缀学及闲散的青少年犯罪率大大高于在校青少年学生,据灵宝市法院统计,在校生犯罪仅占全部青少年犯罪的9%,其余大多数为缀学的社会青少年,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这一类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滞后。
(五)措施棚架 “一五”到“四五”普法,各地在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创造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并形成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比如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法制课教学讲评制度等等,都推动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并没有得到一体遵循,有的甚至仅停留在文件里,挂在墙上,出现了制度棚架,不落实。调查问卷显示,认为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职能作用发挥一般的占被调查人员的28%,认为不起什么作用的占4%,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制副校长制度的落实情况不十分理想。
(六)保障不力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需要经济投入的工作,虽然涉及这一项工作的部门机构多,但有专项财政拨款的单位很少,即便有专门的财政经费,也往往少得可怜,与工作需要相比缺口太大。学校法制课师资力量薄弱,难以满足青少年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据了解,洛阳、三门峡两地的所有法制课教师中,无一人是学法律的。在我们召开的座谈会上法制课老师自己都说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法制课老师很难从法理上给予合理、正面的回答。
三、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建议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整体作用,促进各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
(一)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增强效果要根据青少年活泼好动,求知欲强,精力旺盛、好奇心重等特点,进一步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效形式,彻底转变靠书本灌输、枯燥乏味的现状,提高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兴趣,增强青少年的法律素质。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用优秀、生动、形象、直观的法制教育内容,抢占各类传媒阵地,引导青少年抵制消极、丑恶的影视作品和黄、黑、恶网吧的负面影响。其次,要加强青少年学法用法与其它普法对象学法用法的结合,把青少年法制教育纳入到全民学法用法的总体规划中,用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良好表率激励青少年的学法积极性,促进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发展。第三,要结合道德规范教育和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开展青少年学法用法活动。法律与道德规范有着天然的联系,科技文化水平的高低对法律知识的学习领会也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法律、道德、文化三者在内容、形式上都互为补充,互相衔接,搞好三者的结合,一举多得。第四,要把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打击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不仅仅要让青少年学法、用法、护法,更重要的是要让青少年守法、用法、护法,提高用法律保护自身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能力与水平。各部门各类学校在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同时,要积极为青少年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运用法律手段帮助青少年解决困难和问题,使每一次法律服务都成为一场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要总结现有成功的教育方法,大力开展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征文、模拟法庭、法律文艺小节目、法制手抄报等活动,丰富青少年的业余活动内容;要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编写适合其生理心理特点的法制课教材,提高针对性;要把加强对“双差生”的帮助教育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点之一,树立转变一个“双差生”比培养一个尖子生更光荣的教育观念。
(二)协调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首先,要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要明确各职能部门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职责,既避免重复交叉、浪费人力、物力、时间,又避免互相推诿扯皮、产生真空空白地带,形成各部门协调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居中协调指挥;另一方面,各职能部门要充分行使职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比如,加大校园及周边坏境的治理力度,净化影视文化市场,依法打击违法青少年犯罪,帮教失足青少年等等。其次,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协调。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学校不可能包揽青少年的一切事务。对于在校学生而言,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学生离校期间的管理,要推广洛阳涧西区的经验,“学校放假,社区开学”,发挥社区熟悉情况,近便安全的优势,使学校管理与社会管理合理衔接,不留空档。对社会青少年,一方面,国家要尽快出台有关政策,扩大社会就业渠道,加大辍学青少年再教育或技能教育的范围、力度,从源头上解决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要根据“谁用工,谁负责”等原则,由用人单位和居住地基层组织加强对社会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同时,积极为社会青少年提供法律服务,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消除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死角和盲区,降低社会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比率。三是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协调配合。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密切注意青少年的思想动向,一方面要注意加强正面引导,教师、家长要起典型示范作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对于已经产生的错误,家长要配合学校及时批评教育,坚决予以纠正。
(三)加强领导,健全队伍,提供保障 首先,要加强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涉及范围广,牵涉单位多,必须由各级党委、政府牵头,出面组织协调,赋予各部门相应的职责权限,并给予必要的人、财、物支持,领导的重视,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条件。其次,要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大力增强学校法制课的师资力量,提高法制课教师的法律素质,鼓励现有的法制课老师参与法律学历教育,吸引法律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投身中小学教育事业,彻底解决中小学法制课师资短缺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培训,完善他们的法律知识结构,改变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只懂与自身相关法律知识的单一知识结构现状,培养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法制聘用人才。同时,还要加强各级关心下一代组织的自身建设,促进离退休老同志更新知识,提高关工组织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三,要加强各种法制教育阵地建设。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组建法制宣讲团,建设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开办家长法制学校等,为青少年学法用法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
第四篇:关于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调
查与思考
关于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为深入了解我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现状,探索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更好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10月,省关工委和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调研活动的通知》,明确了调研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目标、调研内容和方式,并制作印发了分本文来源于那一世范文网.别针对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不同内容的两种调查问卷。11月5日-12日,我们对
洛阳、三门峡两市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展开了调查,分别走访了汝阳县、灵宝市,深入到洛阳市涧西区城关镇第三中学、三门峡市图书馆、三门峡市第一小学等地,召开了有关工委、公、检、法、司、教、综治、共青团、妇联、街道社区、学校老师、学生、司法所等有关人士参加的座谈会4次,查看了相关资料,听取了工作汇报,发放调查问卷,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基本情况 洛阳、三门峡两市的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长期以来重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把它作为普法依法治市工作的重点,从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高度,采取多种措施,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作了有益尝试,维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了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增强。
抓组织,健全网络。洛阳、三门峡两市
普遍把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到当地依法治市工作总体规划之中,作为依法治市的基础工程之一,摆上当地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年初有计划安排,中有检查督促,实行责任目标管理。此外,三门峡市还专门成立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市委;洛阳市在全市教育系统健全了依法治教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机构改革中组建了法制工作机构;灵宝市县、乡、村及400多所学校全部成立了关工委组织,关心下一代组织机构达685个,参与工作的达3000余人,特别是灵宝市关工委内部组织机构健全,下设“一室三科三团一站”。同时,两市普遍为中小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抓基地,拓展工作阵地。“四五”普法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各县都要建立1—2个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县积极筹建,在形式和内容上也有
了新的发展,涧西区在社区建设中,把社区有无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作为一项硬性指标进行考核,全区已有65个社区建立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占社区总数的81%。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还开办家长法制学校,定期对学生家长进行法制培训。三门峡市建成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9个,中学以上学校建成法制教育室685个。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突出教育的实践性和娱乐性,通过参观、征文、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抓载体,创新形式。〖ht〗充分发挥学校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绝大部分学校把法律知识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基本上做到了“计划、教师、教材、课时”四落实。在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中,各地普遍采取了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让服刑劳教青少年现身说法、法律征文比赛、参观展览等形式,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学法热情,提高趣味性。同时,还以“公民道德规范
进万家”、青少年“三热爱”教育、农村青少年“三无两有”等活动为载体,加大青少年法制宣传的力度。三门峡市把每年的11月份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月”,集中开展宣传教育。这些活动的举行,都有力地促进了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工作的开展。抓预防,重在教育。在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中,各地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纷纷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汝阳县6月以来,开展了预防和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活动,制定《预防和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分宣传发动、排查治理、巩固总结三个步骤;对各中学实行综治目标管理,一票否决。明确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法制副校长为第二责任人,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把专项活动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学校开展“远离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大讨论和学生签名活动,召开主题班会并写心得体会,进
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整顿学校周边环境,治理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文化、娱乐和其他场所。抓协作,发挥综合效应。〖ht〗青少年工作涉及部门多,范围广,洛阳、三门峡两市注意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发挥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洛阳市组织共青团、综治、公、检、法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在侦查、检查、审查涉及青少年的案件中充分考虑青少年身心特点,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大力开展扫“黄”打“非”、禁毒工作;严厉打击针对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活动;重视对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做好安置帮教,预防和减少失足青少年重新犯罪;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对劳教、服刑的青少年进行改造、帮教;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积极为权益受到侵
害的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积极做好孤残儿童的收养登记工作。在广大青少年中倡导文化、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加强对青少年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净化文化市场,净化青少年精神生活空间;发挥舆论、传媒优势,普及有关法律知识,大胆揭露、曝光侵害青少年权益的现象,并对典型案例进行报道,效果显著。加强青少年的医疗、预防保健及对青少年健康有影响的社会公共卫生的监督和服务管理工作;加大对制造、销售和经营有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商品、文化制品的打击力度;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严厉打击雇佣童工的违法行为,监督用人单位执行对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保障未成年工的劳动安全卫生,努力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三门峡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同有关单位的联系,促使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整顿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开展警校共建文明单位活动,强化刑释解教青少年安置帮教工作,全市
共建失足青少年帮教小组167个,家长学校56所,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关工委组织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洛阳市涧西区关工委调动离退休老同志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利用社区,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区、社区、学校关工组织协调一致,共同行动,利用假期,提出学校放假、社区开学,每学期放假之前,社区关工组织去各中小学把本社区的学生接回社区,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假期表现做好假期鉴定,开学时,再把社区内的学生送回学校。假期组织社区学生参加革命传统教育;学习法律知识,开展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等等,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活动,陶冶了情操,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法律意识的增强。灵宝市焦村镇万渡村关工委成员杨天资,自费购买科技、法制资料,创办了科技文化大院,免费向青少年开放,义务讲解科技、法制知
识,还走村串户,进行法制教育,帮助
青少年戒赌,促进了该村治安状况的好转。
二、存在问题分析
各地在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二是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实际效果有待提升;三是社会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存在死角盲区,亟待加强;四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据三门峡市法院统计,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案件的86%,与去年同期27%相比,增长45个百分点;市公安局统计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增长62个百分点,受治安处罚的也略有上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青少年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有待提高。经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
认识偏差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学校、家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当前,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各级各类学校,或者一些学生家长,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片面认识,少数部门甚至是领导干部,不能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依法治国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些学校和家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轻德倾向,忽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调查问卷显示,目前学校对“双差生”嫌弃或歧视的占本文来源于那一世范文网.%,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前教育观念的偏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不到位,必然反映在行动上不积极,不配合,不参与,影响整体工作效果。调查结果也显示,凡是领导重视,思想统一,其工作开展得就扎实有效;凡是认识缺失,工作就推拖应付,虚浮搞花架子。
政策错位虽然近年来一直在强调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但现行各项政策导向迫使各类中小学校围绕高考指挥棒转,片
面追求升学率,导致法制课很难进入学校正式课堂。“四五”普法规划经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转,对各类学校的法制教育要求“计划、教材、教师、课时”四落实,但与教育部的规定产生冲突,根本不能进入教育系统制定的教学大纲,学习内容既然不在教学大纲目录,特别是中、小学,要做到“四落实”是不可能的,产生了法制课教材不统一,法制教师量少质弱等问题,致使法制课计划难落实,法制课时无保证。社会负面影响当前,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诲淫诲盗的文化产品、网络文化屡禁不止,都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养成产生不良影响。洛阳市的法制课教师提出5+2=0,学校一周5天的教育,抵挡不住两天周末社会家庭的消积影响;还有的讲10+1=0,学校十年教育,走上社会一年,就被社会丑恶现象拉下了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方1 2 下一页
第五篇:浅析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如何做好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思考
杨国伟
做好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可以为党分忧,下可以为民解难,任重而道远。从“一五”普法到“五五”普法,经过 20 多年的普法教育,我县农民法律知识贫乏、法制观念淡薄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农民的法律意识有了较大增强。在农村,有事找法律、出事靠法律已渐成习惯。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普法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农民的法律知识、法制观念与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而破解农村普法难的问题,是“六五”普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调研,在进一步掌握我县农村普法工作的基本现状和客观分析我县农村普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我县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对策。
一、我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我县农村经过五个五年普法教育,农民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民遇到矛盾纠纷更多地选择找司法部门依法调解,权益受侵害时也学会了依法维权。农村基层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农村各项事务的意识明显增强,“四民主两公开”在农村普遍推开,“民主法治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民主政治建设日臻完善,依法治村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与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县农村普法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一)对农村普法教育认识上存在偏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我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农民中也普遍出现了只注重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而忽视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情况。因此很多地方存在着会难开的现象,村里要开什么会,首先得补偿误工费,在这种情形下更别提集中起来开展普法教育了。另外由于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使法律的权威性在农民心目中大打折扣,动摇了学法用法的信心。种种原因造成农民对普法抱着被动、冷漠的态度,存在着回避、应付的情况。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也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有些乡镇、村干部对普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认为对农民普了法,农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了,会给自己的工作和管理带来更多的困难。还有的认为经济、计生这些工作是硬指标,普法则是个软任务,费时又费力还不见经济效益,普法工作的分量就大大减轻了。
(二)农村普法队伍单一,普法力量不足。
农村面广点多,而司法行政工作繁杂又琐碎,特别是在基层,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普法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疲于应付。目前农村的普法工作主要还是依靠司法所和村、社区等有关单位的配合来做,但从我县农村整体情况来看,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普法力量薄弱、队伍建设青黄不接、普法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
(三)农村普法工作缺乏新的途径与方法。
农村普法的方法比较单一,新的办法不多,大多时候还是采取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有时候通过挂横幅、贴标语进行宣传,往往造成农民只知法律名称而不知其内容。至于分发的宣传资料,虽然内容详细,但很多农民未必能看得懂。
(四)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接受法律知识能力差。
我县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大都从事非农工作,或在当地企业工作,或外出打工,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和农村妇女留在家中。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法律知识接受能力也较差。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他们中大多学历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人员流动性的加大,造成普法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增加,普法的触角需要进一步延伸。
二、强化我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思考
“六五”普法规划第一次把农民作为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而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历来是普法工作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因此,要强化我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首先必须正确定位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和重点。
(一)明确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功能。
农村普法工作为什么做?围绕什么来做?它的功能和工作目标应该如何定位?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四个围绕”:
一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新时期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是“三农”问题,如何发展经济,如何让农民增收,如何建设小康社
会,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就要紧密围绕这个中心,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农民,为党和政府的农村工作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因此普法工作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让普法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为建设新农村添翼。
三要围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对照“民主法治村(社区)”考核标准要求,进一步完善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推进依法治村,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夯实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
四要围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比较严峻,农村部分地区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因此普法工作要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根据自身职能及不同时期社会治安的需求,协助开展“严打”斗争和专项整治。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重点,依法规范农村各种利益,正确处理农村各种矛盾纠纷,为农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为打造“平安永修”保驾护航。
(二)突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
农村的普法重点对象有哪些?在农村重点应该普什么法?具体来说就是要突出“两个重点”:
一要突出重点对象。首先着重抓好镇、街道干部、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治保调解主任的学法用法。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农村基层干部法律素质怎么样,直接影响到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程,影响到普法的效果和作用。通过普法,切实增强基层干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其次要扩大教育面,加大对农村党员、村民小组长、妇女主任、村民代表的普法力度,这批农村骨干的学法热情必然会带动和影响到农民学法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要突出重点内容。重点组织学习宣传与农村工作、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物权法》、《民法通则》、《婚姻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土地管理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等。做到反复宣传,加深群众记忆,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只有贴近农村实际,适应农民需求,农民需要什么法律就重点宣传什么法律,农村的普法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