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目前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的思考及对策初探
对目前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的思考及对策初探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任务是通过行使职权,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年来,由于审判任务日益繁重,司法警察现有警力已不能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探索改革现行的司法警察管理体制,充实警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行法警管理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新法警“进口”不畅,老法警“出口”不通。
从目前的政策看,已暂停从社会和机关内部招考法警。从法警工作特点看,35岁以后,一般就难以适应法警工作(法警领导干部和少量骨干除外),需要转岗。但由于审判岗位要求高,后勤岗位有限,且要精简,故难以安排。一般情况下,干法警工作干至年老,干至退休。
(二)年龄偏大,队伍老化的状况日趋严重。从年龄结构看,一些法院法警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上,年龄偏大,难以适应法警工作对抗性、灵活性和机动性较强的工作特点,影响战斗力和工作效率。
(三)职数满待遇差,缺乏激励机制。
法警的职级晋升与行政干部一样,按法院总人数确定比例。绝大多数法院科级非领导职数已基本占满,部分法院甚至超职数,难以晋升。许多40岁左右的法警还是科员级,与审判人员相比,缺乏激励机制,待遇较差,影响队伍的积极性。
(四)警力不足,难以适应审判工作需要。
按最高人民法院要求,按法院总人数的12%配备法警,法警押解人犯按2:1押解。事实上一些法院法警的人数没有达到此要求,难以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
二、司法法警实行聘任制是解决警力不足的主要办法
(一)关于聘任制的依据和原则 法警实行聘任制改革的依据是最高法院《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关于“探索改革司法警察任用制度,试行部分司法警察聘用制,理顺司法警察的进出渠道”的要求。实施此项改革,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1、择优原则
要通过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改革措施,选择优秀人员充实法警队伍。
2、“进出口”畅通原则
法警队伍必须年轻化、专业化,保持进出口畅通,充满生机和活力。
3、专业法警与聘任法警相结合原则
从法警工作的特殊性、稳定性、专业性的角度出发,应保留法警队伍中的领导干部和主要骨干力量,不能全员聘任。
(二)关于聘任制法警的基本来源
根据司法警察工作性质和特点的要求,为保证聘任人员具有较高质量,从应届高等院校毕业生、军队和武警退役军人中聘用。同等条件下,公安、政法院校的毕业生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优先聘用。
(三)关于聘任法警工作应参照的主要内容
1、基本条件:[!--empirenews.page--](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品行端正,没有受过党、政纪处分,志愿从事法警工作;
(3)年龄在25周岁以下;
(4)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
(5)身体健康,五官端正,男性身高在1.70米以上,女性身高1.60米,双眼裸视为1.0以上,无残疾。
2、主要职责:
(1)警卫法庭,维护审判秩序;
(2)值庭时负责传带证人、鉴定人,传递证据材料;
(3)送达法律文书;(4)执行传唤、拘传、拘留;
(5)提解、押送、看管犯罪嫌疑人和罪犯;
(6)参与诉讼保全和生效裁判的强制执行活动;
(7)其他相关工作任务。
3、任职要求:(1)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履行职责,公正廉洁,不得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2)努力学习政治、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科学手段,拓展知识面,加强个人修养;
(4)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一切行动听指挥,机智灵活,勇敢果断;
(5)认真遵守法院的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严格保守审判工作秘密;
(6)坚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隐瞒或歪曲事实真相,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7)仪表端庄,礼貌待人,维护法院形象;
(8)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因私外出不得着法警制服。
4、聘任
聘任制司法警察聘任期为三年,年龄达到35岁一般不再续聘。
聘用程序是:
(1)各法院根据审判活动开展情况、发展趋势提出当年需求额。数量不超过各法院法警编制总数的 70%;
(2)市高院对拟聘用人员统一进行考试和心理测试;
(3)由聘用法院进行面试、政审、体能测试和体检,符合条件者,择优聘用为法警。
(4)市高级法院组织各法院与与被聘用人员签订劳务合同。
(5)聘用司法警察必须经高级法院司法警察总队,依照《人民法院训练大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5、解聘
除聘任合同期满解聘外,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即时解聘。
(1)不能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按照工作要求履行职责,没有正当理由未完成任务的;
(2)政治、业务素质较差,难以胜任本职工作的;
(3)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的;
(4)没有上进心,不努力学习政治、业务和科学文化知识,工作没有主动性,消极怠工,不服从管理的;
(5)执行任务时不听从指挥,顶撞领导,冒险蛮干使工作造成被动的;
(6)闹无原则纠纷,打架、骂人情节严重的;
(7)工作时间和执行任务中酗酒的;[!--empirenews.page--](8)有其他不适合法警工作和违法违纪行为的。
有下列行为解聘后,视情节追究责任:
(1)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
(2)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
(3)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
(4)工作中殴打他人或唆使他人打人;
(5)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
三、对聘用法警的管理及要求
(一)法院对聘任制司法警察有工作上的指挥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并实施考核;
(二)由高级法院根据各法院需要情况将聘用法警编入各法院法警队,执行法警任务,履行法警职责。但聘用人员不得担任法警队的领导职务;
(三)聘用制司法警察参加法院党、团组织活动;
(四)聘用制法警的警服由高级法院按规定配发,执行公务时必须着装。
(五)按照《中华人民 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的有关规定,对聘用司法警察评定警衔。
(六)聘用制法警的工资福待遇,按照国家公务员的职级序列和警衔补贴的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包括养老、医疗、失业。
(七)聘用制法警因公致残或牺牲的,人民法院参照有关规定办理评残和抚恤。
第二篇:浅析司法警察警力缺乏的症结及对策
目 录
引言............................................................(2)
一、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概况....................................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的表现..............................(一)司法警察编制不足,警力配置不合理..........................(二)司法警察素质参差不齐,人员老龄化严重......................(三)司法警察管理体制不顺畅,用警制度不合理....................(四)司法警察装备较为落后......................................三、解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缺乏的对策..........................(一)充实司法警察编制,壮大队伍力量............................(二)提高司法警察素质,增强执法能力............................(三)完善各项管理机制,提高用警效率............................(四)加大装备投入力度,保障职能发挥............................参 考 文 献.....................................................1
2)3)3)4)4)5)5)5)6)7)8)9)
((((((((((((浅析司法警察警力缺乏的症结及对策
作者:宋科达 指导老师:童付章 倪伊玲
【摘 要】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警力不足问题,是当前各级人民法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在审判工作中,由于司法警察的警力不足,造成了多方面的安全隐患,也影响了人民法院的办案效率。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司法警察警力不足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真正解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问题,是一项长期的艰难任务。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缺乏的具体表现和原因,找出症结所在,然后试图科学、合理的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对策。
【关键词】司法警察 警力 症结 对策
引言
《人民警察法》第二条规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同时,《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条也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由此从法律上确定了司法警察的地位和性质。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任务是通过行使职权,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司法工作的顺利进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日益复杂,审判任务日益繁重,现有司法警察的警力已经难以适应当前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需要。因此,解决好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缺乏问题,加快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有利于确保完成日趋繁重的审判任务,有利于全面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
[2][1]
一、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概况
警力,一般是指警察完成实现工作目标任务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战斗力、对社会治安的综合控制力。通常意义上的“警力不足”,主要是指警察人力资源中数量、质量、个体能力三个方面的警员数量少,不能满足警务活动的需要。而我们所说的警力不足,还包括由于体制和队伍建设上的原因,导致用警 体制上存在缺陷,从而导致警力的缺乏,而不是指单纯的由于司法警察数量、质量、个体能力三个方面的警员数量少。因此,在探究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缺乏外在表现和深层原因时,我们应该全面、具体的对警力缺乏进行深刻的调查和剖析,从而能够科学的制定出几点解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缺乏问题的有利措施,改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现状,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的表现
(一)司法警察编制不足,警力配置不合理
现行司法警察的人员配置比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现行司法警察的人员配置比例这样规定:按本院在编干部总数的12%的比例进行配置。随着审判任务的日益繁重,以及司法警察职能的进一步拓展,12%的比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更何况不少基层法院还存在着司法警察配置不足12%以及“兼职法警”等问题的存在。司法警察警力配置不合理,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刑事案件的押解和值庭警力配置不足,不能达到相关文件规定的比例,庭审安全存在隐患。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司法警察在执行押解任务时,司法警察和刑事被告按2:1进行押解。如果是重大案件的被告,司法警察和刑事被告按3:1的比例进行押解。在此种押解规则下,如果遇到刑事被告数量众多,或者多个刑事案件同时开庭等情况,司法警察的人数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无法达到押解值庭规则所规定的标准,为押解值庭任务的顺利、安全的完成埋下了巨大的隐患。[4][3]
2、参与法院执行工作的警力难以保证。近年来,法院执行案件越来越多,拒不执行,暴力抗法等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在执行工作的每个环节中,都需要司法警察的参与。而司法警察担负着押解值庭任务和其它重要职能,执行用警更加捉襟见肘。由于派不出警力参与执行工作,导致执行案件一拖再拖,损害了申请人的利益,也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威严。
3、遇到突发事件,难以形成集中警力控制局面。由于社会矛盾的不断凸显,各种利益冲突加剧,加上一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时常发生阻碍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的恶性事件,威胁到了司法人员和法院财产的安全。在遭到这些突发性事件时,法院的司法警察较难形成有效警力控制局面,往往需要紧急调警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支援。
司法警察警力配置不合理,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财政拨款的局限,导致人民法院没有能力扩充司法警察编制。另一方面,某些人民法院对司法警察的作用还不够重视,认为司法警察只是后勤服务人员,没有审判权,[5]也没有办案权力,只是司法辅助人员,不是法院的“主心骨”没有必要增加编制。
(二)司法警察素质参差不齐,人员老龄化严重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警察队伍,其多项职能均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和扎实的警务技能。同时,司法警察又是人民警察的一种,其主体是要符合具有执法资格的司法警察。
目前,一些法院在司法警察录用机制上存在在一些欠缺,对于招录司法警察,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法院将进入司法警察队伍当作一种福利,由于司法警察任务较为简单,又享受警衔补贴,因此很多法院将审判业务技能比较低下的审判员,书记员转为司法警察编制,使司法警察的专业能力大打折扣;大量的军转干部也被充实到司法警察队伍,军转干部虽然作风强硬,但是对司法警察工作的适应和了解还有待加强,所以也影响了司法警察的整体素质;很多法院采取以聘任制司法警察来充实司法警察队伍,但是聘任制司法警察的待遇,编制以及执法资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法院将司机等勤杂人员当作司法警察使用,这使得司法警察队伍更加混乱不堪。
另外,由于司法警察在法律法规,警务技能,业务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训练,大部分司法警察部门没有专门的训练基地,导致学习训练脱节,影响了业务工作的良好开展。同时,很多法院存在着重视新警训练,轻视老警训练;训练大纲老套,训练走形式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司法警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司法警察队伍老龄化情况也比较严重,很多法院的司法警察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上,以某地级市中级人民法院为例,一个司法警察支队及下属五个司法警察大队共有正式司法警察38人,其中50-59岁9人、40-49岁21人、30-39岁8人,平均年龄44.5岁。现有聘用制司法警察21人,其中50岁以上1人、40-49岁4人、30-39岁15人、30岁以下1人,平均年龄35.38岁。随着50岁以上的司法警察逐年增多,以至队伍老化,已经出现断层现象,越来越难以适应司法警察工作对抗性、灵活性和机动性较强的工作特点,影响战斗力和工作效率。年纪比较大的司法警察难以适应基层工作岗位,但是审判岗位要求较高,后勤服务岗位编制有限,所以老龄司法警察占着很多编制,导致新鲜的血液无法充实到司法警察队伍中来。
(三)司法警察管理体制不顺畅,用警制度不合理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实行编队管理”,“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受所在人民法院院长的领导,接受所在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部门的管理”。由此可以看出,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受所在人民法院院 长和上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部门的双重领导。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上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部门往往只管辖警衔,组织学习训练等细微内容。上下级司法警察机构虽然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但实质工作中往往抓不住重点,造成了司法警察上下级之间指挥脱节,管理分散,导致了警容警纪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有的法院根据本院工作需要将司法警察队伍中的精干力量抽调到执行、立案等其它庭室工作,削弱了司法警察的力量,从而使司法警察队伍不能发挥其正常职能作用。部分法院对于司法警察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认识,派警机制不不够完善,导致在内部管理工作中漏洞百出,大大影响了司法警察的用警效率,还造成了审判工作中的众多安全隐患。另外,聘任制司法警察由于自身综合素质不强,加上管理松散,对司法警察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司法警察装备较为落后
由于部分人民法院经费较为紧张,并且对装备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司法警察应有的装备没有得到落实,使得司法警察队伍没有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缺少强有力的装备支持,使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司法警察的装备,包括警用车辆,警械武器,安检监控设备,单警装备等等。由于当今人民法院每日刑事开庭数量比较多,且案情越加复杂,而很多法院的警车配置极不合理,押解用车和其它办案用车没有分类管理,押解用车数量也没有符合实际需要,导致押解工作效率低下,安全隐患严重。在单警装备的配发上,很多司法警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为只要手铐和脚镣等警戒具可靠,其它装备,比如无线对讲机,催泪喷射器等装备可有可无。这也导致了在遭遇脱逃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忽视单警装备让我们陷入手足无措的窘境。当然,除了司法警察自身的认识不足,更多的是很多基层法院装备比较落后,没有为每名司法警察配置完善的单警装备。在前几年发生的多起袭击庭审人员以及司法警察的案子里,主观上都是由于对安全检查和保卫工作的疏忽,但是客观上,也存在着装备落后的现状。由于安检设备的落后和警械武器配备和管理存在的诸多漏洞,导致了一幕幕惨剧的发生。
司法警察装备的落后,导致司法警察在警务工作中警力不能得到及时的指挥调动,也影响了司法警察在处置突发事件时的主动性和效率,导致司法警察的警力更加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
三、解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缺乏的对策
(一)充实司法警察编制,壮大队伍力量
针对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编制不足,警力配置极不合理这一现象是导致人民法 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的关键症结所在。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落实:
1、争取中央政法专项编制,鼓励敦促增加地方财政全供编制。目前,各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主要存在警力配置极不合理,队伍老龄化严重,年龄结构出现断层等现象非常严重,仅仅从内部协调补充警员显然远远不够。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应积极向国家人事部门申报增加中央政法专项编制,同时主动敦促地方党委、政府适当增加地方财政全供编制,招录更多的新警来充实司法警察队伍,从根本上解决司法警察警力不足问题。同时,对于具备行政事业编制的司法警察,要努力协调解决其中央政法专项编制问题。
2、招录合格的聘任制司法警察,实行专业司法警察和聘任制司法警察相结合的原则。依据是最高法院《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关于“探索改革司法警察任用制度,试行部分司法警察聘用制,理顺司法警察的进出渠道”的要求,本着公平公正,择优聘用的原则,结合司法警察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为保证聘用司法警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从应届高等院校毕业生、军队和武警退役军人中聘用。在同等条件下,公安、政法院校的毕业生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优先聘用。[6] 聘任制司法警察是司法警察队伍建设中的一项积极的探索,但是由于聘任制司法警察存在着待遇较差,素质不高等诸多限制警力有效使用的现实问题,尤其是主体的执法资格问题,由于聘任制司法警察不能配备警械和武器,也不能对相对人采取强制措施。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着力解决聘任制司法警察的待遇,警衔以及执法资格问题。
(二)提高司法警察素质,增强执法能力
司法警察是人民警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与审判工作密切相关的特定的司法保障任务。司法警察的专业技能,警务能力,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是衡量司法警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司法警察的素质直接决定警力使用的效率,只有切实提高司法警察综合素质,才能有效解决司法警察警力不足问题。因此,司法警察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素质才能适应当前的审判工作要求,怎样提高司法警察的职业素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司法警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理论修养。《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服从命令,严格执法。”司法警察是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队伍,其工作具有强制性,执法性的特点。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理论修养是提高司法警察职业素质的最基本的要求。首先,应该对司法
[7]警察的世界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其次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党性教育,强化司法警察的责任意识,防止司法警察队伍滋生腐败的土壤。
2、加强对司法警察执法纪律观念的教育和培养。司法警察是一支纪律部队,在警务工作行使着强制性、惩治性权力,同时由于司法警察在工作的过程中,与犯罪嫌疑人接触的机会较多,同时掌握着警械武器的控制权。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必须要服从法官和领导的命令,一旦擅自做主,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加强司法警察的执法纪律,提高司法警察队伍的纪律观念,是司法警察警力安全运行的有力保障。
3、加强对司法警察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学习。司法警务工作是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警察也是法律最忠诚的捍卫者。为了司法警察更加完善的行使职能,必须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掌握基本的相关程序法和实体法,明确诉讼过程的运行;同时,也要针对自身岗位,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集中组织军事训练,提高体能水平,专项学习押解押解、值庭、看管和警卫等相关业务工作中的条例要求,熟悉和掌握警械装备的使用及管理。另外,也要鼓励司法警察参加学历教育,提高教育水平,以适应新时代的司法警察工作。
(三)完善各项管理机制,提高用警效率
一套好的机制,是提高一个集体工作效率的最佳方式。同样,健全司法警察管理体系,有利于保障警力更加科学有效的运行,使司法警察队伍成为真正“靠得住,拉得出,打得响”的司法力量。司法警察管理体制的建设,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入手:
1、真正落实双重领导管理机制。《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规定:司法警察接受上级司法警察部门和所在人民法院的双重领导。但是在实践中,上级司法警察部门与下级司法警察部门管理脱节,所在法院对司法警察部门却掌握着更多的控制权。针对这种管理分散的情况,要明确上级司法警察部门和所在法院的领导职责,该哪个部门管的,就由哪个部门管。认真落实好双重领导的管理机制,使上下级司法警察机构之间的指挥能够相互衔接,做到统一指挥,令行禁止,打造一支管理正规化、科学化的司法警察队伍。
2、加强司法警察的内部管理。《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要求司法警察队伍实行“编队管理”,旨在对司法警察队伍进行集中,有效的管理,确保最大限度的发挥司法警察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我们应该建立司法警察工作激励机制,推行岗位目标管理,制定详细的工作标准,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各项工作的达标条件;完善各项奖惩制度,并将晋职、晋级与工作成绩挂钩;同时要积极试
[8]行警营式管理模式,即聘任制司法警察集中管理,形成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的准军事化管理体系。
[9]
(四)加大装备投入力度,保障职能发挥
随着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日益繁重,司法警察对审判保障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加全面,更加顺利的履行司法警察职责,更加科学的解决司法警察警力缺乏的难题,我们应该按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用装备配备标准》的要求,针对建设缺乏长期改进计划、装备管理制度欠完善、一些警用装备存在管用脱离、训用脱节等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用提升硬件配置来弥补警力不足上的缺陷。
1、持续推进装备建设,建立全面的装备体系。司法警察担负的工作日益繁重艰巨,所面临的人身危险也逐渐增大。因此,要深刻认识到只有多方面确保装备的可靠和到位,增加装备投入力度,加强科技强警,配置更加先进的装备。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从传统单一的约束性和驱逐性警械发展为具备警械、通讯、防暴、防护、安检、监控这些类型的全面装备,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司法警察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指数,才能不断提高司法警察的司法保障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司法警察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2、制定规范化操作条例,加强装备的正规化管理。为了确保装备管理,使用,包养,维修等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必须制定一项严格的规范化条例,对装备的操作和管理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警用装备的作用能够积极的发挥。司法警察部门要设置专人或者专门的小组,对装备进行日常的检查和维护,特别是对警械武器的检查和包养,确保处理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集中配发的装备,要做到进出有登记。对于司法警察个人保管的警用装备,要定期进行核查,确保装备在其控制之中,而没有流入到其它渠道或者没有随身配合。
3、加强装备的操作使用学习,确保装备能够物尽其用。要更新司法警察的训练大纲,拓宽司法警察的训练范围,将装备的操作和掌握纳入司法警察的训练中去。尤其是对于新开发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装备,要组织统一学习,加强实践操作,确保每一个司法警察都能熟练掌握该装备的操作技巧,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运用自如。
为了顺应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大潮,解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问题,成了一项迫不及待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要深入分析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解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这一难题,以保障审判工作的稳定有序,维护司法机关的权威。8
参 考 文 献
[1] 金川,唐长国,柳捷,冯秀成.司法警察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2005.
[2] 黄素萍,杨得志.司法机关组织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2006.
[3] 孙丛东.加强司法警察队伍建设[J].兵团建设,2010.[4] 唐长国,柳捷.值庭与警卫实务[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2005.
[5] 金川,童付章.法院执行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2006.
[6] 李堂炜. 对加强司法警察建设的思考[J].法治与经济,2011.[7] 李猛.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职业道德浅探[J].广西社会科学,2001.[8] 黄建清,季伟军.试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形象[J].上海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9] 孟琳.浅谈警队制度建设问题及对策 [J].法治与社会,2008.
第三篇:对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白银市公安局副局长 白银分局局长 薛生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实有人口大量增加,人、财、物流动急剧加大,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使得现有警力对社会的控制能力显得非常吃力。各类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大幅上升,群体性事件、事故不断发生,影响国家安全的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社会治安情况日趋复杂,严峻的治安形势使得现有警力被动应战。对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问题做了一些调研与思考。
一、当前基层警力不足的现状分析
人民群众安全感需求进一步提升,这都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警力增长跟不上治安形势发展的需要,警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基层公安机关发展的突出问题。当前,警力短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基层警力绝对数量不足。尽管近年来在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重视支持下,有相当一部分部队转业干部和新招录公务员充实到了公安队伍,与前些年相比有所增长,但与全国、全省的警力配臵水平相比,仍存在相当差距。据统计,白银区常住人口26.4万余人,流动人口6万余人,而白银分局警力配备不足常住人口的万分之十(农村乡镇派 出所的警力配备仅为万分之六),如再考虑公休假、病事假、学习培训等隐性流失和无形损耗,实际在岗民警数量还要大打折扣,现有警力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二是公安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由于进口单
一、出口不畅,随着时间推移,民警平均年龄逐渐增大,警力老龄化严重。据统计,白银分局民警中,50岁以上的占22%,41岁至50岁的占34%,中老年民警已占全局民警总数的56%,储备警力严重缺乏,队伍后劲不足,严重影响了公安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部分民警业务素质不高。由于民警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缺乏学习培训,思想观念和执法理念得不到更新,知识结构得不到优化,一些基层所队民警仍然依靠老一套的警务工作模式,接处警、社区警务以及服务群众的工作方法陈旧,存在法律观念不强、业务知识不精、执法方式简单、执法质量不高、身体素质虚弱、战术技能不规范等现象,导致本来就数量不足的队伍战斗力大打折扣。
四是少数民警敬业精神缺乏。由于目前民警工资报酬相对于工作量较低,受市场观念的冲击,少数民警思想精神状态不佳,缺乏敬业精神。加之现有管理体制和机制制约,大多数民警个人晋升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基层不少民警临退休还是科员,导致很多民警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性不高,缺乏进取心,工作不负责,出工不出力,削弱了公安机关的战斗力。五是部分群众的“无效”报警浪费了大量警力。为了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基层公安机关对待群众的报警,无论事情大小、真伪,都要及时出动警力。大量的“无效”报警,浪费了相当一部分警力资源。
二、造成基层警力不足的原因剖析
当前,造成基层警力不足的原因有多方面,可以概括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造成警力不足的外部因素:一方面,严峻的治安形势导致了警力不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实有人口大量增加,人、财、物急剧增长,公安机关对社会的管控难度加大,各类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呈高发态势,群体性事件和交通、火灾事故不断发生,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严峻的治安形势对警力产生了刚性需求。另一方面,过多的非警务活动占用了大量警力。受行政干预的影响,大量警力被挪作他用,一些地方政府在处臵如征地拆迁、医患纠纷、劳资纠纷等矛盾时,往往不是指定相应职能部门直接解决问题,而是调用警力协助相关单位开展工作,使得基层公安机关有相当一部分警力用来应付各种非正常警务活动。
造成警力不足的内部因素:一是部分民警学习能力不强。在公安队伍中,部队转业和新招收的民警公安业务生疏,需要较长时间适应,影响了作用的发挥。还有一些年龄大的民警,文化水平不高,接受能力不强,对新的科技装备不能 熟练使用,工作效率低,一定程度也造成警力相对不足。二是基层民警超负荷工作造成有警无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大量的公安工作都需要基层所队去落实,有限的警力要做大量的工作,基层民警往往一人身兼数职,经常加班加点,疲于应付,民警不同程度地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了有警无力。三是繁复的检查考评准备工作占用了部分警力。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政府为了抓工作而制定了名目繁多的考核制度和指标,多头检查、重复考核现象严重。为了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考评,基层公安机关只得停下部分日常工作,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应付检查,使基层的警力不能全力投入到业务工作中去。
三、缓解基层警力不足的对策和建议
解决警力不足问题既要增加数量,又要提高质量。既要治标,畅通进出口以满足急需,又要治本,通过警力调配的良性循环,达到科学用警。
一是争取政策支持,逐步增加编制。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警察与人口的平均比率是万分之三十五,香港的警察比例更是高达万分之四十,而从白银分局的实际情况看,警力配备不足常住人口的万分之十,因此各级公安机关要进一步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增加警力编制,增加警察数量,从根本解决公安警力不足的问题。
二是倡导“成本效应”,坚持慎用警力。要坚持“好钢 用在刀刃上”。基层公安机关要把现有的警力尽量用到正常的警务工作中,用在打击和防范犯罪活动这一公安主业上来,减少调用警力参与其它非警务活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正常的警务工作中,以确保公安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优化资源配臵,合理使用警力。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定岗定位、定编定员,合理调节配臵机关与基层、警种与警种之间的警力,确保基层所队警力达到总警力的85%以上,形成“小机关大基层”的合理格局。推动警力下沉,将警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激发民警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严格落实精细化管理考核制度,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使工作实效与“票子、面子、位子”挂钩,对素质高、能力强或有一定特长的的民警要注意发现培养,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上扬其所长,以调动民警的上进心,建立公正完善的考核、奖惩、晋升、轮岗等管理制度,健全奖勤罚懒机制以激发民警的工作成就感。对于一些常年病休或年老体弱的民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提前退休或离岗待退等办法来解决,使之不占编制、不影响进人,形成分布平衡、结构优化的警力调配机制。
四是科学使用警力,落实从优待警。要使公安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强大的战斗力,就必须落实从优待警的各项措施。要做到科学用警,改革基层勤务运行方式,使现有 警力紧张的工作局面得到有效缓解,达到有张有弛的效果,使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不减。要坚持为基层“减负”,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考评,让基层民警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要坚持从优待警,在政策和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为民警办实事、解难事,使民警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
五是加强科技强警,提升警察素质。要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通过加大经费投入、科技投入,不断改善公安装备等硬件建设,加大公安工作科技含量,提高公安工作的质量。要向素质要警力,深化苦练基本功,通过经常性培训和岗位练兵,不断提高民警的法律素质、业务技能和体能水平,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通过提升民警素质增强公安队伍战斗力,进而达到提升警力的效果。
六是专群结合,发动社会,扩大警力。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要想方设法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动员广大群众共同维护社会治安,形成维护社会治安的“合力”。一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社会基层调解机构要做好居民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水、电、气保障部门要建立快速反映机制,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好无业人员的就业工作等,把我们的警察从“万能”中解放出来。二要充分调动一切力量进行群防群治。在小区内实现物管自治,在企事业单位内部搞好内卫防控,在商贸区形成百店联防。三要大力发展保安业。加大对 保安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保安的作用,实现保安的职业化、专业化,以更好地协助公安民警做好治安防范
第四篇:对基层警力不足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基层警力不足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警力就是指警察的战斗力,既包括警察的数量,又包括警察的素质、能力和工作效率。人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是“首要的生产力”,警力是公安机关得以正常运转的决定性因素。警力的多少,配置的优劣,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战斗力的强弱,关系着公安机关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近年来,警力不足与日益严峻的治安形势的矛盾日渐凸现,已成为制约公安工作开展和公安机关发展的一大“瓶颈”。
一、基层警力不足的现状
基层警力不足的矛盾,突出地反映在四个层面上:
一是绝对数量不足。据统计,我们现在的人口拥警率低于全国“二十公”会议“万分之10.7”的标准,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我们的警力更是捉襟见肘。尽管近几年每年都有一批部队转业干部充实到公安队伍,但是,基层警力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的增长速度,新增警力相对日益严峻的治安形势无异于杯水车薪,现有数量与实际用人需要的矛盾更为突出。
二是潜在警力不足。目前,部分基层所队的民警还存在着法治理念模糊、本文来自
http://www.xiexiebang.com法律知识不精、执法方式简单、执法质量不高、身体素质虚弱、战术技能不规范的现象,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这就使我们的警力在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无法充分释放应有的能量,潜在能力得不到最大发挥,严重制约了队伍的战斗力。
三是后备警力不足。近年来,由于警力补充渠道单一,新增警力的年龄偏大,民警的平均年龄增大,民警队伍日趋老化的现象严重,中老年民警已占民警总数的近三分之二,缺少后备力量,队伍发展后劲不足,有可能造成队伍的“青黄不接”,严重影响队伍的持续发展。
二、基层警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公安机关外部因素
1、严峻的治安形势产生的警力不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实有人口大量增加,人、财、物流动急剧加大,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使得现有警力对社会的控制能力显得非常吃力。各类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大幅上升,群体性事件、事故不断发生,影响国家安全的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社会治安情况日趋复杂,严峻的治安形势使得现有警力被动应战。
2、过多的非警务活动“挪用”了大量警力。尽管从中央到地方都一直强调公安机关不得从事非警务活动,但在基层受行政干预的影响,仍有大量警力被挪做他用。尤其是基层派出所,某些行政部门一遇有棘手问题,便亮出“公安”http://www.xiexiebang.com 最终造成有警无力。
3、大量的检查考评工作占用了部分警力。当前上级对下级部门的各种检查、考评此起彼伏,多头、重复考核严重,而且多是针对基层队所,为了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考评,基层部门只得停下日常工作忙于接待,动用大量的警力造计划方案、搞形式总结、定期汇报情况,这些检查考评严重影响了警务工作的开展,使基层的警力不能完全沉到业务工作中去。
三、基层警力不足的解决途径与对策
解决警力不足问题不仅要增加数量,而且要提高质量;既要治标,通畅进出口以满足急需,又要治本,实现警力调配的良性循环。
(一)争取政策,增加编制,壮大警力
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已将加强公安专项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优化人员结构,适当增加公安专项编制列入公安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增加公安编制是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治安秩序的必然要求。因此,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增加警察编制,从数量上为公安机关增加警力提供足够的后劲。
(二)重组资源,合理配置,优化警力
科学重组是实现质变的一种重要方式,合理调配警力是达到警力充足的有效途径。一是从实际出发,科学定岗定位、定编定员,合理调节配置机关与基层、警种与警钟之间的警力,建设“小机关大基层”的格局,确保基层所队警力达到总警力的85%以上.二是采用机关民警下基层、定期驻勤和轮岗代职等方式,推动警力下沉,将警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压滤机滤布 三是对于一些常年病休或年老体弱的民警,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提前退休或离岗待退等办法来解决,使之不占指标、不影响进人,形成分布平衡、结构优化、进出顺畅的警力调配机制。
(三)科学使用,劳逸结合,释放警力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始终使民警队伍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强大的战斗力,是解决基层警力不足的一剂良方。一是合理用警,尽量减少非警务活动,能不用警力的尽量不用,最大限度节约警力资源。二是改革基层警务运行机制,逐步推行四班三运转的勤务运行机制,使警力得到有效缓解,做到有张有弛,使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不减。三是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考评,可有可无的检查测评要全部“瘦身”,必要的检查考评尽量减少考核项目,确保基层民警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四是要深怀爱警之心、多做利警之事,在政策和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落实从优待警的各项措施,彻底解决民警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的释放警力。
(四)科教强警,提高素质,深挖警力
在现有的人员编制下,实施科技强警,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使每个民警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任务,是解决警力不足的有效方法。一是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向科技要警力,滤布 通过加大经费投入、科技投入,不断改善装备等硬件建设,加大公安工作科技含量,提高公安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二是深化苦练基本功,向素质要警力,通过经常性培训和岗位练兵,不断提高民警的法律素质、业务水平和体能技能,使每个民警都成为公安工作的“专家”,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从而实现内涵意义上的增加警力。
(五)专群结合,发动社会,扩大警力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要想方设法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动员广大群众共同维护社会治安,形成维护社会治安的“合力”。一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社会基层调解机构要做好居民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水、电、气保障部门要建立快速反映机制,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好无业人员的就业工作等,把我们的警察从“万能”中解放出来。二是充分调动一切力量进行群防群治。在小区内实现物管自治,在企事业单位内部搞好内卫防控,在商贸区形成百店联防。三是大力发展保安业。加大对保安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保安的作用,实现保安的职业化、专业化,以更好地协助公安民警做好治安防范。
第五篇: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内涵式发展之思考2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内涵式发展之思考
昭通市昭阳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 李 荣
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是人民警察中的一个独立警种,是人民法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法院直接领导的一支带有武装性质的司法队伍。司法警察在维护法律尊严,保障严肃执法,保证审判工作顺利进行和生效判决的执行中,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因此,司法警察的产生,发展和壮大,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伴随法院的诞生和审判工作的开展而产生的,40多年来,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司法警察工作在法院整个建设中,一直没有被认真重视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社会各种矛盾和各种利益冲突所引起的各类案件连年增多。因此,司法警察为审判工作服务的职能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司法警察队伍,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严肃执法,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的需要;是全面加强审判工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更好的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的需要。
队伍建设是实现公正司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在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面对新的形势任务,要做好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院队伍是关键。在2013年7月25日召开的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指出,要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以加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方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公正廉洁的高素质法院队伍,为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探索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内涵式的发展路径,是对司法警察队伍建设的应有之义。
一、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应坚定理想信念、改革创新、加强管理和监督的方向
司法警察队伍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坚定理想信念是根本。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教育和引导司法警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
司法警察队伍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方向。加强司法警察的职业保障,提高其职业尊荣感也是队设的重要内容,是需下大力气推进的环节。因此,要以改革为锲机,不断加强正规化建设;要以提升司法能力为核心,不断加强专业化建设;要以完善职业保障为重点,不断加强职业化建设。
队伍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改进司法作风。我们要以司法作风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人民法院队伍的整体素质,认真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切实解决法院系统存在的“四风”问题,要通过活动建立起为民务实清廉长效机制,在人民法院的工作中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应走专业化发展方向
1979年修改通过了《人民法院组织法》后,恢复了司法警察在人民法院中的设置。依此契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组织机构不断完善,人员不断充实,装备逐步到位。1997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促进了司法警察工作迈上了正规化、现代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人民法院公正司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司法警察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司法警察只有加快自身的改革,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法官职业化发展的要求使专业化成为法警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法官职业化不断探索、发展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也应当紧紧跟随法官职业化发展的步伐,探索法警专业化的发展之路,使法警专业化与法官职业化相互协调、融合。2,司法警察队伍发展的现状要求法警必须走专业化道路。《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规定了司法警察具有值庭、维护审判秩序、送达等等工作职责,这些工作指向的是服务、保障于审判工作,但这并不等于司法警察在审判工作中只能是配角,没有自己的独立性。法官的审判与司法警察的警务保障应当是相互配合、共同参与的活动,司法警察在保障法庭审判秩序活动过程中,与法官的审判活动是互向衔接、沟通的。毋庸讳言,法官在审判活动居于中心地位,司法警察的保障工作要服从服务于审判工作,但是司法警察在处置违法事件时,就是行使自己司法警察权的过程,这一过程应当是独立、专业的。同时司法警察从事的其他安全保卫、拘留、押解、执行死刑等任务,就更多地体现了司法警察工作的强制性、单向性的特征。司法警察机构与法院其他各庭室之间应当是平行关系,法官与司法警察也不应当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
3,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专业化发展符合司法改革中法律职业专业化的发展要求。随着法律体系不断扩大,法律分工的不断细化,对司法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专业化,对自身所从事的司法领域业务必须精通,掌握熟练的司法技能,具有敏锐、深邃的思维品质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探索司法警察专业化的发展正是促使对自身从事的工作性质、特征加以研究、探索,提高自身专业化发展水平的过程,必将能极大地促进司法警察队伍的发展。
三、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应提升司法警察的执法形象
司法警察的执法形象是指司法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外在观感,是指他人对司法警察执法工作的专业素质、技能水平、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可以说,司法警察的执法形象不但代表着司法机关的外在形象,还代表着国家法律的尊严。司法警察执法形象不仅仅取决于外在的形象,同时还取决于司法警察内在的素养。因此,在提升司法警察执法形象过程中,不能仅仅着力于司法警察外在形象的塑造,同时还要着力于司法警察内在素质的培养,或者说,提升司法警察执法形象需要“外塑形象,内练素养”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司法警察的外在形象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工作者的基本要求,能够给人一种威严、庄重、正派,但是又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例如,在工作中,司法警察的着装要统一,同时做到整洁、美观;在谈吐举止方面,时时不忘国家法律工作者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更不能恶意中伤、诋毁国家法律。司法警察的内在素养相比较外在形象而言,较为含蓄,但是更为根本,更为重要。司法警察的内在素养包括职业责任感、工作作风、职业技能、道德素养等方面。司法警察内在素养的提升,除了需要依靠个人修养外,还需要通过职业培训、个人努力等方式来促进。通过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实现司法警察内在素养的提升,进而促进司法警察执法形象的总体提升,锻造一支精干、优良的司法警察队伍,为法院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队伍强,则事业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人民法院工作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的形势任务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抓紧队伍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更好地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捍卫者的神圣使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考资料:
1.马亚林 《试论司法警察专业化发展的问题》 2.孟琳、华佳《论司法警察执法形象之提升》
3.《人民法院报》2013年7月26日头版《队伍建设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4.中顾法律网《司法警察在法院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0一四年三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