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目前医院信访工作面临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对目前医院信访工作面临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摘要:信访是一种由上而下的访问制度,他们帮助各部门调查民情,了解民意,优化办事结构,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为人民服务。医院作为卫生部门,是民生管理的重要方面。首先,医院应该扩宽民主访问渠道,明确责任主体并加强对主体的监督,优化医院机构,切实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着想。其次,医院要正视信访所反映的问题,运用联合处理,提高处理效率,提高民众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权威,保障人民的利益。最后,相关部门建立健全规则、制度,信访部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做到有度可依,有度必依。
关键词:信访;医患处理;信访现状;对策
信访是站在比较官方的立场,是人民表达民意,反应民情的重要渠道。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改革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要全面实行医疗改革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很长时间去完成。但近年来,我国医院的信访工作却不尽人意,集中表现在信访事件增多,事件集压,处理效率低,问责主体不明确,互相推诿的现象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妨碍了医院信访工作的进行,造成医患关系严峻,民众对就医不满意,投诉事件多,妨碍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医院信访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方面也随之发展,但出现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情况,我国卫生事业并未与经济协调发展,随着人们的权利意识的加强,人们越来越重视维护自己的权益,人们维护自己权益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个人上访外,还出现了联名、匿名上访的方式,而且为了是自己反应的问题得到更快的解决,甚至出现了越级上访的情况。而且除了传统的书信上访形式,还有网络,电话等方法,人们利用大众传媒的手段反应自己的不满,相关事件迅速传播,对医院工作造成重大影响。
信访内容不断增多,大多与自身实际利益直接挂钩,民众明确要求解决所反映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信访内容涉及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对象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集中。问题解决的难度越来越大,得以解决的时间增长,因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民众对此非常不满。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院所用医疗器械不断优化,治疗疾病的能力也增强,有些患者或其家属在治疗时或治疗后期,因种种原因再次对医院提出要求,重新提出,问题不能解决。
再次,信访的主体除了患者和家属外,现在还出现了委托人、律师等,医疗问题愈演愈烈,医院解决难度不断加大。为了是自己的问题尽快得到解决,一些信访者联合起来,联名向上级上访,解决越来越不容易。
随着大众传媒等新行为媒体的崛起,人们利用大众传媒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很多事件一经曝光,马上被社会广泛关注,除了过程外,问题结果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由于过早的曝光,社会舆论的加强,医患双方很难达成共识,事件向期待的相反方向发展。
二、信访问题的处理
医院信访问题的解决一帮要经历一下几个阶段:受到来信、电话,医院登记,上报、直接、联合受理或转他人受理,直接和联合受理能迅速解决,但转他人受理还需进行催促,造成时间处理不及时,处理效果差,有时还会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这种处理问题的程序效率低,处理结果差强人意。
医院信访问题的处理关系着医院及整个卫生事业的形象,而且,医院是与人民生命相关的场所,与人们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所以人们对于医疗问题格外关注。随着我国各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入,民生问题作为我国最首要的问题,社会各方面对民生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为了树立医院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更好的消除人们就医的顾虑,医院要优化解决信访问题,重视信访问题,处理好医患问题,减少解决程序,加快解决步伐。
医院信访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医院的正常建设,随着信访工作量的不断加大,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工作量加大,给医院的管理造成巨大影响。一些联名信访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由于不能及时达成共识,影响了医院的工作秩序。有事大量的医疗赔偿造成医院财政困难。同时,一些治疗办法因是新技术,患者出于保守和安全考虑,希望采用传统技术、办法,而非新技术,为此,一些治疗办法难以实行,医疗技术不能发展。
三、解决信访对策
1、改变医务工作人员的态度
为了更快,更顺利的解决医患问题,医患双方应互换位置,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医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加强自身技艺建设,不断丰富自身。认真对待患者,对患者病情全面了解,关心患者,耐心给患者解释相关问题,让患者了解、掌握自己的病情,消除患者的疑虑,让患者及家属配合医生的治疗。其次,医务人员要就治疗、收费等情况给患者及家属做出合理的解释让患者谨遵医嘱,掌握相关情况。最后,要尊重患者的隐私、尊严,对于患者的合理要求要予以合理回应,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的尊严。
2、加强沟通,沟通是处理医患关系的重要方法
一定意义上来讲,信访问题的增多是由于双方缺乏沟通所造成的,良好的沟通能解决很多问题。沟通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良好桥梁,因此,医患双方要加强沟通。以往的医患关系是不平等的,以往的医患关系是以医生问主体的,医生根据自己对病人病情的诊断对病人进行治疗,很少与患者进行沟通、商量对策,造成患者对相关的治疗办法及医院收费问题存在疑问,对医院的治疗提出质疑,信访次数增多。现代的医患关系应尊重患者的选择,及时与患者沟通,与患者一起商量对策,使双方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交流。
3、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明确责任主体,用一定的奖惩来规范义务人员的行为,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树立医院形象。
4、改革医院服务模式,优化患者就医结构、方式
首先,要优化就医程序。不同地区的就医人流量不同,因此,就医的各个流程应合理安排资源。做好人流量多和人流量少两种情况的医务工作人员的人员安排,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切实做到为患者服务。
其次,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服务质量的下降不应以病人的增多为借口。相反,病人越多,越应加强服务质量的建设,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明确责任主体,对各个岗位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加强医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再次,实行服务考核。由患者对医务工作人员的印象对医务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当然,服务考核不是以评判医务人员为目的,考核知识为了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的公信力,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切实的保护患者的利益,促进卫生医疗的改革。
5、加强管理
在管理方面,医院要加强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合理分配各部门,各部门责任具体,防止出现相互推脱的情况,提高各部门的办事效率。
结语:医疗卫生是涉及民生的行业,关乎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医院要不断地优化自身结构,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提高医院质量,及时处理信访反映问题,增加医院的公信力,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参考文献:
[1] 李杨,顾晔,顾东冬,鲁晓杰.创新信访工作 增进医患沟通[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
[2] 杨立移.谈开展医院信访稳定工作的心得体会[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
[3] 黄惠群.关于新时期医院信访工作特点、成因和对策的分析与思考[J].湘潮(下半月).2015(02)
[4] 夏美华.新时期医疗信访工作的特点和难点及其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2)
[5] 许式蛟.当前医院信访工作问题探讨[J].中外医疗.2012(26)
第二篇:农村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农村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成因分析
一、物质利益受到侵害。
一是土地承包权没有保障。2003年3月,我镇各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刚刚结束,就有一个村民来反映,新当选的村委会要收回他承包的土地。当时我们看了该村民拿来的土地承包证书,我们知道,98年我国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承包期30年不变,所以该村委会收回他的土地
是不对的。我们研究了一下有关政策,有三种有关政策,有三种情况村委会不能收回土地。一是村民外出将土地交给村委会,这种情况是村民将土地交给村委会代保管,村委会不能将土地收回,村民回来后,要求继续承包土地,村委会必须将土地交给该农民。二是依据法律,村民有权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转包,村委会不能以你已将土地转包他人而将土地收回。三是如果该村民外出打工,承包的土地由基亲属代为耕种,村委会不能以此为由将其土地收回。此类信访问题在98—99年较多,占信访量的1/3。现在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
二是局部过重的农民负担。1998年至1999年,这两年有部分村民来访,反映其所在村闲置干部过多,(其中有个村有57个干部),农民负担过重,还有一个村的来访者反映该村土地税定得过高,超出村民承受能力。
三是农村资源发包缺乏透明度。农村机动地、“五荒”和集体资产的发包、转让、出售,暗箱操作且价格低廉,有的“近水楼台先得月”,使集体利益受损,农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物不平则鸣”,故而上访。2001年4月2日,中内泡135名村民到区政府上访,4月3日到市政府上访。9日、16日又到区政府集体上访。4月10日又到市里上访,并在市政府滞留两天一夜。他们这次大规模上访的原因就是因为该村委会在没有征得村民同意的情况下,将村集体的水面低价承包给了他人。
二、民主权利受到侵犯。
一是政务财务公开不到位。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有权利参与集体事物管理和建设,有权对集体重大事项和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但个别村屯无视农民的种种权利,公开流于形式,“说芝麻避西瓜”,搞“模糊战术”,农民“雾里看花”,疑窦顿生,有被愚弄的感觉。98、99两年我办共接待因村务财务不公开而上访案4件次。
二是基层民主工作有薄弱环节。实行村民自治后,个别村民主建设没有到位,尤其是农民对村级事务的民主监督无法行使,主人公地位没有保障。例如有的村民来反映该村的理财小组等于虚设,根本派不上用处。
三、村级事务管理混乱。
有的村帐目不公开,个别村干部有贪污嫌疑,有的凭借权利乱用“两工”,有的资源发包上多吃多占、偏亲向友,“肥水不流外人田”,看着“糊涂帐”农民心犯嘀咕,事不顺,心不平,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几年来,我办共接待因此来访5件次。
四、工作方法简单生硬。
在税费征缴、“一事一议”、村委会换届选举和分摊任务时,有的镇、村干部缺乏必要的思想教育,重“统”轻“疏”,话没说透,理没说清,干群沟通少,工作线条粗,农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故心存芥蒂,对干部不信任。我经常接待这样的来访者,他们进政府就要找区长,找区委书记,待问明原因是,他因事找到镇、村干部时,他们的回答是“愿上哪告上哪告”,或者说“我就不管”。
五、干部作风问题。
农村干部工作较为辛苦,但由于方式方法问题,一些农民不理解,因而管理工作难做,逐渐失去了责任感。有的缺乏民主,涉及农民利益的事情,往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拉大了同群众的距离,增加了干群的对立情绪,有的办事不公平,偏亲向友,以势压人,谋取私利,甚至奢侈浪费,违法乱纪,加大了集体亏空,加重了群众的愤懑情绪。在干群矛盾面前,有的缺乏自省,认识不到干部作风是干群紧张的导火索和崔化剂,片面归结为农民素质低而加以推卸。2001年初,有一个村的村民到市、区集体访,反映了14个问题,经区里调查核实后给予答复。但他们不服,最后演变为要求罢免该村的村委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干群关系紧张。
六、政策法规落实走样。
有的村干部政策水平低或者出于少数人利益需要,在贯彻落实农村各项政策时,或截留政策,或曲解政策,或擅定土政策。殊不知,农民已从宣传媒介上知晓了政策精神,这样做只能引发矛盾,效果适得其。1997年,不知出于何原因,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期未满之时,有一个村擅自将土地进行了调整,结果导致97-98年产能建设用地补偿款无法发放,部分村民越级访不断,至今不能解决。
主要对策
一、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意识。
一是建立农村信访领导责任制。把农村信访工作摆上镇村党政主要领导的工作日程,切实做到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负全责。二是建立信访目标考核制。将农村信访纳入各级干部工作目标考核范畴。在考核、评估和使用干部时,把其分管或主管的信访工作
列为重要内容,从而增强各级农村干部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强化信访工作逐级负责制。为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工作中应该严格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这样,目标清晰,责任清楚,便于跟踪问效。四是实行领导包案制。我区每年都将较为重大的信访案进行“三包一保”,并以文件形式下发,那里就包括我们的镇领导和村领导。“三包”是
包接待、包处理、包落实,一保是保稳定。五是实行信访首问责任制。凡第一个接访者必须突破时空限制,“一竿子插到底”,直到将上访问题处理完毕,力避“踢皮球”和“接力赛”。六是强化“一案三查”制度。为避免出现重访、缠访和越级访现象发生,可实行“三查”,即一查上访问题产生的原因,二查接待处理中有无违法现象,三查上访者有无违法行为,这样三管齐下,多头并举,标本兼治,有助于消除有访不查,查而不结,结而无果的弊端。七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对那些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实行责任追究。
二、加强政策法律宣传,重视思想引导。
农民之所以上访或者说在上访过程中有违法行为,都是因为他们对党在农村的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经常的向农民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如土地承包、农民负担、合同管理、税费改革和村民自治等,同时要宣传《信访条例》、《黑龙江省逐级访规定》《黑龙江省信访收容遣送工作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例如《信访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多人反映共同意见、建议和要求的,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话等形式提出,需要采用走访形式的,应当推选代表提出,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黑龙江省信访收容遣送工作规定》中的第七条规定:上访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可予以收容遣送。(1)所提出的信访事项已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得到解决。仍坚持无理要求,经批评教育无效,继续纠缠不休者;(2)将老人、病残人、儿童舍弃在信访接待单位,进行要挟,经批评教育仍不改者;(3)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造成不良影响串联怂恿上访人员纠缠取闹经批评教育无效者;……(8)其他严重影响信访秩序、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批评教育不改者。上述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宣传,不断增强农民的法律责任感,增强自觉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三、变上访为下访,化被动为主动。
农村信访干部要屏弃传统的“你上访,我接待”“你提问题,我协调”的工作方法,变静为动,变上访为下访。这不是简单的概念转换,也不单单是工作机制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工作作风的转变。对待下访问题,我们应注意勤、快、实。“勤”,即要多下基层,勤深入到群众当中。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只有善于倾听民声,捕捉民意,才能化解矛盾稳人心,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才能落到实处。“快”,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要树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观念,清除群众问题“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倾向。要抓住解决问题的大好时机,及早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给群众一个及时、满意的答复。”实’,即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常怀爱民之心,常行为民之举,始终把发展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放在首位,尽快让群众富裕起来。实事办多了,矛盾就减少了,上访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四、狠抓政策落实,坚持依法信访。
在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时,要严格按政策办事,严格工作程序。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或有偏差的应及时予以纠正,对侵犯集体和村民利益的及时查处,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2001年春中内泡村水面外包一案的及时解决,就是依法信访的典范。有一个村因占地补偿问题引起群众上访,此问题经过市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合适后,给相关领导进行了党纪、政纪处分。同时,对那些无理取闹的上访者也要依法打击,依法维护我们的信访秩序。“7.30”事件中的违法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从这几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依法信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执法机关要依法行政,二是对违法上访者进行打击。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村委会是没有执法权的。
五、讲究工作方法,顺应民心民意。
农村在开展工作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力求动机与效果、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把握不准的问题要调查研究,不轻易表态,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取得谅解,限期解决。对涉及面广、事关重大的问题要周密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多发挥村民理财小组、民调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还要注意信息沟通,把一时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上级的支持。同时耐心细致的做好上访群众的疏导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激化矛盾。
成因分析
一、物质利益受到侵害。
一是土地承包权没有保障。2003年3月,我镇各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刚刚结束,就有一个村民来反映,新当选的村委会要收回他承包的土地。当时我们看了该村民拿来的土地承包证书,我们知道,98年我国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承包期30年不变,所以该村委会收回他的土地是不对的。我们研究了一下有关政策,有三种有关政策,有三种情况村委会不能收回土地。一是村民外出将土地交给村委会,这种情况是村民将土地交给村委会代保管,村委会不能将土地收回,村民回来后,要求继续承包土地,村委会必须将土地交给该农民。二是依据法律,村民有权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转包,村委会不能以你已将土地转包他人而将土地收回。三是如果该村民外出打工,承包的土地由基亲属代为耕种,村委会不能以此为由将其土地收回。此类信访问题在98—99年较多,占信访量的1/3。现在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
二是局部过重的农民负担。1998年至1999年,这两年有部分村民来访,反映其所在村闲置干部过多,(其中有个村有57个干部),农民负担过重,还有一个村的来访者反映该村土地税定得过高,超出村民承受能力。
三是农村资源发包缺乏透明度。农村机动地、“五荒”和集体资产的发包、转让、出售,暗箱操作且价格低廉,有的“近水楼台先得月”,使集体利益受损,农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物不平则鸣”,故而上访。2001年4月2日,中内泡135名村民到区政府上访,4月3日到市政府上访。9日、16日又到区政府集体上访。4月10日又到市里上访,并在市政府滞留两天一夜。他们这次大规模上访的原因就是因为该村委会在没有征得村民同意的情况下,将村集体的水面低价承包给了他人。
二、民主权利受到侵犯。
一是政务财务公开不到位。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有权利参与集体事物管理和建设,有权对集体重大事项和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但个别村屯无视农民的种种权利,公开流于形式,“说芝麻避西瓜”,搞“模糊战术”,农民“雾里看花”,疑窦顿生,有被愚弄的感觉。98、99两年我办共接待因村务财务不公开而上访案4件次。
二是基层民主工作有薄弱环节。实行村民自治后,个别村民主建设没有到位,尤其是农民对村级事务的民主监督无法行使,主人公地位没有保障。例如有的村民来反映该村的理财小组等于虚设,根本派不上用处。
三、村级事务管理混乱。
有的村帐目不公开,个别村干部有贪污嫌疑,有的凭借权利乱用“两工”,有的资源发包上多吃多占、偏亲向友,“肥水不流外人田”,看着“糊涂帐”农民心犯嘀咕,事不顺,心不平,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几年来,我办共接待因此来访5件次。
四、工作方法简单生硬。
在税费征缴、“一事一议”、村委会换届选举和分摊任务时,有的镇、村干部缺乏必要的思想教育,重“统”轻“疏”,话没说透,理没说清,干群沟通少,工作线条粗,农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故心存芥蒂,对干部不信任。我经常接待这样的来访者,他们进政府就要找区长,找区委书记,待问明原因是,他因事找到镇、村干部时,他们的回答是“愿上哪告上哪告”,或者说“我就不管”。
五、干部作风问题。
农村干部工作较为辛苦,但由于方式方法问题,一些农民不理解,因而管理工作难做,逐渐失去了责任感。有的缺乏民主,涉及农民利益的事情,往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拉大了同群众的距离,增加了干群的对立情绪,有的办事不公平,偏亲向友,以势压人,谋取私利,甚至奢侈浪费,违法乱纪,加大了集体亏空,加重了群众的愤懑情绪。在干群矛盾面前,有的缺乏自省,认识不到干部作风是干群紧张的导火索和崔化剂,片面归结为农民素质低而加以推卸。2001年初,有一个村的村民到市、区集体访,反映了14个问题,经区里调查核实后给予答复。但他们不服,最后演变为要求罢免该村的村委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干群关系紧张。
六、政策法规落实走样。
有的村干部政策水平低或者出于少数人利益需要,在贯彻落实农村各项政策时,或截留政策,或曲解政策,或擅定土政策。殊不知,农民已从宣传媒介上知晓了政策精神,这样做只能引发矛盾,效果适得其。1997年,不知出于何原因,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期未满之时,有一个村擅自将土地进行了调整,结果导致97-98年产能建设用地补偿款无法发放,部分村民越级访不断,至今不能解决。
主要对策
一、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意识。
一是建立农村信访领导责任制。把农村信访工作摆上镇村党政主要领导的工作日程,切实做到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负全责。二是建立信访目标考核制。将农村信访纳入各级干部工作目标考核范畴。在考核、评估和使用干部时,把其分管或主管的信访工作列为重要内容,从而增强各级农村干部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强化信访工作逐级负责制。为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工作中应该严格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这样,目标清晰,责任清楚,便于跟踪问效。四是实行领导包案制。我区每年都将较为重大的信访案进行“三包一保”,并以文件形式下发,那里就包括我们的镇领导和村领导。“三包”是包接待、包处理、包落实,一保是保稳定。五是实行信访首问责任制。凡第一个接访者必须突破时空限制,“一竿子插到底”,直到将上访问题处理完毕,力避“踢皮球”和“接力赛”。六是强化“一案三查”制度。为避免出现重访、缠访和越级访现象发生,可实行“三查”,即一查上访问题产生的原因,二查接待处理中有无违法现象,三查上访者有无违法行为,这样三管齐下,多头并举,标本兼治,有助于消除有访不查,查而不结,结而无果的弊端。七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对那些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实行责任追究。
二、加强政策法律宣传,重视思想引导。
农民之所以上访或者说在上访过程中有违法行为,都是因为他们对党在农村的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经常的向农民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如土地承包、农民负担、合同管理、税费改革和村民自治等,同时要宣传《信访条例》、《黑龙江省逐级访规定》《黑龙江省信访收容遣送工作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例如《信访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多人反映共同意见、建议和要求的,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话等形式提出,需要采用走访形式的,应当推选代表提出,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黑龙江省信访收容遣送工作规定》中的第七条规定:上访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可予以收容遣送。(1)所提出的信访事项已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得到解决。仍坚持无理要求,经批评教育无效,继续纠缠不休者;(2)将老人、病残人、儿童舍弃在信访接待单位,进行要挟,经批评教育仍不改者;(3)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造成不良影响串联怂恿上访人员纠缠取闹经批评教育无效者;……(8)其他严重影响信访秩序、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批评教育不改者。上述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宣传,不断增强农民的法律责任感,增强自觉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三、变上访为下访,化被动为主动。
农村信访干部要屏弃传统的“你上访,我接待”“你提问题,我协调”的工作方法,变静为动,变上访为下访。这不是简单的概念转换,也不单单是工作机制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工作作风的转变。对待下访问题,我们应注意勤、快、实。“勤”,即要多下基层,勤深入到群众当中。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只有善于倾听民声,捕捉民意,才能化解矛盾稳人心,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才能落到实处。“快”,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要树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观念,清除群众问题“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倾向。要抓住解决问题的大好时机,及早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给群众一个及时、满意的答复。”实’,即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常怀爱民之心,常行为民之举,始终把发展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放在首位,尽快让群众富裕起来。实事办多了,矛盾就减少了,上访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四、狠抓政策落实,坚持依法信访。
在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时,要严格按政策办事,严格工作程序。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或有偏差的应及时予以纠正,对侵犯集体和村民利益的及时查处,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2001年春中内泡村水面外包一案的及时解决,就是依法信访的典范。有一个村因占地补偿问题引起群众上访,此问题经过市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合适后,给相关领导进行了党纪、政纪处分。同时,对那些无理取闹的上访者也要依法打击,依法维护我们的信访秩序。“7.30”事件中的违法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从这几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依法信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执法机关要依法行政,二是对违法上访者进行打击。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村委会是没有执法权的。
五、讲究工作方法,顺应民心民意。
农村在开展工作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力求动机与效果、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把握不准的问题要调查研究,不轻易表态,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取得谅解,限期解决。对涉及面广、事关重大的问题要周密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多发挥村民理财小组、民调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还要注意信息沟通,把一时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上级的支持。同时耐心细致的做好上访群众的疏导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激化矛盾。
第三篇:当前农村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当前农村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区政协山坡乡工作组
当前,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与以往相比,涉及面更广,情况更复杂,处理难度更大。把握关键,找准矛盾切入点,健全机制,正确解决和处理农村社会矛盾,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期,源汇区纪委监察局念好“早、快、防”三字经,对全区8个乡镇办的农村(社区)信访问题进行查办和督办。
念好“早”字,变上访为下防。组织信访室、案件室人员成立督导组,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走村入户,广泛收集信息。把易发、多发信访的落后村作为重点排查对象,对排查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不安定因素,及时摸清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措施,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念好“快”字,变拖延为速决。对信访案件快调查、速处理、快结案,力争一次处理到位,不留后患,避免出现重复访、越级访。工作中坚持两个“要”,把好两个“关”,做到“三个结合”。即:事实要查细,把好事实关;有错要必纠,把好处理关。问题未查清不结案,处理结果未与上访人员见面不结案,调查结论群众不满意不结案。
念好“防”字,变治标为治本。要求村监委会成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了解本村群众的难事、难题,收集村民的意见建议,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向村委会反映,做到早掌握、早疏导、能解决的早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逐级向上级汇报。注重超前预防,从根本上减少信访案件的发生。
一、当前农村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和法制意识淡薄。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无法接受和学习新知识。有的村民在遇到山林、土地、拆迁补偿等纠纷时,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了解不透,就抱着“人多势众,法不责众”的心理进行聚众闹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当前,大部分农民仍以基本农业种植等为第一产业为主,城乡之间、村民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少数人因心理失衡,导致行为失控,甚至铤而走险。有相当一部分的村级组织以前完全靠收取各种规费维持运作,税费改革后,很快“断炊”,因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无钱办事,影响村级组织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无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直接影响村级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三)政策公开不够,管理不规范,引起群众的不满情绪。主要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在政策宣传上干部本身掌握政策不够全面,在政务公开上不具体、不准确、不真实、不及时,群众不能及时了解政策方面的情况,在执行政策上造成群众的误解,认为是有关部门贪污了政策,从而扰乱了正常秩序,激化了干群矛盾。
(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度大。村与村之间的山林、土地权
属不清,特别是一些有争议的山林、土地存在你争我夺的现象,村与村之间纠纷不断。而村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上没有发言权,因为群众认为他们是政府代表,替政府讲话,因此对他们不信任,有发言权的往往是村中真正德高望重的人。
二、当前农村信访现象的新特点:
当前信访工作呈现鲜明的新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集体上访数量相对增加。1-10月份,山坡乡共发生12次集体上访,占信访总数的26.67%。集体上访主要发生在农村土地、林木承包;基层机构改革;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
(二)越级上访更加突出。农民除到乡政府上访外,发生的不经乡,不经区,直接到省、市甚至北京都是越级访。信访的层级性被弱化,突发性增强,给应对工作增加难度,给基层人民政府工作带来很多被动,也增加了解决信访问题的社会成本。
(三)无理上访日趋严重。无理上访占山坡乡越级访总数的80%以上,并且上访人缠访,持数性信访十分严重。
(四)民主上访比较集中。在全部信访案件中,大多是村民对村组的作为不满意,怀疑他们的公正,认为他们侵权,反映出民主权利意识的增强,主要表现在:没有按规定给予土地承包权或者给予的不完整;承包他人的土地、林木不合理,损害村民利益;村干部以权谋私,损害集体利益;村政务财务不公开,剥夺村民知情权;在调处村内矛盾上不积极、不公平等。
(五)利益访现象十分典型。在上访中,都是为着利益,而且是个人利益,很多上访人希望通过信访获取更多的利益,甚至额外的利益。如主动要求政府办理城乡“低保”、要求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要求政府给予经济帮助等。光星村七组村民在村统一分配土地时以虚报人口方法多获取39亩土地,对外发包收益,村集体纠正收回,在经法院审判败诉后,他们到市中院上访,企图夺回土地。
三、多措并举,努力提高信访工作水平:
(一)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其建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沿哨”。一是要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农村民主建设,把群众基础好、办事公道、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充实到班子中去,把村级班子建设成为团结奋进,富有凝聚力、号召力、发展力的领导集体。二是切实加强思想建设。要教育农村
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倡导求实精神,倡导讲实话、办实事、不浮夸,着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他们多和农民交朋友,了解农民的思想动态,把握思想脉搏,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农村稳定打下扎实的基础。三是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认真拓宽群众的参政议政渠道,充分发扬民主,为人民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条件,搭建平台。重点抓好农村财务和“资产、资源、资金”三资监管和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保证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的真实性。
(二)畅通信访渠道,使信访工作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晴雨表”。一是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信访举报分中心作用。整合纪检监察资源新成立的农村基层工作室,作为信访举报分中心,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整合信访资源,综合运用政策、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积极采取代表参与、会办督办、公开听证、交叉办理、教育疏导等办法,着力解决信访举报等问题,形成全面协调、力量聚合、运转高效的综合协调处理机制。二是建立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和下访制度。明确接访领导干部姓名、时间、地点,并向社会公开。对一个时期内的重点信访,进行梳理归纳,并派专人抓好落实。
(三)提升素质,化解矛盾,使信访工作成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首先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增强分析和妥善解决群众信访反映各类问题的能力。二要加强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学习,积极探索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努力提高信访群众的满意度。三要善于做好信访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通过多渠道的宣传和法制教育,引导
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依纪上访和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解决矛盾信访,从而维护信访秩序,切实把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的过程变成沟通思想和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矛盾的过程,使信访工作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安全阀”。
(四)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稳定预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应急事件处理、责任追究、责任倒推五种机制。加强过程监控,细化环节落实,增强工作实效。要对可能引起上访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乡镇信访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要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类型的突发案件制定应急方案,做到快速反应。特别是建立责任倒推机制,对引发群体性上访的政策、措施进行检讨、修正,对属于决策问题的可采取问责制的方式予以处理;也可以在政绩考核方面加以统筹应对。
(五)大力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工作,形成化解矛盾的综合优势。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出现以后,能在哪个环节解决就在哪个环节解决,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对本部门无法解决的要引导群众通过正常渠道或法定程序表达自己的利益请求,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四篇:浅谈电力企业电力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浅谈电力企业电力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摘 要 电力工作关乎国计民生,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凸显时期,电力企业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至关重要。如何及时调处信访案件,解决民众需求,维护社会稳定,是电力企业开展信访维稳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是对电力企业电力信访维稳工作现状以及对策的研究,以供借鉴。
关键词 电力企业 信访维稳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2.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12-000-01
?S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能源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电力资源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信访维稳工作也成了电力企业的重要工作。但从当前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电力企业的信访维稳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电力企业应根据信访工作开展的现状,实施对策,为群众及各行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一、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信访维稳工作的现状
(一)信访主体的多元化
社会不断发展导致更多的社会矛盾出现,广大人民的权利意识也逐渐觉醒,纷纷通过信访的方式行使权利,对自身的利益诉求加以表达。由此导致信访对象包括各行各业的人员,其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
(二)信访诉求的复杂化
我国人口众多,社会各阶层较为复杂,导致我国社会存在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矛盾。这就使得人民群众的信访诉求呈现出复杂化的特点,往往将内部矛盾以信访的形式加以处理。
(三)信访行为的策略化
有鉴于一些电力企业对单人上访较不重视。因此,信访者的行为也发生了改变,更加注重信访的策略化,往往单人先进行试探,接着联系拥有相同利益的群众组成一个群体一起上访,以扩大影响,为政府机关施加压力。
二、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信访维稳工作的对策
(一)落实“三责”,强化电力企业信访维稳责任体系
首先,电力企业应落实内部领导干部的责任,通过行政手段建立起信访维稳责任体系,该体系包括领导工作责任制、“一岗多责任制”、承包人责任制等众多内容。电力企业内担任党政要职等人员应与相关单位签署《信访维稳工作计划书》,在信访计划书中应明确电力企业与相关单位在开展信访工作上的权责目标与奖惩措施,应设法将“五包”与“四亲”的责任制加以贯彻落实,确保在制度上加强信访维稳工作[1]。
其次是落实基层单位主体责任。为此,电力企业应对基层单位信访工作给予必要的重视,充分发挥基层单位了解并掌握第一手情况的优势,建立健全信访首办责任制,此举有利于增强基层人员的责任感与大局观,促使其努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再次应贯彻落实信访组织协调责任,企业应充分发挥信访部门的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其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的能力。
(二)做到“三心”“一引导”,做好初访根源治理
首先,在接待上访者时,无论是领导还是接待人员都应充满热心,面对来访人员应努力做到热烈欢迎、详细解答、亲切欢送的服务态度。对上访人员所提出的问题或疑惑应认真加以解答,以便争取上访者的信任,促进问题的解决。
其次,在接待上访人员时,接待人员应保持充足的耐心对待来访,努力做到不骄不躁、不吼不怒,亲切地为来访者排忧解难。
再次,在处理上访者所传递的信件时,要以一颗诚心去处理每一份信件,在开展该项工作时,领导以及接待人员应做到“一快二细”,即快速处理信件,细心讲解与疏导,细致研究处理,以便确保基层群众所反应的问题充分得到贯彻,确保信访维稳工作能够平稳高效运转,从而取得好结果。
另外,认真分析信访人员诉求的法律支撑,引导一些信访人员进行依法诉讼,从而使矛盾的解决更具法律的权威性。
(三)加固“三线”,稳固信访维稳的工作基础
首先,信访维稳工作应加固“民心线”,开展该项工作时,电力企业的管理层与各信访部门应时时刻刻为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着想,努力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寒冬酷热或节假日期间,亲临生产发展的前线,开展积极有益的慰问工作;当电力企业内的职工群众因各种原因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时,领导干部应及时加以看望,对员工嘘寒问暖,表达关心,此举有利于令广大职工群众团结一心,提升业务精神,以十二分的精神投入到信访维稳工作之中。
其次,电力企业上下应构建起一道“法制线”,充分运用国家法律对企业内的行政与办事行为加以规范或纠正。基于此,电力企业应建立健全信访评估机制,并利用政策与法规对其加以约束,坚决杜绝与上级命令与要求相违背的政策、影响电力企业安全稳定发展的政策与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努力做到促进信访维稳的法制化[2]。
再次,应构筑起一道“保障线”,电力企业应建立扶贫基金会或职工捐款等形式的制度,筹集钱款,令企业内的职工群众在遇到重大的天灾人祸时,能够有充足的保障。
(四)强化“三不”,全力克服紧急上访
首先应不吝惜工作费用,电力企业开展信访维稳工作不应吝惜于成本,应以资金费用投入换取信访工作的稳定发展,从而令电力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其次应坚持不怕困难的原则,电力企业内部的培训管理机构应对各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信访接待人员增加教育与培训,令各级工作人员努力改变自身,克服工作中的厌烦、懒散、冷漠等不良情绪,从而促进信访工作的稳定开展。
再次应坚持不懈怠的原则,电力企业开展信访工作时,总会遇到个别需要紧急处理的事件,针对该类事件,领导干部与接待人员应雷厉风行,不得有丝毫懈怠,以避免问题最终酿成重大事故,影响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阐述电力企业信访维稳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促使更多的电力企业在开展信访维稳工作时,能够积极做出改变,严格按照落实“三责”,构建“三心”“一引导”,加固“三线”,强化“三不”的原则,促进信访维稳工作的开展,从而满足更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
第五篇:浅谈新形势下企业信访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信访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主辅分离、辅业改革分流工作的积极推进和各地养老保险政策的调整,企业隐含的许多机制性、体制性矛盾不断显现,尤其是群体性上访现象日益增多,对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带来了严峻考验。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企业信访工作现状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信访工作;新形势;群体性
一、当前企业信访工作的现状及特点
1.上访人员反映问题复杂多样,处理解决政策障碍多。在企业信访接待工作中,一般接触到的信访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困难企业职工要求提高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险交纳比例;二是部分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三是集体职工、家属工要求提高工资待遇和补交各类社会保险;四是提前退休人员依据有关政策,要求提高退养工资或增加补偿;五是其他一些历史遗留的政策问题。群体性上访问题突出,负面影响较大。
2.上访表现出“违规性”,组织化倾向明显,过激现象时有发生,矛盾一触即发。
很多上访者对国家政策、法规不了解,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考虑问题过于片面,把“闹”作为谋取私利的主要手段。还有一
些上访“专业户”,在没有国家政策支持、上访诉求无法满足的时候,往往作出一些超出常人的举动。此外一些上访人员尤其是30人以上的群体性上访,组织化倾向明显,由于他们诉求集中,渴望强烈,在诉求过程中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更容易引发冲突。
3.群体性上访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群体性上访一般参访人数较多,社会影响严重,加之缺乏政策支持,在基层单位接访时困难较大,一般难以妥善解决。如2004年中铁四局四公司石家庄家属基地承租户因拆迁和房改等问题于5月24日到总公司上访,上访人员在办公楼大厅滞留长达47天之久,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影响,给企业稳定带来了很大压力。
二、企业信访工作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企业对信访工作不重视,机制不完善,具体工作落实不到位。
按照新的《信访条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问题由本单位解决。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由于企业减员增效,不少单位对信访工作不重视,没有专职部门或专职人员,或者信访人员的基础素质、政策水平尤其是接访、处访能力难于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造成基层信访工作不扎实,工作效率不高,现有的企业信访工作机制和现状已难以适应信访任务的需要。
2.企业进行体制改革,员工观念陈旧,等靠思想严重。
在企业进行改革创新尤其是进行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多数员工表现出心理上的不适应,旧体制下的惯性思想、依附思想在部分员工中表现突出,生活中遇到困难不是自己想办法,想点子,而是一味等靠国家,等靠单位,本单位解决不了就找上级部门。
3.部分单位接访、处理方式简单,基层矛盾逐渐升级。由于一些基层单位领导工作方法过于简单,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不重视,存在着“推、拖、应付”的现象,形成了上访人员对基层领导的“信任危机”,自然而然地产生错位认识,认为一个人反映问题没有用,只有大家一起上访,一起闹才有效果,在上访人思想中形成了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的思想。一直在本单位反映问题没有用,只有越级上访才能解决问题,至少能形成由上而下的压力。由此造成本单位解决不了的找上级,公司解决不了的找局里,局里解决不了的找总公司,造成大量的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上访。
三、新形势下做好信访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结合企业多年来成功化解的信访案件,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坚持在转变观念、创新机制、解决问题上下工夫,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企业员工教育,普及员工依法信访意识,把信访工作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面对不断增多的上访问题,既要正视其为企业深化改革进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也要认识到大量的员工上访给企业和社会稳
定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信访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信访工作无小事”和“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切实承担起抓信访、保稳定、促发展的政治责任。对于员工反映的问题不要捂着、盖着,要作好政策解释,思想疏通工作。通过沟通,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和风险观念,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承受能力。同时对法律意识淡薄上访人员,更要耐心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其自觉地规范自己的信访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
2.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突出信访工作重点,加大信访工作督查督办力度,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的合理诉求。
按照“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要求,加强信访苗头的排查,及时准确地掌握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的倾向性问题,做好超前防范和各项预案。同时抓住问题处理重点,加大解决问题的力度。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针对不同特点,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逐一研究处理的途径和办法,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解决信访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第一关口”作用。此外更要高度重视上级交办的信访事项,及时报告办理结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因领导不力或工作失误、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结合实际为员工信访提供合法渠道,通过建立健全“双向规范”机制和信访事项“三级终结”机制,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
随着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媒体宣传的广泛覆盖,信息的公开度日益增加,企业只有不折不扣正确地执行相关政策,才能公开、公正的处理好各类信访问题。简单、粗暴地敷衍了事是不可能消除矛盾,更不会很好的解决信访问题。因此凡是符合政策规定又有条件解决的,要尽最大努力及时给予解决,即使一时无法解决的也要讲明原因,让上访人感受到党和国家、企业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建立健全“双向规范”机制和信访事项“三级终结”机制,依法规范信访工作人员和信访人的行为,明确信访事项办理和复查、复核的责任体系,明确信访终结的实体标准,实现信访程序的法定终结,提高信访息诉的罢访率。
参考文献:
[1]郭松民.我国信访改革应该推行制度演进[J].环球,2004,(23)
[2]于建嵘.信访的制度性缺失及其政治后果[J].凤凰周刊,20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