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心理状况的几点思考
曾德斌:对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心理状况的几点思考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多次强调:“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功能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才是真正的健康”。从中不难看出,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很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激烈竞争,才能发挥出个人的最大潜能!同样,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司法警察,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才谈得上工作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才能为推进检察机关的科学发展贡献司法警察的应有之力。这里,笔者就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心理压力方面提出几点思考。
资料显示:心理压力,又称心理紧张或心理应激,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作用中因各项要求与主体应付能力的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状态。人们面对具有危险性刺激情境时,一时无法消除危险、脱离困境,即产生一种被压迫的感受。如这种感受经常持续存在,即演变为个人的心理压力。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据调查,30%左右的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压力。
作为检察机关唯一具有武装性质的专门队伍,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特殊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决定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比一般社会成员更加突出。心理学家认为,当人的心理压力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调节和缓解时,心理压力就会转化为行为的“反向动力”,使人出现一些反常行为。这些行为,轻则影响工作效率或对身心造成伤害,重则导致自杀或“激情犯罪”。因此,重视司法警察心理压力,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表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缓解,对于提高司法警察的综合素质,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司法警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检察机关司法警察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的“九大职能”必然决定其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类原因。
(一)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的从属性。“服务办案,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是检察机关司法警察职能的显著特征。同时,《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也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在检察官的指导下履行职责”。由于职责履行的这一从属性特征,往往使得部分司法警察对法警工作的重要性产生认识误区,片面地认为“法警队”既不是检察机关的主要业务部门,又不是综合保障部门,甚至部分检察官也片面地认为法警就是“守守人”、“值值班”、“跑跑腿”,这就无形中使司法警察产生了“没地位”、“没面子”、“没意思”、“没前途”等自卑、厌倦、迷茫、应付等消极心理,直接影响司法警察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则不然,《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司法警察与检察官的相互关系,是“指导”而非“指挥”,一字之差,意义迥然不同。同时,司法警察地位得不到承认,价值得不到体现,愿望得不到实现,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得不到排解,日积月累,必定会带来他们对司法警察工作感到枯燥,缺乏信心,出现反感、厌倦等现象,甚至以消极的态度来应付本职工作。
(二)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的突发性。由于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办案的特殊性,前期“初查工作的保密性”以及“法律规定的时效性”,使得司法警察常常接到“警务令”就立刻投身工作,具有显著的突发性特点。目前,全国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办案模式各有千秋,有的地方虽然实行了司法警察的“编队管理”,但要求司法警察全程参与办案,这是对司法警察职能的“拓展”,比如整个重庆检察机关就是这样做的;而的地方对司法警察的职能进行“延伸”,尤其对司法警察“第九项职能——完成检察长交办的其他事项”进行灵活处理,比如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检察院,因地制宜地要求司法警察收集整理自侦案件的“线索信息”,当好“情报
员”,并要求担负部分自侦案件的“初查工作”,写出“初查结论报告”、“呈请立案报告”等法律文书,报请检察长审批后进入法律程序的下一个流程。另外,司法警察平时还要参与处置一些突发事件,从而也使得经常处于“待命状态”的司法警察,较易产生矛盾心理与焦虑情绪。
(三)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的危险性。检察机关司法警察有时担负着执行重大警务任务、参与处置突发事件、保护检察官履职安全等“急难险重”任务。这一角色定位,使得承担司法警察工作必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险,有时甚至是生命危险,由此带来心理压力。从办案工作实践看,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中,看管、押解、拘传以及追逃等环节,最容易发生犯罪嫌疑人脱逃、自杀等安全事故,高检院《关于2007年全国检察机关发生办案安全事故的情况通报》,也再次告诫我们,必须以“如临深渊的态度、如履薄冰的警觉”切实履行法警职责,稍有不慎,就极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如执行看管任务,由于时间较长、空间狭小、工作单一,再加上犯罪嫌疑人往往对身着警服的值勤法警产生畏惧与抗拒情绪,这对于司法警察的意志力与承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在维护信访接待秩序时,由于来访人员一般都情绪比较激动,而上访人往往性格较为偏执,甚至有些就是“精神病患者”,因此法警到场后不仅要积极配合控申干警做好来访人员的疏导安抚工作,还要从来访人员的言谈举止、情绪变化、携带物品等细微之处,准确预测事态的发展趋势,以防止突发的过激行为造成检察人员的人身伤害,或发生来访人员的自伤自残事件,这也使得出勤法警在心理上要时刻做好应急准备;而在执行追捕追逃任务时,司法警察工作的危险系数也大大增强。一言以蔽之,司法警察在执行警务保障任务时的每个环节都要提高警惕,绷紧神经,以防万一,时间一长,必然会导致其身心疲乏,心理压力自然加重。
(四)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的封闭性。由于检察院司法警察实行“编队管理”的时间短、人员少,全国检察机关的司法警察从2004年才陆续实行“编队管
理”,而且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这样一来,检察机关的司法警察就既不象公安民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不如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经常出现于审判庭上,被群众所熟知,因此,人们对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缺乏认同感、认知感。笔者对此深有感触,在对旁人介绍自己的职业时,常常需要费一番口舌。也听到一些群众议论:“不是只有法院有司法警察吗?”、“检察院的司法警察是干什么的?”等等。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无论一个人所做的事业多么有益于人类社会,只要他还没有得到社会认可,他就不可能有积极的心理反映。
(五)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的重复性。检察机关司法警察每天的工作相对重复单一,比如看管、押解、送达法律文书等,这些工作平凡、单调、琐碎,长时间固定地从事这些活动,无疑会使我们的司法警察感到一种莫名地乏味,并对工作产生厌倦、烦燥和麻痹心理,从而就会导致进取意识缺乏、创新观念淡薄、心理奋力加重。
二、舒缓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心理压力的几点浅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卫生专家大卫·施皮格尔说过:“想要在毫无压力下生活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我们应主动地和有效地应对压力。”那么,作为检察机关的“司法警察部门”和“司法警察个体”,如何正确应对和逐渐缓解这种特殊职业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呢?笔者仅提出以下几点浅见:
(一)在培养司法警察高尚情操中实现自我价值。我们要立足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的职能特点,教育和引导干警正确认识司法警察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加强对司法警察工作职能、性质、地位、作用的教育,使广大干警充分认识到司法警察在服务检察办案中肩负的重要使命与法律职责,增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意识,激发学习训练的自觉性和奋发向上的进取心。培养“爱岗敬业、乐当绿叶”的优良品质,筑牢献身法警事业的根基,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不断增强献身法警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处理“红花与绿叶”、“地位与作为”的关系,自觉在献身法警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二)在提升司法警察心理修养中实现自我价值。从检察机关司法警察自身来讲,有的心理压力是可以自我调节的,有的心理压力则需要“求助心理咨询”或“通过思想工作”来解决。但我们必须明白,心理医生和思想工作仅仅只能在教育、交谈与心灵沟通中,帮助其度过心理危机,增加自我意识。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必须不断增加自身的心理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学会排解心中焦虑和障碍的方法。
具体而言,第一,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已,避免因期望过高而产生挫折,并加强各种正确观念的修养;第二,培养良好的品质意志和健康的情绪情感,做个乐观开朗的人,善于从具有“挑战性”和“成就感”的警务工作中寻找乐趣、获得乐趣,始终保持工作的热情度,遇有工作压力能够将其转化为动力。第三,学会从其他同事的切身体会中借鉴经验教训,并不断积累总结,熟悉和了解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困境与挑战,设想各种可能发生的场景与行为、心理反应模式,以便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使自己能更好地适应各项警务工作。
在增强司法警察心理训练中实现自我价值。笔者认为,心理素质训练是缓解司法警察心理压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司法警察教育、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对司法警察进行普遍的心理研究调查,建立心理档案,并据此制定教育、培训计划的目标。对加入司法警察的新成员要进行全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对在职司法警察则要不断强化训练,进行辨认、反应、观察、注意、控制等能力的训练,使其增强对工作的“心理适应性”。心理素质教育与培训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集中培训、日常教育、课堂讲授、实践训练等等。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司法警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
要注意到,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的心理素质教育、培训应当“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并作为司法警察技能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第二篇:有关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管理体制问题的思考(定稿)
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管理体制问题的思考
深州市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大队
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办案秩序、保障办案安全的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新形势下,司法警察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适应当前中政委司法体制改革的大局需要,探索、推进司法警察管理体制的改革,更好的发挥司法警察的职能作用,更优质的服务于整体检察工作,日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目前检察机关司法警察队伍管理,普遍存在“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使用不到位、人员构成不合理、履行职务错站位”的突出问题。这具体表现为:有的基层院至今未设有法警机构;有的法警机构的人员没有编队管理,高检6%标准人员编制没有落实;现有干警未能实现集中统一培训,更普遍的存在“文化层次不高、人员老化、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低”的情况。由于人员的不能高度集中、统一协调管理,法警的整体实践能力受到限制,法警职能作用的发挥大打折扣,检警混用实际造成的是检察官与法警职责的不够分明,形成了办案工作中时时出现的推诿与扯皮现象,其最大弊端就是造成了检察机关人、财、物的内耗与浪费,消弱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背离了检察机关神圣的宪法定位。因此,必须着手进行改革。
一、实现司法警察规范化管理,应当以构建“集中管理、分散使用”的管理模式为中心内容,确保法警工作保障性的实现
“集中管理、分散使用”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专门机构实行法警的集中编队管理,在检察长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二是检察业务与法警业务分开,由法警专司警务工作,法警队根据法警人员的具体情况和全院业务工作的需要合理调度警力;三是各业务部门的用警须按规定的程序申请,经检察长或分管负责人审批,并履行相应法律手续,司法警察方可执行任务;四是根据警务工作需要严格条件录取法警。法警队根据部门工作实际及特点,独立地对法警实行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考核。
确立这种管理模式首先是由法警工作的专业性特点决定。法警工作是具有技 能性、危险性的工作,其业务、体能的综合需要与检察官不同,法警实行军事化管理,强调绝对服从、高度集中,只有从检察队伍中分离出来,才能有效地进行培训,以适应工作需要。也只有如此,才能按警务工作需要调配适合人员做警察工作,其次是完善检察机关内部制约机制的需要决定。检察机关在探求如何依法办案、正确履行检察监督职能过程中,先后推行了“诉侦分离”、“诉捕分离”等制度,“检警分离”同上述制度一样,都是检察机关内部制约机制的重要内容。客观上看,由于检警不分,侦查人员集调查取证、传唤拘传、搜查押解等事务于一身,既不能避免违纪违法现象发生,又不能保障侦查人员自身安全,而检警分离,各司其职,本身就构成相互的监督制约,防止违法违纪,保证公正执法。第三,由安全办案的保障需要决定。切实保证办案安全,防止和杜绝办案安全事故发生是高检院、省院一直强调的重要工作,检讨办案安全事故发生虽然有多种原因,但主要还在于有警不用或无警可用。办案安全制度疏于形式,无人执行;或虽有法警协助,但缺乏严格管理和严格责任追究,违规办案责任心差。近年来,在推行司法制度改革、树立新型司法理念过程中,重视了对检察人员办案中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保护”观念的纠正,但对司法警察职能在贯彻程序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缺乏明确的认识,从来没有把规范司法警察工作和发挥警察职能作用当作重视程序的重要内容来考虑,导致长期忽视法警工作,发挥不了法警的保障作用。
二、实现司法警察的规范化管理,必须围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来进行
制度建设是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的保证,法警编队独立管理,其职能职责、出警用警、执行职务、警务值班、处理突发事件等,都需依章办事、严格程序,制度建设乃是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第一,建立司法警察工作目标管理制度。要明确分工,确定责任。要确立院领导、法警队负责人和司法警察的各自工作目标,要根据警务工作中送达法律文书、警务保障、安全保卫、内勤工作、看管和押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护本院受理侦查案件现场、搜查追逃、协助执行等具体业务,具体确定到位、确定到人,符合“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协作配合”的要求,形成“谁的职责谁履行、谁 2 的工作谁负责,谁的问题追究谁”的工作格局。
第二,建立司法警察工作运行管理制度。一是要作出司法警察出警程序规定,严格规范用警。从申请出警、派警、用警反馈等各个环节规范司法警察执行警务的各种行为,并以各项审批表、执行职务派警令、反馈意见表等表格为载体记载用警的全部流程。二是要针对警察具体执行职务作出细则规定,其中有对现场保护、执行传唤、拘传、参与搜查、协助执行拘留、逮捕的规定;提押、押解、看管的规定;送达法律文书、案卷的规定,警务值班、处发突发性事件预案以及使用警械枪支的规定等。其内容基本涵盖司法警察工作的各个方面,并应有很强的操作性,形成相对完整的警务工作制度体系。
第三,建立司法警察工作考核评比制度。要在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职责的基础上,对司法警察工作进行细化、量化,确定司法警察工作各项内容的分值,通过比较总分的高低反映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水平,并对警察人员实行“绩效挂钩”,以实绩评先、用实绩选人,增加法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
第四,健全作风纪律和业务技能培训的各项制度。用中政委、高检院作出的各项廉政、勤政规定,严格要求警务人员,不断增强警务人员防腐拒变能力,树立公正执法的意识。制定司法警察内务管理规定,把司法警察的着装配戴、警容风纪、出勤、请假等作为执行纪律的大事来抓,增强组织纪律观念,树立形象,文明执法、文明办案。制订以岗位技能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考察、考核制度,进行法律知识、检察业务和队列、擒敌拳、提押、实弹射击等基本技能的培训和训练,使其成为一熟、两懂、三会的合格警务人员。
三、实现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新途径是加强办案工作区的建设
办案工作区是检察机关专门用于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证人、接待来访等工作,由司法警察负责办案安全警械的专用区域。警务区规范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加强办案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侦查办案工作科技含量,发挥司法警察职能作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检察官和司法警察在办案中的协作配合,实现检察机关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的有机整合,推进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工作的规范 3 化和现代化。
第一,办案工作区建设的提出是由于长期以来,检察机关的办案在一种缺乏规范的工作场所下进行而导致不断出现办案安全事故。为安全办案提供一个规范的场所,不仅能有效防止安全事故发生,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也能够对检察机关办案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从制度上保证程序公正的实现。司法警察的规范化建设,不单是以集中编队统一管理的实现为标准,为司法警察的业务工作提供其符合管理和履行职责要求的工作平台,也是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办案工作区应当是具有高科技、数字化的证据采集固定功能的系统建设。首先它应是一套证据采集系统,是每一起自侦案件录音录像、亲笔供词、讯问笔录、证人证言、物证书证的全部记载;在办案工作区内的办案取证活动在全方位监控下进行,为固定证据、保留证据、出示证据提供程序保证。其次它应是技术设备使用的管理系统。活动全程录像、视听资料专人保管,结案后交档案室保存。不仅保证取证客观真实,也杜绝不文明办案行为发生。
第三,办案工作区是具有高效率指挥功能的网络建设系统。在实现与基层院办案工作区监控系统对接后,上级院能真正成为指挥中心,实行远程指挥,并能及时进行案情研讨、协查联络、证据展示和侦查人员的调度。
第四,办案工作区的建成,将使检警一体化、上下级办案一体化、技侦一体化得以实现。有利于发挥上级检察机关的案件线索统筹调控作用、侦查指挥组织作用、案件质量审查把关作用、办案安全预防控制作用。特定的环境与规范化管理,促进干警司法理念的转变,增强提高政治、业务素质的紧迫感,造就一批集技术、业务、侦查三种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检察人才。
第三篇:浅谈检察机关司法警察队伍建设
浅谈检察机关司法警察队伍建设
莘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大队 杨少忠
检察机关司法警察是具有国家刑事法律强制力的司法武装力量,是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政治建警,科技强警,从优待警,努力提高法警队伍整体素质和保障能力,才能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司法警察队伍,才能更好地维护检查工作秩序,预防、制止妨碍检察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和服务检察办案工作。
一、司法警察在检察机关各项检察工作中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要求我国司法制度不断完善,人民检察院各项工作也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进一步加快人民检察院改革步伐,全面推进检察工作改革也势在必行。
1、办案的保障作用新时期检察机关办理各类案件,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具有强烈的对抗性。有的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打击,拒不交代犯罪事实;有的以死相要挟;有的趁办案人员不备逃跑、自杀、自残;甚至用武力袭击办案人员。为了保证办案工作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司法警察运用其警务技能,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办案工作的顺利。
2、法律的震慑作用。《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规定:“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为制止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根据需要,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警械,使用警械不能制止、或者不使用武器制止可能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武器。”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对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检察活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领现场,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强制措施。这些规定赋予了检察院司法警察在一定条件有使用警械、武器的权利,是其他检察人员所不可替代的,体现出司法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特有的对犯罪分子或不法分子的威慑作用。
3、内部的监督作用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为保障监督的权威性、有效性,必须加强对自身的监督制约。检察院在办理刑事案件实行捕、诉分离,办理自侦案件实行侦、捕、诉分离,各部门既分工合作,又相互制约。司法警察受检察官指挥,将检察决定权与执行权相分离;司法警察在履行职责时,发现检察官违法办案有权提出纠正,这样,既有效地保证办案工作依法进行,又防止徇私舞弊、刑讯逼供等违法事件的发生。
4、有利于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司法警察在办案中,可以运用其警务技能有针对性地将保护现场、看管、执行传唤、拘传、查找当事人、犯罪嫌疑人等工作有序进行,这样能使办案更专业,也能减轻检察官的工作压力,检察官就有更充足的精力投入到案件的突破口、证据的固定和案件的质量上。检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使办案的效率、质量都得到提高。
二、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目前存在的不足当前,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从总体上来说是好的,能够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检查办案工作,在保障和服务检察办案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不足:
1、有的院只重视检察办案工作,而对司法警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时间少,知道少,检查少。
2、部分院在司法警察人员的配备上名额不足,司法警察老龄化,编制不齐,造成警力严重不足。
3、未能严格实行编队管理,警务技能差,警务装备落后,部分法警分散在各业务科室,不能行使其专业职能,直接影响司法警务工作的开展。
4、对司法警察的职能作用认识不到位,司法警察的政治地位和职能作用得不到保障。
三、加强司法警察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文化学习和警务技能训练知识文化和警务技能是司法警察工作的基础,强化学习训练是提高法警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坚持定期化、警察化学习训练是巩固提高技能素质的重要保证。新形势下,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对司法警察的警力需求越来越强,要求越来越高,司法警察的职能范围不断扩大,积极参加教育训练,提高各方面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司法警察力的工作能力,是检察工作的需要。《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规定,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实行专业化的集中管理,既受本院检察长的领导,又受上级检察院法警部门的领导。行使协调警务制度,是上级院对下级院司法警察队伍进行领导的有力手段,可以解决执法过程中警力不足问题,并能集中优势警力进行一些大型的执法活动。同时可以体现司法警察大局意识、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优良作风。其次要加强警务装备建设和管理,提高保障能力。警务装备是法警执行任务、履行职责的物质基础。只有训练有素的司法警察与精良的装备有机的结合,配上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管理,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再者要加强业务训练,不断提高法警业务素质。在平时的工作中可以通过网上学习、研讨、组织到公安、监所等单位学习经验,向他们学习警察知识、警务技能,使干警熟练掌握法警职责、检察业务、办案程序等。
2、加强司法警察职业道德建设,培养良好作风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是一支军事化的武装力量,是保障人民检察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后盾。这一性质和任务决定了这只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因此,要对干警进行警魂教育,引导广大司法警察紧紧围绕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履行工作职能。在保障检查工作中,扎实肯干、任劳任怨;在参与执法工作中,耐心、细致、机智、灵敏;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雷厉风行、英勇顽强;生活作风上,要端正人生观和价值观,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积极向上,一身正气,树立良好的司法警察形象。
第四篇: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的影响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的影响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调整。修改后的辩护制度、证据制度、强制措施制度、侦查措施和审判程序等,都与检察机关息息相关。加强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的监督是刑诉法修改的主要内容,贯穿始终。证据制度的调整、程序的增加,也必然使包括检察机关在内的政法机关工作模式发生转变,不能再把办案重心放在口供获取上,检察机关更应该强调文明、规范执法。
一、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给司法警察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此次刑诉法的修改内容很多,涉及检察机关职能的也很多,但是以下两个方面的修改,需要司法警察研究如何开展并做好这些工作,破解这些工作带来的难题,这也给司法警察工作带来很大机遇和挑战。
1、强制措施的修改。
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三款增加“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第七十三条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
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如何配合公安机关执行监视居住这一强制措施的,指定居所的如何执行看管安全,实行看管分离原则,以及如何时刻注意和充分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都是我们司法警察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2、增加证人的保护。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对于四类案件的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应当采取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等。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
司法警察作为检察机关唯一一支武装力量,保护证人的重任责无旁贷。如何保护证人,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保护方式,对司法警察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应该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以立法宗旨和原意为研究的出发点。
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司法警察工作的影响。
1、对司法警察执法理念、履职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必将要求执法部门要着力转变执法理念、着力提高执法能力、着力强化自身监督制约。司法警察作为执法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必将紧紧围绕新刑诉法相关规定,并将这些规定落到实处。切实改变履职方式,调整工作机制,适应司法警察工作新要求。司法警察应着重加强一下几个方面理念的培养。第一、要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第二、要树立法律监督意识和理念。第三、要坚持法律监督者的地位,克服在执法办案和诉讼监督中自身的弱点。第四,要树立程序正义理念。只有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司法警察个人素质的提高,才能有助于转变工作模式,应对新刑诉法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
2、对司法警察部门机构、队伍建设有了新影响。
尽管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对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对涉及司法警察职权的增加或调整并未明确,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地位依然很尴尬。由于法律对司法警察职权规定的缺失,造成了司法警察没有完整的执法权,绝大部分的执法是在协助检察官执行职务。
新法律实施后,检察工作必将对司法警察工作更加依赖,不可缺失。这就更加迫切需要一支强大有力的司法警察队伍。检察机关应当更加注重司法警察队伍建设,重视司法警察人才培养。一要高点定位,进一步加强法警队伍素质建设。二要围绕办案,进一步提高履行警务职能的水平。三要严格管理,进一步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四要认真探索,进一步理顺工作思路。最重要的是,检察机关在制定相关司法解释、诉讼规则等法律法规过程中,应该确立司法警察地位,明确司法警察职权。要突出法警部门作为一线实战单位的法律定位,增强司法警察职业自豪感、归属感,为法警更好的参与检察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作者通讯地址: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检察院,江苏 宿迁 223800)
第五篇:试析如何发挥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的作用
论文摘要近年来,检察机关的司法警察部门发展迅速,编队化管理不断完善,履职不断细化。但做为检察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警察受重视程度还不高,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从编队管理、人员结构、履职细化、职责分离四个层面阐述如何更好发挥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 司法警察 编队管理 检警一体化
检察机关的司法警察是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依法设立的检察机关的武装力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担负着保护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犯罪现场;执行传唤;参与搜查;执行拘传,协助执行其他强制措施,协助追捕逃犯;提押、看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送达法律文书;参与执行死刑临场监督活动;负责检察机关专门接待群众来访场所的秩序和安全;参与处置突发事件;执行检察长交办的其他任务等职能,其主要任务是保障办案安全与服务检察业务。随着检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最高检对司法警察队伍的不断重视,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的作用日益重要,加强基层院法警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探讨法警队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是提高法警队伍素质、推进法警工作的有效途径,对确保司法警察能够依法履职,更好地服务检察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检察机关司法警察队伍的成立时间短,检察院长期以来对法警工作的忽视,目前法警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从未实现编队管理到实行编队管理进步巨大,但编队管理存在表面化等问题
最高检从1996年8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实施《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后,对司法警察提出了实行编队管理新要求。但大多数基层院都是在2008年前后才成立法警大队,法警大队确定编队管理到现在才短短几年时间,有的基层院还没有适应,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处于摸索阶段,再加上以前司法警察的职能不清,有的基层院还在使用老办法管理司法警察。有的基层院虽说实行了编队管理,但往往只是给法警大队配备了足够的办公室,法警仍分配到各科室,哪个科室人不够就把法警往哪个科室调,法警往往充当了“救火队员”的角色,法警大队队长往往是“光杆司令”一个。再者最高检颁布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也只有四处提到司法警察,涉及司法警察职责的只有三处,该规则对司法警察多数职责未明确。由此可见,司法警察实行编队管理存在工作机制不顺和法律依据不足等问题,历史形成的思维定势,是阻碍司法警察实行编队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队伍中年轻干警偏少,人员素质不够高
按照要求,担任司法警察有相关的学历要求,需达到人民警察中专或者大学专科以上。但在很多基层院中,很多司法警察未达到规定的学历条件就被任命为司法警察。因为有一部分转业、退伍军人分配到检察院,由于没有法学专业功底,往往就被分配到了不太受重视的司法警察部门;还有一部分临近退休的老同志,退居二线之后被转到司法警察部门“养老”;更甚者是一些工勤人员转为司法警察。这就造成了法警队伍整体年龄偏大的局面。年龄偏大的老同志不适合进行一些长期出差、长途押解等工作,严重影响了法警的正常履职。有的基层院的近几年虽响应最高检的要求,专门招录了一批法警,使法警编制达到了规定的8%-12%,但由于存在新进人员缺乏工作经验,有了几年工作经验,但因通过了司法考试又被转成检察官的现象,使法警大队形成老的老,少的少的局面,很少有业务能力突出的青年干警,影响了法警队伍的长期发展和建设。
三、履职流于形式到履职细化有一定发展,但尚不全面
近年来随着最高检逐渐加强对法警的重视,法警的职能进一步清晰和明确,基层检察院法警大队存在的履职流于形式问题已经有所减少,但有为数不少的基层院还存在履职流于形式的问题。检察院的办案工作区一般由法警大队管理,检察机关的自侦部门要使用办案工作区必须填写《使用办案工作区申请登记表》,相关领导签字审批后,方可开具《派警令》。但现状是自侦部门需要用警了,一个电话直接打给警务部门负责人要求派警,手续往往事后再补,更甚者根本不用手续。在很多基层院,法警都是反贪、反渎等自侦部门的“第六人”,直接归自侦部门管理,没有应有的独立性。法警部门这样履职,如何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呢?对自侦部门案件承办人的超期传唤、拘传的监督更是无从谈起了。另外在很多基层院有很多公诉人甚至不知道法警有公诉人出庭保护的职能,法警的履职大大流于了形式。
四、从职责不明到职责分离,对职责认识有所提高,但没有很好的融入检察业务,不能很好的发挥服务检察业务职能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明确了法警的九大职能,其目的是为了将法警在以前的检警不分的状态中分离出来,使法警更好地融入检察业务,发挥法警保障办案安全,服务检察业务的功能。在司法警察队伍中实行双重领导的管理制度,既本级检察院及所在地区上级司法警察部门对司法警察部门均有管理权。但目前一些基层司法警察队伍并没有实现双重领导制度,仍是由本级领导实行单边管理。在这个现实状况下,导致了上级领导对下级队伍垂直管理的缺失。由于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其对司法系统的管理体制成了一种长期制约的因素,从而使司法警察这个概念在人们的思想上被忽视,认为司法警察是可有可无的,这样的制约在工作中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警检不分、以检代警。在一些基层院中,落实高检院文件的程度低,导致很多基层检察院仍存在检警混用,检警不分的情况。也有诸多检察人员包括有的领导觉得多年形成的办案机制已经习惯了,且检察官在办案中处于主导地位,有决定权,而司法警察在办案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只有协助职能。
要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的作用,就先必须解决法警部门存在的以上问题。那应该如何解决的这些问题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浅见。
一是加强领导重视,大力推进编队管理,形成法警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首先要加强领导重视,在制度上确立司法警察大队的独立性。近几年,高检院法警总队给各市县的法警支队、大队设立考核目标,但法警工作并未与其它检察业务工作一同布置、一同考核。要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的作用就必须把法警工作与其他检察业务工作一同布置、一同考核,加大法警工作在检察业务考核中的分值,迫使基层领导加强对法警工作的重视,规范法警工作的各项制度。另外上级检察院法警部门也可采取不定期的明察暗访等措施对基层院的编队管理工作进行考察,对未进行编队管理或者虚报进行编队管理的单位予以通报,从源头上重视法警部门的编队管理。
二是逐步增强法警人员年龄层次合理性,同时注重人员稳定性和队伍建设。第一步是改变入警条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内部调整,将检察系统内部符合条件的年青同志转岗为司法警察;二是通过公务员招考直接招录符合条件的司法警察,通过以上两方面,不仅解决了司法警察年龄偏大的问题,又充实了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增强法警队伍人员的稳定性,对一些对法警业务熟练、工作能力突出的青年法警,即使其通过了司法考试,也要将其留在法警部门,发挥其业务熟练、工作能力突出的特点,为法警队伍的长期发展做长远考虑。同时加强法警的法律业务、思想素质、体技能等的培训,法警警务部门负责人为每的训练进程做一个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实行培训方案,致力于将司法警察队伍打造成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训练不怕苦的“检中之军”。
三是完善制度、细化履职、落到实处、做好办案安全工作。随着国家反腐斗争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和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力度不断加大,沿用了十几年的《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和与《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司法警察发展的需要。因而必须出台一部更为完善及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来确定法警部门的职能和具体履职,进一步细化履职,落到实处,才能做好办案安全工作。以用警和使用办案工作区来说,必须先填写《用警申请表》,经分管检察长批准后,由法警部门开具派警令派警,再由自侦部门填写《办案工作区使用申请表》,经自侦部门负责人签字后,由警务部门指派的法警开启办案工作区交由自侦部门使用。同时,法警大队在履行职务之前,特别是在执行搜查、体检和异地羁押任务时,都要与用警部门及时沟通,详细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研究制定应急和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办案安全。
四是检警一体化,服务检察事业,但要于职责不明区分开来。检警一体化是指法警部门在自侦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在检察长或者主办检察官的指挥下,司法警察与查办案件的检察官既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共同实现侦查计划、完成侦查任务的一种办案模式。实践证明,检警一体化有利于法警更充分地发挥职能作用,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有效克服检警混淆和检警严格分离带来的弊端,极大地充实自侦力量,进一步发挥法警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检察官和法警资源,有利于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检察职能,维护司法公正,惩罚犯罪行为,保障社会正义。但在实施检警一体化中,检察官和司法警察必须严格依法各司其职,决不能简单地把司法警察与检察官相加合并甚至等同起来,决不能混淆职责,不分彼此,司法警察在办理自侦案件中的监督作用不能忽略,必须及时适时地发挥出来。因此也必须正确处理司法警察与办案检察人员在共同履职中的地位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