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险协会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措施、思路
保险协会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措施、思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一总体要求,作为昌吉州保险业能否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中取得工作实绩,关键在于是否有求真务实的思路和举措,关键在于加强重点领域的保险创新和服务,使保险业有效参与社会管理。下面就昌吉州保险业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功能作用,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浅谈一下具体工作措施和思路:
(一)、保障社会稳定大局,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要立足于昌吉州社会稳定大局,充分认识到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的根本性、基础性工作。要不断加强改进保险服务工作,降低灾害、疾病事故等给各族人民群众造成的不利影响,保障社会经济平稳运行。
一、严格落实执行保监会相关制度规定,切实保障被保险人和投保人利益。通过加强销售管理、理赔服务、加大理赔回访频次、信息披露力度等一些列手段,进一步加强对风险的监控。
二、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生产事故、灾害、社会事件等,一律按照政府的工作部署,全面启动应急救援机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保险赔付,确保人民生活和财产得到最快保障,及时恢复生产生活。
二、发展责任保险是保险业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
要灵活运用差别费率和价格杠杆,培育投保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引导社会各方遵纪守法,提高全社会防控风险的能力和水平。要利用保险机制丰富社会管理手段,提高社会管理效率,减少不安定因素,减轻公共管理压力。
一是积极发展各类事关人民生产生活的责任保险。采取市场运作、政策引导、政府推动的方式,巩固校园责任保险和旅行社责任保险试点成果,加快发展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医疗事故责任保险,努力扩大环境污染、安全生产、产品质量、高危行业等领域责任保险覆盖面;
二是进一步深入参与平安交通建设。建立和完善车险信息平台,把车险费率与交通事故、交通违法行为挂钩,促使驾驶人增强安全行车意识,养成良好驾驶习惯。积极推行城市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继续完善交强险制度,落实好救助基金管理办法。
三是加强风险管理。要发挥保险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加强与气象、卫生、防疫、安监等部门合作,做好风险的监测预警,强化和规范防灾防损工作,有效预防安全生产事故,降低灾害事故损失,提高全社会应对风险的能力。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的保险创新和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保险是市场化的社会互助机制,通过商业保险为社会公众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可以减轻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压力。
一,提供养老保险服务,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保险业在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中会发挥重要作用。
二,保险业与各类具备企业年金运作资格的金融机构加强合作,积极发展企业年金业务。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对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稳定员工队伍,保持企业长期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通过团体养老保险合同,为有条件的企业提供团体养老保险服务,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保险业还以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寿险等方式提供储蓄性的保险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储蓄性养老保险的作用。
四,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州保险业要积极参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金融体系,把发展“三农”保险作为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家庭财产保险、贷款人意外伤害保险、子女教育保险等业务,为农业发展、农民保障和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保险保障服务。
五、提供健康保险服务,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保险业提供的健康保险服务包括医疗、疾病、失能收入损失和长期护理在内的健康保险产品等。
六、为低保人群、弱势群体提供保险保障。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与劳务输出部门合作,开展了外出务工人员医疗、意外伤害等保险,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意外伤害保障,积极解除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四)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促进“平安昌吉”建设。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发挥协会的组织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我州保险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点优势、技术优势和体制机制优势,在参与社会管理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通过与综合治理部门合作,积极参与“大调解”工作。共同研究探讨保险业工作方向、思路。加强与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及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成立具有行业特色、专业性强的保险纠纷调解机构,完善制度机制,努力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化解保险矛盾纠纷。另一方面要发展有利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新业务。推进各种形式的治安保险,完善产品种类,提高保障水平,参与构建完善“防、打、保”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以社区、行政村和保险公司为主体,逐步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群防群治工作的长效保障机制。
(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安排下岗待岗人员就业。
在重视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把企业的发展融入到社会之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加大向社会捐款、捐物、赠送保险的力度;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从而加大保险的社会渗透和宣传工作,促进保险业社会管理功能的更好发展。
(六)加强领导,落实各项具体工作
昌吉州保险业能否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中取得工作实绩,关键在于是否有求真务实的举措。这需要我们切实加强领导建设,逐步推进社会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一、单位领导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则。要把推动昌吉州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放在首位,加强人力、物力投入;明确责任,严格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全面发挥公众舆论沟通、监督作用,由公众对保险业的产品、营销服务、理赔服务进行全面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积极营造创平安、保稳定、促和谐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要充分认识加快我州保险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加快保险业改革创新,配合全州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要不断提高引领行业发展、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和水平,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指导,推动政策落实。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促进我州保险业创新发展,把昌吉州设成为具有强大创新能力、持续创新动力和雄厚创新实力的保险业创新发展试验田。
第二篇:加强民生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民生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2014.04.23)
主讲人:李培林
主讲人简介
李培林,著名社会学家,1955年生,山东济南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第七届会长、《社会学研究》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1977年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1983年赴法留学,1987获巴黎第一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为2012年第一、二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学员所做的专题报告。李培林所长紧紧围绕加强社会建设与创新社会管理这一主题,结合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发生重大变化的社会背景,即从短缺经济到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从平均主义到收入差距过大、从低成本劳动到产业结构升级、从增长依赖投资和出口到更多地依赖国内消费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从就业与劳动关系、收入分配改革与扩大消费、“看病难”与事业单位改革、社会保障与社会改革、社会与社区建设以及价值观念、网络舆情与社会心态六大方面,对社会管理领域涉及的重大问题和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作了全面剖析,以翔实的数据资料阐释了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李培林所长指出,社会领域提出的一系列新概念和新部署,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和创新,还是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社会问题,可以在社会发展中得到解决,即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得以解决。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通盘考虑、各司其职、多方并进。
课程提纲
导言: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概念
一、就业与劳动关系
1.城镇登记失业率
2.实际需就业人员
3.当前就业市场的特点
二、收入分配改革与扩大消费
1.国内消费拉动经济依然乏力?
2.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趋势难以扭转
3.中产阶级比重仍然较小
4.社会经济地位认同普遍偏下的情况值得警惕
三、“看病难”与事业单位改革
四、社会保障和社会改革
1.社会保障与消费预期的关系
2.制度碎片化和全国统筹的矛盾
3.经济周期性波动和福利刚性增长的矛盾
4.养老和就业矛盾
五、社会管理与社区建设
六、价值观念、网络舆情与社会心态
第三篇:创新社会管理 建设和谐社区
创新社会管理 建设和谐社区
武清区下朱庄街道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武清区下朱庄街道原下辖的13个村近年全部实现撤村建居。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街道社区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围绕“谋发展、促和谐、做表率”,不断强化组织体系、社区管理、队伍建设,以创先争优推动社会管理和和谐社区建设上水平。
一、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搭建基层组织体系。一是健全工作协调机制。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合力,按照在职党员、驻区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双向联系的原则,建立由公安、司法、工商、税务等基层单位组成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沟通协调部门之间的相关职能,共同研究解决社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合理划分组建支部。针对全街整体撤村建居的实际,本着便于管理、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原则,考虑楼宇分布、职业分类、熟悉程度、兴趣爱好等因素,组建商品房居民支部、社区直属单位支部、文艺队支部等7个党支部,做到条块清晰,不留管理死角。三是选强配齐班子。选派10名综合素质好、富有群众工作经验的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兼任党组织书记或居委会主任,将部分熟悉情况、工作热情高的原村“两委”干部充实到社区支部中。同时,针对街道撤村建居、农民变居民的实际情况,组织社区党员干部专题培训班6次,外出参观考察2次,受教育156人次,有效提高了社区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
二、围绕促进社会和谐,动员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各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建了2个社会治安巡逻队、6个矛盾纠纷调解组,并设立环境卫生监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社区事务联络员等岗位,引导党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社会治安巡逻队配合社区保安,经常性地在社区范围内巡逻监控,盘问可疑人员,提醒居民增强治安防范意识,有效维护社区治安。矛盾纠纷调解组成员大部分是原各村村干部,他们充分发挥人员熟、情况清的优势,走楼串户,深入居民家中,排查矛盾,调解纠纷,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环境卫生监督员不定期巡查,纠正乱泼乱倒行为,宣传文明生活方式,使社区环境卫生大有改观。政策法规宣传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向居民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宣传街道的发展成果、远景规划,弘扬正面声音,消除群众误解。社区事务联络员发挥政府部门和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反馈社情民意,传递社区建设动态,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
三、围绕改善民生,开展利民惠民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对照“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要求,着力改善民生,让群众享受发展的成果。街道自筹资金1020万元,在越秀园社区建设面积为3000平方米的敬老中心,容纳床位150张,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养老环境。在静湖花园社区建设3万平方米综合市场,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在越秀园社区划定过渡露天经营区,搭建临时摆卖台,并已完成2万平方米综合市场规划选址工作,建成后将极大满足
居民日常生活购物需求。同时,高度关切返迁群众生活,2011年春节,街道筹集资金130万元,为近5000户撤村建居居民发放米、面、油等,对困难党员、重点帮扶对象逐一走访慰问,使全体居民感受到来自党的温暖。广大居民群众纷纷表示,一定更加支持工委工作,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四、围绕发挥表率作用,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各社区党组织以动员社区力量、解决社区问题、建设美好家园为目标,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党员活动日、党员主题实践、党员结对帮扶等制度,通过教育和引导,把社区组织及成员的思想统一到区委、街道工委各项政策要求上来,全力支持和保证社区依法自治。在街道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利用基层党建手机信息系统,加强与撤村建居党员干部的交流,了解工作、生活情况,并随时提供相关的服务。在社区党员中实行党员联系卡制度,将35名优秀党员与困难户结对子,对重点帮扶对象和特殊群体进行定点帮扶,带动他们克服困难、摆脱贫困。全面推行党员承诺制度,街道487名党员结合自身特长和工作实际,向党组织和群众作出服务承诺,并认真开展践诺活动,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原高王院村老党员王文安挖掘武清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落,结合街道开发建设编排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惠民政策、社区党建成果和身边好人好事,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营造了“社区是我家,建设管理靠大家”的浓厚氛围。
第四篇:加强阵地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修改版)
加强阵地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
今年以来,灵宝市按照三门峡市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的工作部署,立足社会管理实际,坚持用系统的思维整体谋划,用综合的手段解决问题,用整合的理念凝聚合力,在全市各乡镇规范建设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进一步推动社会管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从被动应付向主动掌控,从单一治标向长效治本转变,促进了社会平安和谐,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一、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健全保障机制促进创新
一是立足学习,建立创新理念。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讲话精神,召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座谈会,组织人员赴洛阳、郑州及山东等地考察学习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通过学习,强化了以人为本、统筹协调、预防为主的理念,把在基层建设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提高了认识,增强了责任。
二是领导重视,提供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将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作为重点督查事项,实行目标管理。市委常委会、市四大班子会议多次听取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专题汇报,成立了市委书记负责,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员参与的社会管理创新领导组织,下设办公室为长设机构,下发了《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 1
意见》等文件,对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三是强化责任,提供措施保障。采取宣传发动、营造浓厚创新氛围,目标牵动、各乡镇建设标准化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责任带动、对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部分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现场推动、召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场会,领导指导、示范推动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等一系列措施,把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摆到与抓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社会管理与经济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四是筹措资金,提供经费保障。从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高度,积极主动增加投入,千方百计落实工作经费和物质保障。市财政按人均2元的标准列入预算150万元,乡镇财政按人均3元的标准划拨创新工作经费。
二、规范标准,分类实施,建设服务阵地推进创新
一是整合部门资源,规范职责。制定出台了《灵宝市乡镇(管委会)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意见》,对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要求。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由乡镇(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担任,内设社会治安防控中心、群众诉求服务中心、行政便民服务中心三个分中心,分别整合公安、信访、司法、工商税务、就业社保、村镇建设、农林牧水、文化教育、民政优抚、地矿环保等部门资源,开设便民服务窗口,集中受理辖区群众办理各种行政审批事项,实行接待群众“一条龙”服务。
二是明确建设标准,分类实施。为增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等级化评定操作性,规定服务中心窗口数不少于8个,平时工作人员不少于8人,电脑不少于8台。按照乡镇经济基础和人口数量,划分成三楼标准进行中心建设。同时,各中心建设统一外观标识和标牌,规范大厅柜台和工作区、服务区设置,为充分发挥惠民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是建立健全机制,长效运作。按照“统一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优质服务”的要求,建立日常管理协调和考核评价长效机制,长期发挥作用。一些业务量大、涉及群众较多的部门搬迁入住中心,以服务窗口为平台长期办公;一些业务量较小的部门,向群众公布接待日期,按期轮换集中办公。把便民服务窗口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辖区社会治安稳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各中心业绩评价的依据,细化项目、量化考核。
三、创新模式,建立机制,发挥服务阵地作用实现创新
一是发挥治安防控中心作用,创新治安防控“一体化”。各乡镇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中心,建立以党委政府为领导,群众为依托,公安机关为骨干,综治、治保、调解和群防群治力量为辅助,各部门参与、各社会力量整合的长效治安防控工作机制,构筑起一张点、线、面交叉,人防、物防、技防结合,多式并存,多措并举的“打、防、控”一体化治安防控网络。
二是发挥诉求服务中心作用,创新矛盾纠纷调处“终结化”。
市人民法院在全市各乡镇建立社会法庭15个,选任社会法官409名,调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赡养抚养等各类纠纷316起,将大量矛盾纠纷解决法院之外,消化在基层源头。检察院在各乡镇建立检察站,使检察工作进一步贴近群众。司法局大力推行连片调解机制,对本村调委会调解不了的纠纷由片调委会联动调解,提高了调解公正性和成功率。
三是发挥行政便民服务中心作用,创新为民利民服务“温馨化”。对来办事的群众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在服务中体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相敬、一声问候暖心、一颗诚心办事,用真情实意服务群众,时刻体现着“温馨化”,最大限度地为民、便民、利民,从源头减少社会矛盾产生。
第五篇: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心得体会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心得体会
2011年2月19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要形成和保持一定的社会秩序,就必须有一定形式的社会管理”。“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为了
贯彻落实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今年3月中旬,我们赴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就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统一思想,深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
一是解决伴随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省是人口劳务输出大省,每年约有700万农民工流入城镇,需要提供相应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农村“空心化”现象比较突出,城镇流动人口逐年增加,这就迫切需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随着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得计划经济时期许多由单位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现在由国家和社会共同承担,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也应承担了相应的社会管理责任。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必须要下大力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二是适应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在封闭、半封闭环境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全方位、根本性变化,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需要通过社会管理和创新来加以解决。三是顺应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人们的思想意识、法制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日益强烈,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基于我省“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一些民生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加之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群众的思想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舆论指导等工作跟不上,致使一些人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社会管理和创新来解决。
二、转变理念,适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必须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始终。要求管理者在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作风等方面,必须充分尊重群众、贴近群众、依靠群众、保护群众,必须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多方参与、共同管理的理念。在社会管理中,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成效,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必须从传统的简单管理转向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协同服务,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发挥好各种社会力量协调、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当前,我们面临着许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而且往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与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交织在一起。必须统筹兼顾,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特别是处理好征地拆迁、失地农民的救助等问题,既要左顾右盼,又要瞻前顾后,促进社会动态平衡。同时,要运用民主的方式、群众路线的方式、说服教育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地沟通、协商、协调、引导等方法进行社会管理。
三、关注民生,做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工作
从我省情况来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临许多工作需要做,但必须抓好以推进民生为重点的工作。
第一,要着力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要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行业协会以及大众传媒等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完善公共决策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建议推广毕节地区“三级视频联动接访”的成功经验,借鉴黔西县成立“群工部”的经验,将信访局改为群众工作部(局),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第二,要着力加强和完善民生工程建设。一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落实好中央和省关于促进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农民工、“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工作。二要推进教育工作。依法保障教育投入,确保各项教育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加快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师资队伍建设步伐,逐步实现以县为单位的业务教育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管理水平、教育质量上的均衡。三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抓好城镇廉租房建设,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切实帮助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四要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卫生、文化、体育事业,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饮水难、修路难”等热点和难点问题,以民生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要着力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一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制定出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和房屋租赁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对流动人口的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二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和权力保护。推行未成年人违法和轻罪记录消除制度,规范完善工读学校建设,建立轻微违法犯罪青少年就业帮教基地。三要加强对特殊群体的管理和服务。健全刑事解教人员综合信息平台,推进刑事解教人员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用,建立健全吸毒人员人性化戒毒康复机制和重性精神疾患人员监管机制,加强服务救助。
第四,要着力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一要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健全食品安全应急体系。二要建立健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标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确保实现安全生产。三要加强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的综合治理,全面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对城中村、棚户区的改造步伐,深入推进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的治安整治。四要建立完善社会治安动态管控机制,不断完善以警防网、技防网、民防网、保安防范网、调解网为载体的治安防控体系,形成地面有特警巡警、义务巡逻警巡逻,道路主要通道有警务工作平台、治安卡点站岗,空中有电子视屏监控探头监视,夜间有城市联防报警、保安值守的立体治安防控网络。五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坚持预防和应急运作、常态和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加强全民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
第五,要着力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虚拟社会管理。一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工商联组织共同参与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谐劳动关系协调联动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二要强化社会组织培育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登记、谁监管”的原则,积极培育并管理好各类社
会组织。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日常管理、活动管理和监督管理,完善社会组织信息披露制度和公开承诺制度。制定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综治委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等制度,构建协调配合机制。三要建立完善网络和舆论引导机制。建立现有网络信息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流制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创新警务模式,完善虚拟人口管理系统,强化网络侦防工作,建立网上舆情检测预警、网上舆情导控、网络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对网络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对手机、微博、论坛、社交网络等信息媒体的管理。
第六,要着力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传统美德。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忠孝仁爱、敬老慈幼、尚礼崇义、重诺守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传统美德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二要大力弘扬“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组织动员全社会以志愿服务形势广泛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三要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深入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增加全体公民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引导公民理性合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四要大力弘扬诚信精神。要增强社会诚信,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通过自律、他律、互律,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为符合社会共同行为准则。五要大力弘扬民族大团结精神。要教育引导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夯实基础,发挥基层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抓好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和社区组织建设。要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和社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学习和推广“全国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黔西县城关镇水西社区”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社区在基层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城市,要加快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工矿企业所在地、新建住宅区、流动人口聚居地的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组建工作,促进组织全覆盖。在农村,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推广在社区、农民合作组织和产业链上建设党组织的做法。强化基层保障,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要进一步扩大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来源渠道,特别要研究建立新录用公务员到社区锻炼制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到社区担任专职人员。将居委会的工作经费、人员报酬以及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等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注重加大从优秀村干部特别是优秀大学生村官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和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力度,积极探索对村党组织书记培养、选拔、发挥作用的新途径。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党员干部培训基金保障机制,充分激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不断强化基层政法综治保障。要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乡镇政法委、综治办、维稳办、禁毒办、流管办、“两所一庭”等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的要求,制定强化基层综合工作队伍保障方案。农村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一定数量的巡防人员,所有社区(村)要建立综治工作站。要深入开展平安街道(乡镇)创建活动,将平安建设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五、加强领导,提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水平和实效健全组织。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党委负责人要成为第一责任人,把它列入党委的议事日程,设立专门的机构具体抓落实。积极探索社会管理的新路子,从思想上主动适应,从措施上积极应对,从方式上不断创新,动员公众广泛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转变作风。干部风清气正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决定因素。要努力营造“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良好氛围,以开展“创先争优”、“三个
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为抓手,密切干群关系,不断在实践中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的能力。加强宣传。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大力宣传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加强督促检查。健全各级领导干部和基层组织的工作责任制、督促检查制、考核奖惩机制,把创新社会管理的责任分解到有关领导、部门和个人,坚持领导带头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把它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和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