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7年街道文化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要点
文章标题:2007年街道文化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要点
XX街道二00七年文化工作总结及二00八年工作要点
二00七年,XX街道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文化局等相关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当前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构建
“和谐细河、文明细河”的总体部署,立足社区、面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合理有效的整合社区资源,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挥优势,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巩固社区文化队伍,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营造了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在全面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文化品位,丰富和满足了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喜爱和好评,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现将一年来的文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2007年在街道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把街道文化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列入了街道全年工作计划;街道确定了一名党政领导主抓文化工作,由街道文化站和社区文化组织具体负责社区的文化工作任务,形成了人员分工明确、层层有人抓的文化工作体系,因地制宜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
二、抓好设施建设、整和社区资源
文化活动室及活动设施、活动阵地的建设是开展街道社区文化活动的根本,活动阵地和设施的多少、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社区居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街道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和创造一个优良的活动环境,采取“上级援助一点、辖区单位赞助一点、自己筹措一点”的办法,改善了街道社区的室内外活动场所、文化设施等基础性建设。到目前为止,街道所辖8个社区均已成立了自己的文化活动室,各活动室均达到了“文化氛围浓厚、服务功能齐全、站舍清新整洁、环境优雅和谐”的要求。作为街道、社区文化工作开展的阵地,各文化活动室均配备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活动室总面积达300余平方米,图书千余册,活动器材总值一万五千余元。除此之外,街道还努力挖掘、整合社区文化资源,组建腰鼓队、秧歌队、太极扇队、健身操队、太极拳队、武术舞剑队、老年书法队等专项文体团队。各文体团队积极参与市、区政府和街道组织的各项活动,累计全年开展活动一百余次,时时为广大群众奉献着丰富的文化盛宴。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保持了街道、社区的文化工作旺盛的生命力,增强了居民的文化认同感,满足了居民群众对文化生活多元化的需求。
三、开辟宣传阵地、推进社区文化发展。
为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和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街道在各社区设立了文化宣传栏。根据季节、气候、中心工作等客观实际,定期通过板报、宣传画等形式向居民群众宣传健康知识、文明知识、家庭教育、社会公德等。国家的大事、社区的好事都能及时的出现在宣传栏上,使居民、群众能更好的了解国家、身边发生的大事、好人好事,既能调节身心、促进健康,又起到了宣传造势、舆论导向的作用,对于确保各时期中心任务的完成和文化活动的开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创新文化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一年来,街道文化工作紧紧围绕着区委、区政府及街道的工作重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区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庆祝党的生日,“七一”期间街道所辖8个社区全部开展了“庆七一”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专场演出8场,参与人数达3000余人次;为迎接“中秋、国庆”两节,并结合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居民评比活动,举办纳凉晚会10余场;月日,与中苑街道共同在市红玛瑙广场成功的举办了“”广场文化演出;11月日,与中国银行共同在市委报告厅举办了“”廉政文化专场演出,精心的准备和演出内容的积极、健康、向上受到了与会领导的肯定和表扬。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家庭成员的道德艺术修养,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
二00七年,学苑街道先后被各家媒体报道余次,文化活动成果得到社会认可。
五、街道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各社区文化活动室没有足够的活动经费。每当社区计划为文化活动室添置一些图书、电教设施、活动器材时往往捉襟见肘。经费的紧张和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化活动室的完善和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阻碍了社区文化建设向前迈进的脚步。
2、街道和各社区的文化活动虽然开展的较多,但覆盖面还很小,往往只局限在各自的社区内部。未来的一年中,街道文化活动站会尽力想办法把文体活动的覆盖面加大,有效合理的整合各个社区的文化资源,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一些社会文艺团体请进来,并把各社区的文化团队带出去,在让社区居民欣赏到更高水平的文艺演出的同时,也让全区乃至全市的群众感受
到“学苑文化”的独特魅力与风采。
3、文艺骨干队伍相对陈旧,人员年龄层面老化,专业技术较为落后。街道及社区文化工作者将着重组织和培养文艺骨干队伍,吸引热爱文艺的青壮年人参加到组织中,并邀请如群众艺术馆的老师等专业人士对社区文化团队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团队的整体艺术水平,努力推进群众自娱自乐的原生态文化
。
二00八年工作思路
2008年,街道、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继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居民群众文化素质为方向,活跃和丰富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全方位开展各项活动,把社区文化工作作为加强社区建设的一项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促进街道、社区的和谐发展。
一是继续发挥社区文化广场的阵地作用,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动员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文化阵地的建设中来,在陶冶自身的同时为广大群众奉献更多更好的文化成果。
二是努力做好先进文化社区创建的规划工作,着力抓好社区文化活动室及文化广场的建设。积极抓好老年文化深化和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社区中“三老”居民这一文化优势,在寒暑假为社区内的青少年、儿童讲授一些革命战争故事,增强青少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是以创建“学习型社区”和“文化型社区”为载体,在社区开展特色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文明居民的创建和评选活动。
四是立足社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围绕社区文化主题月,结合一年中的各个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有内涵、有意义的文化活动。
五是完成区委、区政府、区文化局布置的其它各项工作。
《2007年街道文化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要点》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2007年街道文化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要点。
第二篇:文化执法局工作要点
XXXXXXXXX局 2015年工作要点
按照中央、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2015年全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促进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和“文化树县”战略,在解决文化市场管理领域热点难点问题上实现新突破,在“扫黄打非”联合执法上实现新突破,在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确保文化安全,确保文化健康繁荣发展,为巩固全国文明县成果,文化强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加强经常性的文化市场监管与执法,确保文化安全
1、继续加强新闻出版(版权)和印刷复制业的监管与执法工作。开展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侵权盗版出版物集中行动、打击教辅教材侵权盗版专项行动、整治内报内刊专项行动,扎实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大对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监管力度,确保出版物市场规范有序。
2、进一步规范广播影视秩序,探索网络文化市场的监管与执法。加强播出机构安全播出、广告播出和境外卫视、网上视听节目等的日常监管与执法。开展整治非法设置广播电视传输前端、非法转播境外电视节目、互联网非法传播视听节目(IPTV)、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发布有害信息等专项行动。继续开展整治网络淫秽色情信息的“净网行动”和整治网络侵权盗版的“剑网行动”。开展打击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安装使用活动。加
强对电影院经常性检查,查处非法放映行为。
3、以严厉查处网吧违法接纳未成年人行为为重点,加强对网吧、演出、娱乐场所的经常性监管。对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学生放学后、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增加巡查频率,坚决查处网吧、演出、娱乐场所的违法违规行为。
4、加强文化市场薄弱领域和环节的监管与执法力度,拓宽执法领域。加强对新兴媒体的监管;密切关注网络音乐、网络游戏、动漫、手机信息等市场的内容传播;开展艺术品交易市场监管,开展宾馆、茶馆以及休闲娱乐场所的文化用品监管;加强广播电视、互联网站、手机信息、电影放映、网吧游戏、文艺演出、电子游戏娱乐市场的版权监管,严查侵权盗版违法行为。
5、加大大案要案查处力度,对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加强监管,有效震慑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通过开展印刷复制业、图书软件、音像制品销售市场和互联网络集中整治行动,深挖细找大案线索,以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二、探索文化市场监管新模式,不断提升执法能力
6、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暨“扫黄打非”工作四级监管网络,加强对乡镇、社区、村 “扫黄打非”工作领导组织和工作制度的指导协调与检查督促,使文化市场管理暨“扫黄打非”工作真正达到上下联动、密切协作,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充分发挥文化市场管理暨“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协调作用,每季度召开一次“扫黄打非”工作联席会议,互通情况,研究工作;同时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全年不少于六次。根据上级安排部署,年内继续开展扫黄打非“秋风行动”“清源行动”、“净网行动”、“固边行动”和“护苗行动”。
8、认真履行文体系统安全专业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行业管安全”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领域安全生产日常排查整治,督促业主加强安全隐患整改,确保不出现任何安全问题。
9、充分应用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中心,通过远程监控和实时截屏取证提高文化市场监管有效性。配齐技术监控平台运行的设施,提高监控平台在处置文化市场突发事件中的技术支持能力,逐步探索人工监管与网上办案相结合的新型文化市场监管模式。
10、继续帮助文化市场各行业协会开展日常性工作。年内对网吧、娱乐、印刷等行业协会进行2次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强化行业自律意识,督其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诚信经营。同时推行文化市场经营单位规范管理、诚实守信建设,开展互联网上网服务、印刷出版、娱乐场所等“十佳”规范管理企业(单位)和创建无“小耳朵”社区评选。
三、加强内部规范化管理,打造风清气正的执法队伍
11、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续加强执法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纪律建设。积极参加全县“包村联户、联系群众”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落实学习教育计划,实行周一例会制度和周五学习制度,使用执法日志“每日一记”,坚持半军事化管理“每周一练”,开展以案说法“每月一讲”,提高执法人员的职责意识和纪律观念,努力培养一支信念坚定、勤政务实、敢于担当、风清气正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
12、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三公”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严格审核制度,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建立完善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严格考核,奖优罚劣,营造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实行职务回
避,所有文化执法人员不得从事文化市场经营活动;严格执法办案流程,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严禁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切实做到公正执法、廉洁执法。
13、加强文化市场的日常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和执法密度,采用“零点”执法、错时执法等措施,突出对网吧、娱乐场所、印刷业等文化市场的监管。执法人员继续分成2个执法组,划片管理,明确责任,每周区域内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巡查不少于3次。
四、大力抓好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14、加强文化执法门户网站建设和网上问政、舆情信息监测,落实党务、政务公开;充分利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站、手机微信等载体刊登图文、发布信息,向全社会宣传文化领域法律法规、执法动态、查办大案要案的成绩、依法办案与文明执法、廉洁执法的作风,提高全社会知法、懂法、守法意识,争取各级领导对文化执法工作的关注支持,营造有利于文化执法工作深入开展的良好环境。
15、加强社会监督,及时受理群众举报。注重举报案件及时有效处置,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持“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24小时畅通,坚持“有报必接、接报必查、查必有果”的工作原则,做到受理、立案、办结的公开、公平、公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努力达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复”,办理满意率100%。
XXXXXXXXXXXXXXX局办公室
2015年1月
日印发
第三篇:文化体育局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
2009年,我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实施“旅游文化活县”战略,着力打造“文化××、风情茶乡、普洱茶都”为契机,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县文化体育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文化工作
(一)群众文化百花齐放
1.艺术精品迭出
2009年,创作音乐作品540余首,其中,茶歌、酒歌90余首,收编民族风情歌曲150余首,新创作歌曲300余首。出版了cd音乐专辑《风情老普洱歌曲选》1碟和出刊《民族礼仪歌曲集》1本。舞蹈作品20余个,所编排的舞蹈《彝山欢歌》参加全市体育系统的文艺调演获一等奖,舞蹈《茶恋》在全市首届青年演员大赛中获舞蹈一等奖。文学、论文作品40余篇,均在省、市、县级以上刊物发表。器乐作品20余支,《咪土豪些米么多》、《顺江边》、《哈尼情歌》、《啊腊达世》4个作品参加普洱市民族民间才艺大赛,其中,作品《啊腊达世》获演奏一等奖。技艺展示作品1个,剪纸技艺《孔雀开屏》在普洱市民族民间才艺大赛中获优秀奖。
2.群众活动大放异彩
一是文化下乡常抓常新。为了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我局精心组织“文化下乡”文艺演出10余场。二是广场文化和节日活动形式多样,具有特色。2009年,我局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达50余场,其中广场文化8场。参与人数达上千余人次,对全县各舞蹈、体育协会进行民族健身操培训,目前已完成哈尼族、彝族、拉祜族的培训,此次培训活动规模较大、规格质量较高,舞蹈、音乐主题鲜明,富有感召力,回味无穷,社会反响良好。尤其是通过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县城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文化品位,打造了文化品牌,现已成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全县各乡(镇)文化站都分别举办了节日文化活动,各项活动有声有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各乡(镇)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县城的各种文化活动交相辉映,既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生活,又传播了先进文化,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专业文化群芳争艳
1.“2131工程”电影放映工作,市级下达我县的700场任务,目前,已完成600余场。
2.图书工作跃上新台阶。图书馆藏书为40017册。在三下乡活动期间,共赠送村文化活动室340册图书。共向文化站送书1587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安装投入使用。××镇、同心乡、勐先乡、普义乡、磨黑镇5个乡(镇)完成了“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成为了农民学政策、学文化、学法律、学科技的“大课堂”,社会反映效果良好。
3.认真开展了文物保护宣传活动。结合我县“文化三下乡”演出,组织了文物法规宣传活动。在第四个“遗产日”期间,与教育局、县直属小学联合开展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活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有序开展,对我县德化乡、××镇谦岗村进行文物调查,把有价值的德化观音洞列为文物保护点,对许维汉墓志进行整理。对民族五金厂传统手工银饰品加工工艺进行申报,争取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积极组织相关资料,对我县境内的三段茶马古道进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目前,该项工作正在进行上报。
4.茶王演艺团运作正常,创作演出节目200余个,礼仪接待140余场次。
(四)坚持“繁荣”和“管理”两手抓,文本文来源:好范文http://www.xiexiebang.com/化市场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达256人,接待上访人员6人,共清缴非法音像制品经营场所23家,取缔黑网吧3家,电子游戏室9家,文化行政处罚罚款1.7万元。对黄、赌、毒及封建迷信、×××、反动、暴力、凶杀、盗版等音像、图书予以严厉打击,共查获清缴非法音像制品1586片(盒),非法图书660余册(本),通过治理,进一步严厉打击了非法经营活动,净化了文化市场。对全县电子游戏室的清理整治工作,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安排,加大对电子游戏室的集中整治力度,经过清理整治,没收并集中销毁电子游戏机20台,严厉打击了非法经营者的嚣张气焰,使我县的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管理基本达到正规化,规范了一证一点的经营秩序。
二、体育工作
(一)全民健身活动再掀高潮
1.健全健身网络,常年坚持体育健身。在茶源广场、运动中心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健身锻炼,活动经常,影响面大,参与人多,有不少中年男女加入到全民健身行列之中,健身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2.健身活动丰富多彩,体育人口逐年扩
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健身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全民健身热潮空前高涨,健身人口逐年扩大。通过开展一系列健身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健身意识,增进了友谊,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我县全民健身人口达到40。
3.老年体育蒸蒸日上,健身网络不断健全。各单项老年体育协会在县老年人体
育协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得到了飞速发展。经常组织开展门球、象棋、气排球等比赛活动,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二)认真抓好业余体校训练网点,努力提高竞技水平,积极向上输送后备人才
2009年,我县的两所市布网点(××三中田径项目、××一小体操项目)在全市网点考核中,获得了达标一等奖。共向上级体育部门输送了5名优秀运动员。7月,参加了普洱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8金8银10铜,团体第二名;8月,参加了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游泳比赛预赛,获2金1银1铜,团体第六名。
(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建设情况
我县17个行政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作项目建设工作属中央第四批扩大内需项目,目前,中央、省级配套资金已全部到位,工程量已完成50,计划春节前完成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
五、2010年工作要点
(一)文化工作
1.认真做好县委、政府布置的各项任务。
2.认真做好我县境内三段茶马古道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3.认真筹备做好“中国普洱茶马古道节”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第三届普洱市民族文化艺术节、第二届云南省新农村文艺汇演等有关工作。
4.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营造我县健康向上的文化市场环境。
5.组织实施好5个乡(镇)文化站扩大内需项目站点建设工作。
(二)体育工作
1.认真组织、组队参加4月份在景谷举行的民族运动会。
2.组队参加8月份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游泳比赛。
3.参与筹备11月份云南省少数民族运动会相关工作。
第四篇:文化新闻出版体育局工作要点
区文化新闻出版体育局工作要点
工作总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抓住重点、亮点,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继续打造文化品牌——壮族八音文化旅游
节,形成更大影响。努力开创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事业工作新局面。,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一)尽早谋划,科学策划,打造“一地一节”文化品牌——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总结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工作成绩,学习借鉴外地城市举办节会的成功经验,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做好做活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整体活动策划这篇大文章,努力提高办节的档次,把“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打造成在全市、全区具有影响力和特色的节庆活动品牌。把传统文化和先锋文化品牌相结合,集中展现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注重节目形式的包装,加强八音、山歌演员队伍的扩量和素质培养,强化训练,提升演技水平。整合旅游资源,培育和打造更多旅游品牌。
(二)围绕重大节庆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一是抓好“元旦—春节系列文体活动”;二是组织开展“三八”、“五一”、“六一”、“七一“、“十一”等节日期间文艺演出、体育竞赛活动;三是精心组织举办国际民歌艺术节歌台演出活动,在规模、特色、水平上比上年有新突破;四是开展壮族八音、嘹啰山歌、采茶戏等地方特色小舞台演出活动,推进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五是组织开展第四届市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活动。
二、大力抓好文化阵地建设
(一)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按时完成自治区、市、城区政府下达的文体项目建设指标任务。完成上级下达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开展文化惠民—文化下乡活动;开展农村公益电影下乡场次;扶持建立村屯社区业余文艺队9个,加强文艺辅导,组织业余文艺队在乡村开展文艺演出活动,每个团队每年演出不少于30场。
(二)实施体育惠民工程。一是继续抓好村级篮球场建设。按照“十二五”三级基本公共体育设施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到2015年,每个行政村都有水泥篮球场。区共有65个行政村,完成的村级篮球场建设任务后还有14个行政村建未建有水泥篮球场(其中那楼镇7个村、百济乡7个村)。为加快区村级水泥篮球场建设,计划在那楼镇和百济乡建设6个村级水泥村级篮球场,每个篮球场投资5万元左右,总投资30万元。二是抓好乡镇级体育场地建设。目前,区5个乡镇所在地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状况还是比较落后,只有蒲庙镇、新江镇建设有带看台的灯光按球场,其他3个乡镇均未建有带看台的灯光篮球场。,计划在那楼镇、中和乡、百济乡中选一个乡镇,建设一个带固定看台的灯光篮球场,具体建设地址待定。计划投资15万至20万元。
三、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一)提高知名度,申报广西文艺之乡。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弘扬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历史文化及其发展成果,提高知名度,提升文化品味,打造“一地一节”文化品牌,做好申报广西“壮族八音文化之乡”工作。
(二)申报国家级壮族嘹啰山歌生态文化村。一是利用嘹啰山歌传承基地打造国家一级的生态文化村(包括: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度假、农家乐本土小吃、烧烤、游戏乐园等)。由政府打造观光旅游亮点,引导带动农户产业化一条链,建立双赢产业。如:种植几千亩的油菜花或向日葵等具有可观赏性和生产价值的其它农副产品;有专门的一批文艺演出团队定期定时的演出(包括:迎宾,敬酒,节目表演等)。二是拟建传习所。拟建壮族嘹啰山歌传习所。主要用于传习壮族嘹啰山歌,位于新江镇那桃村;拟建壮族八音传习所,位于蒲庙那路村;拟建壮族采茶戏传习所。主要传习壮族采茶戏,位于那楼镇那良村。三是拟建传承基地或展示中心。拟建壮族抢花炮传承基地。位于中和乡中和社区孙头坡;嘹啰山歌传承基地。位于新江镇团阳小学;拟建壮族八音传承基地。位于蒲庙镇良信村委;拟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拟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保护内容为采茶戏、壮族八音、嘹啰山歌、抢花炮,位于区蒲庙镇。以上的传承基地和传习所集中于生态文化村做为一体化统筹。
(三)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深入挖掘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新公布1-2项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四、扎实推进旅游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以举办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巩固、拓展和完善区首条乡村风情观光旅游线路,即“蒲庙镇(五圣宫)——那路壮族八音传承培训基地——联团红龙果生态旅游区”。在开通该旅游线路的基础上,增加在那路村观赏那路壮族民俗风情展演、品尝那路美食等内容,增加在红龙果生态旅游区烧烤、餐饮、住宿等内容,
第五篇:全市文化体育旅游工作要点
全市文化体育旅游工作要点
全市文化体育旅游工作要点
年,我市文化、体育、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三贴近”,弘扬主旋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体育旅游工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繁荣和发展为主题,以文化创新为动力,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艺术生产力,发展文化体育旅游产业,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文化体育旅游事业的全面繁荣。
一、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切实推动群众文化工作
实施精品战略,力争在文艺创作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突破。,我市文艺创作工作要紧紧围绕“出精品”三个字开展工作,组织实施舞台艺术精品战略,加强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的指导,抓好重点剧目的创作。市歌舞剧团重点要抓好一批反映本地民风民俗歌舞节目的创排,力争推出一台特色的歌舞、一首风格的民歌、力争有一件获省以上奖励的文艺精品。同时要努力多演出、努力开拓演出市场,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全市各文化单位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加大对重点艺术表演及重点优秀剧目生产的扶持力度,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积极引导艺术产品进行市场运作,文艺创作、生产要面向观众、面向市场,鼓励实现文艺创作剧本有偿转让。活跃群众文化活动,推动全民参与,努力开创群文工作的新局面。丰富多彩的
群众文化活动是发展先进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要加强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落文化和家庭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阵地的作用,组织开展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市文化馆要在组织群众文艺演出和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龙头作用。群文活动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作和选拔优秀群文节目,举办“枝江市首届民间民俗文艺展演”,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一次群众文艺的精品选拔活动,推荐参加全省、宜昌市的群众文化演出;二是举办书法、美术、文物、摄影、民间工艺、民俗文化等各门类的群文展演、展览活动,举办第二届迎春书画展,充分展示我市群文工作的丰硕成果,三是继续办好文化艺术中心,开展文化辅导和培训活动,帮助培训文艺骨干,指导基层文艺工作,力争全年培训达到1500人次,力争参加湖北省第九届中小学生
幼儿美术书法摄影比赛再摘新桂;四是根据国家、省、市工作部署,深入开展“抢保”工作,完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登记、建档工作,完成所有资料的数字化制作转化工作。五是继续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广场文化活动,大力扶持老年文化和少年文化活动,吸引群众踊跃参与,做到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红红火火,月月有活动、节日有活动,营造“全民参与”、“全市办节”的热烈氛围,使专业文化和群众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认真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今年,市歌舞剧团要完成乡镇巡回演出120场;市文化馆要重点辅导5个以上的农村文化艺术团体,文艺轻骑队下乡演出要达到50场以上;市图书馆、市博物馆要继续开展送图书、送科技信息下乡活动,市图书馆全年要完成30个基层图书室的建设辅导;市新华书店要开展送科技图书下乡活动。
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市场。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各镇文化服务中心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引导农民开展和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规范管理好农民铜管乐和民间吹打乐队,力争各个各镇年内举办3次以上的大型文化活动,力争推出1—2名有影响的民间艺人。扶持发展一批文化科技中心户,树立一批基层文化工作的典型。
三、进一步加强文化和新闻出版市场的管理
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原则,依法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力度,推动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要重点扶持音像连锁、超市、新华书店等信誉好的单位,进一步推动音像市场的结构调整,提高正版音像制品的市场占有率。积极贯彻《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抓住未成年人禁入和限时经营两大重点,加大对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接待未成年人等违法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改进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
业场所的技术监管手段,牵头相关部门坚决取缔无证或证照不全的“黑网吧”,规范网吧经营行为。加大娱乐场所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探索新的娱乐消费形式,娱乐场所积极引导发展大众文化娱乐项目,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门查处“黄、赌、毒”非法经营行为;积极引进外来文艺团体来枝江演出,繁荣演出市场。加强对出版物和印刷业的管理,以打击盗版、盗印为重点,对宣扬封建迷信、伪科学和有严重政治问题的出版物要进行彻底清理,理顺教育书刊发行的关系,组织开展2-3次”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加大查赌和打击力度,及时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加强对印刷企业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非法印制码报行为,发挥“印刷协会”的服务功能,力促印刷集团公司的成立和运行。加强文化市场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文化市场管理队伍的行政执法水平。
四、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加强文化市场的培育发展,坚持社
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积极支持发展民营文化产业。按照公益性和经营性分开的原则,鼓励电影公司等经营性文化单位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发展产业,壮大实力。积极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以及文化场所的建设、改造、经营,探索重大艺术活动以及公益性文化活动向社会融资的工作。加大对文化娱乐市场的培育和结构调整,扶持大众娱乐场所,积极引进、发展一批具有一定档次和规模的新兴娱乐项目到枝江安家落户。
五、进一步加强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促进文博图事业发展
一是要加大对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的宣传、执法力度,增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法规意识,切实把“五”纳入工作抓落实。二是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继续实行文物保护责任制,在野外文物保护、馆藏文物技术保护、馆藏安全等方面增加投入,争取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在馆内重要区域安装报警、电视监控,实体防护装置,藏品库房配备藏品贮存柜和紧急报警装置,通过全国博物馆风险等级达标的验收。三是研究具体实施方案,切实做好青铜器和彩绘陶器的修复工作。四是继续加强对流散文物、民俗文物的抢救收集与保护管理,力争收集流散文物、民俗文物达到200件。同时,对已收集的皮影子等采取有效保护措施,请演唱艺人整理一个剧本,用皮影表演一台戏,制作一套光盘。五是做好城乡基本建设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对城乡基本建设工程的文物调查勘探实行规范化管理,对已发现文物或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调查勘探,做到文物保护和基本建设两不误。六是做好关庙山遗址保护项目和全国文物先进县的申报和创建工作。
市图书馆进一步加强馆藏图书建设,将获捐7000余册新书尽快上架,要继续加强阵地活动,充分利用服务宣传
周鹤全民读书月活动,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全年完成接待读者15万人次,外借图书16万册。同时,充分发挥已经建成的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优势,建成电子阅览室。
六、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搞好文化体制的改革,从根本上理顺体制,转换机制。一是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业余体校、歌舞剧团等单位,重点是继续深化内部的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在分配制度上要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竞争机制,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分配制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二是对经营性文化单位,如电影公司,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产权改革实现职工转变身份,变单位人为社会人,实行改制和民营化经营。三是市歌舞剧团,财政给予一定支持的文化事业单位,要积极探索,逐步走向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营
实体,既要在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中发挥示范性和导向性地位,又要在文化产业的开发中有所作为,以尽快确立自主经营、独立运作的文化实体地位。四是全市各文化单位要面向市场,多渠道、多形式寻求社会支持,鼓励和支持与大企业的“文企联姻”、“借船出海”、“扶梯上楼”等模式的合作,吸纳社会资金发展文化事业,走文企联姻之路,共同兴办文化事业。
七、进一步推进体育强市战略
一是加强人才培训,夯实竞技体育强市的基础。在强化我市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努力做好竞技体育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进行运动项目的重新调整布局,突出重点,扬长避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以“枝江市田径训练基地”为载体,加强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队伍的建设,以田径、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竞技项目为攻关项目,加大对选手的培养和输送工作,为的省运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继续扎实推进全民健身活动。,要按照国家体育总局《普通人群体锻炼标准》,积极倡导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全年,筹集资金10——15万元,组织5次以上的较大规模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办好“家家乐”羽毛球赛、“公仆杯”乒乓球赛、青少年足球运动会、第二届“联通杯”篮球赛、万人迎春长跑等重大赛事。积极支持各部门、各单位、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各种传统体育竞赛和体育建身活动,营造全民建身氛围,促进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三是构筑体育组织机制的创新工程。要抓好共建机制,充分发挥晶华、可可篮球俱乐部、长江羽毛球俱乐部、少儿乒乓球俱乐部、高芬健身俱乐部等民间体育社团在开展全民健身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中的作用,为体育强市建设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四是力争体育彩票销售工作有所
突破。紧紧围绕“扩大销售区域求发展,增加销售渠道求发展,效益优先求发展”的工作目标,积极挖掘潜力,用足用好政策,力争全年全市销售体育彩票超500万元。
八、进一步加大枝江旅游的推介力度
从解放思想观念入手,突破思维瓶颈的障碍,开阔眼界,大胆进行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推动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