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三下乡”活动欢迎词
广西老科协和宾阳老科协专家服务团
“三下乡”活动欢迎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乡亲父老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迎来了由广西老科协和宾阳老科协共同组成的专家服务团到我镇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这充分体现了老科协的专家学者们对我们农村基层的关心和支持,对我们古辣人民的关爱和呵护。在此,我谨代表古辣镇党委、政府和古辣5万多人民对各位领导、各位老科协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在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一轴两心四区”的发展定位,按照“提升一圈、打造一廊、建设一区、发展一带”的发展思路,着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迎难而上,奋勇争先,实现了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南宁市第二十五批文明镇”、“南宁市2010年度科学发展十佳乡镇”等十多项市、县级荣誉称号。
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党委、政府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坚决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执政为民的科学理念,深入开展“强基础、惠民生、保发展”活动。所谓路通、人和,百业兴。近年来,我镇大力推进行政村道路硬化惠民工程,到今年最后动工建设的联泉村委,全镇11个行政村全部修通了水泥路,在全县率先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的目标。
今天,广西老科协和宾阳老科协的专家学者们带着美好的心愿,深入基层,走进我们古辣,为广大群众服务。这是一支具备高层次农业技术和卫生医疗技术的队伍,他们的到来,不仅让我们古辣的广大群众享受到先进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更为古辣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在此,我要对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应当以今天的活动作为古辣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动员全镇人民参加到建设和谐文明新古辣的大队伍中来,为古辣经济、人文社会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添砖加瓦!
最后,我预祝本次“三下乡”活动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二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欢迎词
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活动
欢迎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全乡的父老乡亲们:
在这个吉祥喜庆的日子里,我们十分高兴的迎来了县委宣传部组织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这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我们农村基层的关心和支持,对三全乡人民的呵护。在此,我谨代表乡党委、政府和全乡17000多人民群众对各位领导、各位同志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对参加此次活动的父老乡亲致以亲切的问候!
“三下乡”活动的开展,是服务’三农”的具体体现,能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及水平,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引导农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搞好“三下乡”活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深入基层,获取民心的一个有效途径。今天在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由农业、文化、卫生、畜牧等有关单位参加的“三下乡”
工作队带着美好的心愿,深入基层,走进我村。他们的到来必将为我乡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必将有力的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我们决心以今天的活动为一个新的起点,动员全乡人民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加快全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最后,预祝本次“三下乡”活动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全乡的父老乡亲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第三篇:2011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欢迎词
在市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上的欢迎词(2011.4.14.)
茨沟镇镇长罗 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茨沟的父老乡亲们:
在这春光明媚,花红柳绿的季节里,市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慰问活动又一次走进了汉滨北大门---美丽的茨沟。这充分体现了市区各级党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我们茨沟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和支持,对茨沟人民的关爱与呵护。在此,我代表茨沟镇党委、政府和茨沟1.5万人民,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客、各位同志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参加这次“三下乡”活动的文化、科技和卫生战线上的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一五”以来,茨沟镇取得了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重大成就,尤其是西康高速通车以来,全镇上下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创造了茨沟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篇章。全镇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地方产业不断壮大,乡村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大幅提高。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市区正确领导,得益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起始之年,镇党委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按照“抓好两大建设,加快三个集中,推进四项结合,实施五
大产业”的要求,科学谋划,理清思路,细化指标,落实责任。集中精力抓好茨沟中心镇和老庄中心社区建设,着力提升集镇总体水平;加快地方产业建设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认真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强化平安建设,努力提高法治水平;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展示创先争优。同时,我们将更加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操和社会主义新型公民。
今天,市区广大科技、文化、卫生工作者带着美好的心愿,走进茨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服务广大人民。三下乡活动,不仅为我们茨沟人民带来了科技新知识,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健康有益的卫生知识,更给了我们精神上的巨大鼓舞,让我们充分体验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这必将为茨沟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起到进一步的积极促进作用,必将有力的推动茨沟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汉滨北大门,构建和谐新茨沟”,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最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茨沟建设和发展的市区党委、政府,各级各部门,各界朋友以及参加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表示最真诚的感谢!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四篇:三下乡科技新闻稿
可爱的 “小红帽”
——记东华理工赴杨桥殿检测技术服务团七月,流星似火,在宁静偏远的东乡县杨桥殿镇来了一群 “小红帽”,他们是东华理工大学赴东乡杨桥殿镇的三下乡志愿服务团。志愿者的到来带来了技术,带来了卫生,带来了知识,他们的到来让小镇沸腾了起来。
在这群人中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学的是辐射防护与环境,他们立志学以致用,服务社会。他们满腔人热情的参加了这个充满荣誉的队伍。写海报、发传单、做检测,他们们的不亦乐乎,任凭汗水的肆意滑落„ 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为人民服务。
“作为一名党员,在党的九十岁生日之际,能为党,为人民做一点自己份内的事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检测志愿者许福南说到这兴奋不已,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他们走巷串户,热情的将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出去;他们满怀热情,奉献真情,因为他们知道责任—为人民而坚守。
撰文:占凌之
2011-7-3
第五篇:送科技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小结
在实践中成长
——记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送科技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通讯员:陶虚谷 责任编辑:王颖文编辑: 宋健元来源:--中青校园通讯社
“一个个秀丽的乡村,一张张淳朴的笑容,一滴滴辛劳的汗水”,现在回想起送科技下乡时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从中公文有约整理收获颇多。湖南宁乡,这个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地方,记载着我们一路走过的身影,也记载了我们一路上的感动与自豪。
秀丽乡村的淳朴民风
坐在前往目的地的大巴上,我不时地往窗外瞭望,一路上的风景是如此地美妙,到处都是高山围绕,九转十八弯。朦胧的朝雾还没有散去,让沿途这些山清水秀的乡镇更是夹杂着一丝柔和与神秘。车子几经辗转,带着我们嘹亮的歌声停在了下乡的第一站——伟人故里花明楼。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急促,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和谐。看着那漂浮的朵朵白云,闻着那清新的阵阵稻香,听着那悦耳的声声鸟鸣,仿佛也在欢迎我们“送科技下乡”队伍的到来。
在众多热心村民的带领下,我们高举着迎风招扬的队旗,走在田间的小路上,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涌上我们的心头。每到一个农户家里,他们都会拿出自家收藏的花生或是酸枣片给我们吃,他们的淳朴与热情都深深的打动着整理我们。有个老爷爷看到汗流浃背的我们,更是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话语来鼓励我们。而且从他口中我们听出,他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有着很大的信心与希望。
依山伴水的养殖环境
随着我们拜访的村子和养殖户越来越多,渐渐的,我们对当地的养殖情况也越来越了解。他们养殖经验大都很丰富,在养殖上也有一些土方法,对于防治一些基本的疾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这里依山伴水,养殖的自然环境很好。通常走访一家养殖户,别人给我们指路的时候都会说:要从这里左拐,那里右转,还要过了哪个山沟等。而且,走完一家去另一家的时候,又要沿原路退回才能有去其他养殖场的路。虽然这样交通并不便利,但确能够有效的控制流行疾病的传播。
在东湖塘镇一养殖场,我们远远的就看见高耸的樟树,绿绿葱葱;细小的小河,清澈见底。如果不是看到一排排整齐的猪舍,还真不会相信生活在这么优美的环境下生活的会是那些小白猪。有时候我也暗暗寻思,对于那种难于防治的传染病,像前年的高热病,用这种天然屏障来防止疾病的传播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引领航向的科学技术
在养殖场的走访中,我们刻意调查了这些年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效。养殖户的文化水平,养殖公 文有约整理的品种结构,养殖保健技术及防疫措施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高。特别是今年年初在宁乡举办的金猪运动会和养猪业发展高峰论坛,既提高了农户养猪的信心,更让大家注意到了科学技术在养殖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有的养殖户还特意花重金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来管理养殖场,在流沙河镇我们就碰到了我校的一名师兄,多年前受聘来到了当地的养殖场。我们还了解到当地的畜牧局多次从外地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也加大了对基层兽医工作者的培训。像这整理样一些措施,在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我们也相信,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