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采风感悟
感悟周村
周村古城,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依然充满生机,是目前中国唯一活着的古商城。走近周村,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天下第一村”的高大石碑,据说是乾隆皇帝所题。明朝时期,周村就已经逐步形成商业规模,经过清代一百多年的发展,奠定了北方商业重镇的地位,并享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的美誉。
走在周村铺满青石的大街上,两边店铺林立,穿过大街牌坊,走进青瓦灰墙的街巷,整个周村大街洋溢着浓厚的古代商业气息。街区纵横,店铺林立,建筑错落有致,风格迥异,门市精巧别致,匾额和招牌富有古文化韵味,仿佛穿越回到了明清时期。十月份的小雨淅淅沥沥,撑着一把雨伞,走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烧饼的香味,耳边是喧闹的叫卖声;没有高耸的水泥森林,没有刺耳的汽笛声,没有刺鼻的汽油味,感觉心中是那么的宁静、祥和。
古村悠悠商贾云集,走进银子市大街,不远处即是晚清巨贾乔致庸所开的银行——大德通票号。走入票号,可以看到一切布置一如过往。前厅是办理存储汇兑业务的大厅,后厅是票号大掌柜的办公室、账房、会议室,当然还有银库。古色古香的桌椅,整齐摆放的茶具,厚重的账本,好像店里的伙计、掌柜随时会从后厅出来迎接你。后厅天井里有一个用鹅卵石铺成的很大的古钱币,外方内圆,四边分别是四个字,和中间的“口”字正好组成了“唯吾知足”,据说该图案由乔致庸老先生所创,为的是警戒票号里的工作人员勤恳敬业、知足常乐,同时外圆内方,则暗示票号人员办事圆滑又不失原则;让人感慨乔老先生精妙的经商之道。逛完了乔家大院,接下来是杨家大院,杨家大院是清末民初大商人杨瑞清发迹的地方。据导游讲著名电视剧《旱码头》便是在这里拍摄的。进入大院,可以看到凉亭、花坛、精致的小房子,错落有致。进入各个房子参观,便可以感受到清末民初、新老交替的信息,古朴厚重的家具上摆设着老式唱片机,甚至在我们进去的瞬间还听到它在轻轻播放着音乐,在我们讨论是什么音乐的时候,它却悄无声息的停止了播放,似乎那是来自上个世纪的回响。走进杨家的作坊,黝黑的木质支架、明亮的织布机器、色彩艳丽的布匹,还有活灵活现的泥塑工人,让人感觉勤劳朴实的劳作气息铺面而来。大院最里面便是《旱码头》里女主角之一的桂花的闺房了,在这里上演了男主人公杨瑞清与两个女人的爱恨纠葛。如今,大院里的各种陈设一如往昔,然而物是人非,爱恨情仇都已随着时间消逝。
沿着周村大街、银子市街、丝绸市街,一路走来,街道两旁一家家小吃店、古玩店、衣帽店、老式的票号,都寂静的停留在淅淅的小雨中,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车水马龙的噪杂,一切都在悄无声息的进行着,仿佛时间对这里也特别的眷恋,人们走在这里都不由自主的放慢了脚步。
走出周村的古街道,重新走进宽广的柏油马路,看着来来往往飞驰的汽车,让人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仿佛自己刚刚真的穿越了一把。
再见了,周村。
第二篇:“感受自然,感悟岭南”采风活动方案
七色光文学社采风活动方案
一、采风主题:
“感受自然,感悟岭南”
二、活动背景:
春天,一个万物复苏,百花开放的季节,也是一个种下梦想,放飞希望的季节。让我们跟随着春天的脚步,回归自然,去感受春的律动,感悟我们的文学人生。用春天的微风和细雨,滋润我们的心田,让我们的心灵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采风活动的开展,激发社员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营造文学社内融洽的文学创作氛围,加强社员们的相互交流协作与了解,丰富社员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拓宽社员的视野,让文学社社员在春意盎然中放飞心情。同时,也利用出游的机会去参观佛山粤剧博物馆,感受岭南文化的同时接受爱国爱家教育。
四、活动安排:
1、前期筹备:准备好车辆和参与人员。
车辆:梁润波副校长负责
参加人员:谢绮珊老师负责(主要是文学社成员,部分是书画组的人员)摄影:陈存胜、安玲老师
2、活动内容:
①活动地点:粤剧博物馆
②活动时间: 3月28日午饭后出发——4点半前结束 ③活动人员:文学社社员
④行车路线: 新城小学——佛山粤剧博物馆——佛山亚艺公园——回程
五、活动经费:
预计:矿泉水50支,司机人工费150元。参观景点免费。
六、注意事项:
1、活动期间,参与活动社员需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及财产安全
2、服从社长及领导安排,一切行动听指挥
3、保持结伴前行,遇到问题及时与社长或组长联系。
4、自由活动时,组员间互相帮助合作监督,不到危险地点游玩
5、乘车行走过程中需遵守交通规则
6、在景区中不乱扔垃圾果皮纸屑,离开时处理活动地点垃圾
7、游玩过程中,不损害公物,公有财产
8、如果要离队,需提前跟社长联系,经同意后方可离队。
9、身体不适或突发情况应及时提出来。
七、总结活动:
1、活动结束后,社长在周例会中进行总结,谈谈此次活动的感想,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各社员谈谈感受。
2、活动的历程将制作成PPT记录下。(负责活动的老师与社长)
3、文学社社长写出此活动通讯稿。
第三篇:采风总结
采风总结:时间如白驹过隙,眨眼间就结束了短暂的旅途了,在那这十天当中我的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不仅领略到了美丽的风景和自然历史所带来的不同感受,也提高了自身对美的审视,对大自然和工艺品的认知水平,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对各色各样的建筑有了大致的了解,更为我积累了大量的设计素材,也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最重要的是,我觉得这会是我获得的一笔财富,会在我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给予我灵感,活跃我的构思。做设计必须要与当地的文化底蕴,历史背景相结合才能打造出能融入城市中的设计。设计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要培养丰富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和坚韧的毅力,将全身心实践体验及丰富炽热的想象和创造真正融入到具体的、生动的、个性的内心世界,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和美学观。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和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精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的采风为我的人生开启了一条新的旅程, 我深深感觉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专业指示的匮乏。对以后的学习目的我更加明确,对美的感受更加深刻,对人对物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不同角度去观察,不同位置去分析,得到的就不同,要多角度的看问题,进而更好的解决!总而言之,此次采风,我不虚此行。学校组织我们去江南进行了为期三周的户外采风实习,这次户外采风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各站的采风中我一次又一次的沉醉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中,也对各种古典建筑设计无比痴醉、沉迷。这次实习不仅为我积累了大量的设计素材更重要的是这次实习的过程让我受益匪浅,带给了我心灵上的震撼。回到学校我一直在整理我的思路,想要把这次采风实习的过程认真的记录下来。
第四篇:采风报告
采风实习报告
1.采风时间:2012年8月30日——2012年9月13日
2.采风地点:西安,洛阳,太原,平遥
3.带队老师:马忠民
短短十天的采风,我感触颇深, 受益匪浅,这次采风不仅为我积累了大量的设计素材,也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在各个地点的采风中我不仅沉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对古人的手艺与技术叹服。在那里,我们品尝了辛苦,领悟了生活,走过了艰辛,思考了人生。疲累与我们为伴,快乐与我们做友
来到古城西安已是下午,我们住在同学找的旅馆里,环境还不错,特别是那种竹林的氛围,更让我觉得西安是一座将古代与现在巧妙融合在一起的城市。第二天我们先分组进行了第一天的西安之旅,游了鼓楼、钟楼,中午我们在回民街吃的当地小吃“羊肉泡馍”,下午我们又到了大雁塔与大唐芙蓉园,让我领略了西安不愧是古代都城!
龙门石窟依山傍水,风景宜人,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冠,她和著名的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并称为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
库。游洛阳龙门石窟,我有两种感受: 一种是历史的厚重感——精美的佛雕,让我深感祖国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一种是耻辱感——为某些国人的愚昧行为而感到耻辱。因为石窟中的佛像大多被国人切割盗走,被破坏的惨状令人发指。被盗的石佛,有的早已被损毁,有的漂
洋过海,成了外国人、外国博物馆的珍藏品。厚重感使我更加珍爱民族的艺术;耻辱感让我痛恨损害祖国文化的民族败类,更加增强爱护保护珍贵祖国文化遗产的责任感。走过的一个个空空的石窟,基本上没有了石佛,就像眼睛被挖去了眼珠,留下空洞的“眼眶”,心里感到非常沉重,优秀的文化遗迹历经磨难和浩劫,沧桑之后其实剩下的并不太多。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对身边的文化遗迹应当像爱护眼睛一样地爱护他们,因为面对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我们不能给儿孙后代留下文化的荒芜!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早早的来到秦始皇陵兵马俑参观地。一进入一号坑就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势气向我扑来,这是我们于千军万马之侧感受到的兵戈寒气吗?再往里面看,有许多的兵马俑,有的已经坏了,有的却完好无损。那些陶俑好像是为秦始皇统一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勇士们。告别一号坑我们来到了二号坑,这里虽然没有一号坑那么大,没有一号坑那么雄伟,但是里面是和真实作战一样的军事战佣和战马。
铜车马让我惊异于两千多年前劳动人民的智慧,而一号坑的辉宏、雄浑则让我震撼。我难以用语言来描述那样的场景,平凡渺小如我,能一睹兵马俑的风采已是感恩不尽了。
游完兵马俑,我们当即来到了华清池。华清池坐落于郁郁葱葱的骊山北麓,两旁树影婆娑,满目皆绿,翠生生寒丝丝的,却令你凉生五内,切意畅怀。
曾是帝王行宫的华清池,今天早已归还给了平民布衣。许多人走了,许多人有来了,这幽媚多姿、风雅绝伦的一池绿水将久久地漾在人们的心头
平遥称古陶地,是帝尧的封地。在中国历史上,像平遥古城这样完全按照礼制规范传统文化建造的古代县城曾经多达几千个,然而现在完全保存下来的唯此而已。在古老的街道上信步走着,打量旧时的门庭,却被一种从未领略的气势压倒。精雅的屋宇接连不断,森然的高墙紧密呼应,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处处已显出苍老,但苍老之中风骨犹存,竟然没有太多的陈旧感,依旧带着虎虎生气。当年那些饰有华丽木雕和油漆彩画的商号店铺,今天或成为博物馆,或作了普通百姓经营的小店, 置身其中,会让你感觉仿佛回到了古代.通过十天的采风,我接触并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领略到古迹名胜的奥妙,体会到不一样的感受和震撼。我热爱大自然的变化无穷,祖国的山河瑰丽,踏着历时长流,体验着或雄壮或细腻的各式情感,惊叹于艺术与生活的亲近联系。
设计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我们要努力使自己在生活中陶冶心灵,善于了解普通民众,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成为普通大众的代言人。要培养丰富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和坚韧的毅力,将全身心实践体验及丰富炽热的想象和创造真正融入到具体的、生动的、个性的内心世界,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和美学观。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和产生良好社
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精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的写生为我的人生开启了一条新的旅程, 我深深感觉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专业指示的匮乏。对以后的学习目的我更加明确,对美的感受更加深刻,对人对物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不同角度去观察,不同位置去分析,得到的就不同,要多角度的看问题,进而更好的解决!此次采风,我不虚此行。
第五篇:采风笔记
采风笔记
目的:参观学习中国国代雕塑
人员:邓威老师、于伟学长以及0707雕塑 采风路线:西安→太原→大同
主要走访景点:钟楼、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美术学院、汉阳陵、乾陵、碑林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院、云冈石窟、双林寺
2010年9月1日,2007届雕塑系的采风在这一天正式拉开了序幕。下面将逐一介绍我们参观拜访的各个景点。
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直至今天西安仍是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由于古都西安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因此,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首先我们自由参观的第一站钟楼、大雁塔,西安城墙等历史遗迹!无不体现了西安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特征西安钟鼓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西安钟楼的门扇槁窗雕楼精美繁复,表现出明清盛行的装饰艺术。每一层的门扇上均有8幅浮雕,每一幅浮雕均蕴含了一个古代典故。我们看的主要是浮雕艺术 :
第一层北门,自西向东依次为“虬髯客”“木兰从军”“文姬归汉”“吹箫引凤”“红叶题诗”“班昭读书”“博浪沙椎秦”“唱筹量沙”。
第一层东门,自北向南依次为“长生殿盟誓”“连环计”“黠鼠夜扰”“挂角读书”“卞庄刺虎”“嫦娥奔月”“东坡题壁”“李白邀月”。
第一层南门,自东向西依次为“文王访贤”“伯牙鼓琴”“画龙点睛”“斩蛇起兵”“伯乐相马”“柳毅传书”“舜耕历山”“把桥授书”。
第一层西门,自南向北依次为“枕戈待旦”“李陵兵困”“由基射猿”“龙友颂鸡”“黄耳传书”“孙期放豚”“陶侃运砖”。
第二层南门,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东向西依次为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
第二层北门,为“仙醉酒”,自西向东共八依次仍为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
第二层东门,自北向南依次为“单刀赴会”“击鼓金山”“岳母刺字”“孟母择邻”“子路负米”“画荻教子”“温娇绝裙”“闻鸡起舞”。第二层西门,自南向北依次为“写经换鹅”“茂叔爱莲”“灞桥折柳”“踏雪寻梅”“陶潜爱菊”“寻隐不遇”“孤山放鹤”。
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所以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唐三藏(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取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所建。
大雁塔塔身七层,通高64.5米。不但是古都西安的象征,既是唐三藏玄奘修建,自然是第一高僧的第一塔。所以,到西安总要去大雁塔。唐诗是这样描写大雁塔的:杜甫: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岑参写得最绝:“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大雁塔楼高七层,在三层塔室的正中,安置一木座。座上存有珍贵的佛舍利。舍利子是高僧火化后留下的结晶体。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像钻石一般。高僧为什么会留神秘的舍利子,我们凡人不得而知。如今大雁塔上安放贵的两颗佛舍利已经不是唐僧西游时取回的舍利子。是1998年印度玄奘寺的住持、高僧释悟谦法师带回。(一颗直径3.5毫米,一颗直径1.5毫米)。悟谦法师当时嘱托:“这佛宝非常宝贵,要珍藏好定有无量大福”。为了弥补大雁塔舍利之谜的缺憾,让更多的人们共同瞻仰佛宝舍利,便将佛宝陈列于大雁塔上。
令我们震撼的还有大雁塔的音乐喷泉,它壮观,美丽,犹如一颗明珠,璀璨耀眼,镶嵌在古城,令这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更加迷人!我不是导游,但我很爱这座城市,所以我要把我眼里看到的——放在这里,喜欢的,了解的——写在这里。
大雁塔北广场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墙,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西路,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64米,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整个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整个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广场南端设置“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景观。
大雁塔北广场创造的新纪录: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和最大的水景广场,水面面积达2万平方米;它是亚洲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广场内有2个百米长的群雕,8组大型人物雕塑,40块地景浮雕,保持着世界最长的光带、世界首家直引水、规模最大的音响组合等多项纪。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第三站也是我们参观的重点: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陕西历史博物馆。将进行重点介绍。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内,从简介来看,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国家级博物馆,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6万平方米,馆藏文物37.5万件,属国宝级18件(组),一级品近800件(组);其中青铜器、金银器、陶俑最具特色,并藏有国内仅有的唐墓壁画400多幅。
由于关中地区历史上有蓝田人的踪迹,西周、秦、西汉、隋、唐等王朝先后定都于此,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陕博的特色:以古为荣,文物以隋唐及之前为主。
陕西历史博物馆有六个展馆平时对外展出,限于时间仅参观了其中的四个展馆,按时代划分为先秦、秦汉、隋唐和宋元明清,由此布局即可明显看出其时代特征,尤以原始氏族、汉、唐时期文物为最。
原始氏族的文物从摆放上呈现了先人的发展轨迹。迫于生存的需求,很远古时遗留的多为生产生活工具,这些工具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粗糙到精细、由少到多的过程。在远古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基本可以说无生产工具可言,只是利用天然的石块和树枝来狩猎,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石锄、石凿、石镰、石锛和带孔石铲,从这些工具观察,可以清楚地发现制作工艺的进步,在石凿和石铲的尖端及其它工具的细微之处都打磨地相当精致,如凿尖虽然破损但余部平整可见,石锄的锄头一端刃口比较锋利。另外这时候从发掘的文物现场看,原始人对于工具的组合使用也有相当深刻的认识。
在博物馆我见到蓝田人的头骨化石,从讲解中了解是个中年女性猿人,头骨壁厚,脑容量为778.4毫升,从外观上看头骨化石额头低平,眉脊粗壮,颌部突出。
陕西的另一处远古遗址是距今约六千年的半坡遗址,半坡人处于新石器的中期和晚期,与仰韶文化相比其中期为庙底沟类型,晚期为半坡晚期。这个时期的人类石器作工愈加精美并出现了烧制陶器的典型特征,另外也出现装饰用具,这些都说明了半坡人的进步,由于有专门的半坡遗址博物馆所以陕博内展出的多为其晚期的出土文物。尤以细颈瓶和尖底瓶的独特的造型为人称道,这两种陶器都为容器,细颈瓶开口大,腹部大而瓶颈细长,从中可品位到古代人对于生活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尖底瓶底部尖尖,作为容器如何竖立呢?经介绍才了解当瓶中的东西盛满或分布均匀时,依据力学原理尖底瓶即可立起,我对先人的聪明佩服之至。在新石器的中晚期,人类生活有明显的改善,出现了缝制用的骨针,装饰用品陶环、玉坠(距今5000——7000年)以及在潼关还出土了束发石饰;在很多陶器上可见人面纹、鱼纹或人面鱼纹,说明鱼作为人类的生存食品当时已经很丰富。另外,这些陶器上的图纹也有可能表示了先人的崇拜。
从原始的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西安附近的关中地区长期以来是周人的活动区域,且公元前12、13世纪周文王、武王把丰京、镐京(今沣河中游地区)定为都城随后灭商。在这一范围出土文物中,青铜器逐步出现,但基于年代不同,青铜器从用途到制作都经历不同的阶段,大体上是年代久远的应用范围小、制作工艺较粗糙,年代靠后的使用范围广、制作工艺精致;从展品可见青铜器大多为祭祀用器(礼器),尤其以鼎为主,例如公元前16到11世纪的饕餮纹鼎、王鼎(公元前1027——771)、最为有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等,但也有一部分是用于烹饪,反映了中国“吃”文化的源远流长。西周前时,青铜器制作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无论从规模还是技术上都登上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在器具上铸出各种想象中的怪物和人类劳作场景的图像,并且出现了乐器,如:柞钟、师丞钟。到西周中晚期青铜兵器增多,主要有乾、戈、斧以及后来的剑,这也说明西周中晚器生产力的发展,冶炼、制作工艺的迅速进步,青铜已不仅用于神器制造,而是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器物制作中来。在周人及周的时代,陶器起初还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青铜器的普及它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陶器在这时的主要用途还是容器,像陶鬲、陶壶等广泛使用,同时还烧制陶水道、砖等其它建筑材料。这一时期还值得一提的文物还有石謦(公元前1027——771年,乐器);残片丝绸(公元前947——858年)的出现使我国“丝绸之国”的称号提前数百年;在一个展台内我看到刻有石鼓文的大石;更为可贵的这时还出现了金和金币。
西周之后,政治中心一度东移,然而随着秦的强大及其统一,政治中心有回到西安和关中地区,此时最值得称道的是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可是秦砖的声誉却流传至今,这与关中地区先民酷爱烧制陶器可能有很大的联系。
秦以后,中国迎来了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西汉。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近二百年的时间,西安(当时称为长安)作为汉都历经风霜雨雪。西汉的盛世得益于帝王的与民休息政策,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在出土的文物中种类繁多、做工细致、数量巨大的器具也印证了这一点。文物中铁农具令人叹止,有铁辟土、铁镢头、铁铧等。同时西汉的建筑材料在秉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精雕细刻,汉代制造的砖质密、量重、体大,有长方形、正方形,分实心砖和空心砖;砖的正面多有装饰图案,如在一空心砖正面多以狩猎图纹,而侧面则满饰几何图案,使砖显得华丽;汉代最为引人注目的建筑材料是瓦当——直到今天还可以在许多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物上看到,其多用于建筑物的椽头上作护椽之用,并有装饰之妙功,大多为圆型也有半圆,图案多是云纹,刻有文字说明。在西汉,手工业也发展到极高的水平,出土的一方皇后玉玺仅有几立方厘米,磨制光滑,刻字清晰;而宣子孔铜镜和连弧纹镜代表着西汉制镜的高超技艺,镜背的花纹无论兽、花均线条凹凸起伏,明晰可辨;再有仿真流金蚕,透过放大镜蚕体上的纹路十分清晰;另外,出土文物中的灞桥纸残片、铜灯、丝绸残片„„均代表着当时手工业劳动的巅峰之作。
两汉后中国社会又经历长达四五百年的**,随后又迎来了封建社会的另一盛世——唐。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出土的唐代文物以品种多、数量巨、做工精而著称。展厅中一个展位向大家显示了唐朝手工业代表作品之一的铜镜,按饰纹有四兽镜、十二辰镜、团花镜、葡萄镜、禽兽镜、宝相镜、盘龙镜等;按形状有圆形、方形、八曲形、八棱形、菱花形等,尤其以孔子问答镜和瑞獸葡萄镜为典型代表。这时陶瓷业的制造工艺又有很大进步,瓷窑遍及各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唐三彩,唐三彩为低温釉陶器,盛行于唐前期,其釉面黄、绿、白、兰、赫等颜料相互交错、色彩绚丽是唐代手工业工人智慧和才能的结晶;唐三彩多用来给皇室和高级官僚陪葬,据介绍在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中的隋葬唐三彩都在三百件左右。唐三彩多为人物俑,造型逼真、光彩照人,其中有高髻广袖、珠光宝器的贵妇,也有年轻貌美、亭亭玉立的宫廷侍女;有宽衣博带的百官,也有贴身待侍的宦者,还有容貌各异的胡俑;代表作有三彩载乐骆驼俑、彩绘缩脖俑、说唱俑、三彩女立俑。展厅还展出和介绍了唐丝织也发达的情况,采用先进的印染工具——彩颉。再就是唐代的金银制造业,鎏金飞燕大小数立方厘米,透过放大镜其背上雕刻的羽翅纹理清晰;五条赤金走龙大小如蚕,张牙舞爪,意欲飞升的模样十分逼真;再有如掐丝团花金杯、铰接式铆金白玉镯、舞马街杯皮囊式银壶、鸳鸯莲瓣纹金碗等,无不体现了唐代手工艺技术的精湛。有一个展台上摆出唐都长安复原模型,城郭长方形,东西十四条大街,南北十一条大街,纵横交错,经纬分明,将全城切割成规整的方块,主次分明,东西对称。展出的文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物反映了唐代中西文化的友好交流状况,像三彩载乐骆驼俑上的乐手的脸部的胡须、眉毛、鼻子与汉人有很大的差异,还出土了阿拉伯的金币,波斯的银币,在服饰说明中还多次介绍胡服在唐代很受人们的欢迎。大批的出土文物有力的佐证了唐代中国宽宏广大的气势,使后代如我们既为之羡慕,又为之欢愉,更多的却是一丝说不出的惆怅。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共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第一展馆包括第一单元《人猿揖别》,距今115万年前的先民遗存。第二单元《凤鸣岐山》,西周王都的丰富遗迹,第三单元《东方帝国》,秦帝国以兵马俑为代表的文物;第二展馆包括第四单元《大汉雄风》,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第五单元《冲突融合》,陕西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丰富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第三展馆:第六单元《盛唐气象》,中国古代鼎盛时期隋唐时代典型遗存,第七单元《告别帝都》,展示唐以后作为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整个博物馆参观下来,文化多的让人应接不暇,是展现古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最佳场所!
一天下来,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很累,但是我们都很开心,尤其是王守礼教授的讲解是那么的激情和生动。让我们近距离的感受到了老教授的风采!通过了这几天的学习,我们都收获颇多,加深了我们对古纪南城的了解!通过遗址,我们依稀可以想象当年楚国叱咤风云的场景
第六站是乾陵: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进门不久后,从内城的朱雀门,直到梁山南双峰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神道,这就是司马道。在司马道的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体量巨大,雕刻精美的华表、石人、石兽、石碑等。其中有两座石兽特别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外形酷似鸵鸟。众所周知,鸵鸟是大洋洲等地的特殊物种,陕西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鸵鸟的,这表明,唐王朝时期我国与东南亚及大洋洲的文化交流!接下来重点介绍一下石碑,东面的一碑,人称无字碑。碑高六点三米,宽二点一米,厚一点四九米。碑上原来没有任何文字。传说武则天功勋卓著,难以用文字表达,因此也不给她写碑文。还有人说,唐中宗李贤不知道如何称呼她,所以就没有写碑文了。不过现在已经刻满了各种文字,褒贬不一。西边的一座碑,人称七节碑。这是一座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李贤书写的述圣记碑。值得一提的还有六十一尊蕃王像。据说,在唐宗李治去世的时候,有六十一位少数民族首领和邻国的特使前来参加葬礼。后来,武则天命人刻成石像,排列在乾陵之前。现在,这六十一尊石像的头部大多没有了。但这是唐代中西友好交往和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
第七站:庞大的石质书库——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博物馆坐落于著名的西安市三学街,是一座以收藏,、研究石碑、墓志以及石雕作品为主的艺术博物馆,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它是在西安碑林的基础上利用西安文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珍藏文物11000多件,由碑林、石刻艺术及其他文物三部分组成,重点藏品是中国古代书法、名碑及汉唐时期的雕塑精品等,进入碑林博物馆,首先我们看到了西安孔庙。西安孔庙在唐时在尚西隅国子监附近。宋代几经搬迁,崇宁二年虞策将文庙迁于府学,最终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即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址,是文庙碑子、府学同在一处,随着时代的变迁,孔庙现保留的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我们在泮池曾是诸儒子弟清洗墨池的地方,穿过孔庙正门,右拐,一座谷钟映入眼帘,听说每年春晚都要录制这座钟的钟音,作为整点报时声,接着来到名碑荟萃的展室,在这里展示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萧洒文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其完整形制包括碑阳、碑阴、碑侧、碑额以及 唐代以后出现的碑跌。碑刻按形制与文学分几部分,主要有碑,墓志,石经刻贴等品类。碑在碑刻中居于主流,其中有以墓碑和寺观祠庙碑为大端。石刻届于雕塑艺术,室运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中国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听完石刻简介后,我们来到了珍藏室参观早已驰名中外的石刻浮雕像“昭陵六骏”。这六件艺术品室贞观十年唐太宗李世民为追忆自己战功和怀念自己的六匹战马,让著名画家阎立本绘出草图,并写出战马名称,来历然后再刻在高2.5米,宽3米的石板上。这六匹战马分别是特勒骠、清骓、什伐赤、飒露柴、拳马騧和白蹄乌。它们都是从西域引进的波斯种的良马。它们的形象被刻在了石板上,线条流畅,形态逼真,是我国唐代时刻中的精品,可惜飒露柴、拳马騧早已被盗往美国,现陈列在费城博物馆,我们看到的只是仿真品。
第七站:汉阳陵沉睡百年地宫 领略汉朝文化
从西安驱车北行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了汉阳陵博物馆。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依托西汉景帝与王皇后异穴合葬的阳陵陵园而建,成为目前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然而来到高高隆起的景帝帝陵封土前的时候,呈现在眼前的除了四周开阔的田野和脚下修整完好的地面外,毫无其他任何装饰与布置。原来为了保护地下文物,博物馆的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展示厅建在了地下,只有一个不大起眼的通道延伸到地面,引领人们走进这座叹为观止的地下奇迹。
所谓外藏坑指的是围绕帝陵封土四周呈放射状分布的八十一座从葬墓坑,它们长短不一,内涵各异,充满神秘色彩。1998年,经过对帝陵东侧北部十座外藏坑进行发掘清理,出土了各种陶俑、动物陶塑、生活用具、粮仓、兵器、车马器、玺印、封泥等珍贵文物数万件。王保平馆长介绍说,从出土器物的内容、分布以及封泥、印章上的文字推测,这些外藏坑的设置很可能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代表着当时中央政府的不同官署和宫廷内设机构,是西汉时期宫廷文化真实而形象的再现。遗址保护展示厅便建立在这十座已经发掘清理的外藏坑上。
步入地下大厅,首先看到的不是沉睡已久的文物,而是利用各种现代材料搭建起来的展厅设施。抬头看屋顶,一道道厚重敦实的巨形石柱整齐排列。为了能够与陵墓土遗址风格更好地结合,设计师摈弃了钢结构支撑,而采用了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大梁,其中最大跨度达三十四米。用王馆长的话说,在这上面开汽车也不成问题,它们为地下展厅的安全稳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深入展厅,一面巨大的玻璃幕墙挡住去路,墙内柔和灯光照耀下的就是一座座已经发掘的遗址坑道。博物馆的王馆长说,玻璃分三层,间隔层都是真空,外层玻璃具备防火功能,而内部两层则被镀上金属膜,通电后即可发热,从而防止因幕墙内湿度大而在玻璃表面产生雾气。这种玻璃幕墙的运用既不妨碍游人参观,又能够有效控制坑内温度和湿度、防止虫害和霉菌以及遗址内文物的干裂。人在墙外,看到的是两千年前的人类文明遗存,而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又为这种零距离的接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文物的破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跨越两千年的完美结合。断臂裸俑“东方维纳斯” 霓裳尽退的神秘真相
汉阳陵的考古调查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掘出土各类裸体俑数以万计,被评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连同其他西汉帝王陵墓一起被确定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阳陵裸俑中男俑一般高56~62厘米,女俑高约53厘米,是真人的三分之一,身体各部分基本合乎比例,细部的塑绘极其精致:男阳、女阴、肚脐、窍孔无不齐备。裸俑为裸体缺臂状,色如真人,颜面和身体为橙红色,头发、须眉、瞳仁则是黑色。为什么汉景帝刘启需要这批缺胳膊的裸俑从葬呢?经过考古工作者的细心发掘清理,终于弄清了其中原委。原来,这些裸俑早年埋葬时装有木质的臂膀,穿着代表各自不同身份的衣服。但经过2000多年地下环境的腐蚀,衣物和木臂腐朽殆尽,发掘出土时就成了缺臂的“裸体俑”了。
今天,他们失去了当年华丽的衣服,呈现在世人眼前的却正是人体美的艺术本色,所以有人将其称作“东方大卫”和“东方维纳斯”。因为这些“东方大卫”和“东方维纳斯”原先是穿着衣服的,考古人员给它们取名为“着衣式陶俑”。这些男女有别、形象不同、表情各异的陶俑,都似乎在汉代工匠的手里获得了生命。在汉阳陵考古发掘出土大批裸体俑之前,在其他地方也出土过一些陶俑,最为著名的当数秦始皇兵马俑坑、咸阳杨家湾汉墓和徐州狮子山汉墓的发掘了。秦兵马俑如真人大小,其个头最小者约1.7米,高者接近2米,除百戏俑等个别身份外,其他均为军士身份,代表着秦始皇地下生活的卫戍部队。这些陶俑,充分反映了秦汉时期的艺术成就,是中国特有的“以形写实”的典范。汉阳陵裸俑是在秦俑艺术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应该说,它所达到的造诣比以前又有发展进步,技艺有所提高。他们是汉代工匠们以汉军、宫廷中的宦者、侍女为蓝本,以写意的手法创造出来的艺术珍品,更为重视传神和表现复杂的感情。
倒数第二站是乾陵:乾陵比较奇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个皇帝合葬墓。先入葬的是唐高宗李治,后入葬的是他的皇后,也是大周皇帝武则天。因为武则天名气实在太大,所以很多人都以为乾陵是武则天的陵墓,其实那里还躺着默默无闻的李治。俗话说,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黄土埋皇上。唐代20位帝王中,有18个埋在了陕西,这些帝王陵寝在建制上分为凿山为陵和覆土为陵两种。其中,乾陵规模宏大,体现了典型的依山为陵的特色。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
乾陵
气势雄伟壮观。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
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
“唐高宗乾陵”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1] 无字碑
在朱雀门外的司马道东侧,耸立着闻名于世的武则天无字碑,它通身取材于一块完整的巨石,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量约有100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
乾陵无字碑
碑额未题碑名,碑额阳面正中一条螭龙,左右侧各四条,共有九条螭龙,故亦称“九龙碑”。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
无字碑北靠东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雕刻精美,不愧为历代群碑之冠。武则天精心设计并树立的这块无字碑,在整个乾陵陵园的石雕中,不仅因处于显著位置而引人注目,而且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独特的丰姿韵味,以及种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而倍受青睐,名播八方。游客们到乾陵来,几乎都要在无字碑前驻足,或凝眸注视,或摄影留念,或指点评说。无字碑在无数游人眼中不仅是乾陵的象征,更是女皇武则天的象征。
无字碑上为何无字,民间出现了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宋金以后,开始有游人题字于碑,使无字碑成为有字碑。再历元、明、清各代,碑上逐渐镌刻了许多文字,不仅在内容上自然形成了评价武则天的“碑文”,而且在书法上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备,或许,这正符合了武则天当初立碑的本意。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前人后人无法沟通、协调和照应,历代题字鸡零狗碎,毫无章法,弄的诺大一通碑成了老和尚的百衲衣。其中惟有1135年《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保存比较完整,这是用女真文字刻写的,旁边还有汉字译文。女真文字现已绝迹,因此,碑上的文字成为研究女真文字和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乾陵有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朱雀门外的神道东西两侧,分布着两组石人群像,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西侧32尊,东侧29尊,共61尊。
这些石人残像高在米至米之间,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人们习惯上把这些石像
无头石像
称之为“蕃像”、“宾王像”。这些与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着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也有翻领紫袖的。但他们都双双并立,两手前拱,姿态极为谦恭,仿佛在这里列队恭迎皇帝的到来。但最为奇怪的是,这些石像都是没有脑袋的,这就让人产生了许多的疑问,为什么乾陵会用这些没有头的石像守陵呢?如果你仔细观察它们,会发现从这些人的脖子上可以看出石像的头被砸掉的痕迹。那么,这些石像的头部失踪是人为的呢,还是天灾呢?
关于石像没有脑袋的原因,可谓是众说纷纭。一种说法就是,这些石像的头部是被明朝的百姓砍掉的。在明末初期,有个外国使节到乾陵去游玩,发现自己的祖先竟然被立在这里给唐朝的皇帝守陵,觉得既有损国格,也有辱于人格,自尊心受到了强大的损害,便想把这些石像给毁了。但是他又怕引起当地民众的不满,于是便想到了一个妙计。他每天晚上都要到乾陵附近的庄稼里践踏粮食,然后在第二天又煽风点火似的,和百姓说这都是那些石像做的,他们在晚上便成精了,开始糟蹋庄稼。要想保护好庄稼和粮食就必须把这些石像消灭掉,砍掉它们的脑袋,让它们不能在出来祸害庄稼。当地的群众认为这个外国使者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一气之下便把这些石像的脑袋给砍碎了。
而在明朝末年一些诗人描写乾陵的诗句中出现了“赤马剥落离倒旁”的诗句,说的应该就是乾陵的立马和石像都纷纷地倒在了地上。诗中所描述的石像倒地的情景,似乎和民间的传说在时间上有相近之处。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八国联军侵华时,看见唐乾陵前面立着外国使臣的群像,同样感到有辱他们的脸面,于是就把石像的脑袋给砍掉了。但是这种说法毫无根据,因为据历史学家考证,当时的八国联军并没有来到乾陵这个地方,哪来的砍石像一说呢?
虽然上述都是民间的传说,不能作为依据,但考古学家又进一步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可能是自然灾害给这些石像带来了灾难。通过大量资料证明,在明嘉靖年间,也就是1555年的1月23号这一天,在陕西华县一带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震级高达8—11级。由于地震发生在子夜,所以致使80多万人死于这场地震中。而乾陵距华县只有100多公里,同样属于震中地带,乾陵也因此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便是震惊中外的关中大地震。据专家们推断,这场地震才是造成这61座石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巧的是,许多陵前的石像石马都是在头部上受损了。再有就是这些石像的材质不是很结实,由于当时采用石料的石料中有一些石瑕,所以石像受损的时候,头部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
研究人员推断,这61尊石像很有可能是一部分毁于那场大地震中,还有一部分是毁于明末清初的那些战争中。即使这些石像已经遭到毁坏,但还是可以从他们的形象中发现大唐盛世的景象。
虽然我们的西安考察是匆忙的,短暂的,但是我们收获到的知识确实无限的。在我们眼里西安是一个承载几千年历史的古都!是一个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城市!这就是西安—中国古代文明开始的地方。整个考察行程安排在日间进行,活动安排十分紧凑,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去感受西安这个十三朝古都所积淀下来的沉厚历史文化,以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思考所看到的文物和遗迹,并在实际考察中对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回顾,这种认识比从书本上得来的更为直观,印象也更为深刻。
在太原,我们也收获满满。首先参观的是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的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起称山西省博物馆。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现存不可移动文物3.5万余处,全省馆藏文物100余万件。然而几十年来,与山西极为厚重的文化积淀不相符的是:原有的山西博物馆资金短缺、展厅面积狭小、设备陈旧落后,大批珍贵文物沉睡在仓库里,寻常百姓无缘识荆。
上世纪90年代初,山西省开始筹建博物馆新址,经过漫长的准备过程,2001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3.16亿元。新址于日前竣工,并基本完成布展,被命名为“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秀美的汾河西畔,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总投资近4亿元人民币,是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为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也是山西省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文化基础设施。
山西博物院的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起称山西省博物馆。新馆于2001年8月10日奠基开工,2004年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
作为山西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荟萃了全省文物精华,珍贵藏品约20万件。其中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文物、商代方国文物、两周时期晋及三晋文物、北朝文物、石刻造像、山西地方陶瓷、金元戏曲文物、明清晋商文物等颇具特色。
山西博物馆地理示意图 此外,我院的图书馆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基础设备、设施完备,管理制度完善,院藏图书计16万余册,古籍11万余册,其中善本888函、5043册。最近还被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图书馆处评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它紧紧抓住山西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亮点”重点展示,并打破传统陈列模式,以物代史,史物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广受赞誉的陈列风格。
除基本陈列外,山西博物院还根据馆藏特色和时代要求,举办临时展览,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山西博物院还拥有公众服务部、科技保护部、信息网络部等十五个功能齐备的部门及先进的楼宇自控系统、安全技防系统、消防监控系统、电子票务系统及文物商店、对外餐厅、茶舍等完善的服务设施。
作为三晋文化的传承者、垦拓者、引导者,山西博物院本着“三贴近”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和群众需求放在首位,着力打造成真正的“艺术展示的殿堂,学生学习的课堂,民众休闲的乐园”,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山西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