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关人员感怀新中国60年征文:浣溪沙
新中国六十华诞之际,读毛泽东浣溪纱·和柳亚子先生,看新中国六十年巨变,心潮澎湃,感由心发。
神舟飞天国运红,港澳回归台海通。
华夏儿女乐融融。
应是共和体制好,六十基业寰宇惊。
万里江山旭日升。
又韵:
神舟一
飞冲九天,奥运凯歌响连篇。
百年游子回故园。
应是共和政策好,六十春秋地覆翻。
试看东方盛空前。
三韵:
神舟飞天奥运开,港澳回归又通台。
炎黄子孙乐开怀。
应是开国好领导,雄鸡一唱天下白。
改革开放更开来。
四韵:
万紫千红花满天,江南江北舞翩跹。
十三亿人乐团圆。
不是代代好领导,那有六十基业磐。
诗人把酒喜空前。
红荆藤
第二篇:五四征文-五四感怀
五四感怀
己未之年,逢国之蒙难,条例纵横,国贼泛泛。然我青年奋起,不懈于内,振臂高呼,忘身于外,忠义之士,皆追祖国之殊遇,诚孝之人,皆叹江河之疲弊。我青年志气,怎恨国之伤伤,遂旗帜高扬,以身铺之康庄,鞠躬尽瘁,誓死而后已。
坐在电脑前,心里想着该用怎样的文字来描述那场汹涌的运动,该用什么样的字眼来赞美那场澎湃的壮举。
可闭目凝神,竟一时语噎。
是该用金色的丝线穿起近百年来未有的壮丽,还是该用平白的话语写下一个个朴实的名字。方豪,罗家伦,段锡朋… …
是该端坐于莲花之上静静的焚香,还是该在暮霭里深深俯首为你们歌唱。闻一多,瞿秋白,周恩来… …
生,我国之荣光,秉举国之奋起,誓江河之绵长。死,我国之血气,携万民之激愤,燃萧条之枯篙。生,我国之思想,嗅天地之愚味,弃荒芜之僻野。死,我国之照耀,看青年之霸气,赞五四之豪章。
生者,当以俯首,悼念英烈之精魂,当以痛思,藏留历史之尘埃。死者,当以永安,看我少年之洪志,当以长息,照我青春之大起。生者,当以缅怀,长吁泪水之青岛,当以闭目,哀叹背弃之条约。死者,当以倾怀,激昂守国之归还,当以随安,高呼纸灰之焚燃。生者定当长思,五四之崛起,青年之聚集,微风之拂面,国旗之招展。死者定当长息,岁月之污垢,暮色之尘埃,举国之欢庆,大义之留存。生者定当长思,主权之移位,国贼之四起,烈火之曹宅,公使之毒打。死者定当长息,历史之沉沦,时光之决然,祖国之繁荣,万物之昌盛。生者定当长思而铭记,我国之建立永存青年之锋芒,我国之明确永照荒芜之菲壤。
死者定当长息而慰己,我国之血脉长流青年之壮举,我国之精魂永生春末之花野。
生者定当长思而铭记,我国之改革永存青年之大志,我国之进取永照百年之山川。
死者定当长息而慰己,我国之生长长流青年之呼喊,我国之成熟永生夏初之春熙。
五月的微风轻抚,思绪滑过脸颊,五月的阳光璀璨,青春跃进眼帘。我该用什么来继承这风中飘荡的大旗,该用什么来歌颂我心中永恒的诗篇。
是该用颤抖的手将鸟羽插在那安静的坟头,还是该用花香将四处的寂静包囊。王自治,傅斯年,于方舟… …
是该在潮起潮落时折一支纸船,让它承载着我所有的挂念在水中张望。还是该在花开花落时保存所有的花瓣,春风来时就化作满园的郁香。胡适,陈独秀,蔡元培… …
青,我国之勃然,引思想之潮流,焕大地之生机。春,我国之娇季,下心田之甘露,生绿草之绒衣。青,我国之根本,立志气之青年,展豪情之壮志。春,我国之血液,流万物之回春,荡四海之崛起。
青者,当以进取,继承五四之精神,当以惋惜,悲哀黄昏之幽明。春者,当以盎然,重生岁月之枯草,当以生机,再造阳光之温暖。青者,当以奋斗,抹去额头之汗水,当以努力,擦拭眼角之点滴。春者,当以微笑,渲染清晨之嫩绿,当以低眉,恍惚午后之轮回。青者定当永恒,崛起之读书,宁静之致远,飞奔之锻炼,晶莹之璀璨。春者定当永存,春草之碧绿,河流之抚堤,微风之轻袭,归鸟之鸣啼。青者定当永恒,知识之积累,思想之充溢,青年之朝气,拼搏之不息。春者定当永存,杨柳之身姿,花开之并蒂,泉水之叮咚,白羽之嬉戏。青者定当永恒而创造,我国之建立定需青年之聚集,我国之明确长留朝露之原野。春者定当永存而鲜艳,我国之血脉点滴青年之热血,我国之精魂闭目春逝之华然。
青者定当永恒而创造,我国之改革定需青年之昂扬,我国之进取长留历史之芬芳。
春者定当永存而鲜艳,我国之生长点滴青年之活力,我国之成熟闭目夏始之昭昭。
青春是一首歌,旋律优美,歌声动听。里面是对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的眷恋,对时光的感叹,对岁月的唏嘘。
青春是一首诗,起承转合,意境深远。里面是对历史的缅怀,对黄昏的哀叹,对责任的承担,对未来的期盼。
青春是笔尖下一个个动人的文字,低声读起,美好的让人经不起深究,知道那里面有爱,有付出,有希望。
青春是手指尖一个个伤感的音符,静静品味,悠扬的让人经不起回忆,知道那里面有情,有回报,有陪伴。
青春是个悠长的故事,故事里有你,有我,却唯独没有自己。青春是个模糊的传说,传说里有我,有你,却唯独忘了自己。
我想到了,我该怎样将你们的身影留在心田,将五四的精神记在心间。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祖国盛矣,国将富国矣,愿齐八亿青年全力效之。
青年。我们该肩负起时代的责任,我们该秉承五四的精神。我们该点亮这青春的时刻,用我们的鲜艳去缅怀历史的灰白。
第三篇:新市民感怀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零食
如今的儿童,有着吃不完的零食。棒棒糖、果冻、巧克力、薯条、山楂片,摆满了超市的货柜。只要有钱,要什么都有。每每看着儿子吃零食时满脸幸福的样子,我这个做妈妈的便不禁想起自己儿时的零食来。
二十几年前的中国农村,刚刚是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年代,丰富的物质享受还远远谈不上。若不当时,甚至连像样的菜蔬也没有。冬
天里能像现在这样吃到水灵灵的黄瓜,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不过,儿童们的零食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这要看你会不会找了。
春暖花开,一切都焕然一新。空气里到处是清香,去哪都是满眼的绿。过年的那些糖果子早已被搜刮干净,小嘴巴馋得到处想找东西吃。这时,春姑娘就像是爱的使者,给我们送来了各种好吃的东西。红红的太阳刚在东山露脸,我们就蹦跳出家门,来到田野里。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田埂的陡坡上,篱笆中早已悄悄地冒出许多粗壮的嫩荆棘来,这些嫩荆棘杆绿中带点红,上面布满了小刺,不用担心那些小刺儿,它们还太小、太嫩,不会刺伤你的手,只是要防着它们的妈妈身上的刺,稍一碰就会出血。杆顶端是一摄红中透绿的叶子,远看就似一根毛不多的鸡毛掸子。折下来,剥了皮,就露出嫩绿的肉来,味道甜滋滋的但又有点涩。我们把它取了个美名叫做“野甘蔗”。吃不完时,我们就把它们用草捆起来,背回家去。一路上还喊着:“卖甘蔗!卖甘蔗!又甜又脆的甘蔗哟!”馋得那些还光腚的小家伙们围着我们一个劲地叫“好姐姐”。
此时,山里的油茶树上也全部换上了新叶。翠绿的如一片片碧玉,有的绿中带点紫红则又像一块红玉。有的嫩叶变成了一片片肉质的茶片。据老人们说是天尚冷将嫩叶冻成的。还有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茶泡。等到茶片后面脱了皮,就可以吃了,茶片越白,味道就越甜,红的和绿的则有些苦涩。那时,我们满山遍野的跑,直吃得小肚圆圆才肯回家。如今,再也吃不到那么好吃的茶片了。也许是气候变暖的缘故,再也冻不出那样好的茶片来了吧。
吃腻了茶片,田野里,草地上又长出了我们爱吃的茅草芯。将茅草芽扯出来,一根根的像一根根利箭,然后躺在草丛里,慢慢地剥掉皮就会露出白白嫩嫩的“肉”来,软软地,像棉花糖,只是不太甜。妈妈说,这个可不能多吃,要不鼻子会出血的。
初夏时节,道路边、荒地里、陡坡上已满是红红黄黄的“五月泡”,样子像极了草莓,如一个个小灯笼,挂满了枝头,光那颜色就很诱人了。摘下一个又大又红的放进嘴里,甜中微微带点酸,使你忍不住吃了还想吃。黄的则要酸得多,绿的可就不能吃了,涩得很。“五月泡”身上全是小刺,采摘时可要当心噢,我还没少被它欺负呢!
仲夏,骄阳似火,但油茶林里却很凉快。那时,我常同小伙伴们往茶树林里钻。或是放牛,或是拾柴。其实是为了那美味的“野地蒲”——一种野生草莓。茶树底下、空草坪上全是的。圆圆的叶子铺开像是一块绿莹莹的小地毯,上面开满了紫红的小花,看上去别提有多美。小花落后,结满了小珠子似的果子。绿的、红的、紫红的、紫黑的像是撒在地毯上的小珍珠。也只有高超的大自然才能绣出这样美的艺术品来呢。紫得发黑的地蒲最好吃,甜滋滋的。只是吃几个,舌头就会变成紫色。我们一边吃一边摘些放到衣袋里带回去吃。可等到家才发现衣袋早已被果汁染成紫色的了。为此,又少不了妈妈的呵责。
金秋时分,山野里到处是熟了的野果。红通通的野柿子、紫红的“乌巴籽”(野果名)、褐色的野栗子等等,有许多连名字也叫不上来了。但最诱人的还是那甜蜜蜜的油茶蜜。茶果摘后,茶花就开了。雪白的花瓣拥簇着一圈儿金黄的花蕊,点缀在墨绿的叶间,特别美。远远看去,茶山像是下了一场薄雪。又像是盖了一块绣着些白花的大绿毯。我们早就蜂拥而至,那采蜜劲不比小蜜蜂差。折根野蕨杆,轻轻一折一拉,将里面的芯儿抽出来,就成了一根上好的吸管了。将花瓣儿轻轻掰开,把管子伸进花蕊,一吸,嘴里立刻满是甜甜的蜜,一直甜到你心里。我们蹦跳着“采”了这朵又“采”那一朵。有时为了抢蜜,连吸管也不要了,就直接用嘴去吸,结果弄得满嘴满脸都是黄黄的花粉。有时,还拿个小瓶,折一片茶叶掐去两头,稍一窝插进瓶里,只要对准花朵,蜜就会顺着叶流进瓶中。喝饱了,就躺在树下美美地睡一下,或是和小蜜蜂逗着玩儿。等到回家时才发现头发早已被蜜粘住了,扯也扯不开。
冬天,野外似乎找不到好吃的东西了。天冷,只好窝藏在家中,烤着火。红红的火灰里常会冒一股诱人的香气,这是我们在烤红薯或者是芋头。那味道远比现在街上卖的香甜多了。再好吃的吃多了也没味了,于是就盼望着下雪。终于一个夜里下起了大雪,整个村子都是白白的一片。只是江南的雪来得快去得也快。雪仗还没打够,雪就快化了。不过,雪就快化时,屋檐下会挂起一根根亮晶晶的冰柱子。折下来,舔一舔,竟有一丝丝甜。我们戏称这就是冬爷爷为我们做的天然冰棍儿呢。茶树的叶片上也结了一层薄冰,轻轻一掀,一片晶莹剔透的冰叶就出来了,放到嘴里一嚼,凉凉的、甜甜的,脆脆的,还咯吱响。
啊,这些大自然赐与的零食,如今已成了一份美好回忆,时不时在我的梦里飘香。只是不知拥有许多精美包装零食的儿子,长大后是否也能拥有一份关于零食的回忆。但愿吧。
第四篇:书香浸润中国年征文1
书香浸润中国年
中华民族有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历史,我们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感受着来自五千年文明的熏陶。身为一名中华儿女,我感到无比的自豪,特别是每当过年时,我更是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无比魅力。
这不,伴随着孩子们的嬉笑,一个个喜庆的灯笼挂起,一声声的鞭炮声震耳欲聋,新年在一片欢笑中走来了。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起的一张张笑容,大人们手中挂起的一副 副对联,以及家家户户的大门上贴着的一张张“门神”,我的心中感到无比的愉悦。
每到过年,家家户户的“春联”是必不可少的,它寓意着来年的幸福昌盛,是人们对新年的祝愿。据说,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辟邪,后来画门神刻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辟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清宫廷奉陪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如此看来,单是一副春联就有如此多的讲究,可谓是让人眼花缭乱,不得不为中华传统文化而赞叹,不得不感叹“新年”的魅力。当然,中国人的“新年”可不只是如此。
你看,那一排排的人家,那大门上一个个吉祥如意的“福”字,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福”字。人们在贴春联的同时,也会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新年时贴上“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细地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这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图案,不仅给人们视觉上的美感,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寓意。
不止这些,你看那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也是新年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家家户户的年饭也给人无限的幸福感,总而言之,“新年”的传统不止步,人们的笑声便也不会停止,庆幸吧,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身为一名炎黄子孙,我幸运的感受到了新年所带来的一切,感到了新年的无限“书香气息”。
作者:袁金宇
学校:石海镇红鱼学校 年级:五一班
指导教师:熊勤
第五篇:公司春节征文:欢乐中国年
公司春节征文:欢乐中国年
大雪压青松,梅花凌寒开,又一个传统的中国年顶着北风的凛冽翩然而至。
年是一曲悠扬的回家集结号。当时光的脚步迈进了腊月的门槛,一项被喻为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类迁徙行动就即将开始启航了。为了拥抱心中那扇温暖的门,天下的游子在与数九严冬里的最后一截时间做一场倔强地较量。无数归心似箭的步履不惜越洋过海、南征北战。不管咫尺或天涯,那一张张捆绑着乡愁的票根永远是镶嵌在家的回归线上的朵朵奇葩。
年是一张弥漫着浓郁天伦味道的网。穿行在这张忙碌而拥挤的网里,年迈的父母沐浴在对儿女的唠叨中,美丽的白发幸福得快要发了芽。年在我们眼里有时候更像是一间专门拍摄全家福的像馆,满桌丰盛的菜肴、满堂馥郁的亲情连同那片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无一不是全家福中最温馨的道具。
年是开启饮食文化的一把钥匙。人们把吉祥的祝福也虔诚地装进了年里的菜肴。鱼成了荣膺此大任的首选,寓意着“年年有余”。唇齿留香的汤圆象征着阖家团团圆圆,美满幸福。香甜可口的年糕,被人们称之为“年年糕”,取其“年年高”的谐音,蕴涵着人们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的美好愿望。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年是一坛盛满传统元素的酒。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粘贴在年的脉搏里源远流长;栩栩如生的窗花糊在年的窗棱上与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心愿朝夕相望;敲锣打鼓舞龙狮历来是点缀在年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烟花爆竹与年结下的不解之缘亘古不变;正月十五的元宵更似粒粒硕大的标点,给年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年是每个人成长的印记。伫立在年的站台上回眸,身后的365级台阶上篆刻着我们一路走来的履痕。有父母对儿女初长成的欣慰;也有儿女对父母寸草春晖的感叹;有年青人破茧成蝶的倩影;也有老年人不坠的青云之志……一枚枚凝结着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印记密布在年的经纬里散发出陈酿的味道。
年是人们心中满园关不住的春盼。纵然刺骨的寒风依然在冬的罅隙中张扬着脑袋,但季节的跑道上已经传来春的跫音。那料峭的绿在人们心里繁衍,播种的激情即将燃烧冬眠一季的泥土。春躲在年的酒窝里触手可及,我们憧憬在“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妙旋律里,准备在春的舞台上翩跹起舞。
此时,与我们相邻咫尺的2013年正微笑着向我们走来,让我们送上一幅春联,祝福它物阜丰年,民殷国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