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乡游子感怀建国60周年征文

时间:2019-05-12 13:0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离乡游子感怀建国60周年征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离乡游子感怀建国60周年征文》。

第一篇:离乡游子感怀建国60周年征文

总有一些故事是时代的缩影,记录了某年、某月、某时的辛酸笑语,真实、深远。

六个多小时的火车,外加二个半小时的中巴,“轰隆轰隆”的车鸣早已谱写为一曲熟悉的别意的小调。每次,当我从车上跃下,踏上连接通往六里外老家的乡村小道上时,我都会静静默立几分钟,遥望那方熟悉的侗乡小村,眼光循着一汪碧绿的稻田,在晨光中与那片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土地相融。随后,迈开步子沿着曲折的田埂小路一脚浅一脚深,朝着小村渐行渐近……

这是四年前回老家的情形。在我的记忆里,三十年如一日。

交通不便,是家乡山村几十年里挥之不去的隐痛。一代代亲人见证了这条历年来亘古不变的田间小道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和无奈。家乡的村民变换手中亲手栽种的生物,必须挪动原本早已生硬的双脚,挥动结了层层厚茧的双臂,再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方能到达他们眼中视为花花世界的集市场地,用他们由汗水和勤劳浇灌的生物换取生活物资。这一先天的地理环境,埋没了多少村民的机遇和希望,已无从算计,徒添给他们一生一世的哀愁和忧怨、一身的疲惫和一肩一脚的老茧,就足让每一位走出家乡的儿女为之动容和感慨不已。

四岁时目睹的一场火灾,是我对老家因地处偏僻不通马路所带来的不便最早的记忆。山村傍山落建,村民相邻相拥而居,青一色的黛瓦木楼紧密连成一片。记得当时,有一座祖屋起火,木制的楼房渐渐燃烧成一团巨大的火球,全村的人排成列队传递着提来的山塘水和井水,往那大火中倒去。可在那场熊熊大火面前,那样的一桶水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见灭不了大火,众人只好改变救助的目标,转而将水泼向与之相邻最近的另一祖屋,在其壁面和屋瓦上不停地洒水,起到降温,以防温度过高起火。所幸,起火的木屋所处的位置相对独立,与积密相连的那片祖屋有近十米的距离,又拆除了中间更近的杂屋,才使大火不得漫延开去。只是,那栋起火的屋子全部燃成了灰烬,烧光了那位亲人几代相传的全部家业。事后,听说有救火车已赶到与之相遥对的镇上,可苦于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通往山村,只好望着那场热烈的大火叹息。试想,假如那辆救火车能参入行动,只怕还能挽回些损失,至少,亲人的心理不会有如此大的伤痛和恐惧。大家知道,若是相连的祖屋其中一间起火,没有救火车的帮助,是断然也灭不了的,化为尘灰飘然而去将是几十家族人一生辛勤的劳作。在那贫穷的山村,一把火打破了亲人平静的生活,夺取了他们从容淡定安然祥和的步子,留给他们的将是绵长的痛心疾首和不堪的回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好奇也在膨胀。那时的外界,投影于年幼的我,便是群山环绕下的那个小镇。老家有“赶集”的习俗,隔五天一次。平日里,大山的脚下,除了各处阵阵鸡鸣犬啼及不知从何处飘来的或高吭或低沉的方言山歌外,静,便是山村沉睡的眼睛。可一到“赶集”的日子,群山怀里近的远的及隐藏于山林的山村,好像从沉睡中苏醒了一般,山民如洪水涌向那个叫镇的赶集的地方。热闹,成为此时山村居民对繁华的一种最朴实的理解。年幼的我自然抵挡不住这股热闹的诱惑,总是吵闹着随同大人前去。却因体质的原因,自小我有走长路便腿痛的毛病,每次赶集回到家,双腿骨头内酸胀的刺痛会长达半日,当日夜里必将在哼哼的抽泣声中迷迷糊糊睡去。明知享用这份开心要付出如此痛彻的代价,可每每于集市日就将先前的疼痛忘得一干二净,依然会“噔噔噔”地蹦跳在那片碧绿的田埂路上。一回,两回,渐渐更多,在成长的日子里,这般开心和欢悦,自是无法舍弃和遗忘的,一如窄窄田埂路径伴我随行的小草,在属于春天的季节,注定不可抑制地突兀出来。那时,那样的一条路,在心中与交通便不便利无关,更多的是,那是我走向快乐的一条通道,可以沿路闻稻草的清香,听村民的淳厚的“呦呵”声,看似剪刀的燕子掠过,赏不同季节里盛开的小雏菊、紫云英……直到我走出大山,眼中享尽城市繁华之后,方才领略到那条小路的背后,蕴蓄着多少不为村民言及的悲痛和哀愁。这种悲痛和哀愁,年年如此,代代如此。村民所走的路,如他们的生活一样,简单如一,安祥始终,这平静安然的背后,却是以村民一生的辛勤为辅佐的。忆起,唯有心疼与心酸了。

80年代初,村里依着四周大山脚下,修建了一条简易的土马路,弯弯曲曲蜿蜒而行,与镇上那条唯一的公路相连。马路的出现,打破了山村历年来不通车的历史,为村民迈出山村的脚步注下了浓重的一笔。只是,在亲人日常生活中,这条所谓的马路,形同虚设,起不到山村与外界连接的枢纽作用,除了运输大件物资、笨重的东西和在不得以的情况外,亲人与外界的交流,一直保留着几十年来那般的方式,用双脚一次一次走踏在那条田间小路。岁月的流逝,在这条略显苍劲的田埂上似乎停止了一般。三十年来,或许,自我记忆里更远久的时间开始,行走,依然是他们不变的坚守。

渐渐,山村的人们开始接受和依赖这条马路,并将其服务于日常生计。80年代中期及以后,一些村民购入手扶拖拉机,开始了小本生

第二篇:退休职工感怀建国60周年征文(本站推荐)

黑白电视变液晶

年轻时喜欢时尚,只要是喜欢的都追。我初次看电视,还是在1976年毛主席逝世时,为了观看追悼会的实况,厂里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当时,我就想,攒起钱来先买电视机。80年代初,生活还非常清苦,日子过的紧巴巴,电视机刚刚流行,大都是企事业单位在买,一律是黑白的,可我喜欢,就勒紧裤腰带,为攒钱三年不知肉味,幸好淄

博电视机厂生产黑白电视机,我托上人,花360元买了一台“双喜牌”黑白电视机,电视机拉进家时,门口围着好多人,有同事,有朋友,有邻居,还有领导,许多人没有见到过电视机,都想先睹为快。

家里有了电视机,我们一家五口挤在两间草房里,邻居们隔三岔五来我家做客,为的就是欣赏一下电视节目,我是个热心人,房子小,冬天没办法,到了夏天,我干脆把电视机转移到院子里,大家边乘凉边喝茶边欣赏电视边聊天,一时间,一院子的欢声笑语,我心中就有一种优越感。

那年电视台热播《上海滩》,晚上,我们家成了个电影院,我跟儿子的朋友、同事、甚至还有领导,都来我们家观赏这部片子,光木杈就准备了十几个,这样,还有人坐在石头上。有了这部电视机,儿子在厂里的地位高了起来,不久,厂里有个培训名额,儿子参加了这次培训,回厂后就进了管理,我想,他的进步,大概与我们这部电视机不无关系吧。

不久,电视机普及了,家家有了电视机,来我们家看电视的人才越来越少。

80年代未,彩电风行,我们家恰好又分了70多平米新房子,那时,我们家“双喜”虽然还在工作,可我觉得有新东西就应该享受,就主张买彩电,老伴却不同意,说黑的彩的一样看。可看看身边的家庭,大都开始买彩电,我们也不能落后,为此,我还专门召集了家庭会议,儿子女儿同意我的主张,最终,我们决定搬家前买彩电,于是,搬家那天,21吋的新彩色替代了老“双喜”。

1993年,单位又盖了新楼,按照条件,我能住上100平米的大房子。那时,儿子刚结婚,老伴嫌房子大,还要交好多钱不想再搬。可我却不一样,人总要往高处走吗,主张搬,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了,还是发扬家庭民主,我又一次召集了家庭会议。结果,我跟儿子女儿又一次淘汰了老伴的落后思想,决定住大房。

搬进新楼,21吋的彩电放到客厅里就显得有些小了,年龄大了,厅又大,电视上的人都看不清爽。我想买一台29吋大彩电,跟老伴商量,结果老伴非常果断,同意,原来,老伴的眼睛不好,小彩电她也看不清,再说,我们的收入提高了,买台新彩电也费不了几钱了。

如今我已退休,本想29吋那台彩电就能陪伴一生了,可去年儿子获大奖,得了一台50多吋液晶大彩电,他家里刚换了液晶,得奖的这台液晶就送给了我们。这台彩电放在厅里象个小电影,看着虽然好,可我跟老伴的兴致不同,为看什么节目直拌嘴,虽说还有一台,可如今都兴机顶盒,只收一套节目,我干脆买来一台电脑,如果有矛盾了,我干脆上网,即解决了矛盾,又学到许多东西。有客来,看到家里的彩电电脑,直夸我思想先进,人老了还在追时髦。人老为什么不能追时髦?过去穷买不起,现在富了,为什么不能追时尚呢?其实,这应该感谢党改革开放的政策好,如今生活条件优越,有钱了,趁着还“年轻”,多享受一点,不然,将来真的老了,想享受生活了,却已经晚了,到时候多么可惜呀。

第三篇:编辑部感怀建国60周年征文(精选)

60年婚变

自有制度开始,婚姻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大概很难有什么问题像婚姻问题这样,让人们保持如此经久不衰的兴趣和持久争论的热情。

原因在于:一方面,这个问题无论对个人或是社会机构来说,都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婚姻问题至少与以下三个问题息息相关:爱情、性和政治。这使问题变得十分繁难,以至于神学家圣奥古

斯丁说:婚姻问题是最繁难和最扑朔迷离的问题。他说,他不敢说自己已经弄明白了这个问题。

但无论如何,婚姻问题又是一个必须求解的问题,于个人,将决定即使不是其生命的全部,也将是其一生的幸福。于社会机构,它是基础,承担着维护秩序和稳定的重任。也因此,马克思说,婚姻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是其本质属性。它严格受控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风俗习惯、文化观念的演变,几乎每一次的社会变革,都将在婚姻这个问题上得以体现。

在过去的60年里,我们的婚姻集中地反映了发生于我们国家的巨大变迁。

曾经有过那么一个时期,我们的婚姻与革命紧密挂钩。那是一个政治挂帅的年代,这个国家对政治的狂热最终也在婚姻这个问题上得到最集中的体现——政治以压倒一切的优势成为了婚姻的主导力量,政治不仅决定了人们对婚姻的选择,而且,那时候的婚姻首先是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事,之后才是个人之间的事。在政治面前,个人的幸福微不足道。

当政治的身影渐渐地淡出普通人的生活,政治对婚姻的绝对强势也逐渐衰落。上世纪80年代,理想主义和启蒙主义思潮的兴起为人们赢得了私生活的自由,婚姻作为个人的事情获得了选择的自由,爱情与性甚至超越了婚姻与道德得以强调。然而,最终决定我们婚姻状态的仍然是经济。在经济开始席卷一切的90年代,实用主义和功利思想最终左右了我们的人生选择,包括婚姻。在经济上占有优势的男性,在婚姻市场上几乎是呼风唤雨。

但显然,经济不是决定婚姻幸福的唯一因素。婚姻始终仍然是自然属性上的问题,又或者说,它是抑制人性中不利于秩序和稳定的因素的一种设计。在一种抑制人性的制度中,去求解个人幸福问题显然是一个比婚姻本身更繁难的问题。曾经我们因为没有婚姻的自由,因而难以获得婚姻的幸福;然而,当我们在婚姻问题上获得了充分自由之后,却仍然难以获得婚姻的幸福。这是当下以及未来我们所面临的困惑。

罗素发现一个奇怪的结论:愈文明的人,似乎愈不能和一个伴侣有永久的幸福。除非主张婚姻不可解除,从而消除了婚姻之外的一切极具诱惑的想象,或者,社会上少有未婚的女子,并且丈夫少有会见体面女子的机会。

这就不难理解恩格斯所说的,以通奸和卖淫为补充的一夫一妻制是与文明时代相适应的。

在制度与人性的龃龉间,柏拉图与苏格拉底之间这场著名的对话或许能为在婚姻中寻找幸福的人们以启发: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不许回头。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原以为很容易,但最后,他垂头丧气地空手而归,原因是:看到了很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的,就没有摘,当继续往前走的时候,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麦田里最大最好的麦穗,早就错过了。于是,什么也摘不到。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树林走一次,不许回头,然后,在途中取一棵最好用的树材,而且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于是又照着老师的话去做。半天之后,他拖了一棵不算最好也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苏格拉底问:“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 柏拉图回答: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而且害怕空手而归,因此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就拿回来了。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婚姻。

还有一次,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幸福?苏格拉底让他穿越一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丽的花,仍然是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许久之后,柏拉图捧回一朵比较美丽的花,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美丽的花了?柏拉图说:我摘下了它时,认定了它是最美丽的,虽然,之后我又看见了很多很美丽的花,但我依然坚持我摘的这朵是最美的。苏格拉底最后对他说:这就是幸福。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仍然是我们对婚姻的最高理想。在婚姻这个问题上,人们始终寄予了对幸福的最大渴望。

罗素说,文明社会里,满足以下条件,婚姻中的快乐也是可能的:男女双方都必须有平等的心理;彼此不干涉对方的自由;一定要有身体和心灵上的完全亲密;并且对于尊重的事物,一定要有彼此相同的标准。

一如纪伯伦所说的:合一之中,留有距离。

婚姻60年嬗变

★采写/《小康》记者 张旭

将近60年前,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诞生,规定了一夫一妻制以及婚姻自由;将近30年年前,第一次修改后的《婚姻法》,放宽了离婚条件,并将计划生育写入法律;新千年以后,《婚姻法修正案》规定,同居不再非法,但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中国人离婚也再不需要审查期和介绍信。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离婚最自由的国家之一。

自建国前的包办婚姻,到后来的婚恋自由;自改革开放前的严格限制离婚,到现在的离婚充分自由;自单一模式的婚姻选择到多元化的社会宽容下的选择自由,在这60年的时间里,我们对待婚姻的态度发生了最深刻的改变,而我们的婚姻制度也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婚姻从来就不是人性的产物,它必须符合人性,但它也必须抑制人性里最阴暗的一面。

在制度与人性的龃龉间,强调自己责任成为婚姻立法的最后选择。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现自我的负责。

1949-1957:婚姻革命

“《婚姻法》是有关一切男女利害的、普遍性仅次于宪法的国家的根本大法之一”,这是毛泽东在建国之初曾经说过的话。1950年5月1日,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基本法付诸实施的时候,这句话成了最好的脚注。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最初几年里,这部政治色彩颇浓而革命意义极大的《婚姻法》为中国人的婚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和一夫一妻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

就在《婚姻法》颁布的前一年,法国著名女权主义思想家西蒙娜·波伏娃的《第二性》在法国出版。籍这本女权主义的“圣经”,波伏娃表达了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敬意,她坚信社会主义终将消灭男女不平等现象。

波伏娃的观点似乎很快就在刚刚诞生的社会主义中国得到了证明:公有制经济体制和男女同工同酬的劳动制度激发了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的热情,《婚姻法》则赋予女性和男性相同的财产权。对此,社会学家分析,独立的经济地位是男女平等的重要基础;而在作家笔下,这种独立又令妻子与丈夫的平起平坐显得那般理直气壮——带着“土改”中分得的田地出嫁的姑娘在婚礼上掏出一本红色封面的小册子给大家看,“我把劳动手册带来了,今年我有两千工分了。”在一片赞誉声中,这位新娘接着说,“我不是来吃闲饭依靠人的,我是过来劳动的。”周立波在《山那面人家》中如此写道。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对于妻子而言,这份平等其实并不轻松。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形势下,生产建设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似乎比提高妇女权益显得更迫切;另一方面,传统家庭文化并没有因为妇女投入社会工作而为其赦免任何家务劳动。于是,在实为“义务平等”的“男女平等”的名义下,新中国的妻子们事实上肩负起既主内,又主外的双重压力。

与男女平等相比,婚姻自由显然来得更加艰难。在《婚姻法》颁布的最初几年,中国父母们曾对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允许子女自主婚姻的规定普遍感到不满,而在广大农村地区,抱怨“制定《婚姻法》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糊涂了”的老人也绝非少数。于是,包办如故,买卖依旧,“中央贯彻婚姻法运动委员会”1953年发布的一份调查甚至显示,当时全国每年因要求离婚而遭虐杀的妇女竟有七、八万人之多。

有鉴于此,中共中央和政务院于1953年3月在全国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贯彻婚姻法运动”。1955年,国务院又批准了《婚姻登记办法》,这意味着男女双方只需到政府登记即可办理结、离婚事宜,这意味着新中国的制度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人的婚姻自由。更多的父母之命于此后宣告作废,当代中国的第一次离婚热潮也随之达到顶峰,很多中国人正是在此时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女人是有权“休夫”的。

婚姻自由使嫁娶何人成了嫁娶者自己决定的问题。于是,婚姻的选择对象成为了下一个问题。

战场上的英雄无疑是姑娘们心中的最佳人选,从《小二黑结婚》中“打鬼子最勇敢”的二黑哥,到朝鲜战场上那些最可爱的人,对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女人而言,嫁给军人便等于嫁给了光荣。

同样炙手可热的还有职场上的模范。“上一次劳模会上我爱上了人一个,他的名字叫赵振华。都选他作模范,人人都把他夸。从那天看见他我心里就放不下,因此上我偷偷地就爱上他。”刘巧儿在大柳树下的这段告白,道出了那个年代不少姑娘的心声。“我爱他,身强力壮能劳动;我爱他,下地生产,真是有本领;我爱他,能写能算,他的文化好。回家来,他能给我作先生。”劳动互助和共同进步成了彼时“爱情”二字的隐喻。

只是那时,充满理想主义情结的中国男女还很少对与“政治进步”或“劳动生产”无关的爱情心生向往,也许是并不富足的日子还难以让人们有如此奢侈的情调。

1958-1976:婚姻即政治

自反右运动开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处于一个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政治成为一切的主题,婚姻如是。

那时的中国人在政治上被划分为三六九等。作为“红五类”的革命干部、军人、工人、贫农和下中农,由于是天生的革命者而普遍受到青睐;被打入“黑五类”的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和右派,则因其令人畏惧的政治身份而遭遇冷落。

“红五类”之间的通婚是理所当然的,而企盼改变命运的“黑五类”也无一例外地希望能与“红五类”联姻,以便借此获得免于政治迫害的“丹书铁券”。少数“黑五类”女的努力获得了回报,于是一些政治婚姻便在两个素昧平生的人之间得以缔结。缺乏魅力的“黑五类”男则只能与落败的“黑五类”女结合,更有命途不济的“黑五类”,甚至永远也没能获得结婚的资格。

与政治条件相比,当时人们对财富、职业的要求似乎并不高。也许在那个均贫富已被制度化的时代,经济方面的任何期待都显得不合时宜,甚至,人们连爱情也少有期待。

事实上,婚姻之于当时的人们首先是革命精神的结合,至少在公开的场合人们普遍认同于此;而爱情这种被理解为浸透了资产阶级情调的东西,则显得与无产阶级的生活理想格格不入,即便有,亦多以政治的名义。于是,爱人,首先应该是革命同志。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文革”时期写在中国人结婚证上的话。那个年代,婚姻与政治的隶属关系就这样被烙入几代人关于婚姻的记忆。

“血统论”是当时特殊环境造就的特殊理论,“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是对这种理论最为通俗的解释。“血统论”的“创举”在于将政治身份认定为生物遗传信息,这使得当时的人们不得不用“根正苗红”或“划清界线”的逻辑去考虑婚姻家庭之事。

一位在“文革”中离婚的女教师回忆道,“血统论”在当年迫使她与丈夫分手,因为他们不想让一对正上小学的儿女再被人骂作“狗崽子”。“在美国读书的时候,他的导师是杜威。1950年,他拿着教育哲学博士的学位回到中国,然后就一直在北京一所大学教书。‘反右’和‘文革’的时候,他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两次被打倒。孩子因为父亲的这个情况在学校里备受歧视。入红小兵不要想了,被人打骂也是常事。”

尽管对丈夫仰慕至极且爱重情深,但因为心疼孩子,夫妻两人最终还是决定离婚,希望以此为儿女洗脱骂名。“我们离婚之后,孩子在学校的处境好了许多。我们本打算运动过去了就复婚,没想到离婚一年之后,他含冤而死。”

在那个婚姻即政治的年代,类似的离婚故事还不止于此。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除政治原因外,“文革”十年间,中国人很少再能找到什么说的出口的离婚理由。强烈的道德谴责足以给离婚者带来比不幸婚姻更大的痛苦,而在个人生活被各种评价体系五花大绑的年代,离婚可能导致的还有前途没落。

关于性,“文革”时的中国人仍是绝口不提,然而,禁欲主义的态度却并没有妨碍中国人口的持续增长。社会学家李银河曾在《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中分析说,中国传统的性观念认为,性“只是为生育的,而不是为快乐的”,所以中国人“可以只生育而保持对性不感兴趣。”

得到广泛认同的“事实”显然如此。

就在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一股性解放思潮开始在欧美国家蔓延开来。在那里,激进的年轻人正尝试着将性与婚姻彻底分离,并对一夫一妻制的传统家庭模式发起挑战。彼时正在婚龄的中国人不会想到,未来,这股他们绝难理解的风潮竟会被他们的孩子视如平常。

1978年以后,发生于这个国家的一切变化令世界为之侧目。

开放的国门使长久自闭的中国人感觉到了巨大的冲击。他们开始接受并消化泊来的先进科技、多元文化和更多更丰富的生活方式。当市场原则从一种经济理论逐渐上升为普适性哲学之后,它开始企图支配中国人身边的每一件事。与此同时,政治权力与传统道德共同构建的社会监管体系也日益松动,社会生活的变化之剧,令置身其中的人们感受真切而又应接不暇。

所有这些,无不影响着中国人的婚姻。

1980年4月,新《婚姻法》开始实施。新法的新意之一在于将“感情破裂”规定为离婚要件,由此,中国人似乎开始意识到,爱情也是婚姻中颇为重要的东西。

那么,又该将爱情托付给谁呢?

改革开放之初的几年,大学生曾是众多年轻人心仪的婚姻伴侣。然而,现实的变化也使他们深刻地意识到,知识的含金量与知识同样重要。

其实并未许久,含金量的重要性便超过了知识,于是一些被称作“万元户”的人又开始在婚姻市场上变得抢手。尽管在那个年代,他们的成功往往需利用体制外的空当或其他非主流的方式,但表现为含金量的成功本身毕竟是实在的。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于国家已是雷打不动时,渐趋务实的人们最终意识到,否认经济条件对爱情、婚姻的重大意义是过于做作了。

1980年的《婚姻法》在另一件事上也使这一时期的婚姻有了巨大变化,那就是此后结婚的每对夫妻很可能只有一次生育机会。

统计数据显示,从1949年至1979年,中国年平均人口出生率约为30.8‰,在共和国历史上出生率最高的1963年,这一比率甚至攀升至43.37‰。为了在奔向四化的道路上轻装前进,计划生育政策显然已势在必行。

横亘在人口控制政策面前的是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但当市场化的制度环境诱发起激烈的社会竞争,并且开始要求父母为抚养子女承担更多责任时,年轻的夫妻都明白,其实自己根本不具备创造多子多福的实力。因此,至少在城市,多数家庭渐渐被动或主动地接受了“只生一个好”和“优生优育”的时代内涵。

事实上,观念的变化还不止于此,在另外一些问题上,当时的人们显然走得更远,比如性。

八十年代初,萨特与弗洛伊德的学说曾在中国红极一时。在哲学思辨与现实关照之间,中国人总是明显偏爱后者。于是在完成了对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学说的形而下转化后,人们得出结论:人是自由的,欲望理应被满足,而且这些,统统与道德无关。此时,性解放思潮在西方已经归于没落,但在刚刚开放的中国,它的合理性却在中国人对萨特与弗洛伊德的理解中得到证实。

与性观念变化相呼应的是性与生育分离,以及婚外性行为不断增加的事实。徐安琪在《世纪之交中国人的婚姻和爱情》中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的婚外性行为比例在1966年以前为1.4%,而30年后的1996年则上升至13.2%。

事实上,九十年代兴起的“傍大款”、“养小蜜”、“包二奶”等现象已经证明,中国人正在“让性解放”的道路上走向更远。这些颇具挑衅意味的事实与暗地繁荣的性产业共同构成了此后中国人婚外的“性情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性、爱与婚姻三者间的传统关系遭到了强有力的挑战。

在日渐宽容或者说世风日下的社会里,婚外恋从一度让人强烈谴责的问题慢慢退居为供人消遣的话题。

2001-?:我的婚姻我做主

这是一个规范日渐模糊的时代。

在选择多元与社会宽容的同时,人们也不得不接受失范带来的迷茫与痛苦。有人心生失落,有人焦虑不安,还有人索性将婚姻承载的意义悉数去除……

所幸的是,迷茫或痛苦的人并非多数。

不幸的是,迷茫或痛苦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多。

这个年代,与婚姻有关的少数派浮出水面:无子的“丁克”(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无性的“丁斯”(dins:double income no sex)、拒绝厮守的“周末夫妻”、不婚主义……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总干事、百合网ceo田范江从当年创办百合网的时候就一直对现代所呈现出的婚恋状态感到疑惑,“为什么这么多优秀的人都找不到合适的伴侣?为什么这么多婚姻会不幸福?”从业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寻找答案,试图帮助现代在爱情里打转的男男女女摆脱这些漩涡。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发现,现代婚姻的形态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范本。“一元到多元的转变,我们处在一个婚姻观念大混沌的形态里。”

“这里面有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多元化观念在婚姻里面本质上反映了社会的信仰缺失。每一个体系都有自己的婚姻观,夫妻各自的家庭角色也都在其中被规定得很清楚。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混乱的形态,国家现代化进程很快,人们接触到的理念和信息越来越多,以至于大家不知道该去信仰什么了。金钱、自由、情感还是责任?每个人的考量不同。”

2000年的一则消息多少有点令人沮丧。那一年,一位名叫阿尔维德·卡尔森的瑞典科学家因其对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借助卡尔森的研究成果,科学家们认定,爱情实为人脑分泌多巴胺的结果,而这种化学物质给人带来的兴奋感往往不会超过三年。

这项科学研究的一个副产品式的结论是:爱情难以成为婚姻的终极诉求。

现实中,多数人也并不把爱情当作婚姻的终极诉求。2009年初,百合网等三家婚恋研究机构联合发布了2008《中国社会婚恋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经济基础”仍是影响婚姻关系确立的首要因素,但除此之外,大部分年轻人在择偶时还强调“门当户对”或“相似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认同这两项的受访者比率之和达69%,而选择“只要两个人彼此相爱就好,其他无所谓”的仅有26%。显然,在多数人眼里,日子是否能过好比爱情更为重要。

然而,“爱是一种无政府的力量,如果放任自流,它是不会安于法律和风俗所规定的范围的。”这是罗素在半个多世纪前在《婚姻革命》里说的。半个世纪之后,在中国,一些人的爱情开始以“无政府”的方式蔓延。

在2009年《小康》联合新浪网的调查中,60.8%的男性和47.9%的女性受访者表示“经历过或渴望婚外恋”。与此相对应的是,41.4%的男性和46.5%的女性受访者表示“怀疑或曾经怀疑配偶发生婚外恋”。忠诚与信任的缺失正在使这个年代的婚姻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婚姻本来就不是人性的产物,作为制度,它和人性中的很多东西是相悖的”。著名作家王海鸰在接受《小康》采访时如是说。

于是在制度与人性的龃龉间,有人将婚姻赋期限地契约化。“婚姻法应该明确规定,婚姻期最长不应该超过三年,好了再续三年,不好拉倒重来。”《中国式离婚》中的刘东北这样认为。

也许以为如此的还有那些“闪婚”、“闪离”者,只是他们“缔约”、“废约”的速度实在太快,以至留给多数人的仍是费解。

这个社会已经越来越宽容。

“现代男女只要有感觉可能见一面就会直接过渡到亲密的阶段,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百合网研究经理王治国说。他一直从事的是人们婚姻心理变化的研究工作。他笑说,自己研究的是千百年来媒婆研究的东西,到底把怎样的男性、女性结合在一起会形成良性的、美满的婚姻状态正是他所有研究的问题。

然而,他发现,这始终是个难题。

在婚姻这个问题上,越来越多的人在挑战道德的底线,甚至法律的底线,于是,我们看到了庞大的“二奶”村的出现、伪装单身的“隐婚”者、“小三”……

2003年7月,执行了近十年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被《婚姻登记条例》所取代,此后,中国人离婚再不需要审查期和介绍信。参与起草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的法学专家夏吟兰教授说,强调自己的责任已经成为我国婚姻立法的一个新理念。

换言之,在这个时代,“我的婚姻我做主”,可以;“谁的婚姻谁负责”,必须。

(本刊记者孙晓青对此文亦有贡献)

非典型性婚恋模式

丁克

如今,这种“只做贤妻,不做母亲”,不生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代婚姻的形态中,认为“自己活着已经够累了,何必再找一件事情来受罪!”

只恋爱不结婚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婚恋形式,双方一致认为“结婚证只是一张纸而已,成不成家无所谓,两个人喜欢就住在一起,不喜欢拉拉手再见,就算谁也没见过谁。”

只有责任没有爱

夫妻表面上是一个完整的家,有房子、有孩子,双栖双宿,节假日走走亲戚,访访朋友,有所有家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男女双方都尽职尽责。然而,貌合神离,就差扯一张“离婚证”而已。

周末夫妻

他们经济各自独立,只是周末肯定住在一起,看好电影,品尝好菜,听优美的音乐。他们双方约定,谁都不能出轨。这条约定使他们不同于普通的同居者。他们如此只是为了“让爱情永远保持新鲜感”。

试婚

几乎所有的试婚者都是鉴于社会上有太多的人离婚,给他们带来太多对婚姻的失望,也为了自己未来的婚姻有质量,有保障而试。试婚似乎早已成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并将成为婚姻模式的一种。

单身贵族

单身贵族,所指的是那些过了“适合”的结婚年龄却仍不想结婚,或因离婚再不想结婚,自由自在,一个吃饱全家不饿的人。

第四篇:公司编辑感怀建国60周年征文

在书香中品味父爱

——读《回忆我的父亲朱德委员长》有感

再读朱敏的《回忆我的父亲朱德委员长》,是她在原著基础上再版的《回忆我的父亲朱德》。本书从朱德委员长平时对子女后代谆谆教导的侧面,写下了朱德委员长对子女无私的爱:“爹爹随身带的笔记本里,一直珍藏着我刚出生不久的照片,由于年月已久,照片已经发黄卷角。那时,我看着

自己小时候的傻样直乐,还体会不到这张小照片寄托着爹爹多少思念,多年以后,重新回忆这些往事时,我对那张小照片的印象却日渐加深,因为那里有爹爹深沉的父爱。”

每次读这样的句子,我便会感动不已,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平凡的父亲,想起我人生成长路上,他倾注在厚厚书本中的无私父爱。

孩提时代的记忆里,最兴奋的事莫过于每个周末傍晚等父亲回家,没等父亲进门,我便冲过去,迫不及待地往父亲身上的背包里瞅。那时父亲在县城建筑公司做建筑工。每次放假回家,他总会为我捎回一些旧书报。正是那些旧书报,把我带进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让我知道了小山村之外还有好大的世界,有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还有令人惊奇的科学发明……

等我长大些,父亲常带我去逛城里的书店,只要我看上的书,他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有一次,我用光了父亲当月买烟的私房钱,买了好几本书,《回忆我的父亲朱德委员长》便是其中之一。断断续续读完《回忆我的父亲朱德委员长》,那时年纪尚小的我虽不明白作者为何总喜欢用大篇幅的语言描写她父亲的一言一行,但就是那本书,让我对“父爱”有了初步的认识。

我去省城读高中离家时,别人都往孩子包里塞好吃好喝的,父亲却往我背包里塞了一捆书。读高三那年,我和班上的同学为了挤进大学这座象牙塔而废寝忘食地学习,当时面对不到百分之十的升学率,我们所经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每每感到苦和累,我就读父亲给我买的《回忆我的父亲朱德委员长》,由此在浩瀚的书海中找寻一种无穷无尽的力量支撑,直到我如愿踏入大学的殿堂。

大学毕业来**打工不到一个月,我便收到父亲邮寄来的一大包书,足有二十本。读了这些书,我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文章陆续在公司内刊上发表,我的文采因此被内刊主编看上。没过多久,他就将我调入内刊做编辑,我也因此从流水线一员变成了令人羡慕的办公室“小白领”。

由于平时喜欢读书看报,父亲的性格也非常乐观开明。他从不打骂子女,即使我们犯了错误,他也总是摆事实讲道理,指导我们如何去做。现在,尽管年迈的父亲不再给我寄书,但他每次还是会像在我儿时一样,时常打电话嘱托我工作即使再忙也不要忘了读书。前段时间,他还特意叫我去书店买一本《经典励志故事全集》,说那是一本好书,对我的工作、生活都有帮助。

去书店买这本书时,无意中看到书架上再版的《回忆我的父亲朱德》,封面上写有两句话:“我深爱爹爹,因为他是亲人;我抱怨爹爹,因为他是伟人。”和朱敏一样,我也深爱父亲,他不仅让我爱上读书,而且让我在淡淡的书香中感受到了他无私的父爱。

读《回忆我的父亲朱德委员长》,品味书香里的父爱,一生咀嚼,受益无穷。

第五篇:老党员感怀建国60周年征文

如沐春风的感觉,真好!像我这样接近不惑之年、完整经历改革开放前后对比、如今又置身于科学发展新时期的一代人,对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都有着如沐春风的感觉。这种感觉,使我满怀感恩、满怀珍惜,这种感觉,每时每刻都激发着我爱祖国、创事业的情怀。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真真正正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中国人民实实在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在得以当家作主站起来,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科学发展的新时期,伟大的祖国在日益强盛起来,全国人民在日益富裕起来、社会在日益和谐起来。这归根到底,在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科学、与时俱进,在于全国人民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所迸发出的无穷创造力和发展建设激情。所以,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坚定信念。

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使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前以及初期,在我的老家农村,人们穿粗布的、暗色调的、打补丁的衣服,相当普遍,谁要穿身柔滑细腻的洋布衣服、的确良衣服,肯定令人羡慕。粗粮、老咸菜是家常便饭,要能吃上白面馒头,只是干嚼就满嘴香味儿。住的都是老房子或者表砖(烧制的砖金贵,这样用量少,不影响外观美)房子,都比较低矮狭小,我们小学的教室都是平房,还有两间是土坯房。人们下地干活或走亲戚,基本上是步行,谁家里有老掉牙的自行车,也算得上先进交通工具。日用品就更不用说了,有缺口或裂纹的粗瓷碗都舍不得扔,筷子常年得不到更换,大队把坏掉壶嘴的茶壶5分钱一个处理给乡亲们,人们还抢得欢,我们的学习用纸都是翻面纸或包点心的麻纸。当今时代,我们的吃穿住用是什么状况,大家一对比,就会感受颇深。那时候人们的收入很少,我家一年下来,挣的工分不少也只能分到十几块钱,而农村改革几年后,农民的收入就好多了,我1989年上大学时,大学首次实行收费制,要交800元学费(四年的一次交清),我家向乡亲借了500元,第二年的收入,就把借的钱都还上了,现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支农惠农、推进城乡一体化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农民这样,城市的市民生活也同样,我刚参加工作时,工资140多元,尽管物价也低,但很多东西都舍不得买,现在工资涨了,尽管物价也涨了,但生活水平比当初高多了。从大街上市民们的穿着看,日新月异,从人们走亲访友带的东西看,出手也大方多了,很多市民的出行工具都由自行车、变速车,发展到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私家车阶段。很多市民想改善生活了、想轻松轻松了,就不犹豫地到饭店吃一顿。

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使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当年,听收音机、看小人书、偶尔看场电影、参加学校的联欢会、走走亲戚,就是很好的精神享受了,那时候大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很单调,在一起侃大山、自得其乐唱几句京剧、翻看有限的杂七杂八的书,也不过如此。现在,农村的大部分家庭都普及了电视,彩电进农家也很普遍,很多家庭都买了录音机、vcd、手机、电脑,流行歌曲、小品、买彩票、上网聊天、发手机短信、浏览各种期刊杂志、红白事上当事人自己出钱请电影或请戏,都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很普遍的现象。农民结婚照婚纱照、外出旅游都不少见,农村青年人做发型、使用化妆品已经很普遍,农村的孩子们节假日聚会、过生日互赠礼物也越来越广泛。城市就更不用说了,mp4、dv、数码相机、大屏幕彩电、观赏各种艺术演出、收听收看先进文化讲座、有线数字电视节目、节假日出游、上网、逛书店,等等,构成了多元的精神文化天地。这种发展巨变,也是我们党和国家顺应“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协调发展”规律、制定了一系列大力发展、繁荣文化艺术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所取得的成效。

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使我们的工作劳动条件日益得到改善。当年,我家乡的基本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人工锄地、人工割麦子,用牲畜播种、运输,劳动强度非常大,我去割麦子,一会的功夫就腰酸腿软手上起泡,大人们也不轻松,整天忙个不停。现在,尽管依然有三夏抢收,依然有秋收的忙碌,但是,农业机械化帮了大忙,拿河北来说,机耕、机播、机收、机械灌溉、机械运输、机械加工,都很普遍了,农田基本建设也非常好了,合上电闸就能浇地,喷微滴灌等符合节约能源资源理念的灌溉模式也得到日益推广,农业生产的生物化、化学化也大显身手,化肥(含微肥)、农药(含生物农药)、科学饲料配方等等,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好的作用。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忙不过来可以请工帮忙,农民的闲暇时间也多了,生产经营方式也多元化了,农闲时间外出务工的也多了,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不断增加。从城市来说,更是如此,以前很多工厂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岗位,现在数控设备发挥了威力,先前送煤气罐的师傅都是用自行车,一次最多两三罐,要小心谨慎,现在都采用机动三轮车了,轻松多了,速度快多了,一次能装很多罐。人工扫大街的环卫状况,也正在日益被机械清扫代替,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淘

逆隋 异界太极眼 狐色生香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汰落后产能政策的出台,城市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尤其是河北各地结合城镇三年大变样工作的开展,正在把污染严重的企业逐步迁出市区,新上项目也注重低污染、低消耗,现在路口执勤的交警的衣服,也不像以前脏得那么厉害了。

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使我们的民生保障更加健全、可靠。我小时候,乡亲们得了病,能抗就抗,主要用土方法自己治,或者到村里的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医生那里买点药,最不济到乡卫生院打针输液,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广泛惠及民生,很多农民也有机会、也敢于到城市的大医院看病了,在石家庄的省人民医院、二院、三院、四院、白求恩和平医院,整天都能看到操着各地口音的农村人在看病。国家对农民工的各种保障措施也越来越多,把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小学就近入学的问题都考虑到了,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正在使越来越多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民得到实惠,减轻他们养老的后顾之忧,城乡生活困难人群的低保政策也在日益深化,大学生的奖、助学金制度也越来也完善,大学毕业生的失业保险体系也在健全,在城市消除零就业家庭的政策深得人心。等等,等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还专门整体性地规划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发展方略。这些民生保障政策措施,越来越使人民群众享受到发展建设的成果,坚定着人们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更加拥护和参与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大业的信念和情怀,也给人们吃下了定心丸,对未来生活的更加美好充满了信心。也变得更加愿意消费、更加敢于消费了。拿现在正在开展的“家电下乡”来说,今年全国“家电下乡”销售网点的备案已经超过13万个,覆盖了所有的县乡,1-4月份,累计销售下乡家电产品446万台,销售额68亿元。咱们河北省“家电下乡”开展三个月来,全省共销售家电产品11.7万台(部),实现销售额2.07亿元,农民的生活水平、人文素养从中都得到提升,对保增长、拉动内需,也是积极的贡献。而消费的扩大,将有效发挥刺激经济保增长的作用,经济增长了又会更好地保障民生,从而使我们国家、我们省的经济社会事业良性循环发展。

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还使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日益提升,对世界和平、发展、进步的贡献越来越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显著,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也越来越高。我们天天都能从新闻中看到世界很多国家的战乱、粮荒、疫病流行。对比一下,我们就能感受到,生活在强大的、呵护人民的社会主义中国,每天享受着和平、安宁,是多么幸福。我们也遇到过重大自然灾害、我们也遇到过甚至目前也面临疫情的威胁,但是,在这些重大事件面前,党所表现出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政府所表现出的是负责任的人民政府。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国内的形形色色的困难和问题,也都是能够日益在发展中得到解决、被战胜的。

以感恩的、珍惜的心态与情感,品味、看待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国家的、我们个人身边的和身上的一系列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我相信大家都会像我一样,时时刻刻涌起如沐春风的感觉。而沐浴在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春风中,不是会更加激发我们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建设我们可爱的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与豪情吗?!

逆隋 异界太极眼 狐色生香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离乡游子感怀建国60周年征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离乡游子感怀建国60周年征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感怀建国60周年优秀组诗征文

    (一)受欺受压受煎熬,盼得东方亮了天。 百万雄师跨天堑,投身革命启荣篇。(二)火红年代炼真金,斗志昂扬洒激情。请战西征不避险,一枪热血为人民。(三)军行沙市缝开国,庆祝欢声动地狂。亿......

    爱国者感怀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奋斗28年,就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如今,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举国欢庆中华人......

    感怀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最终版)

    中华民族所走过的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一路走来留下奇绝的景致,也保持着一股健壮的精神为我们所感觉和感受,艰难险阻哪能阻止民族前进的步伐,我们拿出了前所未有的毅力和干劲......

    小区居民感怀建国60周年征文

    小时候,观看蚂蚁搬家,很有趣昧。想不到参加工作后,自己也曾搬过几次家。“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从此地走向彼地。”这是哲学家海德尔说过的话,就我一生劳碌奔波而言,随着工作环......

    供电人感怀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6月16日晚8时许,夜色沉沉,天气极其闷热。新圩中心所电管员小张正在家中辅导女儿做功课,女儿就要初考了,前段时间每天早出晚归忙着抄表、整巷线,没有时间陪女儿,今晚他承诺要好好地......

    党校老干部感怀建国60周年(★)

    三十二年前(一九七六年),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照相不用胶卷。更想不到,改革开放三十年后,家家都有一台或几台国产彩色电视机! 那时,照相一般都用“120”“135”的胶卷,黑白的。......

    退休干部感怀建国60周年(合集五篇)

    欣逢共和国诞生60周年,阳春三月,一位来自井冈山的朋友带给我一包杜鹃花蜜饯,原本让我品尝当地的土特产,却令我想起了60多年前苦涩的童年。杜鹃花呀,杜鹃花!杜鹃花的记忆积淀着多少......

    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60大庆感怀(最终五篇)

    --最雄伟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最古老的城墙是万里长城--最雄壮的歌曲是义勇军进行曲--最鲜艳的旗帜是五星红旗--最美丽的花朵是十月的鲜花--最牛的宣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