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堰心理故事--我在缺乏信任的婚姻中挣扎
我在缺乏信任的婚姻中挣扎
心悠(化名):和老公结婚快10余年了,他一直不信任我,怀疑我背叛他。尤其是近两年,因为他的无中生有,我们闹得不可开交,夫妻感情大不如从前。婚姻陷入了困顿局面,我不知如何才能改变。
自结婚起,老公就喜欢无端猜忌我,只要我加班晚回家,他就认为我是和男人约会,怒气冲天。更严重的是,他自己不上网,也接受不了我上网,网线被他剪了。后来他发现我的手机也能上QQ,气得把我的手机摔坏了。我对他解释,我有自己的朋友,上网只是我和一些朋友的联络方式之一,他根本听不进去。我偶尔添件新衣服,他说我不会过日子。如果看到我穿件新衣服出门,他能站在门口逼我把衣服脱下来,把衣服给我剪得乱七八糟。
以前孩子小,我都忍了,但今年我们的关系恶化得严重。我去上班,他疑神疑鬼,说我打着上班的幌子出去和情人约会。平时看见我和男性说句话,马上变脸,让场面难堪。起初我会解释,他认为我是在强词夺理,所以后来我压根懒得解释。他更不高兴了,在家当着孩子和老人的面大吵大闹,甚至做出砸门这样的幼稚事。大人的事我本来不想让孩子知道,他还主动对孩子说:“你妈妈要和我离婚,不要你们了。”这些行为简直快把我气死。
我从农村出来,自认为是个淳朴传统的女性,结婚后始终将孩子和家庭放在首位,从来没有过杂念。而且为了顾忌他的感受,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我甚至连朋友也愈发疏远。我所做出的改变,他视而不见。身边了解我的人也曾劝他,我不是朝三暮四的女人,猜忌会破坏夫妻之间感情,他压根听不进去。
闹得多了,自然会提离婚。一气之下,我请律师帮我写了份离婚诉状,打算去法院起诉离婚。他知道后紧张了,求我不要离婚。我心一软答应了,结果他在家翻出离婚诉状,作为嘲讽我的证据。每次一吵架,他拿着离婚诉状说:“你不是要离婚吗?离啊!”好几次,他拿出购房合同、户口本之类的证件,非逼着我去民政局离婚。有一次我们真的去了,我答应把房子孩子全部给他,可动了真格,他又退缩了。
这几年我也常换位思考,我能明白老公心里的苦衷。他性格内向,不善于与外界沟通,所以接受不了我与人交往。另一个原因,或许是他工作不顺心,而我对他的关注又不够多,他感到不满所以借题发挥。其实我真的为他操了很多心,只是他不领情而已。我好心给他买衣服,他不高兴,说小了,一定是我买给情人的。他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工资与效益挂钩,工资少时,我从没抱怨过他,怕给他制造压力。
我几次鼓励他利用空闲时间再找份工作,他骂我:“你就是想让我走得越远越好!”后来我提议我们一起去学技术,将来找更好的工作,还能一起上班,他不肯。说起结婚这些年的伤心事,我满腹委屈。他的工资卡自结婚后是放在我这里,可他从不管钱,家里钱够不够用,他也从不操心。家里有孩子和老人要养活,每个月需要一大笔开支,光靠他的工资是不够的,为了让家里经济宽裕些,我一直在上班挣钱,有时候还想办法做点小生意赚钱。家里前些年买房需要借钱,他不操心,都是我想的办法。
孩子渐渐懂事,有时替我打抱不平,对老公表现出不尊重的言语和行为,让他更生气。孩子甚至对我说:“妈妈,我看不惯你受这样的委屈,你不如和爸爸离婚算了。”我说:“离婚了没有爸爸咋办?”她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有这样的爸爸还不如没有,家里不再这么闹腾,至少安静些。”
其实我明白,我们都不愿闹到离婚的地步,若离婚最后受伤的还是我们和孩子。可是继续这样委曲求全,真的好累啊!我该怎么办?记者 周丽丽
婚姻中需打开心门
柏和心理服务中心 方慧:心悠,你的故事看了让人纠结,你这样的婚姻,我想现实中应该不少。
每一个人的心都是独立而封闭的,我们需要对方用真心慢慢靠近,当我们感觉到安全,感觉到温暖,才会把自己的心门打开,去接纳另外一个人。可现实是很多夫妻都没有做到打开心门,进入婚姻前没打开,进入婚姻后因为各种琐事更容易关闭自己的内心,于是婚姻中就充满了猜疑,充满了不安定。我不知道你的丈夫对你的猜疑源自哪里,你可以试着反思一下,你在和异性交往中言行是否得体?或者回想一下你丈夫对你曾经有什么误解一直没有解开?
看起来你的确为家庭付出了很多,一直在委曲求全地顾着这个家。你让丈夫学技术,你自作主张花钱给他买衣服,你主导着家庭的一切,而丈夫的地位也被你逼到角落去了。他没有一家之主的感觉,只能通过不断找茬儿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心悠,你首先要放手,放手家庭里应该由男人来做的事情,比如经济问题,比如一些家庭较大的决策;其次就是给他安全感,耐心、温情地陪伴他,让他确定你从来没有看不起他,从来没有嫌弃过他;最后就是成为孩子和爸爸的情感纽带,不要让孩子继续曲解自己的父亲。
第二篇:母亲在拯救与放弃中挣扎纪实故事
2011年2月21日,北京丰台区法院未成年人法庭副庭长张勇刚到办公室,书记员就抱着厚厚一撂案卷走了进来。这撂案卷里记录的是一起故意杀人案:单亲妈妈吴梅离婚后带着女儿吴媛一起生活,没想到14岁的女儿逃学上网、离家出走,最终被学校开除。为了挽救叛逆的女儿,吴梅决定“圈养”女儿一年。渴望逃走的女儿先是割腕自杀,继而在深夜挥刀砍向睡梦中的妈妈……
案情让张勇的心猛地颤了一下,尽管她审理过许多起刑事案件,但一个14岁的女孩如此狠心地对待自己的母亲,还是令她感到震惊。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孩子对母亲痛下杀手呢?
张勇正想仔细了解一下案情,电话响了。值班法警说:“张法官,有位当事人要找您,说她的孩子要杀她。”
在法院的谈话室里,张勇见到了这位当事人,一位年近40岁的女人,半边脸用头发遮挡着。看到张勇走进来,她赶忙站了起来:“我叫吴梅,吴媛是我女儿。张法官,这个孩子我不要了,我也不想活了。我辛苦把她养大,她竟拿刀砍我,作孽呀!”一开口,吴梅的眼泪便涌了出来。
“你先别着急,慢慢说,你能告诉我孩子伤害你的原因吗?”张勇温和地问。
“我在北京做服装生意,吴媛3岁时我离了婚,为了孩子我没有再婚,就怕委屈了她。可她却不争气,从上初中开始就偷偷去上网,经常夜不归宿。去年10月初她又离家出走,我找了9天才找到她。为了不让她跟那些坏孩子交往,我把她关在家里一年,不准她出门,谁知道她竟拿刀砍我!”吴梅说着,撩开头发露出了遮挡下的右脸,只见脸上一道8厘米长的深深伤疤。“我头上还有好几刀。这孩子下手太狠了,她就是想砍死我,出去跟那些坏孩子玩!”吴梅哭着讲出了事情的原委。
吴梅说,也许监狱才是女儿最好的归宿,除此之外她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法官用心缝补亲情裂痕
送走吴梅,张勇心里很不平静。她忘不了吴梅那既爱又恨的复杂眼神。她一直在想,是什么样的仇恨和绝望,使一个母亲请求法官把女儿送进监狱?张勇决定提审一下吴媛。
吴媛被公安机关拘押后,鉴于她是未成年人,又有亲友担保,已经取保候审。张勇随即通知吴梅,让她带着女儿来法院一趟。
见到吴梅母女,张勇发现吴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张勇先是跟吴媛聊了一些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家常话,然后才慢慢转向了案情。“听说你离家不归,和几个同学在外面租房逃课上网。能告诉阿姨是什么原因吗?”
“妈妈整天忙自己的生意,我觉得自己像被扔掉的小猫一样孤独,没有人给我温暖,只有跟那些小伙伴们在一起我才感到快乐!再说,我们只是上网玩,也没犯法,可妈妈却说她们都是坏孩子,不让我跟她们玩!”吴媛捏着衣角哭泣起来。
“阿姨听说你以前成绩很好,是个听话的孩子,为什么后来变了呢?”张勇又问。“我想找人玩,妈妈却像防贼一样防着我。刚开始我只是离家出走,后来妈妈把我关在家里,我的精神都要崩溃了。我想过跳楼,也拿刀子割腕自杀过。有一次,我当着妈妈的面把一大桶洗衣液喝了,就是想让妈妈把我放出去。”
从吴媛的讲述中,张勇听出吴梅对女儿管教中的失误,也感受到了吴媛的叛逆。于是,张勇接着问她:“你为什么要对妈妈做那么过分的举动呢?”
“我需要自由,我愿意和朋友在一起。我喜欢上网,在网络里我能得到现实中得不到的关心。虽然妈妈在家陪着我,但我觉得自己很孤独。我没法和妈妈沟通,她一和我说话就指责我,我根本无法接受。被关在家里,我烦躁得有杀人的冲动,我快崩溃了。我觉得死对我和妈妈都是一种解脱。我就拿刀砍了妈妈!”吴媛哭着说。
“你现在怎么想呢?”张勇问道。吴媛含泪说:“出事后我很后悔,不管怎样她都是生我养我的妈妈,我希望她能尽快好起来。我现在担心的是,我要坐几年牢啊?”
听了吴媛的话,张勇安慰她说:“孩子,你先放下思想包袱。我会跟你妈妈一起帮助你的。”
张勇注意到案卷里有一份警方对吴媛的刑事责任能力进行的鉴定,吴媛曾经患有轻微的抑郁症,案发时为分裂型障碍,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吴媛的情况在量刑时是可以从轻的,但如果能够说服吴梅谅解女儿,那么,对吴媛将会更加有利。
和吴媛谈完话之后,张勇又把吴梅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告诉她孩子认错了,希望她能给孩子一个机会,因为她的原谅是减轻孩子刑罚的条件。
吴梅沉默了许久说:“我真的管不了这个孩子了,也许她只有在监狱里才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才能让她走上正路。”
张勇说:“我不仅仅是个法官,也是个母亲,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产生病态性格。我知道你很爱女儿,你离婚时争取到女儿的抚养权,就是想用你的爱保护她,但你忽略了她的内心,你知道她心里是多么渴望你的爱吗?”
“我是做买卖的,每天收摊已经挺晚了,就是为了多挣点钱,让女儿的生活有保障。别的孩子有的东西我都给了她啊!”吴梅有些激动,“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可能有些极端,我也很痛苦,我真想死了算了。”吴梅哭了起来。
见此情景,张勇安慰她说:“其实我也曾和你一样有过绝望:也曾想过自杀,但我走过来了。活着是最好的,活着就有希望,谅解你的女儿吧,你所有的努力不都是为了她吗?真要是把女儿送进监狱,你舍得吗?”
解开心结接续母女亲情
吴梅母女离开法院后,张勇又拨通了吴梅的弟弟吴刚的电话,请吴刚好好做姐姐的工作,原谅孩子。
第二天,张勇接到吴梅的电话:“张法官,您说的对,我教育孩子的方法确实有问题。我原谅孩子,不会放弃她,希望您能对孩子宽大处理。”
随即,吴梅来到法院,提交了谅解书,希望法院对吴媛从轻处理。另外,吴媛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出具接收证明,愿意对吴媛进行监督改造。
2011年3月28日,吴媛在妈妈等亲人的陪伴下来到法院,法院当庭对案件进行了判决。鉴于吴媛犯罪时尚未成年,认罪态度较好,并且吴梅对女儿表示谅解,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吴媛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
庭审后,张勇抚摸着吴媛的肩头说:“你要好好听话,妈妈为你做了很多,不要再辜负她,以后有什么事多和妈妈沟通。等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就能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了!”
吴梅含着泪对张勇说:“张法官,您救了我的孩子,也救了我,我们会开始新的生活。但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想问问您,您怎么也会想到过自杀呢?”
张勇笑着说:“5年前我得过癌症,在病痛的折磨中,我感到生不如死的绝望,动手术前我多次想到了自杀,但为了女儿我还要活下去!医生用手术刀割掉了我身上的癌症病灶。作为法官,法律就是我疗救社会伤痛的手术刀,这把手术刀割去的是社会肌体中坏掉的部分,却不能割断浓浓亲情。”
吴梅听后愣了,她没想到这位看起来一脸阳光灿烂的女法官,也经历过如此的人生磨难。她还想说些什么,张勇劝她说:“赶紧带孩子回家吧,经历过这些事情,孩子精神上受了些刺激,有些抑郁,一定要把孩子的病治好。我的父母都在部队工作,需要到部队医院我可以帮你联系。”
牵着女儿的手,吴梅给张勇法官深深地鞠了一躬。随后,母女俩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法院。
案子结束后,张勇法官深有感触地说,吴梅爱自已的孩子,却不知道该怎么管教,最终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其实,作为家长,不管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即使是一个大家眼中的“坏孩子”,也不能一味地指责。因为对孩子来说,连自己最亲的人都嫌弃她了,她会觉得活着没有意思,这样的想法只会让她变得更加叛逆和极端,甚至会用极端的举动来报复父母。但愿这个案子能给家长们一些提醒,只有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才能成功做父母。
第三篇:我在信任中成长
我在信任中成长
信任总会给人们带来喜悦和快乐。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上课,妈妈觉得没有事干,就决定去逛街。妈妈一去街里,就发现街里人山人海,人声嘈杂,非常乱,妈妈为我选了一件衣服,但妈妈知道我在上课,虽一直看着衣服,但是不知道我穿合适不合适。后来卖衣服的阿姨来了,问妈妈想要什么衣服?妈妈说:“这件衣服,可不知道孩子穿上合适不合适?”阿姨说:“你先拿回去给孩子试试吧,要是合适,明天你就把钱给我,不合适就把衣服拿回来。”妈妈说:“谢谢你啊!”阿姨说:“没事的。”说完妈妈就高兴地拿着衣服走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快乐的。信任使人真诚,信任更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让我们以宽容之心去信任别人吧!
黑龙江省安达市和平小学四年级:魏宜霖
第四篇:我与孩子们在故事中成长
我与孩子们在故事中成长
GZ悠悠青草
当新教育的春风吹到我们校园时,曾经的我犹豫过,徘徊过。当时,我就在想:每天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照样完成,额外还要做那么多的事:晨诵、随笔、专业阅读等,这不是自找麻烦吗?但出于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我还是参加了新教育实验。在工作中体验了实验的辛苦和成长的快乐。
我们班有47个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的孩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班级,因为它是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组合而成的一个班级。他们在村小读的一、二年级,读三年级时来到了我们学校。上学对他们来说,真的很不方便。因为他们的家离校远,有的中午不回家吃饭,有的在街上租房住,一周回家一次。父母外出打工的特别多,多数学生是随爷爷、奶奶生活,而他们只管孩子的吃、穿,对孩子的学习爱莫能助。
2006年8月,我有幸成为他们的语文老师,他们的第一次齐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齐读变成了多重朗读。面对这样一群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喜爱学习呢?这时,我想到了故事。我把课前三分钟的歌声改为课前讲故事,但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几乎就是零。我连忙把自己家里的书籍拿到了教室里,同时我也经常到学校图书室给他们借书。要改变学生,就从我做起吧!每天课前三分钟,我都会送一个故事给学生。我讲了两个星期后,再让学生按座位顺序上台讲。开始我放低了要求,可以背诵古诗,也可以讲课本上的故事,还可以拿着课外书上讲台念。开始时背诵古诗的特别多,有的上了讲台还不敢说,慢慢地有人讲课本上的故事了,接着课外书里的故事也走进了课堂。在故事的渲染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比原来好多了。
2007年4月,新教育在我们学校播下了种子。我付诸实践,开始了第一首晨诵诗《家》的教学。这首诗很受学生喜欢,他们边抄边读。抄完了,快乐地读着。读着这首诗,有的想起了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有的想起了一家人在一起时的快乐场景。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对诗歌的喜爱。
接下来课外阅读就比较麻烦了,因为当时朱校长拿到学校的书太少,不适
合开展师生共读。于是我把午读课改为讲故事,但不能拿着书念。第一次开场白由我来扮演,当我把《虾子为什么弓着腰》送给他们时,故事的魅力就展现了出来。上课时我只要说一声:“教室里怎么有虾子呀?”那些趴在桌子上的同学会条件反射似的坐端正。接着的午读课,我就让学生上台讲故事,可以相互提问。开始提问的学生少,我根据学生讲的故事慢慢引导他们,后来学习较好的同学开始主动提问。听完故事任务并没有结束,我要求他们把听了故事的感受写下来。这对他们来说难度太大,多数学生不会写。后来,我改变了方法,在随笔中不规定内容,可以写上课的感受,可以写自己的心里话,可以给老师提建议,还可以写自己的委屈等。因为有了自己的亲身实践,学生的话匣子慢慢打开,在批改中我看到了这样的随笔:老师,我把题做错了,因为自己太粗心,会做的题都做错了,以后我一定要认真。老师,我的学习不好,你说的“心动不如行动”,我已经在行动了,我一定要努力,不让你失望。读着他们心灵的告白,我不由得提笔写下了鼓励的话语。
我们在摸索中行走,收获不大。真正走进新教育实验阶段,应该是2007年9月,他们读四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我班开展新教育实验还是比较容易的,在实验中我看到了学生的进步,也体验了自己成长的快乐。
当我上《秋天来了》时,我进行了第一次尝试,引导他们改写诗歌,居然成功了。当学了《假如我是一片雪花》后,学生有了改诗的冲动,虽然写得不怎么样,但我看到了种子的萌发,后来有了小玲同学写的感人的《妈妈的爱》,她竟在随笔中告诉我,是我让她喜欢上了诗歌,她要每天送一首诗给我,能收到这样的礼物,真让人感动。
在《一百条裙子》的阅读中,学生明白了一个人要有宽容之心,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在读了《特别的女生萨哈拉》后,小柱写下了想当诗人的梦想,上学期他的梦想难以实现,但今年常看到他用自己的语言写着自己的诗歌,一路收获着,还真有点诗人的味道。在《绿野仙踪》的阅读中,胆小的学生找到了像狮子一样的勇气。原来胆小的小露,在口语交际中她能自信地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诉说自己的心愿。如果没有课外阅读,要看到她的这份自信很难办到。因为她曾在随笔
中写过:我以前胆子太小了,老师叫我上台讲故事我都不敢,现在我敢上台讲故事了。以前我知道答案就是不敢举手,现在我知道就举手,不知道就不举手。连我自己都发现自己进步了。现在我的学习好,我很开心。你们一定认为是学习提高我才高兴。其实你们错了,我高兴是因为老师的耐心与教诲帮助我进步,使我感动。老师是我一生的恩人,我一定会永远进步,将来带老师遍游全世界。我在祖国的一个地方等着你们,希望你们能够到达。看到这样的随笔,心中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我还没想过要周游世界呢!而我的学生却要带我周游世界,能不感动吗?我这样回复她:同学,你会永远进步的,因为你在学习的路上不断汲取知识充实自己,你的愿望也一定会实现,因为老师等着你带她走遍全世界。为实现自己的愿望加油吧!随笔成了我们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在我的鼓励中,他们用自己真挚的话语写出了他们的心地善良、上进心、求知欲、心中的委屈以及对老师的信任等。
在新教育实验中,最让我值得欣慰的、开心的是2008年,因为我们班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晨诵时诗歌的改写中,在随笔的批改中,在家庭作业的检查中,常看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下了优美的诗歌。写得最好的应该是小玲同学。比如她写的《跌倒》、《明天》、《大地》等,有些老师看了还不相信是她写的。学生不但写诗有了进步,而且阅读水平也提高了。
当我们读完《小猪唏哩呼噜》时,我想:学生的读书感受比原来写得好多了,何不让他们尝试做手抄报呢?于是我对手抄报知识做了简单的讲解,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作品交上来了,虽然效果不令人很满意,但还是有一些做得较好的。例如小辉同学的作品。画面上,果粥的香气引来了八哥小姐,这是书上没有的内容。他通过叙述狼要吃小猪,小猪却要去救狼的三个孩子来体现小猪的傻;小猪的聪明通过开技术咨询所赚了很多钱来体现;小猪的可爱通过他的吃来体现等。
就这样,在诗歌晨诵中,在课外阅读中,在随笔的沟通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启迪了智慧,点燃了思维的火花。我和孩子们的点滴进步,皆来源于新教育实验。改变,从阅读开始!
第五篇:我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故事
我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故事
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在教学中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
比如《在家里》一课,我让学生通过家里的照片,展示、介绍自己家里的陈设,创设一种家人在一起的场景,让学生介绍家里的每一个人晚饭后在做什么。这样一引导,使他们对相应的词语产生兴趣。学生情趣盎然,认真地读、记词语,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牢牢记住了汉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我从每天上午的课中抽出5分钟为“文化早餐”时间。早餐内容分别为识字“游戏点心”、拼音“水果拼盘”……学生兴趣十足。其中,识字“游戏点心”的宗旨就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
由于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学生在识字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字学前差不多会认了很多字,但有的学生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再加上学习能力的差异,如果要统一地从头学起、从零开始,学生一定不喜欢,这样就会影响教学效果。能不能将认识较多字的学生作为我们识字教学中的有利条件,让他们成为我们最有利的教学资源呢?我进行了尝试:
刚入学的儿童大部分不会与他人合作,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但是通过我两个半月的培养,学生已初步形成合作习惯。在识字教学时,我通常先让学生尝试读课文,不会读的除了借助拼音认读以外,还让他们请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或老师。在这一环节里,小组成员就可以实现异质互补,会的教不会的,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了一篇课文后,可以让小组里的同学互相听读课文,辨识生字,并告诉他们:如果你的同学读得好,请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学需要帮助,请你帮帮他。这样做,既让识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会让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获得帮助。
课堂上我要在短时间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识字情况是很难的。于是我采用聘任“小老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刚学的(甚至是未教的)生字,就让他读给老师听。对于确实读得好的,就聘任其为“小老师”,其他同学都可以到他那儿认读生字。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每一位识字过关的同学都可以被聘为“小老师”。因此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就积极地到老师、“小老师”处认读生字,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比如可让学生把自己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名称认一下;把自己家的春联认一下;把常吃的方便面名称记下;把自己家的街道认一下等等,在班会时间举行各种形式的课外识字大比武,以此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这样,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
以上几点仅是我个人粗陋的观点,希望同行能给我多提供点更宝贵的经验,让我在识字教学中能得心应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