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汀江棉花滩水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大全
福建省汀江棉花滩水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福建省汀江永定(棉花滩)水电站
建设规模:水库正常蓄水位173m(黄海高程,下同),调节库容11.22亿m3,属不完全年调节水库。电站装机4台,单机容量度50MW,总装机600MW,年发电量15.2亿kW.h,保证出力88MW,半夜机年利用小时2533h。
建设单位:福建省棉花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棉花滩水电站位于福建省永定县境内汀江干流下游棉花滩峡谷河段中部福至亭处,距下游永定河汇入口约700m,距永定县城约21km。
工程投资:项目的工程投资概算为543260万元。
工程建设情况:前期工程于1995月开始,主体工程自1998年3月开始动工,2000年3月下闸蓄水,2001年4月第一台机组发电,2001年12月全部四台机组发电。
监测期运营生产规模(能力):4台机组均投入运行。
环评单位: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设计单位: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闽江工程局、水电十四局
验收调查: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验收监测:龙岩市环境监测站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1988年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998年,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重新对工程影响区域环境状况及环境影响进行了调查和预测评价,编制完成了“环境影响报告书(补充件)”。
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履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手续。工程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步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经调查对于棉花滩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设计阶段和环保行政部门对项目的批复意见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工程在设计、施工和试运营阶段已基本落实和实施。施工期和运行期均建立了较完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工程施工
期、试运营期委托福建省龙岩市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落实了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
本工程的环境管理由福建省棉花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负责,下设环境保护办公室等负责水电站环保工作,目前运转正常。
三、验收调查结果
1.工程采石场、弃渣场及临时施工场地基本采取了平整清理、植被恢复措施,库周、工程枢纽区、营地等处景观协调,生态恢复效果较好。
2.根据监测结果,施工期未对汀江下游水质造成大的不利影响;电站运行后,受下泄深层水影响,沿程水温较天然状况低,但影响没有环评报告书中预测大;由于蓄水发电初期,库底残留有机物质的降解硝化,使下泄水中NO3-N浓度升高,DO和pH值降低,同时库区有机物含量有一定的上升趋势。
3.中控楼和厂房的生活污水已采取化粪池和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厂房油污水采用管理措施已得到有效控制,主变压器下均设有事故油坑,可防止油污染。鸭妈坑拟建为电站永久营地,已考虑在该营地配套设置化粪池、食堂污水隔油池和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等处理设施。
4.60个移民安置点已完成供水工程的验收。根据监测结果,除个别点的少量指标外,各水源水质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5.根据公众参与调查,98.3%的被调查者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展的环保工作持肯定态度。
第二篇:高速公路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国道212线重庆至合川高速公路工程竣工
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国道212线重庆至合川高速公路
建设内容:渝合高速公路主线全长57.8Km,均处于重庆市境内,起于重庆市余家湾,沿途经马鞍石、蔡家场、周家院、尖山子、北碚、西山坪、草街镇、东阳、盐井、沙溪庙,止于合川,终点(K58+300)接合川涪江二桥南岸引道。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山岭重丘区标准建设,路基宽度24.5米。
建设单位:重庆北方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重庆市管辖的北碚区和合川市。
工程投资:工程实际投资31.4亿元人民币。其中,实际环境保护投资约1.46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4.6%。
工程建设情况: 2003年全线设计通行能力10008220456辆/日(折合小客车),2010年为1691832152辆/日,2020年为3118454056辆/日。监测期间交通量(折合为小客车)为9818辆/日,约为2003年预测的平均量(折合成小客车,15461)的三分之二左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单位: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四川省交通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等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重庆北方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验收调查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验收监测单位: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二、环保执行情况
该工程执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在施工期,根据沿线地形、水文和农灌系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合理布设桥、涵工程,公路排水系统由截水沟、边沟、排水沟通过沿线桥涵直接排入天然沟渠中,并在局部路段加密设置通道和涵洞,尽可能保持和恢复原有生态格局,完善农业水利设施。调整临时用地地点,尽可能占用荒山、荒地和未利用土地,以减少对农业、林业等生产性土地资源的占用,施工完毕后基本进行了平整和生态恢复,达到了保护自然生态和农林业生态的目的。在中央分隔带和互通式立交、隧道口、路堑路基边坡等实施了景观和绿化工程。在噪声敏感点华光厂子弟学校修建了200m隔音墙。
三、验收调查结果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分别于2003年11月和2004年1月,2次对该工程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公众参与调查;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04年1月1315日对该工程进行了现场监测。
1、生态环境保护:为了避免高速公路穿越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部门根据区域地形条件,不惜增加投资,选择三跨嘉陵江方案,最终使已建公路距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最近距离处达到1.2公里,工程基本上不会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产生不利影响。
对沿线9个取土场和施工场地、27个弃土场大部份进行了绿化生态恢复,其效果较好。
实施了公路景观绿化工程,在中央分隔带和两侧路肩栽植三排平行的常绿灌、乔木和花灌木形成三条彩带,在隔离栅附近和边坡平台栽花植树;边坡以植草绿化为主,每个互通式立交用草、花、树搭配成独立景区,并伴以独特的隧道景观设计,最终形成点、线、面、立体的全面美化、绿化,效果良好。
2、噪声监测:在目前的车流量前提下,对沿线皂角湾、周家院、麻柳坪和埝口村共4处居民敏感点进行了监测,噪声监测结果均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4类标准要求;对华光厂子弟学校、柯家湾小学2处学校敏感目标进行了监测,噪声监测结果均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2类标准要求。沿线其余声环境敏感点昼夜间时段的评估结果也均不超标。
3、固体废物:沿线梅花山服务区、合川管理处和各收费站均建有垃圾收集装置,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处置。
4、公众意见:渝合高速公路修建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赞同,75%受访公众对该公路建设总体上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第三篇:福建省穆阳溪芹山水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福建省穆阳溪芹山水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福建省穆阳溪芹山水电站
建设规模:电站装机容量70MW,多年平均发电量1.45亿kW.h;水库总库容2.65亿m3,库容系数34.3%,为多年调节水库。
建设单位:闽东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福建省周宁县
工程投资:项目的工程投资概算为73092万元;工程实际环保投资584.1万元。
工程建设情况:工程于1997月年5月18日土建施工承包单位进点开工,同年12月12日截流,1999年10月11日下闸蓄水,12月23日1#机并网发电,2#机组2000年1月24日并网发电。
监测期运营生产规模(能力):两台机组均投入运行。环评单位: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设计单位: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闽江工程局、第十二局 验收调查: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验收监测:周宁县环境监测站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1988年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998年,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重新对工程影响区域环境状况及环境影响进行了调查和预测评价,编制完成了“环境影响报告书(补充件)”。
本项目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履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手续。经调查,工程建设中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环保设计及报告书批复要求实施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和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步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基本落实了环境保护的要求。芹山水电站在施工期和运行初期建立了较为完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有专人负责环境管理工作,并委托周宁县环境监测对施工期进行了水质、大气和噪声监测,运行初期进行了水质监测,落实了监测计划的要求。
施工征地区基本上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实施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了绿化,并通过加强管理不断增加成活率,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了施工征地区的生态环境。工程移民大多安置在政和、周宁两县城关,仅62户、338人就近安置在周宁县纯池乡,避免了移民安置可能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
三、验收调查结果
工程施工期采取了生产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措施,除对河道水质除SS有一定的影响外,对其它指标影响不大。根据监测,施工作业区TSP超标,但生活区环境空气质量未受影响。
库底清理达到了水库库底清理的有关规定与技术要求,据对蓄水初期的水质监测成果分析,在2000年4月至2002年3月这两年间,水库CODMn平均为2.104mg/L,而同期上游来水为1.718mg/L,仅增加0.386mg/L,远小于环评预测的4.55mg/L,表明库盆残留的有机质对水库水质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清库效果较好。
电站下泄低温水经沿程恢复后已满足水稻灌溉水温的要求,未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工程运行使下游河道存在局部脱水,但未影响生产生活用水。电站厂区油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尚不能确保达标排放,将采取进一步的治理措施。
移民安置区采取了修建化粪池,生活垃圾管理纳入纯池镇垃圾处理系统,在新村附近的纯池溪修建防洪堤,对后山坡进行防护,设置挡土墙和排水沟等环保措施,达到了较好的环保效果。
各施工用地区均采取了必要的工程措施,未造成明显的水土流失,也未对溪口村造成危害。通过植树、种草并加强抚育,施工区植被覆盖度达到了原设计要求,土地生产力正逐步恢复,生态环境趋于改善。
水库淹没对水质有不利影响。通过对建库前后库区及厂房下游水质对比分析,建库后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主要影响指标为DO、TN和TP,其中厂房下游DO达不到Ⅲ类水标准。
根据公众参与调查,大部分被调查者对工程建设带来的正效益是肯定的。但以农业生产方式安置的移民均表示由于耕地较少且距离较远,对其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和影响。
第四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国道326线秀山—河口公路西桥至—石林段公路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关键字: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国道 326线秀山—河口公路西桥至—石林段公路
项目内容: 本段公路路线起点K0+000 接已建成通车的曲靖至陆良高速公路止点处西桥收费站K63+930,全长38.047公里。全线主要工程数量有路基土石方3572297立方米;支挡工程16100立方米;小桥234米/10座(单幅);涵洞2736米/88道;排水工程90433立方米;与铁路立体交叉1处。路面结构方案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工程设计总厚度为61cm,各结构层厚度分别为:级配碎石底基层厚度15cm,总量为977403平方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20cm,总量为977403平方米;水泥混凝土上层厚度26cm,总量为934758平方米。石林环岛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总厚度为69cm,各结构层厚度分别为:级配碎石底基层厚度1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38cm;沥青下面层厚度6cm,总量为14508平方米;沥青中面层厚度6cm,总量为14508平方米;沥青上面层厚度4cm,总量为15408平方米。项目全线交通工程数量分别为:波形梁护栏50.96km、标线22800m2、标志牌389处、突起路标25333个、轮廓标1685个、百米标612个。西石一级公路全线设有1个收费站(大莫古收费站),设有收费、监控、通信系统。全线公路用地3472亩,平均每公里用地91.27亩。项目设6处取料场、弃土场5处、4座预制场和拌合场。
建设单位:曲靖市公路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性质:改扩建
项目投资:总投资概算711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99.8万元,所占比例0.84%;项目实际投资636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630.1153万元,所占比例
2.56%;
开工时间:2003年11月
建成时间:2006年9月
环评单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保设施设计施工单位:云南长江绿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昆明市鹏隆安城市景观建设有限公司等
验收调查单位:曲靖市环境监测站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环评情况:2004年2月,建设单位曲靖市公路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国道 326线秀山—河口公路西桥至—石林段公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云南省环保局于2004年3月20日以云环审[2004]159号文同意该项目建设。该工程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落实了环评报告书及有关批复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桥涵、通道、立交等构造物施工时尽量减少对原有水系及道路的影响,合理选择
施工场地、减少施工期间污水、废料、嗓音、占地,对所有施工场地规定了竣工后要恢复原有地貌景观。建设单位建立了环境监理制度,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健全,环境保护规章制度较完善。
环保措施及批复执行情况:经过资料审查、现场调查核实及反复核对检查:环评报告书中提出了环保对策措施共37条,其中满足34条,不满足3条;云南省环保局环评报告书批文意见提出了环保对策措施共8条,其中满足7条,1条不满足。对于不满足的4条,建设单位正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项目对环评报告书及批复要求的执行情况已基本达到要求。
环保组织机构:西石公路建设指挥部综合处对项目的环保管理负责,对各施工单位的环保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奖罚,同时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由西石指挥部“环保领导小组”人员组成现场稽查组,具体实施环保检查、督促、处理的职能,负责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和防止水土流失的现场管理。
规章制度:根据环保管理的规定和要求,指挥部制订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噪声等污染防治措施的环保管理规章制度,积极对一些不完善的细节实施整改。其环保规章制度健全完善,满足环保管理要求。
三、验收调查结果
1.土地利用
本项目工程征地面积为3472亩,绝大部分为农用地。建设单位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办理了各项用地手续,对征用农民的土地都按国家政策给予了、缴纳了国家规定的各项费用。工程临时占地159亩。基本上已清理平整、覆土,归还给原所有这或使用者。部分施工便道基本用作乡村道路。
2.挖填方及弃方处置
本工程取料采用集中取料方案;全线弃渣方案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弃渣弃在填方路基两侧用于填筑护坡道,大量较集中的弃渣弃在指定的弃土场内,目前3处弃渣场已经大面积复耕,1处弃渣场弃渣用于原有水塘堤坝的加高较宽,1处弃渣场正在进行植被恢复,再经过l~2年后,植被能够生长效果良好。
3.生态保护及水土保持
本工程实际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全部为主体工程设计建设。建设单位在公路沿线两侧、中央隔离带、收费站以及边坡等
2已经基本完成绿化,工程共种植树木476893株(棵),草坪109289m。绿化效
果良好,起到了降噪、防尘、防治水土流失、延长公路使用年限的作用。对互通立交、中央隔离带绿化和景观设计,遵循了既满足公路的防眩安全要求,同时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选择了适应性强、环境美好效果好的植物进行栽植。坡面草基本具备发芽早、生长块、覆盖度大;根部固土性强,能防止表土侵蚀和流动。
4.噪声影响
验收报告监测结果显示,在试营运期车流量达到预测车流量的97.34%情况下,沿线各居民点中除少数村落夜间有所超标外,其余敏感点昼间、夜间噪声值基本均能达标。对超标敏感点建设单位正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5.水环境影响
目前公路段没有形成比较集中的服务区,设计上也没有道路生活服务区的建设,无服务区污水产生;西石路上收费站附近无地表水体,收费站的生活污水产生量小,厕所设有化粪池,收费站废水统一收集、处理后外排浓度能够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要求。路政部门已制定危险品运输
污染风险防范措施,以防止突发性重大事故对道路交通和沿线环境的危害。
6.环境空气影响
根据监测和调查分析,公路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在正常范围内,对沿线环境空气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四、验收结论:
经调查核实,该工程环境保护手续齐全,自立项到项目实施全过程,遵照环保法律法规,严格履行了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申报程序,环保组织机构健全完善,落实了环评报告书及有关批复的要求,在施工期和试运行阶段均采取了有效措施控制对环境的影响,在建设施工及试运行期间,未出现环境污染纠纷和投诉。符合环境保护验收条件,验收组同意该工程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五、建议和要求:
1.对未完善的生态措施进一步完善。
2.尽快落实在经过水域路段,要尽快设置“谨慎驾驶”警示牌和危险品车辆限速标牌,制定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提醒司机注意安全并控制车速。
3.在噪声环境敏感点视情况通过修围墙、种植高大乔木、补设弧形减速带等措施降低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
第五篇:北京地铁八通线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精)
北京地铁八通线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北京地铁八通线项目
建设内容:地铁“八通线”是北京市地铁路网规划中一号线的东延长线,它起于朝阳区八王坟东,止于通州区土桥,路线总体走向为东西折东南向,建设里程18.964km。建设单位:北京地铁京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通州区 建设规模:北京地铁“八通线”为双线全封闭线路,路基宽度8m,列车平均行车速度50km/h。全线有13座车站(其中高架站9座,地面站4座)和土桥列检维修停车车辆段1处(包括生活区、生产区、办公区)。建设地面线7.911km,高架线11.053km,地下通道13处,过街天桥4座,机动车停车港湾17处,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12座。
工程投资:工程投资估算总额34亿元,环境保护投资2781.18万元,占总投资的0.8%。工程建设情况:地铁“八通线”于2001年12月28日开工,2003年12月27日竣工,12月28日全线通车试运营,建设工期两年。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清华同方水务工程公司(污水处理设施)、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清华同方水务工程公司、北京绿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声屏障)、深圳中雅机电实业有限公司(声屏障)
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单位:北京市通州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二、环保执行情况
该工程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在工程建设期间落实了环评批复及工程设计中提出的环保要求。在线路选址时由原来敏感点较多的沿运河大街路线走向方案改为敏感点较少的沿京津公路路线走向。在施工期间采取了降噪、污水沉淀、除尘措施,减少了声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的污染。
运营期,严格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对沿线受噪声影响较大的14处敏感点设置隔声屏障,并在轨道安装减振器进行降噪、减振;
沿线13座车站均采用电热茶炉供热水,采用电热供暖;车辆段采用燃气锅炉,为控制饮食油烟污染,食堂安装3套由北京华清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FYJ系列餐饮业静电油烟净化器。
该工程范围内共设置污水处理设施4套,中水处理设施1套,四惠站指挥中心使用“复八线”设施。
三、验收调查结果
1、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北京地铁八通线工程永久占地54.26公顷,取土由通州区枣林村土场供给,工程挖方61561.3m3,填方92715 m3,临时占地已全部恢复平整。全线一般土质路基天然护道外设浆砌片石排水沟,线路隔离带范围内均采用六边形混凝土框格种草护坡等防护措施,有效的防止了水土流失。对车辆段等地进行了绿化,共种植23种植物,草坪3.3万平方米。高架桥下的绿化已交给通州区市政管委统一管理。绿化总投资700万元。
2、噪声:沿线噪声分别受京通快速路,辅路,本工程以及京津公路噪声影响。报告书评价涉及14处居民噪声监测点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4类标准,5处敏感点昼间超标,超标量为2.0-11.6 dB(A),11处敏感点夜间超标,超标量为6.4-16.8 dB(A);5处学校噪声监测点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昼间均超标,超标量为0.4-21.4 dB(A);敏感点超标均是由背景值较高引起的,列车通过有声屏障处贡献值为0-1 dB(A),无声屏障处的贡献值为2-4 dB(A)。由于城市发展很快,经调查在建设及运行期间新增21处敏感点,其中北苑学校三楼白天混合噪声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超标9.5-9.8 dB(A),列车通过时增量1.1-4.3 dB(A),京贸国际公寓混合噪声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4类标准,白天达标,晚上超标7.2-12.8 dB(A),列车通过时增量1.8-2.6 dB(A)。土桥车辆段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中Ⅳ类标准限值的要求。
3、振动:2处监测点:远测(43米),6日VLmax为69.5 dB,VLz10为69.3 dB(A),近测(35米)列车最大振动级为67.1 dB,累计百分Z振级为59.6dB。7日VLmax为67.1 dB,VLz10为63.0dB,近侧列车最大振动级为60.2 dB,累计百分Z振级为59.6dB,列车时速在50公里/小时,产生的振动值符合《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混合区、商业中心区昼间75 dB,夜间72 dB标准的要求。
4、大气环境:通过类比分析,车辆段工业采暖燃气锅炉烟尘、SO2、烟气黑度均符合《北京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09-1998)要求。
5、水环境:13座车站建有公用厕所,污水进入城市管网。土桥车辆段,污水排放符合《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试行)》中三级新建标准的要求,中水回用符合《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48-1999)的要求。
6、电磁辐射:根据《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八通线”变电所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可以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推荐的工频电场环境标准;电磁辐射的电场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电动列车磁场强度达到国家标准;通信设备均为GB8702-19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属于电磁辐射体可以免于管理的设备,对沿线居民收看电视、收听广播基本没有影响。
7、固体废物:地铁 “八通线”所有固体废物均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
8、公众调查:公众调查结果表明,地铁“八通线”的建设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可,79%的居民对沿线环保措施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