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话题作文禁忌
作文禁忌
1题材禁忌:足球、篮球、恋爱、武侠学历介绍(小学到高中)三点一线的学校生活津
津乐道于上网、游戏大段抄写引题材料“默写”教科书(史政)
2标题禁忌:直把话题当标题不合特定文体
3立意禁忌:偏离“话题”叙述没有目的的“故事”(注意画龙点睛)偏激阴暗的牢骚怪话 4结构禁忌:头尾太长全文只二段
5语言禁忌:“叔叔阿姨”幼稚腔“扁你酷毙”港台腔“我靠哇噻”网络腔“他妈混
帐”痞子腔
6各类文体禁忌:
(1)议论文:空洞说教,没有材料(论据)举例太长(一例超过4行)
(2)记叙文:展开式议论编写故事描写太多(尤其是对话)重复别人的故事 注:此两种情况(展开议论和举例太长)极易造成文体不清
7其它禁忌:(1)全文找不到一个“话题”关键词(应该出现三次以上)开头象征性地“关
照”一下话题,然后“开溜”,或前文实与话题无关,结尾牵强地与话题“搭
界”(2)所练不写,写而未练(避长扬短)(3)抄袭或参考过度(4)开头东
拉西扯,废话连篇
补:审题禁忌:联合式话题只及一点(谨记“魔鬼与天使”一例);不注意材料的导向(谨记
“贫困”一例);大话题化小后不注意回应大话题(谨记“构建和谐社会”一例)
第二篇:爱情的禁忌话题
爱情中的六大禁忌话题是什么?
几年前,一个对岸的朋友写一封信来问我,为什么很多话我们反而不敢跟最亲密的人说?为什么最心爱的情人,总是有一部分和自己隔得最远最深?
谈到异性间的禁忌话题,最早应追溯到Baxter等人1985年做的研究。他们想知道情人、红粉知己、以及有可能变成情人的李大仁等三种人,在聊天的时候最不敢聊到的是什么。虽然看到「禁忌」两个字,总不免让人与「性」产生联想,但根据他们汇集多个研究、每个研究长达60-90分钟的访谈稿分析发现,不论这两个人究竟是情人、超级好朋友、或是恋人未满,最不能聊的并不是性爱本身,而是「你到底把我当普通朋友还是情人?」、「我们之间还可能继续吗?」、「我们这样算不算爱?」、「你还爱我吗?」之类的关系议题。
Baxter等人更进一步统计出了六大禁忌话题,并试图找出为什么这些话题会成为一种禁忌(可复选,所以%加起来不会是100%):
1.?当前的关系状态(The?state?of?the?relationship)
67.8%的受访者认为,讨论两个人的关系现状与未来(我们这样下去好吗?),或是彼此的关系状态(我们究竟是情人还是朋友?)是最尴尬难以启齿的。
2.?和其他人的互动关系(Extra-relationship?activity)
31.0%的人指出,要说出自己前一天和对方不认识的人去玩、或是表明自己最近跟另一个人走得很近,也非常困难。
3.?关系的规范(Relationship?norms)
是不是该要求他每晚打电话给我?我很想送她回家,但是他会不会觉得怪?要不要跟他说,已经约好要去看电影了,就不要每次都拖时间在打游戏?25.3%的人认为,和对方沟通在这段关系里面究竟该做或不该做什么,也很难开口。
4.?旧情往事(Prior?relationships)
你比较爱前男友还是爱我?究竟你是爱我比较多,还是爱圭贤比较多(躺着也中枪)?都已经和她分手这么多年,为什么皮包里面还摆着她的照片?到底是和前女友做爱比较爽,还是和我云雨比较欢愉[?2?]?25.3%的参与者认为这些话有时想问想说,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5.?会引起冲突的话题(Conflict-inducing?topic)
不要再抽烟了好不好?不要每次迟到都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好不好?不要每次都等到我伤了累了想放弃了,才来安慰我好不好?我们多想告诉对方、跟对方讨论,但21.8%的参与者仍担心,这样的讨论会让彼此吵架,选择忍耐不说。
6.?说出自己的难过感受(Negative?self?disclosure)
所以,也有人选择把伤心打碎掩埋,不说出自己在意难过的事情。17.2%的人害怕说出难过会遭致不好的后果,所以总是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这些话题为什么是禁忌话题呢?Baxter在所有的禁忌话题中发现了一个共同的担忧是:我说了这些,会不会威胁到我们之间的关系?(relationship?threat)??会不会让原先不明确的友情变得连朋友都当不成?会不会让看似平静的感情激起难以收拾的巨浪?如果会,那我为什么要说?情人与「普通朋友」,担心有所不同,但是,所谓的「普通」朋友(cross-sex?friendships)与男女朋友所回避的话题(Topic?avoidance),还是有些不同。Afifi等人几年后重新验证了Baxter的论点,他们调查了111对认识两个月以上的男女(其中1/3是情人,2/3是异性好友),结果发现十年来我们还是没什么长进,不敢谈的话题依旧是无法触及,只是--男女朋友之间比较不敢谈到自己的旧爱和红粉知己李大仁,「普通」异性朋友最怕聊到的却是两个人目前究竟是什么关系(Relational?state)、行为的界限又在哪里(Relational?norms)?[?3?]。
不敢说的馒头曲线
「哎呀,那有什么不敢说的。我跟她什么都嘛摊开来讲,根本没有什么禁忌话题!会不会是
你想太多了啊?」我第一次跟朋友分享这系列研究的时候,他不以为意地摊开手,豪迈地一口灌下金牌,一副就是君子坦荡荡,小人才会藏鸡鸡的模样。当时我也觉得,或许我们观察到的只是一部分做贼心虚的人,像他们这些「正直」的情人们应该不会有这般的隐忧。但后来读到Knobloch等人的文章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研究发现,92%的情侣承认他们曾经骗或隐瞒过另一半[?4?]。我们之所以不敢跟对方说这些事情的主因,并不是自己花名在外、养了小三小四,或是同时和许多人走很近怕对方伤心,而是「不确定自己和对方的关系」?(Relational?uncertainty)。
Knobloch等人调查了216个恋爱中的受试者,并测量各种指标结果发现,亲密程度(intimacy?level)和逃避的话题的倾向,呈现一个「馒头状的曲线相关」:一开始,两个人越走越近,反而有多不知道该说或不该说的话题;但若已经好到像老夫老妻,其实没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如果两人的感情没有淡掉的话[?5?]。
Knobloch指出,重要的不是你跟他交往了多久,而是你们之间存在多少不确定的感觉。这段关系对你有多重要?在他心目中,你是独特的人吗?是永远的唯一吗?你们的未来会怎么样?你们的爱怎么了?是他变了吗?还是你变了?他是不是还爱着她?或是陪着你的时候在想着他?你跟他之间的爱,会消失吗?如果你担心所有的想像都只是你的以为,如果这些问题一再地困扰你,如果你对爱情对关系充满了这些种种的不确定,那么就表示你跟他之间,或许存在着「各种或许」?(看来过去许多成名歌曲,都打中了我们心里担忧的这些或许)[?6-8?]。不确定的自己,无法掌握的感情
为什么我们会在说与不说之间挣扎?Solomon提出了一个「关系动荡模型」(relational?turbulence?model)?[?9?]来解释上面这些这些事情。该模型指出,当我们逐渐跟一个人变得亲密时,也会逐渐增加对自己、对对方、以及对关系的不确定性?[?3?,?9?,?10?]。这些不确定的感觉增加了,所以我们不敢说的事情也变多了。
那么,为什么不确定感会随着越来越熟而越来越多?这不是很吊诡吗?
可能的答案是,恋爱是一个重新定义自我的历程。原先你可能还满清楚你喜欢或讨厌什么,但是跟他在一起之后、关系渐渐变好的那几个月,你开始认同他喜欢的东西、开始替他着想、开始会跟他一起看球赛或逛网拍,开始把他的一部分纳进你的自我概念里面、甚至开始在买相机的时候把实用性列为第一考量(尽管原先你对3C产品都是外貌导向)──于是,你对自己的喜恶,开始模糊了起来。
接着,你们可能会遇到需求冲突(goal?interference)、遇到你需要让步的时候,因此这个过程必然会产生一些自我怀疑:我要的究竟是什么?我是在顺从他的决定吗?还是这是我原先就希望的结果?这种现象在从朋友刚变成情人,或是徘徊在暧昧不明时的恋人未满最为严重。
幸好,关系动荡模型也发现,当两人继续交往一段时间之后,亲密感持续增加,不确定感会由升转降。在一起久一点之后,你变得逐渐知道什么是你要的、什么是他要的,什么是你的地雷、什么是对方的爆点。当彼此的模样都变得清晰,这种焦虑的感觉也会渐渐降低。而降低不确定感比增加亲密感更为重要[?11?]。
简单地说,倘若你跟他素昧平生,根本没有什么不好说出口的(这就是为何有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反而容易跟陌生人开口);相反地,如果你们已经交往非常长的一段时间,过了馒头曲线的顶点、在他身边常常能感到温暖安全,也没有什么不敢说的。真正东躲西藏、堆积于心坎却不愿意开口的,往往是那些正在进展当中的关系,或是已经走到了膏肓的末路,深怕踏错一步就会粉身碎骨[?12?]。
可是,尽管知道了这些,我们还是常常无法谅解对方的隐瞒与欺骗。
为什么他要骗我「我那时不跟你说,其实是为了我们好。我怕你听到了,会很伤心……我真的不是刻意要隐瞒你的,只是我……其实瞒着你,我也不好受…?…」他说,低着头双手环抱着机车安全帽,像是被雨淋湿的小犬一样软化下来道歉,可是我却听不进任任何一句解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真的不知道,该不该再傻傻地相信他?
答案是,那你得看他是否真的爱你、在乎你。DePaulo日记研究(Diary)的方式调查77个大学生和他身边的人的亲密互动,结果发现如果说谎者的出发点是出于关怀(caring)或为了维系关系(per?social?interaction),而和身边亲密的人说谎,其实真的会很难受[?13?]。事实上DePaulo也发现,我们对身边朋友、伴侣说的谎,大多数是善意的谎言,而不是为了自己(self-serving)──至少相对于陌生人来说。
可是你可能还是会纳闷:为什么他要骗我?为什么他不跟我说实话?我们可以平静地好好谈阿?这里提供大家一个思考点:难道你没有骗过他吗?
事实上,这些恋爱中的欺骗都是其来有目的。Cole曾进行一个研究,他邀请128对伴侣以问卷方式调查他们的相处情形、是否欺骗与信任对方,结果发现尽管他骗你的原因、欺骗或隐瞒的内容百百款,但主要还是脱不了三个关键:以牙还牙、怕会被骂、与缺乏安全感,指出一个讽刺的现象是:如果你越觉得对方常骗你,他也「真的」会常常骗你。同样的,如果你越常骗对方,也会觉得对方常常在说谎。总之,如果你们的关系信任基础已经动摇,很可能整段感情都充满隐瞒与猜疑──而且,你也得负起一部分的责任。或许你也可以问自己,为什么他「需要」骗你呢?
欺骗与「不敢说」相同,有时只是为了维持和谐。或许他担忧你会生气、怕你会伤心,所以选择粉饰太平。但Cole也发现,粉饰并不见得会真的太平。如果被发现了,对关系的重伤将是无法估计的;但如果没被戳破,也无法让两个人更为恩爱<2>。一段关系如果失去了信任,接下来会失去更多的东西。
还有一种可能是,他非常缺乏安全感。他说他在忙,可能只是一种善意的谎,因为他是逃避依恋者,不喜欢与你太黏太亲近;吵完架,她说她心痛地快死掉,现在站在大马路中央等车撞,或许只是因为她是焦虑依恋者,很需要你去安抚他,听她说话。这些缺乏安全感的人,倾向说更多的谎,还换取一个舒服的心理空间,或是跟你见上一面。
是为你好,还是为我好?
「每次你都说,当初不告诉我是为我们好。我一开始也都相信你……可是今天,在我们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的今天,我已经不知道,你究竟是在替我们着想,还是只为你自己着想……我是只想知道……你口中的『我们』,会不会跟本只是自私的『我』而已。」我终于把心里的担忧和难过一股脑地说出来,一直以来的忍耐、一直以来的自怨自艾,我希望能得到一个解答。冷风在朵的耳边呼啸,他却静静地不再说任何一句话。
逃避话题或隐藏伤心,真的有「助」于两人的关系吗?Finkenauer指出,在每次都实话实说,对两人的关系不见得有帮助。他调查结婚三年以上的夫妻发现,在关键的点上适时地讨论或回避一些话题的人,整体来说婚姻比较美满[?15?]。比方说,体贴的太太不会在先生刚被解职的时候,跟他说这个月的开销又赤字了;EQ高的先生不会在吵架的时候说出自己已经忍耐对方很久了,因为他知道此话一出一定招来更多腥风血雨。
讲这么多,到底是说好还是不说好?重点不是说不说,而是对方是不是有感觉到你在「逃避问题」[?16?]。Caughlin等人发现,如果你的另一半「觉得」你在逃避(不论这是不是事实),他的关系满意度会比较低。如果对方知道你对他有所隐瞒,会有种排拒在外的感觉。我们住在一起,但是心并没有系在一起。这种感觉会让双方更不愿意调整彼此,也更不想为彼此的冲突付出、处理两人的差异,为关系埋下了未爆弹[?17?]。
好,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憨人都知道我们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在关键的时刻闭嘴,但究竟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又不该说?
这与说话的时间点可能没有太大的关系,而跟你的动机(Motivation)有关。Caughlin等人指出,当你说谎或逃避话题时是真的为了两个人的关系,而不是只为了自己,逃避的负面效果会比较小[?18?](但并不是比较好)。
在说与不说之外:三条可能的出路
写到这里,似乎还是要提供一些建议,大家才不会觉得空手而来,又带两串蕉回去。面对这些担忧矛盾的说与不说、遇到许多秘密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甚至是不确定目前的状态适不适合谈这些话题的时候,还是可以把下面三件事情放在心里,细细思量:
(1)?尽量减少隐瞒
人生在世,我们所求何物?从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Theory,?SDT)的观点来看,主要是三件事主导我们的幸福:你是否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与未来(Autonomy)?能不能作一些感到有意义、能胜任、让自己感觉很棒的事情呢(competence)?最后,你能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吗(Relatedness)[?19?,?20?]?
隐瞒伴侣,将会一次打垮上面三个最基本的需求(thwarted?basic?needs)[?21?]。首先,说一个谎,要拿更多的谎来圆,你变得常常无法跟对方说真话、无法「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语言」。于是,你被自己的谎言绑住了自由。再来,每一次的隐瞒,就是对自己加一块罪恶的砖头。从欺骗当中我们无法得到成就感,反而会觉得自己很糟,才无法跟对方说实话。最后,我们很可能从中失去伴侣的信任,也失去这段关系。
(2)?由衷地信任
没错,与某房仲广告一样,各种恋爱心理?学的研究都倡导信任的重要[?17?,?22-24?],「信任」甚至可以抵挡隐瞒、暂时不说、甚至善意欺骗造成的伤害。当你打从心里信任对方的时候,对方说多说少都没有太多影响;但当你对他失去信任,他又什么事情都不跟你说,你就更容易疑神疑鬼、偷看她的手机简讯、趁他洗澡时偷偷浏览他的脸书讯息。而这些窥探(snoop)的动作虽然一时缓解了你的好奇与担忧,却往往会让彼此的裂痕更加深厚[?25?]。
(3)?真心地关怀对方
「我怕我跟他说我之前的经历,他会觉得我很烂、很脏、很随便。可是在他每次问我为什么我这么抗拒身体接触时、在他说想抱我拒绝时,我都从他落寞的眼神中感觉到他的难受……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我当然知道要说啊!可是,我就是说不出口嘛!的确,对于低自尊的人对伴侣说出自己的缺点或负面的经历时,通常会感到更糟糕[26]。但给予对方安全的感觉,是一种可能的解套[27,28]。你的关怀与无私的回应,将让他愿意说更多[29]──虽然这可能还是需要一些时间和等待。
所以,如果你的关系还算健康安全,还是找一个适当的时间,和对方谈谈说说比较好。说出自己的伤心难过、指出对方的缺点、甚至试着面对当前的问题,虽然可能会造成一些不愉快,但同时也会让这段关系变得更为强壮[11?,?30?,?31],他也才能知道哪里是你的底线、哪里又是彼此不能越过的界限。减少越多的不确定性,两人的感情才能走得更稳定!
很多事情不做,很多话不说,以后或许还有机会说,但届时的感受与体会必定已经有所不同。如果你总是跟自己说,过些时候再跟他说,那么他或许永远没有真正属于你的时候。如果你总是逃避面对你们之间的问题,那么你与他的关系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问题。踏出一步或许需要非常多的勇气,但是哪一个人不是在爱情里,挑战更多的自己?
注解
很多人绝口不跟伴侣提起做爱的经历、或是讨论爱要怎么做等等,是因为不知道要怎样开口怎样说。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学者发现透过「电视教学」的楷模学习,可以让在做爱前后更想跟你讨论,实际上也增加了做爱前的沟通[?32?]。
这边采用的是承诺(commitment)与关系满意度(Satisfaction)两个指标。
使用恋爱研究常常采用的伴侣互依模型进行分析(The?Actor–Partner?Interdependence?Model,APIM),想了解更多请读这篇[?33?]。
文中的统计数字与性别差异,均只描述平均值。尚须注意个别差异。
为顾及隐私与行文顺畅顾,文中所有个案与章首末故事均已经当事人同意改编重新缮写并经模糊化处理,无可供指认之虞。
第三篇:作文开头禁忌
一忌、陈词老套
有些文章开头总是从形势写起,言心称“在××的领导下,在××的支持和关怀下,在××的帮助下”有的文章开头总是“太阳”、“月亮”,“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些调子老唱,这些套路老用就成了令人生厌的陈词老套了。
二忌、故弄玄虚
有些文章开头,故意耍花枪,兜圈子,有意让人琢磨不透,进入“迷魂阵”,不愿将意思直截了当地写出来。仿佛这就是文章新颖巧妙的所在,见水平、见功力的地方。其实这种故弄玄虚的作法,恰恰是写作的弊病。
三忌、开头突然
有些文章开头,缺乏应有的交代,显得突如其来,没头没脑,不知所云。如写读后感,有的文章在不作任何交代的情况下就开始“感”起来了。写供料作文一开头就说“读了这个材料我有深刻的体会„„”材料内容只字不提就这样写,太突然了。
四忌、不必要的解释
文章开头,突如其来、不作交代不行,作不必要的解释也不行。如写《女排五连冠给我的启示》,要是一开头就用较长篇幅去说明女排的组成、女排五次获冠军的时间、地点,同谁争夺冠军等情况,就不必要了。当然,根据需要,适当对所写的问题作些解释也是必要的。
五忌、凭空抒情
有的文章的开头,特别是议论文的开头,不管与中心、主题有无关系,议论还没有展开,问题还没有说清,就“啊”“呀”不断,感慨万端。这种凭空抒情,只能叫无病呻吟。
六忌、绕大圈子
有的文章开头,不管中心需不需要,与主题有关无关,就先秦两汉、前村后店地谈开了。不着边际,空发议论,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绕了好大个圈子,才说到正题上来。
七忌、堆砌名言锦语
有的文章,开头想先声夺人,想不出好的办法,于是就把格言、警句等一股脑儿地搬出来,以为这样就算是个好的开头。其实这种做法带有很大盲目性,效果往往很差。
八忌、开头重复
文章只能有一个开头,可是有的文章有两个开头。比如有的文章本想从引用写起,写好后又觉得扣题目谈更好,于是又开个头。有的文章一开头就介绍背景,写好后又觉得首先应该揭示文章的中心,于是又开个头。这样都会出现两个开头。出现这种情况,可根据题目或中心的要求,取其一个开头即可。
九忌、盲目写景
写景的主要目的,或是为了突出主题,或是为了刻划人物,或是为了烘托气氛,如果与此无关,一般来说这样的写景是没有意义的。有些文章一开头就“花儿”、“鸟儿”、“草儿”地写一通,实在是不必要。
十忌、盲目引用
引用应根据主题、中心的需要,盲目引用应尽量避免。特别是供料作文,供给的材料如果很长,要是一开头就不加选择地大量引用,或全盘搬用,必然重点不明,主旨不清,文字不精,陷于盲目性,而且下文再谈到它,必然还会重复,所以引用应有所取舍和选择。
下面介绍一些高中生作文素材,高中作为开头的素材。
引名句,起点高远
引用名言警句、古诗词、歌词等作为文章的开头,可以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唤起读者的阅读情趣,同时也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使文章熠熠生辉。如:
(1)“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寿”。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属于海洋性文明的希腊文明,亦即西方文明,如同灵动的水,如同灵动的智者,追求变革,而属于大陆性文明的中国文明,却是一位长寿的“仁者”,是一座沉稳的大山,尊重传统,对“变”有天生的审慎。(江苏考生《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
(2)“从谏如流”常被用来形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古语云:“古之贤君,其从谏也,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由此可见,古人对此是非常推崇的。波兰的谚语也说:“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至此,我们是否可以下个结论:从谏如流,多多益善,听从一切的谏议?(山东考生《给“从谏如流”上把锁》)
例1引孔子及冯友兰的话导入,例2由古语及谚语入笔,切合题旨,意蕴丰富,既显示出考生深厚的文化积淀功底,又展现其灵活驾驭的才思。可见,把自己平时集锦的妙言佳句巧妙地安置在文章的显眼处,无疑会使开篇文采飞扬,魅力十足。
(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他这一问可谓一问问千古。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作出了人生最终的答案。但各家之言却如每个人的脸一样,各不相同。(《问世间情为何物》)
(4)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受这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启发,我想说:“答案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我们的脑袋,不是缺少思考,而是缺少角度。”许多时候,我们都迷惑于问题的不解或徘徊于多解的选择路口,怎样走便成了心中的疑团,往往举棋不定,左右乱倾,这时,就有换个角度考虑的必要,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旋转这只万花筒》)
(5)古人云:“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乐山之挺拔峻秀,乐水之轻盈灵动。无怪乎一条青溪会引来诸如李白杜甫的驻足凝视,会令众多得志或不得志的文人骚客甘愿在此了却一生,不原再“误入尘网中”。(《水的联想。》)
(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孟子曰:“若所行似善而非善,毋宁不为;若所行似恶而非恶,毋宁为之。”匆匆的人生路途,匆匆的行路脚步,匆匆的心灵选择。在这来去匆匆之间,又应点燃一盏怎样的心灯?(《心星点灯》
第四篇:谈话禁忌
交谈十二忌
(1)忌居高临下
(2)忌自我炫耀
(3)忌心不在焉
(4)忌口若悬河
(5)忌搔首弄姿
(6)忌挖苦嘲弄
(7)忌言不由衷
(8)忌故弄玄虚
(9)忌冷暖不均
(10)忌短话长谈
(11)忌问薪水财产
(12)忌谈婚姻年龄
道谢要注意时间、地点、语言的使用
应道歉的情况:当你打扰到别人,以及发生失礼、失陪、失约等情形
(2)道歉的方式
书信式
转达式
替代式
改正式
道歉的技巧:道歉要及时、态度要诚恳、道歉语要简明扼要,文明而规范、要有所醒悟,主动承担责任。
餐桌交谈禁忌
历史上,按欧洲人的餐桌礼仪是尽量保持安静,少讲话的。但近年来,宴请已成为社会交际、洽谈业务、联络感情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餐桌上边吃边讲,甚至“交谈第一、吃饭第二”的做法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常常把谈判桌上没有解决的问题移到饭桌上来,以图获得突破和进展。尽管如此,西餐桌上的基本礼仍应加以注意。禁忌大致有如下十点:
(1)急于要和近旁的某人交谈时,不要先用手碰人一下;
(2)最好不要隔着人交谈,特别是隔着两个人以上;尤其不要大声与餐桌对面的人谈话;(3)同身旁的人说话时,注意不要把背向着另一个人;
(4)满嘴吃东西时不要交谈。不要为了急于想讲话而吃得太快,不要一次往嘴里塞很多食物。如有人跟你说话时,应等嘴里的食物下后再开口;
(5)若不是主人,就不要过分地向旁边的女土劝菜,为动员她多吃而讲个不停会惹人讨厌;
(6)不要对餐馆的菜食烹调评论挑剔,也不要抱怨服务员的工作;
(7)若因健康或习俗等原因,不能吃某道菜时,不要明显地表示拒绝或厌恶,更不要做太多的解释,尤其不要谈自己的疾病;
(8)与近旁的说话,声音不要太高,但也不要耳语。如果不便公开讲,则应在另外合适的场合再谈;
(9)不要打断别人说话,也不要打听餐桌上别人谈话的内容;(10)控制一下自己说话不要过多,口悬河地一个人长谈,是让人厌烦的。不要与别人争吵,不要因与对方交谈不融洽而显露不悦之色。
凡涉及个人隐私的一切问题,在交谈均应回避
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五不问。
一是不问年龄。外国人的年龄是保密的,他们希望自己永远年轻,对“老”字讳莫如深。特别是外国妇女,一般24岁以后就不会再如实告诉别人自己的年龄了。
二是不问婚否。中国人爱谈论彼此的婚烟状况,外国人却不然。实际上,让一位老大不小的人向他人“交代”自己尚未婚配,并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妇女尤其如此。
三是不问经历。该问题既是对方的“老底”,也凝聚着许多悲欢离合,故不便随意谈论。
四是不问收入。每个人的收入都与他们的地位和能力有关,被外国人视为自己的脸面,所以是免谈的。那些能够反映出个人收入状况服饰的价格、汽车的型号、住宅的大小等问题都不宜触及。
五是不问住址。与外国人初交,不应要求对方留下住址。外国人一般不随便请人到家里做客,若留下了地址就不排除被人找上门去打搅的可能;当然,若是对方自己要求留下地址,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接听电话的礼仪禁忌
电话的接听通常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与修养以及对拨打电话者的态度如何。在商务交往中,以下的礼仪禁忌需要注意。
首先不允许接电话时以“喂,喂”或者“你找谁呀”作为“见面礼”。特别是不允许一张嘴就毫不客气地查一查对方的“户口”,一个劲儿地问人家“你找谁”,“你是谁”,或者“有什么事儿呀?”
万一对方拨错了电话或电话串了线,也要保持风度。切勿发脾气“耍态度”。确认对方拨错了电话,应先自报一下“家门”,然后再告之电话拨错了。对方如果道了歉,不要忘了以“没关系”去应对,而不要教训人家“下次长好眼睛”、“瞧仔细些”。
如果有可能,不防问一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助他查一下正确的电话号码。真的这样做了,不是“吃饱了撑的”,而是借机宣传了本单位的以礼待人的良好形象。
在通话途中,不要对着话筒打哈欠,或是吃东西。也不要同时与其他人闲聊。不要让对方由此来感到在受话人的心中无足轻重。
结束通话时,应认真地道别。而且要恭候对方先放下电话,不宜“越位”抢先。
在接待外来的电话时,理当一律给予同等的待遇,不卑不亢。这种公平的态度,容易为自己赢得朋友。
在通话时,接电话在的一方不宜率先提出中止通话的要求。万一自己正在开会、会客,不宜长谈,或另有其他电话挂出来,需要中止通话时,应说明原因,并告之对方:“一有空闲,我马上挂电话给您。”免得让对方觉得我方厚此薄彼。
遇上不识相的人打起电话没个完,非得让其“适可而止”不可的话,说得应当委婉、含蓄,不要让对方难堪。比如,不宜说:“你说完了没有?我还有别的事情呢,”而应当讲:“好吧,我不再占用您的宝贵时间了”,“真不希望就此道别,不过以后真的希望再有机会与您联络”。
第五篇:简历禁忌
姐要咆哮啊!应届毕业生们你们的简历太雷人了!!你们究竟会不会应聘啊!!不要怨HR不给你们打电话啊!!HR伤不起你...被你们的简历雷shi了!2013年10月26日 12:20:17
姐要咆哮啊!
应届毕业生们你们的简历太雷人了!!
你们究竟会不会应聘啊!!
不要怨HR不给你们打电话啊!!HR伤不起你们啊!!
咆哮完毕。
上周公司参加了某校的招聘会,并把招聘信息挂在了某校就业网上,然后你们懂的简历哗哗的就来了。
平白无故的姐是没时间在网上开贴闲扯的。
姐真的是受了刺激啊!
一届不如一届这句话在简历上得到了印证啊!
直播开始,瓜子茶水免费。
1、大家用学校统一格式的简历模板是OK的,可是如果是发E-mail简历,是不是应该注意一下邮箱设置呢!如果是求职的话,可以专用一个邮箱,姓名最好设为本名,这样HR收到简历发件人显示的是你的本名,而不是怪怪的网名。那个显示“伪男”的孩纸,你让姐说你点什么好(特别是点开一看还真是男孩纸)!
2、应届毕业生必然不会有太多的履历好写,这个时候很多同学会写上在学生会工作的经历,有时候到学校专场面试会遇到80%的同学都是学生会干部。我不是说不可以编造学生会经历,而是关键是,你写学生会经历是为了告诉HR什么。
手头现在两份简历,都是做过学生会工作的。
小a同学放在了“自我评价”栏中,她是这么写的:
多年学生干部经验,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听从组织安排,任务按时按量完成。小b同学放在了“实习经验”栏中,他是这么写的:
XX大学XX学院学生会纪检部部员:每周去学生公寓各寝室检查一下寝室卫生,督促大家爱护寝室卫生,受到大家的好评。
相比之下小a交代给HR的信息是她的能力,而小b同学就让我这类的HR忍不住想要咆哮„„大家请捂紧耳朵„„
学生会也算是实习吗!!你确定是检查“一下”而不是两下吗!!你应聘我们单位是要督促大家爱护卫生的吗!!还好评!!给我看看你信用呗!!包邮吗亲!!全5星好不好啊亲!!还好评!!给我看看你信用呗!!包邮吗亲!!全5星好不好啊亲!!
如果是招聘会递交简历,建议交自荐信+简历,应届毕业生可以附成绩单。如果是网投,我个人比较喜欢邮件里简短自荐,而简历只有一张A4。
为什么回来这么晚,刚才综合部部长到我这闲聊,还聊到了应届生的问题。我给她讲上周六我去某高校现场招聘,被雷的外焦里嫩。有个小女孩来递简历,长的很讨人喜欢,性格看起来很开朗,但是,直到她坐在我面前开始填表,左手还牵在她男朋友手里。喂,你们是来秀
恩爱的吗!!就算姐是枚大龄剩女也用不着你们激励吧!!后来问的问题基本是由女孩的男友抢答的,我比较懒的计较,因为这个女孩注定要放弃,可还是忍不住问她期望薪金,她看了看小男友,男孩说“三千!起码不得三千!”,女孩于是说三千,我于是问她专业课中那门掌握的比较好,或者说自己比较喜欢,女孩说,没有。
简历中无论是性格介绍,还是经历,还是学习情况,都不要忘记中心思想,你在应聘什么岗位。所以我认为应该根据应聘的单位和岗位适当调整简历内容,而不是不管应聘什么单位都一味发送同样的简历。
比如前几天我沟通的一个应届生,他先是看到我们单位在网站上的招聘信息,然后他打电话给我问了一些情况,我让他发简历给我,于是他就非常有针对性的发了简历。并且在自荐内容中说,为什么要去你单位呢,因为
1、„„所以决定留在大连发展;
2、有校学生会经验,组织过学生会工作„„懂得怎样既控制成本又带来效益的完成任务;
3、„„实习经历为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4、曾经到贵公司参观,留下了„„的印象;
5、„„自信胜任XX工作。多么严谨啊,严谨的都快做作了,我完全找不到任何拒绝他面试的理由„„(当然这个人我想后面大概还要提到,因为实在是太典型了啊啊啊,最终我们单位并没有用。)
至于2中的小a和小b,只是正好看到了这两个人的简历,就拿来说了。
首先我并没有表扬小a,小a的写法是不功不过的常见样式。如果说小b是故意来搞笑的,也行。但是毕竟HR会有很多种不同的性格,所以我个人不建议搞些特立独行的东西。我上文提到的那个孩纸也写了学生会工作经验。他的重点是,他在学生会工作中就很有成本控制理念了。相比之下是不是有了些不同呢?
3、关于简历的格式
这次的简历好在没有人忘记留电话号码。但是有个孩纸没有写毕业院校,我认为他是故意没写,于是打电话给他,他果然也不记得投过我们单位= =。好吧LZ是脾气很好的人,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单位,这个孩纸后面的发挥比较好了,态度很诚恳,并且表达了愿意从基层做起的心态。(好吧,其实HR目的性很强,有时候HR在故意等着你说他们喜欢听的话)。不知道现在网站上有的单位会不会要求大家不要用附件发简历。其实在收到海量简历的时候,HR也会闹心。这就是为什么我个人喜欢网投一页纸简历,打开迅速,打印省事。有的同学的简历很大只,好多证件扫描图都在里面,个人以为没有什么必要。前面有人说过了,就不罗嗦了,最好还是用word,然后如果是07以上版本请存成兼容模式。
4、请告诉HR你要应聘什么岗位
有很多单位在招聘信息中要求求职者在Email标题注明姓名和应聘职位,这样收到的邮件非常好管理。大概这些单位的HR都是在咆哮之后总结了经验教训。而我这次收到的邮件„„我想不咆哮也得行。太多太多的孩纸根本不写要应聘什么职位,一副反正我也没找到工作,就先发给你,你自己看着办吧的心态。
大部分的公司还是根据空缺岗位去选人的吧,特别是招聘简章上已经写的很清楚了,什么岗位需要什么专业的多少人。那最后HR在筛简历的时候就会根据岗位去筛。那些不写应聘岗位的,专业很对口还勉强好说,专业不是非常对口的就只能放在一边了。不要觉得HR神马都应该懂,有时候你们不同的专业但学习内容是基本一致的,HR不知道。
如果你觉得你想应聘某个公司,但招聘信息中没有列举你的专业,也可以电话先沟通一下,不要先把简历就发来了。
5、大家面试的时候不要给自己出难题哦。
周六招聘会的时候,左手边是三星公司,场面相当火爆了。我这边应聘的还不是很多,闲着的时候就看三星的热闹。有个男孩纸,说自己英语好,HR就问实际应用能到什么程度,那个男孩纸就说“你要是不相信就现场试试啊”,我当时就来精神了。三星HR说,那你就随便说点什么吧。男孩纸说,你来起个头吧,你问什么我答呗。注意,惹HR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HR可以不接招,但应聘者不一样。三星HR马上说,不用,你就介绍一下你的学校吧。男孩纸完全没有准备,发挥的极其糟糕。
大家可以自己总结,如果是我的话,我肯定会给自己留后路,我会说自己的英语“日常交流对话没有问题”。而且,如果应聘可能需要外语能力的岗位,一定要事先准备一下。话说突然让介绍学校这个挺狠的,不过如果准备过的话也可以过度到介绍自己专业上啊。
看到哪说到哪,Email点开一看只有一句话:请你给我一个机会,我会还你一个惊喜。呃„„姐做HR以来好像还没有过任何惊喜,只有不断的被雷啊= =
就不能多写几句发自肺腑的吗T T
其实做HR挺好玩的,你们能想象吗,人看着老优秀了,姐几乎就要惊喜了,都马上办上岗了才发现是刚从精神病院跑出来的„„
还有拿着大砍刀来的,进屋就先把衣服脱了,跟姐吼,你看老子身上的刀疤,老子不怕死。呃„„可是姐怕死„„他还说,你是好人,我在单位我尊敬你,我不能给你惹麻烦,可是出了单位发生什么事你也管不着我(他是冲他主管领导来的)。姐是该高兴还是该„„呃,怎么着啊„„
吐槽通道:
不要跟姐说“你不知道吗”,不好意思,姐真的不知道
姐只知道6年前我即将毕业的时候,是可以全职进入工作状态的,毕业论文是熬夜完成的,只是答辩和毕业典礼请了两天假。可是现在面试,你们居然跟我说“我现在不能工作,你不知道吗,我们大四需要毕业设计。”,可是大四最后半年不就是留出来的实习期吗,“你不知道吗,只要找单位盖个印就行了,不用真的上班。”„„姐真的不知道„„你这个态度姐只能默认你是没玩够„„
姐知道很多时候大学生学习的东西和实际是脱轨的,需要到岗位上再培训的,可是姐还是想知道你们在大学学会了什么,你们的专业特长在哪里,可是你却跟姐说,“你不知道吗,大学学的东西工作中都是没用的,我不会什么,但我觉得只要学习能力强就行了呗。”
姐想让你们从基层做起是因为你们的专业不是特别对口,而且姐需要你们了解基层好能管理基层工作,你却对姐说,“去基层啊行啊,你不知道吗,单位不都是这样的吗”
真正关心你们的HR姐你们伤不起啊T T
说到这里我问一下,大家实习的时候实习单位给不给工资?
我们单位是给的,而且提供集体宿舍。工资每个月还在涨,跟正常社会招工试用期差不多。
我当年实习的时候学校给了我200快钱的实习费让我交给实习单位。不过我没交,我当时的单位也是正常每个月给我发工资的。
至于简历,每个HR喜欢的风格是不同的姐自己是HR,但应聘其它公司(汗一个,只有那么一回,还没成功)的简历还是被说的很难堪„„
那家公司特别注意简历是不是对能力方面突出介绍了。如果是有工作经验,突出能承担什么工作是必须的。没有工作经验的怎么办呢?我自己在看简历的时候只是会注意有什么亮点,比如都是会英语,有个孩子还会俄语,我就会想哦我们单位还有对俄业务,他的优势要大些。
优势啊优势啊,不同的岗位究竟需要什么呢?
这次招聘会,有些应聘者是企管专业的,但他们没有接触过质量体系。哎呀,是不是有人要说了,你不知道吗,大学都不学质量体系的啊。
哦,姐当年也没学过,但是去年招的大专孩子,他们学过,还有内审员证,虽然具体一问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
质量体系对人力资源招聘方面有很强的规定,我们招聘的岗位需要对照职务描述书,有些是必须符合的,有些是可以经过培训达到岗位要求的,这个外审的时候有人要查的,虽然我们也不会完全按照职务描述招聘,但总归也是对应去做相关工作的。所以究竟什么是岗位优势呢,我也建议大家看看质量体系的书,很简单的看看应该就能了解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