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你识别小印的种姓[本站推荐]
印度特有的种姓制度是自千年前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为了显示自己尊贵种族而逐渐建立 起来的,虽然已从宪法中废除,但种姓制度在印度仍然盛行,基本上和不熟悉的印 度人谈种姓是不礼貌的,对方会很敏感,但也有一些高种姓即使你没提到这个话题,他 也会骄傲的主动告诉你“我的家族属于婆罗门”,或者“我的姓氏属于刹帝利”,发展到现在印度的每个种姓又划分为N多个亚种姓,目前印度共有4000多亚种姓。
印度的种姓不仅是等级的标志,它影响到印度教徒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种姓内部婚配,一般人们只会在同种姓中寻找配偶,一些严格的教徒甚至在必须要求对方是相同亚种 姓,印度男人可以娶比自己低一个种姓的女人为妻(称为顺婚,是男性特权),而女人 却不能嫁给比自己低种姓的男人(这是逆婚),这种情况将有有辱家族门风的大事,此 女将被开除出自己的种姓,她的孩子也将会沦为贱民,为人欺辱。
除了内部婚配,印度教徒还必须从事自己种姓所规定的职业,而不能自由求职,不能从 事比自己种姓低,或者高的职业,也许你会说这职业和种姓有什么关系,谁能看出来呢 ?其实不然,在印度教内部有些严格的规定,比如一个人经营一个小工艺品店铺,那他 十有八九是吠舍种姓,种姓和姓名也有直接关系,如果这个人的姓氏是Gupta“古普塔”那他 200%是吠舍,如果一个人是寺庙的祭祀,那绝对是婆罗门跑不了!当然也有家庭破败的 婆罗门从事低等的工作比如厨师,因为婆罗门做的饭菜所有种姓都可以吃,而低种姓做 的饭,高种姓是绝对不能吃的,也有发迹的低种姓受了教育踏上仕途的,但毕竟是极少 数……
下面讲,我们作为外国人如何简单的识别印度教徒的种姓:)
虽然现在印度的种姓繁多,但终归有几个大的等级:
第一等级:最高贵的婆罗门:掌管精神世界的神职人员。
第二等级:刹帝利: 掌管世俗权利的国王和武士
第三等级:吠舍: 从事农业,牧业,手工艺,商业的公民。
以上三大种姓是印度教的高种姓,可以学习经书,获得精神上的重生,所以也叫“重生 种姓”。
识别方法:这三大印度教高种姓的男性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佩带“圣线”,在高 种姓男孩出生后要进行佩带“圣线”的仪式,“圣线”由3股拧成,婆罗门男孩佩带棉
线,刹帝利男孩佩带亚麻线,而吠舍男孩佩带毛线,作为高种姓的标志,所以当你看到 一个印度男人,只要看看他的手腕就知道他的种姓位置了,如果有线圈说明他出身高种 姓,然后只要辨别一下线圈的质地,他所属的种姓大的等级就明了了……如果没有 圣线,说明他可能来自低种姓或贱民,或者是非印度教徒的信仰其他宗教的印度人,是不是很简单呢……印度人服装多是短袖或把袖子挽起来,所以很一目了然的哦~~
接着说,在这3大高种姓之下,就是印度教低种姓,其实种姓制度并不复杂,只有一个 低种姓大类,那就是奴隶种姓“首陀罗”。在现在的印度他们大都从事苦力等体力劳动,比如打扫卫生,车夫,工地工人,搬重东西的脚夫……虽然都是从事体力
劳动也有区分,比如有扫低的种姓,洗衣服的种姓等,这从他们的姓名上已经标注的很
清楚,而且扫地的种姓不能洗衣服,洗衣服的种姓不能打扫厕所,打扫厕所的种姓是最 低贱的,所以从事最低贱的劳动……他们是没有资格佩带圣线的,也没有
资格学习经书,如果他们敢朗诵经文要被割掉舌头的,但是他们还不是印度社会中最生 活最痛苦的人……
在低种姓之下还有一群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印度人---“贱民”!
他们是最痛苦的人,从事着最肮脏低贱的工作,他们也被称为“不可触摸者”,如果哪 个印度人不小心碰到了贱民会被认为受了“污染”,要请祭祀做法式来消除,贱民没有 受教育的权利,不被允许学习宗教经文,不允许进入寺庙,不许进入商店等公共场合,不能在公用的饮水处喝水,不能和其他人并肩行走,甚至如果他们的影子碰到别人都是 不允许的,自古贱民经常因为无意中冒犯其他人而被活活打死,烧死,无人来管,他们 不被允许融入印度社会,一般都是居住在单独的偏僻村落……
生活习惯上,贱民也有禁忌,比如印度是个喜爱佩带首饰的民族,但贱民妇女不允许佩带首饰,贱民男人下雨天不许打伞,不能穿鞋……当然,印度几千万贱民也在进行抗争,历史上曾有一位贱民出身的总统,但毕竟是特例……
HOHO,再说说别的宗教,比如印度的穆斯林,另人心驰神往的最著名建筑泰姬陵就 是个伊斯兰建筑,在印度穆斯林聚居的城市,男人戴着白色的小帽,女人黑纱裹身遮面,绿色和新月形是伊斯兰的标志,不过印度的伊斯兰文化也有自己的特点,目前印度1 亿穆斯林中的大部分都是历史上因为不堪忍受高种姓欺压的低种姓和贱民改宗的(印度历史上有多次类似的低种姓不堪忍受压迫转而改信伊斯兰教,和佛教的事情),所以印度的穆斯林中有相当一部分还保留着印度教的种姓,也算是个特
色吧……呵呵
最后说两句锡克族,锡克人应该算是印度人中特点最明显,最好辨认的民族了,他们的 聚居地旁遮普是印度最富庶的邦之一,但凡此地出身的人,无论什么民族,无比自豪满 满,走到哪里都要告诉别人他是旁遮普人,一句“我来自旁遮普”比“我来自新德里或 孟买,还要拽~~这还是因为锡克人的勤劳,旁遮普是当年印度政府“绿色农业
”政策推行的最好的邦,曾经创造以不到2%的人口,提供印度50%口粮的奇迹,因为锡 克人鄙视乞丐,认为不劳而获是社会毒瘤,所以印度庞大的乞丐大军中绝对不会有锡克 人。
锡克人是最骁勇善战的民族,历史上在旁遮普地区创建了强大的帝国,如果不是印度军 队里对锡克人当兵有名额限制的话,恐怕印度部队都要是锡克人的天下了。
识别方法:传统锡克人的“5K”大家都知道吧(锡克教规定信徒须严守五个服饰标准,称之为5K:著短裤、蓄长毛发、插发梳、戴腕环、配短剑),所以传统的锡克人一望便知,不 过现在有很多锡克年轻人已经不再做传统装扮,已经剪了短发,剔掉胡须,不包头布了,我看过一个锡克男人传统装扮和剪发以后穿现代装的扮相,哈哈简直是两重天,根本看不出是同一个人,对于现代装的锡克男人也有一个办法识别,虽然
他们不再蓄发,蓄须,包头布,但现代装的锡克男人仍然保留着其中一个“K”,那就 是佩带铁手镯,所以,还是看手腕,以不变应万变,即
使一个印度人穿着再时髦,如果他手腕上佩带着铁质地的手镯,那么他必定是个锡克族
男孩!~~~
----------------
看看印度特色的挂票~~
据说印度的火车是可以招手就停的,不知道真的假的……有机会大家找几个小印问问哈,反正学校的小印这么多……
第二篇:教你识别食品安全标识
教你识别食品安全标识
一、“QS”标志
“QS”是英文“Quality Safety”的缩写,意为“质量安全”,表明食品符合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据国家规定,国内从事米、面、油、酱油、醋的加工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方便面、饼干、罐头等必须有“QS”标志方可出厂销售。
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无公害农产品能够把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主要强调其安全性,是最基本最起码的市场准入标准,普通食品都应达到这一要求。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丰收,绿色象征环保和安全。
三、绿色食品标志
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国际上通常都冠之以“绿色”字样,目的是突出这类食物与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关,涉及到食品的事物定名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级别比“无公害农产品”高。
四、有机食品标志
有机食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水产品、禽畜产品、调料等。这类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和添加剂。对生产环境和品质控制的要求非常严格,是更高标准的安全食品。目前,在我国产量还非常少。
第三篇:教你识别校园网贷陷阱
教你识别校园网贷陷阱
近年来,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群体,以贷款平台、校园分期购物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渗入校园,宁静的象牙塔成为网络借贷平台争夺的地盘,近日,人民日报也发文指出,要警惕校园网贷风险。
对此,妙资金融提醒,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因此千万要保护好自己,遇到可能的借贷陷阱,要提高警惕。妙资金融理财师在此也将教你如何识别网贷陷阱。
网贷正入侵校园
“0利率、0担保、无服务费”,借助诱人的公告和“网络+代理”的模式,网贷正在大学生群体中飞速蔓延。而大学生陷入“网贷诈骗”的事件也是层出不穷。
此前有媒体报道,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一名学生,用十多个同学的信息网贷了70多万元,自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同学们则不停地接到催款通知,严重影响学习生活。
此外,也有不少大学生在兼职时候掉入网贷陷阱,被所谓的代理人、业务员等诱骗填写网贷资料,最后不仅钱财落空,自己还背上借贷的信用污点。人民日报近日发文表示,要警惕校园网贷风险。
妙资金融理财师也认为,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且并没有形成经济收入,因此更要保护好自己,遇到可能的借贷陷阱,要多一个心眼保持警惕。
如何识别网贷陷阱
妙资金融理财师认为,校园贷问题频出,一方面与提供贷款的平台审核存在漏洞有关。如有些甚至举着身份证拍个照,读一段话录个视频就可通过审核。而另一方面,与大学生自身也脱离不了关系。
事实上,大学生财商观念方面存在不少误区。最近,清华大学发布了当代青年财商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有三成90后大学生期望投资年化收益超过10%,但他们对风险的甄别能力却明显不足。
成熟的投资者都知道,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但在大学生群体的眼中,市场上必然存在高收益、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的理财产品。
对风险认知的不足,反过来也让大学生对网贷的鉴别能力直线下降。妙资金融理财师发现,很多大学生对网贷所产生的利息并没有概念,或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许多大学生还不知道年利10%与月利10%到底有多少差别。如此也让不少违法平台有了可趁之机。
面对各种违规的网贷平台,如何保护好学生自身的安全?妙资金融理财师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1.保护好个人的身份信息,无论是身份证、学生证还是支付宝、银行卡账户,都不宜随便透露给他人,哪怕是学校的熟人(包括老师、学长、室友等);
2.正规公司都有正规流程,放贷之前就要求交纳费用的贷款公司统统可计为骗子公司,请不要相信;
3.购物分期需量力而行,且要综合比较,同时切忌以贷还贷;
4.以贷款培训作为入职前提的公司也可直接列为骗子公司,可上工商局查询;
5.无论在任何场合之下,都要谨慎充当担保人,否则要承担贷款连带责任。
第四篇:数据分析师教你识别数据陷阱专题
数据分析师教你识别数据陷阱
随着大数据概念的普及和人们对数据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数据分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企业中,现在很多做销售、市场的企业人员已经开始用数据说话,很多企业也已经开始借助数据进行决策和管理,量化经营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中颢润数据分析师事务所认为,与此同时,专业的数据分析师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也被评为未来十年最有前途的十大职业之一。
在中颢润看来,作为一名数据分析师,保持对数据的敏感性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这里所说的数据敏感性不仅是指能够发现隐藏在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还包括能够辨别数据的真伪。因为随着数据产生量的爆炸式增长,一些假的、有问题的数据也不断出现,这些数据有些是由抽样误差或采集过程引起的,有的则是出于某种目的人为造成的,而且有些错误的数据还非常隐蔽,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从而造成错误的判断甚至因此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作为中颢润的一名数据分析师的长时间的经验总结,对待这类数据不能人云亦云,需要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要透过数据的表面看背后的真相和存在的问题,下面举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案例来说明如何看清数据的真相。
1、失业率
失业率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个指标,也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这些年,中国政府一直将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作为一项重要的执政目标,每年也都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然而,以大多数人的感受来说,实际的失业率似乎比4%要大,而且有时候感觉会差很多。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实际统计数据与民众自身感受之间的这种差距呢?要弄清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看一下失业率的概念和统计方法。
失业率是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百分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两种失业统计方法。一种是行政登记失业率,另一种是劳动力抽样调查失业率。两种失业率都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中国之前一直采用城镇登记失业率来衡量失业情况。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分子是登记的失业人数,分母是从业的人数与登记失业人数之和。在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不包括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由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计算方法我们不难看出,一系列限制使得这一指标的代表性大为降低。由于很多真正失业的人不一定去登记,加上农村的农民就业没有包括在里面,而最近几年2.5亿农民工群体已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就业群体,而且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45到60岁之间的人仍工作在第一线,然而他们却都没有被纳入到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统计范围之内,因此实际每年公布的登记失业率数字,比调查失业率要低。这也成为城镇登记失业率饱受诟病的原因,也是造成实际每年公布的失业率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感受相差较大的最根本原因。
正是基于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些明显的缺陷,中国政府决定,从2011年开始,不再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而采用“调查失业率”。2013年9月9日,中国首次向外公开了调查失业率的有关数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将给世界传递持续发展的讯息》透露,“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6%;5%的调查失业率和2.4%的通胀率,均处于合理、可控范围。”5%的调查失业率,高于此前人社部公布的一二季度均为4.1%的登记失业率,可以说更具有说服力。但这一数据到底是否准确、代表性如何,需要对调查失业率的计算方法、抽样方式、方法、调查范围等深入研究之后才能判断其最终的代表性。
二、死亡率
死亡率的概念大家都不陌生,而且一般也不会产生歧义。但是如果死亡率被用在不恰当的场合,那么同样会出现问题。
以一个经常被引用的故事为例。在美国和西班牙交战期间,美国海军的死亡率是千分之九,而同时期纽约居民的死亡率是千分之十六。后来,海军征兵人员就用这两个死亡率来证明参军更安全。那么,这个结论正确吗?显然是不正确,因为这两个数字根本就是不匹配的,当兵的一般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而居民的死亡率是包括老弱病残等各类人群的一个综合数据,而老弱病残者又是主要的死亡人群构成者,这
些人拉抬了整个居民的死亡率。所以正常应该是用同年龄段的海军和纽约居民的死亡率来作对比,从而判断参军是否安全。一般情况下,相同年龄段的海军死亡率应该是高于居民死亡率的。
这一案例说明数据之间要具有匹配性才能进行对比。不具有可比性的数据有时候会很隐蔽。不容易发现,这就需要分析师有更敏锐的观察能力。比如某个零售企业想计算2013年11月前十天的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多少,表面上来看这两个数据是可以直接对比的,有匹配性。实际上对以规律性非常强的零售企业来说,周末对销售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翻开日历会发现,2013年11月的1~10日比2012年11月同期多一个“星期天”,这就容易使对比结果出现误差。因此,对零售企业来说,最好以周来进行对比。
三、离婚率
中国离婚率连年递增,婚外情成婚姻最大杀手,从年龄结构看22~35岁人群是离婚主力军,36~50岁年龄段是婚姻平稳期,50岁以上人群离婚率上扬,从教育背景看,学历高低与离婚率高低成反比,学历越低,离婚率越高,学历越高,离婚率越低。这些结论似乎与我们的日常感受比较吻合,但需要注意的是离婚率的计算公式是否科学合理。现行的离婚率公式是这样的:离婚率=离婚数/结婚总数,乍一看,没有任何问题。以2012年为例,2012年的离婚率就是2012年离婚数除以2012年结婚数?但仔细研究会发现,2012年离婚的人和结婚的人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这样计算的结果容易广大人民群众造成误解!
实际的离婚率计算公式应该是:2002年结婚人群在2012年的离婚率=2002年结婚且2012年离婚总数/2002年的结婚总数。此外,如果我们对2002年结婚人群从2002年开始到2012年为止,每年都计算一个离婚率的话,还可以分析每年的离婚率变化情况,是否真在第七年的时候达到最高值,即通常所说的七年之痒是否真的存在。
与离婚率的概念类似,很多零售企业每个月都会计算的退货率,也需要分门别类才能正确的计算出来的。
以上中颢润仅仅列举了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指标的数据陷阱问题,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时候是数据的确有错误,有时候数据虽然正确,但计算方法或者使用场合不正确,或者对比不匹配,同样会误导我们。因此,虽然我们不能每个人都成为数据分析师,但多尝试从数据背后看问题,多培养数据敏感性,仍然会使我们获益匪浅。
第五篇:四句话教你识别谁是贼
人的一生最少遭受3次犯罪侵害,谁都少不了。在座的中老年朋友可能遭受过几十次。所以你们今天肯定不会白来,因为你会了解到人的一生最少要遭受3次犯罪侵害。其中几次是盗窃?最少是2次。如果你要是遭受10次侵害,其中七八次可能是偷是抢,偷抢可能会伴随着我们一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面对盗抢。大伟提示
防范犯罪要更胜于防范非典。这一代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性格、做人等方面可能均有欠缺,当犯罪侵害他们的时候,他们往往是束手无策的。现在的孩子中,有41%被打骂过,36%受过犯罪的侵害,这包括盗窃、抢劫和威胁。根据外国犯罪学家的统计:人的一生最少被犯罪侵害三次。忠告一: 如何识贼
现在,我教大家怎么认识贼,很简单,就四句话: 贼眼左右乱看,手拿报纸雨伞,男的衣着平凡,女的花枝招展。
你们来这儿上课,听我讲了一上午,肯定觉得很累。待会儿你们回去的时候,上了公共汽车,如果发现有人眼睛一会看东,一会儿看西,滴溜乱转,那他是谁?要么是贼,要么就是便衣警察,就这两种人。“贼眼左右乱看,手拿报纸雨桑”你再看他手里拿没拿报纸或雨伞,如果拿了,那更肯定他是贼了。大家看,假如这是一张报纸,他这么拿着,人一多,他在你身边挤来挤去,没一会儿就把你兜里的钱掏出来了。“男的衣着平凡”,男贼一定是灰头土脸的,穿得很平凡,他混在人堆里,你找不着他,好开溜。“女的花枝招展”,你看到一个女孩子长得巨漂亮特高挑,那她很有可能是贼王的女秘书。为什么?为什么女贼很有可能是漂亮的女孩呢?因为男同志在漂亮的女孩面前防御系数为零,所以女贼打扮得花枝招展。看了这四句话,才知道原来识别贼也是有据可循。你懂得识别贼以后,就会一生不遭贼的侵害。所以大家以后没事练练,比如在火车上待着没事,就看看周围哪个是贼。●江南贼王
贼分大贼和小贼。我曾经认识一个贼,他是江南贼王,今年62岁,我管他叫老王。他在监狱里服了32年刑,在江湖上的名号“洛阳牡丹花”。全国贼王比武大赛,他得了第三名。因为我们俩在央视做过节目,也在北京电视台做过节目——《教授PK贼王》。我就问他:“老王,你拿不拿手练油锅夹肥皂啊?”老王一听就特别难受,说:“你怎么这么看不起我呢,用手夹肥皂那都是小蟊贼才干的呀!”我说:“老王,那你一般都干点什么呢?或者说你觉得这一辈子最提气的事是什么?”他说:“我啊,就雇了一搬家公司,当着派出所所长的面把派出所的保险柜给扛走了。”我一听惊呆了,我说:“你牛啊!行啊!后来呢?”老王说:“后来不就蹲了32年监狱嘛。”他接着说:“你注意啊,这个贼分小贼和大贼。小贼呀,就练练用手夹肥皂,你不用害怕他们,怕就怕大贼。
我们可以让孩子,在坐汽车的时候看看周围,让他从小懂得识别贼不是坏事。他多长个心眼,要不然等到老了还被偷。
有一个女同志,今年58岁了,她儿子在北京上大学。她问我:“王老师,我儿子在北京上大学,我去看他,在棉裤里头缝了一万块钱,左手摁着,右手摁着,然后再拿眼睛盯着,结果到了北京,啊,钱就没了!王老师,你给我讲讲,这一万块钱是怎么被偷的呀?怎么就没了呢?” 忠告二:近身扒窃十一招
小偷偷东西一共有近身扒窃十一招:遮、割、抢、撞、调、分、拎、换、色、麻、夹。遮,拿书或报纸遮着。割,拿单面刮胡子的刀片割。撞,他从你身旁走过,假装一撞,东西拿走了。调,拎,你把包搁这,他给你拎走了。换,他手里拿的包跟你的包一样,你一眯眼,他就换走了。色,利用美色来障你的眼。麻,麻醉,使用药剂。夹,就是手快。
这些都是小蟊贼的常使的招。那么大贼用什么招呢?用智力。就像刚才这个母亲,她的一万块钱是怎么被偷的呢?贼用的是“分”,分散注意力的分,这是最厉害的手段。
解放前旧上海有个警察局局长,他和一个小偷打了个赌。小偷说:“局长你别牛,明天早晨10点钟之前,我准能把你上衣兜里的金怀表给偷走。”这个局长说:“行,你牛啊,在明天上午10点钟之前,你要是能把我这金怀表偷走,你这一辈子就在上海偷吧,我不抓你。”俩人定下君子协议。第二天早晨,公安局局长在黄浦江边走,走着走着突然听见黄浦江边的钟声,“当当当„„”响了10下。局长一摸上衣兜,金怀表还在兜里,乐了,还没有偷走嘛。正在这个时候,由远而近走来了一个乞丐,身上的衣服很破烂,一瘸一拐地走到局长跟前。两个人擦肩而过,就在擦肩的瞬间,这个乞丐回头吐了一口脓痰。这口痰不偏不倚落到了局长的皮鞋上。局长一看,感到真恶心。这个乞丐也吓坏了,连声说:“这怎么办哪?”同时,赶快拿出一块破手绢给局长擦皮鞋,一下、两下、三下,擦到第三下的时候,局长的金怀表没了。这就叫“分”,分散你的注意力,这是大贼惯用的手法。
假如你坐火车时,突然旁边有两口子打架,那老婆“啪”给老公一个大嘴巴,这时候你要小心;或者,你突然发现脚底下有好多面值100的钱,小心;或者,你的衣服突然着火了,有人拿烟头把你的衣服点着了,小心。这些情况说明贼很可能就在你的身边,而且是大贼。那么怎么防贼呢?怎么让孩子从小就要知道防贼呢?我们有这么一首小歌谣: 男人只带一百元,不带今天不用钱,可怜多少英雄汉,败在露富这一关。
男人只带一百元,这是两年前我说的话,现在物价涨了,咱们应该改成“男人只带x百元”。为什么?你身上带的钱越少,被偷的可能性就越校在西方犯罪学里有这么一个理论:减少犯罪所得。防贼三招
第一招,增大犯罪代价。比如说家门安上两道锁,贼撬开了一道,又得再撬开另一道,多花时间和精力,这叫增大犯罪代价。
第二招,增大犯罪危险。比如说在门口安上一盏灯,有人经过灯就亮了,大家都能看见,这叫增大犯罪危险。有人说:一盏路灯,就是一个警察。所以记着,晚上家里要是没人,就把灯都打开。
第三招,减少犯罪所得,就是身上尽量少带点钱。
咱们到饭馆里去吃饭,饭馆里一定有一张小纸条:“民警同志提示你注意钱财。”中国警察的这句话对不对?对,但是没用。咱们来比较一下中国警察和英国警察谁聪明,英国警察常教育民众“不带今天不用的钱”。比如说坐在前排的这位女士,你今天到这儿来听课,不用带一万块钱来,带够买书的钱就行了,呵呵,也就30块钱。这就叫做“不带今天不用钱”,这是一个好习惯。现在的女孩子手里头都拿着一个大钱包,一打开里面100元一张的钱有一打,还装满了银卡金卡。上了汽车,她还拿钱包占座,往那一扔,自己买票去了,贼不偷你才怪了。所以大家记住:“男人只带一百元,不带今天不用钱,可怜多少英雄汉,败在露富这一关。”
忠告三: 偷的就是“显弱露富”
小偷偷你,偷的就是四个字:“显弱露富”。小偷进这屋会偷谁,肯定不会偷我,因为我穿着警服。偷谁呀,偷小孩子吗?小孩子身上没钱,他也不偷。中老年朋友、女士,小偷偷得最多,吃柿子专拣软的捏。还有一点,不要露富。你看今天这一溜,左边这位男同志西装革履,戴着金边眼镜,小偷一看,嗯,4800元。右边的那位女同志穿的衣服很好,很时髦,嗯,3600元。一看王大伟,穿得衣服不到100块,小偷肯定不会偷我。小偷就是专偷那些“显弱露富”者。所以一定记住,出去一定不要露富,做人要低调,这也是做人的学问。那么,显弱露富在现实生活中会导致什么下场呢?我家住xx商场附近,有一次我从那经过,看见一个女孩子,个子不高但挺漂亮的,二十七八岁,站在商场门口直跺脚,一脸苦相。围了很多人,我就问那个女孩:“姑娘,你怎么了?”原来,她刚结婚,和老公来北京旅行结婚。她老公是养牛的,那牛拉一泡大便就能卖一毛七分钱,发了,非常有钱。两口子带了3万块钱从山东到北京来旅行,临走的时候还剩5千块钱。她老公就说:“咱俩说好了,到北京来要花完最后一分钱。”于是他俩就上长安商场买金链子去了,老公站在离他老婆一米五远的地方,两个人低着头各看自己喜欢的金链子。小偷一看,她是外地人,又穿得漂亮。他们这是显弱,接着他们又露富。她老公拿着个信封,里边装着5千块钱。老公正低头看,听见背后传来了一个娇滴滴的声音说:“把钱给我。”他连头都没回,就把钱给人家了。他老婆隔着他一米五远,看了一会儿说:“老公,这条项链挺好啊,把钱给我。”“我刚才不是把钱给你了吗?”大家看,那个女贼有多聪明,连偷都不偷,站在后边看着,看了一会儿说“把钱给我”,就把钱骗走了。这个女孩子在最痛苦的时候哭不出来,就急得在商场门口跺脚。这是我们生活中一个泪的教训。
有人质疑,我在这儿讲小偷还脸上带笑,配当警察吗?你们这些警察吃干饭的吗?那些小偷那么猖狂,你们为什么不打击他们?甚至有的女孩说,以后抓住小偷要把他们的手都砍了,他们就不会偷了。假如我们现在把小偷抓住,一律把他们的手砍了,犯罪率会不会下降?不会,就算你把小偷的手全都砍了,照样有犯罪。为什么呢?我再给大家讲个小道理,产生犯罪的根源在社会,社会有好多的振荡源,这些振荡源引起社会振荡,再引起犯罪,不是说砍了罪犯的手就能杜绝犯罪这么简单
西方犯罪学小秘密 杀了小偷怎么样? 在300年前,英国有几百种死刑,小偷就会被判处死刑。那时英国,有这么一个理论:如果每次绞死小偷都让大家来看,就会把大家都吓唬住,以后就没有人敢当小偷了。为此,当时的英国人做了一个实验:伦敦一共有8万人,组织2万人去看小偷被执行死刑,当时小偷一偷东西就把他绞死。结果没想到执行死刑的那一天,这2万人中混入了大量的小偷,他们早就瞄好了钱包和金怀表,就等着绳索套上死囚的脖子,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二三,拽”的时刻,把钱包和表夹出来。这非常具有讽刺性,但却是英国历史上一个真实的实验。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单凭把小偷痛打一顿,或者砍断他的双手,甚至把他判处死刑,就能够减少犯罪是不可能的。
那么减少犯罪有哪些可行的方法?在坚持严打的同对,教会孩子们,怎么识别小偷,怎么防范小偷。这些才是预防犯罪真正有效的手段。
还有的朋友说:“不对呀,只要我们家里都安上闭路电视,安上栅栏,安上防盗的各种锁,小偷不就偷不了了吗?”这个观点对不对?不对。美国人在30年前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叫“无犯罪城”,但是最后以失败告终。关于这个实验,我们在前面的讲座中已经讲过,敬请关注!破解贼经:“四听八看”
接下来我就要讲防范盗抢。现在的小偷,他们都有自己的“贼经”: “一三五偷,二四六不偷,阴天下雨不偷,心情不好不偷。”
把这些“贼经”整出来一看,它还可以叫做“四听八看”。听什么?看什么? 贼听
一听:敲门听反应 二听:窗户里边风 三听:睡觉打呼噜 四听:楼道脚步声 贼看
一看:电表转动 二看:物业打分排名 三看:破窗 四看:报纸与牛奶 五看:门口灰土 六看:老式防盗门 七看:小区保安 八看:小区照明
小偷到你家先把电表和水表打开,一看水表走字,就说明你家里有人在洗菜,一看那电表走字,但是走得很均匀,这可能是你家里有一个冰箱,他得先把你家的情况摸清楚了。第二个,他上网查小区物业排名,如果一查这个小区物业排名比较低,就说明这个小区的保安不行,就要在这个小区下手。第三个,他就要看窗户,这叫破窗理论。各位今天回家,完成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擦窗户。你要是不擦窗户,小偷一溜达,发现谁家窗户不干净他就偷谁家的。为什么?家里没人。还有小偷一看阳台上晾的都是女孩子的衣服,就乐,他肯定要偷这一家。怎么办?上你爸那儿借几个大裤衩挂上,这样可以防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