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科院生态学复习题.doc生科
生态学复习题
1、生态学: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①生物环境:同种或异种其他有机体;②非生物环境:温度、水、阳光、风。
2、生态因子: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温度、水分、CO2、(食物)、氧等。
生态因子作用生特点①综合作用 ②主导因子作用③阶段性作用 ④不可替代性作用和补偿性作用 ⑤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3、生态幅(生态价):在耐受范围最低点和最高点(或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
4、贝格曼规律:来自寒冷气候的内温动物,比来自温暖气候的内温动物个体更大,导致相对体表面积变小,使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减少,有利于抗寒。
5、阿伦规律:冷地区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却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6、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7、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他栖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
8、种间竞争:指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而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
5、种群动态: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即研究下列问题:①有多少②哪里多,哪里少③怎样变动④为什么这样变动。
9、存活曲线
以相对年龄(平均年龄的百分比)作为横坐标,存活率作纵坐标得到的曲线
A型:凸型曲线,表示幼体存活率高,而老年个体死亡率高。表示在接近生命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例如大型兽类和人的存活曲线。
B型:对角线型,表示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有一个较稳定的死亡率。许多鸟类的存活曲线接近此类型。C型:凹型曲线,表示幼年个体死亡率高,产卵鱼类、贝类的存活曲线接近此型。
10、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
11、生物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12、演替:指在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替现象。
13、生态效率:又称林德曼效率,是指n+1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占n营养级获得能量之比,它相当于同化效率、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的乘积,即:
林德曼效率=(n+1)营养级摄取的食物/n营养级摄取的食物
14、负反馈: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
15、生物多样性: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它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选择题
1、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E.haeckel)
2、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坏境称为(生境)
3、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变动因子)
4、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
A、多B、少C、一样D、不确定
5、旱生植物的特点是(根系发达)
6、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
A、绝对出生率B、专有出生率C、最大出生率D、生态出生率
9、种群在逻辑斯蒂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的个体数量为(等于K/2)
13、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点是()
A、信息少B、稳定性高C、矿质营养循环开放D、食物网简单
14、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热带雨林)修正为热带雨林
15、下列同化效率最高的动物类群是()
A、食草动物B、杂食C、肉食D、碎食
16、生态系统的消费效率为(n+1营养级的摄取量/n营养级的净生产能量)
17、下列各种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中,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最易成为限制因子的是
A、CO2B、温度C、水D、营养物质
18、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
A、种子植物B、阙类植物C、蓝绿藻 D、真菌
19、生态系统中的能流途径主要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0、能流和物流速度快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
判断题
1、生态因子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对)
2、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曲线是固定不变的,即其接受的上限和下限是一定的(错)
5、在适宜的温度区内,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对)
6、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和盐的浓度是植物对高温环境的生理适应(对)
7、Allen规律是指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和外耳的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对)
8、种群的性比是指种群中雄性个体数目与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对)
9、年龄比例是指种群中各年龄级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对)
10、绝对死亡率是指种群在最适环境中下测得死亡率。(对)
16、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与辩证的。环境作用于生物,生物又反作用于环境,两者相辅相成。(1)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环境对生物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行为;影响生物生育力和死亡率,导致种群数量的改变,限制生物的分布区域等。生物从自身的形态、生理、行为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环境中生态因子的变化。(2)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这表现为改变了生态因子的状况。如荒地上培育起树木,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动物的活动,改变了土壤的结构与理化性质。另外,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更为密切。例如捕食者与猎物、寄生者与宿主的关系。类似的物种间关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相互形成了一系列形态、生理和生态的适应特征。
17、最小因子、限制因子、耐受限度
(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2)、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叫限制因子。
(3)、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存在。
(4)耐受限度:生物对环境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
(5)生态幅(生态价):在耐受范围最低点和最高点(或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其中广义生态幅包括广温性、广盐生、广食性等 ; 狭义生态幅包括狭温性、狭盐性、狭食性等。
18、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一)生物对低温的适应
(1)、形态上的适应--植物:芽和叶片受油脂类物质保护,芽具鳞片,体表具蜡粉和密毛,树干粗短弯曲等; 动物:增加隔热层,体形增大(贝格曼规律),外露部分减小(阿伦规律)。
(2)、生理上的适应--植物: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有机质的浓度以降低冰点,增加红外线和可见光的吸收带(高山和极地植物);动物:超冷和耐受冻结,当环境温度偏离热中性区增加体内产热,维持体温恒定,局部异温等。
(3)、行为上的适应-- 迁移和冬眠/休眠、集群等。
(二)生物对高温的适应
(1)、形态上的适应--植物:有密绒毛、鳞片滤光;体色反光;叶缘向光,减少辐射伤害;干和茎具厚的木栓层,绝热。动物:体形变小,外露部分增大;腿长将体抬离地面;背部具厚的脂肪隔热层。
(2)、生理上的适应--植物: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浓度,减缓代谢率;蒸腾作用旺盛,降低体温;反射红外光。动物:放宽恒温范围;贮存热量,减少内外温差。
(3)、行为上的适应--植物:关闭气孔。动物:休眠,穴居,昼伏夜出等。
18、年龄、时期结构和性比
年龄锥体一般有下列3种类型:①典型金字塔型锥体,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很少,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代表增长型种群。②钟型锥体,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平衡,年龄结构和种群大小都保持不变,代表稳定型种群。③壶型锥体,表示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年个体占很高比例,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代表下降型种群。
性比: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
19、存活曲线
以相对年龄(平均年龄的百分比)作为横坐标,存活率作纵坐标得到的曲线
A型:凸型曲线,表示幼体存活率高,而老年个体死亡率高,在接近生命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例如大型兽类和人的存活曲线。
B型:对角线型,表示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有一个较稳定的死亡率。许多鸟类的存活曲线接近此类型。C型:凹型曲线,表示幼年个体死亡率高,产卵鱼类、贝类的存活曲线接近此型。
20、种群增长模型
(1)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①种群离散增长模型: 公式: Nt+1=λNt,增长曲线:直线。其中同期增长率λ 是种群离散增长模型中的重要参数,λ =Nt+1/ Nt >1,种群上升;λ =1,种群稳定;0< λ < 1,种群下降;λ =0,雌体没有繁殖,种群在下一代灭亡。
②种群连续增长模型
公式:dN/dt=(b-d)N=rN, 其积分式:Nt=N0e rt,增长曲线:微J型曲线。其中,r是一种瞬时增长率,r >0,种群上升;r =0,种群稳定;r < 0,种群下降。
(2)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逻辑斯谛方程:dN/dt=rN(1-N/K),r表示种群增长能力,K表示环境容纳量。
7、写出逻辑斯谛方程,并指出各参数的含义。
dN/dt:rN(1-N/K)=rN(K-N/K)
式中:N表示种群大小;t表示时间;dN/dt表示种群变化率;r表示瞬时增长率;K表示环境容量。
或写该方程的积分式:Nt=K/l+ea-rt”
式中: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a表示曲线对原点的相对位置
①二个假设:有一个环境容纳量;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②曲线形状:S型曲线③ S型曲线特点:渐近的;曲线上升是平滑的④逻辑斯谛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开始期:也称潜伏期,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时,密度增长最快dN/dt=rN(1-N/K)=﹣r/kN2+rN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21、种间竞争与生态位的关系:①进化导致两物种的生态位靠近,重叠增加,种间竞争加剧。②生态位越接近,重叠越多,种间竞争也就越激烈,将导致一物种灭亡或生态位分离。总之,种内竞争促使两物种生态位接近,种间竞争又促使两物种生态位分开,这是两个相反的方向。
22、群落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的,因此,种类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一个群落中种类成分的多少及每种个体的数量,是度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2)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3)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
(4)具有一定的结构
(5)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6)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每一生物群落都分布在特定的地段或特定生境上,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无论从全球范围看还是从区域角度讲,不同生物群落都是按着一定的规律分布。
(7)具有边界特征
(8)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23、物质循环(C、N、P):
(1)、碳循环:碳库主要包括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洋中的无机碳和生物体中的有机碳。最大的碳库是海洋,最重要的碳流通率是大气与海洋之间的碳交换和大气与陆地植物之间的交换。包括的主要过程是:①生物的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主要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②大气和海洋之间的大气交换。③碳酸盐的沉淀作用。①有机体和大气之间的碳循环:
绿色植物从空气中获得co2,经过光合作用转化成葡萄糖,再综合成为含碳化合物,经过食物链的传递,成为动物体的碳化合物。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将一部分转化成CO2,另一部分构成生物的有机体。动植物死亡后,一部分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生成co2,一部分动植物残体分解前即被沉积物所掩埋而成为有机沉积物。这些沉积物经过悠长的年代,在热能和压力作用下转变成为矿物燃料。当它们在风化过程中,经过燃烧时,碳氧化转变成co2。
②大气和海洋之间co2交换
Co2由大气进入海洋,或由海洋进入大气中。这种交换发生在气和水的界面处,由风和波浪的作用而加强.(2)、氮循环:大气是最大的氮库,土壤和陆地植物的氮库比较小。天然固氮包括生物固氮和闪电等高能固氮。人工固氮包括氮肥生产使用化石燃料释放。
N的循环过程如下:固定的氮素以硝酸盐或氮盐的形式进入土壤。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无机态的氮,用作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植物中的氮,一部分为草食动物所取食,合成蛋白质。在动物代谢过程中,一部分蛋白质分解为含氮的排泄物,再经过细菌的作用,分解释放出氮。动植物死亡后,组织中的有机氮经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转化为无机氮,并可再为植物所利用,继续参与氮的生物小循环。土壤中无机氮可经降水在地表迁移,可转入地下水,或流入海中。海洋中的氮,一部分继续参与氮的小循环,另一部分离开循环。
(3)、P的循环过程
起点源于岩石的风化,终于水中的沉积。由于风化侵蚀作用和人类开采,磷被释放出来,由于降水成为可溶性磷酸盐,经由植物、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而在生物之间流动,待生物死后被分解,又回到环境中,溶解性磷酸盐,也可随着水流进入江河湖海,并沉积在海底,其中一部分在海里,另一部分形成新的地壳,在风化后再进入循环。
24、生物多样性: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它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伦理价值。
物种多样性丧失的原因:①过度利用、过度采伐和乱捕乱猎。②生境丧失和片断化。③环境污染。④外来物种的引入导致当地物种的灭绝。⑤农业、牧业和林业品种的单一化。
生物多样性保育对策:①保育对策应该包括全球的、国家的、地区的和地方的等一系列不同层次。②建立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③迁地保护是将野生生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易地保护。④种子库和基因资源库⑤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⑥生物多样性的监测。⑦环境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
第二篇:生科1101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
生科1101班
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环境(environnment):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生态因子(ecoiogical factors):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4.生境(habitat):具体生命个体或群体生活地段上各种具体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
5生态系统(ecosystem)一定空间中,共同栖息着的所有生物与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6.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Shelford's law of tolerance):生物的生存需要依赖环境中的多种条件,各个生态因子都存在量的变化,当大于或少于生物所能忍受的限度,超过因子间的补偿调节作用,就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分布,甚至导致死亡。
7.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和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8.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9阿伦规律: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表的突出部分(四肢、耳朵等)有趋于缩短的趋势
10内稳态 生物控制自身的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是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更进步的机制。具有内稳态的机制的生物借助于内环境的稳定而相对独立于外界条件。内稳态机制大大提高了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11.种 群(population):在一定空间中生活、相互影响、彼此能交配繁殖的同种个体的总合。12.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 k 表示,当种群达到 k 值时不再增长,此时 k 值为环境容纳量。
13.生命表(lfe table)描述种群数量减少过程的一种有用工具,是描述种群死亡过程的具有固定格式的表。.动态生命表: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动态过程而或得数据编制得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 14.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15.种群平衡:指种群较长时间的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这一现象叫种群平衡。16.种群大爆发: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往往造成不利影响。
17生态入侵:某种生物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带入某一适于其繁衍,但又并非是其原产地和自然生存地的地区,它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
18贝格曼法则(Bergmann's rule)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
19阿伦定律 在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表的突出部分(四肢、耳朵等)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
20基因库:在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组合基因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所占的比率叫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率叫基因型频率。
21哈-温定律:在无限大的种群中,每一个体与种群内其他个体的交配机会均等,并且没有其它干扰因素(突变、漂移、自然选择等)各代的基因频率不变,无论其基因型频率和
生科1101班
基因频率如何,只经历一代,即达到遗传平衡。
22.遗传漂变:一般发生在较小的种群中,因为在一个很大的种群里,如果不发生突变,根据哈-温定律,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状态,但在较小的种群中,既使无适应的变异发生,种群内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状态,也就是 由于隔离,不能充分的随机交配,种群内基因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时产生的误差所引起的,这样那些中性 的或不利性状在种群中继续保存下来
23.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表现出形状相似性的现象
趋异适应: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表现出形状不相似的现象。
24适 合 度:是指个体生产能存活后代、并能对未来世代有贡献的能力的指标
25.生活史对策: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特有的生活史,这种生活史是生物在生存过程中获得生存的对策。26.领域性(territoriality)
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并积极保卫,同时不让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
领域行为:生物以威胁或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的行为。27遗传漂移(genetic drift):由于某种随机因素,某一等位基因频率在群体(尤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这种波动现象导致某些等位基因消失,;另一些等位基因固定,从而改变了群体遗传结构。
28.社会等级:一群同种的动物中,每个个体的地位有一定顺序性或序位,其基础是支配-从属关系,这种顺序叫社会等级。
29种间竞争: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
30竞争排斥原理:或生态位上相同的两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内长期共存。如果生活在同一地区内,由于剧烈竞争,它们之间必要出现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或其他特性上的分化。即一个种被另一个种完全排挤掉,或是一个种被迫使另一个种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和利用不同的食物资源等
31寄 生(parasitism):指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宿主细胞的营养以维持生命的现象。
32协同进化(coevoluition):是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33.边缘效应(edge effect):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34.生 态 位(niche):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基础生态位:在一个生物群落中能够为一个种群所利用的时间空间范围2.实际生态位:物种实际占据的空间叫实际生态位。
生态位重叠:的生态位之间的重叠现象。.生态位宽度(niche breadth):一个生态位所利用的各种资源之总和
35.生 活 型: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或动物之间由于趋同适应而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类型
36.优 势 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优势种。
建 群 种:优势层的优势种。.亚优势种: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伴 生 种:为群落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偶见种或罕见种: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多半是由于种群本身数量稀少的缘故。37多 度和丰度(abundance):表示一个种群在群落中个体数目的多少或丰富程度的指标。
生科1101班
频度(frequency)某植物在样本总体中出现的频率 盖度(cover;coverage)植物枝叶所覆盖土地面积。
38绝对密度(absolute density)单位面积或空间中实有的个体数目。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单位面积或空间中反映生物数量多少的相对指标 39构件生物(modular organism)由一个合子发育成一套构件组成的个体。
40层间植物:植物群落中,还有一些植物,并不独立形成层次,而是分别依附各层次中直立的植物体上。
41.演 替:指在某一空间内,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指在某一空间内,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42.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段)上的群落演替 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开始于次生裸地或次生芜原(不存在植被,但在土壤或基质中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裸地)上的群落演替
43顶级群落(climax community)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
44食 物 链(food chain):生态系统中能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45.食 物 网(food web):不同的食物链间相互交叉而形成网状结构。46.营 养 级:食物链上每个位置上所有生物的总和。47.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ecological equilibrium):一个时间和相对稳定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各部分(生物,环境和人)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48反馈(feedback):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影响起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生态系统的这种作用过程成为反馈。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发生变化的作用过程。作用结果是促进生态系统达到稳态和保持平衡。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进一步发生变化的作用过程。作用结果是使生态系统进一步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
49十分之一定律(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食物链结构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大致为十分之一,剩余十分之九由于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性浪费 以及呼吸和排泄等而被消耗掉,这就是所谓的“十分之一定律
50生态幅: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
51.李比希(Liebig)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从环境中摄取多种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如果某一因素的量处于比较缺乏的状态,而其他因素的量都比较丰富,这一分量最不足的因素就成了该生物生长的限制因素。
52生态型(ecotype)同种植物的不同个体由于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长期受综合生态条件的影响,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生了生态变异,并能遗传于后代,分化成不同的种群类型,这叫做生态型 53生态阈值(ecological threshold)生态系统忍受一定程度外界压力维持其相对稳定的限度。生物群落演替:某一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
生科1101班
54群落(community)在特定空间或生境下,具有一定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55群落交错区(ecotone)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
56镶嵌性(mosaic)两种或多种群落在二维空间的不均匀配置,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
57自疏现象(self-thinning): 如果某种植物的播种密度超过一定值时,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而且影响植物的存活率,这一现象叫自疏现象
58.-3/2 自疏法则:自梳导致密度与生物个体之间的关系在对数图上具有典型的.-3/2斜率,这种关系叫.-3/2 自疏法则
59密度效应:当中群众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临界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邻接效应或密度效应
60他感作用(allelopathy):一种植物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现象。
61拟态(mimicry)
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形状、色泽、斑纹等外表特征上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的现象。
62共生(symbiotic)指两种生物彼此互利的生活存在一起,彼此缺失都不能生存的一类种间关系
偏利共生(commensalism)两个不同物种间发生一种对一方有力的关系。
互利共生(mutualism)不同种两个体间一种互惠关系,可增加双方适合度。50生 物 量:单位空间内,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
97.现 存 量:在调查的时间内,单位空间中存在的活着的生物量 98初级生产力:单位时间、单位空间内,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99.总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空间内,包括生产者呼吸消耗掉的有机物质在内的所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100净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去掉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质之后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101.同化效率:被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比例,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了的能量比例
102.流 通 率:物质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移动量
81.排 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82.直接排序:根据一个或多个已知的环境梯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83.间接排序:根据群落本身的属性例如种的相关性、群落相似性等导出抽象轴或群落变化方向的排序。
84.植 被 型:指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的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
85.植被型组:凡建群种生活型相似而且群落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组。86.群 系: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
87.群 丛: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 88.系 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第三篇:湿地生态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湿地: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临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盐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水文:是指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形成、分布、运动、循环的状态与规律,研究
这些规律并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学科体系就是水文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各种化学元素在不同层次、不同大小的生态系统内,乃至生物圈里,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又从生物体再回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流动和循环的过程。碳通量(CARBON FLUX):是碳循环研究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表述生态
系统通过某一生态断面的碳元素的总量。
5能量转换率: 单位能量或物质具有的体现能 生物群落演替:指某一地段上一个群落被另一群落所取代的过程,是质的变
化过程。异发演替: 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
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人工湿地: 是一种为了达到污水处理效果,模仿自然湿地而人工设计的复杂的具有渗透性能的地层生态结构,包括基质、湿地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的主要组成部分。
填充题:
1.1997年,亚洲太平洋地区通过湿地国际组织将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2011年世界湿地日的口号是“森林关乎水与湿地”
2.1971年前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6国在伊朗签署了《拉姆萨公约》,截至2000年6月已有121个国家加入了这个公约,有1027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8000多万公顷。中国目前列入名录的湿地有21处,总面积为318万公顷。
3.湿地功能一般可以划分为3大类,即水文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功能和生态功能。
4.湿地生物的生态适应可以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落五个层次做出适应。
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封闭循环和开放循环。
6.湿地的管理可以分为:单一目标管理和系统管理
7.湿地的生态恢复应遵循四大原则: 地域性原则, 生态学原则, 可行性原则, 最
小风险和最大效益原则
8.人工湿地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为:植物、微生物、基质。
问答题:根据《湿地分类》标准,可以将湿地划分成哪几类?
根据《湿地分类》标准,将湿地划分为5类:
自然:近海与海岸湿地
河流湿地
湖泊湿地
沼泽湿地
人工: 人工湿地根据对湿地生态系统干预程度的不同,恢复与重建可以分为哪几种?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湿地恢复。
②湿地创造
③湿地改良
④湿地转换。
⑤湿地弥补。我国湿地分布有哪些特点?
1)类型多
2)面积大
3)分布广
4)区域差异显著
5)生物多样性丰富简述湿地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1)资源阶段:19世纪以前
2)湖沼理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
3)全面研究阶段:20世纪中期—80年代
4)系统综合阶段:80年代至今简述湿地生态学主要研究内容。
1)湿地中生物个体;
2)种群及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和演替;
5)湿地的评价与管理简述湿地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
非生物要素
1-水
2-土壤
3-气候
生物要素
1-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湿地植物
2-湿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哺乳类、两栖类和爬行类以及各种水生动物及底栖无脊椎动物等。
3-湿地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湿地微生物
7.水生植物生态分布的意义
1)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的饵料。
2)鱼类的产卵场和肥育场。
3)造纸和某些纺织品的重要原料。
4)水蔬菜,食用品,补品,药材。
5)供观赏或水族箱造景。
6)水质净化的材料。如“三水”:水葫芦,水浮莲和水花生。
7)水生植物的克藻效应,在水生生态系中起重要的作用。
8.湿地生态水文功能主要包括哪些?
1)提供储水空间,调蓄洪水;
2)补充地下水,保持地下水位;
3)降解污染,净化水质;
4)固定二氧化碳,调节区域气候;
5)提供珍禽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9.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热点?
(1)从定性研究转向模拟模型为工具的定量研究;
(2)从湿地系统内部过程的孤立研究转向湿地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研
究;
(3)从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转向温室气体的浓度变化对湿地植物影响的研
究。
10.生态演替有哪些基本类型?
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 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
按照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 自发演替异发演替
按照基质的性质: 水生演替旱生演替
按照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 内因性演替外因性演替
按群落代谢特征可划分为: 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
11.水生演替系列的有哪些不同阶段?
1)自由漂浮植物阶段
2)沉水植物阶段
3)浮叶根生植物阶段
4)直立水生植物阶段
5)湿生草本植物阶段
6)木本植物阶段
水生演替系列就是湖泊填平的过程。演替过程是从湖泊的周围向湖泊中央循序发生的。在从湖岸到湖心的不同距离处,容易观察到演替系列中不同阶段群落环带的分布。
12.控制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迁移活动
(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
(4)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
(5)人类的活动
13.人工湿地由哪些部分构成?
①基质,具有透水性,如土壤、砂、砾石;
②水体(在基质表面上或下流动的水);
③植物,适于在饱和水和厌氧基质中生长,如芦苇;
④无脊椎或脊椎动物;
⑤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种群。
14.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在设计和优缺点上有哪些不同?
表流湿地:
表流湿地通常是衬有不透水材料层的浅蓄水池,填有土壤或砂砾基质,栽种露出水面的植物。设计成水淹型,所以水位在基质表面之上,废水在基质上面流动,通过稠密的植物,模拟天然湿地的水流。它的建造费用较低
潜流湿地:
设计废水流过基质,且水位保持在基质表面之下。潜流系统适于寒冷的气候,可防止在零下气温时结冰。潜流系统不像表流系统易产生臭味或蚊子,可处理较高负荷的废水。但有机负荷太高,易堵塞。通常在潜流系统前设置沉淀池,去除悬浮固体。设计中常采用多个进口,尽可能均匀地分散悬浮固体,避免堵塞。
第四篇: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城市生态学
城市:城市是经过人类创造性劳动加工而拥有更高“价值”的人类物质、精神环境和财富。
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及其群体的发生、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规律的科学。
性质:是介于城市学与生态学之间的学科。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生态系统。
对城市生态学的概括:
1、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3、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调控方法
4、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
5、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管理和调节控制
6、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应用。
分类: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景观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城市社会生态学。任务意义:为解决矛盾、实现协调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学科基础:城市学、生态学、人类生态学
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2、统计资料和现场观测资料相结合的原则。
3、对比研究和定位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4、数理模型分析(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
5、新技术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数学新技术的应用
6、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
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可分为资源利用和生产条件生态位——生产。环境质量和生产水平生态位——生活。
城市生态位分类:
1、资源利用、生产条件生态位
2、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系统工程概述:工程学内容加入到系统中。
系统:有机整体。
特性:边界性、分层性、整体性、整合性、整体环境适应性。
组成:
1、无生命类:太阳辐射能、无机物质、有机物质。
2、生命类: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
根据物质和能量的活动性,分为贮存库和交换库。
能量的流动,是服从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
能量流动分析:物质能量流是研究生态系统的中心问题。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通过食物网络在系统内的传递和耗散过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态因子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所组成: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即对某一生物而言的其他生物。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性: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因子作用的阶段性、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
1、拮抗作用。拮抗是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
2、协同、增强和叠加作用、3、净化作用。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限制因子规律
2、最小因子定律
3、耐受性定律。城市是以人为中心的,以一定的环境条件为背景的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自然综合体。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这个综合体称作城市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指的是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由城市居民、城市环境系统构成的。城市环境系统分为自然环境(生命、非生命)和社会环境(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
城市生态系统的三个子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两个功能:外部功能和内部功能。外部功能是联系其他生态系统,根据系统的内部需求,不断从外系统输入与输出物质和能量,以保证系统内部的能量流动和物质流动的正常运转与平衡;内部功能是维持系统内部的物流和为能量的循环和畅通,并将各种流的信息不断反馈,以调节外部功能,同时把系统内部剩余的或不需要的物质与能量输出到其他外部生态环境系统去。
城市生态系统主要特征:
1、人工系统,人是核心
2、环境变为人工的环境。
3、分解功能不完全的生态系统
4、受经济社会各种因素制约的生态系统
5、自我控制能力弱。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1.、人口剧增
2、资源匮乏(土地、淡水、森林)
3、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
4、臭氧层破坏
5、自然灾害。
原因:城市化和超工业化进程。
现代城市化:
1、工业化导致城市人口的增加
2、单个城市地域的扩大及城市关系圈的形成和变化
3、拥有现代市政服务设施系统
4、城市生活方式、组织结构、文化氛围等上层建筑的形成5、集聚程度达到称为“城镇”的居民点数目日益增加。
城市人口:又称城镇人口或称城镇居民。在中国特定为居住在城市范围内并持有城市户口的人口。3种含义:
1、持有城市户口的人口
2、居住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人口
3、居住在市辖区范围内的人口。
按属性表现分类:城市人口自然结构、城市人口社会结构。
城市人口要素:城市人口的数量、年龄、性比、密度、分布行业特征等。
人口结构是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
1、城市人口数量
2、城市人口年龄结构
3、城市人口性比
4、城市人口密度(两种含义:
1、指市行政区内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
2、指城市规划区域建设区范围内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
5、城市人口分布
城市人口分类:
1、服务结构分类(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托养人口)
2、职业结构分类(生产性劳动人口、非生产性劳动人口、非劳动人口)
3、文化结构分类
4、民族结构分类。
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迁入和迁出的差数。
城市人口承载力:也称城市人口环境容量,指在一定条件下,城市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最高人口数。
城市流动人口分类:
1、在城市中从事短期、季节性工作的外地人口
2、到城市旅游、出差、探亲、借读就学人口。
地质环境:城市工程建设的地质类型。
地质类型按工程地质条件分级:
1、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的良好建设用地、适宜于建设,但需要简单工程处理的用地
3、可以进行建设,但需要进行适当工程处理的用地
4、不适于工程建设的用地。
城市大气环境:城市最显著特征污染严重,污染源分为固定污染源和流体污染源。城市气候环境:城市内部形成的不同于城市周围地区的特殊小气候。
主要表现:
1、年平均气温和最低温度普遍较高,即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2、风速小,静风多
3、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冬夏季相对湿度都较低4.、多尘埃和云雾,太阳辐射减少
5、降雨日数和降雨量增加。
降水:城市多于郊区。
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城市所处的地球表层的空间中水圈的所有水体、水中悬浮物及溶解物的总称。
特点:整体性、可控性。城市水环境 质量衰退性变化。
城市水资源:可供城市用水的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中每年得到补给恢复的淡水量。
现状:
1、水资源相对较少
2、分布不均匀
3、水环境恶化
4、水资源利用率低 水文是一个动态过程,由流入流出人为三部分决定。
城市水污染:无机物、有机物、生物、热放射性物质污染。分为地面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
城市植被: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特色:覆盖率较低。功能: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保护环境、净化环境、调节小环境气候条件的生态效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及创造经济价值的绿化产业。生物环境:城市植物、动物、微生物(存在大气、水、土壤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对生活构成一定危害,包括细菌、病毒、放线菌、真菌等)。城市植被分类:自然植被、半自然植被、人工植被。城市植被功能:
1、城市植被绿化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
2、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
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城市动物:栖息和生存在城市化地区的动物。城市野生动物特性:
1、城市区系成分优势种的改变
2、种的数量的改变。
3、种群特征(种群大小、数量分布、年龄组成和性比等)种群数量有逐渐变小的趋势。城市野生动物对人类危害:
1、野生动物对飞机的危害
2、野生动物是疾病的携带者
3、野生动物对建筑物、观赏植物以及景观植物的破坏。城市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崩滑流灾害、地面变形灾害、开挖工程灾害、水土流失灾害、风沙尘暴灾害和海平面上升灾害。城市灾害防治对策:
1、对前状态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信息系统、加强法制建设
3、加大投入,提高城市防灾保护能力
4、发展城市地质灾害学科建设
5、搞好预报工作城市火灾原因:思想放松、操作不正确。火灾预防措施:
1、城市规划与消防
2、城市建筑严格遵守消防规定
3、消防用水
4、灭火设施。景观: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特征:
1、生态系统的聚合2、各生态系统之间和物质能量对流的相互关系
3、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4、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相对性。城市景观:城市所有空间范围,或者说是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和外部形态。景观要素三种类型:
1、斑块(分类:干扰斑块、残余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入斑块)
2、走廊(与本底有区别的带状土地)
3、本底(在景观要素占50%以上)城市景观要素特征:城市景观生态单元特点、城市景观结构要素特点。景观多样性描述指标:
1、丰富度或相对丰富度
2、Simpson多样性指数
3、S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
4、相对分块性。城市景观异质性:二维平面的空间异质性、垂直的空间异质性。城市景观规划目的和基本原则:
1、以人为主体的基本原则
2、尊重自然、和谐共存创建园林城市
3、延续历史、开创未来
4、协调统一、多元变化。人口环境容量悲观论:①人口规模超过环境容量的基本表现是整个环境内生态系统的退化,如污染、毁林、草原减退、沙漠化、土壤侵蚀以及能源、食物和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气候变异,灾害频繁等;②即使现有的人口规模不再增长,但人均消费水平还会继续以相当快的速度上升,资源的耗用量仍会不断扩大;③人类只是地球上生物种群的一种,人类不能只是保证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幸福,还必须为其他生物保留和创造适合于他们生存和维持某种程度繁荣的条件。人口环境容量乐观论:①地球陆地还有大量资源尚未开发利用;②人类对海洋资源,包括海底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海
处于起步阶段;③高速发达的经济条件是治理和优化环境的基础,现在的环境污染和环境退化都是暂时的;④科学技术正以跳跃速度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深入认识自然规律,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提高综合利用现有资源和开发新能源的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扩大人口环境容量。人口环境容量辩证论是介于人口环境容量乐观论和悲观论之间的学术观点。世界多数科学家普遍认为,人口环境容量不象生物环境容量那样主要决定于自然环境因素,而是一个非常复杂和不断变化的人口-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综合体系,是由多种,甚至是不确定的因素共同决定的。现阶段,人口必须控制,否则将加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甚至给人类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因此,对人口环境容量过于乐观不是科学态度。但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无限的,资源的潜能是巨大的,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人口环境容量也会迅速扩大。因此,对环境容量过于悲观也不是科学的态度。人口环境容量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超越现实和落后于现实状况的观点都是违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伯吉斯认为,外来移民最初进城时,为方便找工作,便居住在中心商业区。随着新来者不断增加,人口压力增大,造成住房紧张并进而引起房租上升、建筑密度提高,促使市中心区的人向外城区移动。低收入新住户开始向较高级住宅区入侵,而较高级住宅区的住户卖掉房子向外迁移,入侵一个更高级的住宅区。由此,迁居就像波浪一样向外层传开,最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市边缘。伯吉斯称这种向外的运动为入侵和演替。
霍伊特认为,现有的住房会逐渐过时或衰落,上层阶级为了维持他们的地位必须购买新建的高级住宅,土地利用由此而展开。高收入住户在向外迁居的过程中,留下的空房子被低收入的住户所占用,结果是房子向低收入住户过滤,而人向高级住宅区过滤。
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主要是:1.城市内拥有大量锅炉、加热器等耗能装置以及各种机动车辆)。这些机器和人类生活活动都消耗大量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传给城市大气空间。2.城区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构成以砖石、水泥和沥青等材料为主的下垫层: 这些材料热容量、导热率比郊区自然界的下垫层要大得多,而对太阳光的反射率低、吸收率大;因此在白天,城市下垫层表面温度远远高于气温,其中沥青路面和屋顶温度可高出气温8℃~17℃·此时下垫层的热量主要以湍流形式传导,推动周围大气上升流动,形成“涌泉风”,并使城区气温升高;在夜间城市下垫面层主要通过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大气层温度上升。3.由于城区下垫层保水性差,水分蒸发散耗的热量少(地面每蒸发1g水,下垫层失去2.5kJ的潜热),所以城区潜热大,温度也高。4.城区密集的建筑群、纵横的道路桥梁,构成较为粗糙的城市下垫层、因而对凤的阻力增大,风速减低,热量不易散失。-在风速小于6 m/s时,可能产生明显的热岛效应,-风速大于11 m/s时,下垫层阻力不起什么作用,此时热岛效应不太明显。5.城市大气污染使得城区空气质量下降,烟尘、S02、,N0x,C0,含量增加,这些物质都是红外辐射的良好吸收者,至使城市大气吸收较多的红外辐射而升温。城市对城区和下风向有着增加降水量的作用影响机制主要为:
1、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上空气层不稳定,有利于产生热力对流。当水汽充足、凝结力丰富或在有利于对流行天气发生的天气系统制约下,容易形成对流云和对流性降水。
2、城市阻碍效应:城市因有高高低低的建筑物,其粗糙度比郊区平原大。它不仅能引起机械湍流,而且对移动滞缓的降水系统有阻障效应,使其移动速度减慢,在城市滞留的时间加长,因而导致城区降水强度增大,降水的时间延长。
3、城市凝结核效
应:城市区域污染大于郊区,凝结核大于郊区。下风方向的凝结核数量最大,有利于所需冰粒形成,所以城市区域比较去易于形成降水。
噪声:广义上说是指一切不需要的声音,也可指振幅和频率杂乱、断续或统计上无规律的声震动。中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环境分析:
1、城市噪声源不断增加
2、资金投入及技术发展不能满足需要
3、现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不适应。
景观是一个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而其组成单元(各生态系统或亚生态系统)则称之为景观要素。城市景观规划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1、以人为主体的基本原则
2、尊重自然
3、延续历史开创未来
4、协调统一多元变化。
城市持续发展: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进化,实现高度发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从而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1、设立和调整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职能机构
2、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
3、普及和提高市民特别城市决策层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4、城市可持续发展必然依靠科技
5、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广泛的合作。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计原则:1.、系统全面性原则
2、动态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可操作性原则。
第五篇: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概念
1.城市2.城市生态学3.城市生态位4.环境承载力
二、填空
1.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2.城市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分为、在他的论文中将生物群落学的理论和观点用于城市社会的研究,标志着城市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4.城市的同心圆增长理论是提出的。
三、判断对错
1.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聚集地。
2.城市是高密度的物质和精神的聚集地
3.帕克提出了城市的同心圆增长理论。
四、简答与论述
1.简述城市特征
2.简述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
3论述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城市生态系统一、概念
1.城市系统2.城市生态系统3.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4.城市生态系统的外部功能
5.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6.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7.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生产
8.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流9.城市的能源结构10.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二、填空
1.城市系统由等
2.城市生态系统由等三部分组成。
3.城市生态系统内部功能包括为
4.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包括
三、判断对错
1.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是指城市人生产产品的能力。
2.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生物的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
3.城市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指人的的消费过程。
4.城市的能源结构是指能源总生产量和总消费量的构成及比例关系。
5.城市生态系统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6.城市生态系统是半人工生态系统。
四、简答与论述
1.论述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2.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
3.论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
4.论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的主要特点。
5.论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的物质循环特点
第三章 城市人口
一、概念
1.城市化2.城市人口3.城市化水平4.城市容量5.生物生理人口容量6.环境人口容量
7.经济人口容量8.现实人口容量9.城市流动人口10城市人口的迁居
二、填空
1.2.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城市人口的3.城市人口的规模体现在城市人口的4..城市人口的构成体现在城市人口的 两方面。
5..城市人口的结构包括
6.城市人口自然结构包括
7、城市人口社会结构包括
8、基本城市人口容量包括 等
9、非基本城市人口容量包括
三、判断对错
1.城市化是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的过程
2.城市人口社会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业结构等
3.城市人口自然结构包括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人口增长速度等
4.环境人口容量、经济人口容量是非基本城市人口容量。
5.现实人口容量、适度人口容量是基本城市人口容量。
四、简答与论述
1.简述城市化的特点。
2.简述城市化的生态后果。
3.论述城市人口的构成4.论述城市人口的规模
5.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哪些?
6.简述城市流动人口的利弊
7.简述城市人口迁居的基本原因
第四章 城市环境
一、概念
1.城市环境2.城市气候环境3.城市气候4.城市人为热5.城市热岛效应6.城市逆温 7.城市水环境
8.城市水资源9.城市噪声10.城市土壤11.城市植物12.城市动物
二、填空
1.城市环境是指
2.城市气候环境分为等四层
3.逆温的形成类型有等四种类型。
4.城市水循环系统5部分组成。
5.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由4方面。
三、判断对错
1.城市环境是指城市中的自然环境
2.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近地面温度比郊区低的现象。
3.城市的风与郊区比较较简单
4.城市的降水量一般来说比郊区的频率少。
5.试述城市水资源问题。
6.城市用水比较合理。
7.城市植被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杀菌作用。
四、简答与论述
1.简述城市环境的特征。
2.试述城市人为环境对城市气候的影响。
3.试述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
4.试述城市逆温天气产生的结果。
5.简述城市水环境的特点。
6.城市化对城市水环境产生的负效应有哪些?
7.简述城市噪声的危害。
8.简述城市土壤的基本特征。
9.简述城市植物的特点。
10.试述城市植物的功能。
11.简述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
12.简述城市野生动物特性。
13.简述城市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
第五章 城市环境问题
一、简答与论述
1.试述城市环境问题。
2.简述城市土地占用与土壤变化
3.简述城市水资源问题
4.简述城市气候变化与污染
5.试述城市环境保护行动
第六章城市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概念
1.标准营养2.城市居民食物营养的表面消费3.体内能4.体外能5.6.7.8.9.二、简答与论述
1.试述城市与郊区、农村的协调发展
2.简述城市与郊区、农村的物流
3.简述城市与郊区、农村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