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为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农业生产,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从适应性调整到战略性调整的转变。
一、我乡农业产业现状
我乡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三农主题,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继续做大“老三样”、做强“新三样”,积极稳妥推进农业生产。
1、保持“老三样”种植面积,稳中有升。今年新增橡胶种植面积1204亩,全乡橡胶面积达21050亩,开割8500多亩,预计产量达520多吨;甘蔗种植面积达6508亩,预计产量达2万多吨;木薯种植面积2850亩,预计产量达4000多吨。
2、加大“新三样”种植的力度,尽快使“新三样”成为农民增收的另一个增长点。首先是稳步发展竹子产业,新种植竹子面积183亩;其次是扩大橡胶林下种植生姜、益智等产业,全年生姜种植面积达205亩,益智种植面积达200多亩。
3、加快养殖业发展。把新村村委会做为养猪重点发展产业区域,利用互助资金等扶贫资金加大对养猪农民的扶持力
度,在新村发展养猪专业户17户。使全乡养殖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乡畜禽饲养量达4万多头(羽),其中牛存栏量632头,羊存栏量407只,“三鸟”存栏量24526羽。
二、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薄弱。长期以来,农业投入不足一直是阻碍农业提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信贷局限,群众资金积累较少,投入成本过高,部分扶贫资金不到位或运用不合理等等多种因素,造成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由于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和组织化程度太低,使广大农民的种养与加工、营销之间只是一种买卖关系,处于一种卖原料阶段,没有形成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稳固的产业链,因而抵抗风险的能力也低,加之,当前农产品市场可以说是买方市场,农民增收较为困难。
(三)产业科技含量不高,运用新科技水平低。粮食作为一个基础产业,但由于种植水平低,存在广种薄收现象,产量、质量都低于平均水平,加之管理较为粗泛,掠夺式经营方式较为突出,整体效益不明显。
(四)农民综合素质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由于全乡农村二、三产业生产规模较小,农民在本地的工资性收入缺乏新的增长点,不能有效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而从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文化程度较低、掌握技能较少等问题,致使农民在外出务工时工作选择性不宽,技术
性不强,以体力劳动为主,收入较低。
三、几点建议
(一)认真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着重抓好“五补一免”政策的落实,及时做好补贴资金发放工作。提前向农户足额兑现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粮款补助。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对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各类项目和资金的整合,力求形成投资合力;稳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逐步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保护、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二)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替代和调整产业结构,必须依照市场经济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放眼世界,着眼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来调整产业结构,用市场规律来办事。遵循市场、科技、资源、信息、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产业带,形成产业群体。
(三)发挥比较优势,推进产业结构调。要利用生态资源这一优势,依靠高科技和实用技术的有力支撑,加大其不可替代的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使之形成特色产业。把生态建设作为产业来发展,这既可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也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使经济得到发展。
(四)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要抓好农民培训工作,把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与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通过实施一
些如青年农民科技培训、转产转业培训、农民工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等工程和深入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动员和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举办经常性的巡回科技课堂等活动,扩大农民获取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渠道,自觉参与产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
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只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抓住机遇,以项目作支撑,才能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从适应性调整到战略性调整的转变,也才能实现调优一个产业、打造一个品牌、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农民的目标。
阜龙乡人民政府
2011年3月31日
第二篇:XX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汇报
XX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情况汇报
乡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依靠科学发展,建设以生态文明为主的农业产业是广大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XX乡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不断强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发展健康、速度快、拉动力强的态势。
一、基本情况
(一)乡情概况
XX乡位于XX县西南部,全乡行政区域总面积174350亩(其中地方集体地41190亩,农场国有地133160亩),辖3个村委会,1个乡办橡胶场,18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有4613人,总户数为1163户,其中农业人口3963人,924户,农村劳动力2449人。全乡农业用地总面积41190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2462亩,林地面积(包括果园地)为 28518亩,水产养殖用地面积为210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7亩。
(二)发展状况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委、乡政府认真积极开展“技能型”乡政府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乡兴建起了种养小型产业的风气,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如种植香蕉、竹子、养猪、养鱼、养鸡等得到很好的突破。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0年末,全乡累计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366万元,同比上年增长为7%,乡本级地方财政年预算收入58.7万元,人均GDP为51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34元,同比上年增长21%。
二、产业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况
XX乡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良好,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年均气温23.3ºC,适宜多种农作物和家畜禽
生长。由于全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发育程度较低,群众观念落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结构单一,群众增收十分困难。近年来,为有效破解群众增收困难这一难题,乡党委、乡人民政府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在适宜区大力发展橡胶、甘蔗、木薯、竹子、香蕉、南药、花梨等种植产业和“三鸟”、猪、鱼、蜂等养殖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橡胶产业
我乡是个传统的农业乡,多年以来,橡胶产业一直是我们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特色产业,当前正处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期,橡胶工业仍将继续保持强劲态势,对橡胶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我乡民营橡胶的发展态势比效好,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很高,目前
全乡橡胶种植面积17100亩,其中开割橡胶7200亩,未开割橡胶9900亩,年产干胶450吨,实现总产值超900万元。
(二)甘蔗产业
由于我乡气候条件良好,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多年来,我们立足于本乡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力开展了以下水田为主结合适宜的坡地种植优良品种的甘蔗。现全乡种有甘蔗3760亩,年产甘蔗1.2万吨,亩产3.2吨,实现产业总产值达630万元。
(三)木薯产业
木薯作为一种富含淀粉的块根作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多年来,XX乡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和潜力,大力推进木薯栽培的良种良法,促进木薯特色产业发展,使全乡木薯种植面积达到3650亩,鲜薯产量达到6000吨,实现木薯产业年产值超430万元。
(四)竹子、香蕉、南药、花梨产业
全乡统计现种有竹林总面积543亩,主要分布于牙加新、拉什、红春、金松、孟果、XX新等村,除牙加新村和拉什村分别有连片种植共计162亩外,其余的无成规模种植,均为点状分布,以“五边地”种植居多,主要品种为麻竹、粉单竹、四季竹、甲竹、青皮竹等;2010年,全乡实现竹、香蕉、南药、花梨等产业总产值达100多万元。
(五)养殖产业
自2010年“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乡传统养殖业数量有所回升,养殖罗非鱼较2009年增加了155亩,达218亩,新增养猪专业户14户,新增养鸡专业户9户,鸡年出栏达5.1万只,新增养鸭专业户2户,新增养鹅专业户2户,新增林下养蜂35户。2010年,全乡实现养殖产业总产值达100多万元。种养结构调整优化,特色农业的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三、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成立了由乡人民政府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和实施组长的产业发展领导组和实施组。形成了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
(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加强科技培训,不断增强群众的科技意识,提升产业化水平。
(四)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把产业结构调与加强党的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率先垂范,培育专业户,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受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制约,此项工作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旱灾、水灾、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产业化发展。
(二)群众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
群众科技意识和文化素质不高,商品意识淡薄,存在着“种粮为糊口、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买盐”的观念,“等、靠、要”思想严重;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缺乏参与热情,疏于管理,产业发展不平衡。
(三)缺乏必要的投入
由于乡财政困难,上级扶持资金有限,群众经济收入不高,导致农业产业发展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优质产业化发展水平,使产业的效益与质量大打折扣,缺乏市场竞争力。
五、下步工作打算
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积极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千方百计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步伐。
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依靠科技,加快产业化进程。
二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现有产业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培育有特色的区域性种养产业,提高产业化水平,例如今年我乡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进行生姜种植推广,今年的计划任务是400亩,现已完成备地,4月8日由县扶贫办已向我乡拉什村和红春村农户扶持提供37500斤姜种,目前正在催芽阶段,预计近期便可下种,按每亩300斤种,可种植125亩。
三是注重示范引导,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逐步组建产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为农业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四是搞活农产品流通,积极建设各类产品交易市场,减少流通环节,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和信心抓好农业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第三篇:XX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汇报讲解
XX 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情况汇报
乡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依靠科学发展,建设以生态 文明为主的农业产业是广大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几 年来, XX 乡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促进 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不断强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扶 持力度,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发展健康、速度快、拉动 力强的态势。
一、基本情况(一乡情概况
XX 乡位 于 XX 县西 南 部, 全乡行政区域总面积 174350亩(其 中地方集体地 41190亩,农场国有地 133160亩 ,辖 3个村委会, 1个乡办橡胶场, 18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有 4613人,总户数 为 1163户,其中农业人口 3963人, 924户,农村劳动力 2449人。全乡农业用地总面积 41190亩,其中耕地面积为 12462亩,林地面 积(包括果园地为 28518亩,水产养殖用地面积为 210亩,人均 耕地面积为 2.7亩。
(二发展状况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委、乡政府认真积极开 展“技能型”乡政府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全乡兴建起了种养小型产业的风气, 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得一 定成效, 如种植香蕉、竹子、养猪、养鱼、养鸡等得到很好的突破。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0年末, 全乡累计国内生产 总值(GDP为 2366万元, 同比上年增长为 7%, 乡本级地方财政年预 算收入 58.7万元,人均 GDP 为 51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034元 , 同比上年增长 21%。
二、产业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况
XX 乡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良好,四季如春, 雨量充沛, 土壤肥沃, 年均气温 23.3ºC , 适宜多种农作物和家畜禽
生长。由于全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发育程度较低,群众观念 落后,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结构单一, 群众增收十分困难。近年来,为有效破解群众增收困难这一难题,乡党委、乡人民政府 立足自身优势, 积极争取上级扶持, 在适宜区大力发展橡胶、甘蔗、木薯、竹子、香蕉、南药、花梨等种植产业和“三鸟”、猪、鱼、蜂等养殖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 橡胶产业
我乡是个传统的农业乡,多年以来,橡胶产业一直是我们的主 导产业,同时也是特色产业,当前正处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期,橡 胶工业仍将继续保持强劲态势,对橡胶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我乡 民营橡胶的发展态势比效好,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很高,目前
全乡橡胶种植面积 17100亩,其中开割橡胶 7200亩,未开割橡胶 9900亩,年产干胶 450吨,实现总产值超 900万元。
(二 甘蔗产业
由于我乡气候条件良好,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多年来,我们 立足于本乡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大力开展了以下水田为主结合适宜的坡地种植优良品种的甘蔗。现 全乡种有甘蔗 3760亩,年产甘蔗 1.2万吨,亩产 3.2吨,实现产 业总产值达 630万元。
(三 木薯产业
木薯作为一种富含淀粉的块根作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多 年来, XX 乡抓住机遇, 充分发挥优势和潜力, 大力推进木薯栽培的 良种良法, 促进木薯特色产业发展, 使全乡木薯种植面积达到 3650亩,鲜薯产量达到 6000吨,实现木薯产业年产值超 430万元。(四 竹子、香蕉、南药、花梨产业
全乡统计现种有竹林总面积 543亩, 主要分布于牙加新、拉什、红春、金松、孟果、XX 新等村,除牙加新村和拉什村分别有连片种 植共计 162亩外,其余的无成规模种植,均为点状分布,以“五边 地”种植居多,主要品种为麻竹、粉单竹、四季竹、甲竹、青皮竹 等;2010年,全乡实现竹、香蕉、南药、花梨等产业总产值达 100多万元。
(五养殖产业
自 2010年“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乡传统 养殖业数量有所回升, 养殖罗非鱼较 2009年增加了 155亩, 达 218亩, 新增养猪专业户 14户, 新增养鸡专业户 9户, 鸡年出栏达 5.1万只,新增养鸭专业户 2户,新增养鹅专业户 2户,新增林下养蜂 35户。2010年,全乡实现养殖产业总产值达 100多万元。种养结 构调整优化,特色农业的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三、采取的措施(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成立了由乡人民政府乡长任组长, 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和实施 组长的产业发展领导组和实施组。形成了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 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 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 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
(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群众积极进行产业结构 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加强科技培训,不断增强群众的 科技意识,提升产业化水平。
(四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
把产业结构调与加强党的建设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 部的带头作用,率先垂范,培育专业户,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和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受自 然、社会等因素的制约,此项工作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旱灾、水灾、山体滑坡 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产业化发展。
(二群众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
群众科技意识和文化素质不高,商品意识淡薄,存在着“种粮 为糊口、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买盐”的观念, “等、靠、要”思想 严重;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 自足的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缺乏参与热情,疏于管理,产业发 展不平衡。
(三缺乏必要的投入
由于乡财政困难,上级扶持资金有限,群众经济收入不高,导 致农业产业发展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优质产业化发展水平,使产 业的效益与质量大打折扣,缺乏市场竞争力。
五、下步工作打算
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积极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不断创 新工作方式,千方百计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步伐。
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依靠科 技,加快产业化进程。
二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现有产业实行农、工、贸一体化 经营,培育有特色的区域性种养产业,提高产业化水平,例如今年 我乡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进行生姜种植推广,今年的计划任务是 400亩,现已完成备地, 4月 8日由县扶贫办已向我乡拉什村和红 春村农户扶持提供 37500斤姜种,目前正在催芽阶段,预计近期便 可下种,按每亩 300斤种,可种植 125亩。
三是注重示范引导,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逐步组建 产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 为农业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四是搞活农产品流通,积极建设各类产品交易市场,减少流通 环节,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重视和支 持下, 我们有决心和信心抓好农业产业发展, 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第四篇:新安所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汇报
新安所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情况汇报
乡镇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依靠科学发展,建设以生态文明为主的农业产业是广大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新安所镇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不断强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发展健康、速度快、拉动力强的态势。
一、基本情况
(一)乡情概况
新安所镇位于蒙自县西南部,全乡行政区域总面积174350亩(其中地方集体地41190亩,农场国有地133160亩),辖3个村委会,1个乡办橡胶场,18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有4613人,总户数为1163户,其中农业人口3963人,924户,农村劳动力2449人。全乡农业用地总面积41190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2462亩,林地面积(包括果园地)为 28518亩,水产养殖用地面积为210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7亩。
(二)发展状况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委、乡政府认真积极开展“技能型”乡政府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乡兴建起了种养小型产业的风气,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如种植香蕉、竹子、养猪、养鱼、养鸡等得到很好的突破。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0年末,全乡累计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366万元,同比上年增长为7%,乡本级地方财政年预算收入58.7万元,人均GDP为51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34元,同比上年增长21%。
二、产业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况
新安所镇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良好,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年均气温23.3ºC,适宜多种农作物和家
畜禽生长。由于全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发育程度较低,群众观念落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结构单一,群众增收十分困难。近年来,为有效破解群众增收困难这一难题,乡党委、乡人民政府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在适宜区大力发展橡胶、甘蔗、木薯、竹子、香蕉、南药、花梨等种植产业和“三鸟”、猪、鱼、蜂等养殖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石榴产业
我乡是个传统的农业乡,多年以来,石榴产业一直是我们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特色产业,当前正处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期,石榴产业仍将继续保持强劲态势,对石榴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我镇民营石榴的发展态势比效好,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很高,目前
全镇石榴种植面积17100亩,其中镇边的7200亩,本镇9900亩,年产石榴450吨,实现总产值超900万元。
(二)枇杷产业
由于我乡气候条件良好,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多年来,我们立足于本镇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力开展了以下田坡地为主结合适宜的坡地种植优良品种的枇杷。现全乡种有枇杷3760亩,年产枇杷1.2万吨,亩产3.2吨,实现产业总产值达630万元。
(三)烟草产业
烟草作为一种易种的作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多年来,新安所镇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和潜力,大力推进烟草栽培的良种良法,促进烟草特色产业发展,使全镇烟草种植面积达到3650亩,实现烟草产业年产值超430万元。
(四)李子、桃子、板栗、花梨产业
全乡统计现种有竹林总面积543亩,主要分布于牙加新、拉什、红春、金松、孟果、等村,除牙加新村和拉什村分别有连片种植共计162亩外,其余的无成规模种植,均为点状分布,以“五边地”种植居多,主要品种为歪嘴蜜桃、八仙桃等;2010年,全乡实现桃、李、梨等产业总产值达100多万元。
(五)养殖产业
自2010年“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乡传统养殖业数量有所回升,养殖罗非鱼较2009年增加了155亩,达218亩,新增养猪专业户14户,新增养鸡专业户9户,鸡年出栏达5.1万只,新增养鸭专业户2户,新增养鹅专业户2户,新增林下养蜂35户。2010年,全乡实现养殖产业总产值达100多万元。种养结构调整优化,特色农业的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三、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成立了由乡人民政府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和实施组长的产业发展领导组和实施组。形成了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
(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加强科技培训,不断增强群众的科技意识,提升产业化水平。
(四)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把产业结构调与加强党的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率先垂范,培育专业户,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受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制约,此项工作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旱灾、水灾、山体滑坡
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产业化发展。
(二)群众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
群众科技意识和文化素质不高,商品意识淡薄,存在着“种粮为糊口、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买盐”的观念,“等、靠、要”思想严重;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缺乏参与热情,疏于管理,产业发展不平衡。
(三)缺乏必要的投入
由于乡财政困难,上级扶持资金有限,群众经济收入不高,导致农业产业发展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优质产业化发展水平,使产业的效益与质量大打折扣,缺乏市场竞争力。
五、下步工作打算
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积极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千方百计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步伐。
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依靠科技,加快产业化进程。
二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现有产业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培育有特色的区域性种养产业,提高产业化水平,例如今年我乡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进行生姜种植推广,今年的计划任务是400亩,现已完成备地,4月8日由县扶贫办已向我乡拉什村和红春村农户扶持提供37500斤姜种,目前正在催芽阶段,预计近期便可下种,按每亩300斤种,可种植125亩。
三是注重示范引导,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逐步组建产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为农业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四是搞活农产品流通,积极建设各类产品交易市场,减少流通环节,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和信心抓好农业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第五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http://news.hebei.com.cn/sybjzx/syxwpd/xwpdztk/hbcyjgtz/cyjgzxdt/200912/t20091223_917645.shtml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明年我省经济工作的核心是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这是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出发,对我省经济发展方略的准确把握。就我省的实际情况来看,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不少困难和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和滞后。正因为如此,“河北要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就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来抓。在这个事关我省未来发展的重大抉择上,我们务必做到思想统一、态度坚决”。
由于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引发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损害生存环境生产初级产品和低端产品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到了必须加快转变的关键时刻。经济发展方式是否发生了转变,主要是看产业结构是否得到了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技术层次偏低,是长期困扰我省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出路是加快构建符合我省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构建河北现代产业体系为方向和目标,抓住关键环节,从优化产品结构入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产品结构优化是整个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石。产品结构优化是指企业在国家法律政策范围内,根据市场需求,在现有生产要素条件下,寻求企业各种不同产品之间的最佳组合。一般说来,优化产品结构是企业的产品战略决策。企业产品的组合随市场需求、资源条件和经营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而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主要是通过产品的升级换代来完成的。提升产品竞争力是产业升级的开端,而产业升级则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先导。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分工的不断细化,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产业门类。这些不同的产业,由于要素条件和需求空间不同,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等方面都会有很大区别。包括产业构成和各产业之间相互关系的产业结构状态决定了一个经济实体的发展水平。一个经济实体产出的各种产品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决定了其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可以说,一个没有优质或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不可能是一个摆脱了粗放式发展方式的产业。一个缺少优质或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体系,其结构也不可能是先进的、现代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把产出优质或高附加值的产品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核心,才能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为优化整个产业结构找到实实在在的抓手,进而打开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天地。
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是推动产品升级换代的主要动力。产品的升级换代是指当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增加资本投入和机器的使用仍然难以支撑企业发展时,通过提高设计能力和水平,不断开发出技术含量更高、质量更好的新产品,从而保持企业的竞争力。这一过程需要多种生产要素的支撑,但技术要素是关键。在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以后,还应通过产品的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或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转移,如将生产环节转移出去,保留或增加产品设计和销售的功能等。正因为如此,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全面提升产业和行业技术水平。”河北产业结构不合理,归根到底是行业的技术水平低、最终产品的科技含量低。衡量经济结构合理与否,主要看产业、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不完全在于三次产业比例高低、轻重工业份额大小。如果各类产品包括工业产品、农副产品、服务产品,都能够走上技术的高端,那我们的产业结构必然是优化的、具有竞争力的。所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要重视抓好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努力在全省形成大气候。
努力在全省形成抓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大气候,在统筹兼顾的同时,要突出重点,力求突破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供有效的条件、支撑和保障”。优化产品结构虽然是企业的职责,但也离不开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其中各级政府的支持尤为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各级政府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面向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方面下功夫;要进一步健全产业技术政策、行业发展规划,综合运用财税、信贷、环保、土地等调控手段,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些措施对企业依靠技术进步推进产品升级换代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宝贵的。当然,产出优质或高附加值的产品主要是由企业来完成的,因此,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还特别要求:要引导企业普遍开展“对标行动”,明确产品的升级目标,制订技术演进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努力培育技术品牌。这些要求非常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只要我们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去做,就一定能够使这项范围广、难度大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并取得明显的成效。
二是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产品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项目是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的载体,好项目、大项目则是撬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杠杆。集中上一批大项目的机遇并不是总有的,在经济接近或出现过热的时候,国家通常会对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进行严格的审查并加以限制,即便是在经济正常发展时期,国家也会对大项目的实施进行适当控制。但在遭遇严重国际金融危机时,情况就不同了。通过上一批大项目加大投资力度,是各国政府拉动经济走出危机的通常做法。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
院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战略部署,行动迅速、措施得力,谋划了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要看到,当前世界经济还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因此明年中央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不变,同时将适时适度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节奏、重点,进一步增强其针对性和灵活性,这为我省抓好在建项目并继续谋划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项目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应抓住机遇,力争在国家支持的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巩固已有的优势,同时还要通过项目建设抢占新的制高点。
三是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人类生存面临严重威胁的新形势下,发展低碳经济已刻不容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低碳经济的有效方法,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向。最近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再一次提醒我们,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鉴于此,省委明确提出要坚定有序地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要加快培育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依赖较少的新兴产业。这一“减”一“增”的本身就是通过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由于受自然禀赋条件的影响及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我省目前仍处于“高碳经济”发展阶段,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繁重。因此,我们别无选择,必须敢于对落后产能予以舍弃,切不可满足于眼下仍有市场、仍有微利,而不着手淘汰和改造。要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制定配套政策,把握好工作的节奏和力度,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关停并转。
四是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集中度是指市场上某一行业内少数企业在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这一行业的支配程度,一般是用前几家大企业的销售额占该行业销售总额的百分比来表示。产业集中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的竞争力。实践表明,一个地区要提升产业竞争力,就必须提高产业集中度,依托大型龙头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升级换代的步伐,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我省要像在钢铁、能源、港口等领域推进联合重组那样,实行更加积极的产业组织政策,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效益。要按照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通过深入做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切实改变我省企业“小、散、弱”的现状,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已组建的企业集团,要进一步完善发展战略和运营机制,努力扩大优势。要继续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关联产业、同类产品中进
行整体并购和分解收购。要积极探索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企业的兼并重组,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