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稿主持“边想边说”的表达技巧
有稿主持“边想边说”的表达技巧
“边想边说”是一种说话目的十分明确同时十分注重交流的谈话状态,这种状态在声音形式上是通过句子的松紧疏密及高低起伏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1)句子的松紧疏密
人们自然谈话的语流中,有两种停顿能集中反映思维过程及主动交流的意向,一种是句群之间的停顿;一种是句子里重点词语、关键词语前的停顿。
先看句群之间的停顿。“句群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的组合,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句群内部的句子之间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它们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更为复杂的意思。”①在主持人节目中,句群常表现为考虑成熟或“想清楚”了的“一串”话,出口前,有说话人思索和内部语言的展开过程,出口后,有让对方“消化”及说话人观察对方反应的心理过程,这种由思维到话语的心理过程,外化为声音形式时,诉诸听觉的特征就是句群之间往往有较长、较明显的停顿另一种具有反映“边想边说”状态的停顿是在句群内部语句的某些重音上。人们在谈话中总要为突出语言目的特别下点儿功夫,于是在表情达意的关键部位就会有关于选择词语、斟酌分寸,掂量色彩的思忖,这个思索的心理过程就表现为语流中出现一些稍长的停顿,有时还辅以“嗯”之类的表示思索的语气词,或下意识地伴以停顿前音节的低声延长,如“这个„„”“那是一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港澳中心主持人贾际,善于通过语句的疏密变化产生“边想边说”的效果,如一档介绍美国一百年前的作曲家福斯特的节目中的解说词:
其实把家乡视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无可非议,福斯特赞美家乡的歌曲佳作恰恰就带有一种宗教式的情结,福斯特被美国人称为是“游吟诗人”,他一辈子对家乡都有一股眷恋之情。
贾际在娓娓道来的流畅讲述中,于“有一种”处做延长处理,而后加大力度果断而快速地说出“宗教”二字,给人思索择词的感觉;当说到“游吟诗人”时,并不在前面安排停顿,而是一字一顿地以赞许的口吻说出。这两处重音和停顿的不同处理,避免了“模式化”的机械变化,符合生活常理,因为“游吟诗人”的称呼,主持人应该是十分熟悉的,而“宗教式的情结”完全可以视为主持人在介绍过程中的即兴评述。还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贾际从不“处处着力”,只在必要时予以鲜明的突出,从而给人很深的印象和感染,他没有去强调“家乡”“神圣”这些也很重要的词,因为在前面的解说中,福斯特“对家加深人们对作曲家的认识和感受。因此我们说,这种富于交流感的讲述,首先必须有对语言内容整体上的准确和深入的把握,据此辅以技巧上的处理,才会达到听众所希望的语言效果。当然,如果简单生硬地套用“边想边说”,语句切得很“碎”,停顿过多,“啊吧呢吗”的语助词随意嵌入,就会弄巧成拙走向反面,表现出一种思维的阻塞、迟缓,以及词汇的贫乏、单一,或者给人一种造作、矫情的感觉。
(2)句子的高低起伏
语言学家赵元任在他的研究中曾细致地观察和分析各种状态中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规律,指出:“语调跟速度跟嗓音是典型的情态成素”,“在一个句子里的速度跟音程,凡是不要紧的字么,总要快一点儿,它的音程的范围窄一点儿,其余要紧的字就慢一点儿,音程大一点儿”等等。①不难看出,语流松紧疏密、高低起伏的变化,源于人们说话时的心理活动,是思维的需要,是感情的流露,也是语言交际的需要。对于自然谈话语流中的客观规律,主持人应有意识地加以留心,比如录下日常生活中的一段对话,并分析谈话中“边想边说”规律在声音形式上松紧疏密、高低起伏的表现,并运用停连和重音的技巧把它灵活地移植到主持语言中来,以使虚拟语境中的“独白”或现实语境中的话语都能符合并反映语言和思维关系的客观规律。
具体的情感总是渗透在“有稿主持”的字里行间,然而富于讲述感的主持,不宜似朗诵般地“撒开了”抑扬顿挫,更不可一成不变的“快节奏”“高调门”或者淡而无味地“絮絮叨叨”。洒脱而又平易,传神而又质朴的语句处理,是为上乘。贾际的语句处理能从整体把握出发,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加以点染,大气而不失细腻,形象而不乏动感 接下来我们来听一首福斯特很有代表性的歌曲《班卓琴》,从歌曲质朴的旋律中,您马上会联想到美国南方辽阔的牧场,其实福斯特本人并没有接触过美国南部的生活,但是后人常常有一种错觉,他们经常把福斯特的歌视为美国的民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下面我们将要听到的这首歌曲《班卓琴》。
经过贾际的口,这段解说最出神入画的是“南方”二字的处理,通常的习惯大多突出“辽阔”二字,贾际却于“南方”之前有一个小小的顿挫,且“美国”二字说得轻而低,然后以一种令人神往的语气,跳到较高而明亮的音高、音色,舒展地点染“南”字,韵味十足,旋即潇洒地回复到中音略低的富于交谈感的语言形态里,听来毫不费力,而那幅度虽不算大但鲜明细腻的对比,却产生了一种空间的跨越感,一片辽阔的牧场浮现在眼前,于是心中对这首歌有了一种向往和期待,及至音乐一出,此景此情在歌声中得到升华,审美需求得到满足。显然,这样的传播效果与贾际独特的感受和精湛的艺术处理是分不开的。从总体风格上看,主持人口语不能等同于日常会话的“原初状态”,也不可套用舞台语言的“夸张状态”,更不是处于演讲或辩论的“激情状态”,就是跟非主持人节目的播音状态比较,也有一定的差异,较为松弛,不饰夸张,相对“自由”。打个比喻,主持人口语表达的语流形态,不是“吹皱一池春水”似的小起伏、少变化的“低声絮叨”,不是波浪滔天般的“大起大落”,也不似有条不紊的渠水那样“整齐划一”,它恰似汩汩而来的山泉,从极富生命力的源头喷涌而出,顺着山势,时而跌宕而下,时而婉蜒曲折,一路欢唱。
第二篇:播音主持练声有技巧
播音主持练声有技巧
学习播音主持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持之以恒地练声。我们在刚接触到专业学习时,积极性强,学习热情高涨,希望能通过长时间大量练声快速进步,这样的结果往往事倍功半,练声是讲究科学的,优优学为您总结连声需要遵循的几点规律。
1.练声的时间和地点
一般都认为早晨练声比较好,实际上练声时间的选择和练声效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能把它作为正常作息安排的一部分,天天去练,不间断就可以了。如果早晨刚睡醒,先别急于练声,更不要做完剧烈运动后练声,这两种情况对于声带有损害。对于初学者来说,练声时间尽量短一些,比如说每次15到20分钟就可以了;次数可以多几次,每天练上2到3次为好,逐渐地随着嗓子承受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步加强时间和减少次数。
地点选择在较为安静的地方,初学者可以找个有墙面的地方,面对墙面练习。天气不好气温比较低的时候,应该选择在适当的室内场地练声。
2.练声状态和情绪
练声状态是积极主动的,但不是急于求成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每次练声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每一个时期,最好是有意识地解决一个、两个存在的主要问题,千万不要贪多。情绪上,暗示自己的声音很动听,练声是为了愉悦自己,是为了感染受众,保持兴奋、轻松的心情。练声时带面小镜子,一来随时观察发声器官的位置,二来作为电视播音员或者是节目主持人,还需要进行面部表情的练习。
3.练声顺序与内容
(1)热身运动:气泡音和口部操。
(2)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可以选择发单元音的延长音和数数练习气息。发声时从中声区,也就是自己习惯的发声区域开始。作为基本练声阶段,慢慢地向高向低进行扩展,速度不宜过快,力度不宜过强,气息要求饱满稳实有依托,共鸣点要求要适中,共鸣要集中。整个练声过程以及每一次练声,都应该由中到高,由中到低,由弱渐强,特别要注意声音高强以及低弱的时候气息的控制。
(3)练习字词和绕口令。内容要针对每一个人自己的情况,去解决声母发音
部位或者是发音方法上存在的毛病。解决韵母发音的时候,舌位的高低前后、唇形的圆展以及字调调值上存在的问题,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练习以改变发音器官的反应习惯,建立正确的习惯。
(4)练习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片断或短文。结合不同感情色彩的内容,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地播读,体会情、声、气的结合。
4.学会保护嗓音
保护嗓音和科学练声同等重要,不仅说话时要保护嗓子,生活中还要养成良好习惯。
(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尤其是刚睡醒的时候,不要发过强、过高的声音。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嗓子才能进人工作状态。
(2)不吸烟,不饮酒,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蒜、辣椒等等。
(3)每天用淡盐水漱口,有消炎作用。
(4)坚持锻炼身体,预防感冒。
(5)一旦嗓子不舒服,及早就医。如果是我们的发声器官有了疾病还坚持发声,不但没有效果,只会造成发声器官的损伤。
(6)变声期及女生在经前及经期,不宜练声。
第三篇:演讲的口语表达技巧有哪些
演讲的口语表达技巧有哪些?
演讲是在自然语言基础上进行加工后的一种口头语言艺术。他不同于文章,虽然文章也能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但因为文章没有声音而终不能达到演讲的效果。演讲能够使听众更深刻、形象领会到演讲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会使演讲文章娓娓动听、声声入耳,它所达到的使人心潮澎湃、让人热情激昂的效果一大部分归功于口语的表达。
演讲
演讲是在自然语言基础上进行加工后的一种口头语言艺术。他不同于文章,虽然文章也能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但因为文章没有声音而终不能达到演讲的效果。演讲能够使听众更深刻、形象领会到演讲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会使演讲文章娓娓动听、声声入耳,它所达到的使人心潮澎湃、让人热情激昂的效果一大部分归功于口语的表达。那么口语表达都有哪些技巧呢?
(一)发声技巧
演讲像唱歌一样其发声是有一定技巧的,不是乱喊乱叫。
(1)吐字准确清晰
吐字准确清晰是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演讲者在演讲时必须用普通话,运用普通话并且吐字清晰会避免因汉字一字多音现象而造成的听众对演讲内容的误解。相传,明代嘉靖年间,一位姓解的钦差奉皇帝的旨意巡查运河航运。一天,他到达古城沛县,县衙见上司到来,连忙大摆筵席,为其接风洗尘。宴会中,酒过三巡,这位解大人突来雅兴,想出联相对,于是便说:“今日众人相聚,实在难得。我愿出一个上联,请各位对出下联,以助酒兴。”说完,众官逢迎说好。他便说:一杯清水,解解解元之渴。众官听了,面面相觑,没有一个能对,情形十分窘迫。正在这尴尬之时,只听一阵箜篌的击打声。众官抬头,见一位被请来奏乐助兴的伶女轻启玉唇,莺莺之声响起:半榻箜篌,乐乐乐府之词。话音刚落,满堂哗叹。上联中“解”字有三意:前一“解”乃是解渴之解,第二个“解”字是姓氏,而第三个“解”字便是解元的意思,这位解钦差乃解元出身。而伶女之对也十分巧妙,前一“乐”是快乐之乐,中间的“乐”字是弹奏之意,而最后一个“乐”字是“乐府”之意。
(2)声音要圆润响亮
响亮一般嗓音没有问题的演讲者都可以做到,但是圆润就要求比较高了,圆润的声音让人感觉优雅有磁性,有的演讲者的声音先天条件优越,但是条件不足的也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加以改善。
(3)声音要富于变化
演讲需要有激情,这就要求演讲者的声音富有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演讲感情的变化多端,演讲内容的轻重缓急。(4)演讲声音持久有力
演讲不是一句半句就会表达完毕的事情,是一个持续的语言活动,所以要求演讲者的声音需要有持久的穿透力,不能虎头蛇尾。
(二)节奏技巧
同样联系到唱歌,演讲也需要节奏,一路像念经一样下来肯定让人反感。
(1)重音
旨在表达思想重点、抒发感情、加重听众印象。重音又分为语法重音和感情重音。
(2)停顿
停顿既是换气时的生理需要,也是一种标点符号,也是演讲者情感表达的技巧工具。停顿分为:语法停顿、逻辑停顿、感情停顿、回味停顿四种。
1、语法停顿。一般句号、问号、感叹号停顿的时间稍长;分号、破折号、冒号停顿的时间稍短;逗号、顿号停顿的时间更短。句与句之间的停顿长些,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更长。成分复杂的长句,通常在主语之后略作停顿。继续往下说,也要注意句子成分之间的语义停顿。例如:“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扮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初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只有一个修饰成分的句子,一般可以不停顿,修饰成分多的,离中心词远的可做停顿,连着中心词的成分可以不停顿。
2、逻辑停顿。为显示语义,突出停顿前后词语,而不受标点约束的停顿。例如: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象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家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前两句是原因,后一句是结果,在表达这种因果之间的关系时,就需要一个较大的停顿。
3、感情停顿。这是依据演讲者的心理和情绪所做的一种特别的停顿。它是为了渲染某种思想情绪,或者是情绪转化自然,有意识地、突然地做停顿处理。例如:
秋风里,你们举起了挥别的右手,凤凰花下,请允许我们再道一声:“辛苦了,实习老师,祝你们一路顺风!”(陈争《祝你们一路顺风》)
演讲者在“再道一声”之后停顿一下,最后的问候语和祝愿语就被强调出来了。这样表达,把演讲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又如:“伟大啊!什么叫伟大?持续的平凡//就是伟大!”这里的停顿就起到了强调、突出作用。
4、回味停顿。在句尾或段末所做的特意停顿,为回味停顿,目的在于留给听众一个思考、体会、揣摩的余地。例如:
“朋友,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词,你选择哪一个呢?”您可能会选择幸福,也可能选择生活或者是爱„„但是如果让我来选择,那我一定会选择责任。”
在“选择”之后做一个较大的停顿,然后再说出“责任”。因为者重停顿能引起听众的揣摩,因而也增强了演讲中的交流感。这种技巧运用的恰当,还常常可以调动听众的情绪,起到了空场的作用,据说,林肯在演说时,常常子阿说出重要的话之前,为了给听众打下烙印,突然收住话音,看大家一会儿,然后再把话说出来。这是演讲中的一种特别的技巧。会对演讲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停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演讲中的特殊停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控制会场秩序。在演讲中如出现观众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会场秩序不好时,演讲者可适当的停顿一下,让听众自觉不自觉的安静下来,以达到“控场”的目的。例如:有一个演讲员上台演讲,听众席上讲小话的较多,演讲者说了一句“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后,发现讲小话的听众并未减少,于是他便停顿了下来,站在台上一动不动,也不说话,这一停顿就是1分多钟,听众觉得非常奇怪,慢慢地都停止了讲小话,接着就是会场静悄悄,这时演讲者才不慌不忙的开了口,他说:“刚才,作为演讲员的我站在台上一分多钟没有讲话,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在此说一声:‘对不起’。我想演讲员有演讲员职业规范和要求,作为听众是不是也应该有听众的规范和要求呢?那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人人都要讲职业道德》”。话音一落,听众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就是特殊停顿产生的效果。但是这种长时间的停顿在演讲中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要尽量少用。
二是列举事例之前。演讲者在议论说理之后,往往要给观众说一个事例或讲一个故事和情节来加深听众的印象和了解,如果在举例之前稍稍停顿一下,就能引起听众的注意和好奇,抓住听众的心。例如:一个演讲者在宣讲爱国主义精神时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一种对祖国的深厚的爱。说到爱国主义,在这时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说到这演讲者有目的的略作停顿,让听众猜想和思考一下,然后再从容不迫的娓娓道来。
三是赞叹议论之后。演讲者讲完一个动人的故事,介绍某种精辟的见解,赞扬一种高尚的精神和行为,或发表一番高谈阔论后,都应该稍微停顿一下,以便给听众一个思考、回味的空间,让听众产生共鸣和联想。如:一个演讲员在讲完吉鸿昌将军被迫到美国考察的故事后,大发感慨地说:“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我们中国人民是何等的受欺辱,是何等的被人瞧不起,但是我们更可以看到吉鸿昌将军这样有骨气的中国人!”至此,演讲员有目的的停顿,深深地吸一口气,表示对吉鸿昌将军的敬佩和做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之情。
四是话题转移或段落结束之际。在书面语言上,一个话题段落结束后,就另起一行,空两格,给人一目了然。但口头语言上,段落结束、新的话题开始之前,其标志就在于停顿。这时的停顿,可以加深听众的理解和记忆,以便再接受新的东西。从心理学上说,这是即时记忆的最佳期,这里的停一停,就像我们盖图章时使劲按几下的动作,可使印象更加清晰和牢固。五是会场气氛热烈,听众席中出现掌声和笑声时。当演讲者讲到精彩之处,全场笑语满堂,掌声大作,议论之声不断时,演讲者该稍作停顿;如果听众的掌声、议论声较长,演讲者还应用双手朝下,轻轻地按一按,待掌声、笑声、议论声结束之后,再作演讲。这样,可以给听众提供留有余味、吐露情感、双向交流、良性互动的机会,同时也是尊重听众的表现。
特殊停顿,虽然在演讲中不是很常用,但演讲当中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特殊停顿,不仅可以给听众提供思索的机会和回味的余地;还可以使听众去掉局促感,为听众留下必要的悬念;而对演讲者来说,也赢得了一个休息,调整和转换情绪的机会。
(3)速度
速度主要指演讲中的语速。演讲中的快慢对于表情达意是十分重要的,凡是兴奋、激动时,语速加快;而沉思、平静时,语速就变慢。演讲的语速是介乎波音与报告之间,每分钟发出200个左右的音节。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不同的演讲风格酌情增减此外,每篇演讲的开头、高潮、结尾等各部分语速也应有所不同,否则就会呆板而缺乏变化。
(3)抑扬
抑扬是指句子高低升降的变化,这种升降变化能表达不同的语气。演讲中常用的语调有三种:
1、上扬调。声音由低而高,一般用来表示惊讶、反问、号召、鼓动,或意犹未尽等,以此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2、下扬调。声音由高至低渐次下降,一般用来表示自然、肯定、祈使和话语结束等。
3、平直调。声音从头到尾比较平稳,变化不大。一般用来叙述、说明、解释,表达庄重、严肃、悲痛,等情绪。
语调运用时必须投入真情实感,否者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感觉,会适得其反。
(5)节奏类型
因为重音、停顿、速度和抑扬的排列组合不同,演讲中使出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节奏。
一是明快型:感情脉络平稳,语调变化小,语气平和,中速或稍慢,重音和停顿较少,多用于叙述一件事,说明一个理。
二是凝重型:抒发沉思、悲伤、激愤的情感所使用的一种节奏,多用于抒情性演讲。
三是激昂型:抒发激昂、喜悦、愤怒、紧张等多种感情时所使用的一种节奏。语调高扬,大起大落,语速快,节奏流畅,音色明亮,重音与停顿较多。
这三种类型的节奏,既可作为整篇演讲的基调,又可交替使用,灵活多变,但必须以演讲者的情感为依托。
第四篇:短时间提升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有技巧
短时间提升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有技巧
在复习迎考的冲刺阶段,如果能科学合理安排训练,并掌握一定的应考策略,那必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英语考试中书面表达部分的备考和应考策略,给考生一些建议:
一、备考方略
1、解读“说明”。书面表达既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词汇语法功底,又要求考生具备较好的语篇表达能力。今年《考试说明》在书面表达部分增加了一篇漫画示例,要求考生根据对所给漫画的理解,描述他们可能的做法,许多学生在做这类题材的书面表达时感觉困难较大。其实,这类题材的文章可采用3段式:第一段描述漫画,提出漫画中揭示的问题;第二段分析问题的成因或问题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第三段谈个人看法或建议。此类作文常用句式有:(开头段)From the picture we can see that __(描述漫画中的情景).What is illustrated in the picture is __(提出漫画所揭示的问题).(中间段)There may be__(2 or 3)__ reasons responsible for / accounting for/ contributing to this phenomenon.(结尾段)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__。
2、有效训练
要在书面表达中得高分,词汇是保证,语法是基础,句型是关键。
在短时间内提升谋篇能力和遣词造句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掌握必要的“启、承、转、合”常用词句。如:“启”——创造良好开端。常用表达“启”的过渡词语和词组有:in the first place等。“承”——顺势承上启下。常用表达“承”的过渡词语和词组有:in addition;besides;in other words等。“转”——巧妙转折过渡。常用表达“转”的过渡词语和词组有:but, however等。“合”——完美结束段落或全文。常用表达“合”的过渡词语和词组有:in a word等。
二、应试技巧
有了前期的充分准备只是成功的一半,考生们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应试策略才能确保最后取得高分。做题时考生们应该注意以下“五要”:
1、审题要准确。
2、构思要清楚。
3、语言要规范。
4、书写要清楚。
5、检查要仔细。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既需要正确方法的引导,更需要有一定量的训练。训练有助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只要准备充分,应试方法得当,考生们在书面表达中获得高分或满分也并非神话。
第五篇:播音主持怎么达到“声音美”?有什么技巧?
无规则无方圆,播音主持教程中发声技巧的介绍,首先需要我们了解的不是技巧,而是声音美的标准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学习技巧,达到标准。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音与主持声音没标准
(1)正确清晰。
所谓正确,是指发音正确。一方面,不可读别字。另一方面,不能用“直译”方式将方言变成蹩脚的普通话。
所谓清晰,是指吐字要清楚明晰,不含含糊糊,有正确的停顿和适当的节奏,不要前言不对后语,或者结结巴巴,使人听不明或弄不懂。
(2)明快清脆。
这既是指说话要开门见山,口到心到,心口一致,不故弄玄虚,快言快语,有什么说什么,又是指声音要干脆利索,爽利痛快,不拖泥带水。
(3)圆浑清亮。
如果说“正确清晰”是要求声音表达科学化的话,那么,“圆浑清亮”则是要求声音表达艺术化。其主要指:声音流畅自然,圆浑雄厚,悦耳动听,有滋有味。
(4)富丽清新
这是指声音既要富于变化,丰富多彩,又要清爽新鲜,生动活泼。
(5)坚韧清越。
坚韧,是指声音坚实、耐久、有力、有始有终。清越,是指声音宛转悠扬,给人留下深刻的甚至是难以磨灭的印象。
声音美有标准,播音主持教程告诉您。我们熟练的了解何为标准滞后,技巧自然伸手拈来。
达到“声音美”的主要技巧
1.规范语音的技巧。
(1)音节读准。
简单来说,就是按照普通话的标准和规范来吐字发音。,使发音正确、声调准确、字正腔圆。也就是说,按普通话的构成要求把汉字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念准,进而读准每个常用的音节。常用的汉字不过4000个左右,它们都离不开418个音节和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因此,只要下苦功夫,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从而读准全部音节都是不难做到的事情。
当然,读准每一个音节后,不等于语音就规范了,还要进一步训练既保持自然由于因的读法,又在咬字上进行适当的加工,以便听众对你讲出的每一个字词都能听的真切。
(2)音节协调。
适当多用一些双音节词,四音节词讲话或练习朗诵,可以增强语言的响度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比较优美悦耳。
运用拟声词、象声词也是使音节协调的一种办法。它既可以使被表述的事物形象生动,又可使声音和谐,达到声与形的有机统一,增添语言的表现力。
(3)韵调和谐。
这里所说的“调”,是指声调。汉字一字一个音节,每字又有四声即平仄之分,如果声调搭配的好,就可出现高低抑扬,急缓起伏之情势。
平声字和仄声字交错使用,可以形成声音的抑扬相应,高低相配,急缓相间,起伏相连,从而使声音刚柔相济,协调和谐。
2.选择语气技巧。
语气,即说话的口气。它既存在于书面语言之中,更存在于口头语言之中。在书面语言里,作者语气要通过读者的视觉引起思维才能感受,认识,体会。而口语表达中的语气,将句式、语调、理性、词采、音色、立场、态度、个性、情感等融为一体,由朗诵者直接诉诸于听众的听觉,听众当即就可直观的感受到,因而,它对口语表达的效果产生直接的、立竿见影的影响。语气之强弱、长短、清浊、粗细、宽窄、卑亢等变化,均能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
语气的是多方面的,它具有多姿多彩的复杂形态。语气的多样性是语言本身丰富性的反映,也是语言能力强的一个表现。语气不同,表情达意也就有不同。其中尤其以声音和气息状态至为重要。朗诵者必须通过声音和气息将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而不同的声音和气息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表现不同感情色彩,气息、声音、口腔状态的特点:
感情色彩 声音形式 发声技巧
爱的感情 气徐声柔:口腔宽松,气息深长。
憎的感情 气足声硬:口腔紧窄,气息猛塞。
悲的感情 气沉声缓:口腔如负重,气息如尽竭。
喜的感情 气满声高:口腔似千里轻舟,气息似不绝清流。
惧的感情 气提声凝:口腔象冰封,气息象倒流。
欲的感情 气多声放:口腔积极敞开,气息力求畅达。
急的感情 气短声促:口腔似弓箭,飞剑流星;气息如穿梭。
冷的感情 气少声平:口腔松软,气息微弱。
怒的感情 气粗声重:口腔如鼓,气息如椽。
疑的感情 气细声黏: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
可以这样说,有了恰当的语气,才能使朗诵者具有形象色彩、感情色彩、理性色彩、语体色彩、风格色彩;有了恰当的语气,才能增强语言的魅力,才能恰当的表达思想感情。才能调动听众的情绪,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语气是多种多样的,无论从表达主体和听众的关系来看,还是从表达主体的心境和思想感情来看,或者从表述内容和方式来看,它都是丰富多彩的,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不同,变化多端,气象万千。在朗诵过程中,语气永远不会是单一的,常常出现几种语气交替出现或结伴而行的现象。不过,在综合运用多种语气的过程中,还是有主次之分的,主要的感情色彩造成主要的语气色彩,即语气的基调。所以,无论是朗诵诗歌,散文,小说等等,都掌握这个基调。与此同时,又要适时根据内容、感情、对象等的变化,选择调控自己的语气,使之恰如其分。
总之,语气要服从内容,语气要看对象,语气要质朴自然,贴近生活。
好了今天小编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喜欢记得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