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实践考察报告

时间:2019-05-14 16:5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教学实践考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教学实践考察报告》。

第一篇:教育教学实践考察报告

教育教学实践考察报告

叶茂台九年一贯制学校 刘晓莹

2012年11月30日,我们法库县新入职特岗教师一行六十三人参加了在秀水中学举行的教师入职培训班学习,使得我们有机会走进秀水学校,感受这里的教育教学。我们深入学校课堂听课、学习,聆听张文主任关于“三三四”教学模式的讲座,全方位体验秀水中学教育的方方面面。耳闻目睹,见证了基七到九年级教育的点点滴滴,感触良多。

一、得天独厚的教育环境

法库县秀水河初中建成于1980年。学校占地面积 36000 m²,操场面积 21000 m²,建筑面积8000m²,绿地面积5200 m²,是法库县一所最大的农村中学。学校现有学生927余人,教职工10 8人,高级教师 23人,一级教师 57人,初级教师8人,专任教师75人,已获得现代信息技术高级合格证书的有80人,获得研究生学力的有2人,本科学力的有65人,大专学力的有21人,学力达标率为100%。省级名师1人,市级名师2人,省学科带头人1名,市教学骨干8人,县教学骨干21人。

1997年,学校被选定为“沈阳市中小学先进德育基地”。1998年,学校被评为“辽宁省贯彻体育卫生条例先进学校”。2008年,学校被评为“沈阳市平安学校”。

2011年,有96名同学迈入了法库重点高中的大门,再一次取得了中考成绩名列农村中学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学校获得了“市级农村中学示范校”、“沈阳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的光荣称号。2011年,学校又被评为“辽宁省控辍先进单位”。

2003年,学校增建了一座实验楼,楼内配有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3个网络教室、28个多媒体教室、1个卫星接收室、1个光盘播放室和1个组织培养室,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条件。2011年,学校利用暑假对校舍又进行了大范围、多项目的翻修改造。学校先后获得“沈阳市花园式学校”、“辽宁省绿色学校”、“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二、超前的教育理念

现在,秀水河中学被选定为法库县初中课改实践基地。广大教师继续发扬爱教育、不怕苦、求进步的精神,在减负增效的道路上开拓新路,人人成为学习者、创造者和播种者,以德立身,以人为本,以精品立业,以创新求生,为把课改实践和减负增效工作推向深入、开创教育教学新局面而奋斗!

目前,新课改要求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学习的探究性,旨在从学习层面上解放学生,让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得以体现。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孰重?回答这个问题,许多人会颇费口舌,然而,秀水中学的教师会脱口而出: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一切活动围绕学生开展。“三三四”教学模式正是对这点的实践。八年四班语文教师彭静老师上的一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课堂上,既有视频又有音乐,像做游戏一样的欢快气氛中,同学们自己表演,自己研究,自主学习,不知不觉一节课就结束了。我觉得这节课很有创意,也颇具趣味性,学生就在欢乐中学懂了知识。这样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对初中教育的思考

(1)教育处于怎样的阶段

对比城市的基础教育,乡镇的基础教育还远远落后,还处于启蒙时期。我们的教育理念不强,教育的管理模式落后,基础设施普遍简陋,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不高,学校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氛围不浓,校际间开展教育教学的活动不够深入,甚至各自为政,相互脱节,各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相差甚远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决定着我市基础教育发展缓慢的前提。但是秀水中学一行让我看到了希望,要发展乡镇初中基础教育,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2)怎样发展才能缩短与城市的差距

最重要的是更新教育观念,细化基础教育教学管理,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增强教师敬业乐业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校际、市际、省际的教育培训合作与交流,真正使教师的素质和修养有较大的提高。“三三四”就是一个成功模式。它能为我市今后各中小学校培养各相关学科中能起示范作用和成长为各学科的带头人创造条件。此外,多方面多渠道探索教育教学的模式,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文化修养。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兢兢业业,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之中,我们地区的教育就有希望。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科教兴国,科教兴市,这是有识之士的共识。此次学习,收获颇多,感触颇多。我将我所学致我所用,为本校的教育尽我所能。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肤浅的看法和体会,如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第二篇:实践考察报告

2012暑期社会实践考察报告

在这个漫长的暑假中,我接受学校的倡议,积极参加学校内外组织的各种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名未来要迈入社会的学生,深入社会、实践锻炼是一门必经的功课。因为我相信因为经历所以懂得,只有了解社会,你才能真正做到融入社会。

在“急救先锋”的每一天里所迎接的每一次不同的工作都是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会给予我不同的感想和收获。

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习,充实了自我,增强了口头表述能力,与人交流。真正地走出课堂,使自己陶醉在喜悦之中。有时会很累,但更多的感觉是我在成长,我在有意义地成长,在这之后,我明显地发现自己变开朗了,虽然我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改变一些东西,但如果整个社会共同努力,这才是动力之根本,动力之源泉,使国家繁荣富强的途径,提高国民素质的实践活动。

另一方面,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没有经验,没有与人交流交往的能力,有些东西以前没有尝试过,难免会出差错,如果我还这样的话,以后很有可能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现在的社会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拥有一些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只靠在学校汲取知识,远远不够,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自己的能力。

在宣传急救知识之前,必不可少的就是场地的问题,所以我们来的第一天就是进行踩点。以广场、公园之类的地方为主进行寻找,刚开始有点漫无目的,每遇到十字路口时,总是会有些犹豫要走哪边。后来经过一定的反思,可以百度搜搜地图了解我们所处的位置以及周边有没有我们想要的地方,多问问路人等等,使之更有效的完成。

然而宣传急救知识时,我们自身的责任也是非常重大的。不能宣传不规范的,讲解时也要镇定自若、声音响亮,让观众们相信我们,因此,自身的讲解的技术的提高和完善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技术,我们要不断地进行培训与练习,当面对各种不同的人群、环境时,所展现的各种不同的讲解方式,以及独自的边讲边做,你讲我做、我讲你做的等等形式。

进行宣传急救知识时,演示完的我们,更多的是要与现场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其中,使之真正有效的学习到,而不是仅通过在旁边的观看而认为自己懂了、会了。要让他们知道仅仅的看与亲身去常识体会一下,所收获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画海报的工作看似很平凡,但我画的每一笔都是发自自己的内心,用自己的手小心翼翼的在海报上留下了自己认为最美的勾勒。从空白到铅笔的大概图形到定色、上色,这每一步的过程都是认真而谨慎的。看着一张张海报带出去,使活动增添了些色彩,心里是说不出的喜悦。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还有量血压的项区,在宣传我们的急救知识的同时,也提醒了要多多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这项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参与,大家也非常的重视自己的身体。

社会实践中还有每天必备的内容那就是早上的队歌和口号的练习,晚上的心得交流会。清晨,在歌声和口号中开始,激发我们的热情和信心;夜晚,在心得交流会中结束,分享我们的酸甜苦辣。每一天的早上和夜晚的这一刻,也都是我们光荣的记号。“真理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我们只有在不断参加社会实践中才能了解社会。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 1

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虽然这次活动时间很短,但是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组织的活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适应社会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大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第三篇:南京教育实践考察报告

南京教育实践考察报告

感受南京基础教育

海南省三亚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孙韶华

十月金秋,南京凉风习习。我们三亚市教师一行三十人参加了在宁举行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使得我们有机会走进南京的学校,倍感南京的教育教学。我们深入学校课堂听课、评课,参与学校科组教研活动,学习学校管理的先进经验,参加省、市、区各种教研专题研讨会、结题会,全方位体验南京教育的方方面面。五十天的耳闻目睹,见证了南京学校基础教育的点点滴滴,感触良多。

一、得天独厚的教育环境

(1)人文历史教育环境

我们一踏入南京,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这里山川秀美,古迹众多,文化底蕴丰富。自古以来教育事业发达,“才人代代不竭,文化生生不息”。各朝各代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涵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南京人。对于深厚的人文历史,南京人都是引以为豪的,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熏陶成长的南京孩子,其底子自是不薄。南京孩子自一出生进入学校就养成“轻声细语体现淑女优雅,恭敬谦让彰显绅士风度”的传统美德。学校的周围都有着十分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学校也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历代文化古迹、名人故居、博物馆等等,并从中受到多种诸如爱国主义、人生、理想、价值观等思想道德教育。而我们三亚自古以来只是一个蛮荒之地,流放之所。偶有受贬谪之人留下只言片语,与南京的历史自是无法相比拟的。三亚是个新兴的城市,在文化素养、人文底蕴、教育氛围等等的大环境是自然的缺失,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又如何来熏陶?

(2)基础设施环境

教育基础设施源于各方政府财力的投入。南京市政府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并对基础教育的设施有充裕的财力投入,使得学校的基础设施非常完善。南京的学校布局合理,教室、教师办公室连为一体,体育活动区独成一格。校内有规范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理、化、生实验室、体育馆、图书馆和食堂。办公室、教室宽敞明亮,设备先进、齐全。每一间教室都配置了多媒体视频展台、51寸大背投和低频扩播系统。每两个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了千兆宽带校园网,信息点通达所有教室和教师办公室,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教学设备先进,学校实现了校园数字化信号系统,校内图书馆电子化管理。教师阅览室、教工活动室一应俱全。整洁的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完善的校园教学网络设施等等,这些优越精良的基础设施环境,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富市办教育是何等的牛气冲天啊!我们只有羡慕的份儿,真是没了福气儿。

二、超前的教育理念

江苏省是我国教育先进大省,是新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南京市的教育就是整个江苏省教育的缩影和模块。其超前的教育理念和先进教育管理模式是其他省份为之所折服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我们定点学习的学校是南京市第二十九中教育集团致远中学,其超前的教育理念和先进教育管理模式可窥见江苏省基础教育的情形。

(1)超前的教育理念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教育集团致远中学始终追求和谐教育,以“和谐”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注教师的成长,积极营造一个以教师终生发展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和严格管理”相结合的团结奋进的氛围;制定学校发展长期计划,谋求学校长远实效的发展。这些教育理念纵横贯穿于学校基础教育的方方面面,并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先进教育管理模式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教育集团致远中学的“完人教育”“和谐教育”的品牌定位,它基于尊重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生命完整性,珍视他们的发展可塑性,强调学校基础教育是为了学生、老师的充分发展而服务的。教师队伍建设、校风建设,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章程,教师、学生管理,教学常规管理,等等,有章可循,各部门、各学科按部就班,有条有序,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高效发掘每个人的潜能,这都得益于先进教育管理模式。

三、高效的课堂

目前,新课改要求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学习的探究性,旨在从学习层面上解放学生,让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得以体现。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孰重?回答这个问题,许多人会颇费口舌,然而,致远中学的教师会脱口而出: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一切活动围绕学生开展。南京市许多学校都实行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一个班有30来个学生,这保证了师生充分交流和合作。记得致远中学初二语文教师徐苏阳老师上的一节课,我至今仍有很深印象:课堂上,徐老师满脸笑容,把一大表格纸贴在黑板上,大概分人物、地点、事件三个栏目,每个栏目下有许多可以移动的写有相关内容的长方形卡片。徐老师移动这个,移动那个,让学生作答,整个课堂都在参与,在像做游戏一样的欢快气氛中,不知不觉一节课就结束了。我觉得这节课很有创意,也颇具趣味性,学生就在欢乐中学懂了知识。这样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对基础教育的思考

(1)我市的基础教育处于怎样的阶段

对比南京市的基础教育,我市的基础教育还远远落后,还处于启蒙时期。我们的教育理念不强,教育的管理模式落后,基础设施普遍简陋,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不高,学校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氛围不浓,校际间开展教育教学的活动不够深入,甚至各自为政,相互脱节,各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相差甚远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决定着我市基础教育发展缓慢的前提。

我们有的学校还处在原始阶段,老师们只凭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再加一块黑板进行着刀耕火种,条件十分艰辛。由此可见,要发展我市的基础教育,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2)怎样发展我市的基础教育才能缩短与内地的差距

我市各级政府必须重视基础教育,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立法,加大对基础教育的财力投入,改善和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基础教育学校在软硬环境上都经得起检验,使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这是其一。其二,更新教育观念,细化基础教育教学管理,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增强教师敬业乐业的精神。其三,进一步加强校际、市际、省际的教育培训合作与交流,真正使我市教师的素质和修养有较大的提高。近几年来,三亚市教师进修学校与南京市晓庄学院合作培训三亚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就是一个成功模式。它能为我市今后各中小学校培养各相关学科中能起示范作用和成长为各学科的带头人创造条件。其四,多方面多渠道探索教育教学的模式,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文化修养。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兢兢业业,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之中,我们地区的教育就有希望,我们的基础教育与内地基础教育的距离也就会大大的缩短了。

基础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科教兴国,科教兴市,这是有识之士的共识。南京之行,收获颇多,感触颇多。我将我所学致我所用,为本地的教育尽我所能。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肤浅的看法和体会,如有不妥之处,请指正。无限感谢!

第四篇:教育考察报告

教育考察报告

整合 · 提升: 从新理念到新实践

——赴海林市子荣小学教育考察报告

一、前言

2015年9月22日牡丹江市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全体成员在王伟主任的带领下,赴海林市子荣小学、海林二中两地,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教育考察活动。海林市给我们留下美好回忆,参与中小学校长论坛,参与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和学校的考察活动,又让我们领略到海林市中小学名校长的风采和办学的高端水平。

海林市子荣小学优秀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上,听取三位优秀校长们对教育的解读,感受到他们对教育事业浓烈的情怀,对教育本质深刻的理解和对未来教育的高瞻远瞩,“有热度”、“有深度”、“有高度”这种感觉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回想自己的校长生涯,对照自己的办学实践,顿感差距之大,内心的撞击是强烈的,这种撞击不仅仅是因为办学水平的差异,更源于自己办学理念的落后和肤浅。

通过学习和思考,我认为有必要对自己的办学理念进行一次重新定位,通过梳理、整合,提炼、提升,以实现学校在新理念指导下重新启航,快速稳健远航的愿景。

二、考察活动及感悟一天的教育考察活动共分为三部分:

(一)海林市子荣小学校长论坛

中海林市子荣小学校长论坛由大课间操展示、王校长对学校教育管理的解读、艾校长对大课间操的设计排练成型等一系列的讲解,孙校长以《信息化时代下的教育变革》为主题,三位校长进行了论坛发言,参与论坛,分组讨论,最后听王伟主任总结点评,让我们了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的深度影响。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信息化教育”,什么是“信息化校园”,让我们感受到科技改变教育,科技创新教育,以及在“信息化教育”引领下“智慧校园”出现的必然趋势。

通过论坛,也让我们认识到信息化教育带来的诸多挑战和问题,让我们在兴奋地迎接信息化时代到来的同时,也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正如陈玉琨主任所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信息化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教育的某些方面,是革命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改变。信息化在推动教育变革的同时,带来的挑战和问题是我们必须理性对待的。正如汽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不能因为一时堵车而丢弃汽车。这个精辟的比喻令人记忆犹新。

(二)海林市中小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及感悟

教育考察期间,我们集体参与了海林市中小学优秀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听取了几位优秀校长的办学思想汇报发言。

几位优秀校长的教育思想从不同角度对教育进行了阐释,让我感觉到在中国基础教育这片热土上,有一大批对中国教育忠诚的捍卫者,有对中国未来责任的担当者,有对精神信仰的积极引领者,有对心灵的深情呼唤者,有对智慧教育的热情开启者,有对美丽教育的辛勤撒播者,有对学生个性的积极张扬者,其中三位校长的教育追求令人敬仰:

1、海林市子荣小学学王校长的《做有信仰的教育》,让人感受到王校长对教育的强烈情怀和高度的责任感,他把尊重人、关怀人、发展人、成就人作为他的教育追求,把“关怀教育”(关怀生命成长)作为她的核心价值追求,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教育画卷,她的心目中,有对教育独特的理解,那就是教育必须立德树人,必须让学生有生命尊严,教育必须能够提升国家与民族的尊严;她的心目中,有理想的学校标准:那就是学校必须致力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必须确立道德的核心地位。学校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追求;她的心目中,有对理想学生的描述:有敬畏之心,有富足完善的精神世界,有自主发展的意识及能力,拥有强健的体魄。她的教育追求中,还有理想教师的描述:关爱学生,有仁爱之心,能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在单纯朴素的教育生活中体会幸福等等,她不仅设想了,而且真正实践了,她的关怀教育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让我感悟到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育的实践既需要热情投入,更需要冷静理智、寂寞和坚守。

2、海林市二中李校长以《还师生完整的教育生活》为主题,赢得满堂喝彩,他从对教育本质的深度思考入手,对现实教育进行冷静、理智的批判,浮躁、功利、短视已成为当下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教育的目标与追求忽视生活,教育的内容缺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育途径与方法脱离现实生活,教育过程与评价远离生活,学业负担出现倒挂现象,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分析问题之后,有了李校长的“还原理论”,并且有了他坚持不懈的教育实践:加强文化建设,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挖掘学校精神文化,打造生态校园,书香校园,人文校园,提升教师思想境界,以政策激励促进师专业发展,关心教师身心健康,丰富学校精神文化生活,在打造教师丰富精神世界,文化生活和事业成长平台的同时,追求有质量的、有幸福感的学生教育生活。首先是让德育回归生活,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创新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生活化教育环境。

我认为:李校长的教育追求是坚定的。对现实教育出现的问题,他不是一个冷嘲热讽者,他有对教育的理性批判,更有对理想教育的执著追求。罗曼·罗兰的话:“我看透这个世界,但我仍然热爱它”,正是何勇校长教育追求的智慧和勇气。他说:“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如果说种子意味着希望,愿景,那么岁月就是坚守,就是意志,作为一个承担文化传承和培养民族振兴人才重任的教育者,应该从使命感的高度坚定教育信仰,执著地走下去。他的理性思考,他的教育追求值得学习。

(三)学校考察及感悟

本次海林之行的第三个内容是考察学校。我们一共考察了两个知名中学,分别是海林市子荣小学,海林市二中。

作为牡丹江市周边发达地区的知名学校,多数学校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有丰富的文化传承,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一流的教学资源,有优质的教育水平。在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引领着中国基础教育的方向。以海林市二中为例,谈谈我的感悟。海林市第二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始建于1970年3月,1997年9月与海林市第四中学合并,是全国第二家远程教育示范校,黑龙江省一类学校,黑龙江省绿色学校。多年来,学校精心培育,倾力打造,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校现有教师13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高级教师35人,一级教师59人,牡丹江市骨干校长2人,牡丹江市骨干教师11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4人,牡丹江市学科带头人1人。师德高尚、工作高效的教师群体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和学校可持续发展。

海林市二中人秉承坚韧执著、积极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主体、张扬个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宗旨,以建人民满意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健全管理机制,优化育人环境,强化师德建设,培植学校文化,以深厚的内涵濡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针对当前教育实际,提出了“为国家民族未来负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和“笃志、笃厚、笃学、笃行,让责任成就人生”的育人理念,强化责任教育,实现质量发展、精细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以管理优势、队伍优势走在教育教学的前沿。自1999年起海林市第二中学中考屡创佳绩,先后有胡伟、范晓磊、林涛、姜龙翔、林静婧、孙月娇、艾晨等同学夺得全市的中考状元,升学率屡创新高。智慧在这里生长,生活在这里充盈,素质在这里提高。学校以先进的办学理念,规范科学的管理,突出的办学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先后获得“牡丹江市规范化初中”“牡丹江市双全学校”“牡丹江市文明单位标兵” “黑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海林市教育教学标兵单位”“海林市教育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牡丹江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如今,海林市第二中学全体教职工在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致力于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向着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与品位的目标迈进,为实现海林二中跨越的和腾飞而努力奋斗!

⑴执信中学是一所有丰富人文底蕴的百年老校,历史积淀深厚,学校重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重视人文情怀培育。

⑵德育方向,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活动。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体系建设。学生们精神饱满,乐观进取。

⑶校园文化丰富,体育艺术活动多姿多彩,社团组织众多,注重学生特长培养。

(4)书香校园特色浓郁,教学管理细致到位,注重校本课程开发。⑸注重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国际交流活动丰富。

⑹追求教育本色,不华丽、不媚俗、务实沉静、不事张扬、朴素大方。

三、反思与追求一天的考察活动尽管很忙碌,很紧张,但收获是丰富的。考察的海林市是经济发达市县,考察的学校是牡丹江市知名一流的中小学,而我所在的林口县个经济欠发达县,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比性,但是发达地区一流名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实践给我们树立了一面旗帜,应该是未来林口教育,尤其是我们教育发展的方向。

通过参与论坛、考察学习,让我对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教育怎么做、今天如何当校长、今天怎样做教师等诸多问题有了较为明确清晰的认识。通过考察学习,我认识到校长的领导力对一所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好校长的标准我认为至少应该有清晰、科学、务实的办学理念;因该有忠诚事业,不为名利所累的教育情怀和坚守精神;应该有科学民主的管理思想;应该有开阔的视野,丰富的学识,开朗的性格,顽强的意志等等。

通过考察学习,我强烈的感觉到做教育不能浮躁,不能功利,不能短视。教育的追求不能仅仅体现在一张张高校录取书上,不能仅仅是“升学率”的攀升,应当让教育回归本色。教育应该为学生终身幸福负责,应当为学生人生幸福奠基,为社会进步助力,为民族富强蓄势。教育应该培养能够承担社会责任,担当民族大义,为国家民族未来负责的公民。培养人格完善、心态阳光、体魄健壮、知识丰富、能力多元、善于创造、有家国情怀、有高度责任的公民。同时我也在思考: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我认为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教育,我们应当追求“适合”,不能“迎合”!

通过考察学习,我认识到培育有文化的学校教育,应当成为校长的追求。没有文化的学校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而培养有责任感的高素质公民,应当也必然是现代教育的命题。这种责任教育就是要培养对自我、对家庭、对同伴、对集体、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强烈感情。唯有如此,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我们的每一个家庭才会和睦幸福,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爱心、文明和谐,我们的国家才会真正走向繁荣富强,人类文明进步的脚步才会轻盈而快捷。

第五篇:教育考察报告

大埔小学教育考察报告

大埔小学创办于1952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显得更加年轻有活力。目前,校园占地面积2万多m2,五幢教学大楼建筑面积1万多m2;现有43个教学班,学生2800多人;拥有130多位业务精干,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教师队伍。学校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培育了三位“全国优秀教师”;三位“特级教师”。学校各教学功能室配备齐全,校园环境优美,充满人文气息,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2002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成绩 学校在各级党、政领导以及社会热心人士的关怀下,坚持以“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新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大埔县名符其实的小学教育窗口学校。学校荣誉像一颗颗璀灿明珠,镶嵌在学校史册。正是带着对大埔小学教育的仰慕,于5月4日走进了大埔小学。

本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地小学学校教育教学的实施与管理,通过认真学习、思考,理性借鉴他们先进的办学方法和管理经验,以提高本校的管理绩效。通过听取学校领导的经验介绍和参观校园,获得的总体印象是:全校教师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陶行知“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准则,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促发展”是学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走“以研促教、科研兴校”之路。思想措施真实透明,管理行为扎扎实实,一切工作重在落实。

(一)重视过程,狠抓细节,全力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1、定位准确。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优秀,不愁生源,不忧质量。教师质量决定教学质量,教师水平决定教育水平,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正是因为对教师有如此的定位,所以在管理过程中,他们都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管理的重要的位置上来抓。汪美群老师参加梅州市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现场上课获一等奖,并代表梅州市参加广东省小语实验教材教学交流活动,现场执教三年级《听声音写一段话》习作指导与讲评获优秀课例奖。

2、措施得力。扎实开展校本培训,以学代培,以研代培,以课代培,在教学中学习,在教学中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反思、调整、提高,为打造青年教师,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收到显著效果。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四个最”的培养目标,即“最为团结,最为吃苦,最为敬业,最为奉献”。围绕这一奋斗目标,主要实施了这样一些极具创意、极有特色的管理行为:(1)对青年教师的业务培养推行“帮、压、促”的政策。所谓“帮”,是指结对子指定师傅帮,备课组活动环境帮,平时同科教师都有义务帮。所谓“压”,就是施加压力,规定,新教师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必须上过关课(即汇报课、研究课和公开课),根据过关课的情况,以不超过60%的总控量择优选聘。所谓“促”,就是促进,对于优秀青年教师,学校鼓励他们参加各类教学竞赛,为他们创造条件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学术交流,选聘他们参与课题研究。(2)每学期期中考试后开展为期两周的整风运动。第一周由政教处组织学生整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召开家长会,使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做人道德得到不断的提升。第二周由年级领导、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对全年级的任课教师进行全员评价,包括课堂教学、请假出勤、学生反映、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等各个方面;对于表现不好的教师,或跟踪听课、加强监控,或降级使用,或调换岗位,旨在敦促教师丰富专业情意,提高专业能力。(3)讲究团队精神。他们认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产生智慧,团结就是效率;并提出了团队是否具有战斗力的衡量标准——组织活动是否群策群力、集中群体智慧,活动是否通力合作、步调一致等。因此,他们下大气力狠抓集体备课的落实、集体攻关的实效,在教师队伍中深入开展经验交流、优质课观摩和教师素质比赛等活动,使现有的教师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学校正在进行教育部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五”科研课题:“21世纪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广东省小语会科研课题:“小学习作教学审美化研究”;“广东省陶行知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及市级“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实验。结合课程改革在实践中探索,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语文科、数学科先后结合课程改革在实践中探索。坚持每学期举行一次优秀课比赛活动,各年级教研组分别选派两位教师参加上课和评课比赛。(4)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做好纠错纠偏工作。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养成纠错纠偏的习惯,督促其对已纠正过的题点作3天后、7天后、一月后三次复查。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也要有这样的纠错本,并且还要有眉批;这样做的目的是,既可以了解学生在知识掌握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又为自己的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经验。

(二)实事求是,因校制宜,全力提高教育教学成绩

他们为了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了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而每一项都能切中时要,非常务实。

1、两个评估小组制度。为了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学校成立了教学和德育两个评估小组。

教学评估小组由四名成员组成,即教务主任和语数外三科教研组长。小组主要职责是对全校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监控。每周星期二、三、四听三节课,通过设计电脑程序、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被查对象;提前两节课通知被查对象和其他听课教师(年级领导与同学科无课教师)。

德育评估小组。每周抽听两节主题班会,提前一周告知,使之有较充分的准备时间。然后由德育处将被查者的活动设计材料打印出来,提前发给每位班主任,以便于相互借鉴,实现校本资源的共享。

2、周前会制度。学校每周召开一次周前会,时间安排在周日晚上(两课时)。它是学校干预年级管理的主要形式之一。

会议主要议程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前安排一名教师演讲,话题自定(一般以教育教学为主),材料自组。旨在增进教师之间和干群之间的相互了解,为教师展风采提供平台,为优秀的教师提供扬名的时机。这一颇具创意的设计,既能体现出文化治校的特点,又充分显示出文化治校的巨大优势。二是由主管校长对教学评估小组所听的三节课进行集中点评,点评顺序依据评分结果由高到低,点评时就课说课,客观公正,不留情面,收到彰显先进,鞭策后进,警醒他人的促教效果。此举体现出制度治校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使得所有一线教师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人人精益求精,悉心教学;从而使中老年教师极易出现的职业倦怠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三是对前一周工作的得失进行总结,对下一周的工作作具体部署,提出具体要求,以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辛勤园丁,立志振兴中华,夯实基础;莘莘学子,不负人民重托,勇攀高峰。大埔小学正朝着“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环境一流,质量一流的办学目标迈进。

下载教育教学实践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教学实践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考察报告

    教育考察报告2005年10月29日,长宁县第四期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学员一行,在进修校贺校长的带领下对成都市机投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发现这所学校有许多值得学习......

    教育考察报告

    教育考察报告虎邱林东小学 林清秀2007.6教育考察报告 虎邱林东小学 林清秀近日,我随着校长培训班考察团到重庆成都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通过看校园、听报告、听课、座谈会等......

    暑期实践考察报告

    关于暑期家教的实践报告 实践主题: 暑假和高中同学组成小团队,进行家教实践活动 事件参与者:郭行、靳超凡、金硕勋、张滢滢、赵冰、付艺伟、杨晨晨等原漯河 高中同学 实践时间:......

    艺术实践考察报告

    艺术实践考察报告 姓名:周瑛班级:室内设计三班学号:201024082318 考察时间:2011年11月14日—2011年11月25日 考察地点:湖南省湘西自治州 考察人员:室内设计三班全体成员 这一次艺......

    暑假实践考察报告

    一、实践背景大学校园文化是广大师生的精神家园,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活中的主旋律,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学习,校园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

    中学教育考察报告

    中学教育考察报告 2018年4月25日,XX市教育系统中层后备干部学员一行,在进修学校王校长及干训部黄主任的带领下对XX市第四中学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大家发现我们学......

    爱国教育考察报告

    根据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2010年科级干部培训主体班次教学课程安排,2010年6月10至15日,我有幸随团参加红色之旅——长沙、张家界、韶山等地的考察学习,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澳洲教育考察报告

    澳洲教育考察报告作者:张曦来自南太平洋的启迪——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的考察报告宁波市人民政府澳新教育考察团一、概况宁波市人民政府澳新教育考察团于2004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