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选择题及答案
一.单选.(共 25 小题,50 分)
1.在幼儿园里开展的“听声音、猜东西”、“气味真正多”、“小小品尝会”等活动,是有关什么的探索(A)。
A.人体的结构、功能及保护
B.人的心理活动
C.个体的生命过程
D.感受、体验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的活动和功能
2.在幼儿园里开展的“听声音、猜东西”、“气味真正多”、“小小品尝会”等活动,是有关什么的探索:(D)
A.人的心理活动
B.个体的生命过程
C.感受、体验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的活动和功能
D.人体的结构、功能及保护
3.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错误的是:(B)
A.科学是一种创造;
B.科学回答“做什么”的问题
C.科学是知识和信息资料
D.科学是探索的过程
4.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一个方面,能体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特殊性的是:(A.方法方面的目标
B.知识方面的目标
C.情感个性方面的目标
D.技能方面的目标
5.科学游戏旨在:(A)
A.重复游戏中所伴随的科学现象
B.探索科学现象之间的关系或解决问题
C.获得新发现,掌握新知识
D.通过游戏体现问题、任务或目的6.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质是:(C)
A.教师的指导
B.获取知识
C.儿童的科学探索活动
D.主动建构初级科学概念
7.(C)是“人造”的自然,是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具体体现;
A.水、阳光、空气等
B.木、石、土等
C.电脑、宇宙飞船、拖拉机、电冰箱等
D.鸡、鸭、羊、狗等
8.“教师怎么教”和“儿童怎么学”都属于:(B)
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活动
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C.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D.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
9.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具体内容是指:(B)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B)
10.关于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C)
A.没有具体的活动目标和计划
B.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干预较少
C.仍然有具体的目标和计划
D.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学习的形式以个人的探索为主
11.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幼儿学科学的物质前提是:(B)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12.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学科学的核心要素是:(C)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13.学前儿童正规性科学活动:(B)
A.与其他类型完全不同的活动
B.是儿童自己主动的学习活动
C.儿童可自主选择学习材料的科学活动
D.可自选活动时间
14.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可以进行测量的内容的是(A)
A.在地图上测量两个城市的距离
B.用天平称物体的重量
C.用目测感知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等
D.测量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个主要阶段
15.有的教师认为,既然科学的内容十分广泛,那么选择什么内容也就无所谓了,而有的教师则认为可以无限制地增加学习内容。这是没有正确理解:(C)
A.教育内容的代表性原则
B.教育内容的地方性原则
C.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原则
D.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原则
16.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认识和情绪倾向是:(A)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17.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科学知识有两个层次,即:(A)
A.科学经验和初级科学概念
B.感性的知识和理性的知识
C.初级经验和高级经验
D.具体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
18.在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时,坚持科学性要求,就是要:(A)
A.不仅是要给儿童正确的、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反对迷信
B.教师一定要用严密的、准确的术语向儿童解释科学
C.反对迷信
D..教师要给正确的、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知识
19.在正规性科学活动结束时,设计要充分体现:(D)
A.互动性
B.封闭性
C.自主性
D.开放性
20.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C)。
A.获取丰富的科学经验
B.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
C.培养儿童真善美的完美个性
D.培养学科学的方法
21.有一个儿童,他认识了猫。有一次到了动物园以后,凡是看到和猫体型类似的动物他都称为“猫”,由此可见他头脑中的“猫”的概念是(C)。
A.科学概念
B.科学经验
C.初级科学概念
D.想象中的概念
22.既是一次探索活动的结束,又是新的探索活动的开始的是(D)
A.探索态度
B.探索过程
C.探索对象
D.探索结果
23.活动过程中,随机性最强,最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是:(C)
A.非正规性科学活动
B.正规性科学活动
C.偶发性科学活动
D.都不是
24.正规性科学活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活动的共同之处在于:(A)
A.都是儿童自己的科学探索活动
B.都有固定的场所
C.都是儿童主动地选择材料
D.都需要教师的直接指导
25.下列属于幼儿园可做的物理小实验的是:(D)
A.变色花”实验
B.种子发芽实验
C.蚯蚓翻土实验
D.摩檫实验
二.多选.(共 15 小题,30 分)
26.偶发性科学活动的特点包括:A B C D
A.活动的时间地点不定,随机性强
B.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
C.探索的内容广泛,常常是就地取材
D.探索活动常由偶然的情景引起,教师无法事先估计
27.下列关于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 C D
A.科学实验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在儿童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所能接受的科学现象
B.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和特定的实验室
C.儿童科学实验的设备和条件简单,可就近取材
D.实验操作技术简单,要求低
28.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是A B C D
A.学习内容统一、固定,由教师选择
B.学习材料由教师统一提供,所有儿童共同操作
C.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直接指导较多,时间和空间受限制
D.学习的形式以集体教学为主
29.教师的教育组织策略评价包括:ABCD
A.教育内容
B.教育过程
C.教育目标和价值
D.教育环境和材料
30.幼儿科学教育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ABCD
A.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
B.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C.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D.幼儿科学教育的评价
31.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活动准备工作包括:BD
A.活动经费的准备
B.情感的准备
C.时间的准备
D.空间环境的准备
32.幼儿科学教育中操作技能的目标包括:ABCD
A.学会使用简单工具的技能;
B.学习使用工具制作简单产品的技能;
C.培养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操作目标及时调整操作过程的能力;
D.培养对操作过程和结果的思考、调整和修正的能力
33.在教育实践中,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启蒙性应体现在:ACD
A.选择儿童可以直接探索的内容
B.结合儿童的生活向儿童介绍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
C.让儿童通过自己直接的探索活动
D.选择儿童可以理解的内容
34.幼儿表达技能的目标主要包括:ABC
A.学习用准确、有效的语言自己在科学活动中的做法
B.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在科学活动中的情绪体验
C.学习用各种手段展示自己的科学活动结果
D.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见
35.幼儿科学教育情感目标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
A.鼓励幼儿对于自然和科学现象有好奇心
B.启发幼儿热爱自然,爱护环境
C.培养儿童对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的作用的关注
D.完善儿童的知识体系
36.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是:ABD
A.保证每个儿童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技能
B.教师的直接指导提高了儿童的学习效率
C.教师的间接指导提高了儿童的学习效率
D.集体教学的形式可以使儿童和同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37.幼儿学科学的要素包括:ABCD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38.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设计包括:ABCD
A.活动课题的设计
B.活动目标的设计
C.活动材料的设计
D.活动过程的设计
39.幼儿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是:AD
A.科学性
B.广泛性
C.时代性
D.启蒙性
40.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指导应做到:ABCD
A.观察、分析儿童的行为
B.适当参与儿童的活动
C.保证儿童的活动机会
D.合理运用评价的手段
三.判断.(共 10 小题,20 分)
41.科学是科学探索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是知识信息与创造性思维的结合是
42.儿童对水的认识,仅仅认识水的物理性质即可
否
43.长期系统观察的特点是观察的时间短,对儿童观察的持久性要求不高
否
44.科学教育不能使全体受教育者形成善用科技、善待自然的社会价值观念。
否
45.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所实现的教育价值是单方面的否
46.幼儿在学科学的过程中的探索发现就属于再造的创造水平
是
47.情感目标体现了对科学内涵的完整把握
是
48.科学是知识但不是信息资料
否
49.在幼儿学科学的要素中,探索结果最充分地反映出学前儿童学科学活动的本质特点,也最充分地反映出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特色。
否
50.正规性科学活动是要求全体儿童都必须参与的科学活动
是
第二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选择题及答案(写写帮推荐)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选择题及答案
一.单选.(共 25 小题,50 分)
1.在幼儿园里开展的“听声音、猜东西”、“气味真正多”、“小小品尝会”等活动,是有关什 么的探索()。A.人体的结构、功能及保护 B.人的心理活动 C.个体的生命过程 D.感受、体验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的活动和功能 正确答案: A
2.在幼儿园里开展的“听声音、猜东西”、“气味真正多”、“小小品尝会”等活动,是有关什 么的探索: A.人的心理活动 B.个体的生命过程 C.感受、体验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的活动和功能 D.人体的结构、功能及保护 正确答案: D
3.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是一种创造; B.科学回答“做什么”的问题 C.科学是知识和信息资料 D.科学是探索的过程 正确答案: B
4.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一个方面,能体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特殊性的是: A.方法方面的目标 B.知识方面的目标 C.情感个性方面的目标 D.技能方面的目标 正确答案: B
5.科学游戏旨在: A.重复游戏中所伴随的科学现象 B.探索科学现象之间的关系或解决问题 C.获得新发现,掌握新知识 D.通过游戏体现问题、任务或目的 正确答案: A
6.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质是: A.教师的指导 B.获取知识 C.儿童的科学探索活动 D.主动建构初级科学概念 正确答案: C
7.()是“人造”的自然,是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具体体现; A.水、阳光、空气等 B.木、石、土等
C.电脑、宇宙飞船、拖拉机、电冰箱等 D.鸡、鸭、羊、狗等 正确答案: C
8.“教师怎么教”和“儿童怎么学”都属于: 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活动 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C.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D.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 正确答案: B
9.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具体内容是指: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正确答案: B
10.关于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没有具体的活动目标和计划 B.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干预较少 C.仍然有具体的目标和计划 D.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学习的形式以个人的探索为主
正确答案: C
11.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幼儿学科学的物质前提是: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正确答案: B
12.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学科学的核心要素是: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正确答案: C
13.学前儿童正规性科学活动: A.与其他类型完全不同的活动
B.是儿童自己主动的学习活动 C.儿童可自主选择学习材料的科学活动 D.可自选活动时间 正确答案: B
14.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可以进行测量的内容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A
.在地图上测量两个城市的距离.用天平称物体的重量.用目测感知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等.测量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个主要阶段
15.有的教师认为,既然科学的内容十分广泛,那么选择什么内容也就无所谓了,而有的教师则 认为可以无限制地增加学习内容。这是没有正确理解: A.教育内容的代表性原则 B.教育内容的地方性原则 C.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原则 D.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原则 正确答案: C
16.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认识和情绪倾向是: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正确答案: A
17.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科学知识有两个层次,即: A.科学经验和初级科学概念 B.感性的知识和理性的知识 C.初级经验和高级经验 D.具体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 正确答案: A
18.在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时,坚持科学性要求,就是要:
A.不仅是要给儿童正确的、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反对迷信 B.教师一定要用严密的、准确的术语向儿童解释科学 C.反对迷信 D..教师要给正确的、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知识 正确答案: A
19.在正规性科学活动结束时,设计要充分体现: A.互动性 B.封闭性 C.自主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 D
20.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A.获取丰富的科学经验 B.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 C.培养儿童真善美的完美个性 D.培养学科学的方法 正确答案: C
21.有一个儿童,他认识了猫。有一次到了动物园以后,凡是看
到和猫体型类似的动物他都称为 “猫”,由此可见他头脑中的“猫”的概念是()。A.科学概念 B.科学经验 C.初级科学概念 D.想象中的概念 正确答案: C
22.既是一次探索活动的结束,又是新的探索活动的开始的是
A.探索态度 B.探索过程 C.探索对象 D.探索结果 正确答案: D
23.活动过程中,随机性最强,最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是: A.非正规性科学活动 B.正规性科学活动 C.偶发性科学活动 D.都不是 正确答案: C
24.正规性科学活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活动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是儿童自己的科学探索活动 B.都有固定的场所
C.都是儿童主动地选择材料 D.都需要教师的直接指导 正确答案: A
25.下列属于幼儿园可做的物理小实验的是: A.变色花”实验
B.种子发芽实验 C.蚯蚓翻土实验 D.摩檫实验 正确答案: D 二.多选.(共 15 小题,30 分)
26.偶发性科学活动的特点包括: A.活动的时间地点不定,随机性强 B.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 C.探索的内容广泛,常常是就地取材 D.探索活动常由偶然的情景引起,教师无法事先估计 正确答案: A B C D
27.下列关于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实验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在儿童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所能接受的科学现象 B.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和特定的实验室
C.儿童科学实验的设备和条件简单,可就近取材 D.实验操作技术简单,要求低 正确答案: A C D
28.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是 A.学习内容统一、固定,由教师选择 B.学习材料由教师统一提供,所有儿童共同操作 C.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直接指导较多,时间和空间受限制 D.学习的形式以集体教学为主 正确答案: A B C D
29.教师的教育组织策略评价包括: A.教育内容 B.教育过程
C.教育目标和价值 D.教育环境和材料 正确答案: A B C D
30.幼儿科学教育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 A.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 B.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C.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D.幼儿科学教育的评价 正确答案: A B C D
31.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活动准备工作包括: A.活动经费的准备
B.情感的准备 C.时间的准备 D.空间环境的准备 正确答案: B D
32.幼儿科学教育中操作技能的目标包括: A.学会使用简单工具的技能; B.学习使用工具制作简单产品的技能; C.培养在操作
过程中根据操作目标及时调整操作过程的能力; D.培养对操作过程和结果的思考、调整和修正的能力 正确答案: A B C D
33.在教育实践中,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启蒙性应体现在: A.选择儿童可以直接探索的内容 B.结合儿童的生活向儿童介绍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 C.让儿童通过自己直接的探索活动 D.选择儿童可以理解的内容 正确答案: A C D
34.幼儿表达技能的目标主要包括: A.学习用准确、有效的语言自己在科学活动中的做法
B C D 正确答案:
.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在科学活动中的情绪体验.学习用各种手段展示自己的科学活动结果.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见
A B C
35.幼儿科学教育情感目标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鼓励幼儿对于自然和科学现象有好奇心 B.启发幼儿热爱自然,爱护环境 C.培养儿童对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的作用的关注 D.完善儿童的知识体系 正确答案: A B C
36.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是: A.保证每个儿童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技能 B.教师的直接指导提高了儿童的学习效率 C.教师的间接指导提高了儿童的学习效率 D.集体教学的形式可以使儿童和同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正确答案: A B D
37.幼儿学科学的要素包括: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正确答案: A B C D
38.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设计包括: A.活动课题的设计 B.活动目标的设计 C.活动材料的设计 D.活动过程的设计 正确答案: A B
C D
39.幼儿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是: A.科学性 B.广泛性 C.时代性 D.启蒙性 正确答案: A D
40.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指导应做到: A.观察、分析儿童的行为
B.适当参与儿童的活动 C.保证儿童的活动机会 D.合理运用评价的手段 正确答案: A B C D
三.判断.(共 10 小题,20 分)
41.科学是科学探索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是知识信息与创造性思维的结合 是()否()正确答案: 是
42.儿童对水的认识,仅仅认识水的物理性质即可 是()否()正确答案: 否
43.长期系统观察的特点是观察的时间短,对儿童观察的持久性
要求不高 是()否()正确答案: 否
44.科学教育不能使全体受教育者形成善用科技、善待自然的社会价值观念。是()否()正确答案: 否
45.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所实现的教育价值是单方面的 是()否()正确答案: 否
46.幼儿在学科学的过程中的探索发现就属于再造的创造水平是()否()正确答案: 是
47.情感目标体现了对科学内涵的完整把握 是()否()正确答案: 是
48.科学是知识但不是信息资料 是()否()正确答案: 否
49.在幼儿学科学的要素中,探索结果最充分地反映出学前儿童学科学活动的本质特点,也最充 分地反映出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特色。是()否()正确答案: 否
50.正规性科学活动是要求全体儿童都必须参与的科学活动 是
()否()正确答案: 是
第三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试答案
1:科学: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理性认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2:科学研究:人们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探究事物性质规律,发现新事物获得新知识的社会活动。
3:客观性原则是研究者在研究中尊重事实,依据,反对猜测妄自论断。
系统性原则:运用系统和发展变化观点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提高研究水平。
教育性原则:有效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为宗旨,使教育活动符合教育要求。
4:科研设计:对课题研究活动中各方工作和活动过程进行构思和计划,协调科研活动的要素,达到人是目的,获得科学结论的活动。
5:假设:研究者对事物本质或规律所做出一定推测性论断或假定性解释,是科研活动中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结论。
6:文献:指运用文字、图形、符号等手段记录人类活动一切有价值的典籍。
7:观察法:研究者运用感官,借助仪器对事物进行有计划的考察和探研,探索科学规律的研究方法。
8:调查法:调查研究法的简称,研究者运用座谈、访问、调查表等手段收集研究对象资料,分析整理研究事物的方法。
9:测验法:研究者运用数量化的方法对儿童心理某个方面的发展或学习结果进行测定和评估。
10:问卷:根据研究需要编制而成的可以反映研究内容,收集研究资料的一宗文件,是研究者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11:教育实验化:研究者以一定的理论假设为指导,根据研究目的,有计划地操纵某些条件,观测教育对象随之发生的变法,探索不同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教育规律。12:无关变量:指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外一切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因素。
13:自变量:根据研究目的,为研对象身心发生变法,而呈现或施加的刺激。因它是造成教育对象发生变法的原因,也被称为原因变量。
14:因变量:教育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操作而产生或发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
15:研究资料整理:根据目的对资料进行符合科学要求的处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研究活动。
16:研究资料的分析:对资料的特点及资料之间的相关进行解剖,以求发现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探索教育活动规律的科研。
17:教育科研成果:在教育科研中,运用科学方法,发现具有学术社会价值被认可的增值认识。
第四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3.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4.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5.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6.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7.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8.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9.科学知识教育目标: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10.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儿童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11.科学活动室:是指在幼儿园建立的,专供学前儿童进行选择性科学活动的场所。
12.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14.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15.时代性原则: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16.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填空题
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_《幼稚园的自然》__________》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__操作实验类___制作创造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_____经验知识______和理论知识。
5.1999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____2049计划___”。
6.___访谈法______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__访谈法______、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___中、短期发展目标___
9.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___分类游戏_____和运动性游戏。
10.测量的类型包括______观察测量____、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
11.学前儿童___科学教育材料 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12.注意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___启蒙性_要求。
13.早期科学阅读作品,应该围绕________一个科学现象或概念___展开其情节,使儿童通过阅读能对周围事物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14.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可操作性、__材料的探索性_________、材料的丰富性和层次性等。
15.区角活动中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是关键,在设计材料和设备时,除了在性能上安全可靠等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材料的层次性、材料的新颖程度、材料的易理解性、材料的____丰富性___________、材料的探索性。
16.教师在指导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____比较观察法___________和典型特征观察法等几种观察法。
17.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__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
18.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_家庭中_____接受科学教育。
19.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__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_______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20.根据材料的加工程度可以将材料分为成品材料、__半成品材料____________和自然材料。
21.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___科学知识经验的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等三个方面。
22.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分类类型有_挑选分类______________、二元分类、多元分类等三种。
23.把青菜、西瓜、桔子、萝卜、香蕉等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分类:青菜、萝卜等都是蔬菜,西瓜.桔子.香蕉等都不是蔬菜,这是二元__分类。
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二是对____对学前儿童发展____的评价。
25.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2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物理学习环境,也包括心理学习环境。
27.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等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28.运用图像记录的方法要在学前儿童___获得大量感性经验__的基础上进行。
29.“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设置情景——提出问题——_动手操作_—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几个环节。
30.美国的“___2061计划_____”,这是一个内容广泛和全面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
31.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__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______相一致。
32.评价者事先明确观察行为和事件的类型,等候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并作记录,然后进行分析的是__自然观察____评价方式。
33.组织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和___整合性____________原则。
34.幼儿园内房舍以外的场地,包括环境的绿化、美化,以及草地、花坛、小菜地、动物饲养角、水池、沙箱等,这些统称为幼儿园的__________园地_____。
35.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儿童_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活动_____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
36.学前儿童的认识常常不符合事实或科学的理解,因此他们的“理论”常常被称为___幼稚/天真_________理论。
37._问题测试__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即由评价者提出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
三、选择题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2.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D.5~6岁
3.提出儿童概念发展理论的是()。C.维果茨基
4.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是()。D.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5.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6.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B.3~4岁
7.“能按照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科学教育目标()。B.3~4岁
8.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D.5~6岁
9.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10.学前儿童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B.理论性问题
11.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C.布鲁纳
12.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非正式量具测量
13.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C.风土人情
14.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15.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16.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A.挑选分类
1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18.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D.5~6岁
19.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20.“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的的教育目标()。D.5~6岁
21.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B.墨子
22.调查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是()。B.自然观察
23.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B.乌龟、金鱼、蝌蚪、蚕
24.下列评价中,不属于对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是()。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25.“自然”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是由谁提出的()。D.陈鹤琴
26.“能按照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分类”,是哪一个年龄的科学教育目标()。D.5~6岁
27.学前儿童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B.观察测量
28.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A.绳子
29.“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美国
30.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C.反馈——校正
31.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年间。B.同治
3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求有:()。B.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和整合性
四.问答题
1.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2.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2)明确散步的概念。(3)明确散步的目的。(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
3.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1)科学是以认识自然为目的,而技术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2)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3)科学是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是创造、发明新产品的过程。
4.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
5.阐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称之为纵向结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并且分别阐述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什么?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季节性
7.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1)全面性与整体性(2)连续性与一致性(3)可行性与可接受性(4)社会性与时代性
(5)辩证统一性
8.请结合实例说明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1)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2)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者(3)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4)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5)教师首先是个研究者
9.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直接回答
(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5)留下期待。
10.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科学教育材料?(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11.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3)对于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
12.简述科学玩具与游戏的运用?(1)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2)让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1)选择适合的社会资源 选择时,要充分地考察资源的适应性,包括学前儿童年龄的适应性、内容的适应性、空间的适应性、路线的适应性等问题。(2)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 选择时,应以能启发学前儿童思考的社会资源为佳,不仅如此,所选择的社会资源还要能引导学前儿童扩大、延续学习的,也就是选择的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不仅在本次教学中起到作用,而且能因此而诱发孩子再次探索的兴趣,或再次观察的愿望,这样才能真正对孩子学习科学有利。
14.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15.什么是“STS”教育?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有哪些?.“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特点: 首先,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其次,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16.科学教育中家园互动的方式包括哪些?(1)利用家长会介绍科学发现(2)家园联系手册(3)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4)家庭志愿者
17.分别阐述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内涵?(1)所谓的科学知识,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2)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能力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3)学前儿童科学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五.设计题
1.请用设计一份以《庄稼的好朋友——青蛙》为主题的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2.请设计一个区角活动,并说明其中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思路。
3.请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聪明的电脑”(大班),并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4.请用设计一份以《庄稼的好朋友——青蛙》为主题的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5.根据以下活动主题,设计一个科学教育活动,并以理论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怎样开动玩具车(大班上学期)
6.请用以下素材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份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蜗 牛
与田螺相似,蜗牛也具有一个螺壳。蜗牛是陆生的,它不用腮而是用肺呼吸。头部具有两对触角,眼长在后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可以较容易观察周围的情况。它的足厚而多肉,能分泌大量的粘液而自由的行走。
蜗牛取食食物的茎叶,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害处。
要求:
1.格式正确。
2.目标、内容、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过程。
3.方法或内容设计的理由。
第五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3.小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5.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6.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7.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8.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9.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10.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11.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12.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13.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14.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15.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填空题
1.2.1935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3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目标。
56.在我国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910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12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516.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的启蒙性要求。
18.美国的“,这是一个内容广泛和全面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
19.“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几个环节。
20.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21.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 要求而设计的。
22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23.学前儿童的认识常常不符合事实或科学的理解,因此他们的“理论”常常被称为理论。
526.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儿童 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活动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
28.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来建构的。
29.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长期系统性观察。
30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313
233.把青菜、西瓜、桔子、萝卜、香蕉等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分类:青菜、萝卜等都是蔬菜,西瓜、桔子、香蕉等都不是蔬菜,这是二元分类。
34龄小,操作技能差。
三、选择题
1.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2.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的是(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挑选分类)。
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
5.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墨子)。
6.学前儿童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理论性问题)。
7.调查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是(自然观察)。
8.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9.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非正式量具测量)。
10.“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5~6岁)。
11.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5~6岁)。
12.能按照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分类”,是哪一个年龄的科学教育目标(5~6岁)。
13.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是(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1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1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16.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艺术作品的是(科普画册)。
17.在创编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开放性、科学性、趣味性、整合性)。
18.学前儿童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观察测量)。
20.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2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选择原则是:(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2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求有:(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和整合)。
23.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5~6岁)。
24.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绳子)。
25.“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美国)。
26.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是(实验法)。
27.“自然”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是由谁提出的(陈鹤琴)。
28.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自然角)。
29.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四、问答题
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1)心理学依据;(2)社会依据;(3)学科依据。
2.什么是“STS”教育?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特点: 首先,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
其次,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3.科学活动中的材料应如何投放?
(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4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
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直接回答(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5)留下期待。
5.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
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
6.科学教育中家园互动的方式包括哪些?
(1)利用家长会介绍科学发现(2)家园联系手册(3)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4)家庭志愿者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具有什么特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在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周围环境的同时,了解人体自身;(2)让学前儿童感受技术、崇尚科学;(3)在认识周围环境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教育;(4)把认识个别物体的属性和认识物体的多样性结合起来;(5)从学前儿童的身边取材。
8.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
(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9.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3)对于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
10.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材料设计时,除了要求材料在性能上安全可靠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1)材料的探索性;(2)材料的新颖程度;(3)材料的易理解性;(4)材料的丰富性;(5)材料的层次性。
11.(请结合实例说明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1)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2)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3)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4)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5)教师首先是个研究者
12.分别阐述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内涵?
(1)所谓的科学知识,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2)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能力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
(3)学前儿童科学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13.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
(1)全面性与整体性(2)连续性与一致性(3)可行性与可接受性(4)社会性与时代性(5)辩证统一性
14.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
(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2)明确散步的概念。(3)明确散步的目的。(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设计题
1.请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小汽车嘀嘀嘀”(中班),并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2.请用设计一份以《会变色的青蛙》为主题的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3.根据以下活动主题,设计一个科学教育活动,并以理论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怎样开动玩具车(大班上学期)
4.请用以下素材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份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蜗 牛
与田螺相似,蜗牛也具有一个螺壳。蜗牛是陆生的,它不用腮而是用肺呼吸。头部具有两对触角,眼长在后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可以较容易观察周围的情况。它的足厚而多肉,能分泌大量的粘液而自由的行走。蜗牛取食食物的茎叶,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害处。
5.请用设计一份以《庄稼的好朋友——青蛙》为主题的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