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教师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第四次政治学习4.6
提高教师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2012年上期高丰小学第4次教师政治学习(2011年4月6日)
一、什么是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又称紧急事件、危机事件,通常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公共生活中,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威胁喝损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损害公众利益、影响社会安全与稳定,对经济发展和环境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并且影响广泛的事故、事件。如地震、海啸、台风、洪水、火山、火灾、爆炸、生产中的重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公共安全事故、重大环境、生态污染、各种恐怖活动等突如其来的事件、灾难等。
二、突发事件分类
1、自然灾害。
2、事故灾难。
3、公共卫生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
三、突发事件的特征
1、突发性
2、不确定性和非常规性
3、危害性
4、信息的有限性和传播的多渠道性
5、事件的地域性和延伸性
四、突发事件有效应对事例
1、纽约“911”恐怖袭击事件
2、汶川特大地震事件
五、怎样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1、责任重于泰山
训练有素方能临危受命
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社会动员和保障能力
2、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倾听群众呼声
健全预警系统
提高民众防范意识
3、运筹帷幄
构建有力的保障系统
4、处变不惊
控制住事态
全面调动、充分整合是关键
稳定社会秩序是首要任务
信息公开
5、善后与重建
后果评估
深刻反思,汲取经验教训
建立健全制度,及时整改
高丰小学教导处2012年4月6日
第二篇:如何提高街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如何提高街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其特点一是突发性,二是巨大危害性。既包括一些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台风、洪水等,也包括一些人为的事件,如爆炸、火灾、恶性交通事故等。近年来,我国各地屡屡发生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损害,有的甚至成为新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所幸的是,我辖区还没有发生过重大突发事件,为了防患于未然,街道在如何正确应对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方面也肩负重任,正在成为领导干部面临的新课题。
为进一步提高街道领导干部成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把握应对突发事件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对策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解决的问题,街道成立专门课题调研小组围绕上述问题召集部门干部、单位、居民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上,大家广泛发表建议和意见,获得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一、当前地方领导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普遍不足可以说,发生突发事件的地区和单位毕竟是少数,但从已发生突发事件的地区来看,一些地方领导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
1.对突发事件缺乏快速感知与反应能力。地方领导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发展地方经济、保障人民生活的重任,能否切实负起这一责任,是衡量一个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业务上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地方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群众的安危,经常深入群众,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地方领导干部要吸取已有的经验教训,增强防范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自己辖区内发生各种突发事件。不仅要善于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而且要能很好地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2.应对措施失当,使事件复杂化。针对不同的事件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总的来说,应对突发事件主要应做好安抚民心、追究责任、调整利益和转化矛盾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地方领导平时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较好的形象,形成较高的威信,赢得群众的支持。但是,有些地方领导平时得过且过,不注意学习,遇事不加思考,惊慌失措,只知一味动用公、检、法机关或简单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不去研究寻找其他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结果把小事件激化成了大事件,使小失误变成了大错误,激化了人民内部矛盾。还有的领导从自身的政绩考虑,对突发事件一味掩盖,掩盖不住时就弄虚作假,如少报或瞒报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数字等等,导致矛盾激化。之后,又片面封锁消息,还名之曰家丑不可外扬,造成小道消息满天飞,使群众产生许多思想问题,招致群众不满。群众得不到正确信息,人心惶惶,难以安心生产和生活,结果使矛盾越积越多,越积越严重,由此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稳定问题。这种现象虽不普遍,但危害很大,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二、一些地方领导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的原因
首先,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些领导干部平时对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等问题不注意、不重视思想上麻痹大意,不注重吸取别的地区和单位在有关方面的经验教训。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容易惊慌失措,难以及时解决问题。各级地方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地方稳定是社会稳定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地方的稳定,社会稳定的局面也难以保持。当前,突发事件正在成为危及地方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一旦对突发事件应对不当,极易激化社会矛盾,带来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对这个问题必须重视起来,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
其次,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形势使地方领导干部的注意力普遍转向经济工作,对其他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加之现在的干部大多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缺乏应对复杂工作局面的考验,因此,许多地方领导干部对处理突发事件感到陌生,缺
乏经验。对此,应加强对地方领导干部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使其尽快积累经验,逐步成熟起来。
第三,一些地方领导班子的结构不尽合理。考察一些事件频发的地区和单位,其领导班子结构不尽合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有的地方班子成员普遍年轻,缺乏合理的年龄结构;有的地方过分追求高学历,大多数班子成员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有的地方领导班子成员中冲动型性格的过多,稳重型太少,性格不能互补等。因此,在选配领导干部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进行优化配臵,使班子成员的配备尽量合理,以提高地方领导班子的战斗力。
三、地方领导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增强紧迫感。要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地方领导干部要认清自身所肩负的神圣责任,把代表和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必然增加,各种价值观念和物质利益的冲突也会日趋增加,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也在增大。对此,各级地方领导要提高认识,做好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准备。
2.吸取已有的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正确
应对突发事件,是衡量干部素质和领导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地方领导干部要积极学习,注意吸取别的地区和单位的经验教训,认真思考相关方面的问题,切实提高自己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3.预防为主,尽量避免发生各种突发事件。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必然会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或者造成社会不稳定,或者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这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因此,一定要把预防工作摆在头等重要的位臵上,力争把各种突发事件排除和解决在萌芽之中。这就需要地方领导干部做大量的工作,要继承和实践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地同广大群众打成一片,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有这样,当发生各种突发事件时,广大人民群众才会坚定地和地方政府站在一起,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第三篇: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采取五措施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阿蓬江镇采取五项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我镇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领导全镇各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镇级各部门、各村(居)委也成立了应对突发事件工作小组,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资源共享、条块结合”的原则,在镇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工作,形成了镇村联动、部门联动的工作运行体系。二是制定预案,明确职责。结合该镇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阿蓬江镇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建立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长效应急机制。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了镇级部门的应急管理行为,建立健全了分类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建立了层层目标责任制,对所负责的工作出现问题的,按目标责任书追究相关责任。三是做好宣传,针对性强。充分利用了各种会议广泛宣传,开展危机预防和管理教育,增强公民危机意识、应急意识及应急基本技能;对学校以法治教育为主线,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书本、进课堂,有计划地安排对学生进行防公共场所 群体踩踏事故、交通安全、火灾自救和法律知识等安全教育。四是完善设施,加强演练。我镇购买了统一的服装、配备了相关器械,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和应急分队开展防扑火、防疫、社会突发事件和灾后抢险救援等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演练,总结实战经验,学习了成功的救援方法,结合实际开展应急处置管理。五是加强值班,信息准确。我镇建立了各部门、村(居委)为主体的安全信息网络,由党政办负责做好信息管理工作,负责全镇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整理、监测,建立了至上而下通报和自下而上报告的监测报告制度。同时,组建了督察队伍加强值班督察,建立和完善了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值班电话畅通,确保信息报告及时、准确。
国新办培训提高地方政府应急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中新网7月26日电据东方网报道,7月2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干部培训中心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教中心联合主办的“突发事件处置及媒体应对高层研修班”在上海落下帷幕。
消息称,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二十多个省、直辖市和五十多个市、县等各级政府机关的相关领导和企业负责人108人,围绕突发事件的新闻处理、突发事件的媒体公关策略、突发事件处置经典案例解析、突发事件基本规律分析与应急预案解读、突发事件的媒体报道以及突发事件中的危机管理等专题进行研修。
专家指出,最好的危机管理就是避免危机。建立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建立监测、预警管理体系,做好预案演练可以有效降低公共和安全生产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预防安全生产等突发事件的发生,需要领导提高认识,需要加大安全投入。突然事件发生时的处置水平,有赖于应急预案的日常准备,有赖于领导的责任意识。
专家称,媒体应对是正确处置突发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重要的是要掌握好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响应机制、新闻发布机制、中外记者采访管理机制、境内外舆情跟踪和通报机制、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分类处理新闻发布机制。
专家强调,突发事件发生时,要保持畅通的媒体应对通道;要改变冷落媒体的不利做法,对媒体关注突发事件报道给予理解,做好报道安排;关注突发事件报道是媒体的必然,拒绝媒体采访会造成分散采访,导致报道不利局面;应及时成立新闻中心,统一口径,用一个声音发言;注重掌控事件处置的第一手信息,及时发布,有效引导舆论;对于不实报道,应学会运用法律武器解决问题。
学员们认为研修班提高了他们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理论水平与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有了崭新的认识,学会了应该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增强了应对媒体的信心。
研修班负责人胡晓东则表示,各类突发事件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再偶然的突发事件也会有预警信号,再难处置的突发事件也有最妥善的处置办法。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媒体应对与突发事件的处置同样重要,媒体应对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事件处置的进程和结果,而应对不好甚至会酿成新的事件。掌握突发事件的科学预防、处置方法及正确的媒体应对策略是重要的。(姚琳琳)
第四篇: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经验材料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经验材料
“七个到位”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冷静、理性、平和、快速处置好、应对好突发事件,对于保持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是矛盾纠纷排查要到位。要求广大基层领导干部经常下访、联系群众、广交朋友,深入到基层一线和群众家中,善于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东西,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情况,做到对各类矛盾的运动变化了然指掌,情况熟悉,胸有成竹。遇到突发事件苗头能做到驾驭大局,信息灵通,在局面的失控发生之前熄灭“导火线”。
三是现场指挥要到位。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主要领导干部要立即赶赴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及时制定措施,果断应对处置;要区分不同情况,抓住主要矛盾,因情施策,因人制宜,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冲突,及时平息事态,努力构建高效率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机制;要查清原委、掌握政策、讲究方法,既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又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既要坚持依法处理又要积极疏导群众情绪,决不能消极观望、逃避责任、贻误时机、激化矛盾;要能保持克制忍让,要顶得住压力,听得进闲语,放得下架子,经得起冲击。
四是政策规定要到位。政策是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保证。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最有说服力,最有权威性的是政策。掌握政策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认真学好政策,其次要维护政策的严肃性、法规性、原则性。在应对某个突发事件中,要牢牢把握住政策“底线”不被突破,力戒随意性。同时要在坚守基本原则的同时善于灵活运用,在情况有所变化的情况下,在请示上级同意并授权,可以对“底线”适当进行调整,不能死抠教条以致错失解决问题的时机。
五是疏导工作要到位。疏导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至关重要。许多突发事件中,往往会有大量群众聚集,而聚集的群众又往往情绪激动,甚至有时会发生失控。在处置突发事件中,领导干部要善于晓之以真理、实理,从思想深处帮助群众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理论层次上对广大群众感到困惑难解的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帮助群众从理性的高度辨是非,明方向,排疑难,解困惑,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现实矛盾。同时,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由于平时处置不当,要敢于向群众检讨,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得到群众的谅解,从而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权。
六是披露信息要到位。群体性突发事件常常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敢于面对媒体,敢于在媒体监督下开展工作,善于借助媒体加强与社会、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与交流,努力与媒体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要善于提高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化、透明度,防止不切实际的误导;要让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地了解事态的进展情况,引导公众的态度和行为。事件早期,要临危不惧、处变不惊,要把握好先机,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并及时披露相关最新信息;事件中期,要面对媒体,发布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展示处置危机的具体行动,尽早赢得广大公众的谅解和信任;事件后期,利用媒体重建声誉,重塑形象。
七是学习实践要到位。实践表明,大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功处置,都是干部各种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综合表现。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既要讲学习、重学习,勤学习,又要注重实践锻炼。以调研为切入点,经常举办一些经验交流会、业务研讨会等,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不断提高应对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入工作第一线和基层,虚心向群众求策问计,从群众那里获得聪明才智。对一些棘手的问题、复杂的局面不推委、不回避,要身临其境,积极应对,不断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同时要经常性地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和现场模拟演练,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熟悉掌握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处置方法等。对处置过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要及时认真回顾反思,既要总结经验,又要查找不足,不断积累知识,提高水平,学会把握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客观规律,不断丰富我们的应对方法和技巧。在日常工作中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率先提高执行力、公信力和感召力,努力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队伍。
第五篇: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经验材料
“七个到位”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冷静、理性、平和、快速处置好、应对好突发事件,对于保持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是矛盾纠纷排查要到位。要求广大基层领导干部经常下访、联系群众、广交朋友,深入到基层一线和群众家中,善于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东西,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情况,做到对各类矛盾的运动变化了然指掌,情况熟悉,胸有成竹。遇到突发事件苗头能做到驾驭大局,信息灵通,在局面的失控发生之前熄灭“导火线”。
三是现场指挥要到位。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主要领导干部要立即赶赴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及时制定措施,果断应对处置;要区分不同情况,抓住主要矛盾,因情施策,因人制宜,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冲突,及时平息事态,努力构建高效率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机制;要查清原委、掌握政策、讲究方法,既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又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既要坚持依法处理又要积极疏导群众情绪,决不能消极观望、逃避责任、贻误时机、激化矛盾;要能保持克制忍让,要顶得住压力,听得进闲语,放得下架子,经得起冲击。
四是政策规定要到位。政策是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保证。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最有说服力,最有权威性的是政策。掌握政策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认真学好政策,其次要维护政策的严肃性、法规性、原则性。在应对某个突发事件中,要牢牢把握住政策“底线”不被突破,力戒随意性。同时要在坚守基本原则的同时善于灵活运用,在情况有所变化的情况下,在请示上级同意并授权,可以对“底线”适当进行调整,不能死抠教条以致错失解决问题的时机。
五是疏导工作要到位。疏导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至关重要。许多突发事件中,往往会有大量群众聚集,而聚集的群众又往往情绪激动,甚至有时会发生失控。在处置突发事件中,领导干部要善于晓之以真理、实理,从思想深处帮助群众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理论层次上对广大群众感到困惑难解的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帮助群众从理性的高度辨是非,明方向,排疑难,解困惑,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现实矛盾。同时,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由于平时处置不当,要敢于向群众检讨,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得到群众的谅解,从而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权。
六是披露信息要到位。群体性突发事件常常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敢于面对媒体,敢于在媒体监督下开展工作,善于借助媒体加强与社会、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与交流,努力与媒体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要善于提高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化、透明度,防止不切实际的误导;要让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地了解事态的进展情况,引导公众的态度和行为。事件早期,要临危不惧、处变不惊,要把握好先机,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并及时披露相关最新信息;事件中期,要面对媒体,发布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展示处置危机的具体行动,尽早赢得广大公众的谅解和信任;事件后期,利用媒体重建声誉,重塑形象。
七是学习实践要到位。实践表明,大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功处置,都是干部各种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综合表现。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既要讲学习、重学习,勤学习,又要注重实践锻炼。以调研为切入点,经常举办一些经验交流会、业务研讨会等,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不断提高应对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入工作第一线和基层,虚心向群众求策问计,从群众那里获得聪明才智。对一些棘手的问题、复杂的局面不推委、不回避,要身临其境,积极应对,不断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同时要经常性地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和现场模拟演练,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熟悉掌握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处置方法等。对处置过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要及时认真回顾反思,既要总结经验,又要查找不足,不断积累知识,提高水平,学会把握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客观规律,不断丰富我们的应对方法和技巧。在日常工作中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率先提高执行力、公信力和感召力,努力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