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洪家街道科普创建方案
洪家街道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方案
一、创建科普示范区指导思想、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聚焦、突破”为工作主基调,全面贯彻《椒江区创建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方案》;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为目标,为公众创设丰富多彩的科普实践活动,从而推进街道科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均衡化、常规化,促进洪家街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总体目标
洪家街道科普工作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努力提高区域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使科普工作及科普设施不断完善,科普队伍不断壮大,组织网络逐步健全,科普成效更加显著,科普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大科普工作格局。
二、创建工作主要任务及责任部门
(一)健全科普服务网络
1.完善科普服务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街道、村(社区)两级科普组织,明确村(社区)科普负责人和兼职科普宣传员,建立街道一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责任部门:街道科协)
2.不断壮大科普工作者队伍。街道建有一支20人以上的科普志
愿者队伍,每年组织开展2次以上科普活动并建立活动档案;80%以上行政村有科技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和科普员,形成以科技致富能手为主体的农民科普队伍,社区建有10人以上的科普志愿者队伍。(责任部门:街道科协、组织办、农办)
3.建成较为完善的科普宣传教育网络。继续整合资源,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科普设施,80%以上村(社区)建有专用或合用科普活动站(室)、科普画廊(宣传栏),配有科普宣传设备。积极探索,运用市场化机制参与科普宣传的方法和模式。(责任部门:街道科协)
4.大力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制定年度“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书,创建市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或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处以上;每年培育科技示范户不少于100户,制订相关评选计划和办法,开展评选活动;以种养殖大户、专业户及科技示范户为对象,培养和评选科普惠农带头人,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惠农带头人在农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大力发展科普惠农服务站。(责任部门:街道科协、农办、经发办、党政办)
(二)广泛开展社会化科普活动
1.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工作主题,确定重点内容,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每年举办综合性科普活动,打响“科普宣传周”、“科普日”、“科普之冬(春)”三大科普品牌,结合农村实际组织科技下乡活动2次以上,并做好档案资料积累、整理工作。(责任部门:街道科协及相关办公室)
2.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普教育活动。制订培训计划,每年组织街道及所属企事业干部听取科普讲座、科普报告会活动少于2次; 80%以上的村干部和农民党员劳动力接受科技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50学时。(责任部门:街道组织办、党政办、街道科协)
3.充分利用社会各方资源优势开展公众科普活动。落实共建单位和科普宣教方案,街道科协、学校、科普示范基地等单位共建科普宣教资源,实施资源共享,并建立和完善档案资料。(责任部门:街道科协、农办、社发办)
4.充分发挥好科普学校在科普教育中的作用。街道设立科普特色学校1-2所,积极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科技创造活动,促进青少年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责任部门:街道科协、社发办、团委)
5.科普画廊(宣传栏)展示内容及时更新。街道统一建立科普宣传及展示内容更新工作机制,落实经费和人员,制订全年宣传计划,保证及时更换科普内容。(责任部门:街道科协)
(三)改善科普工作环境和条件,营造良好的科普工作氛围
1.落实经费。科普专项经费列入街道本级财政预算,人均科普经费不少于2.0元,并如期到位。科普专项经费随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递增不少于10%。(责任部门:街道财政所)
2.营造浓厚科普氛围,公众科学素质明显提高,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社会综合环境良好。积极争创全国或省级科普先进荣誉称号。(责任部门:街道宣传办、社发办、综治办)
三、创建进度安排
洪家街道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活动分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迎检整改验收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6-7月)。一是重宣传。利用广播、板报、画廊、宣传材料、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领导重视科普、全社会了解科普、广大群众热爱科普的良好氛围。二是树典型示范。将领导科普意识强、群众科普意识浓、基础条件好的村(社区)和企业,作为创建科普示范单位,通过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先进典型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点带面,以先进促后进,全面提高创建水平。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6-12月)。一是明确分工职责。根据创建科普示范区的标准,量化分解各项标准指标到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各部门要根据目标要求制定工作措施,逐项抓好落实。二是加强资料收集整理。各相关部门根据创建任务,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将每阶段实施完成基本任务,及时整理材料上报街道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便统计汇总,协调进度。三是加强档案管理。创建工作时间跨度大、任务重、要求高,每一项工作都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并建立标准统一、形式规范的档案,做到资料齐全完整,数据真实可靠。
第三阶段:迎检整改验收阶段(2011年1-6月)。对照创建标准,街道在自查完善的基础上,迎接区创建办和省科协的验收。根据验收组意见对创建活动进行再整改再完善,迎接中国科协的最后验收。
第二篇:洪家中心小学创建文明校园汇报材料
洪家中心小学创建市级“文明校园”汇报材料
洪家中心小学是一所镇村联办的寄宿制中心小学。现有9个教学班,418名学生,44名教职工。学校占地20790平方米,校舍面积3176平方米。学校 2010年被评为县级“安全文明校园”,2011年被评为“质量立校先进单位”“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学校教育教学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学校环境优美,基础文化主题突出,学生文明健康,奋发向上,教师爱岗敬业,锐意进取,校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文化理念已经根植在每一名洪小师生心中。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全体教师精诚团结,镇政府、村委会及群众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学校“寄宿制”建设、文化建设亮点突出。一年来,在创建市级“文明校园”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一、学校管理
我们理解的学校管理就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就是开发利用资源,优化结构,提高效绩;就是实现沟通,完善激励,引领全体教师实现人生的价值。
1、学校领导团结进取,求真务实,严于律己,富有活力。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做到了三个带头:一是带头学习。学习管理理论,提高管理水平和艺术;学习政策法规,提高依法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做课程改革的引路人和实践者。二是带头深入教学一线。坚持带课、听课,每周下组参加教研组会议,关注教师教学情况;深入班组,走访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带头提高自身修养。不摆架子,公正处事,公平待人。三个带头提升了领导成员的个人素质,为广大教师做出了表率,有力的增强了学校的核心凝聚力。
2、学校按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校严把教学常规管理关,从制定计划到落实,从备课上课到作业批改再到课后辅导,都有专人进行督查,加强过程管理,及时纠正不良现象。学校非常重视教研教改活动,各组坚持每周召开一次教研组会议,包组领导都能按时参加并同教师一起探讨。各教研组有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在学期初确定教研课题,如语文组的“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组的“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英语组的“怎样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等,各组围绕课题不断探究、实践、总结。在实践中将点滴体会进行总结上升到理论层面,又用于指导教学实践,真正达到了教研的目的。两年来学校共完成教研课题8个,各老师撰写经验与心得材料共计120余篇,向县教研室报送25篇,有四篇在市级刊物上发表,有两篇在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
学校还特别重视重视教育工作,乡村学校少年宫办得红红火火,书法、绘画、棋艺、舞蹈、刺绣、剪纸、电脑绘画、体育、手工制作等12门艺术项目全部开展活动,而且在开展常规工作的同时,我校更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美术校本课——剪纸已经颇具规模,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3、我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层领导包抓年级制,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学校坚持例会制,适时召开教代会、家长会、学代会。充分听取广大教职工、学生家长及学生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建议,并将收集到的提案交到学校行政会议充分讨论,有条件的积极组织实施,暂时无法实施的做好解释工作。
学校坚持以制度立校,用制度管人。要办一所好的学校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此,我校校委会成员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进行反复商讨,陆续制定了教学、安全、德育、后勤、总务、工会、少队、实验室、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制度,并汇集成册,随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认真的学习。在工作中坚决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用制度来规范每位教师的行为。本学期补充完善了《食堂管理制度》和《寄宿生管理制度》,在原有基础上修订完善了《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严格了考勤制度,奖惩分明。
4、“文明校园”创建机构健全,规划合理。学校特别重视文明校园的建设,将创建工作列入到学校发展规划里面。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以校长马宽仁同志担任组长、副校长李建国同志为副组长、由教导主任张小勇同志、政教主任李保平同志、幼教主任代蕊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创建工作进行具体指导。成立了以鱼亚萍、鱼华、杨敏等同志为成员的文明校园创建班子,具体实施创建工作。学校在广泛采纳教职工以及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详尽的、切实可行的文明校园创建规划,并能认真地积极地去实施。创建活动开展经常,效果显著。
5、安全工作落实到位。我校一直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班科任齐抓共管,综治安全信访工作常抓不懈,成立了专门的安全领导机构,安全工作由副校长李建国同志专人负责。学年初,就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和安全公约并付诸实施,两年来开展各类逃生演练16次,组织学生办安全手抄小报12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报告会6次,各班召开有关安全主题班会8次。学校还成立了专门的安全排查小组,每周进行安全排查一次,排查校舍安全、师生间的矛盾以及情绪异常的师生,及时处理化解,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师生尝尽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两年来,学校无安全事故发生,无一人上访,无一人参加邪教组织,师生间、学生间也没有发生冲突事件,保证了老师、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有健全的组织,形成了党支部、校委会、工会、少先队齐抓共管的格局。
1、坚持教师队伍建设师德为先的原则。学校利用每周三、周四的政治业务学时间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严格执行“教师十不准”,特别强调:不准上课接打电话,不准酒后上课,不准上课抽烟,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准乱订教辅资料。广大教师充分发扬爱岗敬业精神,不从事第二职业,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近年来,我校加强教师对政治理论、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的学习。以党支部为核心,积极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强化党员作风建设,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工会为组织,弘扬青年教师爱岗奉献精神,调动校园青春活力,每学期召开四次教师代表大会,实行校务公开,强化主人翁意识,激励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评优”、“晋级”、“年终考核”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通过多方面的师德教育,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学校坚持依法治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坚持以德治校,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有关文件规定,制定《洪家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洪家中心小学班主任工作制度》,以此来约束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各班班主任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了各班的学生守则,以此约束学生在校的行为。
3、学生德育方面,建立了以政教主任保平同志为组长,少先队辅导员鱼亚萍为副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确立教育专题,通过校园红领巾广播、板报、报栏等阵地进行宣传,由班 4 主任在班会课上主持主题班会进行宣传教育,由政教处组织人员进行检查、评比。
4、学校坚持把规范养成教育、法制教育作为主要内容,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主旋律,坚持利用班会、队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及各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构建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网络,领导、班主任、教师经常深入家庭了解学生情况,邀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为全体师生作法制报告。法制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学校还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如九月感师恩实践活动、十月“我爱祖国”演讲比赛、庆元旦“我对祖国知多少”知识竞答活动、三月“我为妈妈做件事”实践活动、四月“爱我地球”植树活动、五月“劳动最光荣”主题班队会、六月校园艺术展示等大型德育活动。各班还每周一个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真正做到了教书先育人。学校认真贯彻“新三好学生”标准和“十星”“四卡”评估制度,两学期评选出十星学生100名,四卡标兵100名,新三好学生100名。为全校师生树立了典范,弘扬了正气。
5、通过晨会、主题班队会、板报、手抄报、校园广播、演讲赛等活动,抓好学校法制、礼仪、环保、反邪教、禁毒、文明上网、感恩、廉政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重视“留守学生”的关爱,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切实从生活、学习、思想上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有机会感受亲情的关爱。
三、校园文化建设
1、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了学校文化底蕴。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大力改善校园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绿化、美化、净化到位。一进学校大门就能看到 醒目的校训“修德、敬学、明事理”。校园内设置的种类齐全的宣传栏,教学楼、宿舍楼墙面悬挂德育、励志文化牌,积极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每个教室外面都张贴了科学家画像和名人名言,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2、学校及时要求各班更新班级黑板报,要求少先队定期更新校内宣传栏的内容。校园内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每年1月1日、6月1日和10月1日分别组织大型的庆祝活动。每学期开展二次学生作业展评活动;举办一次作文比赛、师生书法比赛、绘画比赛。
4、成立书法、绘画、音乐、作文兴趣小组,有专门的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学生优秀作品定期在学校宣传橱窗内展出。
四、校园环境建设
1、学校制定了《洪家中心小学校园环境建设整体规划》,对未来校园环境建设做出明确的规划。
2、部室建设方面,从两年前开始,学校就投入大量资金,陆续完善了各部室的内部设施,以满足教学需求。学校建有I类标准的实验室1个,仪器室一个,实验教学设施占地面积和仪器设备达到国家规划建议标准,采光、供电、通水、通风和实验桌凳的数量及实验设备与规格均达到省教育厅要求。图书室藏书10000多册,报刊杂志9种,音像资料400余种,基本上可以满足师生阅读的需要。
3、校园内无乱搭乱建和乱帖乱画乱涂现象,无卫生死角,教室内部设施无破损,无乱堆乱放垃圾的现象。每个办公室均有校领导负责办公室纪律、卫生的监督,办公室内物品摆放整齐,卫生干净,环境优雅,校委会成员每天对各办公室纪律、卫生进行检查,每月对检查结果进行公示,并评选出一个文明办公室,颁发“文明办公室”流动奖牌。厕所 打扫及时,能经常保持清洁。学校少先队从各班抽调责任心强的学生和值日教师组成卫生督查组,每天早上下操后对各班纪律和卫生进行检查,每周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排名、公示,评选出纪律、卫生文明班集体,并颁发“文明班集体”流动红旗。由于学校对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所以校园的各个角落时常保持着干净整洁,为全体师生创造了一个环境优美、条件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
4、我校依法取得办校资格,学校产权合法、明晰。办学场地独立完整,生均占地面积达到国家分类标准。学校周围无网吧、歌舞厅等营业性娱乐场所;校门两侧无乱摆摊、堆放杂物等现象;周边环境安全。
5、学校利用晨会、班会等各种集会,经常性的对广大师生进行法制、安全、卫生和品德教育。对食堂、公寓等重点场所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食堂卫生达标,公寓管理规范。经常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大规模的除“四害”活动,消毒工具、防蚊、蝇、鼠的设施齐备。
6、校园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食堂等重点场所均配备有防火、防盗、防骚扰设施。校内装配监控设备一套,全天24小时对校园内各个角落进行监控,严防外部人员蹿入学校。门卫配备有整套安全器材,设专职安保人员一名,兼职安全人员3名。确保了校园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
五、行风建设
1、作为一个育人单位,学校重视行业行风建设。制定了《洪家中心小学行风建设制度》,明确规定了行风建设工作的目标和工作的任务,并提出详细的奖惩措施,以此约束每位教职员工的行为,坚决杜绝有损学校声誉的不良行为发生。
2、学校认真贯彻上级教育部门有关“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杜绝乱收费”的文件精神。制定《洪家中心小学收费公示制度》,明确规定学 校的收费政策、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学校所有的收费均对学生、教师、家长进行公示,并开具有规范的收费票据,无乱收费、乱摊派现象的发生。学校在例会上多次进行宣传,严禁教师利用职务之便,乱办辅导班、乱补课、乱向学生推销、印发教辅资料,并将相关条款写入《洪家中心小学行风建设制度》,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3、认真贯彻上级教育部门关于“减负”的文件精神,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制定的课程、课时设置标准和作息时间表。在《洪家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在平时的教学常规工作检查中,加大检查力度,严防教师随意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现象的发生。
4、做好财务工作。财务工作历来都是一所学校最敏感的话题。我校的财务工作清晰、透明,开支合理。为完成学校的各项建设,我校一直厉行节俭,大项目开支都必须经过校委会的讨论才得以实行,财务账目日清月结,并于每月月底进行公示,接受全体教职工的监督。校务公开工作做到了准时、客观、公正。
回顾过去,我们无限感慨;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面对长武教育发展的新局面,我校师生将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将抓住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反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安于现状,不固步自封。我们坚信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危机并存。我相信,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我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洪家中心小学一定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长武县洪家镇中心小学
第三篇:创建全国科普示范乡方案
为了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决定创建第四批全国科普示范县的号召,现根据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乡镇标准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动员和组织全乡各方面力量,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大力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全乡人民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实力张老埠、魅力张老埠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总体目标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乡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推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普工作体制与运行机制,使科普工作群众化、社会化、经常化、规范化、法制化;科普设施不断完善;科普队伍不断壮大;科普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科普工作的社会环境不断优化;公民的科学素质明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管理、科学决策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显著增强。
三、任务要求
1、乡村干部要高度重视科普工作。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积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将科普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把科学素质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党政领导每年参加科普活动2次以上,党政主要领导每年听取科普工作汇报不少于1次,分管领导能及时听取科普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科普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为开展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健全科普组织网络。
健全以乡科协为枢纽,村、街、社区科协分会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基础的科普组织网络。巩固完善现有乡科协组织,配备专职秘书长。村街社区设臵科协分会,明确兼职人员,做到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科普活动、有经费保障、有实际成效。
不断充实发展乡、村各级专业技术协会,并使他们在各行业生产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乡、村(社区)建立科普志愿者队伍,并经常开展各种活动。
80%以上的村有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科普员,形成以科技致富能手为主体的农民科普队伍。
农村电影队要在科普宣传中发挥作用。
中小学校要明确科学教育教师,配备科技辅导员。
3、加强科普设施建设。
实施全国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建设工程(简称‚全国科普‘站栏员’工程‛)。乡要建有科普活动室(站)、科普画廊(宣传栏),科普活动室要配有科普员和科普宣传设备。科普画廊(宣传栏)的内容要及时更新。60%以上的村、社区要有专用或者合用的科普活动室、图书室,统一配齐科普画廊(宣传栏),内容也要及时更新。
建立市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特色学校。一中、乡小建有科技活动室。
乡科协要配齐电脑、彩电、DVD机等科普设备,争取配备投影放映机。
4、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继续开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题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继续开展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工作。每年组织两次有一定规模的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或科技竞赛等校外科技活动;建设青少年科普教育特色学校,在校参与科普活动的学生不少于90%;整合校外科普教育资源,利用图书室、科普画廊(宣传栏)、科普活动室、科普示范基地等资源为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服务。
继续开展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适用技术培训和科学文明生活等方面的科学素质教育,乡村要制订培训规划、计划和教学大纲;90%以上乡干部,80%以上村干部和农民党员劳动力每年接受科技培训。
继续开展提高集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工作。街道、社区干部接受各类科技培训和科普教育,集镇80%以上的各类从业人员接受在岗培训、继续教育;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民工培训等;集镇失业人员通过培训掌握适合再就业的生产技能,其中一批人走上工作岗位;充分发挥社区科普学校在科普教育中的作用。
积极开展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工作。制订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培训计划和方案,配发科普读本;每年组织2次以上针对乡领导干部和乡直部门负责人的科普报告会;积极组织公务员参与各项科普教育活动,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
5、建立科普示范体系。
在全乡创建全国科普示范乡的同时,各村街社区可以开展争创高层次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社区等活动。吊桥、薛桥两村要在科普示范村创建中发挥带头作用。
乡村两级要大力培育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技示范户。在主导产业上,以现有优质水稻、小麦、畜禽、高效经济作物等农产品基地为基础,创建规模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的科普示范园区,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等;发展壮大吊桥种植养殖综合园区,茶场种植养殖人才示范基地,薛桥‚双低‛油菜示范基地;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开展‚三创一带‛活动(创建科普示范乡、创建先进农技农村技术协会、创建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带动农民致富),搞好技术服务,带动乡村农户发展专业化生产,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街道社区要开展评选科普示范家庭活动。
6、开展群众性的科普宣传活动。
每年围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工作主题开展‚科普活动周‛、‚科普活动日‛、‚科普之春(冬)‛、‚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科教进社区‛等活动,放映科教影视,发行科普图书,举办科普展览。在街道社区,围绕居民需求举办身边科学应用展示、科普讲座、培训、科学健身、科普游园等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在生产、生活和休闲的不同环境中都能受到科学知识的熏陶和启迪。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台、电视台科普栏目,学习报刊科普文章,有条件的干部群众多上网阅览科普知识。
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开展科普活动。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科普事业或参与科普活动;利用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示范基地等公共资源,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各党政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各方面力量积极结合各自特点开展科普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工作的氛围。科普活动的覆盖面达到全乡常驻人口的70%以上;科普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辖区内无恶劣影响的愚昧迷信、伪科学活动;公众科学素质逐年提高,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社会综合环境良好。
7、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
围绕我乡主导产业技术特点,大力引进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乡农村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有较大提高;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教育办和卫生院等有关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设备,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8、开拓创新,积累经验。
科普工作具有特色并形成活动品牌。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探索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形成可在全省、全国推广的、有示范作用的典型经验。
四、方法措施
1、成立机构,强化领导。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乡‛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各村街、乡直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创建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为认真组织实施创建科普示范乡工作,乡党委、乡政府决定成立张老埠乡创建全国科普示范乡工作领导小组,乡长李城冉任组长,乡党委副书记张全胜,乡党委宣传委员、人大副主席游庆山,科技副乡长苏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
2、部门配合,齐抓共管。
创建工作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扎实做好这项工作。
科协承办创建工作日常事务,要加强督查指导,搞好综合协调。要发挥创建工作的整体牵头作用,注意搜集信息,及时交流经验,搞好上下联络;要充分利用乡、村(社区)和学校科普组织网络优势,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科普活动。创建活动办公室要注重引进新技术,推介新产品,积极主动做好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鉴定和转化工作。文化广电、人资社保、教体卫生、人口计生、国土资源、农业中心、村镇中心、共青团、妇联会等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渠道和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和培训教育活动。在组建科普志愿者队伍方面,要做好本系统、本单位科技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深入街道社区参与科普服务,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乡作出应有的贡献。提倡开展图书捐赠活动,帮助街道社区充实科技活动室的图书。
3、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全乡要以‚科教兴乡‛为主题,大力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理念,宣传创建全国科普示范乡工作的重大意义,不断强化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大力宣传全乡科技事业的成就和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在全乡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4、增加投入,保障经费。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乡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各村街、乡直单位要确保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科普经费要列入乡财政预算;对于科普设施建设和‚科普活动日‛‚科普活动周‛‚科普活动月‛等重大科普活动要给予专项拨款,保障实施。
5、加强督查,强力推进。
为推进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乡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各村街、各有关部门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好的典型,交流工作经验,解决存在问题,促进后进转化,形成自我加压、比学赶帮、力争上游的工作局面。要牵头建立相应的督查、评比、验收、表彰制度,待创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之后,对在创建工作中表现积极、成效显著,贡献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乡党委、乡政府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表现消极、敷衍应付、未完成创建工作任务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直至责任追究。
中共张老埠乡委员会 张老埠乡人民政府
2010年7月1日
第四篇:袁家湾社区科普大学创建材料
袁家湾社区科普大学创建材料
社区科普大学是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主流意识的重要阵地,也是建设居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载体。袁家湾社区以社区科普大学为依托,整合社区资源,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科学知识的传播,对于提高居市民文明素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社区科普大学创建的具体做法及成效分享如下:
一、社区及社区科普大学基本情况
袁家湾社区地处荷塘区红旗广场西南角,紧邻芦淞合泰路商圈,是典型的城郊结合社区。社区总面积1.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66人,流动人口11000人,居民住宅楼446栋,总户数1481户。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和芦淞服饰产业商圈的打造,袁家湾社区形成了城市居民、农转非新市民、外来务工人员混居的格局,也因此带来了各种社会矛盾,城市居民与物业纠纷、农转非人员乱搭滥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等。
2012年3月,社区科普大学成立后,不断强化对居民的教育引导,使居民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涌现了很多主动宣传政策、协助化解矛盾纠纷的志愿者。2012全年志愿者宣传政策1860人次,协助接待来访群众100人次,受理来信来访35件,办结32件,办结率97.5%。通过对下岗人员和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的针对性培训,新增就业人员从2010年全年65人提升至2012年98人,2012年社区评为“充分就业社区”,2013年成为“残疾人就业在社区”试点单位。辖区居民满意度快速提升,社区成为全区多项工作的示范社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排头兵。
二、具体做法和成效
社区依托社区科普大学提升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主要着眼于教育居民、服务居民,坚持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积极构建“社区、社区各类资源、居民”三位一体的学习教育网络,架起了一座党委政府与居民进行心理沟通的桥梁。
(一)、领导重视,活动开展得到有力保证。袁家湾社区两委班子领导十分重视科普大学的创建工作,成立了陈卓书记任组长,刘琼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其他工作人员为成员的科普大学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班子成员研究制定社区科普大学工作思路,并且深入楼道居民家中了解情况,把科普工作的实际和居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统一到社区科普工作整体思路中,为社区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服务。
(二)、开设各类讲座。一是政策宣讲讲座。2012年,社区科普大学组织了“居民楼栋长、居民小组长社区教育知识专题培训”、“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专题培训”、“社区干部综合素质培训”、“新党员及党组织成员的全员培训”等各类培训6次。二是道德讲座。邀请市、区和本辖区道德模范,现身说法,讲述他们自己在尊老爱幼、扶危济困、家庭和睦等方面的做法和体会,参加人员累计超过1600人,成为社区道德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是文化讲座。依托辖区小学、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等共开设了舞蹈、书画、太极、摄影、歌咏等等多个学习型社团,并设立了图书阅览室、残疾人专用阅览室,参加学习人数达到500余人。成立的百合文化助残志愿者服务队,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全国助残日“残健同行、共享蓝天”大型文艺晚会,受到中残联、省、市、区残联的高度评价和全社会及居民朋友们的广泛关注。四是技能讲座。邀请辖区企业家、技术高管、行业骨干等实践经验丰富的社会人士,对农转非居民民、下岗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对婴幼儿及其家长开展亲子早教培训,为重度下肢残疾人开设居家手工技能培训,在授以技能的同时,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五是社交大讲座。针对辖区城市居民、农转非新市民、外来务工人员混居的格局,居民们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不同,外来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言语沟通不畅,社区科普大学围绕居民交往过程中的言谈举止、沟通能力等内容开设社交讲座,参与者达800余人次。五大讲座的开设,在整个社区营造了“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浓厚氛围。
(三)、开通社区科普网站,居民足不出户进行科普学习。社区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教育优势,在2013年开通了社区科普网站。网站分设学习板块,为居民提供道德修养、科学素养、文化涵养、公民意识、生活保健、家庭安全、家庭教育、休闲技艺、家庭理财、法律维权、就业指导、职业发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干部培训等类别的精品课程,居民可根据个人情况灵活安排时间浏览学习。同时,设立四点半课堂和手机微信课堂,将下课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科普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微信平台发送和分享科普信息5000多条。今年,社区将不断完善社区科普网站,擅用远程教育网络,以教育党员干部为先导,带动辖区居民积极参学,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学习型社区。
(四)、举办各类沙龙活动。社区科普大学联合社区服务活动中心,组建文艺、棋牌、阅读等沙龙活动中心,以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感染群众、教育群众。开办“邻里节”活动,以居民喜爱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吸引居民广泛参与,让居民在活动中交流思想情感,拉进彼此距离。开展社区文艺汇演及科普大学教学成果现场展示会,充分展示居民朋友在舞蹈、小品、书法、绘画、唱歌方面的才华。尤其是社区图书阅览室开展的居民读书活动,极大限度满足居民朋友们的科普、文化需求。
(五)、组织志愿服务团队。社区科普大学免费提供的各种教育,增强了社区居民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强烈责任意识。目前,组建了小红帽志愿服务队、青少年社区教育志愿服务队、老年社区教育志愿服务队和助残志愿者服务队、小区护绿志愿服务队、防火防盗志愿巡逻队等志愿服务队伍,拥有志愿者800余人。志愿者先后参加了“关爱空巢老人与残疾人”、“爱我家园—社区清洁大行动”、“十八大精神宣讲进社区”、“遵守交规,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以及各类法律法规和政策宣讲活动,他们进进社区、进家庭,用行动参与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助推了社区文明新风的形成。
(六)、开展“学先进典型,传递正能量”活动。社区在居民群众中,开展以“学先进典型,传递正能量”为主题的活动,邀请在省、市、区每年评选出的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社区演讲,传递正能量。如:社区重度残疾人唐波同志身残志坚,在生活和工作中诠释着“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获得“湖南省自强模范”、“株洲市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并荣立二等功;“敬老模范”xx、(这里列举一些在省市区获得某种奖项或者荣誉的人和事迹)。社区科普大学以先进典型模范为榜样,通过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递先进楷模正能量。
三、社区科普大学创建分享的几点经验
(一)、最根本的是树立和谐社会的理念。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特别是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各种观念冲突、思想困惑交织并行,各种不平衡心理和不稳定因素增加。针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心态,袁家湾社区在社区科普大学实践中,牢固树立和谐社会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开展思想教育引导活动,逐渐形成了团结友善、和谐包容、充满活力的良好社会风尚,有力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和顺、社区和谐。社区科普大学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只有通过对社区居民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乃至世界观、人生观进行有效引导,把每个居民培养成有知识、有道德和健全人格的个体,才能把社区建设成有亲和力、有凝聚力的社区,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最关键的是充分用好社区各类资源。社区场地、人员有限,而科普学校教育作为区域性的大教育,受众十分广泛,需要有强大的社会资源作支撑。社区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区资源,以社区居民发展需求和社区建设为导向,在社区内,对各类单位、学校、公共场所等资源进行整合。在社区外,积极引入一些专业的教育机构,在师资上,不断丰富专家学者库、典型示范库,同时大量聘请社会上有实践经历、实践能力的人充当志愿者兼职教师。通过资源的整合分类、科学配臵,实现了教育成本最小化,社会效益最大化。如:利用网络资源,使居民能够不花一分钱、居家学习。
(三)、最重要的是坚持丰富教育内容和创新教育形式。居民职业、年龄、性别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必然导致知识需求的差异。为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教育需求,社区科普大学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特点,围绕道德礼仪、形势政策、心理健康、法律知识、专业技能等内容,坚持学历教育、技能培训与文化活动相结合,职前、职后教育与就业、再就业教育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设系列课堂。为增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社区科普学校创新推出了网络学习、四点半课堂等学习模式;坚持把教育活动与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在传统节假日,以送温暖、志愿服务、文艺演出等方式,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激发居民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
(四)、最迫切的是建立多方联动机制。社区科普大学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办学方针,成立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委员会,对教学整体工作进行统筹和协调。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通过税收优惠、命名表彰等方式,吸引企业提供资金或赞助教学设施,不断完善经费保障机制;通过广泛宣传,争取基金会、团体、组织和社会知名人士积极投身于社区科普学校教育。通过对资源配臵、经费配给、师资建设以及社区科普学校责、权、利等事项的统一规划、调配,逐步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力凝聚了以社区科普大学全面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强大合力。
第五篇:洪祥镇卫生学校创建方案
武威市创建文明城市
洪祥镇九年制学校创建卫生单位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我校环境卫生工作,以创建卫生单位为目标,大力开展校园环境整治,进一步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强化育人功能,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坚持树立“以人为本”、“健康”、“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抓好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抓好学校卫生管理工作,抓好学生常见病、传染病、流行性疾病的预防,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配合完成学校的各项教学任务
二、工作目标:
1.切实抓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积极开展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抓好学校卫生工作。
3.大力开展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促使学生健康的成长。4.争创卫生单位,为我县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提高卫生工作的认识。
组织教师和学校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充分认识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学校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只有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才能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2.加强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全员管理的作用。
加强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政教主任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年级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学校“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政教处具体实施,全体教师一齐抓的管理模式,实行环境卫生、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工作的分块负责制度,定期检查考核,确保学校卫生工作达标。
3.加强环境卫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响应号召,积极开展绿化、净化、美化、人文化学校环境活动。全面推进学校的整体卫生水平。努力创设整洁、文明、优美的学习环境,陶冶师生的情操。学校定于每周三下午大课间为全校卫生大扫除时间。
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健教质量。
(1)充分利用广播、橱窗、校报、黑板报、专题讲座等宣传方式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卫生常识,懂得怎样去预防疾病,学会自我保。(2)各班利用班会、主题中队会时间进行一次卫生宣传,传授季节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
5.加强防近视工作,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
(1)大力开展眼睛保健操的学习,做到人人会,穴位准确。
(2)注意授课卫生,严格做好视力检查和防近工作,严格控制近视率。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要求每位教师对学生的看书写字姿势要做经常性的要求,力求做到“头正身直,一尺一拳一寸”的十字要求,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5.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做好疾病防治工作,认真落实防治措施。继续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如龋齿、营养不良、贫血、沙眼、蛔虫等的宣传教育工作。配合成功社区卫生中心做好预防接种,发现传染病,马上严格进行隔离。平时做好详细记录,了解掌握学生生病情况,发现疫情随时上报,为了预防各种传染病流行,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坚持做好预防消毒工作。
6.对有疾病的学生及时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确诊并将资料返回学校,学校将结果通知体育教师,注意学生运动负荷,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7.加强晨午检和消毒工作,强化对学生因病缺课的统计检疫工作,以利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的动态观察,发现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对教室、办公室的消毒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提高学生出勤率。
四、落实措施:
(一)建立健全卫生工作管理制度,提供制度保障
我校自办学以来高度重视卫生工作,特别是从2010年起建立健全了各项卫生保障制度并加以贯彻执行,保证了环境卫生工作的实效性。先后建立了《卫生清扫检查评比制度》《晨午检制度》《办公室、教室消毒制度》《卫生间管理制度》《纯净水饮用规范》《突发应急事件处理预案》《班级卫生公约》《大灶操作间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卫生工作的开展有了制度保障。
1.校园清洁卫生责任制。我校将整个校园清洁区划分给各班,并落实到班级,每个班级由值日生轮流打扫,坚持每天“三洒三扫两捡拾,必要时候全校扫、每周周四全校卫生大扫除”的清洁卫生制度,保证了整个校园每天干净、整洁。
2.卫生监督检查制度。为保证学校卫生工作的实效性,我学校实行卫生工作每天检查与抽查相结合。贯彻落实“三个一”措施,即“一日三次巡查(即由我校值周值日教师每天都要对卫生区、教室、办公室、进行三次全面检查,发现不符合清洁卫生要求的,立即要求有关班级重新清扫,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一周一次大检查,一月一次评比,使我校卫生工作落到实处。红领巾监督员经常巡查,监督、制止、纠正学生乱丢垃圾的不良行为,有效地保证了校园的清洁卫生,每天值日教师都要对所属班级卫生区域进行检查打分。我们将有关检查结果与每周班级流动红旗和先进班级评选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落实晨午检零报告制度和卫生消毒制度。每天清晨、中午,值日教师、值周领导坚持提前20分钟到校门口,在校门口迎接学生,督察学生卫生情况,落实晨午检制度,班主任到教室后再对学生进行二次排查,然后将排查情况上报德育室汇总后将每天检查情况上报学区和社区卫生院。每天下午放学后,由值班教师对办公室、教室进行彻底消毒,确保师生健康。
4.全校同学遵守文明用厕公约。学校使用水冲式厕所,负责打扫卫生间的班级每天对卫生间彻底打扫,放学后再由门卫统一冲刷并着重消毒,确保厕所清洁、无异味,便池无污垢,使得厕所成为学校卫生的标志。学校还修建了垃圾处理炉,坚持每天焚烧垃圾,不让垃圾在校园过夜,使城关三小成为无垃圾学校。
(二)加强综合治理,提高环卫工作整体实效
1.大力抓好环境卫生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环卫意识。环境卫生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体师生、各部门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我校通过利用校本、实践课对学生进行健康、卫生、环保等内容的教育,培养学生卫生环保技能,并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卫生环保知识教学。充分发挥学校宣传橱窗、文化长廊、校园广播等媒体的作用,加大对环卫知识的宣传,通过向师生发放预防肝炎、龋齿、手足口病、艾兹病、流感等传染病的知识手册,张挂宣传画,使师生掌握基本的识病、防病知识。利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重大环保纪念日开展环保专题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开展环保征文比赛等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开展讲文明、讲卫生的爱校养成教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学校对每位学生确立了六年十二学期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阶梯式主题教育,开展以体育为主的健康教育活动,以班级为主的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采取由学生声情并茂的演讲比赛等形式的教育活动。思想靠教育,行为靠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做到: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每一滴水;不乱扔废弃物;不吃零食;不用、少用一次性筷子;自觉回收废纸、旧电池等;“黎明即起,洒扫校园”,每班一年四季坚持“三洒三扫两捡拾”的卫生清洁制度。学校定期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弯腰行动”,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上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街道、清洗护栏、清除小广告等,使师生们养成了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同时,我校将养成教育与争先创优活动、德育积分制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今“学校是我家,人人都爱她”已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全体学生严格遵守卫生公约,自觉践行卫生制度,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优雅卫生的环境,为每一位孩子的茁壮健康成长撑起了健康有力的保护伞。
3.抓好学生的卫生常识保健与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保证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达100%以上。积极宣传卫生知识,及时表扬卫生工作中的好人好事。提高学生的卫生安全意识。学校督促教师注意学生用脑和用眼卫生,不要拖堂,每天坚持两次做好眼睛保健操,要求穴位准确,抓好质量,加大检查力度。
4.加强学生个人卫生检查(头发、指甲、衣着)。每周由班主任指定的卫生委员进行检查,值周值日教师抽查一个年级的个人卫生情况,最后个人卫生成绩纳入班务考核总成绩。5.保障学生在校身体健康,规范学生健康检查工作。做好日常各种记录的积累,每学期定期对全校师生进行体检,建立健全学生卫生保健资料,随时填写学生体检卡,确保高质量完成体检工作。
(三)建立卫生工作长效机制
为了巩固卫生工作成果,学校建立了卫生工作长效机制,坚持把学生卫生工作教育纳入体育课、校本课、综合实践课。把开学第一周确立为卫生工作教育周,第九周为卫生工作推进周,第十七周为卫生工作总评评比周;采取了把学生卫生教育工作与德育教育工作紧密结合,不适时机的开展教育;把卫生工作与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班集体、优秀中队、优秀教师团队的评比挂钩,与班务考核相挂钩,与班主任津贴挂钩的工作机制。
五、具体要求:
(一)教室内外卫生
1、教室及相应走廊地面保持整洁,无纸屑、无杂物。
2、教室及走廊墙壁上、窗台上无球印、鞋印、无积尘。
3、门窗保持无积尘,玻璃明亮干净。
4、课桌椅排放整齐,学生外出上课或活动,椅子要塞至课桌下方,课桌上无东西,课桌内学习用品摆放有序。
5、讲台上保持干净,物品摆放整齐,无积尘。
6、黑板及时擦干净,粉笔槽内无积尘,卡片、小黑板等摆放整齐统一放在黑板下的北侧。
7、清洁工具排放在教室指定角落,排放整齐,保持干净
8、各班教室内及走廊墙上宣传字画表面无明显积尘,阳台栏杆及内侧表面无鞋印、球印、无积尘。
(二)环境区域卫生
1、环境区域内有过道和操场的班级应全天整洁干净,无纸屑果壳及其他废弃物(雨天不例外)。
2、有花园的班级,应保证花坛内无杂物,基本无杂草。
3、有走廊、楼梯等的班级,标准同教室要求。走廊包括墙面及宣传字画、阳台栏杆。楼梯包括台阶、扶手及楼梯墙面
4、有宣传栏、橱窗的班级必须每天擦拭一遍,应保证其干净无灰尘。
(三)办公室以及各专用教室内外卫生:
1、地面干净,无纸屑、无杂物。
2、墙壁、日光灯管、电脑、版牌等无积尘、无脚印、无蜘蛛网。
3、门窗无积尘,玻璃明亮干净。
4、办公室内桌椅整齐,离开办公室时,办公室内教师用品和学生的作业本摆放整齐,统一放到作业本柜内。
5、物品柜上无积尘,无杂物。
6、卫生工具摆放有序,垃圾袋装化,并天天清理
(四)学生个人卫生:
严格要求学生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学校定期组织检查;要求学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要求学生穿戴整洁,关注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气质养成。
1.着装:干净、整洁、朴素、得体。无污渍、油渍、汗渍、无破损和异味(包括红领巾颜色鲜艳、无破损、破旧及时更新)。2.头发:发型适宜,不怪异,无异味,长短适中。3.头部:眼部无眼屎,鼻部无鼻涕,耳部无耳屎,脸部脖子无汗渍污渍。
4.牙齿:干净,口腔清新无异味。
5.手部:指甲长短适宜,指甲缝内无污泥,手心手背干净无污渍。
6.脚部:鞋袜干净无异味。
7.三每:每天洗脸、脖子、耳朵,每天洗脚,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8.六勤:勤换内衣,勤剪指甲,勤洗发,勤洗澡,勤洗手,勤刷鞋。
(五)眼保健操:
1、听准音乐,按时作操。
2、坐姿端正,穴位准确。
2018
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