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院仪器设备、医疗用品与信息管理制度
卫生院仪器设备、医疗用品与信息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维修、维护、保养制度
⑴ 器材维修部负责全院的仪器设备、空调、供氧设备的维修、维护、保养工作。
⑵ 各科室负责本科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使用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落实设备管理及使用制度。
⑶ 定期对全院的仪器设备进行维修、维护。
⑷ 严格执行ISO 9000 程序,对仪器设备维修进行记录,并记录仪器设备的运行维修保养情况。
⑸ 器材维修部负责人对全院拟降档使用或报废的仪器设备,提出技术鉴定意见,供设备管理委员会参考。
⑹ 定期对全院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
⑺ 凡在仪器设备维修、维护工作中取得明显效益的工作人员给予精神及物质奖励,并记入档案,作为晋升参考。
⑻ 凡违反制度给单位造成损失者,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依据情况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一次性耗材日常管理工作
为加强一次性耗材 内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和正常医疗秩序,一定要做好一次性耗材日常管理工作。
一、一次性耗材的入库验收
㈠ 检验实物
⑴ 验收时间应于厂家货物到达后,于当日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不得拖延。⑵ 验收人员专职库房管理员。
⑶ 验收内容
①数量:原则上固定包装的小件物品,抽检内包装的5%,在确保无差错或其他问题时,可不再拆除包装。如验货数量与送货单上数量不符时,应将所有物品及随货单据一并退回采货。
②外观:检查物品外观质量情况,包括货物名称、型号、生产批号、消毒日期和失效期。③包装:对包装的干湿度、内包装的密封状况,用眼看、手摸的方法进行检查,凡不能达到检验标准的则不予入库。
㈡ 填写验收记录
货物验收完毕后,必须及时填写验收记录,填写内容包括验收日期、生产厂家、供货商、物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位、单价、总计、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期、验收包装、合格证、备注等内容。
㈢ 录入
进行计算机管理。
二、一次性耗材的发放
㈠ 低值耗材的发放
器材处根据领用科室录入计算机内的申请单,安排库管员在啊进行物品核对后送货到位,由科室人员签收。如遇急需耗材情况直接到库房领取并在申请单上签字。
㈡ 高值耗材的发放
⑴ 高值耗材的范围包括导管室介入材料、眼科的人工晶体、手术室所用的手术器械、透析室的透析耗材等。
⑵ 高值耗材采用在科室设立备用库房的管理办法。此库由科室进行日常管理,但物品必须先经器材处大库房进行录入,如名称、编号、条形码、有效期等。科室必须按大库房规定其备用库房存放物品的基数存放耗材,此基数记录于大库房物品账上。在临床需领用时,由备用库房直接在临床进行发放,填写《高值物品反馈表》(内容:患者姓名、年龄、病案号、公司名称、型号、数量、处方医生),并经由器材处及临床科室双方签字后,完成发放程序。
三、一次性耗材的报损
⑴ 库房内物品保持质量稳定、有效、无破损、无变质情况。
⑵ 凡输送过程中发生破损应由采购员负责与供货单位联系换货或退货。
⑶ 因工作不慎而造成物品破损(如玻璃类)要进行登记并办理报损手续。
⑷ 3个月内过期物品,由采购员与供货单位联系退货。
⑸ 凡报废物品(破损或过期)应由责任者提供报告,写明物品名称、规格、数量、价格、报废原因、应负责任、吸取教训等内容,经小组进行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后,上报处长及相关部门审批、核销。
⑹ 库房每年报废物品消耗按金额累计应在0.5%以下。
四、一次性耗材退货制度
⑴ 物品入库后应定期进行盘点,如半年内不予使用,应由库房人员通知采购员进行退货。
⑵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质量不合格,应由使用部门详细说明缘由并提供相关证据,经核实确属质量问题,由库房人员通知采购员与供货单位联系退货,并将退货情况记录于《退货情况登记本》上,视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将其从《合格供方清单》中予以删除,取消其再次供货资格。
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办法
大型精密仪器是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教、研和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技术装备。其装备及使用水平是医院办院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凡2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定为大型精密仪器。5万元以上的属国家教委、卫生部规定的23种仪器设备,为教委、卫生部统管的大型精密仪器。大型精密仪器具备价值昂贵、结构复杂的特点,有专门管理的必要性。根据教委、卫生部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大型精密仪器的申购
⑴ 凡申购属价值2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须申请科室主任指定专人对该仪器的有关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填写《大型精密仪器可行性报告及购置申请表》,其内容应包括:购置理由、技术性能论证、可行性论证及效益预测等。而后方可经设备管理委员会、器材处会同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确立项目。
⑵ 设备立项后由院设备管理委员会、器材处会同有关专家进行公开招标,招标过程要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坚决杜绝不正之风的产生,招标结果要经审计、纪检等有关部门逐项审查并确认后,报主管院长批签;由器材处按国家有关政策购置仪器设备的有关手续。
⑶ 在日常工作中,院内各科室由于特殊原因,未纳入院年度购置计划而又必须及时解决的设备,器材处要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科室申请后由主管院长报院长书记办公会讨论批准,由器材处会同有关科室按程序及时解决。
⑷ 已审定购置的大型精密仪器,申购科室应抓紧房屋、维护、管理等条件的配套与操作人员的培训,以保证到货时能具备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的条件。
二、大型精密仪器的验收
⑴ 购置大型精密仪器,在合同正式签订之后,使用科室应立即指定专人负责组成验收小组,着手消化资料。同器材处一起制定验收标准及方案,准备安装条件等,做好验收的一切准备。
⑵ 仪器到院后,应根据订购合同与技术资料中的有关指标逐项进行严格的验收。凡必须索赔的项目,不能错过索赔期。验收合格的大型精密仪器,科室要在规定期内投入使用。
⑶ 已通过验收的仪器,要填写《大型精密仪器验收报告》交器材处备案,并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的报增手续。
三、大型精密仪器管理使用
⑴ 医院各科室每台大型精密仪器,都必须指定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任技术负责人,负责仪器的检查、维护、保养、检修和校验,保证仪器的精度及良好状态,并在负责人的指导下,由专人安排使用及管理。使用者事前必须接受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机操作。对特殊大型精密仪器的管理应按卫生部有关规定执行。
⑵ 凡大型精密仪器都要制定操作规程和配置使用记录,所有运行都要严格按照所制定的规程进行操作,每次使用都要做好记录。
⑶ 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10万元以上)都要由器材处建立技术档案,收集该设备的申报单、合同、各种批件、验收、效益、维修、报废等全过程中的各种资料,以备日后查阅。
四、大型精密仪器的维修、维护
⑴ 大型精密仪器逐年要进行常规校验,要逐季逐月进行常规维护、保养。所有校验、维护、保养都要按规范化表格做好记录。
⑵ 仪器若有故障或损坏,要查明原因并及时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凡因责任事故造成仪器损坏的,当事人必须提供书面检查,然后由仪器使用科室与院主管部门商量,视损坏的性质及损坏的程度和有关规定,做出经济赔偿及行政处分的决定。
五、大型精密仪器的报废
⑴ 若因仪器受损,已没有修理的价值或是年久陈旧,需要做报废处理,使用科室必须对该仪器购置、使用全过程进行认真的总结,然后提交《大型精密仪器报废申请报告》一份。由院器材处组织有关专家审议,报主管院长批准,办理销账、销卡手续。
⑵ 已批准报废的仪器,原使用科室不能自行外借、转让和调拨,须由院主管部门统一处理。
六、其他
⑴ 本办法自颁布日起执行,过去颁布过的同类规定同时作废。其他的相关规定与本办法有抵触的,按本办法执行。
⑵ 本办法如与上级机关下发的规定相抵触时,按上级规定办理。本办法由器材处负责解释。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医院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及相关文件的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⑴ 医院C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和医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适用于此办法。⑵ 计算机室安全保密工作受医院安全保密领导小组的领导,计算机室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本办法执行。计算机室每月最后1周安排1个工作日专门处理有关安全保密的工作。
⑶ 有关人员培训,软件和硬件设备的投入院里每年应安排支出计划。
⑷ 计算机室人员必须执行本办法所规定的各项安全保密规定,不得从事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泄露有关保密数据和业务数据给其他人员和组织,未经同意不得为其他人员查询有关数据。
①技术安全保障方面,数据库系统由系统开发商采取有关安全访问措施,保证数据库德安全,CHIS系统和医保信息系统安装专业网络防病毒软件,网络构建上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非法侵入和非授权访问。网络上作为工作站使用的计算机不安装软驱,不使用业务模块以外的其他应用软件。上互联网的计算机与院业务用计算机在物理上不相连接,避免外部侵入和非法访问。
②在业务管理上,每个应用模块配备一名应用系统管理员,该应用系统管理员负责本模块使用人员的功能和权限的授权。被授权人员要妥善保护自己的用户密码,防止非法盗用院外人员(包括进修生和实习学生、留学生)和非授权人员一律不得动用网络上的计算机。计算机室每月对使用情况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③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必须符合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的相关标准,能够满足安全运行和信息保密的需要。新上应用系统必须要考虑有关安全保密方面的要求。
④院内科室查询有关科室业务数据,由该科室填写数据查询单,由计算机室指导其查找或代为查找。院内科室查询有关全院业务数据,由该科室填写数据查询单,报质量信息管理处领导签字同意后方能够进行查询。
⑤院外人员查询有关数据,必须经医务处或院办公室同意,并经质量信息管理处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以查询。
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
医院信息系统因系统外环境变化或系统本身故障及设备、网络、数据损坏等突发事件造成整个系统或系统地局部不能正常工作等情况。
二、处理部分
㈠ 报告程序
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反应及时,各部门互相合作、各负其责、果断处理。
信息系统应用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发现应用软件或电脑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报告计算机室,计算机室根据报告事件的性质、紧急程度,立即进行排查,确定是否为突发事件,如是,应立即向质量信息管理处领导汇报,并启动组织程序。
㈡ 组织程序
突发上述事件后,院信息系统应急处理指挥小组自动成立,由主管院长任组长,质量信息管理处负责人任副组长,计算机室全体人员任组员,集中、统一指挥处理。
保卫处、总务处、器材处做好应急处理的有关支持配合工作。
三、处理程序
⑴ 各使用部门在计算机室指导下启用备用措施,临时维持正常运转。
⑵ 计算机室应立即进行故障检查,以搞清故障真相,找出原因。需要时有关部门应积极给予配合,必要时,可请信息系统供应商给予支持协助。
⑶ 遇有备用措施无法启用时,可经院信息系统应急处理指挥小组组长批准,暂时关闭信息系统。
⑷ 备用措施(应急措施)备用措施,也可称为应急措施。门急诊收费切换到备用服务器上运行,各门诊药房凭处方发药,挂号采用手工,病房医嘱采用手工方式到住院药房领药,住院病人管理结算及其他模块均暂时关闭。
四、预防部分
⑴ 计算机室平时要加强对突发事件的检测、预警、反映、处理等有关工作,严格执行院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各项措施,严格执行信息系统的操作规程。
①《备份措施》
②《网络定期检查制度》
③《不间断电源维护措施》
④《主机房温度、湿度、防火等环境标准》
⑵ 物资设备保障措施:应对一些常用的关键设备设有备件库,品种有服务器、交换机、网线、集线器、电源、插座等,数量为总数量的5%左右。备件由计算机室负责保管。
⑶ 各使用部门要严格执行信息系统的操作规程,降低对信息系统破坏的可能性。
⑷ 预防措施:质量信息管理处应对日常检测到的异常和故障进行记录,并进行分析,分析是否具有某种发展趋势,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出一些预防处理。
第二篇: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各科室领用的器械仪器设备,应有专人负责管理,贵重仪器设备要做到“三定两严”,即:“定人使用”、“定人保管”、“定期检查”及“严格操作规程”、“严格交接手续”。
2、对装备性仪器设备,科室在申请购买的同时应选派操作及维修人员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发证后才允许上岗操作使用,无证者严禁上机使用。
3、在使用装备性仪器设备前,必须根据其性能、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严密而又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保养制度等,并用明显标志张贴,严格遵照执行。
4、为充分发挥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力争做到物尽其用,应由科室与医械科管理人员制定使用率标准,每年进行综合评定,使用率高效益好的科室,应给予一定表彰奖励。
5、科室的所有器械设备均不得私自外借,科室间借用须经科主任同意。
6、建立帐卡及档案管理办法:⑴普通器械(包括200元以下仪器设备),按基数发给科室并转入科室基数分户帐1式2份,科室和医械科各保存1份。在领物品时,按领物单分别增减;⑵装备性医疗仪器设备(200元以上)在发放的同时,建立“医疗仪器卡片”;1式2份,医械科管理人员和科室各1份。并按中央卫生部要求统一分类编码,写在医院标志标签上。⑶大型贵重精密仪器除建卡外,需建立管理档案、使用记录、维修记录。A、管理档案:包括可行性报批表、订购合同书、论证报告、验收报告及随机资料如合格证、使用操作证明书、线路原理等,并由医械科管理人员编号存档。B、使用记录:仪器正式使用情况,使用记录本由科室使用操作人员记录并保存。C、维修启示:有关维修的技术资料复印后交维修部保存备用,当仪器发生故障,所维修的情况详细记录在履行表中的维修登记部分。返厂或维修中心维修情况也及时登记。
7、医用计量器具的管理:⑴医械科设立一名兼职计量管理人员;⑵各科对使用的医用计量器具建立条目清楚的台帐;⑶对强检的医用计量器具,按时检定、定期进行自检或送检,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⑷严格执行国家计量法,不采购不符合计量法的计量器具。
第三篇: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凡有医疗设备的科室,要建立使用管理责任制,制定专人管理,严格使用登记。认真检查保养,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机可用,并保证帐、卡、物相符。
2、新进仪器设备在使用前要由设备科负责验收、调试、安装。组织有关科室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管理、使用和训练,使之了解仪器的构造、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方法后,方可独立使用。凡初次操作者,必须在熟悉该仪器的同事指导下进行。在未熟悉该仪器的操作前,不得连接电源,以免接错电路,造成损坏。
3、仪器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仪器的技术标准、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使用仪器前,应判明其技术状态确实良好,使用完毕后,应将所有开关、手柄放在规定位臵。
4、不准搬动的仪器,不得随意挪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发现仪器运转异常时,应立刻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必要时应请设备科协助,严禁使用和运转带故障和超负荷的仪器,仪器损坏需维修者,可按照规定将修理单逐项填写清楚,轻便仪器送器械科修理;不宜搬动者,将修理单送去,由设备科维修人员验收并注明修复日期,按时交付使用。
5、仪器设备(包括主机、附件、说明书)一定保持完整无缺,即使破损失灵部件,未经设备科检验亦不得任意丢弃。
6、凡属临床科研的仪器,科室间调制使用时,一定要经主管科室
主任批准,仪器管理人员要办理交接手续,用毕及时归还,验收后放回原处。
7、仪器用完后,应由管理人员检查,关机放好,若发现仪器损坏或发生意外故障,应立即查明原因和责任,如系违章操作所致,要立即报告医务部及设备科,视情节轻重进行赔偿或进一步研究责任。
(1)一般事故:未经操作规程操作,造成万元以下仪器损坏,尚能修复,不致影响工作者,按一般事故处理。
(2)责任事故:未按操作规程操作,造成万元以上仪器损坏,而不能修复者,按责任事故处理。
(3)重大事故:因工作责任心不强,玩忽职守造成万元以上仪器损坏而不能修复者,或虽能修复但设备事故损失费(设备小纠纷费+停机损失费)在万元以上者,按重大责任事故处理。
(4)无论何种事故发生后,都要立即组织事故分析,一般事故分析由设备科组织使用、维修等有关人员参加;重大事故分析会由院领导主持。
(5)事故分析会的主要内容是对事故原因、事故责任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及制定防范措施,要做到:事故原因不明、责任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不受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8、仪器验收合格发给使用单位后,要根据仪器的具体情况核定使用操作的科室。
9、各科室使用的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时,未经批准不得将仪器带走
和修理。
10、贵重仪器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须经院长批准,方可借出。收回时,由保管科室检查无误,方可收管。
11、各种仪器的维修手册等资料,由设备科建立档案。各科需要时,可办理借阅手续,设备科和有关科室,如因操作维修需经常使用的,可复印副本。
12、仪器室内应保持整齐、清洁,要经常注意门、窗、水、电的关闭,下班值守仔细检查,以确保安全。
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和安全检测制度
对医疗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而产生技术状况改变或故障停机,必须经常性地做好设备维护保养修复工作,使其保持和尽快恢复原有的技术状况,发挥其效益。
1、设备的保养和监测
(1)日常保养与监测:由使用科室设备保养人员负责。主要内容包括:进行表面清洁,紧固已松动的螺丝和零件,监测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工作是否正常、零部件是否完整等。
(2)定期保养与维护:由设备厂方或指定的维护人员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和保养,包括更换零配件、内部清理、设备润滑、精度校准等,一般一年进行一次。
(3)功能检查与检定:对设备的工作运行情况进行功能检查或精度监测检查,以监测仪器的各项功能精确度是否符合说明书和技术文件上的要求。特别是国家计量法规定的需强制检定的计量仪器,如超声、X射线机、心电图机等,需由国家计量部门来鉴定。
(4)建立维护保养登记记录:仪器设备在维护保养后必须进行登记,保存文字记录,要记载有关内容,如维修保养日期、设备运转情况、维修保养内容等等。
2、设备的维修和报损
(1)建立维修登记记录,仪器设备在修理后必须进行登记,保存文字记录,要记载有关内容如修理日期、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更换零件及修复后的检验情况。
(2)注意维修中的人机安全,爱护仪器设备,妥善保管零配件,严防流失。
(3)对于不能修复的仪器设备,应以书面形式写明原因,报
经院领导审定同意后报损。
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1、对各种长期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均应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2、凡属归档范围内的仪器设备,到货后采购部门要参与开箱验收,详细填写验收记录卡,并保存产品安装报告。
3、仪器设备档案至少应包括:①档案目录;②仪器设备购买申请、可行性报告、同意购买批文;③产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注册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④产品验收记录卡;⑤产品安装报告;⑥产品合格证明;⑦发票复印件;⑧销售合同及销售人员委托书、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⑨随机文件;⑩设备维护、检测记录以及与仪器设备有关的其他科技文件资料。
4、各种资料应及时收集整理、建卡、分类保存、尤其进口仪器资料,绝对不得遗失。
5、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资料应保持完整,单独立案。
6、已建档的仪器设备在管理、使用、维修和改进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归档,不得随意乱放,以免丢失。
7、各种资料一律不得外借,需查阅时应事先征得有关领导同意。各科复制的使用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得外借。
8、应指定专人负责仪器设备档案的建档、维护和存放。
第四篇: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
一、装备处设备维修部负责全院医疗仪器设备的维修维护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装备处设备维修部维修技术人员应定期对所负责的仪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三、各科室医学设备出现故障时,由使用人员及时向设备维修部报修,说明设备所在科室、设备名称、故障现象等情况。
四、设备维修部设有专人值班,负责接待日常业务和应付紧急维修任务,值班人员接到报修任务,要做好报修记录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到现场维修,对急修设备、抢救设备优先处理,做到随叫随到。
五、维修人员接到维修任务,根据设备故障情况带好维修工具尽快到现场维修,设备修复后,由使用人员验收设备正常工作,填写仪器维修记录单,设备交付科室使用。
六、对现场不能修复的大型、急救设备,维修人员及时逐级上报组长和设备维修部负责人,组织人员抢修,需要外修或购置特殊配件时,由使用科室填写《科室购置配件、维修申请表》报批执行。
七、对设备常用的零配件、易损件等,设备维修部制定配件目录,组织论证、比价后由设备管理科统一采购、入库,根据科室需要按招购置/领用,列入使用科室支出。
八、维修技术人员应对所修理的医学设备做出鉴定,凡属使用科室违章操作或管理不当造成的损坏,要及时上报,按相关规定处理。
九、未经装备处批准,任何人不得维修医院设备,因私自维修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负责。
十、医疗仪器设备因老化或不能修复等原因需报废时,按照医院报废制度执行。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2
(一)购置前的论证
为了保证购入的仪器设备质量可靠、性能优良,较好地满足临床需要,在购机前需要进行方案论证、质量调研。然后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价格比、可靠性、售后服务、消耗品供应等情况确定优先考虑的仪器供货厂家、规格型号。
(二)入库前的验收
入库前的验收是确保购入仪器质量的关键,一定要做到按验收制度和验收程序验收,待验收合格后入库。在验收过程中若发现质量问题,应利用合同中的质量保证条款及时交涉处理。
(三)使用阶段的质量跟踪
对新购入并投入使用的仪器设备要作质量跟踪,对故障发生的时间、现象、原因、检修要作详细的记录。对仪器设备的性能作及时调查,从长时间使用中和从大量的故障中分析得出仪器的故障规律,为今后购买新机和订立仪器的保修合同等提供决策依据。
(四)做好预防性维护:医院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要有预防性维护的计划包括仪器设备的目录、计划的内容、实施的周期以及报告等。
(五)逐步开展对有关仪器的应用质量检测:有计划、有仪器设备目录、有实施措施和检测报告。
(六)对医用计量器具,按计量管理制度执行,保证使用的医用计量器具准确有效。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3
(一)医疗设备验收的依据是合同,要根据合同中关于数量、质量、包装、履约期限、地点等进行验收;没有书面合同的小设备应按厂家说明书中的技术规格、装箱清单及采购约定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进行验收。
(二)查验医疗器械的有关合法证件。
(三)医疗设备的验收程序分到货验收和技术验收(即质量验收)两部分,只有验收合格后,才能做财务入库。
(四)不符合要求或质量有问题的产品应及时退货或换货索赔。
(五)对于紧急或急救购置的设备不能够按常规程序验收时,设备管理部门应突击组织力量配合临床科室进行验收,以满足临床科室的急需。
(六)对违反验收管理制度,造成经济损失或医疗伤害事故的,应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验收程序
1.大型医用设备(暂定为100万元及以上仪器设备,医院可根据具体情况调低限额)的验收:
(1)参加验收的人员:医院分管院长、设备科长及设备工程技术人员、临床科室负责人、厂商代表或经销商代表;如法检设备,必须由商检部门的商检人员参加。
(2)到货验收:
①应参照省'医疗设备管理与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的大型设备到货验收报告和附表的格式进行;
②验收内容:外包装检查、开箱及数量清点,应按合同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与主机、附属设备及有关部件的规格、型号、数量进行核对;并逐项做好详细的书面记录。
(3)技术验收(即质量验收):
①验收内容:包括功能、技术指标的测量和临床验证二部分,在此,设备的软件也是验收的重点。
②验收时间:在设备安装调试结束后。
③验收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下述方法中的一种或二种方法):
a要求厂商根据合同提供的方法逐项测试、演示并做好详细的书面记录。
b请省卫生厅授权的检测机构来院进行检测;
c请地方质监、计量检测部门进行测量。
d一般设备由设备科工程师进行测量和检验。
④临床验证
通过上述验收过程,验收合格的前提下,进行临床验证;临床验证工作必须在厂商代表或设备科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2.一般医用设备的验收,参照上述大型设备的验收方法,参加验收的人员应有设备工程技术人员、临床科室负责人、厂商代表或经销商代表等,具体视设备价值高低作灵活调整。
(八)验收报告的填写
设备验收结束后,应填写设备验收报告,具体要求如下:
1.对于100万及以上的大型医用设备应有二份报告:即到货验收报告和安装调试验收报告即技术验收报告。
2.对于一般设备(100万以下的),必须填写设备安装调试验收报告,它包括货物的清点和性能检验结果。
3.验收报告上应有使用科室负责人、厂商代表(合同签约人)、医疗设备科长三方代表签订字,安装工程师也要在验收报告上签字。
(九)档案资料的收集
验收结束后,应收集仪器设备技术资料(包括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产品合格证等)、验收报告、测试报告等为设备建档工作做好准备。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4
凡临床不能使用的,符合医疗设备报废条件的,应予以报废。
(一)医疗仪器设备的报废条件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属固定资产的医疗仪器设备应按报废处理:
1.严重损坏无法修复者;
2.超过使用寿命,基础件已严重损坏或性能低劣,虽经修理仍不能达到技术指标者;
3.技术严重落后,耗能过高(超过国家有关标准20%以上)、效率甚低、经济效益差者;
4.机型已淘汰,主要零部件无法补充而又年久失修者;
5.原设计不合理,工艺不过关,质量极差又无法改装利用者;
6.维修费用过高,继续使用在经济上不合算者;
7.严重污染环境或不能安全运转可能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者;
8.计量检测或应用质量检测不合格应强制报废者。
(二)医疗仪器设备的报损条件
属固定资产的医疗仪器设备由于人为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毁损,丧失其使用功能的,按报损处理。
(三)医疗仪器设备报损、报废的处理原则
1.需要报废报损的属固定资产的医疗设备均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并填写“报废、报损固定资产审批单”,经由技术鉴定部门鉴定确认无法修复使用的,再由医疗设备科审核(对十万元、二级医院为五万元及以上的仪器设备须经医院仪器设备管理委员会讨论同意),报主管院长同意后,由财务部门负责填写《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报卫生行政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
2.凡减免税进口的医疗设备,除以上规定外还应按海关有关规定办理。
3.对于可供家用设备的报废处理,应加强审核,严格控制。
4.待报废固定资产在未批复前应妥善保管,已批准的报废的大型医疗设备应将其可利用部分拆下,折价入账,入库保管,合理利用。
5.已批准报废的固定资产可办理财务减账手续。其残值收益应列入医疗设备更新费、改造基金项目专项使用。
6.经批准报废的医疗设备,使用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处理,一律交回设备主管部门统一处理。如有违反者应予追查,交主管部门处理。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5
1、凡是有医疗设备的科室,要建立使用管理责任制,指定专人管理,认真检查保养,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机可用,并保证帐、卡、物相符。
2、新进仪器设备在使用前要由设备科负责验收、调试、安装。有关科室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培训,使其了解仪器设备的构造、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方法后,方可独立使用。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技术标准、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仪器设备(包括说明书)必须保持完整无缺,即使破损失灵配件,未经设备科检验不得任意丢弃。
4、凡属临床科室的仪器,科室间需调剂使用时,一定要经所属科室科主任批准。
5、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须经院长批准,方可借出。
6、各种仪器设备的说明书、线路图等资料,按科技档案由设备科建立档案,并负责保管。各科室需用时,应办理借阅手续。有关科室如因操作、日常维护需经常使用的,可以复印副本。
7、仪器设备属于公用资产,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作为私有财产垄断使用。对于使用率低或使用不当,仪器设备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设备科有权报告院长收回。
8、仪器用完后,应由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检查、关机。若发现仪器损坏或发生故障,应立即查明原因和责任。如系违章操作所致,要立即报告医务科和设备科,视情节轻重进行赔偿或进一步追究责任。
(1)一般事故:未按操作规程操作,造成万元以下仪器损坏,尚能修复,不致影响工作者,按一般事故处理。
(2)责任事故:未按操作规程操作,造成万元以上仪器损坏,而不能修复者,按责任事故处理。
(3)重大事故:因工作责任心不强,玩忽职守造成万元以上仪器损坏不能修复者,或虽能修复但设备损失费在万元以上者,按中的责任事故处理。
(4)无论何种事故发生后,都要立即组织事故分析。一般事故分析由医疗设备科组织使用者和维修等有关人员参加。重大责任事故分析由院领导主持。
(5)事故分析会的主要内容是对事故原因、事故责任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及制定防范措施。要做到:事故原因不明、责任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不受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6
(一)医疗设备使用前必须制定操作规程,使用时必须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
(二)对卫生部或卫生厅规定的有关大型仪器设备,须取得卫生部规定的《大型医用设备应用质量合格证》方能投入使用,使用人员须持有《大型医疗设备上岗人员技术合格证》方能进行操作。
(三)使用科室对仪器设备的管理
1.建立使用登记本(卡),对开机状态、使用时间、运行状况、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登记。
2.高值仪器设备(三级医院定10万元及以上的设备,二级医院定5万元及以上设备)应由专人保管,专人使用(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是第一责任人),无关人员不能上机。维修部门应确定一名维修专管人。
3.医疗设备使用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管理,包括科室设备台账管理、设备的配件附件管理、设备的日常维护检查。如管理人员工作调动,应办理移交手续。
4.新购贵重仪器应定期报告使用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情况。
5.未经医院领导批准,科室使用的仪器不准外借。
6.使用科室与人员要精心爱护设备,不得违章操作,如违章操作造成设备人为责任性损坏,要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医疗设备科及分管院长,并按规定对责任人作相应的处理。
(四)使用操作人员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到:
1.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如发生故障后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停止使用;同时挂上'故障'标记牌,以防他人误用。
2.急救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采取应急预案,用手动方式代替仪器设备进行工作,然后调用同类仪器设备,再通知维修技术人员到达现场维修。
3.大型仪器设备或对临床诊断治疗影响很大的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停机时应及时报告院领导,通知医务科门、临床科室,停止开单,以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对有故障的仪器设备,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拆卸或者检修,应由技术人员负责检修,待故障排除后方能继续使用。
5.使用人员在下班前应按规定顺序关机,并切断电源、水源,以免发生意外事故。需连续工作的设备,应做好交接班工作。
6.操作使用人员应做好日常的使用保养工作,保持设备的清洁。使用完毕后,应将各种附件妥善放置,不得遗失。
第五篇: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规定
为保证医疗安全,进一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各医疗机构中对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特做如下规定:
一、根据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医疗用品是指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诊断、治疗用的需要销毁的医疗用品,包括: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手术巾、手术衣、帽子、口罩、一次性口腔镜、一次性手套及其它需要消毒的医疗用品等。”
二、管理组织
由院长负责下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对医院的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进行管理。医院设有医院感染监控组织,保证各环节的工作落实到人,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能保证定期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反馈监督、检查、落实等情况。
三、各部门任务及职责
(一)医院感染监控部门
1、抽验器械采购部门索取的“三证”及批检报告单,并备案。
2、抽验中、小包装及产品外观质量。
3、应对购入产品有无热原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配药典》一九九O年版执行,做批量抽查。
4、将监测结果及时通知器械采购部门确定进货与否,并记录备案。
5、当临床出现反应时,应立即按以下办法逐级上报:
⑴、登记:发生时间、病人姓名、年龄、诊断、临床表现、结果或进展。
⑵、留样:反应过程中可疑的物品、药液及相关因素和环节尽可能保持完整,以配合后期的处理。
⑶、记载:一次性医具的生产单位、生产日期、批号、供货单位及供货日期。
6、负责监督检查使用后的污染物品的回收处理、执行情况,并记录。
7、及时收集各部门情况,针对存在问题协调好各部门工作。
(二)器械采购部门
1、根据本单位需求情况制定采购计划,并负责统一购置。
2、购入产品必须查验“三证”。
(1)“一次性医疗用品卫生许可证”
(2)“一次性医疗用品合格证”
(3)生产厂当地医药公司和省、直辖市卫生厅(局)联合颁发的“推售员证”
3、对一次性输液(血)器、注射器每批号必须附有药品检验新的热原、内毒素等项目检验报告和卫生防疫站无菌项目检验报告。
4、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存放和保管,必须严格按无菌物品的存放要求,并详细登记每次入库产品的批号。
(三)供应部门
1、复验产品外包装及中、小包装情况,抽查产品外观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控制部门,并及时停止同批号产品的使用。
2、严格执行产品发放制度,对一次性输液(血)器、注射器使用后周转中注意产品的有效期,杜绝使用过期产品。
3、使用后的物品,按卫生局有关规定,统一回收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卖给无回收证件的单位或个人。
4、禁止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重复消毒再次使用。
(四)临床使用部门
1、护士长或专职护士负责复验产品小包装情况:生产批号、产品外观质量等。
2、操作护士使用前要检查:小包装密封性,穿刺针有无锈斑、污渍,输液(血)器、注射器内有无杂质和污渍;衔接部有无漏气现象,凡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停止使用。
3、使用中,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发现输液反应立即停止输液或注射过程,并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同时配合控感部门调查工作。
4、对使用过的物品,必须在科室完成初步毁形消毒处理后,方可等待回收。
5、各科室应根据本地自身产生医疗废物的种类和数量准备相应的包装,并划出医疗废物的临时存放地点,医疗废物的临时存放场所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造成对人群和环境的二次污染。
6、将收集的医疗废物移交给国家指定的医疗废物处理机构并做好登记,任何人不得重复使用医疗废物,不得倒买倒卖、私自处置医疗废物;垃圾袋不得重复使用;垃圾桶定期清洁消毒,发生严重污染时应及时消毒清洗。
四、报告制度
(一)在使用中发生问题,每个医生护士均有责任及时向医院感染控制部门或主管院长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现场保护和留样工作。
(二)使用中发现问题,应于一周内向卫生局医政科提供书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