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若干问题探讨
县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若干问题探讨
王军奎 高志远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它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应该说这个概念的提出是我国在构建公共财政体制过程中,在不断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和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改革和探索中总结出来的。由于概念的确立在时间上比较晚,在现实的管理中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笔者就结合当前沙河市在非税收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沙河政府非税收入情况及征管措施
据统计显示,2008年1-6月份,沙河市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累计完成1700万元,占年初计划的57.8%;预算外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即行政事业性收费数完成290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0.9%。预算内、外政府非税收入两项合计为1990万元,占年初预算任务的56.7%,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坚持政府统一领导,财政归口管理,执收执罚单位依法征收,收费科具体负责全市非税收入管理的工作模式,统一收缴账户,实行收缴分离。与此同时,市政府设立行政收费大厅,各相关部门设专项服务台,按时对水资源费、排污费、房屋出租费及行政性收费、罚款进行收缴,并全部缴存财政局在各商业银行开设的收费专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票款分离,罚缴分
离”。
二是健全制度,强化征管。立足沙河实际,在多方论证和研讨的基础上,由市政府名义制定出台了《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执收执罚部门收支脱钩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使非税收入收缴管理,达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提高全市非税收入征管水平,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切实规范非税收入征收行为,依法杜绝擅自征收、乱收滥罚,随意减免的问题。对现有的各项收费、基金等非税收入项目进行了认真的清理整顿和规范。在非税收入征收过程中,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创新收缴程序,全面推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收缴分离管理模式,实现国库单一账户管理。
三是源头控收,规范票管。首先,在票据管理上实行“专人负责、专人保管、专账管理”的制度。对单位严格执行“专人领票、凭证购买、验旧领新、票款分离、款缴票清”的管理制度。在票据使用上坚持“收费出票、罚款出据、防止串用、杜绝乱开”的原则。其次,通过对非税收入票据的核销,监督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解缴财政,充分发挥“以票管费”的职能作用。对单位票据的审验,坚持审查收入项目、审查收入标准、审查资金入库制度。第三,严格票据使用范围,对票据实行“限量使用,审查用途,核旧领新”。限量领用票据,对每一张票据的领取、使用、去向、核销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控。第四,强化责任,落实管户责任制,把所有非税收入执收单位分解到管户人员名下。管户人员对所分管执收户的票据购领、使用和审验情况以及非税收入的执收、解缴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管,并对所分管单位票据使用出现的问题负连带责任。
四是严格执法,强化监督。在对政府非税收入的预算安排上,取消了对执收执罚部门“按比例留用”、“按比例返还”等各种收支挂钩办法,实行彻底的收支脱钩,各单位的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全部纳入部门预算,所需经费由财政根据支出需求和财力统筹安排,增强了政府的调控力度,实现了非税收入管理工作
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严格执行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收费公示制度、非税收入的质询制度、稽查制度、违规处罚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举报机制、责任追究制度等。不断扩大财政监督范围。同时,创新监督检查形式,采取职能部门经常性监督、公开社会监督、通过人大和上级政府进行权威性监督等形式,将所有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资金管理、票据管理工作,全面纳入财政监督检查之中。
二、存在的问题
政府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然沙河市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以市政府名义相继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并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措施,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在规范政府非税收入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在县级政府非税收入征管过程中具有普遍性。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广大财税工作者继续努力探索,加强调研,找出根源,研究对策。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不能总是以一成不变的眼光来固定地看待问题。现行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已难以适应纷繁复杂的形式的需要。而且放眼全国来看,目前非税收入的管理,非税收入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对收费项目的设置和标准等,都缺乏成套成型的法律法规及其相应的实施办法,征收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必然导致县级基层单位难以实行规范的“票款分离”管理办法,这就给逃避财政监管留下缝隙,导致开支不合理,乱支滥用现象的出现。
二是政策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把握。对国家政策的研究和把脉不及时,也会对政府非税收入造成影响。例如:今年,沙河市受迎奥运、保环境、促节能减排等因素的影响,继续加大了对重点行业、重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特别是对中小型污染严重的水泥厂、玻璃厂强制拆除。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淘汰污
染、落后产能企业86家,大大地影响了收费力度,造成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收入等项目的减收,这与年初制定的预算任务形成了一定的出入,给财政支出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是思想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重视。诚然,大部分县市每年都坚持对“收支两条线”和政府非税收入征管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但仍然有部分单位或个人,置国家、大局于不顾,受部门或个人利益驱使,淡薄对政府非税收入的基本性质认识模糊,总认为非税收入是部门和单位的自有资金,应归部门和单位所有,故此不积极主动地上缴财政专户,成为推动非税收入征管工作的绊脚石。
四是收费秩序需要进一步整顿规范。这里所说的收费秩序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工作人员偏多,机构臃肿的单位,由于精简不到位,导致机构重叠,工作人员增多,超过财政的承受能力,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而为了确保机关、单位的运转正常和工作稳定,就容易出现“收费养人、养人收费”的现象,形成收费资金使用的扭曲,导致收费秩序的混乱。
五是监督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对非税收入管理尚缺乏有力的监管机制,致使资金管理欠规范。主要表现在:各执收执罚单位之间、部门之间的分配与再分配没有法律的依据,随意性很大;对收费项目的设置和标准的确定没有过硬的衡量标准,难以认定是否合理、是否合法;在资金使用监督上,没有一整套的法律体系,出现了多头管、多头收等不利局面。
四、对策及建议
“问题就是命令,问题就是工作的指南针。”县级政府非税收入要想取得更大的成绩,就必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对出现或潜伏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逐个击破。
一是健全制度,规范征管。健全制度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障,也是规范和约束干部执政行为的一项措施。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
执政水平至关重要。对此,县级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积极研究出台符合本地实情的相关配套制度法规,从制度上规范全市非税收入征管工作,确保非税收入征收管理进入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继续狠抓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各界,特别是各单位主要领导对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度。让大家都了解到,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性资金,不属于哪个部门和单位所有,而是属于国家,彻底杜绝“小金库”、“乱收费”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同时,坚持公开收费和罚没项目标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营造良好的非税收入征管环境。
三是抓好改革,提高效能。充分发挥财政的协调作用,正确处理政府与部门的分配关系。不断加强政府机构改革,将政府机构改革与规范非税收入同步进行,对现有机构进行结构优化,精简并妥善安排富余人员,严格控制机构人员数量,将支出规模降到合理的水平上,提高支出的效益和管理的效率,理顺收费秩序。四是深化票管,控好源头。一方面对征收单位用票实行“计划供票、验旧领新、限量发售”办法,防止财政票据在征收单位长期滞留。实行票据管理员与收费专管员“双向控制”办法,做到“票款同行、源头控制”,从根本上杜绝挤占、挪用非税资金行为。另一方面要抓好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制定票据月报表制度、填写票据出库单制度,每月月底结算出票据出库数量、票据款金额,并与用票单位、票据库存相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五是严格管账,防范风险。要与财政集中收付相结合,明确规定征收单位除按规定必须开设的专项资金账户外,原则上不再保留银行账户,所收取的非税收入全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票款分离”和“罚缴分离”办法上缴财政,严禁坐收坐支,减少资金在途时间,有效的防范财政资金风险。要建立健全内控机制,严格财政专户管理,加强财政内部控制,拨款凭证与银行印鉴分开管理,银行日记账与分类账分开管理,做到日清月结,按月对帐,账账相符,严防挪用非税资金。要建立征收单位、开户银行、财政三位一体的资金管理平台,做
到征收单位缴存银行数与开户银行对账单数和财政专户存款数一致,保障非税资金及时缴存到财政专户。
六是强化监督,查补漏洞。要强化非税稽查的计划性,把日常稽查工作贯穿于征收单位收罚的全过程,不断完善稽查形式,提高检查质量。要强化非税稽查重点性,重点选择那些票据使用量和收入规模大的部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地予以纠正。要强化非税稽查的连贯性,坚持“回头看”,追踪检查处理结果落实情况,督促单位进行整改。坚持日常监督为主、重点检查为辅,通过非税稽查促进规范管理的原则,把强化日常监督检查放在首位,将非税稽查与非税收入征缴情况、财政票据使用情况、收罚政策执行情况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非税稽查工作对征收管理、票据管理、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七是加强学习,提高服务。坚持学习终身制,认真进行十七大教育学习,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坚持练兵日常制,认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干部职工专业技能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对国家政策的分析能力,促进收入征管的工作发展。同时要结合财政局创建“六型”财政机关活动,改革服务模式,变事后管理为事前提供服务,提高机关工作效能,提高征收单位非税收入征管水平与征管质量。
(作 者:河北省沙河市财政局 王军奎 高志远)
第二篇:浅谈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浅谈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柏海霞
摘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是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构建,在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的。提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职能不断增加,非税收入快速增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收入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成为各级财政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
一、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收支管理不到位。由于政府非税收入管理面广量大,管理上存在缺位和越位现象。部分收入挤入往来款中脱离财政监管,支出缺乏严格管理,挤占、挪用、坐支现象没有彻底纠正。加之“重预算内轻预算外”影响,非税收入难以全额进入预算“笼子”。财政部门在部门预算安排上采取的是先非税后预算,部分单位往往不愿把非税收入基数编制过高,造成科学的部门预算夹带相当成分的人为因素,从而使综合预算、部门预算缺乏完全意义上的真正落实,部门仍存在多收多用,多罚多返的现象。
2.执收存在随意性。一方面,有些部门人为地增加收费环节,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有的甚至搭车收费。另一方面,少数单位受利益驱动,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规避财政专户管理,把一些行政事业性收费转化为经营服务性收费收取,还有部分单位缺乏收费积极性,导致应收的非税收入收不上来,或少收上来,造成部分非税收入流失。
3.票据管理不规范。第一,部分部门使用的票据“票出多门”,来源渠道复杂,大多数财政票据都是由各省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但也有一些部门或垂直管理单位如国土、税务、银行等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票据,地方财政难以监管。第二,单位重领轻管、违规违纪操作。无专人、专柜、专账管票,票据使用不规范,票据混开、串用、超范围使用,有涂改、挖补、损毁和转借、转让、代开票据等现象,领用票据后不参加财政票据年检,致使票据管理混乱,给“坐支”收入留下空挡,使部分资金游离于财政监管之外。
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统一思想认志。要加大非税收入概念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逐步淡化预算外资金概念,尽快树立非税收入新理念,明确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思想统一到“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政府,管理权在财政”的共志上来,把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与加强税收征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各级各部门按章办事、服从监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完善征管机制,规范执收行为。第一,对现行所有非税收入项目进行清理整顿,取消不合法和不合理项目,严格执行上级明文规定的收费范围和收费标准,坚决杜绝乱收费。第二,要明确界定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规范收费票据管理,将票据的印(监)制、发放、使用、缴销、核查等管理工作统一扎口财政部门,建立财政票据的稽查制度,规范票据使用及管理。第三,设立独立的非税收入征管机构,代表本级政府负责所辖区内非税收入的征收工作,以利于非税收入统筹安排,统一管理,促进征缴合理、公平和规范。
3.健全征管法制,确保规范运作。建立完整系统的非税收入征管法律规范,使非税收入监督管理活动有法可依,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建议尽快出台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法及相应的实施细则,将非税收入的性质、标准、征收减免程序、征收管理、票据管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解决目前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问题,规范非税收入的征管行为。
4.推进网络管理,改善征管手段。按照“金财”工程要求,运用信息技术,尽快开发一套统一的管理软件,软件要以非税收入管理为核心,同时包括票据管理、会计核算、银行代收、财政监督等内容,为实现非税收入管理的高效透明、规范有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能省、市、县三级联网,真正做到执收单位、银行、财政和财政部门上下级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简化征收程序,严密管理手段。
5.建立监督机制,严格处罚力度。建立和完善非税收入稽查、举报、违规处罚和责任追究等监督管理制度,对乱收乱罚乱用或应征不征、应罚不罚、随意减免的违纪现象,通过各种媒体公开曝光,并依法给予处罚。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对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政法规进行处罚处分。
参考文献:
[1]李军,葛静娟。创新非税收管理办法[J].中国财政,2006,(7)。
[2]李玉梅。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建议[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6,(9)。
[3]惠霏。浅议非税收入管理[J].煤矿现代化,2007,(6)。
第三篇:政府非税收入的会计管理问题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政府非税收入的会计管理问题探讨 作者:陈 超
来源:《财会通讯》2006年第01期
第四篇: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问题的研究
加强政府非税收入征管问题的研究
(江西省永丰县财政局 彭远东)
对于预算外资金管理是由来已久的话题,大多数单位领导和同志们都已基本接受,但对于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之说,则有较多方面的认识还不尽一致,加之该方面的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较滞后,全局统一性不够,影响宣传解释工作,导致政府非税收入整体存在管理不规范、运行效率偏低等普遍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在当前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之际,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加强非税收入的管理做些初浅的探究。
一、政府非税收入管理面对现状
1、思想观念陈旧,资金运作效率低下,对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形成的预算外资金“部门所有”、“部门使用”的观念和做法还很有市场。90年代国务院曾明确指出“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不是部门和单位的自有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根据政策规定推行“收支两条线”后,收入虽然都进入财政专户,但由于受到部门利益驱动,从财政专户拨出使用,由于一直未有一个统一、规范、切实可行的好办法,一些地方现还是维持在80年代专户储存的意义,造成地方领导误认为财政还有预算外融资信用放款职能,与财政退出竞争领域的信用放贷政策相违背,特别是近年来财政借款的呆帐死帐不断增加,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对部门单位仍然没有完全打破预算外资金“谁收谁用,多收多用”的分配格局,有的单位把预算外资金看成“自留地”,借财政专户之路经过而矣,预算外资金仍处于失控状态,出于部门单位利益普遍还存有维持原状的陈旧想法。
2、原预算外专户会计核算不统一,单位会计制度执行不到位,影响政府非税收入政策贯彻落实和结算专户的设臵。长期以来预算
1资金管理和核算政策各地各具特色,五花八门,有实行政府比例调控的、定额上缴的、综合预算直接定额抵支的、下达收入任务指标高比例返还的等等。这些政策执行结果是:单位打着财政的幌子,捞取自身的利益,最后只能出现乱收滥罚,群众怨声载道。由于政策的具体执行不相统一,缴入专户的资金项目范围也不尽统一,财政专户核算也难找到标准的范例。对于单位会计来说,还是唯单位利益而动,97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早已将预算外资金的所有权归为国家,但一些单位会计就是不按制度核算,收入不进财政专户,而记作单位收入直接坐支。现改革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结算专户如何规范核算未有统一模式,与原预算外专户如何衔接帐户,这些问题还必须面对。
3、原预算外资金使用不规范,收支不平衡,影响政府非税收入的支出管理。根据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的目标要求,各地只对“收”这条线研究得多,制度规章也比较健全,但对“支”这条线,尤其是涉及到预算外资金开支范围、标准以及相关会计核算尚缺乏一整套完善的制度规范,存在着收紧、支松的现象,导致财政专户成了过路帐户,部门和单位前收后支、收多少用多少的情况相当普遍。有的单位将预算外资金视为单位建房、买房、购车、发放奖金福利的主要来源,甚至从事股票、期货交易活动;政府则利用仅有的间歇资金也作信用基金借出去,只管借出不管回收,形成呆帐死帐,造成专户收不抵支,无法平衡。这样不仅预算外资金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而且使部门之间出现严重的分配不公,同时还不断增加政府的债务风险。现改革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在未全面纳入国库之前,结算专户资金与国库资金管理如何做到相互统一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为此,将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转变为非税收入管理,需要进一步拓展管理领域,树立改革管理模式的新理念,且必须从陈旧的管理方式阴影误区中走出来。
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分析
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
从发展到现在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这一概念来看,最先是由单位部门自收形成的归单位部门所支配的预算外收入,96年国家形成统一认识后,重新界定了预算外资金的权属问题,明确指出预算外资金是财政性资金,归国家所有,但没有从名称上根本地改变过来,大部份收入仍归单位支配,造成政策贯彻落实不深不透的模糊认识,以致增加现在的改革工作难度。
从原预算外收入管理政策执行的变数性和惯性来看,我认为其主观随意性太大,每当出台收费项目时,稍有不慎部门单位就有空子钻,可以说各级部门单位几乎都是上行下效,见利而忘义,收得越多越好,一些领导也“只唯数效,不唯是想”,结果是乱收乱罚屡见不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者还得实惠,现改革为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就是要限制变数,逆制惯性。
从政府非税收入收取及缴款方式,监管手段来看,要管理好这块资金,大家都知道需要实现“票款同行、以票管费”,但由于受技术发展限制,十几年来各业务职能管理部门没有真正形成合力,没有找到最根本的管理办法。在现阶段,目前尚未全面开发政府非税收入网络征管系统,各单位的微机资源无法得到很好的整合使用。我认为现阶段财政部应统一研制出政府非税收入网络征管系统,在加以不断完善和推广应用的基础上,这一系列问题就应刃而解了。
三、强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1、重塑主体,成立专门的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机构,承担起政府非税收入征管主体职责。目前,许多省市都已开展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率先设立了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机构,主要负责政府非税收入的征管,计划的编制、执行,决算的审核、汇编,以及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和执收稽查,并对下进行工作指导。为全面推进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改革,应自上而下成立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机构,并正确处理好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机构与其他执收部门的关系,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将征管权限收归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机构所有,确保政府非税收入实现统一征收、依法征收,提高征收效率。在机构重塑中,对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机构的性质及其权责作出统一规定,切实增强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机构的权威性。同时,也要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增强征管主体与受托代征单位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2、加快法制建设,强化政策宣传,扩展普遍共识。一方面,要加快法规的立法进程,制定相关法规,就政府非税收入的性质、范围、分类、立项、征收、成本补偿支出等管理范筹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各地逐步走上正轨的基础上,国家应制定相对统一的规定和管理办法,各地结合当地的实际具体制定实施细则。另一方面,要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需要,对现行的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进行清理、修正补充、或废止,以形成包括立项制度、审批制度、征收制度、预算制度、执行制度、监督制度等在内的较为完备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法规制度体系。与此同时,还需要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制度的宣传力度,由于非税收入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既涉及现有各方面利益格局的调整,又涉及到政府职能部门和职责的重新划分和界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要通过各种培训班、各种传媒,向社会各界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之得到各方面的广泛支持,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3、建立适应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高新技术服务平台。利用现代信息化建设,以“金财工程”收入管理系统为依托,根据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内容,兼顾与其他财政业务管理系统相衔接,设计开发出以政府非税收入监管子系统为核心,银行代收子系统为前台,票据管理子系统、会计核算子系统、单位执收台账子系统、单位对账查询子系统为辅助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即采取非税收入上线管理办法,利用《手工收据》和计算机打印的《电子收据》收费。《电子收据》发给代收银行,《手工收据》发给经批准的现场执收单位。明确缴款程序:缴款人持执收
单位开具的《缴款通知书》,到代收银行网点缴款,银行收款后打印《电子收据》给缴款人,信息即时传给非税收入管理部门数据库,资金存入财政专户,缴款人持《电子收据》到执收单位办理业务。同时实现电话随时查询资金到帐情况。在方便执收单位方面:代收银行每收一笔款,用计算机打印一张《电子收据》,要将该张《电子收据》的全部信息即时传到非税收入管理部门收费信息数据库。执收部门和单位可通过上网到代收网络数据库中,随时查询本系统各单位各收费项目资金收入情况;对收费时间集中、缴款人多的单位,代收银行上门收取;对部分缺乏执收手段或附近没有代收银行网点的执收单位,准许进行现场执收。
4、推进三项改革。一是票据管理改革。针对现行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种类繁多的状况,改革票据使用种类和使用办法,建立起以票证合一的“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为主体、专用票据为辅助的新型政府非税收入票据体系,充分发挥票据的源头控管作用,实现“以票管收、以票促收”,督促单位依法收取。二是收缴管理改革。进一步清理银行账户,统一财政专户管理,由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机构开设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专户,取消单位收入过渡账户,从账户管理上堵塞执收单位转移截留政府非税收入和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的漏洞。同时,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的要求,创新征管方式,大力推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征管办法,实行票据使用与执收项目相结合,票据发放与专户管理相结合,票据管理与稽查相结合,切实做到“收缴分离、罚缴分离、收支分离”。三是预算管理改革。按照“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政府、管理权在财政”的原则,完善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管理体系,制定政府非税收入成本补偿预算管理办法和计划,改进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编制办法,细化政府非税收入预算收支项目,强化部门预算和完善综合财政预算管理,逐步实现政府非税收入与税收收入的统一预算编制、统一预算安排、统一预算执行,提高政府非税收入使用效率。
5、健全管理体系。一是健全项目体系。对现行所有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进行清理整顿,取消不合法和不合理项目,对依法存在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重新登记,对各部门、各单位需要继续执行的执收项目重新审批,并重视核定征收标准、征收范围和明确执收单位,造册公布。从中长期看,要根据“分流归位”的思路,对符合税收性质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进行改革,进一步规范税收与政府非税收入的关系,构建起以税收收入为主、必要的政府非税收入为辅的公共财政体系。二是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在政府非税收入征管主体确定以后,要根据政府非税收入从立项到监督管理的各个流程,重新界定中央与地方、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机构与财政部门各内设机构的管理权责,形成统一领导、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组织管理体系。三是健全监督检查体系。积极采取听证、论证、公示等办法,强化事前监督,充分发挥法律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提高监督效果。当前,尤为重要的是要发挥财政、审计、社会中介组织等专职机构的职能作用,建立起严格规范、运作高效的,融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为一体,经常性监督检查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严厉查处乱收乱罚行为,确保政府非税收入依法征收、依法管理。四是健全统一分析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的收支分类,改革统计分析方法,健全政府非税收入指标体系,对政府非税收入的规模、结构、负担和收支运行情况进行科学测度,对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绩效进行科学考核,切实提高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水平。
2005.6.6
第五篇:县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问题研究(修改后)
县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若干问题探讨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它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应该说这个概念的提出是我国在构建公共财政体制过程中,在不断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和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改革和探索中总结出来的。但是,由于该概念确立时间较短,在现实的管理中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特别是在县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广大财税工作者继续努力探索,加强调研,找出根源,研究对策。
一、县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
政府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然县级政府逐步加强了对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并在规范政府非税收入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县级政府非税收入征管过程中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不能总是以一成不变的眼光来固定地看待问题。现行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已难以适应纷繁复杂的形式的需要。而且放眼全国来看,目前非税收入的管理,非税收入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对收费项目的设臵和标准等,都缺乏成套成型的法律法规及其相应的实施办法,征收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必然导致县级基层单位难以实行规范的“票款分离”管理办法,这就给逃避财政监管留下缝隙,导致开支不合理,乱支滥用现象的出现。
二是政策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把握。对国家政策的研究和把脉不及时,也会对政府非税收入造成影响。例如:2008年受迎奥运、保环境、促节能减排等因素的影响,全国绝对部分县市不断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特别是对中小型污染严重的水泥厂、玻璃厂强制拆除。这就大大地影响了收费力度,造成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收入等项目的减收,势必与年初制定的预算任务形成了一定的出入,给财政支出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是思想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重视。诚然,大部分县市每年都坚持对“收支两条线”和政府非税收入征管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但仍然有部分单位或个人,臵国家、大局于不顾,受部门或个人利益驱使,淡薄对政府非税收入的基本性质认识模糊,总认为非税收入是部门和单位的自有资金,应归部门和单位所有,故此不积极主动地上缴财政专户,成为推动非税收入征管工作的绊脚石。
四是收费秩序需要进一步整顿规范。这里所说的收费秩序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工作人员偏多,机构臃肿的单位,由于精简不到位,导致机构重叠,工作人员增多,超过财政的承受能力,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而为了确保机关、单位的运转正常和工作稳定,就容易出现“收费养人、养人收费”的现象,形成收费资金使用的扭曲,导致收费秩序的混乱。
五是监督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对非税收入管理尚缺乏有力的监管机制,致使资金管理欠规范。主要表现在:各执收执罚单位之间、部门之间的分配与再分配没有法律的依据,随意性很大;对收费项目的设臵和标准的确定没有过硬的衡量标准,难以认定是否合理、是否合法;在资金使用监督上,没有一整套的法律体系,出现了多头管、多头收等不利局面。
三、强化县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问题就是命令,问题就是工作的指南针。”县级政府非税收入要想取得更大的成绩,就必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对出现或潜伏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逐个击破。
一是健全制度,规范征管。健全制度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障,也是规范和约束干部执政行为的一项措施。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执政水平至关重要。对此,县级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积极研究出台符合本地实情的相关配套制度法规,从制度上规范全市非税收入征管工作,确保非税收入征收管理进入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继续狠抓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各界,特别是各单位主要领导对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度。让大家都了解到,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性资金,不属于哪个部门和单位所有,而是属于国家,彻底杜绝“小金库”、“乱收费”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同时,坚持公开收费和罚没项目标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营造良好的非税收入征管环境。
三是抓好改革,提高效能。充分发挥财政的协调作用,正确处理政府与部门的分配关系。不断加强政府机构改革,将政府机构改革与规范非税收入同步进行,对现有机构进行结构优化,精简并妥善安排富余人员,严格控制机构人员数量,将支出规模降到合理的水平上,提高支出的效益和管理的效率,理顺收费秩序。
四是深化票管,控好源头。一方面对征收单位用票实行“计划供票、验旧领新、限量发售”办法,防止财政票据在征收单位长期滞留。实行票据管理员与收费专管员“双向控制”办法,做到“票款同行、源头控制”,从根本上杜绝挤占、挪用非税资金行为。另一方面要抓好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制定票据月报表制度、填写票据出库单制度,每月月底结算出票据出库数量、票据款金额,并与用票单位、票据库存相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五是严格管账,防范风险。要与财政集中收付相结合,明确规定征收单位除按规定必须开设的专项资金账户外,原则上不再保留银行账户,所收取的非税收入全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票款分离”和“罚缴分离”办法上缴财政,严禁坐收坐支,减少资金在途时间,有效的防范财政资金风险。要建立健全内控机制,严格财政专户管理,加强财政内部控制,拨款凭证与银行印鉴分开 管理,银行日记账与分类账分开管理,做到日清月结,按月对帐,账账相符,严防挪用非税资金。要建立征收单位、开户银行、财政三位一体的资金管理平台,做到征收单位缴存银行数与开户银行对账单数和财政专户存款数一致,保障非税资金及时缴存到财政专户。
六是强化监督,查补漏洞。要强化非税稽查的计划性,把日常稽查工作贯穿于征收单位收罚的全过程,不断完善稽查形式,提高检查质量。要强化非税稽查重点性,重点选择那些票据使用量和收入规模大的部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地予以纠正。要强化非税稽查的连贯性,坚持“回头看”,追踪检查处理结果落实情况,督促单位进行整改。坚持日常监督为主、重点检查为辅,通过非税稽查促进规范管理的原则,把强化日常监督检查放在首位,将非税稽查与非税收入征缴情况、财政票据使用情况、收罚政策执行情况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非税稽查工作对征收管理、票据管理、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七是加强学习,提高服务。坚持学习终身制,增强教育学习,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坚持练兵日常制,认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干部职工专业技能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对国家政策的分析能力,促进收入征管的工作发展。同时要结合财政局创建“六型”财政机关活动,改革服务模式,变事后管理为事前提供服务,提高机关工作效能,提高征收单位非税收入征管水平与征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