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油对我国粮油产业创新与民生的意义[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17:4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稻米油对我国粮油产业创新与民生的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稻米油对我国粮油产业创新与民生的意义》。

第一篇:稻米油对我国粮油产业创新与民生的意义

稻米油对我国粮油产业创新与民生的意义?

我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也是油脂油料进口大国。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已由本世纪初的60%下降到目前的37%左右,食用油对外依存度高。中国作为油脂油料世界最大需求国,却无法掌控其定价权。美国、澳大利亚等油料出口大国油料价格的涨跌,都会对国内粮油产业带来较大影响。

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水稻产量约占世界的1/3,占国内粮食产量的2/5.但是我国米糠炼油的利用率仅为5%~10%,大部分被用作禽畜饲料。理论上讲,我国每年产生1500万吨米糠,可生产230万吨稻米油,这相当于我国1亿多亩土地所产大豆的含油量,这是在不与粮食争地的情况下,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的有效途径之一。

稻米油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大健康食用油之一。稻米油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有效还原稻米精华,对对抗国人普遍存在的亚健康问题有一定作用。

2006年,益海嘉里集团率先投身水稻循环经济模式研发,创建优质品种、优良产区、优化种植技术、优价收购的四优订单农业,将稻壳用于发电、稻壳灰提炼成白炭黑,将米糠精炼食用油、糠粕用于饲料,开创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吃干榨净”的水稻循环经济新模式。这一模式能使每吨水稻增值800多元。

第二篇:浅谈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意义

浅谈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

内容提要: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当中,采用绿色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及相应的绿色经营管理方式,从而实现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存在的问题是绿色食品产业中科技进步因素发展滞后, 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规模较小;缺乏应有的认识;宏观机制保障不强。发展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应加大科技投入和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教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培育与支持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加速管理和政策创新;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0引言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科技创新发挥着与日俱增的作用,这主要是基于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中,科技(产品、技术、管理)创新的贡献率是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科技创新主要包含产品、技术和管理创新,其中技术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品创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档次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我国近几年,出现了一些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引起全社会和政府的关注。消费者对食品在营养、卫生、安全保障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不含有害物质残留或残留量在安全标准以内的无公害食品以及绿色食品产业的开发,将成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必然趋势。

1国外绿色食品产业现状

国外绿色食品的生产体系主要包括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禁止使用化学品,提倡农业生产系统的自我维持和调控思想是这类农业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绿色食品生产和贸易已形成一定规模。由于国外绿色食品的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成熟和完善,加上一些国家、部分地区认证机构的陆续成立,推动了全球绿色食品的发展。

国外关于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avid Audretsch and Steven Kleper提出创新是影响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因素。Tessa Avermaete等提出改善组织结构对产业结构演进有直接作用。M Yussefi指出,绿色食品需求的增长是很好的市场机会,但要变市场机会为企业机会,就要按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L Lohr通过模型分析了影响绿色食品生产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美国农场的支持政策中除了科技以外,信息、教育和科技服务的支持对绿色食品结构变革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样重要。C Dimitri and L Oberhohzer【1】通过研究美国和欧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不同政策发现,宏观管理及产业政策导向对结构演进起了重要作用。

2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现状

2.1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及方式已基本形成,生产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从1990年5月15日起【2】,我国根据国情提出了绿色食品概念,开始推行绿色食品工程,标志着国内绿色农业产业开始形成。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开展绿色农业建设的县已达到300多个,示范点2000多个,遍布全国30个省【3】、自治区

和直辖市,绿色农业建设在全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2.2绿色食品集中产区逐步形成,区域优势初步显现。

从绿色食品的区域结构看,东部地区加工产品类、农产品类占绝对优势,林产品类和饮料产品类基本相当,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中部地区加工产品类占绝对优势,农产品类和饮料产品类次之,林产品类、畜禽产品类、水产品类和饲料产品类都处于较低水平;西部地区加工产品类占绝对比重,饮料类产品比重也相当突出,林产品类、畜禽产品类、水产品类和饲料产品类都处于较低水平。

2.3生产者积极性越来越高。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全面实施和农业标准化技术的逐步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深入普及。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广大企业和农户发展绿色食品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进一步提高【4】。另一方面,由于绿色食品具有质量、品牌、效益优势,在优质优价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发展绿色食品既能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又能有效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因而将进一步增强发展绿色食品的动力。目前,80%绿色食品企业实现增效,并带动农户实现增收20%-30%。

2.4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安全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各级政府将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条件将越来越好。

3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存在的问题

3.1绿色食品产业中科技进步因素发展滞后, 技术力量薄弱。

开发绿色食品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保障,即以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及其成果推广应用来提升产品内在品质。在绿色食品生产领域,低化学投入是一个关键的要求,生物农药、生物肥、有机肥、优质复混肥、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饲料添加剂、环保型包装材料、绿色消毒液等生产资料的开发,以及各种防腐技术、包装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开发,都直接影响着绿色食品的质量【5】。我国在这方面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缺乏开发绿色食品所需的高精尖技术人才,也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技术推广模式。

现阶段产业发展主要依靠一般劳动力和资金要素的投入,科技进步因素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较小,技术力量弱,储存、运输、加工、分级、包装等环节的处理能力差,不能满足开发高质量绿色食品的需要。并且发展滞后。其主要原因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而创新(产品、技术、管理)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要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最根本的是把科技成果运用在产品、技术和管理创新上,而创新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绿色、有机食品的(企业数、产品数、产销额、出口额、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数)指标上,扭转竞争优势下滑的局面。

3.2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规模较小。

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一,深加工产品比重偏低。2008-2010年间,深加工产品仅占25%左右,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进入成长期后市场需求升级和提高竞争力要求深加工产品比重应稳定提高,而不是止升反降。第二,初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比重过高。全国绿色食品中的初级产品比重保持在37%以上,初加工产品比重有不断上升趋势,两者所占比重远远高于深加工产品,应随着初加工产品比重的提高,深加工产品比重同向提升。第三,我国绝大部分土地还保持着

传统的农业方式生产,即使是快速发展的绿色粮油作物所占比例也很小,市场需求看好的绿色大米、杂粮、蜂产品等,数量也不足,这些都与巨大的消费市场不能适应。第四,加工型食品生产企业规模不大,初级农产品型的多是个体农户,规模更小。对产业集群发展拉动作用不强的问题。其中,产值超亿元和利税超千万元的为数不多,生产企业规模不大,影响龙头企业牵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规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培育和发展自主创新品牌的能力,也影响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进一步分析可知,传统的经营理念制约(注重原料的销售而忽视产品开发)、科技研发不足、缺乏合理的政策引导、管理体制不完善等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3.3对发展绿色食品缺乏应有的认识。

近20年来,农业生产依赖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确实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当发展绿色食品生产与施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发生冲突时,农民为提高产量仍然施用它们,却放弃生产绿色食品应遵守的规程,这种现象不仅在大田生产中有【6】,在一些保护地生产中也有相当程度的表现。

3.4对发展绿色食品的宏观机制保障不强。

绿色食品生产对生产者本身及他人有益但与非绿色生产相比,生产者的生产成本要高得多,如要改善生产环境,购买绿色生产资料等,这样,生产者往往会因预算的约束而选择非绿色生产。食品市场准人制度等都没完全到位,市场进人的门槛太低,使得非绿色食品生产仍大行其道,制约了绿色食品的生产发展。4发展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在创造和掌握新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和非生产领域进一步运用新知识并取得经济效益。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7】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当中,采用新的高效、清洁、安全的绿色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及相应的绿色经营管理方式,实现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实现绿色食品的高产、优质、高效、低耗,保持在自然资源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从而实现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4.1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特征

4.1.1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是一种协调一致的技术创新系统

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促使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形成一种互补的循环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是关键手段,生态系统的持续是基础,经济系统的持续是条件,社会系统的持续是目的。只有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在发展中实现了协同,才能更好地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4.1.2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在绿色食品产业一体化经营上是链条集聚

在绿色食品产业一体化经营上,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集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储运、绿色营销于一体,环环相接。绿色食品产业技术创新不仅渗透到农作物增产、病虫害防治、良种选育等生产领域,而且延伸到农产品保鲜、农产品加工、贮运及消费等众多领域。

4.1.3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

由于绿色食品产业依托于生物再生产,环境与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在区域个性上,独占资源,个性化产品,必然形成特有的技术体系。科技创新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即使引进的优良品种,也必须进行适应性栽 培。

4.2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方法措施

4.2.1加大科技投入和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教优势转化为生产力。

针对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各要素的不同贡献率及产业发展趋势,到成长期的中期、后期和成熟期,应加大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除了科技人员,还要加大研发投入以及产学研的密切结合。我国应以绿色食品企业的产销活动为中心,强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科研项目要重点支持自主创新品牌的研发与应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重点抓好具有比较优势和自主创新品牌的高技术研究开发,推动具有广泛扩散领域的高科技开发与应用研究,使科研成果走向市场。国家科研项目要围绕绿色食品产业和企业的优势,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创出自己的名牌产品,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也应积极主动地寻求科技支撑和合作伙伴,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4.2.2培育与支持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型龙头企业。

培育与支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实力的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它们不仅是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进人国内外市场的主导力量,成为一手牵着农户,一手连接国际市场的龙头,成为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链条的生力军。

4.2.3加速管理和政策创新。

现有的产业结构是以往的政策导向和粗放管理的结果,调整产业结构也要靠政策导向和加强管理去引导企业优化产品、规模和产业内主要指标的协调发展。政策创新要有利于企业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与产品结构的优化,要有利于企业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并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宏观管理,促使现行管理体制向服务型管理转变。

【8】4.2.4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一是建立起有利于知识、技术和管理创新的体制环境。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各级各类企事业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参与绿色食品产业技术推广,规范推广行为和推广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检查力度,为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宣传教育,保护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二是要尽可能逐步提高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报酬。现阶段土地使用价格和整体工资水平过低,导致资源使用效率低下,企业可以通过大量的土地和劳动投入实现利润的增值,从而使不断提高科技投入的积极性;三是打破地方保护和垄断,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奠定基础。四是加强道德建设,推动各市场主体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促进科技推广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绿色食品的开发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之举,将逐渐改变现有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的格局。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要以农业资源的绿色开发创新为基点,以绿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中心,以提高绿色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建立起一批符合农业发展趋势、区域分工明显、产业关联度大的绿色科技创新基地,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化生产、加工与营销管理的绿色科技农业群体,从而不断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莹.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2011,7:300.【2】 刘伟榕.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农业展望,2011,9.【3】 陈建光.绿色食品与绿色食品产业战略升级[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4,2:57.【4】 叶博,唐海红,金丹.绿色食品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和未来方向[J].农业科

技与装备,2011,11:209.【5】 吕佳,孙艳萍,石丽英.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

济,2011,19.【6】 韩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走稳科技创新之路[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

报,2010,2.【7】 刘墨楠.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1,4:70.【8】 王德章,贾俊杰.科技创新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大

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4:31.

第三篇:浅析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对我国宏观与微观经济的理论意义

浅析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

——对我国宏观与微观经济的理论意义

咸宁市通山县XX乡XX

【摘要】经济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我国政府的职能定位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其中“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可以直接归为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职能,正如萨缪尔森指出的“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部分都是必不可缺的,没有政府和没有市场的经济都是一个巴掌都拍不响的经济。”本文着重对邓小平关于经济管理的两个基本层面:宏观经济的管理和微观经济的管理。在微观经济的管理部分,重点探讨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以及企业的自身管理两个方面,藉此揭示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实践性的、启示性的内容,在这一基础上,对我们进一步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经济管理管理方式国有企业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其经济管理思想是构成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管理实践中经验和方法的总体概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分重要的理论武器。根据对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解读,在现代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经济管理的两个不同层面:一是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宏观调节和控制,亦即国家对“经济体系”的总体管理;一是各类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自身的经营管理,亦即各个“经济细胞”自身的管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实际,邓小平就如何加强宏观调控、搞活微观经济,特别是针对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方式和企业自身的管理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精辟论述,现本人现就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基本层面以及国家与企业的互动关系进行初步地探讨。

一、强调宏观经济调控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对国民经济体系进行调节和控制,就是指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宏观经济调控,邓小平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要确保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坚持以均衡增长理论为指导,把宏观调控权集中于中央,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1、以均衡增长理论为指导。

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坚持以均衡增长理论为指导,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发展,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中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生产建设,行政设施,人民生活的改善,都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这表明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解放思想,努力扩大经济规模,又要结合我国实际来安排经济基础建设,不能一味地盲目冒进。邓小平同志认为,我国在上个世纪长期以来在宏观经济管理上没有切实贯彻均衡增长理论,导致了各种比例严重失调,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解放前的历史状况造成的。由于受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旧有经济基础的限制,因而社会主义建设中很难在短时期改变这种状况;二是急于求成的思想造成的,导致片面强调重工业发展,而忽视了轻工业和农业等的发展,从而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三是左倾思潮的影响造成的。总结教训看出,宏观经济调控必须贯彻综合平衡的原则,这是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分析得出的重要理论。

2、将宏观经济调控权集中于中央。

国家在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全局与局部、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之间的矛盾,为了妥善解决矛盾,必须把宏观经济调控权集中于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权威。邓小平同志认为加强中央权威是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并进一步论述阐明了中央权威的内涵和如何保持中央权威等问题,认为中央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所有者代表,肩负着发展国防、外交、科教、文卫等事业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中央政府要有一定的财力作为保证。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不难看出,使中央保持权威的基础必须是正确的政策措施,是符合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政策。

3、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迫切需要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必须发生转变,由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者和生产经营者转变为市场经济中的服务者和宏观调控者。因此邓小平同志曾针对我国经济管理的实际状况多次强调政府要实现三个转变:

(1)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政府应该通过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经济信息,从而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调节市场秩序,借助利用管理组织和手段维护市场活动的合法性,保护企业、公民等的正当权益,保障良好的市场环境;

(2)是由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应该是由中央把握大的问题和前进方向,而不是直接参与生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即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应该转向宏观调控,明确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战略问题,调节社会供给平衡和需求比例,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营造外部环境;

(3)从过去的“死管”到现在的“活管”。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是经济活动的基础,这就要求对企业必须活管。所谓活管就是指政企分开,把生产经营自主权放给企业,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地参与市场竞争,有效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这是政府完善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

二、注重微观经济搞活

我国对微观经济管理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在改革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他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邓小平同志还认为我国各地区的条件存在着不平衡性,要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很长的过程,需要慎重行事,为农业生产管理的改革以及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农村微观经济管理实践成功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认真总结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经验教训,深刻分析我国企业管理方式的客观实际,就如何从微观经济管理的层面上改革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式明确提出了三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思想:

1、加大企业的权力

这是国家对企业管理方式改革的最基本的取向和最重要的内容。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个过程中,邓小平都非常强调给企业以自主权的问题。他认为 “权力不下放,企业没有自主权,也就没有责任,搞得好坏都是上面负责。全部由上面包下来,怎么能搞好工作,调动积极性?” 此外他还要求,“任何一项任务,一个建设项目,都要实行定任务,定人员,定数量,定时间”,必须要有具体措施作保证。其一“要扩大管理人员的权限,责任到人就要权力到人。”其二“要严格选用人员,量才授予职责。”其三,“要严格考核,赏罚分明。” 邓小平的有关加强企业经济自主性和责任制的思想尽管是针对当时国有企业面临的实际情

况提出的,但对我国整个企业的改革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一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探索,加大企业权力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最为重要的内容。1992年国务院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有了较为系统的、明确的规定。国家对国有企业管理方式改革从“政府必须转变职能,改变企业管理的方式”的角度,明确规定了国有企业拥有的14项涉及生产、交换、分配等方面的经营权,也明确提出了“政府依法对企业进行协调、监督和管理,为企业服务”的基本内容,深刻体现了邓小平关于加大企业权力的重要思想。

2、用多种方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

国家对企业管理方式改革的重要环节在于“企业改革,主要是解决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以调动企业积极性,这是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也是国家对企业管理方式改革的显著标志之一。这里不排除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被证明是有效率的、好的经营形式。因为“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方法,既可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为社会主义所用,谁用得好,就为谁服务。”因此,在企业经营形式的改革中,邓小平强调指出:“已经从各方面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要继续实行,不能走回头路”;同时也要“防止盲目性,特别要防止只顾本位利益、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破坏性的自发倾向。”邓小平提醒道:“在这方面,要规定比较详细的法令,以防止对自主权的曲解和滥用。”

3、实行政企分开

这是国家对企业管理方式改革的关键。在企业改革中,无论是加大企业的权力,还是建立有效的经营形式,都必须以政企分开为前提。政企分开的目的就在于有效地切断企业与政府机构之间的“脐带关系”,使企业不再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调整政府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使政府不再是企业的“婆婆”,因此,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政府职能的转换。

企业自身管理方式的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改革持续、深化、开拓的过程中,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邓小平关于企业自身管理方式改革,提出了重要的思想方法:“大大小小的干部都要开动机器,不要当懒汉,头脑僵化。当然这个懒汉主要是过去制度形成的。以后既要考虑给企业的干部权力,也要对他们进行考核,要讲责任制,迫使大家想问题。”在实践与总结实践中,提出了四个重要的理论指导:

1、实行以股份制为特点的企业管理方式

当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扩权让利阶段以后,要把企业改革推向前进,就必须把政企分开与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开联系起来,必须重新构造国有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邓小平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一再强调“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方法”。依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各地各部门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情况,对承包制、租赁制和股份制等多种经营形式进行了试点和深入实践,并最终广泛确立了股份制作为我国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

2、实行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落脚点的企业管理方式

要充分落实企业的自主权,增强企业的活力,必须使企业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在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关键时刻,邓小平高瞻远瞩,从经济、政治全局的角度,指出“第三个目标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这个论断直接促进了企业采用多样化的管理措施,比如股权激励、绩效考核、流程量化等,充分调动企业管理层和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3、按照市场经济需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在《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换经营机制条例》中,邓小平同志详细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方面与内容,必须严格按市场机制运作,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转换成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企业管理中的一场革命,这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企业管理改革思想内涵。机制转换的贯彻实施,增强了企业活力,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方式,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重视企业管理中的各种因素

在国有企业管理的改革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对企业管理中的制度、技术和人的因素问题非常关注。

(1)制度因素。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企业改革只能改革企业的管理形式而不是改革所有制形式,强调企业改革“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此外,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国有企业管理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要充分发挥在企业改革中工人阶级的巨大作用,鼓励工人阶级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努力掌握现代化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积极协助企业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

(2)技术因素。在企业管理中技术因素主要体现在邓小平同志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企业的思想中,他认为国有企业在引进技术进行改革时,必须首先确保引进的技术是当今最先进的,否则难以使企业的技术水平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然后引进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定要用先进的方法来管理,“一定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经济方法”,对于引进的先进技术“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为当前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定下了基调。

(3)人力因素。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改造企业,为了保证应有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要有合格的管理人员和合格的工人。”“对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要放手提拔„„我们要开出一条路出来,让有才能的人很快成长,不要老是把人卡住”。这一关于培养合格工人和提拔管理人才的思想,反映了人的因素的重要性,也是在企业管理方式的改革中,邓小平同志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这点充分反映出他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经济管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只有深刻认识和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认真分析邓小平同志对改革经验的总结与论述,才能更好的理解并掌握邓小平经济管理基本层面的思想和实践经验,以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以及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从政治角度来论述经济管理,始终把握着全局性和整体性,因此我们主要看到的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指导思想。同时,邓小平同志总是从宏观上谈经济管理时紧密联系微观经济管理,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因此,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是以宏观经济管理为主,微观经济管理为辅,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充分体现出了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思想。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

2.《新政府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3.《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经济学(上)》中国发展出版社

5.《市场或政府》中国发展出版社

第四篇:论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对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对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意义

作者:徐 璇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0期

[摘 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使得国内许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势日益严峻,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变革构成时代的主题和焦点。不过,彻底有效的组织变革有赖员工思想和行为的变革,所以,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对于今日的国内企业来讲,成了必需的选择。

[关键词]企业改革;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0;P124

[文献标识码]A

第五篇:对我国中药材种植现状和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

对我国中药材种植现状和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六

对我国中药材种植现状和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中国中医药报>> 总2164期>>

周成明靳光乾付建国周风华李刚董学会王康才韩见宇杨胜亚

2004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颁布第1号中药材GAP检查公告,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商洛丹参基地在获得认证的8家企业中排名第一,首家正式通过GAP认证。此消息在网上发布,迅速在行业内传播,引起各方议论。“天士力公司商洛丹参基地经过5年的艰苦创业,投入6000万元人民币,写出800万字的档案资料,终于获得了全国首家GAP认证文书”。但笔者们认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是有必要的,但目前存在许多问题。

一、对GAP认证的质疑

1、GAP认证不可匆忙上马

从1998年开始,国家提出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5个“P”,即GAP、GLP、GCP、GSP、GMP。5个“P”中,GLP、GCP、GMP、GSP都是人工可控条件下的认证,而GAP是人工不可控条件下的认证。对我国中药制药企业GMP的认证与中药材种植基地的GAP认证,在认证方法和内容上有很大的区别。套用GMP的认证方法来对中药材基地进行GAP认证是难以行得通的。而中药材栽培的土壤及气候条件是一个可变又复杂的生态系统,我们制定的GAP认证条文无法控制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光照、水气、积温、CO2、寒流、干旱、沙尘暴等)和土壤条件(氮磷钾含量、有机质、微生物、地表经流、水土流失、人工施肥干扰等)。而且《中药材生产管理质量规范》是参照欧盟的芳香及药用植物生产规范起草的,是一个行业规范条款,是否符合我国2000年中药栽培的国情,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检验,因此GAP认证的推广绝不可轻率!

2、今年我国中药材下种面积已降到历史最低谷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中药材种植面积(1~3年生)每年约34万公顷(500万亩)左右,最高年份达45万公顷(700万亩)。2001年的药材种植面积约40万公顷(600万亩)左右,由于2001~2002年药材采收后销售难,到2003年春季药材的播种大为减少,但“非典”的出现,使许多库存的药材如板蓝根、甘草、苍术、桔梗、防风销售一空,又刺激了药材的生产,播种面积有所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的种植面积在27万公顷(400万亩)左右。到2004年春季播种季节,国家鼓励粮食生产,减免农业税,并直接发给农民种粮补贴,使东北、西北、华北乃至全国的部分药材种植户改药种粮,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春季的药材播种面积预计在20万公顷(300万亩)以下,药材种植的面积已经降到了最低谷,如果再在此时设立GAP认证条款并高额收取认证费,又

将有许多种植户退出中药材生产行业,药材种植面积将更加萎缩。据了解,河北安国市及周边市县,药材种植面积最高年份高达1万公顷(15万亩),2004年春季估计药材种植面积不到2000公顷(3万亩);甘草的种植面积全国2001年下种面积约10万亩,2004年春季全国下种面积不到3万亩。我国每年栽培药材的用量约是34万公顷(500万亩)左右,照此发展下去,几年以后,我国的药材原料将缺乏,药材涨价将直接影响中药产业的发展!3、80%以上的种植面积及种植户被排除在GAP认证之外

我国中药材资源63%分布在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80%以上的种植面积是由药材种植专业户来投资的,这部分种植户的面积基本上在100亩以下,绝大部分是几亩、十几亩,这些种植户构成我国药材种植业的基石!在我国现阶段,刻意去投资扶持药材大面积种植户,是不现实的。其实,中药材栽培讲究规模的适度性,讲究小面积精耕细作,这是我国农民几千年的农产品生产经验,生产出的药材产量高、品质好,国家应大力扶持这些专业药材种植户。况且土地归农民个人承包,种植什么完全由农民自己决定。100~1000亩以上的种植户在全国来讲都屈指可数,1000~10000亩的种植户就更少了。一些种植大户因种植面积过大,管理不当,造成草荒和虫害,产量和品质下降,根本不如小面积专业户精耕细作的好。这些种植大户中包括各类中药材扶持资金项目及各地的国有资产贷款项目等。

尽管有关部门在鼓励中药制药企业投资中药材栽培基地建设,但种植的面积和品种极有限,许多药材种植资金并没有用到栽培上,部分资金在运作过程中就花掉了,大部分中药制药企业通过GMP认证后,就已经负债累累,很多企业根本无心去再搞药材GAP基地建设,即使目前有的中药制药企业搞了GAP基地,也是力不从心。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发展中药材生产主体还是100亩以下的专业种植场及专业户,国家应大力扶持这一部分药材种植主体,对这部分小型种植企业和专业户应纳入规范化种植范围,并进行适合中药材生产特点的宽松的监管。目前,GAP认证的范围和条文却是没有营业执照的专业种植户没有资格进行认证。作为一个国家颁布的行业条文覆盖的是少数的制药企业和少于20%的药材种植面积,而忽视了80%以上的药材种植专业户的利益和生产能力,这样的条文在实践中有多少意义?

二、对中药材GAP认证的高额费用提出质疑

天津天士力商洛丹参基地GAP认证的代价“6000万元人民币”,组织了大批的专家、教授写出了“800万字”的档案材料,终于获得了我国第一个丹参GAP基地的“合格证”,是喜是忧?我国已通过GMP认证的800余家中药制药企业又有几家的实际注册资本达到或超过6000万元人民币?据了解,丹参被认证的实际种植面积约300亩左右,按每亩产250公斤计算,约70~80吨干品丹参,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约7000亩左右。但每年全国丹参的用量达万吨,这70~80吨“GAP产品”对全国的丹参种植来讲是否有代表性?况且“GAP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是“非GAP产品”价格的数倍,没有市场竞争力。还有根据种植经验,目前种植的300亩丹参最好不要连茬种植,如果连茬种植,其产量和品质势必下降,很难达到相应的有效成分含量和产量。可如果换一块地种植,其土质和水文资料又不相同,是不是还需要再进行GAP认证,如此没完没了的认证,加重企业和种植户的负担,这些企业还能不能生存下去?绝大部分的专业种植户投资种植药材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如此高的认证费用,把种植的药材收完卖钱后还不知够不够认证费。如果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在近几年只是试认证,摸索一些GAP认证的经验和方法还好,但如果真的如此认证下去,并强制执行,将会给我国中药材生产行业带来不良后果。

三、中药材种植需要规范化,但不是GAP认证

1、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只需抓住3个关键点

从一粒药材种子下地到长出一根药材入库,有几十个重要的技术环节构成,哪一个田间环节操作不得当,就可能造成损失或影响药材产品的质量,投资者就要承担投资风险。中药材规范化栽培过程中有以下3个关键点必须控制住,如图1:

中药材规范化栽培过程中,只要控制3个关键点即可达到规范化要求,而不需要认证,种植户经过技术培训,自觉执行即可,像粮食和蔬菜生产一样。

2、重茬问题及道地药材产区的迁延性

绝大部分根及根茎类药材都存在重茬的问题。如地黄,一般种植一年后必须换地,如不换地倒茬,第二茬地黄的产量约是第一茬的30%~50%,如再种第三茬,几乎没有产量。河北安国周边的土地比较适宜种植祁黄芪,在1991~1992年时,栽培面积高达数万亩,由于连续种植,地力下降,根皮上均长有斑病,严重影响产量品质。2003~2004年下种面积只有几千亩,黄芪的产区迁延到山东的文登、荣成一带及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祁黄芪的品牌都快没有了。甘肃岷县的当归,文峰的党参均存在这种情况,道地产区向周边迁延。

许多人认为甘草的道地产区是内蒙古、新疆、甘肃,从野生甘草的角度讲确实如此,但甘草野生变家种,甘草的种子发芽到成苗均需好的土壤及

水质,而内蒙古、甘肃许多原产地因干旱和沙尘暴无法进行甘草的野生变家种,只有迁延到有水土条件好的华北、北京郊区、新疆、河套地区及河西走廊发达地区,在甘草原产地干旱的沙漠和盐碱地种植甘草完全是个误区。药材道地产区随着气候的变化和农业生产方式调整,正在不断的向周边地区迁延。这个重茬问题和道地药材产区的迁延性决定我们无法在一块通过“GAP认证”土地上长期种植下去,必须倒茬换地,因此,GAP认证条款中多次化验土壤和水文资料是不现实的。

3、中药材种植者的文化习俗背景复杂

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种植习惯和道地药材,种植单位及种植者的文化背景极其复杂,同一种药材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田间标准操作规程(SOP)几乎不可能统一。同一种药材在不同的产区因人因地而异,其产品的质量不可能是均一的,这个特性决定我们的主管部门很难用一个标准一个批号来衡量一种药材的品质。因此,中药材饮片搞统一批准文号也是很难的,现行同一种药材饮片不同产地,标明“产地”的做法是可行的。

4、中药材种质资源研究迫在眉睫

中药材栽培比农作物的栽培历史要短得多,除少数几种药材有几百年上千年的引种栽培历史外,绝大部分只有几十年的引种栽培史,利用时间不长,如乌拉尔甘草野生变家种只有几十年引种栽培史,许多问题还在研究过程中,同属胀果甘草、光果甘草还没有引种栽培的报道。地黄、丹参、板蓝根、人参栽培已有成熟的栽培品种,但分化、退化严重,研究药材种子种苗的纯正性是目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且许多药材的种子种苗野生性很强。如果我们在连种子种苗的质量标准都没有制定的情况下进行GAP认证,实是舍本逐末,药材种质才是我们当前要加强研究与投入的方向。

5、中药材栽培的投入和产出要遵循“水桶理论”

药材基地建设,除完成必要的科研项目外,对于投资者来说,种植药材能赚钱、获利是第一目标,从一开始就应认真仔细地进行投入和产出的效益分析,充分估测市场行情的涨跌及药材的销售渠道,预计在1~3年的栽培过程中,哪个环节可能会出问题,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要充分估计大旱、大涝对药材基地造成的影响。大面积(6.7公顷以上)栽培时,还要考虑除草和机械化采收的难度,应采用化学除草技术,田间的草谱是什么,用什么样的除草剂。采收和移栽的时间要准备充分,北方地区在10~11月土地已上冻,如准备太晚,没有采挖完就上冻了,将是非常被动的局面。经过多年摸索,笔者总结出了一套药材栽培的经济学规律,即药材栽培的投入和产出基本遵循“水桶理论”,即在各项因子中,其效益要按水平最低的因子计算。请看图2。

种植6.7公顷(100亩)甘草由9个技术实施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做好了按100%计算,如果其中的除草环节出问题,只除了4公顷(60亩),有2.6公顷(40亩)甘草地被草荒了,6.7公顷(100亩)的前期投资花了3万元,40亩投资就算前功尽弃,以后的技术实施和投入就缩小为60亩了。到2003年秋季采收时,因其它原因失误,只收了50亩,又有10亩没有收成,那么,最终收获的面积只有50亩,就只能按50亩的收入计算,浪费了50亩。如果是这样的结果,那么药材基地建设的投资者就会发生亏损,还不如当初设计时只种50亩,投入也缩小了50%。因此,如果不规范化种植根本就没有收成。

在药材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走访了许多基地,有很多药材基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干旱、草荒现象及田间管理技术不到位的现象,因此,在决策时,投资者一定要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和自身的经济实力及风险承受能力,再决定种植面积的大小。规避天气风险和财务风险是药材基地建设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6、中药材种植规模必需适度

在设计药材基地时,土地、种子种苗、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是决定药材基地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但以上三个条件具备,我们也不能一下子上千、上万亩的种植,一定要讲究种植规模的适度控制,种植面积最好按递增或递减,每年有种植和采收,这样可以使基地财务进入良性循环。笔者每年走访几十个药材基地,亲眼所见许多药材基地虎头蛇尾,真正搞得不错的药材基地实在不多,投入产出进入良性循环的药材基地更不多,大部分是负债经营。因此,笔者认为,在药材基地建设前期,对各项自然指标、技术指标、经济指标进行严格的认证,控制种植规模,是一项关键的工作。而不是建成以后再去进行GAP认证。

7、电子商务尚不能取代传统的中药材交易模式

中药材产品具备农副产品的所有特性,数千年来,农副产品的交易均遵循按质论价的原则,中药材产品也不例外,在买卖双方的交易过程中,买方可以控制卖方的药材产品的质量,如果卖方种植的药材质量不好,就卖不出去,这就要求种植者在种植加工过程中认真按技术要求进行田间管理操作,在粗加工过程中防止发霉等影响药材质量的不良行为。其实药材交易的过程就是质量检验和控制质量的过程。任何电子商务不可能取代按质论价或看大货论价的交易方式,电子商务只能提供一个信息平台,实物交易必须在药材交易市场看大货论价,过去几千年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肯定还是这样。

四、中药饮片质量问题不仅与栽培相关,更与饮片加工过程及人为掺假有关

1、中药饮片出土采收后的粗加工工艺流程如图3

2、粗加工后中药材原料进一步加工成饮片的工艺流程如图4

中药材栽培过程如图1有3个质量控制点,在出土采收后到加工成饮片,有3个关键质量控制点。在粗产品加工质检时,质量控制点4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控制点,残次品及不可药用部位被掺杂到合格的原料产品中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饮片加工过程中的浸润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点,要防止有效成分流失及发霉,在饮片出厂前的质量关——质量控制点6是上市前的最后一关,必须把不合格品挡在市场门外。从以上三图工艺流程表明,中药饮片质量问题不仅与药材栽培过程有关,更与饮片加工过程及人为掺杂密不可分。

五、监管方式不力也是造成中药材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之一

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每年对我国的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及中药房饮片进行多次检查,省、市地方也对药材经营户进行检查,但收效甚微,原因何在?我们认为,我们的行业主管部门在监管方式上也存在问题。

1、检查流于形式且重处罚轻疏导。2003年“非典”期间,亳州个别不法商贩用茄子杆切片当藿香出售;2004年不合格饮片流向东方医院都是等到新闻媒体曝光后才进行追查,缺乏一种长期有效的预警监管机制。

2、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药材种植推广体系及饮片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一个上百亿元人民币的中药材产业,其生产没有技术服务体系,只是靠各地的协会、农委、科委、技术员进行推广,各自为战,国家却没有一个部门来行使这种职能。国家每年投入中药生产的资金上十亿元,为什么不能建立一个专业的国家药材种植推广管理部门?饮片的加工上市连包装都没有,连普通食品的生产水平都达不到,又如何监管?

3、把部分老药工、熟练药材加工人员排除在专业队伍之外。安国药市周边的村庄如郑章村,是黄芪、甘草专业村,村里有数百名专业药材加工人员,并制作药材加工机械,这些熟练的老药工切出的甘草片、黄芪片质量好,片型好,深受国内外客商的喜爱,但这些长期从事药材种植加工的农民目前均是“非法”药工。笔者认为,应将这些人员登记注册,为国所用,这些人是我国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人才,是中药材产业的螺丝钉!我们一边喊人才不够,而实际情况是人才在浪费在流失。

4、药材市场价格的低迷及饮片交易过程中的回扣是导致伪劣药材饮片进入市场的因素之一。

我们认为提高我国整体中药材栽培水平及饮片加工和营销水平是真正的监管方向。

六、针对我国目前中药材产业的现状提出三点建议

1、要尽快成立一个国家级的中药材生产管理机构。中药材生产涉及千家万户,每年中药材种植面积为300~700万亩左右,地存面积达1800万亩左右,是一个上百亿元人民币的产业,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与健康。但由于中药材生产环节多,涉及多个部门,其最终结果反成了没有国家主管部门的大产业,这是一个极大的政策误区。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尽早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将中药材生产管起来,配备专业技术员,将全国所有的药材种植户进行注册登记,而不是现在小范围的GAP认证;并对他们进行监管,技术指导、技术服务,而不是现在的只对大企业中药材种植进行扶持;中药材种植可借鉴粮食种植直补的方式,并减免相应的农业税及各种费用。只有如此,我国的中药材产业才会走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大力培训中药材栽培人才,注重现有人才使用,加强中药材栽培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对老药工、熟练加工户登记注册,为国所用。发展中药材产业,靠一个企业,一代人是不够的,人才的培养目前已成为瓶颈问题。目前只有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有中药材栽培专业,但也只有60学时的栽培课;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有80学时的栽培课,南京农大也有栽培专业,这三所学校每年培养100余名学生分布在全国,基层几乎没有专业的中药栽培人才,如果国家不加强中药材栽培教育经费投入,未来几年就没有搞栽培的后备力量了,这是一个多么紧迫和可怕的现实。

3、加强和建设好国家级17个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为种植户建立一条绿色通道。中药材栽培的特性决定中药材生产必须分配到千家万户,不可能被某一个企业或某一个商家所垄断。药材种植户经过1~3年的栽培,生产出的药材产品要在交易市场完成货币的回笼,收回资金进行下一年的农业生产。国家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应为种植户建立一条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绿色渠道,在这个过程中加强监督,只有当大部分的种植户种植的药材能赢利的情况下,中药材产业才能稳步发展,如果种植户既要承担天灾风险,市场风险,还要承担政策风险的话,中药材产业是难以发展起来的。B11

注:因中药材种植较为分散,文中数据均为不完全统计数据。

作者简介

1.周成明硕士北京大兴时珍中草药研究所所长

2.靳光乾副研究员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3.付建国博士

吉林农业大学

4.周风华经理北京大兴时珍中草药研究所

5.李刚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学院

6.董学会博士中国农业大学

7.王康才博士南京农业大学

8.韩见宇主任贵州省中药材种植指导中心

9.杨胜亚副研究员河南省中药研究所

下载稻米油对我国粮油产业创新与民生的意义[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稻米油对我国粮油产业创新与民生的意义[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