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少年科技制作主题
青少年科技制作主题:创新-体验-成长
上报时需要纸质申报材料一式三份,电子版材料一份(实物作品必须有电子版照片),没有电子版材料的项目不予评审,并按规则要求制作展板。
一、项目分类
项目按申报者人数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按作品形式分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两个类别;按研究领域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与设计,行为与社会科学等5个领域。
二、研究领域分类
1.物质科学领域(MS)
研究物质基本结构、运动规律、相互作用及其变化,主要包括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如:物质的状态及变化,力的作用和运动,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守恒等。
2.生命科学领域(LS)
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包括生命的起源、进化、构造、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等。如:生物的分类和生物多样性(动物和植物),生命的主要特征(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人体和健康等。
3.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EAS)
研究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和宇宙空间的物理、天文、化学和生命活动等自然现象与变化过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包括地理学(含土壤学与遥感)、地质学、矿物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等。如:地球与太阳系,自然资源与资源再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保护等。
4.技术与设计领域(TAD)
直接将科学原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把计划、规划、设想通过特定的形式和方法(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数据、信息记录等)实现,是科学实践的重要方面。包括土木、机械、航空、化学、交通运输、环境、电子、电气、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等领域的综合设计与制作,以解决实际问题。
5.行为与社会科学(BASS)
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人和动物行为与反应,人类社会中的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包括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教育学、动物行为学、人种学、语言学、城市问题等。
关于数学的说明:数学和科学学科有着天然的联系,科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定量表达和使用逻辑推理。小学阶段数学主要作为科学探究中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工具,涉及数学的研究项目应属于研究所应用的特定领域。
第二篇: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课外科普活动是中小学科技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小学要结合新课程的实施,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普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1、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学校要在学年初制定当年的科普活动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适合其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科普活动。每年要围绕全国、全兵团重大科普活动主题(科技周、科普日等),至少组织一次以上的全校性科普活动。平时利用班级、团队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科普活动。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科技传播活动、小小科普志愿者社区行动等普及性科技活动。
2、积极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活动。各中小学要成立科技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指导学生开展车模、航模等科技小制作和科技小发明活动,撰写科技小论文,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支持鼓励学生申报发明专利,要把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表现作为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3、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全国和兵团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等普及类科技竞赛为切入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现和培养一批学有专长的优秀学生。进一步加强对科技竞赛活动的管理,推动科技活动普及。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赛选拔形式,为促进科技后备人才成长搭建平台。
4、加强中小学科学教师、科技辅导员教师(包括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支持、鼓励指导教师参加多形式、多途径的业务能力培训,不断提升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指导能力,保障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要将科技辅导员培训纳入兵团中小学师资培训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将科学教育课程教师培训作为兵团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每年有计划地对中小学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进行分层次的系统培训。
5、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中小学科技辅导员队伍。科技辅导员由中小学在职教师,在职或离退休的科技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大学生和符合条件的志愿者等组成。兵团中小学都要各配备1名以上的专职或兼职的科技辅导员,达标普通高中要尽可能配备专职科技辅导员。中小学教师担任科技辅导员,其课外科技辅导工作应核定工作量。要在工作、生活、进修、职称评定和考核评优等方面给予科技辅导员必要的政策倾斜,努力稳定、不断壮大中小学科技辅导员队伍。
信息中心
二0一三年八月十六日
第三篇:科技制作教学计划
科技小制作兴趣班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一、活动目标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科普工作的开展,活跃校园文化,增强儿童的科技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特成立“科技小制作”社团。科技小制作的特点在于一个“小”字,结构简单,材料好找,加工容易,见成果快,非常适合小学生参与制作。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在校园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在师生中形成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思想,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的魅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具体任务与要求
社团成员可以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在验证的基础上去运用、去发挥,自由地表现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科技小制作社团主要开展各种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和小考察活动。
二、社团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要求每两周能做出成功的小作品。
2、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实验和制作的过程中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3、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审美能力,实验与制作要求学生尽量使用生活中自己能寻找到材料。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自主或小组合作创造制作出小作品。
5、提高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的思想并能制定符合实际的调查、研究计划。
6、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实验和制作,形成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和谐沟通的能力。
四、采取措施
1、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过程中只适时的指导。
2、以学生动手为主,理论教育为辅。
3、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的实验方法、科学的思维、科学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设计、制作小作品。
4、加强学生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的思想,鼓励学生在制作和实验时有效利用废弃物。
五、活动安排
每周星期一下午六七节课。
康巴什新区第四小学科技小制作社团 2014年9月4日篇二:科技小制作活动计划
“科技制作”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英杰学校 盛夏斌
一、活动目标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科普工作的开展,活跃校园文化,增强儿童的科技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特成立“科技制作”兴趣小组。科技制作的特点在于结构简单,材料好找,加工容易,见成果快。非常适合小学生参与制作。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在校园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在师生中形成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思想,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的魅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具体任务与要求
学生可以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在验证的基础上去运用、去发挥,自由地表现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实现人人参与,要求每班成立科技制作小组,长期在班级内部开展各种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和小考察活动,保证科技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并将科技创新教育的成果纳入班级考核计划当中,发动同学们广泛参与。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要求每两周能做出成功的小作品。
2、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实验和制作的过程中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3、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审美能力,实验与制作要求学生尽量使用生活中自己能寻找到材料。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自主或小组合作创造制作出小作品。
5、提高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的思想并能制定符合实际的调查、研究计划。
6、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实验和制作,形成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和谐沟通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过程中只适时的指导。
2、以学生动手为主,理论教育为辅。
3、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的实验方法、科学的思维、科学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设计、制作小作品。
4、加强学生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的思想,鼓励学生在制作和实验时有效利用废弃物。
五、具体教学安排: 9月:
1、成立科技制作兴趣小组,制作纸桥。
2、制作彩色蜡烛 10月:自主创新制作。(教师介绍一种小制作的方法和科学道理,并用实物演示,引起学生兴趣,学生根据这个道理自己去创新制作)11月:变废为宝。(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品进行改良创新)12月:专题科技制作竞赛。(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专题要求,各班学生人人设计制作,班内选拔出代表队,再进行班级竞赛。)1月:总结、表彰。
科技制作兴趣班评价方案
一、评价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要求我们构建一种全面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体系,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意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
科技制作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科技制作课堂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积极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评价目的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以及不足的地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像创造能力。
三、评价的方法
评价分四个等级:a 优秀 b 良好 c 及格 d 待合格
1、学习态度的评价:通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态度表现来判断,如:是否能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在学习活动中是否投入、认真,学习过程中是否能集中注意力、自控能力是否强等。
2、学习体验的评价;通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与反应来判断,如:是否有兴趣参与科技制作的各种活动,是否乐于表现自己。
3、合作愿望的评价;通过学生参与小组和集体活动的态度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来判断,如:是否能与他人协调合作,是否能与他人沟通交流,是否能对他人进行客观评价等。
4、学习效果的评价;通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表现情况来判断,如是否能掌握基本的科技制作知识与技能等。
四、具体操作
科技制作评价分为课堂评价、作品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三部分内容。其中课堂评价和作品评价采用表格形式,主要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整理后进行总的评价。阶段性评价在上述评价内容中还要加入家长的期望,利于学生的成长。评价的主题多元化,评价的内容人性化,为学生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平时的课堂表现 :
学习态度
1、对科技制作课感兴趣。
2、制作用品准备齐全。
课堂纪律
1、专心听课,不讲小话。
2、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举手发言。
3、创作时安静有序,不影响同学。
综合技能
1、认识常用工具。
2、能动脑筋用多种材料通过折、剪、撕、拼贴、组合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物体或动物形象,并进行想象创作。
设计应用
1、作业表现出大胆的想象和创新。
2、作业能按时完成,效果良好。
3、能安全正确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交往与合作
1、和同学积极参与欣赏或游戏活动。
2、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团结协作。
在家里的表现 :
1、喜欢科技制作,经常在家自己制作东西。
2、自己能整理好用具,按时带来学校上课
3、经常和家长交流学习心得及感受。篇三:科技小制作活动计划
“科技小制作”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种和初中 王永林
一、活动目标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科普工作的开展,活跃校园文化,增强儿童的科技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特成立“科技小制作”兴趣小组。科技小制作的特点在于一个“小”字,结构简单,材料好找,加工容易,见成果快。非常适合小学生参与制作。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在校园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在师生中形成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思想,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
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的魅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具体任务与要求
学生可以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在验证的基础上去运用、去发挥,自由地表现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实现人人参与,要求每班成立科技制作小组,长期在班级内部开展各种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和小考察活动,保证科技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并将科技创新教育的成果纳入班级考核计划当中,发动同学们广泛参与。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要求每两周能做出成功的小作品。
2、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实验和制作的过程中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3、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审美能力,实验与制作要求学生尽量使用生活中自己能寻找到材料。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自主或小组合作创造制作出小作品。
5、提高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的思想并能制定符合实际的调查、研究计划。
6、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实验和制作,形成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和谐沟通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过程中只适时的指导。
2、以学生动手为主,理论教育为辅。
3、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的实验方法、科学的思维、科学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设计、制作小作品。
4、加强学生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的思想,鼓励学生在制作和实验时有效利用废弃物。
五、活动安排:
3月:成立科技小制作兴趣小组。拟订计划。4月:自主创新制作。(教师介绍一种小制作的方法和科学道理,并用实物演示,引起学生兴趣,学生根据这个道理自己去创新制作)5月:变废为宝。(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品进行改良创新)6月:专题科技制作竞赛。(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专题要求,各班学生人人设计制作,班内选拔出代表队,再进行班级竞赛。)7月:总结、表彰。篇四:科技制作活动教学计划
科技制作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的总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科认识初步形成,有一定的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首位,还要注重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五、教学措施
1、把科技活动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技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技活动学习。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 篇五:科技活动教学计划 科技活动教学计划
全面深化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科技与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需要。为此,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技教育活动计划。
一、基本要求:
1、使学生了解一些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概况,懂得现代科学的一些浅显知识,知道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富有想象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2、使学生懂得一些简单的科学道理,能看懂一些简单的制作图,掌握一些简单作品的制作方法,初步学会使用刀、剪、锤、电烙铁等工具。
3、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实验的操作程序,能初步综合分析实验中发生的一些简单现象。逐步培养学生能撰写简单实验报告。
4、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自然界的事物、自然现象,进行简单分析。
5、通过科学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精神和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跨世纪的新型技术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方法途径:
1、实现三个转变: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转变为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主要目的;把独学转变为共学,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合作的精神;把学科学转变为用科学。
2、重视三个培养:重视科研意识的培养;重视科研兴趣的培养;重视个性的培养。
4、处理四个注意: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普及和提高关系;注意数量和质量关系;注意一般和重点的关系。
5、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营造了浓厚的科技教育活动氛围。
6、采用多种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兴趣。(1)开展科学知识普及宣传活动,举办科普知识讲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做科学的主人。(2)开展“成才从这里起步”和科技教育“四个一”活动。“四个一”内容:学生读一本科普读物,熟悉一种农作物或动物的生活环境、生长过程和生理习性;制作一件科技作品或手工作品,有一条发明设想的作品。(3)开展“五小”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五小”内容:小实验、小论文、小发明、小创作、小设想。每次比赛评出各个单项的前几名给予表扬奖励。
7、坚持以点带面,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全校性广泛发动,全员参与,人人动手,创造作品,逐步提高师生的科技素质和创造能力。
8、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加在投入,注意实用。学校购置科技活动器材,使之达一类标准。设计一座科技作品橱,设立一间科技活动室供教学用。
三、组织实施:
制定各个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1)成立科技活动领导组,研究各成员职责;
(2)具体教学安排
电流指示器 第1课时 用番茄做的有趣实验(第2课时)怎样采集昆虫(第三课时)制作昆虫标本(第4课时)
巧孵小鸡(第5课时)看云识天气(第6课时)
籼稻和粳稻的区别(第7课时)人体寄生虫的检查方法(第8课时)电镀实验
(第9课时)仿制化石(第10课时)
精饲料制作方法(第11课时)认识植物的筛管和导管(第12课时)
用塑料袋栽培平茹(第13课时)
(3)介绍国内外科学家事迹;(4)设立科技活动室,增添科技活动器械;(5)自然学科教学中渗透新的科技知识。第二阶段:(1)开展小制作活动;(2)评选优秀小制作作品;(3)陈列优秀小制作作品;(4)请优秀小制作作品作者介绍创作思路及制作过程;(5)组织撰写科技小论文,评选优秀论文,出刊优秀论文汇编。第三阶段:(1)总结第一轮科技活动经验、教训;(2)表彰科技活动优秀辅导教师,表彰科技活动优秀学生;(3)制定第二轮教学安排
制作一个简易电动机 第一课时 彩色植绒画制作 第二课时
制作并观察人工生态瓶 第3课时 尝试黄瓜与南瓜嫁 接 第4课时 弧线球”的奥秘 第5课时
探究古代(鲁国)“欹器”的千古之谜 第6课时
猪的行为特征观察 第7课时 认识几种常用肥料 第8课时
如何抑制马铃薯发芽(第9课时物候观测(第10课时)
酶经典实验(第11课时
奥尼罗非鱼双亲的选育(第12课时)湘云鲫与其他鲫鱼的生长对比试验 第13课时 科技活动教学总结
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最佳手段,依据上级的精神,我校十分重视科技活动,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时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总结如下:
一、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切实把科技活动摆在重要地位
我校的领导非常重视科技教育,并将科技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制订科技活动方案。组织开展适学生不同年龄段特点的活动,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提高素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二、落实人员,开展活动
1、落实科技辅导员。
科技辅导员队伍稳定发展。今年在原有辅导员的基础上,吸收班主任成员为科技辅导员,使科技活动保证实效。
2、落实学生。
让每学生都参加不同的科技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开设了各种有益的兴趣小组。辅导员根据学生的动手能力、特长和爱好推荐到学校的科技活动小组或年级科技活动小组。
3、落实奖励
学校科技小组在区、市各项比赛中获奖的学生,学校都要给予相应的奖励。获市一、二等奖及全国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学校给予重奖。同时对教师也给予适当的奖励。由于学校领导重视,制度完善,使我校科技水平年年有创新,岁岁有提高。
4、成果展示,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在校内展览学生的作品,奖励有突出成绩的学员。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我校每年借科技周的东风,小制作、小发明展示。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和发明者就在他们的身边时,触动很大,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也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科技工作的开展,呈现出人人踊跃参加科技活动的新局面。
5、校内开展各项竞赛活动。本学期学校结合市区科技比赛的项目,开展了四项科技竞赛活动,有拼装赛车、遥控车、弹射飞机、舰船载物,深受学生喜爱。
四、取得成绩。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校参加县科技中心活动得到好评,参加县区里的比赛有两项代表区参加市里的科技比赛。学生踊跃参加科技比赛,尤其学校举办的小制作展,得到了家长的支持。本学校通过有效地开展各式各样的科技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创造的乐趣,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快乐,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了学生从小学科技、爱科技的意识,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了学生科技意识,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收集信息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通过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展示欲、求知欲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第四篇:科技制作教案
科技制作教案
自制万花筒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本活动,使学生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光的反射现象和多个平面镜成像,所成像的个数与平面镜摆放的位置有关。
3、通过学生亲自制作和组装万花筒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4、通过本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得到发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激光笔、平面镜、万花筒材料(若干份)
2、学生准备:剪刀、胶条、胶水(棒)各一份
三、过程与导入:
1、认识光的传播方式
(1)谈话:教师演示激光笔射出来的光,“是直的还是弯曲的?”(2)学生说出:光只沿着直线传播的。
(3)教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平面镜成像: 实验:(1)、拿出桌子上平面镜(每人一片),对着阳光,看一看会怎样?(2)、教师讲述光的反射原理。(3)、平面镜组合 实验:(1)、学生两人一组把两块平面镜放在一起呈90°,中间放一学习用具,看一看,镜片里所成的像有什么新发现?个数上有什么变化?(2)、假如三块平面镜能看到几个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制作多彩的万花筒。板书:多彩的万花筒
1、教师展示以制作好的万花筒
2、制作过程和方法
(1)组装三角形反光镜片:
检查桌子上的圆纸筒是否粘牢,在拿出三条反光板折成三角(光面向内)放在桌子上,分别在三角形中和两端贴上胶条(三条),然后插入圆筒内,一端对其圆口。(2)透明胶片的安装
将透明胶片贴上一张圆纸(纸的中间挖一小孔)用2条胶条固定在圆纸筒对其的一端,然后围圆筒口粘一圈,粘牢。(发现透明胶片大小不一时自行修理)(3)透明胶片2和3的安装:
准备透明胶片2,放入圆筒内另一端与三角形反光板上,放置少量彩色纸屑。透明胶片3的安装与透明1的安装相同,这样万花筒就制作完成了。
3、小组评议:
看一看谁制作的万花筒内图案,更好看?
4、各组交流展示:
每组选1——2名万花筒较好的到台前与同学们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供大家观看和欣赏。活动进行小结。作业:科学小探索
1、平面镜成的像都有什么特点?
2、一个平面镜成一个像,两个平面镜成90°角度后,放一样学具后,能看到几样学具的像?
3、在万花筒里放一朵花,结果能看到几多
自制指南针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知道指南针是用来测定方向的仪器,是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了解用途和用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制作指南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能判断指南针的南北两极。3.通过讲述指南针的历史,使学生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产生民族自豪感;并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研究的愉快及成功的喜悦;提高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材料:磁铁、教学指南针、大头针、方向坐标纸,水盆、吹塑纸,实验观察 记录表,多媒体课件(“司南”“罗盘”等图片)重复试验(保证实验的成功性)
2、学生准备:
查找相关资料,对指南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
指南针的基本构造:磁针、方向指示盘、支架
磁铁原理:磁铁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相反
指南针的工作原理:指南针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相同
(二)课件展示:
内容包括从最早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和北极星来辨别方向、司南、指南车、指南鱼、各种各样的罗盘及现在发明的各种各样的指南针等方面的知识。
(三)探究用指南针指方向:
思考在生活中指南针到底为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呢?
学生回答,如果有不足之处,再由老师补充。
(指南、测高、测角度、辨别方向等方面)
(四)制作指南针
1、在了解了指南针以及其使用方法后,怎样制作一个指南针呢?
2、老师介绍实验器材以及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3、老师示范制作指南针的整个过程,在制作的同时,给予同学们讲解正准确地制作步骤及方法;
实验过程:
⑴、磁化大头针
⑵、检验大头针是否被磁化
⑶、测试大头针的南北极
(思考: 为什么桌子上磁针不能指向南北呢?你有哪些方法是磁针能指向南北?磁针是如何使用的? 使用方法:把指南针水平放置,指针停止摆动时,指示方向则为南北方向。
让磁针保持水平的方法:
方法一:将磁针放置在一个托架上,且容易沿竖轴轻松转动或用细线将其横向悬挂在空中,可自由转动;
方法二:使磁针漂浮在水面,能沿着水平方向自由转动。)
⑷、将磁化后的大头针穿在吹塑纸上
⑸、将其水平放置在水面上
⑹、用教学指南针验证制作的指南针)
4、老师再次复述实验的过程,并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
5、根据具体情况将班级同学分成(六)个小组,分发实验器材(磁铁、大头针、水以及实验记录表)
6、小组同学进行实验根据记录表的内容,记录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的事项及实验结果;
7、由老师用指南针对同学们所制作的指南针进行验证
(可能出现的情况:一部分实验成功、一部分实验失败;让实验做成功的小组与未成功的小组根据实验记录交流实验过程,找出实验未成功的原因,再次重复实验)。
(五)总结
1、由老师总结,带领大家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以及实验过程;
2、想想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制作指南针吗?让同学们自己回去探究„„
作业:回家做个给爸爸妈妈看。
第五篇:科技制作总结
科技制作总结
科技小制作是一项科学性强、技术性高、制作难度大的科学创作,其作品要能表现生物现象,并能揭示生命活动规律。科技小制作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提高幼儿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小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呢?这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学期小学部开设了科技小制作的兴趣班,我初次接触这个活动内容,在磕磕绊绊中边学习边改正。现在我就谈谈本人在辅导学生科技小制作的几点体会和存在的问题:
首先,选好内容是关键。
在进行科技小制作时,所选内容不仅要有实际意义,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毕竟我所面对的是三至六年级的孩子。不能把太过于深奥的内容来教给他们,一来学生不会有兴趣,二来也不恰当。因此,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东西,制作成有趣的玩具,让学生在动手做一做,玩一玩,说一说中感知一些简单的科学原理。例如,在感知空气的特征时候,我收集了一些废旧的饮料瓶子,吸管,漂亮的即时贴,与学生一起制作了一个会发射的火箭。在做以前先提问学生你知道我们做的这个火箭会发射吗?学生猜测以后,我示范给他们看,学生高兴得大叫,火箭飞起来拉!接着我又问他们:你知道它为什么能发射成功吗?从而了解了空气的压力这个特征。在制作过程中又了解了,只有瓶口密封不漏气,发射才能成功的。
其次,科技小制作要有科学性。
既然是科技小制作,那它一定和平时的手工活动有所区别,选择的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通过一个学生喜欢的制作活动来让他们明白一个简单的科学道理。例如在制作陀螺的过程中,让幼儿知道物体不停的旋转,可以使颜色产生变化。通过制作风车,了解了风的大小与风车旋转的关系,在制作这个的时候,学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譬如对角线的正确剪法,铁丝的弯曲插入,更有的幼儿在完成作品以后不能旋转,而着急得大叫老师。当然,也有幼儿一次就成功的带着自己的作品在教室中大跑,体验旋转的快乐!
最后,科技小制作要有创造性。
每次科技活动无论是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或活动形式力求新颖别致、富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和创造性。同时,我们选用的材料大多也都上一废旧材料,如用过的纸杯和一次性手套,加上漂亮的即时贴,在幼儿的手下就可以变成漂亮的会站立的大公鸡……每次的活动总是充满欢乐、充满情趣,像一块磁铁,紧紧吸引学生,以至于每次活动结束后,他们总是围着我问,老师,老师,下一节课我们做什么呢?
总之,科技小制作是一项很有益又有趣的的活动,通过科技小制作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