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时间:2019-05-14 17:0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第一篇:浅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浅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人类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两种最宝贵的精神。这两种精神是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要想真正认识世界,需将科学与人文精神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因此,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如何对这两种宝贵的精神进行理解,是近年来人们很重视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人类原有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非常丰富的物质享受;但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时会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大量的负面问题(如环境污染等)。这使得人们对科学的价值进行了反思,甚至对科学产生了否定的情绪。因此,我们所处的时代紧迫要求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技术和人类的劳动生产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便有了科学技术的萌芽,不过古代的科学更多的是以技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并没有提升到理论的高度。科学技术是由技术和理论两部分构成的。通过事物的外在表现的特征加以应用,这是科学的技术层面。要想理解自然世界的本质,这需提升到理论的层面上来,这需要不断的探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现在所学的自然科学知识,是人类几千年来不断的去认知客观世界的结晶,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不断总结,纠正,补充前人的成果,甚至推翻一些错误的结论而形成的。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等人的一些错误的结论被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先驱所推翻是一个例证。由此,我们可以梳理,归纳出科学精神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即:“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1】,这是科学精神的精华所在,也是科学技术能取得进步的内在条件。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在本质上它表现为约束科学家及其活动的价值和规范的总和”【2】。科学的目标就是如实反映出自然存在的客观世界,理性思考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这也是科学的认识借助于数学和实验的原因。在科学探索中,要求尽量把人为的,主观的影响因素降到最低。科学家的目标,就是寻找超越表面现象的,对事物普遍适合的规律。在科学探索中,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和权威,任何结论都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在探究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批判和创新的精神。“这种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在此过程中独立的怀疑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构成了科学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科学得以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源泉”【3】。因此,科学的范畴已经超越了对物质的研究,科学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真理,但这种真理并不是一种僵化的,最为重要的是探索的过程,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尤为重要。“正是开放的心态,创新的冲动,权利的意识,效率的观念等科学意识,使现代人具有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精神风貌,从而适应现代化的多方面需要”【4】。正因为如此,科学精神以这种特质成就如今科学上的成就。

二,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就是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人文精神以人性,人文的理念去观察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人文精神作为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思想,是人对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把握,人文精神关怀各个个体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人与人的平等,社会和谐与进步,人与自然的统一”【5】。人文精神宗旨也是让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追求自爱,互爱的人生以及领悟人生的价值。

人文学界和科学界都是在认知世界,但人文角度中的世界与科学角度中的世界不同,人文角度中的世界不再是人之外的自然现象和世界,而是与人有关的各种现象。与科学不同的是,人文一直在关注人类本身,始终以人作为价值取向的标准,以人的角度去看整个宇宙。人文精神作为人生存在意义的思考,关注着人类的命运与痛苦,幸福与悲哀。自由是人文思想重要内容,自由是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最本质的,最重要的权利,自由的生命才可以实现自我价值,才可以超越自我。与科学追求的唯一性性真理不同,人文追求人的个性,对不同的事物持包容的态度,倡导多元性。精神,个体,自由,个性等在人文中常见的词汇,也一定程度上诠释了人文的精神,人文精神使人不断认识自己的价值,完善自己的能力,以达到超越自我,提升人格境界。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一种理想的思想体系,简而言之: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追求与关切,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所以,“注重个体的价值追求,尊重他人价值取向选择,倡导不同个性和价值选择间的平等共处,体现着人文精神的内涵”

【6】。

三,正确对待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是照亮人类前进道路的两束光。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方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形成的角度上看,它们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但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日益发展,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开始显现。科学和人文逐渐成为两个无法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领域。

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自然科学逐渐成为了人类思想的中心,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科学理性也被视为人类唯一的原则。在此过程中,科学精神逐渐被扭曲,排斥了人文学科所倡导的普世价值。在人文领域内,人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但在科学主义和科学至上思想的盛行下,作为主体的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人反而成了一种工具,人自身的创造性和个性逐渐丧失。这使得科学领域和人文领域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因此,产生了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人本主义。人本主义者过分强调人的意志,情感,本能的作用。这种非理性的举措加大了科学界与人文界之间的鸿沟。而且,西方人文学界对科学持敌视的态度,把战争,核武器的扩散,环境的恶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归罪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对科学的全盘否定,同样背叛了人文的精神,对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索卡尔事件”为催化剂的所谓的科学大战升级,科学界和人文学界相互指责对方没有权利对自己做出评价。

从根本是来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互补的,相互依赖的。只重视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主要表现在科学精神能够帮助人文精神得到实现。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关切人的命运,而科学的发展能使这个从理想状态变为事实。而人文精神能给科学精神指明正确的方向。譬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科学界看来这是科学技术带来的成果,而人文学者看来这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我们仔细考虑的话,会发现环境污染等被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恶果并不是由科学本身带来的,因为这是社会的发展带来的“现代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看起来像是科学发展带来的后果,实则不然。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依然盛行伪科学和迷信,这不仅反映了科学精神的不足,也反映了人文精神的不足,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科学界人文学界之间的对立是确实存在的,也是无法回避的,我们所该做的不是在两者之间添油加醋火上浇油,而是克服对彼此片面的了解。科学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有别于其他的方式,科学的精神体现着人类对客观性和真理性的追求。人文精神则时刻关切这人类自身,它是一种积极的生命追求,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人文精神应该具有现代科学的精神,而科学精神则该具有人文关怀,这不仅是我们想要的答案,也是结束两个领域分歧的最佳选择。参考文献:

【1】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

(2)

【2】,【6】 褚宏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12期

【3】张成岚“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文化危机” 社会科学辑刊,1998,(4):5-7

【4】卞敏“终极关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江苏社会科学,2005

(5):99-104

【5】庞强强,刘荣勋,张昌强“试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出国与就业2010年5月刊

第二篇: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次作业

理实0902班

司浩楠

4096003

5成功的指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司浩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一直备受关注.有句话叫”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对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理解也因人而异,通过学习我也有了一些自已的认识和想法,也许有些感性,希望能和老师分享吧!

我觉得人文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而人文精神则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科学呢,我认为凡是能够被重复证明的事物,均是科学的。因而,科学不是某一种事物,而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经得起考验能够重复和证明。科学精神,狭义的科学精神是指在自然科学中科学研究活动如科学理论的形成、技术发明的创造和工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人们应该遵守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也就是说狭义的科学精神可以称为“科学研究精神”。

从定义上看人文精神,就是反对把人当作一个“东西”来研究,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生命。它要求尊重人的需要、情感,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它也提倡每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社会、自然的责任。总之,它要求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所以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它们融合的过程中,应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或者是有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科学,这两者相结合,发展着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同时发展着有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要使我们在 21 世纪中立足、生存、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是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一个人的创新精神需要有两大精神支撑,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因此,我们需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得到协调发展。就我个人而言,在大学我很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让我有时候不知所措, 在大学,各类讲座及“讲座书”风起云涌,虽然由于受到时间、地点等限制,听讲座的人还不太多,我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参加过多的讲座,但我读了许多“讲座书”,这类不下20种之多的包括《在北大听讲座》、《在清华听讲座》,以及在牛津、剑桥、哈佛听讲座,以及《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等在内的“讲座书”,让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了起来,同时影响着我以新的态度面对生活和社会中的种种事和人.记得一本书中,杨叔子院士说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因此,“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这个知识,这个认识,越符合客观规律,就越真,就越科学”。“人文

不但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而且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这个知识、认识、价值、伦理越符合人民的利益就越善”。作为“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终极关怀”的“求善”的人文精神,作为“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求真”的科学精神,无疑对校正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具有重要意义.我很同意这种说法, 理工科教育环境偏于单一,文化陶冶偏弱,我是理科实验班的同学,每天面对着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常微分„„着一系列的理科课程让我们的思维严谨的同时也僵化啦,创新思维扎根于文化修养所以我在学习任务之余还经常涉猎文学类,科普类的作品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感悟能力„„

此外,在认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我还会找一些相关的科学文献,开拓自己的眼界,拓宽自己的学习广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结合自身谈了谈,关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认识,和其统一关系,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严格做到了标准意义上的统一,但我在学习生活中上的确看到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理性的同等重要性,并使自己尽可能的向其靠拢,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更为广泛的科学知识;不仅具有足够的科学精神,而且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修养;不仅具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更好的提升人格修养,培养与他人交往、与社会融合、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我会继续努力并坚持去做一个兼备科学精神、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人,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从而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三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如何对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张志超

(军事交通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 天津 300161)

摘 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科学与人文的划分,是在工业文明占据统治地位以后才出现的事情。在今天,这两者的区别甚至对立日益明显,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关注,科学与人文的争论也日趋激烈。

在今天的中国,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讨论非常热烈,可是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以及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仍不甚明了,甚至存在着许多误解。1 科学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二者的联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对立而言的,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内涵。由于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影响了人们对科学精神的理解,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影响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从而人为得将这两种精

神对立起来。但事实上,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具有统一性:

1、从人文视角来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精神主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之一,也是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文化精神;第二,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它既能促使人类智力的发展,永远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迈进,是科学作为一种智力活动所体现的根本文化精神;第三,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所体现的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精神,也是一种根本的文化精神。

2、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是科学批判精神对神学蒙昧主义的超越;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把人从繁重的单调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些无一不充满着人文精神。

3、从人文精神与科学研究创新的内在关系角度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统一性:

首先,从科学创新和突破的特点看,科学发展到现在这种高度,特别是基础理论,要想再有突破,高度发达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思想的深刻性是前提。而这又以来于长久地、专注如一的把思想集中于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即沉思和反思。人类科学史的实践表明,只有一个从不关心自己,以追求超个人的东西为目标的人,才能摆脱形形色色的个人羁绊,去研究那些具有崇高意义的理论。

其次,从创新过程看,科学研究是人类最崇高、最有趣,同时也是最伟大的精神冒险,要取得某种突破,不知要经历多长时间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克服多少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经受多少挫折与失败的打击。没有纯洁的心灵,没有一切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以社会和人类的利益为依归的崇高品质,是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中做出重大创新的。

最后,从做出创新成就的结果看,从事科学探索,作出创新成就,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在经济上也理应得到丰厚的回报,但这只是指其自然而然的结果而言,而且这也只是一种理想的结果。而事实上,在一个时期内,创新者常常不仅不能因自己的创新成就得到任何好处,还可能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杀身之祸。这种只对社会有好处,对自己没有好处甚至还可能有坏处的事,没有纯洁心灵和高尚情操的人是无法做到的。

总之,科学研究是一项崇高无比、神圣无比的事业,研究者心灵的纯洁是创新、突破的内在要求。因此,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统一的,也必须统一。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探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途径和共建方式结束语

第四篇: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 人类在认识与改造 自然、认 识与改造 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 法和价值体系,是贯穿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 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 它们在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滋生与满足 中逐步成长起来,不 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具有的意识和态度,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 下 ,科学研究才能不断获得 突破 ,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进步,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 高度视 和努力推进科学技术发展 能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强大的物质墓础,促进社会生 产力的不断提高,夯实夯牢“经济基础” 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对 人世的探求和对人世 活动的理想、价值追求。它包含丰实的内涵:对道德信念、道德人格的看重和追寻,对 自由、平等、正义等重大价值的渴望和呼唤,对人 的尊重和对 人 的主体性的祈 盼和离扬,对生 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 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科学精神和人 文精神是人类思想的两 个维 度和 人类精神的重 要组 成部分,为人类社会 的 发展 提供 了两种 精神指向。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这意味着,在生活实践中

第五篇:科学精神与科学的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科学的人文精神

理性的时代局限性与科学精神的永恒

从“精神关怀”的层面看,随着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影响,人类大致经历了神本、物本和人本三种思想形态,或

三种思想形态同时存在的现象。但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它们的侧重有所不同。在史前,人类的生存条件还十分

恶劣,那时的社会思想主要还是物本主义的弱肉强食思想。由于人类在早期与自然抗衡中薄弱的自身力量,因而必须

依靠“神”以获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依托。从物本到神本思想形态的转变,从神本到人本思想形态的转变,都经

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西方,中世纪教廷的神权统治时期,神本主义思想的统治达到顶峰。在中国,至少从夏启开始

就实行了神本的专制统治。而这种神本思想的统治在中国,一直延续到了清末甚至当代。在经过漫长的神本思想的发

展之后,人的力量得到了逐步的壮大,人们对“神”的权威性产生了怀疑。与此同时,人的理性认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逐渐发生了由神本向人本的转移,人们反抗与挣脱“神权”统治的愿望日益增强。一旦历史条件成熟,人本就

必然会取代神本,而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想形态。

作为人类社会的不同的精神存在形态,物本、神本和人本这三种精神形态在任何社会都会交叉存在和发展的,并

且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些思想形态所体现的特征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物本思想在史前的社会主要体现为弱肉

强食,而在当代社会则可能主要体现为拜金、纵欲、价值虚无主义;神本思想在中世纪主要体现为对某种“天理”、“教条”的盲目遵从,而在当代则可能体现为另一种思想的专制统治,如科学主义等。中国社会在实现由神本向人本

思想的转变,较之西方社会显得更为复杂与缓慢,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因而,科学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多少有一定的启蒙运动和反神本性质的作用。即使在五四运动那个年代,也是同时

请进了“赛先生”和“德先生”的,类似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们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具有人本主义性质的思想来反对神权的专制统治。在我们复兴民族的当代,提倡科学,提倡科学精神,反

对封建,反对神权,反对伪科学,是绝对必要的。但决不能举“科学主义”这杆极端的旗帜,决不能用“科学主义”代替科学、代替科学精神,不能“以讹制误”,它会误国误民。

科学主义以经验证实原则划分科学与非科学,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能满足经验证实原则,也就是只有自然科学才

是科学。他们强调尊重科学,但把科学当做知识的唯一来源,把科学与人文和社会实践绝对对立起来,这就走到了极

端。这种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必然走向与人文精神的对立。强调狭隘的功利性是科学主义者另一个主要特点。科学和技

术能够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帮助人们达到一定的目的,具有某种工具价值。但是,科学技术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

有其他价值,如伦理和道德价值、人道价值等。因此,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置科学技术的其他价值于不顾,在实践中往往会导致科学技术的异化。爱因斯坦在对学生的演讲中说:“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要尊重科学,也要认清理性的局限,克服对科学的片面理解,重塑当代科学精神。竺可桢说:“提倡科学,不但

要晓得科学的方法,而尤贵在乎认清近代科学的目标。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变,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如何追求真理?竺可桢概括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不计利害”包含着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所有这一切都是自由的精神。为什么要弘扬科学精神?“不计利害、但求是非”的自由精神已处在遗忘的边缘,“算计利害”已成了时代特征,这正是我们民族缺乏科学精神的根本原因。弘扬科学精神,首先是弘扬自由的科学精神。

科学理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最初的和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所遭遇的最基本的矛盾。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与自然界的关系。”对于人来说,这就是以理性为根据的生活,因为它才使人成为人。自由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就体现在“科学”之中。

马克思又指出,人不是某种驯服的自然能力,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主体出现的。近代科学技术上的发现及其广泛运用,一方面极大地发展了人的主体性,增强了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改变了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思维和情感方式等,拓展了人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之间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生态、环境、资源、气候、物种等一系列问题日趋引人关注,并以“天灾”方式表现了人类自身生存的危机及发展的极限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阶层、民族、国家、国家集团之间的矛盾等,并未随着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而消失或减弱,而是以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式存在,并时常以异常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人的精神生活中,信仰的冲突、理想的迷失、情感的漠视、行为的失范等种种现象被叫做现代社会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有人把这些现代病归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完全错误的。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制度文明及人文精神滞后于科学发展和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来说是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导致的后果。

重塑当代民族的科学精神,要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看作人类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要与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文文化交融和结合。要达到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其前提便是在对人文与科学的全面理解中塑造当代人类精神,促进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健康互动与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成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人类实践的健康发展,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通既提出了紧迫要求,也奠定了现实基础。立足当代人类实践,致力创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共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正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体现。

要防止或克服高科技可能带来的非人化后果,有必要大力发展人文文化,强化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当代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更清晰和准确,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就是要强化人对于真、善、美及其内在和谐性的自觉追求。真善美在观念中的统一,最终是通过实践活动而得到巩固和实现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活动的水平和方式有其时代性特点,真善美的统一也有不同的具体形式和水平。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化过程,是包含着真、善、美的人类精

神不断在更高的水平和更完善的程度上实现统一的过程。

下载浅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人类文化大体可以分为科学与人文两大部分、两大领域。两种文化分别体现着不同的人类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摘要:通过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分析,并且结合一些社会现象,阐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我国社会......

    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一、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讨论二、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三、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意义一、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讨论(一)讨......

    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光电研究所周龙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我们在研究生生活中常常听到的词,每当人们谈论起它们都会无限感慨,通常都是抱怨它们中某一项的缺失,这十分值得我们......

    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天津工业大学世界科技文化史世界科技文化史结课作业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姓名:王 大 海学号:0910310915专班级:机自099学校:天津工业大学2010年12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

    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身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发展时期,应当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对国家和......

    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

    2.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结合中国目前的现状阐述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答:科学精神是按照严格的科学研究行为模式建立起来的人的内在心理素质......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40964036信计0902王圣雄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一. 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