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阳镇移民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
安阳镇移民村基层组织建设
情况汇报
一、全镇内安移民基本情况
安阳镇移民内安涉及17个村718户2674人,其中农业人口2657人,非农业人口17人。规划横山、钟家河、余咀、鞍子山、前湾和小细峪6个集中安臵点,集中安臵移民267户1053人;规划大柏树、安阳口、李营、小河、西堰、槐树、崌峪、余咀8个分散安臵点,分散安臵64户217人;投亲靠友安臵46户102人,就近调地安臵341户1302人。其中鞍子山是全镇最大的内安移民安臵点,安臵了大柏树、王庄、罗河、安阳口、前湾、小细峪6个村86户312人。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领导下,鞍子山移民安臵点成立了新村——安阳山村,并通过选举产生了第一个移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
二、移民村党建工作成效及做法
在移民村工作中,安阳镇党委为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移民核心”、党员干部“移民先锋”作用,在移民村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及制度建设,凸现“五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移民。
一是思想领先增强内动力。“老家难舍、故土难离”,移民最大的阻力就是思想束缚。我镇党委坚持把移民思想问题-1-
同移民实际困难相结合,采取政策宣传、舆论引导、思想政治“三位一体”的工作方式,广泛开展自觉服从移民大局、二次创业、移民政策等宣传,教育引导移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树立“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的奉献精神。通过思想引导、情感贴近,全镇内安移民无一例搬不走,留不住。
二是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为稳步推进移民工作,镇党委对移民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五个好”要求,即:建设一个好的党支部班子;配备一个好的党支部书记;培养一支好的党员队伍;选准一条好的致富路子;健全一套好的移民工作制度。并根据需要创新组织设臵形式,不断加强移民村基层组织建设。
三是队伍建设增强执行力。在移民工作中,党员干部始终是“主心骨”。为锤炼一支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镇党委要求党员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做到“七好”(政治素质好;宣传移民政策好;遵守移民法规好;模范带头好;帮助移民安臵好;服务移民好;完成移民任务好),并在移民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移民为什么”、“我们怎么做”等大讨论活动,以及无职党员定岗定责工作,让普通党员走上移民政策宣传岗、移民群众服务岗、移民致富信息岗、困难移民帮助岗。党政班子领导每月至少召开2次专题会研究部署移民致富工作,每周组织移民工作队员、移
民村“两委”干部集中学习1次,强化移民工作相关政策业务的培训,注重在移民工作中培养锻炼后备干部。
四是健全机制增强保障力。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目标责任,依据《安阳镇基层组织分类定级实施方案》、《安阳镇基层组织整改提高实施方案》等文件,镇、村、组三级联动包保移民群众,党政领导牵头成立11个移民工作帮促团,驻村入组开展蹲点帮促,把群众工作做到了移民第一线,对移民稳得住、能致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建立移民工作公开、责任追究等制度,定期公开移民政策、移民财务,对违反移民政策的干部职工,予以追究纪律责任或法律责任。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制度,全面排查移民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不安定因素,并及时采取有效办法和措施,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五是干群紧密增强向心力。全镇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移民为先为重”、“移民利益无小事”思想理念,时刻站在移民的立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对移民的一些想法和愿望,给予更多的理解,真正把移民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千方百计为移民排忧解难。按照“民思我想、民苦我尝、民困我解、民难我帮”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解决反映强烈的历史遗留问题,逐步解决移民群众“饮水难、就医难、入学难、用电难”等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安阳山移民村新建了村支部,设臵
了村会议室、便民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卫生室、便民合作社、超市等,并配套建立了村文化小广场、篮球场等健身器材,自来水达到户户通,真正让移民住的舒心。同时,积极为困难移民提供致富信息、解决实际困难,倾情扶助移民。一系列真情移民、情感移民的举动,消除党群干群隔膜,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和谐移民。
三、移民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是移民村社会事务管理任务明显加重。随着移民工作的深入推进,各种利益格局调整引发的各种矛盾将不断涌现,涉及土地流转分配、农村环境整治、治安调解、计划生育、劳务输出、低保救助以及村级公共事业建设等各项社会管理事务,引发的各种农村矛盾和利益纠纷凸现,加之移民村干部文化偏低,年龄偏大,驾驭移民村整体工作的能力有待于检验,移民村社会事务管理面临的难度在逐步加大。今后将在移民村建立村级社会管理服务站,成立专班,加强矛盾调处力度,努力化解移民矛盾纠纷。
二是移民村党员群众致富能力教育培训需进一步改进。要提高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能力,就必须迅速组织开展以科学种养、劳务技能、大棚种植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切实提高移民群众的致富脱贫能力。但由于移民村基层组织刚刚建立,加上培训场所狭小,培训设备不足,师资力量单薄、培训内容单一,经费投入不够等制约因素,很难
适应移民村的发展需要,如何搞好移民村的教育培训水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今后将积极邀请农业、畜牧业等方面的专家,深入移民村对移民进行培训,针对各移民户实际,选择适合该户发展的产业,切实让移民尽快富起来。
第二篇:村基层组织建设汇报
村基层组织建设汇报
一年来,板申气村在旗委、旗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工作有关精神,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来推进全年农业农村各项工程、工作的顺利完成。
一、基本情况
板申气村座落于110国道679公里处,北有呼包高速、南有京包铁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共有七个村民小组,1540户,3666人,其中少数民族325人。村内有党员37名,预备党员4名。全村总面积 18000 亩,耕地面积10459 亩,流转土地5300亩。耕地中90%为水浇地,机井60眼,变压器22台。村集体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年收入700万元,人均纯收入10500元,是市级新农村试点村。
二、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
村党委始终把党员干部素质的提升作为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心,推动村经济更快发展的关键。
一是村两委、村组干部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更深层次的领悟科学发展的实质内涵,对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等积极按要求完成。
二是把加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本着“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探索远教工作新思路,使得板申气村远程教育工作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三是深入贯彻落实“四议两公开两报告一监督”工作法,并把此工作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村务工作及时公开,民主制度得到充分发挥,让群众广泛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充分调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党群干群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的良好局面。
三、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投资90万元对我村铁路南低产田进行改造,新建10KV高压线3.5KM,配电变压器4台,建设配套水利设施,新打机井12眼。二是申请内蒙古自治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两项:申请资金50万元,建文化广场一座,占地16.5亩,主体工程竣工,绿化、亮化工程将于明年春天完工;申请资金35万元,建澡堂一座,占地110㎡,主体工程竣工,配套设施预计在明年春天完工。三是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心建设。10月份出资2万多元对远程教育中心进行重新建设,配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设备,配套桌椅。四是出资3000多元在学校门前道路铺设两条长7.5M的减速带,确保学生安全。
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效果显著
推动本村科学发展、促进村民生活水平提高是农村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落脚点。为了让村民过上富裕的新生活,村“两委”会经过考虑,制定了发展集约化农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到目前为止,流转村民土地5300多亩,多方招商引资新建蔬菜大棚41栋,建立蔬菜包装配送站,申请注册了“板申齐”商标,增加蔬菜的附加值。这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使大量村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外出务工或发展其他产业,从而大幅度增加村民收入。
随着村经济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从长远角度出发,创先争优不仅仅停留在发展经济上,更实实在在的体现在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上。今年通过“一事一议”项目,自筹资金14.1万元,申请财政资金33.5万元的文化广场主体工程已经竣工;自筹资金10.2万元,申请财政资金23万元的澡堂主体工程也已经建成。广场的绿化、亮化工程及澡堂的配套设施建设预计在明年春天完工。
五、110国道改线拓宽工程、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征地工作进展顺利。
“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积极配合上级关于高速公路拓宽改造和110国道改线工程的征地工作。板申气 “两委”班子审时度势、通力合作,积极给村民做工作,有力的配合镇政府、国土局、林业局、交通局的征地工作。
六、2011年工作规划
村党支部以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大力发展我村经济,不断的提高我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争取使广大村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1、狠抓农业项目建设,全力做好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一是整理坝南的2000亩土地,预计投资50万元,内容包括围堰平地,架电打井,铺设地埋管道或安装大型喷灌设备。二是积极争取项目,投资600万元,再建日光温室150亩,增加高效农业比例,改革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解放劳动力和安排妇女就业。三是开辟20亩试验田,试种一些新、优、名、特高效作物。探索几个高效特色新品种加以推广,改变传统种植模式。
2、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硬。
一是为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合劳务机能,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和电脑培训设备,建立一所农民培训基地,聘请专业老师授课,培育一批政治觉悟高,思想素质好,劳动技能硬,增收本领强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二是硬化村东门口至国道,东门口至二环路两段大路约1000延长米,预计投资80万元,改善车辆通行现状,提高基础建设水平。三是村内主街、主巷增减下水道,排走污水,保护路面,改良环境卫生,预计投资100万元,提高新农村容貌。
3、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110国道改线,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在我村征地,使我村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为充分利用现有的耕地面积,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种植高质、高产的农作物,加大农业收入。
第三篇:镇基层组织建设专题汇报
***镇基层组织建设专题汇报
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全县基层组织建设调研督查工作的实施方案》通知要求,***镇党委高度重视,积极开展调研走访,认真总结梳理经验和问题,现将我镇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贯彻省市县关于基层组织建设部署情况: 镇党委按照“深化整改落实年”的总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会议精神,多次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和镇村两级干部会议进行传达、学习、贯彻和落实。并于各个基层党组织签订了党建工作责任状,下发了《2015年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责任制考评办法》,下派了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建立了领导干部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进一步加强了对基层组织建设的帮助和指导。
二、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
今年,镇党委加强了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倾斜力度,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培训,不定期组织党代表进行视察检查。镇党委将拿出20万元用于加大对“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党员服务中心、党员服务站、便民服务代办点等党建项目以及党建活动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党建活动基础设施,畅通解决群众诉求渠道,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我镇今年确定的党建项目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促进农村党建发展”。镇党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增长模式,采取多种途径壮大各村的集体收入。计划到年末,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村2个,其他各村都达到2万元以上。
镇党委制定了完善的村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除村干部定期的“双述双评”外,还要不定期的到镇党委汇报工作,将近期的思想情况、工作情况、新有的想法、新产生的问题等情况如实汇报给镇党委。镇党委将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能够更好的促进村级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目前,我镇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力量配备比较完备,在全镇12个村当中,除西科村党组织书记为镇党委下派外,其余党组织书记绝大多数都有一技之长。另外,12个村均配备副书记,专门负责日常的党建工作。同时,各村都有3名后备干部,共计36名,其中有党员24人,占总数的67%。
今年,镇党委多次召开党委会议,认真研究各个基层党组织的具体情况,结合具体实际,确定了22个党建工作联系点,覆盖了12个村、5个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4个已建党组织非公企业和1个合作社,达到了党建工作全覆盖。
三、载体活动开展情况 1.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组织活动。我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委成员每人至少联系一个基层党组织,定期深入到基层党组织当中去,指导各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参与党组织的各类活动,帮助各党组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思考促进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各个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好坏,联系人是第一责任人,镇党委将此项指标做为联系人个人评先选优的指标之一,进一步确保了联系人下的去、干得好,做出些成绩。
2.开展“亮身份、践承诺、固堡垒、当先锋”活动。镇机关便民大厅设立共产党员先锋岗8个,摆放标注党员身份的桌牌14个,镇村100名党员干部全部佩戴党徽;悬挂党员示范户门牌7块,指导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亮身份、亮职责、践承诺。
3.开展镇直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联村帮户”活动。根据方案要求,机关党员干部全部深入到各村,深入到农户,了解掌握贫困户情况,并完成对接工作。全镇18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参与了此项活动,深入了解掌握了贫困户实际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帮助,折合资金累计达3.6万余元。
4.开展党员干部帮扶典型示范户活动。按活动要求,在职党员全员参与,与有实际问题需要帮助的各类典型示范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各种疑难问题。每一名在职党员、干部主动与典型示范户进行联系,每月入户均达到一次以上。在职党员、干部每次帮助和扶持典型示范户情况都有工作记录,包括工作情况、解决问题情况、采取的措施等。
5.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活动。全镇共建立党员服务站点72个,基本全部能够发挥作用。部分服务站点还自购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开通了代缴话费、电费、打字复印、代办户口、代起证明等诸多项目,更大程度上方便了群众。
6.机关转作风、为民四服务活动。为切实促进作风转变,镇党委要求全体机关干部一是认真履行职责,立足岗位,对群众的诉求热心接待,微笑服务,多用敬语;二是走进基层群众,主动上门服务,全体机关干部不定期走村访户,主动发现问题,服务群众;三是转变机关职能,优化公共服务,为群众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四是深化政务公开,推进阳光服务,利用手机、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发布政务公开信息,提高政务透明度。
7.“一走访三推动”活动。***镇党政领导平均每人每月深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1次,在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企业党建现状的基础上。截至目前,共发现并解决9个类别问题,类似企业增资扩建融资难、在建企业相关手续办理缓慢、企业生产效率低等企业经营发展难点问题6类;职工工资低、临时工未上保险等职工群众权益保障问题3类。共计13个问题,均得到了有效解决。
四、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情况:
镇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全县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实践教育活动成果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认真落实镇党委制定的“两方案一计划”,明确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人、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目前各个项目的整改工作有序进行,我镇共查摆出问题39条,制定整改措施78条,已完成整改问题32条,正在进行整改问题7条,制度建设共计划制定制度44条,其中已完成制定36条,其余8条均正在制定中。其中“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任务共制定19项专项整治任务,现已完成16项,还有3项正在整改进行中;整改任务共计20项,整改措施共计59条,目前已完成措施44条,剩余15条,涉及制度建设29条,制度均已建立,其余均属需长期坚持,正在进行整改中。我镇领导班子成员根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摆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个人整改措施,并订立了整改期限,目前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取得了一定成效。班子成员共查摆出98条问题,其中已经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的共69条,剩余29条属短期内无法看出整改成效、需长期坚持问题,均已正在整改进行中。
根据我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及群众的反馈来看,我镇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可以说总体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今后,镇党委将继续坚持纠正问题与建章立制相结合,切实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
五、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1.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存在的问题:个别支部软弱涣散,一些党员素质较低,甚至违法违纪;党员年龄结构老化、男女结构失衡、文化结构偏低;个别党组织建设工作人员政策理论水平不够高、组织协调能力不够强、农村党建工作经验欠缺;受党员发展指标限制,个别基层党组织不能发展党员;受集体经济收入影响,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经费不足;基层党组织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普遍偏低。
意见和建议: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培训平台;一定程度上限制发展党员的年龄、性别比例、文化程度比例等综合性因素,促进党组织结构优化;加强对从事组织建设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坚持发展党员总体标准,适当放宽发展党员数量;加大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做到专款专用,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提高工资福利待遇,促进工作人员积极性。
2.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存在的问题:个别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没有做到标本兼治,比如干部走读问题,个别女干部因为家里孩子小,需要照顾,不得不回去照顾家庭,因此,并没有严格按照整治要求去做;个别同志思想作风没有彻底转边,比如一些农村党员在开展和推进政府项目上,还存在着观望、不理解、不支持的情况发生;个别已整治问题有死灰复燃现象,比如随礼的陋习,虽然镇党委政府下大力度整治,但仍有个别同志仍会出席各类随礼宴请。
意见和建议:对于个别没有解决的问题,尽量采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方式方法,不能搞一刀切,不能过“左”;对于个别同志思想作风和意识形态转变方面,不是一撮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学习培训,加大教育力度;对已经整治完成的问题死灰复燃现象,需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强工作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出重拳、下猛药”,杜绝死灰复燃。
中共***镇委员会 2015年4月8日
第四篇:大元村基层组织建设汇报材料
大元村基层组织建设2012年
暨“四群”教育等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药山镇大元村 2012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发言:
一、基本情况
大元村地处药山镇南边,距药山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县城70公里。东邻半箐村,南邻荞麦地村,西邻麦坪镇,北邻药山村。辖蚂蝗沟、大坪、三家村、店子、青树子、嘟噜沟等6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996户3346人,其中农业人口3346人,劳动力111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15人。该村建有党总支1个,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 77人,其中预备党员6名、占党员总数的7.79%,少数民族党员7人,占党员总数的9.09%;其中男党员67人、女党员10 人,占党员总数的,12.99%;35岁以下的党员17名,占党员总数的22.08%,目前共有入党积极分子(不包含发展对象)6人。
全村国土面积14.28平方公里,海拔2200-3100米,年平均气温
9.5℃,年降水量262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洋芋、荞子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2246亩,人均耕地0.97亩,林地亩。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6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8.00元,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二、全年工作总体思路
2012 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是中组部提出的“基层组织建设年”,也是我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之年。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大元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工作会议精神,紧扣镇党委中心工作主线,以实施组织工作重大规划为抓手,突出重点难点,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组织工作满意度,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完成重点工作
具体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村领导班子建设。把发展基层党员、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切实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大元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集力;三是强化阵地建设,按照“硬件先行,软件配套”的总体思路,把村的阵地建设作为支部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村的活动室配备了VCD、电视机等设施设备,为更好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保障;四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我们始终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利用党员活动室,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学习,开展集体活动,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党员意识和党的方针政策、反腐倡廉教育;五是健立和逐步完善党建工作相关的簿、册、记录,为进一步规范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大元村围绕全年的工作核心,坚持以党建为龙头,有条不紊的认真做好村的各项工作。积极发挥远程教育各项功能,提高党员群众的综合素质。并建立了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远程教育有关维护、管理和培训指导工作。定期组织党员群众收看党史、党课、典型人物、科普知识等节目,充分发挥他们在维护稳定、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的作用。
四、下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服务体系。切实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引导党员在建设和谐村的进程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先进性。
2、全面推进村的各项事业。提高辖区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村民对大元村的认同感、归属感。
3、关注民生,落实党的惠民政策。村党员干部随时了解社情民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做好送温暖工作,对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困难户上门看望慰问,积极进行宣传各种惠民政策。
4、及时总结经验,促进工作创新。我支部在不断推进各项党建工作的同时,根据创建党建工作抓特色要求,认真思考,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打造学习型、干部型组织,以促进我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人畜饮水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2、基础设施有待夯实;
3、文化教育方面,群众文化素质有待提高、思想观念还须进一步转变;
4、农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5、道路交通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是:以17大精神为指南,12五规划为任务,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群众基础为动力,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结合村情实际,拟定“1234”发展思路:1紧紧围绕和谐一个主题;
2、注重干部队伍强化建设;注重打牢群众基础;
3、抓好三通工程建设;抓好村貌推进工程;巩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4、科学覆盖发展农业产业;科学养殖发展畜牧业;科学调整发展核桃产业;科学小规模大发展马铃薯淀粉精加工。
大元村党总支
2012年10月12日
第五篇:**镇石桥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
**镇石桥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石桥村地处文殊镇中心区域位置,镇政府及镇属各单位所在地在我村辖区内,全村下设6个村民小组,农户243户,共896人,计税面积2031亩,人均2.3亩。村党支部下设三个党小组,党员32人,其中男性25人,女性7人。文化结构:高中以上9人,初中16人,小学7人。年龄结构:40周岁以下14人,40周岁-55周岁8人,55周岁以上10人。村党支部、村委会共有四名干部,另有一名郊区工委下派驻村干部,平均年龄39岁,是全镇中相对较小的一个行政村。
二、基层组织建设
1、狠抓党员及村组干部的管理教育
针对我村流动党员多的现状,自镇党委党员冬训动员大会后,我村党支部及时召集支委会议,研究确定我村党员冬训时间,学习内容及具体事项,利用冬闲季节集中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部分村民代表学习党章、江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市委、市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考察团赴甘肃中部和河西地区考察的总结报告、金昌市朱王堡镇小城镇建设先进事迹、兰州市城关区拱星墩乡五星堡村集体经济发展事迹、临洮县花卉、洋芋产业的发展经验和高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经验、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及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使每位党员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全面推进和加强党的建设新的工程的伟大任务、目标和意义,同时也更进一步领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冬训期间,对能正常参加学习的党员从加强“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入手,加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另外对个别年老多病的党员进行了补课,跟踪教育。全年支部共组织召集支委会议12次,党小组会议8次,党员大会4次,集中上党课4次,其次还利用节假日组织党员召开座谈会,外出参观学习、集中学习等形式,学习观看党员先进事迹片,上门看望、慰问年老多病的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通过这些活动,调动了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在村组干部管理方面,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奖罚措施,结合镇党委、政府下达的目标责任书,村上5名干部都明确了工作职责,并全部包组开展工作,把各项指标分解到各村民小组,与村民小组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考核结果与效益工资挂钩,从而激发了村组干部的工作热情,增强了责任感。同时村党支部根据各阶段的重点工作及时召开村“两委”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逐步落实,现场办公,及时帮助村民小组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2、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落实好“一帮一”对象
去年我支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人,落实“一帮一”对象32对,把全村各方面的致富能手、专业户、农民经纪人进行重点培养,做到真正把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逐步培养成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培养的7名入党积极分子中有3名是村民小组长,2名是妇女小组长,2名是科技示范户,去年党员冬训中,拟定出了以党员干部示范户、专业户为主的帮助发展全村五大产业的党员创业工程,7名明星党员帮助7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党员帮带示范工程,评选出先进党小组一个,优秀党员4名,先进工作者4名,为全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树立了典型,同时也为年轻党员的锻炼培养创造了条件。
3切实加强党风廉正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力了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二是深入开展了“四进五化”教育活动,在群众中反响很好,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民的教育,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克服“等、靠、要”和“小富即安”的思想,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珍品、精品、旅游观光农业和畜牧养殖业。四是扎实有效地搞好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全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2003年工作回顾
1、种植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进行了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全村农作物播种面积2031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452亩,经济作物面积1460亩,其中:玉米制种950亩,其它经济作物407亩,中药材93亩,饲草面积115亩,粮、经、饲比为22:73:5。
2、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我村农民增收的亮点,小尾寒羊、波尔山羊、秦川黄牛、西门达尔牛、黑白花奶牛等逐步在我村安家落户,全村年底存栏羊1750只、牛存栏315头,同时引进俄罗斯饲草、美国苣菊、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115亩。
3农产品优质优化进一步提高,去年全村共落实优质农作物1580亩,主要包括玉米制种、蔬菜制种、果产品、中药材、优质牧草等。
4、精品、珍品引进推广成效显著。共引进新品种11个,其中:种植业3个,林果业7个、养殖业1个。
5、二、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拉动我村经济收入的主要因素,去年我村从事
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餐饮业、个体工业、服务业的总人数达198人,总收入111.86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33.8%,人均1250元。
6、其它各项工作,如植树造林、渠道建设、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卫生改厕、畜禽防疫等各项工作都完成和超额完成了镇党委、镇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2002我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小康建设“五强”村,市级文明单位,取得了全镇综合考核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四、2004年重点工作
1、继续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切实加强我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五好”支部班子建设,努力实施党员“双培双带工程”和我村党支部确定的党员“创业示范工程”和明星党员“帮带示范工程”,探索和创新我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把党的建设同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党支部领导农村小康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2、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我乡撤乡建镇、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有力时机,在配合市乡做好西气东输、嘉文、酒文公路拓宽工程的同时,积极利用我村的区域优势,做好村委会办公楼及商贸一条街建设,二组果园改建为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示范园区建设、农贸市场和石油公司标准化加油站建设。
3、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两品一游”农业,积极引进玉米、蔬菜、瓜类、豆类、花卉等杂交制种和小杂粮品种,实行品种多元化,今年,经过村党支部、村委会和驻村干部的大量工作,已经落实粮食面积205亩,经济作物1620亩,其中:玉米制种900亩,油料、大田蔬菜450亩,蔬菜制种、脱水豆、瓜类面积120亩,引进花卉12亩、试种红薯面积30亩,其他经济作物面积150亩,扩大饲草种植面积220亩,饲草面积累计达335亩,使我村2003年的产业结构粮:经:饲比调整为10:75:15。
4、加大退耕还林(草)工作力度,推动生态建设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坚持林草结合,草畜结合的方针,在积极完成退耕还林(草)任务的同时,结合市、镇有关扶持措施,重点培育壮大养殖户42户,形成一定规模,通过专业户的辐射,带动我村养殖业的全面发展。
5、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户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餐饮业、个体工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亮点。
6、继续开展“四进五化”教育工作,逐步提高全体村民的整体素质,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完成市、镇下达我村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我村“两委”会议确定的五大重点工作而不懈努力。
总之,在2004年的各项工作中,我们将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动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创建“五好”为目标,以继续开展“四进五化”教育活动为重点,狠抓全体村民的思想教育和农业科技培训,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争做全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排头兵,为实现我村经济社会的超常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