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汇报

时间:2019-05-14 17:1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汇报》。

第一篇: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汇报

近年来,××县采取有力措施,狠抓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村科技人才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因势利导,健全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队伍

1、强化领导,造浓氛围。成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人事部门负责,科技、科协、教育、劳动、农业、林业等部门参与的乡村优秀科技人才资源开发领

导工作机构。将乡村优秀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列为“人才强县”战略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县人才工作“十一五”规划。下发《××县乡村优秀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意见》,明确规定将此项工作纳入县直单位、乡镇和村(居)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年终分级督促考核。乡镇建立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开发工作站,村(居)设立联系点,明确专人负责辖区内乡村优秀科技人才的选用和管理。

2、广辟渠道,多方荐才。针对农业科技人才专业门类多、人员分布广的实际,我们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在全县15个涉农部门、20个乡镇区、717个行政村和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专业大户中开展了推荐、个人自荐活动。通过群众举荐、专家推荐、个人自荐等形式,全县共推荐出615名同志作为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预备人选。

3、坚持标准,精心筛选。做到“三优先”、“三不选”。优先选拔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紧缺性人才;优先选拔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乡土人才;优先选拔在从事的技术岗位上实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奖励的科技先进工作者。对虽有一技之长,依靠科技发了家、致了富,但政治上不要求进步、技术上封锁、保守的人不选;对社会网公益事业漠不关心,缺少奉献精神的人不选;科技含量不高、管理水平低、靠投机取巧发了财的其他杂类人员不选。通过层层发动,广泛推荐,我们从中遴选出265人作为县乡两极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其中县级100人,乡镇级165人。

二、重点管理,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1、建立完善学习培训制度。一是利用大专院校进行骨干培训。近三年来,先后投入20万多元,选送了24名优秀科技人才到湖南文理学院等高等院校进行新科技、新知识的培训,让他们及时掌握科技前沿的最新信息和成果,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二是依托县内各培训基地进行普遍轮训。按照技术门类,以县、乡党校和县农广校为阵地,对县乡两级乡村优秀科技人才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轮训。三是利用各学会组织进行研讨交流。我县现有农学、林学、柑橘、茶叶、高山蔬菜、马头羊等学会组织19个。这些学会组织内联本地拔尖人才、外接国家及省、市、县相关专家,学术交流活跃,研究领域广泛,每年定期向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发布科技信息,指导他们进行推广应用。

2、建立完善目标管理制度。对乡村优秀科技人才,根据其岗位和专业特点,分别制定任期目标责任制,落实工作任务。确定一个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落实2—3个应用、推广项目,联系3—5个专业大户,兴起一方“特色经济”,并将任期目标分解成年度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乡镇党委分别与他们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和年度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

3、建立完善考核督查制度。任期目标确定后,我们从考核、督查入手,加强对他们的跟踪管理。一是坚持实绩报告制度。要求乡村优秀科技人才每季度向县委组织部送交一份工作实绩报告表,以便于管理部门及时把握他们的工作动态。二是坚持座谈走访制度。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关管理部门每年召开两次座谈会,定期了解乡村优秀科技人才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坚持考核考察制度。每半年组织力量对乡村优秀科技人才思想政治、科研成果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每三年进行一次综合性考察,并将考核考察结果存入本人档案,作为任用或“继续管理”的依据。对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或在农业技术上有重大发明创造的乡村优秀科技人才予以重奖。近年来,县里每年都隆重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乡村优秀科技人才,给受到表彰的对象每人发奖金1万元。

三、搭建舞台,发挥乡村优秀科技人才作用

1、发挥骨干带头作用。我们把选拔管理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工作同服务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抓住村组干部交叉兼职这个契机,把那些条件成熟的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及时提拔进入村领导班子。近三年来,全县200多名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在村“两委”班子中任职,其中192名担任村支书,有效地提高了基层班子带领群众科技致富的能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2、发挥技术辐射作用。近年来,我们以乡村优秀科技人才为骨干,建立了

柑橘、马头羊、药材、养猪、养鸡等新技术、新品种开发示范点42个,建立了高效农业示范区20个,发展科技试点带头户近3万户。通过他们的科技示范和辐射,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及时得到了推广应用,加快了高效农业发展的步伐。

3、发挥服务群众作用。我们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号召和支持乡村优秀科技人才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带动群众共建共享新农村。此外,我们还首建常德市县级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市场,每年举办一次县级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市场交流会,引导乡村优秀科技人才有序流动,为他们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搭建舞台。

第二篇:如何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调研报告

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情报室

成果办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促进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全面推进新世纪人才工程,是为实现我州经济腾飞提供人才保证的必要措施。相对于全省人才队伍建设,我州人才队伍更为明显地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素质不高等问题,特别是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创业创新的高层次人才普遍匮乏,严重制约着海西经济提升后劲和竞争力。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始终坚持把将人才作为新的增长点,努力以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依托,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带动点,集中力量,大力创新,在某些领域取得突破,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强力推进我州具有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事业的发展。

一、我州人才队伍的现状

(一)学历结构

全州机关单位中硕士研究生8人,研究生139人,占机关人员总数的3.94%;大学本科1644人,占机关人员总数的44.04%;大学专科1502人,占机关人员总数的40.24%;中专270人,占机关人员总数的7.23%;高中及以下的170人,占机关人员总数的4.55%。

全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研究生6人,占参照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1.28%;大学本科145人,占参照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30.98%;大学专科255人,占参照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54.49%;中专43人,占参照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9.19%;高中及以下19人,占参照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4.06%。

全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单位中研究生5人,占群团参照单位人员总数的8.77%;大学本科27人,占群团参照单位人员总数的47.37%;大学专科21人,占群团参照单位人员总数的36.84%;中专、高中及以下4人,占群团参照单位人员总数的7.02%。

(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结构

全州事业单位中,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739人(其中在管理岗位工作的138人,具有职业资格的2519人)。按专业技术职务分:高级职务856人(正高级职务17人),中级职务3717人,初级职务2754人,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66人;按专业类别分:工程技术人才599人,其中高级51人,中级280人,初级261人;农业技术人才652人,其中高级34人(正高1人),中级325人,初级285人;卫生技术人才1644人,其中高级155人(正高13人),中级663人,初级823人;教学人才3739人,其中高级565人,中级2072人,初级1085人;其它专业技术人才859人,其中高级51

人(正高3人),中级429人,初级300人。

(三)培训情况

全州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中参加培训的458人,其中州级133人,县级291人,乡镇34人;全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培训的3025人。其中州级418人,县级1840人,乡镇767人,占全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的40.53%。

全州企业单位中管理人才参加培训的21人,其中州级12人,县级9人,占全州企业单位管理人才的10.66%。全州企业单位中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培训的35人,其中州级4人,县级31人,占全州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的9.54%。

二、我州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几年来,我州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对外合作、专家学者任职挂职、高级人才技术入股等形式引进了一批高级人才缓解了海西人才严重不足问题,培育了一批科技型企业,提高了我州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目前从我州人才资源现状分析来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高层次科技人才总量少,制约产业升级发展 海西作为青海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人才的制约。一方面地域面积较大,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少,本土人才供应能力不足;另一方面项目聚集少,产业规模小,难以吸引更多才智。从区域分布看,中高级人才主要集中在州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基层人才严重缺乏,县、乡(镇)

两级人才严重缺乏,形成了人才积压浪费与短缺并存的不合理现象。从专业结构看,党政管理、师范、卫生类专业居多;农牧业、企业管理、电子、信息、法律等专业较少。从行业分布看,从事教育、卫生行业的居多,从事农业、工业、经济技术方面的较少。从素质结构看,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少,普通人才多,科技带头人,项目带头人极其紧缺,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捉襟见肘,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中懂经营、会管理,能够驾驭市场经济的“决策性”人才相对较少,高层次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海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人才区域分布、专业、行业不平衡,制约了海西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求产业不断扩大升级,我州推动产业升级的高层次人才需求旺盛但供给严重不足。

(二)高层次人才队伍优势作用发挥不明显

高层次人才对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一个高层次人才可以带动一个人才群体;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可以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近几年来,我州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自主创新,培育了一批科研项目,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示范基地,但是为数不多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未能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科研成果未能在全州范围内转化成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原因在于人才队伍结构没有呈现良好的梯队建设态势,高层次人才引进少,培养又没跟

上,人才结构、产业链接之间出现严重的断层和脱节。

(三)本土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

全州每年有近千名学生考入高等院校,而选择回海西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00人左右,年外流率在80%以上。全州从流进流出人才素质比较来看,流出的绝大多数是专业技术骨干或有较高能力的领导人才,作为人才重要来源的本地输送、培养的高等院校毕业生“返乡”率很低,造成高素质后备人才“断流”。同时,随着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引进的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具有中高级职称或各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等方面的人才,通过调动、辞职等方式外流,且有一人外流,相互带动的“传、帮、带”现象,人才外流呈上升态势。各类人才在地区内也呈现由下向上逆向流动的趋势,越是需要专业人才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越少,高素质专业技术干部更少。

(四)用人机制和政策措施上的不灵活,使现有人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科学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和科学公正的人才评价机制尚未形成,距离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充满生机与活力、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使一些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人才地方所有、单位所有的管理理念依然存在,导致人才资源共享、开发效率偏低。

(五)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作用发挥有限,不能很好

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人才市场发育不全,市场配置人才的功能未充分发挥,目前海西除州人才交流中心和都兰县人才交流中心外,其他各市县行委人才市场虽已挂牌,但均无编制及人员,且其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制度和设施比较落后,功能不完善,人才市场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管理和发展落后于客观要求,表现为未建立人才市场的信息系统,包括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处理、信息反馈等。市场渠道不畅,人才市场受机关、事业单位增人计划的限制,人才很难合理、有序地流动。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以人才理念为牵引,坚持从实践做起,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体系。

1.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如今人才流动呈现双向选择形势,地区选择人才,人才也可以选择地区。因此,我们要撇弃以前的“拿来主义”,发挥好灵活引进人才的优势,通过实行“人才驿站”和“候鸟政策”,使各类人才在不受户籍等条件的限制下充分发挥聪明才干,达到对人才的最佳利用和效能的最大发挥。

2.要深入调查,搞好人才需求指数预测。以重点骨干企业、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为载体,以引进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会同科技局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

联系与沟通,及时掌握各单位需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引进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3.要通盘筹划,建立稳定长效的用人机制。人事部门要把引进人才,特别是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抽调专人会同科技局等相关部门深入到州内企业、科研单位等进行人才政策宣传,人才需求调查,并组织企业、机构参加项目成果交易会和高级人才招聘会,帮助他们开辟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和实用型人才引进的“直达通道”,建立“来去自由、柔性流动、专兼结合”的用人机制,切实做好我州人才引进工作。

4.要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通过学术梯队建设,团队吸纳项目资助或鼓励自由探索,选送到国内外重点大学、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究等方式,加大对学科带头人的支持和培养力度,提高学科带头人跟踪学术前沿的能力。同时,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大师,要下大力气进行引进。

5.要良性循环,打造人才“蓄水池”。产业集聚导致人才集聚,人才集聚加速产业集聚,从而产生共生效应与乘数效应。我州是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并重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产业化需要强大的人才作为后备。因此,要在已经取得的成果上,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树立“用产业聚集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事业留住人才”的理念,打造好我州人

才“蓄水池”。

(二)从抓好服务保障做起,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的工作生活环境。

1.要切实为人才施展才干搭建平台。在给予人才优厚待遇的同时,应更注重因才选岗,因地制宜,努力发挥每个人才的业务特长,使其具有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广阔空间和肥沃土壤。因此,要努力在人才有事业可做上下功夫,杜绝因图虚名,为引进而引进,一旦引进又束之高阁、不闻不问的现象。要积极组织他们与企业项目进行技术对接,吸收他们参加我州发展战略规划的研制、新产品的开发和重点技术、重点项目、重点课题的可行性研究等重大活动,倾听他们对加快我州经济发展及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2.要大力倡导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宣传人才引进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涌现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先进事迹,倡导鼓励团结、创新、向上的科研精神,对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广泛开展“重才爱才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三)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地区人才队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紧紧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实际,突出事业激励、物质激励、情感激励,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营造地区人才队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1、突出事业激励,以优化创业环境培育人才 一是创新人才创业载体。立足本地区实际,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部署,积极构建有效的人才创业载体,把人才创业的内在动力和政策扶持的外在推力有机结合起来,依托“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示范工程、科技富民工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和科技特派员项目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在地区特色产业、农业、工业、节能减排等领域聚集并发挥各级各类优秀人才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项目的示范推广力度,努力实现“实施一个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批农户,致富一方农民”的目标,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好事业、帮助人才干成事业的创业氛围。二是塔建人才培养平台。采取送出去培训锻炼和引进智力项目相结合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各类优秀骨干人才的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科研攻关能力。

2、强化物质激励,以优化政策环境吸引人才

一是完善配套制度激励人才。制定出台政策,鼓励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做到智力资源资本化,努力实现一流人才以一流业绩赢得一流报酬。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引进

人才。出台引进人才政策措施,设立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基金,每年组团赴内地高校引进地区的急需人才和紧缺人才。三是加大力度奖励人才。新修订的《海西州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设立了重大贡献奖和对外合作交流奖,每年评选一次,重大贡献奖奖金30万元,对外合作交流奖奖金5万元,科学技术进步奖奖金一等奖每项6万元,二等奖每项4万元,三等奖每项2万元。通过开展科技奖励,使各类优秀人才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和专业技术成果,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受尊重。

3、注重情感激励,以优化社会环境关爱人才

重视精神激励和感情投资,大力提倡敬业精神,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和报道社会上涌现出来的各类优秀人才、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增强各类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的成就感。采取通报表扬、会议表彰、文件命名和给予一定的荣誉称号等形式,激励高层次人才、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弘扬各类人才的创业精神、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开展各级领导干部与各级各类人才结对子活动,交流思想,掌握情况,积极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人才营造一种亲情氛围。

4、是要注重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 约束与激励是有机结合、缺一不可的,约束机制包括系统、科学的规章

制度、完善的责任制度和严格规范的业绩考核制度等。要通过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提倡竞争上岗,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人才的有序流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形成职业竞争压力。

第三篇:科技人才工作汇报 压缩

六、地区科技局

地区科技局始终坚持创新人才是推动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第一核心要素资源和源泉的理念,不断创新科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通过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实施、科技奖励制度深化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争取国家、自治区经费2484万元。通过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加快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2012年以来累计下派科技特派员2238名,实施创新创业项目163项,带动农户10万余户,创造经济效益2亿多元。通过创新人才项目实施,加快优秀创新人才培养,2013—2015年推荐自治区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立项项目21项,争取经费支持104万元。通过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众创基地,加快新型创新服务人才培养,通过评审备案为自治区众创空间1家、自治区星创天地1家,入驻创业团队数13家、入驻小微企32家,孵化培养新型创业人才50余人。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平台,挖掘发现创新人才;通过科技园区,高度聚集创新人才;通过知识产权工作,合法保护专利权人权益,截止2015年底,全地区实施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项目121项,主要研发示范推广发人员5120人/次,获得自治区科技成果49项。2011-2015年,获得国家授权的各类专利943件,其中,发明专利91件、实用新型679件、外观设计173件。

第四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汇报材料

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近年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总公司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完善人才队伍管理,以“重培养、强引进、调结构、抓激励”为主要思路,紧紧抓住吸引、引进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实行战略性人力资源发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通过各种方式加快科研技术人才成长。

下面,我就院人力资源及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人力资源概况

(一)院整体人力资源情况

院现有职工X余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职工总人数的70%,博士生X名,研究生X名,硕士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X%。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职工近100人,占全体职工人数X左右。院行业专业人才齐全,拥有教授级高工、高级工程师、建筑师X余人,工程师、建筑师X余人,中级以上职称人数比列超过X%。省管专家1人;国家级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一、二级注册建筑师、国家一、二级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会计师、翻译等50余人,注册技术人员比列达到总人数的25%。

(二)科研人员情况

我院从事科研人员近X人,主要集中在从事建筑结构、地基、建材、建筑节能等方面研究的五大检测研究所。科研人员中硕士 以上学历20余人,博士学历3人,其余大部分为本科学历。职称方面教授级高工4人,高级工程师、建筑师40余人。

二、薪酬制度

(一)基本薪酬:

主要由基本薪、学历薪、职称薪、职务薪和院龄薪构成。在薪酬结构上既从基本薪和院龄薪上来保持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公平,又在学历薪、职称薪方面体现个人价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二)注册奖励:

为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国家注册执业职格考试,院对员工考取获得各级注册证书分别实行一次性奖励和长期津贴。

(三)绩效奖励:

科研人员绩效采取与项目、课题挂钩的机制,实行按贡献提成的方式对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对于科研人员的业绩考核上一是从科研本身取得的实际成绩、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等量化角度去评价。二是从科研成果的各方面效益、价值等宏观方面去评估,从客观上准确评估单个科研成果在整个科研领域和企业发展领域中的积极和影响作用,注重深度挖掘科研的影响力和长远价值。通过绩效的奖励,使人力资源能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促进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提升,逐渐建立更加完善适合科研不断发展的激励机制。

三、科研人才培养

对于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我们主要注重“四个能力”、采用 “五种方式”。

“四个能力”——一是科技研究开展能力,包括开展有关专业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对科研方向的确定、计划、研究和完成能力,以及熟悉科研工作行业发展趋势和判断的能力;二是科研攻关能力,包括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完成重大项目能力;三是领导带头能力,包括对项目的管理、策划、控制能力,以及管理、领导科研人才的能力;四是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包装、宣传的能力。

“五种方式”

(一)师带徒模式——建立“师带徒”等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做好“传、帮、带”等制度建设,利用内部讲课、演示、试验等各种方式在日常工作中增加对青年人才的培育。

(二)参会模式——积极推荐科研人才参加国家建设部、科技部、科技协会、中国建科院等权威机构举办的各种研讨会,参加中国建筑系统举办的各类人才教育。

(三)“引进来”、“走出去”——通过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引进部分社会人才,充实院科技人才力量,每年定期邀请清华大学等高校专家到院授课,吸取外部养分,积极将院的青年骨干人才送出去,输送到重庆大学等国内和国外重点建筑类院校深造。

(四)举办培训班——每年定期举办检测、试验等培训班,以考试来增强考核力度,激励技术人员学习深造,将考、学、用紧密结合,考核与考试“双考”结合。

(五)与高校合作——与高校联合在院开办硕士进修班。针 对院科研技术人才成长的需要,院准备积极与国家部分重点院校合作,利用高校资源对院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采取专业深造、岗位锻炼、理论学习相互结合、整体提高的方式,力图建立科研技术人才批量成长的培养机制。

四、科研人才职业发展

主要将人员的职业规划和全院的发展规划、配备计划、晋升规划系统的联系起来,根据员工的职业兴趣、职业目标、职业发展阶段和职业生涯锚等个人特点,有目标、有计划地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进行职业咨询、指导、设计等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以不断探索建立人尽其用、人尽其才、人企双赢的职业生涯发展模式。

(一)对有上进心、乐于学习、积极进取的新入职大学生进行系统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部门技术骨干、业务骨干。

(二)对院现有的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普通员工进行针对性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各职能部门的中坚力量。

(三)对能够担当一般和较大项目和课题负责人、带头人进行压力式培养。培养他们指导和带领下属展开课题研究、编制整个研究计划,并逐步实施开展等各种领导能力。促使他们积极带领技术团队展开对重大课题和项目或者项目难点的突破,并能取得实际成绩,有计划、有目标、有控制地指挥课题工作开展。

五、科研人才考核

一般而言,我院根据内部分工的不同,对于人员的考核方法也不同,我院坚持“提高、公正、发展”的原则,根据员工对于 院所作出的贡献作为考核的依据。对于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计划主要从员工的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他们在工作中的优缺点进行策定。考核主要通过员工比较法、关键事件法、工作成绩评估、贡献价值等评估方式对考核内容陈述,注重关键环节的数据分析和量化评估,进一步将评估内容明确化和细致化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估:

(一)课题数量与质量——根据每年项目、课题的完成情况,完成的课题和项目中省部级以上课题的比例大小,创新能力、行业或领域科技创新的影响程度以及科研诚信和职业道德等进行绩效评估。

(二)课题成果应用——根据完成课题和项目的成果应用情况,成果被国家、政府的采用情况;获得的社会效益、对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大小、对行业的指导意义和影响评估等。

(三)专利开展情况——根据开展的专利是否获得受理,若获得受理,专利是否给院带来经济效益,是否具有社会效益,是否带来积极的品牌影响力。

(四)标准编制情况——根据每年参与了多少国家和地方行业标准编制,编制的进度及完成情况;是否独立或带领团队作出了重大科研工作突破和贡献;在科研创新、人才带培等方面是否取得实际成绩等。

(五)论文及专著——根据科研人员是否在权威刊物上发表了具有重要价值的专业论文和专著。这些数据主要通过年终的科研完成情况对科研人才一年或 者一定期限内的基本工作进行评估,同时延长评估的周期,注重科研成绩在整个科研发展大周期中的影响和结构性的作用。从而更多地体现短期科研工作在科研发展阶段中的长期性影响和作用。

六、科研人才发展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尤其对于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来说,人才更是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我院不断制定完善一系列有助于人才发展、成长的政策和措施,比如常年实行“师带徒”,制定出台科研奖励办法,根据需要制定每年的人才培训计划等。

(二)组织保障

为了创造科研人才成长的良好土壤,院将人才发展作为与生产同等重要的工作之一。每年在全院工作计划中把如何加快人才培养、做好人才工作作为全年的重要工作目标,并在日常工作中将人才引进、培养同全院的长远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短期的战术性人力资源规划和中、长期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三)引进保障

随着院整体规模的扩大和发展质量的更高要求,院对于高层次人才需求体现得较为明显。为此,我们加大对高校学生的引进力度,每年从高校引进X名名牌院校学生,重点以硕士为主。同时以提高薪酬待遇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和能独当一面具有丰富工作经 验的高、精、尖人才。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促进科研人才结构的调整,逐步向专业化、职业化的科研人才过渡。

(四)资金保障

人才培养除了在组织和政策上给予充分保障之外,更离不开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对于人才发展的资金保障,院每年在进行人才培训计划制定的同时制定了人才培养资金的预算,以保障培训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同时,不断提高人才学历、职称、职业资格等在薪酬中的比例,进一步体现知识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广大员工不断深造,提高理论水平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素质。

据近两年的人才培养费用估算,平均每年用于开展人才培养等相关的费用近X元,全院职工每年平均培训费用达到每人X元。而今后随着院职工不断年轻化的趋势和学历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一步,院在这一方面的费用预算将会大幅增加。

通过最近几年我院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投入和重视,人才对我院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但是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我院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其他科研院所相比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1、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紧缺

由于院部各项工作的持续发展,各所均出现人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缺乏能独挡一面、专业技术扎实全面又善于经营的项目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检测、设计、监理、咨询等高素质人才普遍缺乏;建筑行业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使我们的各项资质升级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撑,严重制约了我院各项事业的发展壮大。

2、科技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 阶梯式的人才发展是企业稳定发展之根本,虽然从2009年开始,院每年均要引进X人左右的各类专业人才,促进了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调整,但人才培养需要时间,中高层科研管理人才和项目建设等专业人才缺失明显,人才断层现象十分严重。

3、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体系不够健全

我院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与队伍建设理念,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基础工作较薄弱,管理职能不够规范、系统和制度化,对于我院科研人才方面更是缺乏专业的体系和制度,造成科技人才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4、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是经营管理考核制度不够健全,缺乏科学的考核竞争机制;二是相对缺乏制度化的人才培养管理办法;三是收入分配等与科技人才的工作业绩关联性不强,没能充分发挥薪酬分配、企业福利职能的激励效用,对于院发展稀缺的人才引进难,部分人才流失状况没能得到有效控制。

第五篇: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近年来,**农科院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和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牢固树立“科研立院”、“人才强院”理念,以服务**农业经济发展为目标,下大力气强化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创业环境和制度环境,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强化培养,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为了盘活人才储量,提升人才素质,我们多年如一日,坚持周五业务学习日不动摇,充分利用所内、所外两种资源,聘请**余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组织所内专家开办业务讲座**余期。同时,鼓励科技人员到高等学府深造,对于攻读硕士以上学位,并自愿毕业后回我院工作的科技人员,报销一半学费;对于参加本科学历教育的科技人员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近年来,我院共有**人完成了专升本学历教育,有**人在读硕士学位,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达到了**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

二、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人才创业环境。

在科研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投

资**万元购置作物育种仪器,建成了生物技术实验室;投资**余万元,建成了包括重点实验室、低温种质资源贮藏库等重点科研设施建设在内的科技服务楼;投资**余万元在海南省三亚市建成占地**亩的长期作物育种基地。同时,在五县一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办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村一线,指导农业生产,加快了新品种的推广步伐,加速了新技术的普及应用。

三、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人才制度环境。

为了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我们推行了课题主持人负责制,让课题主持人自主制定课题研究计划,自主选择课题组成员,自主决定项目资金使用,强化了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出人才、出成果的内在机制。同时,制定出台了《科研奖励办法》,对取得成果,审定品种及在推广工作中作出成绩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树立了有为有才位的良好导向,极大地鼓舞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目前,我所工作在职研究员**人,副研究员**人,助理研究员**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人,河南省优秀专家**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人,形成了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

人才队伍的坚强有力带动了农业科研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我所共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项、三等奖**项。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农作物新品种**个,其中国家审定品种**个。2006年首颗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搭载了我院选育的3个品种遨游太空,必将使我院花生新品种选育工作迈向新的台阶。我院选育的濮麦、濮单玉米及花生、大豆等系列品种在我市占新品种推广面积的**%以上,在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万亩,带动了产区农民增收**亿多元,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支撑作用充分体现。

党的十七大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决心以这次人才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人才服务意识,提高人才服务水平。一是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科技人员参加学术交流会、科技研讨会。二是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科研手段,优化科研人员创业环境。三是对作出突出贡献科技人员提高奖励标准,增加奖励幅度。力争在“十一五”末,形成以科研骨干为主体,专业人才和科研辅助人员相配套,优势互补、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紧密型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下载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互联网时代银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探讨

    互联网时代银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探讨 摘要:就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传统银行科技人才队伍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银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陕政办发 〔2011〕82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

    长宁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长宁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长宁县政府副县长 赵 波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技术创新和知......

    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实践证明,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

    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陈钰 单位: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工艺研究所 邮编:124000 关键词:创新 科技 五子棋 摘要:科研单位发展的基础在于技术的创新,而技术创新......

    乡宁县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科技)

    乡宁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继续深入推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调查问卷

    附件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调查问卷第一部分1. 贵单位所在地:□A.南宁□B.柳州□C.桂林□D.梧州□E.北海□F.防城港□G.钦州 □H.贵港□I.玉林□J.百色□K.贺州□......

    06北海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研究与对策

    北海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研究与对策北海市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调研(科技局部分)蓝庆毅(北海市科技局广西北海 536000)[摘 要]本文对北海高新区、北海科研机构的科技人才队伍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