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电影《钱学森》有感
《钱学森》观后感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姓名:尚伟鹏
学号:
09030611
1观电影《钱学森》有感
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他的事迹为广大国人所熟知。近期上映的电影《钱学森》重现了这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传奇的一生,是一部客观感人的传记题材电影。下面结合影片剧情的发展阐述我的观点。
影片剧情正式开始于1947年钱学森在上海兰心大剧院蒋英个人演唱会后向蒋英求婚的情节。钱学森将蒋英幼时照片带在身边,一句“家里人”感动了这位上海滩的歌唱大明星,让艺术事业处于巅峰状态的蒋英甘愿随他去美国。“家里人”不是乱说的,钱、蒋二人的父亲钱均甫和蒋百里是旧时密友,钱学森是钱家独子,蒋家曾将三女儿蒋英过继给钱家,所以钱学森是比蒋英大8岁的哥哥,两人青梅竹马最终喜结连理。这种爱情是基于长时间亲密的感情基础上建立的,牢不可破,也是钱、蒋夫妻两62年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加州举行晚宴时钱学森弹奏钢琴、蒋英高歌的情景羡煞所有观众,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钱学森浪漫的一面。而“超音速飞行之父”冯·卡门教授的“他早已脱离了门生的身份,他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做得很好„„毫无疑问,他一定会在学术上超过我”足以证明钱学森是一个奇才。
影片花了不少情节描述钱学森在美国被软禁时的生活及心理活动,充分表现出钱学森夫妇的爱国情怀。在蒋英探监的最后,钱深沉的一句“我爱你”,蒋含泪回应“我也爱你”,这个情节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知道他们是因为都有着一颗爱国报国之心才彼此深爱着对方,单纯地因为对方的才华和彼此的呵护是无法产生如此的大爱的,而有家不能回的心情确实是一种锥心的痛。
当罗友来(历史原型郭永怀)打给钱学森的电话里传来梅斯塔纳的交响乐《我的祖国》时,爱国之情激发了钱学森的科研热情,尽管处于软禁之中,1951年至1954年历时三年夜以继日的研究成就了伟大的科学著作《工程控制论》。正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大搞建设的良好形势使得中国人钱学森兴奋不已,认识到自我价值能够在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中得以实现,科研潜力完全爆发,才让这天才科学家攀登至更高的巅峰。
回到祖国的钱学森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创建新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自不必说,聂帅的“朝鲜战争把我们的家底打光了,但是,我们会竭尽全力满足你的要求„„”更加坚定了钱学森艰苦奋斗、报效祖国的决心。结合后面的剧情我们可以体会到建国初期人民无限的建设热情,见证国家集中人民力量大搞建设的那一个时代的烙印,用普观天下的视角看,钱学森也是所有饱含热情的建设者中的一份子。
编剧将这样两个细节搬上了荧幕:1.导弹研究中,钱学森在讲解一个问题时,一科研人员完全不懂,钱学森又重新从头讲解,对于毫无基础的张工农也承诺可以随时答疑;而在加州理工大学时,一美国学生因不懂三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就受到他严厉的批评。对比两个情景,钱学森对待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态度截然不同,可以此从侧面论证钱学森一直都要将自己平生所学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2.钱学森偶然发现唱西洋歌剧的蒋英学唱京剧昆曲,蒋英解释自己汉语咬字不清,回国后应唱祖国的歌剧。这两个细节事情虽小,却实实在在地影射出夫妇二人骨子里的爱国之情。第二个细节更是触发了钱学森根据国情调整研发系统的灵感。
“我曾经发誓,一定要用我的学识改变中国人的命运”是钱学森的豪言壮语,“手上没有剑,和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是钱学森对待核武的态度。他的话铿锵有力,他的话掷地有声,他的话绝非妄语!
要兑现这些豪言壮语,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电影演绎了钱学森在长征系列火箭和核导弹研发过程中的工作情况,其中长征二号的发射遭遇失败,须知火箭发射是当时中国的头等大事,而钱学森的内心并无丝毫挫折感,而是积极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心理素质,只有精神境界达到一定高度时,才能做到宠辱不惊,才能时刻保持乐观、始终让正面情绪支配自己的行动。
在东风二号事故分析会上,张工农准确地分析出了事故原因,对钱学森启示很大:“在我们创造奇迹的事业上,虽然没有那么一大批名牌大学毕业的科学家,但是我们真的有着一批信仰坚定、愿意为共和国国防事业付出终身的理想主义者,我现在信心很大啊!”诚然,张工农本是一位战士,但没过多久就成了科学家,正是因为他有着坚定的信念才有此迅速而华丽的转身。不是钱学森能创造奇迹,而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坚定信仰创造了奇迹,信念决定目标,目标决定行动,人的区别不在于其他,就在于各自的信念是否崇高!
后来有一群普通战士要一睹钱大科学家的风采,人民的崇拜是对钱学森最大的鼓舞,也是对他的工作、成就最大的肯定。就在此时,喜悦并没有冲昏钱学森的头脑,泪水和笑容同时出现在他的脸上,浮现在他脑里的是他离开美国前一天时的老师冯·卡门教授,教授推心置腹:“你已经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我以你为荣!”多年后的成功的钱学森仍不能忘记敬爱的老师,不能忘记老师对自己的鼓励。虽然技术有国界,但是科学无国界、教育无国界、情谊无国界!
影片的最后,当耄耋之年的钱学森因拖累蒋英的歌唱事业向妻子道歉时,蒋英借用丘吉尔母亲的例子,并表达自己的心声:“我们这个国家,可以没有像蒋英这样的歌唱家,但是不能缺少像钱学森那样的科学家。我愿意为此,做出牺牲,这不是遗憾,这叫光荣!”
病床上98岁的钱学森说:“我认为,人,不但要有科学技术,而且还要文化、艺术„„跟、音乐。”这句话强调了文化艺术的重要性,而最后的“音乐”是停顿许久之后说出的,将音乐与文化、艺术并列,我认为,不是因为年老而不讲逻辑随意说出的,而是出于对妻子的无限愧疚„„
这部影片开头和结尾的主角是蒋英,影片虽然名叫“钱学森”,但是蒋英的戏份毫不逊色,钱、蒋二人的命运被牢牢地系在一起。看过《钱学森》的人应该都会被二人的爱情感动,羡慕和泪水是他们爱情带给我的礼物,让我明白何为真正的爱情。虽然世间有很多白头偕老的夫妻,但是真正完全磨合的能有几对?钱学森夫妇从小生活在一起,想法和见解都差异不大,故能互相理解,即使后来一个搞科学一个搞艺术。我认为,将此夫妇定义为武侠小说中所说的“神仙眷侣”毫不过分。
众所周知,《钱学森》是在钱学森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前后拍摄完成的,但是有几人知道就当这部电影公映前一个月,与钱学森携手一生的伟大女性——蒋英,于2012年2月5日去世。夫妻二人的完美人生将会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什么是好的电影?华丽的场景?炫目的特效?搞怪的言行?《钱学森》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每一个情节都是经典,每一句台词都很精辟,每一个人物都很饱满。尽管不乏网友批评作为传记电影,平铺直叙是一大忌,但我要说,这就是生活,平平淡淡在是真,于平凡中见不平凡,于无声处听惊雷,钱学森夫妇的一生就是这样既平凡又传奇的完美人生!
第二篇:观电影钱学森有感
观电影《钱学森》后有感
下午,按照学校的预先安排,在县影剧院看了电影《钱学森》。开始时片头走得快,只注意到陈坤主演,黄建新执导,连漂亮的钱老夫人蒋英是谁演的也不知道
在影剧院看电影和网上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剧场的灯光一灭,大厅顿时灰暗,像进入了没有月光的晚上。宽长的影布上现出画面,音乐响起,把人带入艺术的氛围。轰隆一声巨响,火箭从高高的发射台上插入云霄,犹如我旁边的墙壁倒塌一般,我的心跟着震颤。画面,音效的质感太强了,震撼人心,怪不得热恋中的人儿不惜花钱买票到电影院中消费,那是不一样的艺术享受啊。
陈坤的明星范十足,白面书生,脸型稍长,面孔冷峻,气质形象没得说,岂能一个“佳”字了得。饰演钱夫人的女角色更是是如花似玉,面容姣好,让我的眼睛绝无挑剔之处。只是我潜意识里的像钱老这样中西贯通的天才科学家,应是比较沉稳、内敛,比较有内涵,个人感情方面并不喜张扬的形象。故事一开始很浪漫:蒋英在上海某个剧院开个人演唱会,粉丝很多。一曲完毕下台来受到围堵,而此时这位佳人往前面一瞟,望见了梦中的白马王子。远在大洋彼岸的钱学森抛开繁忙的工作,专程观看女友的第一场演出。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跟我走吧。没有夸奖她的演艺水平,没有过多的热情。看得出男生把所有的热情都埋在了心底。女友说刚从欧洲回来,下面还有很多演出,但年轻后生只有一句话,跟我走吧,紧紧拽住了女友的手。然后蒋英就义无返顾地随着男友踏上了美国的土地。真是“跟我走吧,马上就出发”。我没有看过钱学森更多的传记,只觉得这个故事太浪漫了,太吸引人的眼球啦。若说蒋英学的是艺术,骨髓里有浪漫的因子,这个故事发生的有因缘,那么我有点不相信,同样的故事会发生在钱学森身上,却有些不敢相信。可能是钱学森受了多年的美国教育,其生活方式多已西化,像这样对女生大胆追求示爱本来就很很正常。总之,这么严肃的一个题
材的电影,看起来很有时代感。加入了钱氏夫妇年轻时爱情的花朵,让人的眼睛变得很轻松,很美好。这和我去年看过的几部反映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几部电视剧感受是不一样的。(也包括两弹一星邓稼先、钱学森的)
对钱学森的爱国精神,令我感动。当年年仅35岁的他已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在美国有房有车,有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幸福的家庭。他的生活该是多么优裕。更重要的是那儿有他的事业,他在美国的军界、科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已是名动世界的火箭专家。当得知他回国的讯息时,他的老师冯·卡门先生,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先生极力恳请他留下,为美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杜布里奇把形式分析的一清二楚,言辞恳切。说回到中国能做什么,当时的中国航天科技一片空白,在那个刚刚诞生不久的建立在农耕社会基础上的新中国,他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你在那儿种苹果吗?”这一个看似幽默的诘问其实何尝不是当时的事实,相信勤于了解祖国新闻的钱学森不会不知道。他的回答很平淡:“如果我什么也做不了,愿意种苹果树。”钱学森的报国情怀是多么的真挚,他回国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决,哪怕是忍痛割爱离开了他挚爱的科技事业,被美国移民局软禁了五年之后,都没有动摇回国的信念。我想,钱学森幼年肯定受过传统的中国文化的教育,他的祖父或父亲一定把爱国的中国最传统最优秀的文化知识搬移到了他的骨子里,否则他的意志哪有那般坚定,宁死不屈。这是胸怀坦荡、高风亮节、宁折不弯、誓死报国的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品格在钱学森身上的映现。联想到前几年电视报纸上的报道,说好多中国的优秀外出留学人才学成后不愿归来,说中国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没有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说白了,都是些借口,无非是贪恋国外的优越的物质生活,不愿为报效祖国忍受一丁点的委屈。如果让他们面对钱学森,肯定无语。更重要的是,5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有几个受过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骨子里就没有中国文化的血液,让他们怎么发自内心的爱国?
多年以后,当钱学森躺在酒泉发射基地的一间小土块房子里仰望着矗立在发射台上的东方号导弹时,想起临回国时老师说过的话,不禁喃喃自语:老师,这就是我种的苹果树。此时他的心里应是百味杂陈,他终于实现了报效祖国的夙愿。
人才,真正的人才都哪儿都是也应该成为受人尊敬的人。人才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连钱老的老师冯·卡门先生都说,让这么一个科技天才回国,就等于让中国有了与西方大国相抗衡的力量。冯曾说,钱虽是我的学生,但若背叛美国,那就是我的敌人。这句话固然反映了冯·卡门先生的爱国情感,当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他对人才的重视。美国海军次长的话更直接:一个钱学森,就抵得上美国海军陆战军的五个师。我更细微的感触到美国人对科学的重视,对人才的重视。联想到眼下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何尝不是与对重
第三篇:观电影《钱学森》有感
观电影《钱学森》有感
在公司团支部的推荐下,我下载了电影《钱学森》。通过观看影片,我有幸目睹了这位大科学家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先前,我对于钱学森的了解只限于 “中国导弹之父”的称号,看完电影后,各种感动、敬仰充满脑海,让我对钱学森的伟人伟事肃然起敬。
这是是一部客观感人的传记题材电影。讲述了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加州理工学院出身的教授钱学森,在美国拥有优越的研究环境和资源,但他却心系祖国,一心想利用自己的毕生所学,为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做出贡献。他突破美方设置的重重障碍,几经辗转回到了当时刚刚解放的新中国。
看到这里,钱学森带给我最突出印象和强烈感动的是他那强烈的爱国主义者情怀和理想主义精神。当他做出回国决定之时,包括美国政府官员都不敢相信,一个事业如日中天,极有发展前景的科学家会选择回到既没有先进科研装备和雄厚科研资金支持,也不会获得丰厚物质待遇的贫穷祖国。正是这种令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深刻展示出一位爱国主义者的高尚情怀,同时有效诠释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他的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尤其当今那些置身海外的莘莘学子更应向他们的前辈学习,切记不要片面看到国家和社会的不足后,自己却不思改变或无力改变,反去崇敬外界更加发达的环境
和美好的生活。
回国后钱学森不嫌弃国内艰苦的条件,面对新中国技术、人才、工业等各方面的空白,他带领科研人员从仿制入手,根据现有技术和条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国导弹的基础。1960年11月,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1964年10月,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钱学森又承担起了研制火箭运载原子弹进行远程攻击的任务,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两弹对接,1966年10月在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
这段影片展现出钱学森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身上那种积极的创新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奉献精神,银幕上他的民族气节,他的坚强毅力,他的艰苦朴素,他的忘我工作的片段,生动有力地显示了他的品格、情操,无不令人敬仰。片中有许多他的经典语录是那么铿锵有力,让人至今记忆深刻:
他说:“我发誓,要用我的学识改变中国的命运。” 他说:“回到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种苹果。”
他说:“不要服我,要服科学!”
他说:“手上没有剑,和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 他说:“我一定要让中国人拥有自己的原子弹和导弹,哪怕它的存在带来质疑和争论!”
电影《钱学森》看完了,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可以说钱学森当时所处的是一个高度张扬精神的时代。相对于今天正在强盛起来的中国而言,国际国内的政治局势与价值体系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化,但钱老这种精神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是永不过时的。我感到钱老在这一生中树立了两座高峰,一座是科学技术的高峰,另一座是爱国主义的精神高峰。如果说科学技术的高峰,作为我们普通人很难企及的话,那么另一座是爱国主义的精神高峰,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去攀登。这样我们就能做到少点自我,多点大我,为这个国家做点不算惊天动地,但也能有所推动改善的事情。
我坚信中国越是要和平发展,也越是需要像钱学森那样的精神。
储配站 张海康
第四篇:观电影《钱学森》有感
观电影《钱学森》有感
也许大多数人最初对钱学森的认识与我一样,只是记得他出现在我们的初中课本,知道他是“两弹一星”之父。除此之外我对钱学森的了解可谓寥寥无几。然而在看完电影《钱学森》之后,我才发现自己之前对钱学森的了解真的只是皮毛,浅薄的很。
电影《钱学森》讲述了从钱学森归国受阻,在美国遭受迫害开始,新中国领导人营救钱学森,再到他历尽千辛回到祖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两弹一星”伟大事业中的感人故事。这部影片,我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钱学森,他儒雅、安静、耀眼、淡然、无私、坦荡、纯粹。更重要的,是他完美的诠释了“爱国”两个字的深刻含义。
电影中的几个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了自由。但是没有动摇他的爱国精神他的导师劝告他留在美国,说中国没有条件让他施展他的才华。然而钱学森却说“在我的祖国,我可以做任何事,只要我愿意,我甚至可以种苹果。”他确实做到了,中国爆炸了一颗自己制造出来的原子弹,他在中国大地上种了他的第一棵苹果;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战火的洗礼,百废待兴,国力还十分的弱,经济发展极度落后。根本没有没有完备的科研仪器,没有充足的专门研究性人才,没有充裕的科研资金,搞自己的核武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在如此艰苦卓绝的条件下面,钱学森并没有
屈服,他说:“我一定要让中国人拥有自己的原子弹和导弹,哪怕它的存在会带来质疑和争论!”他说:“如果有一天,原子弹投到中国人的头上,我会后悔的。”他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个东二吗,今天掉下来,明天我们把它给射上去。”没有专家,他一遍又一遍的给大家讲解,正是凭借着这样的信心、决心和毅力,钱学森扛起了建设国防军事力量的重担。在快要结束他的生命的时候他曾所过这样一句话:“人不但要有科学技术而且还要文化艺术跟音乐。”
影片《钱学森》对我来说是精神的洗礼,我深深地被钱老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感动,从中获得了真真实实的精神力量。钱学森永远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的爱国精神将传承千古,激励着我们无畏前行!
第五篇:观电影《钱学森》有感
观《钱学森》有感
电影《钱学森》中,导演浓墨重彩的刻画了一个心怀祖国,舍弃荣华富贵而毅然投入到一穷二白的新国家建设中的高级知识分子钱学森先生的一生,虽然电影的前半部分因噎废食,但是整体上还是对钱老奉献的一生做了完整的刻画。在这里我不想在对钱老的做出的牺牲和为这个国家做出的贡献重复一遍,那样的话再多的文字都无法表达。
记得小的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名字已经忘记,背景就是以钱老为代表的一群在战乱年代的年轻人,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求学,以求实现国家科技的发展,他们在美国认真刻苦,并取得了重大的科技成就,最后突破美国的重重封锁回到祖国。那个时候看的电视剧或电影,讲爱国必然是战场上英勇杀敌,面对敌人不怕牺牲忠诚不屈。那部电视剧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在另一个领域里头,还有不一样的,却也能改变一个国家命运的英雄,后来随着看书越来越多,联想起来就知道,这部电视剧说的就是钱老他们的一生,从那个时候开始对钱老的尊敬便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时我读初中,却开始无比疯狂的关注国家的命运,当然只是停留在什么时候GDP超过美国,如何在未来战争中消灭印度之类的极热民族主义情绪中,也是在那个时候,做像钱老他们一样的科学家成了我们的理想。那个时候这个国家在空中还是一个瘸子国家,空军和二炮吓不着别人。我和我的一个哥们当时希望将来发明类似“杀鹰机”(战斗机,美国是一只雄鹰,即专门用来
干掉美国的战斗机)和“屠象弹”(当时正流行中印之间的对比,史称龙象之争,即用来屠杀印度的飞弹),这种幼稚初级的极端爱国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这样一群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等。
虽然狂热的崇敬与崇拜钱老,但是对于钱学森的了解似乎只停留在“两弹一星” 的丰功伟绩和他千辛万苦归国的斗争,但是对于其中他经历的苦难和归国后他遇到的困难确实少有研究的,一个富饶美丽,设施先进,人才济济,一个一穷二白,连颗精准的螺丝都难以制造,大片文盲的国家,他在这个过程中的选择得需要多么执着的理想才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而我却轻描淡写而过了。正如美国人问他,你现在回中国来能干什么呢,回去种苹果吗?他用他的智慧一点点的改变着这个国家,在这场电影中有几句话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没有剑和有剑不用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要用我自己的知识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短短两句话便诠释了他的一生,他的一生不就是在做这两件事情吗?这场电影结束后,我才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价值。要相信人生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一旦懈怠,中将瓦解。这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人生的价值在于担当,人的价值也在于担当。担当得越多,价值就越大;担当的越小,价值就越小。人生就是在敢于担当中成长,在能够担当中前行,在担当中辉煌。
钱老从1955年10月8日回国,踏上中国国土到2009年10月31日去世,为了祖国的振兴与国防现代化,奉献出他的全部智慧与
精力。他去世的消息瞬间震惊了整个国家,悲恸弥漫着整个国家,一个人的价值如何,从他去世时人们的表情便可以看出来,钱老一路走好。
在这个电影的前半部分着重写了钱学森先生在美国的经历,当时我就在想,如果当时是我,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与两个国家冰与火一样的差距,我会做出像钱学森先生一样毅然决然的选择吗?我很想对自己说我一定会的,可是我并没有站在和钱学森一样的舞台上,我不敢说自己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今这个国家在国外滞留的顶级人才数不胜数,很大一批还是当年以国家公费的形式出去深造的,我们无权利去对他们的选择说三道四,可是这个国家目前的形势是毅然像当年一样急需人才,可是像钱老他们那一代人的理想的人却又有几个呢?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国外绿卡与自己国家之间我们如何选择,虽然怎么选择是个人的自由,我们无权干涉,但是这个国家这10年来疯狂一样的移民热,社会精英纷纷出走,每年向国外转移的财产数额之巨大,让人叹为观止,我们怎么了?
我说当代年轻人并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他们都以不同的形式怀揣爱国之梦,可是他们为什么宁可放弃自己的梦想去追求自己曾经鄙夷的东西呢?民族主义者纷纷耻笑他们,政府官员则翘着二郎腿说一些大义凛然的话语,不痛不痒。当代年轻人的爱国梦与现实的巨大冲突,这才是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现在留不住国内培养的顶尖人才,更别提国外培养的人才了。我们给了这些人才什么呢?是拼爹的社会,是等级的社会,是关系的社会,却不是努力实现理级的社会,就是这么坑爹的现实让人才由进口转为出口还倒贴钱。
然而当前政府留住人才的方法方式可以说是一种霸王行为:给你钱,给你头衔,留下来吧!有钱就行吗?人家欧美不比你有钱啊,头衔这玩意儿,真正钻研学术的会为了那些虚无的投降折腰吗?想以玩弄钱权的思维解决目前国内的人才荒,可笑而无用。用官方的话语就是:构件全方位留住人才的机制;通俗的说就是:抛弃认为只要给钱权就有人才的想法,创造正常的学术环境;
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以我们目前的能力没有办法去改变,我们只有好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生就努力学习,为将来的祖国建设需要打牢基础;是党员,就履行好党员的职责和义务,融入同学,真诚无私奉献,为社会良好风尚的建立作出自己的一点点贡献。做一个优秀的忠诚爱国的大学生党员。
愿我的祖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