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宣城市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试题(二)
2014宣城市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试题
(二)一、单项选择题
1.进行一项科学研究活动,首先需要确定:(B)
A.研究内容B.研究问题C.研究方向D.研究方法
2.下列关于法拉第的描述正确的是(B)
A..英国著名化学家B.英国著名物理学家C.法国著名化学家D.法国著名物理学家
3.杠杆定理和浮力定律的发现者是(A)
A.阿基米德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巴门尼德
4.创立形式逻辑方法体系的人是(A)
A.亚里士多德B.维纳C.培根D.希尔伯特
5.法国哲学家与数学家笛卡尔在《方法论》一书中倡导的方法是(A)
A.演绎方法B.归纳方法C.分析方法D.综合方法
6.科学素养一词最先的提出者是(A)
A.美国教育改革家柯南特B.斯坦福大学的赫德C.美国科学素养国际发展中心主任米勒
D.美国科学教育协会
7.《寂静的春天》一书的作者是(B)
A.德国犹太科学家哈伯B.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C.罗马俱乐部D.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8.燃素学说最终被下面哪种理论所取代(C)
A.热质说B.热的运动学说C.氧化还原学说D.板块学说
9.长江与黄河的发源地在我国(D)省
A.西藏藏族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甘肃省D.青海省
10.以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一般被称为(D)
A.科学价值观B.科学世界观C.科学认识论D.科学方法论
二、多项选择题
11.确定科研课题,一般应从(ACD)方面考虑
A.科学性B.创新性C.可行性D.需要性
12.下面关于科学假说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CD)
A.科学性B.稳定性C.推测性D.变动性
13.文献研究方法的优点是(ACD)
A.对研究对象无反应B.文献资料获取便利C.能对无法接触的对象进行研究 D.适用于纵贯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
14.国际学术会议的类型主要有(ABCD)
A.代表会议B.专题会议C.团体定期会议D.讲习、短训班
15.根据文献载体的形式分类,文献信息源主要包括的类型有(ABCD)。
A.印刷型文献B.缩微型文献C.机读型文献D.视听型文献
16.科学方法是从科学认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下列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普遍适用的方法有(ABD)。
A.归纳法B.演绎法C.实验法D.分析法
17.科学研究方法的现代发展趋势是(AD)
A.实验与辨证思维的结合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论的主流
B.抽象化、综合化和整体化发展趋势
C.科学研究方法的移植性增强
D.科学研究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增强,越来越多地取代盲目性和偶然性
18.社会研究的方式一般包括(ACD)
A.调查研究B.实地研究C.文献研究D.实验研究
19.下面有关科学研究的分析正确的是(ABCD)
A.科学教育应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科学教育的课程应注重现实性、时代性和综合性
C.科学教育的过程应重视科学方法,充满科学精神
D.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应相结合20.下面选项符合《纽伦堡法典(1949年)》精神要求的是(AD)
A.人类被试自愿同意是绝对重要的B.在实验中要避免所有不必要的精神和身体的痛苦和伤害
C.实验的所有步骤要求有最高的技巧和关怀
D.承担风险的程度决不应在该实验要解决的问题的人道主义重要性所决定的范围之外
三、判断题
21.假说可以采用直接的验证方法,不可以采用间接的验证方法.【答案】×
22.科学作为一个概念名词出自中国古代的文献。
【答案】√
23.科学与技术在古代有着不同的发展源头,但当代科学与技术正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
【答案】√
24.经验事实就是科学事实,属于本体论范畴的事实。
【答案】×
25.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既呈现高度分化特征,又趋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
【答案】√
26.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完全对立的,科学精神不可能包含价值目标。
【答案】×
27.科学素养的内涵与核心内容是不变的。
【答案】×
28.提出一个好的科学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答案】√
29.科学就是尖端技术。
【答案】×
30.由于好奇心往往缺乏科学理论依据,因此在科研选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其干扰。
【答案】×
第二篇: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一、简答题。
1、专业知识学习要求是什么?(131页)
答:一是学无止境,常学常新,常研常进;二是对本专业的经典文献要精读细研;三是批判性阅读,独立性思考,切忌因循守旧;四是把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2、专业技能培训要求是什么?(131页)
答:一是初学者应请教本行中有经验者;二是要参加专业培训,聆听高水平,报告或讲座;三是要学习研究报告、科研论文写作规范和技巧。
3、什么是思维概念?(153页)
答:思维是一种认识活动,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
4、什么是知识产权?(193页)
答: 知识产权是指个人或单位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里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享有的专有权,亦即基于其智力创造性活动的成果所产生的权利。
5、治理学术腐败措施有哪些?(194页)
答:完善评审机制,健全监控机制,设置惩治底线,建立举报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做好表率作用等。
6、什么是科学?科学的实质是什么?(18页)
答:科学是人们对自身及周围客体的规律性的认识,是伴随各种认识活动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并逐渐形成了对某些事物比较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
7、科研课题的来源:(51页)课题的设置一般视国家需要、社会需求、经费来源、项目管理机构等因素决定,如:指令性课题、指导性课题、委托课题、自选课题等。
8、系统方法:(112页)
系统方法是指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系统,研究其中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功能变化等关系的一种现代科研方法,其特点有整体性、协调性、最优化、模型化等。
9、创新思维训练:(154页)
一是科研逻辑方法的学习与应用,二是创新思维方式的学习与实践,三是有效克服思维活动中的障碍,四是大胆怀疑缜密求证超越自我。
10、科学素养的提高:(16页)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科学素养:专业知识吸纳,专业技能培训,科研方法学习,思维方式训练,工作环境认知,发扬团队精神,注意为人为事。
11、素质的概念定义:(4页)
素质是指事物或人本身所具有的固有属性,是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是人在某些方面具有的本领特点和原有基础。
12、科研选题的程序及方式:(46—47页)
科研选题的程序:选定科研选题,需要经过一个提出问题—查阅文献—形成假说—构建方案—确立课题—选题报告—申报取向等过程。
科研选题的方式:一是选题源于招标课题;二是选题源于所遇问题;三是选题源于文献空白点;四是选题源于旧课题延伸;五是选题源于要素的重组;六是选题源于领域的跨越。
13、研究性学习科研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特征:(66页)
所谓研究性学习科研,就是采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学习并体验科研过程,从中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和必备的科研技能,促及专业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研究性学习(有时称创新性学习)是指一种的学习模式和理念,而不是一种特定的学习方式或学习活动,泛指对问题的探究以及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中的探究活动。
研究性学习主要特征:一是以创新学习观为指导;二是以探究方式进行学习;三是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四是带着问题去学习实践。
14、数学方法:(88页)
数学方法是指将研究对象进行提炼,构建出数学模型,使科学概念化、公理化,通过数学符号进行逻辑运算和推导,从而定量地揭示研究对象客观规律的方法。因此,数学是一种简明精确的形式化语言,数学方法是定量描述客观规律的精确方法,也是科研工作者应当首先掌握的科研方法。
15、分别简介“老三论”、“新三论”及新老三论的关系。(96—98页)
老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新三论:即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理论。新老三论的关系:有上述简介可知,新、老三论在发展过程中互为基础、互相促进、不断渗透、交替前进,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关系。简而言之,新三论与老三论是基础与发展,相互衔接、依赖的关系。在新三论中,又有诸多对老三论的继承和创新之处。
二、论述题:
1、试述为什么要治理学术腐败?治理学术腐败需要采取哪些措施?(186—193页)
答:治理学术腐败:一是有利于净化学术空间和环境,重塑学术神圣权威;二是有利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三是有利于弘扬学术道德观念和学术文化,提高产权意识;四是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五是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国际间的互利共赢。
治理学术腐败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应建立健全学术成果的评审和推出机制,堵住不规范操作漏洞;二是应建立健全学术反腐监控机制,构建完善反腐监控与反馈系统;三是应建立健全学术惩戒机制,使违规者不敢触犯学术规范的底线;四是应建立学术举报制度,这是实施学术惩戒的前提;五是加强学术规范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六是应让学术导师以身作则,在学术反腐中起表率作用。
2、试论如何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素养。(14页)答: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专业知识吸纳。对专业技术人员而言,需要熟悉和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以及相关的拓展知识,结合岗位需要学习,及时更新知识体系,以更好地适应科研工作的需要。
二是专业技能培训。目前,各国政府的劳工部门,对于职业专业技能的鉴定,使用专业证照的制度,并限定某些职业必须有其证照,才能从事其行业,所以要参加岗位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三是科研方法学习。如搭建研究性学习的平台,构建项目交流网络,分享科研方法学习,及课题研究经验等。
四是思维方式训练。主要包括两个过程,即思维方式知识的学习和科研思维方式的实践训练。五是工作环境认知。以研究性学习和科研性工作为视觉,重新认识和感知工作环境。
六是发扬团队精神。要有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要有向心力、凝聚力,只有善于团结并精诚合作,才能取长补短达到共赢之目的。
七是注意为人处事。目标设计要适度,理想追求要执着,注意把握做事分寸,与同事之间工作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
3、试述什么是创新团队?并阐述优秀创新团队的条件。(123页)
答:创新团队是在某一学术领域围绕某一创新研究方向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团队,通常以杰出人才为首席专家,由中青年骨干组成。
一个优秀的创新团队,一般应具备如下条件:良好的基础,稳定的方向,突出的成果,合理的梯队(举例说明)。
4、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你认为初学者应该做到哪几个方面。(115页)
答:夯实基础,厚积薄发;提出问题,追求学问;不取亦取,虽师勿师;孜孜不倦,终生研习。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学无止境,常学常新,常研常进。科研工作者是一个勤奋的群体,由于必须使自己跟上知识的发展步伐,因此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要不断根据科研需要,及时补充、吸纳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和科研信息。知识常学常新,科研常研常进。二是对本专业的经典文献要精读细研。对研究资料的阅读需要精心安排,保证有计划、有目的,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平均分配时间阅读,要对本专业的经典文献加以精读细研,且不受既定思维方式的束缚,要带着问题去研读、反复读。一有所得,应立即记录,避免遗漏。
三是批判性阅读,独立性思考,切忌因循守旧。阅读已经发表的文献时,不应盲从,应该理性、批判性地阅读,这包括论文提出的研究方法、理论推导、方案设计、实验结果、分析讨论、某些结论及推论等。要提倡阅读中的独立思考,不因循守旧,阅读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并试图给出自己的解答方案或设想。四是把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科研的目的在于创新,以获得前人未发现或者研究未达到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要把专业学习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即边干边学,干中学,干中用。只学不用,等于空谈理论;只干不学,则课题研究不能深入,研究工作走不远。
5、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试述知识探究型学习和创新型研究型学习。(71页)
答:知识探究型学习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拓宽学习范围,吸纳新知识和新方法,获得对知识拓展及发展构建的体验,形成探究式学习报告,这种学习方式称之为知识探究型学习。这种类型在研究型学习中属于基础层次,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者拓宽知识面,了解新事物,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习者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诸多“是什么”的问题。例如,专业课学习中的一题多解、特殊解法、多元阐释、分项解读等均可纳入该类型之列。
创新型研究学习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在新知识、新方法的发现及结构方面有所创造,从中获得对问题的探究体验。这种学习方式称之为创新研究型学习。这种类型在研究型学习中属于最高层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科研兴趣,促进其将书本知识与科研实际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科研素质,提高其课题研究技能;有助于学习者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诸多“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例如,专题研讨、疑难探究、课程设计、准学术研究、综合实验等均可纳入该类型之列。
6、结合现实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素质”与“素养”之间差异的认识。(4—5页)答:“素”者,原也,即本来之意;“质”者,为“固有”、“应有”之意,指事物的性质、本质、质量。素质,侧重于形成的结果;素养,则可以视为素质的养成。即强调通过教育、学习与实践等方式养成素质的过程。因此,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因素,而素养则主要指后天的培养。素养的本质在于素质形成“修”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素养可理解成为素质的养成过程。由此也可以认为,素质是素养的基础,是形成素养的前提。具有素质,若不努力认真学习,也不一定能形成优良的素养。因此,良好的素养可以培养,但优秀的素质并非人人具有。(举例说明)
第三篇: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和科研方法——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素养主要特点:实践性、()、求实态度、讲究方略、目标专一。
A.成效性
B.基础性
C.创新精神
D.继承性
2.指导性课题:指国家有关部门根据科学发展的需要,规划若干科研课题,机制,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落实项目。
A.公平
B.竞争
C.分配
D.自由
3.()是科研选题的始动环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指导作用
A.构建方案
通过引入()B.选题报告
C.申报取向
D.提出问题
4.2011年11月3日,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器()与天宫一号顺利实现对接,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A.神州六号
B.神州五号
C.神州七号
D.神州八号
5.()不同于一般问题,它是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过程中被发现并逐步凝练出的问题。
A.数据问题
B.策略问题
C.科研问题
D.理论问题
6.所谓(),就是指自然形成的和人工研制的“有组织的调控系统。” A.系统
B.方法
C.控制
D.突变
7.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在如何提()。
A.数学模型
B.类比模型
C.测量模型
D.统计模型
8.在消除污染、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防止职业病方面的技术开发指的是()
A.设备与工具开发
B.生产工艺开发
C.能源与原材料开发
D.改善生产环境开发
9.2008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 》,这标志着中国知识产权战略正式启动实施()
A.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B.十一五规划纲要
C.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D.知识产权法律集萃
10.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主要任务是完成从技术开发到试生产的全部技术问题,以满足生产需要的阶段是()
A.创意形成阶段
B.研究开发阶段
C.中试阶段
D.市场营销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1.1983年,美国国际科学素养发展中心主任米勒(J.Miller)教授 为了便于大规模科学素养调查,提出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维模型,它包括三个维度()
A.学规范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
B.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 C.科学政策素养
D.技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
12.科研工作者应具有诸多优秀品格,最基本的品格体现在研究者的好奇心、()、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几个方面。
A.对科学的热爱
B.理论技术检验
C.获取科技事实
D.对目标的执著
13.按研究内容或经费的来源,题可有不同分类:一般分类:理论性、实验性和综合性研究课题三大类。基本分类:()三大类。特殊类型:指针对某些特殊需求提出并确立的课题,如专项研究课题,委托课题,自选课题等。
A.继承性研究课题
B.应用性
C.发展性研究课题
D.基础性研究课题
14.优秀研究者应该具有的品格特征()A.发现科学问题的敏锐眼力
B.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策略
C.对学术权威怀疑的勇气
D.对问题求证到底的毅力 15.假说可以采用()
A.直接或间接验证法
B.排除法
C.反证法
D.逐步逼近法
16.数学方法具有的特性包括()
A.精确性
B.抽象性
C.逻辑性
D.辩证性
E.随机性 17.统计方法的特点有():
A.测量性
B.类比性
C.条件性
D.数量性
18.专有技术不同于专利和商标,它有以下特点:()
A.商业性
B.经济性
C.保密性
D.历史性
19.根据技术创新理论,技术创新主要由如下因素决定:(A.资金投入
B.竞争程度
C.企业规模)D.垄断力量
20.下列属于直觉思维方式的示例是:()
A.渡边建议将圆珠笔芯截短,保证书写18-19万字就将油耗尽,以避开圆珠磨损问题
B.司马光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一个同伴不小心掉到水缸里,别的孩子们吓得哭喊,司马光却急中生智,用石块砸缸智救小孩。
C.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浮力定律
D.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者华莱士在发疟疾时想到了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观点
三、判断题
21.素养侧重于形成的结果。素质则可以视为素养的养成。()【答案】 × √
22.指导性课题又称为横向课题。()【答案】 × √
23.委托课题:属于纵向课题,来源于各级主管部门、大型厂矿企业和公司等。如有关设备 改造、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及新产品开发等课题。()【答案】 × √
24.法国数学家托姆于1972年在《结构稳定性与形态发生学》一书中提出了协同学理论。()【答案】 × √
25.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所谓问题就是人们在疑惑中产生且尚待解决的疑点。()【答案】 × √
26.“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就可以弱化对知识的学习。()【答案】 × √
27.我国战国时代的“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一例科学决策的典型事例。()【答案】 × √
28.归纳从一般到特殊,可以看作是一个分析、综合、抽象的过程。()【答案】 × √
29.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要有独立怀疑精神,要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答案】 × √
30.知识产权是权利人的无线财产,但也具有有形的财产价值。()【答案】 × √)
第四篇:2014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85分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958年,斯坦福大学的赫德发表的(C)一文中,使用“科学素养”来描述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 真正把科学素养引入基础教育。
A.《科学中的普通教育》 B.《科学与社会》C.《科学素养:对美国学校的意义》
D.《科学基础》
2.科技部专项计划课题:(A)计划、863 计划课题等
A.973 B.937 C.793 D.739
3.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科学素养之一(B):指善于寻找有效解决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A.求实态度B.讲究方略 C.创新精神 D.目标专一
4.(A)是指那些人们暂时无法打开或不允许打开并且也无法直接观测其内部结构,只能从外部输入和输出来认识的系统。
A.黑箱B.熵 C.阈值 D.黑洞
5.研究性学习既可以表现为一种方式也可以表现为一类(A)。
A.课程 B.项目 C.知识 D.科研
6.下例(D)不属于新三论。
A.耗散结构论 B.突变论C.协同论 D.系统论
7.属于联合国下设的专门机构,旨在通过国际间的合作,促进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组织是(B)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B.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C.世界科教联盟 D.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8.学术腐败最典型的现象,也是学术规则侵害最严重的形式之一是(C)
A.抄袭剽窃B.急功近利C.无中生有 D.数据作假
9.打破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因素”这一观点,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是科研工作中采用 的典型示例。(D)
A.反向思维B.直觉思维 C.联想思维 D.发散思维
10.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主要任务是完成从技术开发到试生产的全部技术问题,以满足生产需要的阶段是(B)
A.创意形成阶段B.研究开发阶段C.中试阶段D.市场营销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1.2000年,中国科学技术部连同教育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和共青团中央五个部门组织了有关专家,根据中国青少年科普活动实际状况,制定了《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和《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内容与目标》。两份文件都将科学素养理解为(ABCD)
A.科学态度B.科学知识、技能C.科学方法、能力 D.科学行为、习惯
12.正确的选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有:创新性原则、可能性原则、优势性原
则、需要性原则、经济性原则、(BCD)八大科研选题原则。
A.价值性原则 B.实效性原则 C.团队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3.科学认识工具,就有形工具和无形工具而言,可分为(BC)两种类型。
A.科研经费B.科研仪器C.科研方法D.科研对象
14.测量的有效性包括(BCD):
A.因果性 B.完备性C.准确性D.互斥性
15.观察方法的原则有(BC):
A.抽象性 B.全面性 C.客观性 D.局部性
16.初学者的研究动机一般有以下几种(ABC)
A.个人兴趣B.工作需要 C.获得学位 D.价值追求
17.SCI论是指()。
A.信息论 B.控制论 C.方法论 D.系统论
18.证伪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其局限程度会受到以下因素制约(ABCD)
A.实验的完善程度 B.判断的可靠性 C.假说的完善程度 D.理论的完善程度
19.技术创新队伍结构一般包括如下方面:(abcd)
A.学科结构B.能级结构C.年龄结构D.职能结构
20.企业技术开发可以选择多种途径进行,典型而有效的途径有(abc)
A.独创型技术开发 B.引进型技术开发C.延伸型技术开发D.综合性技术开发
三、判断题
21.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应具体的科学素质及其修养。科学素养是素养概念的延伸和派生,其基本含义是指在科学与技术方面具有基本的读写表述和理解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
22.科学认识:追求事物的本原,以探索事物的本质为目的,以发现事物的内在的、特定的规律为目标。(˅)
23.国际协作课题:指由国家科技部与国际间科研机构、基金会等组织就某一科学或技术问题组织进行的跨国家、跨区域的研究课题。(˅)
24.专业技术资格认证(或评判)标准:获得技术职称或等级证书、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毕业院校和专业。(x)
25.“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
26.“三层次问题分析方法”的第一层次是梳理问题。(x)
27.测量方法应该是属于定性的研究方法。(x)
28.当前,国际上大多数技术转让都是把专利或商标的使用权和专用技术结合在一起进行转让。(˅)
29.企业中的技术革新活动,大多是建立在生产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的。(˅)
30.企业技术开发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从企业内部筹措资金。(˅)
第五篇: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科学素养是素养概念的延伸和派生,其基本含义是指在科学与技术方面具有基本的读写、表达和理解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
素养是指素质渐进发展、逐步成熟并固化的过程,它是先天性条件和后天性学习与训练的综合结果。素质是指事物或人本身所具有的固有属性,是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是人在某些方面具有的本领特点和原有基础。
科学研究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现象由不知到知之较少,再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进而逐步深化进入到事物内部发现其本质规律的认知过程。
科学是人们对自身及周围客体的规律性的认识,是伴随各种认识活动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并逐步形成了对某些事物比较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
研究性学习是指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即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以及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中的探索活动,有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以及养成探究的习惯。
科研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所遵循的科学、有效的研究方式、规则及程序,也是广大科研工作着及科学理论工作者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
思维是一种认知活动,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经典科研方法:包括科研的逻辑方法、经验方法和数量方法。
技术创新是指对现有产品的改进或者对新型产品的设计创造、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其中包括开发新技术,创新已有技术,或者创新已有技术应用范围及领域等。
科研的逻辑方法:包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
科学研究一般步骤:确立科研课题,获取科技事实,提出假说设计,理论技术检验,建立创新体系。初学者科研策略:要量力而行,思路要清晰,方法要简便,不要怕失败。
科研选题程序:提出问题;查阅文献;形成假说;构建方案;确立课题。
课题计划:包括课题方针计划、课题战略计划和课题具体计划。
科研选题的方式:选题源于招标课题;选题源于所遇问题;选题源于文献空白点;选题源于旧课题延伸;选题源于要素的重组;选题源于领域的跨越。
优秀创新团队条件:良好的基础,稳定的方向,突出的成果,合理的梯队等。
科研方法与科学方法的差异:科研方法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为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科学问题、技术难点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它注重科研过程实际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而科学方法一般是从哲学的视角,将具体科研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科研方法加以提炼,力图使其系统化并具有普遍性,强调采用的方法是否科学,注重研究方法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创新思维特征:创新性,批判性和灵活性。
“老三论”包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新三论”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理论。
创新思维过程:问题提出阶段,探索创造阶段,整理完善阶段。
典型思维方式:抽象,概念,判断,推理,证伪,想象,直觉,自洽。
思维的特点:抽象性,概括性,间接性,逻辑性,加速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