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科学技术及其发展
浅谈科学技术及其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科学的内涵,解释科学的社会作用极其意义,旨在利用科学的本质特征、社会作用发展科技,促进科学技术新发展。文章的第一部分解释了科学内涵,指出了当代的科学是发展中的科学;第二部分阐明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第三部分阐释如何利用科学本质,发展科学技术。
关键字:科学技术发展
一、科学技术内涵
什么是科学?科学是认识自然,解释社会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这样一个多次反复的验证过程,直到人们对它的认识、熟悉、了解、掌握和运用。我们今天提出的普及科学知识,就是让人们了解自然界的事物,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从蒙胧的意识中走出来,以此来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这就是今天要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说明了科学是启迪人们智慧的一门学科。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研究科学的定义,武际可曾经这样说:‘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obert K.Merton,1910-2003)说科学必须遵从的是非赢利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公开性原则和可怀疑性原则。①我国学者顾准说:“所谓科学精神,不过是哲学上的多元主义另一种说法而已。”②我们不妨把这些说法引申一下:所谓科学,就是对自然和社会规律认识上的民主。这种民主不是简单地以多数人的意志来决定真理,而是靠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判定真理。所谓摆事实就是实验和观测的事实,所谓讲道理就是靠严密的逻辑推演包括数学推理和演算。科学的结论是要在一定专家的范围内有相当多数人认可才能成立的。不过任何个人或团体,只要是经过实验或观察、或经过严格的推理发现多数人认可的结论是错误的,都可以对它提出批评。一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不断由少数人掌握了新的理论推翻以往多数人认可的理论,然后为多数人承认的历史。’
科学方法是由不可分割的两方面组成的,一方面是思辨和推理,另一方面是观察和实验。把前面我说的这段话总结起来:现代科学方法就是思辨推理与观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用这种方法为人类添加符合莫顿四条原则的知识,就是现代科学的全部。
现今,当我们说到科学的时候,更准确地说,多是指在科学发展中,人们①武际可,也谈民主与科学,《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3卷,第1期,P.35-38。
②顾准,顾准文集,第345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而不只是指研究所得到的知识和结论。因为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所谓科学知识一直是发展变化着的。今天认为是无可非议的科学知识,在明天就有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所以我们需要着重从方法的角度来讨论科学的定义。
二、科学的社会作用
历史的昭示: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科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一些科技领先的国家,人称科技中心。古代是一个多中心时代,四灵文明古国有各自独具特色的科技文化。公元前9世纪一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科学兴起,形成奴隶制文明的第一个中心。公元前3世纪一公元2世纪,封建制的汉代,同古罗马科学群峰并起,形成“多中心”时期。公元2世纪一8世纪,我国唐代出现科学文化的鼎盛时期,成为第二个科技中心。公元13一巧世纪,意大利(1540一1610)同我国明朝产生科技交流,阿拉伯科学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出现第三个“多中心”时期。17世纪初,英国高喊“知识就是力量”,成为世界科技中心(1660一1730)。18世纪中期以后,法国的科技水平超过英国,占据世界领先地位(1770一1830)。德国人积极学习英国办工业和法国办教育的先进经验,到19世纪后半期,成为科技中心(1810一1920)。20世纪初期以来,美国开始成为世界科技的中心(1920一)。当前,美国仍然是世界科技活动的中心,但日本、德国和一批新型国家发展迅猛,下一个科技中心有可能又是一个“多中心化”。探讨世界科技发展中心的转移规律,我们会发现存在一个有趣的“汤浅现象”。虽然我们不能单纯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巡回轮转说或简单的统计外推来说明,但是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是有深刻原因的。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③”,“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④”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③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1卷第94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7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64页
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另外,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主体有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理性就是一把双刃剑.“现代科技的发展成就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这就是技术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有利现实和不利状况之间'冤家情结'.也就是所谓的”优势即劣势 “ 原则”“技术本身越发展,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帮助越全面,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类社会的威胁也就越严重.”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人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始终,可以说是人的理性意识促进了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但是不同历史时期, 科学技术在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的同时, 也对人类社会主体的意识产生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对人的异化方面.一方面,科学技术对人本性产生异化.在科学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生 活和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不仅导致人与自然的分裂和对抗,而且科技的工具性助长了人的趋利性, 激活了人性中的贪欲,使人类的心灵充满了物质欲望,灵魂物化.对商业利润的 追求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而这种发展塑造
了现代人偏重于物质生活和对 物质生活质量的无限追求.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对人安全感产生威胁.在给人保障的同时,技术的“超 人文”发展也使人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人类科技已经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盒 子”.美国生物学家卡尔逊(Rachel Carson)女士的《寂静的春天》轰动了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书中描绘出了因滥施农药而使得春天变得死一般寂静的景象, 认为无处不在的农药和化学毒物压抑了春天的声音.而代表21 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同样存在潜在的危险.人口危机导致世界出现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世界性能源危机一天天加深,地球环境也一天天在恶化.人类消耗能源时破坏了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走向恶化,人周围的环境越来越不利于自己的健康和平安生存.三,如何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面对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两面性,我们应该积极的应用它对人类社会发展 的积极方面,而尽量规避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消极面,从而为实现人对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三、把握科学,促进科学技术新发展
科学是发展链条的初环,目前,我国科学总体比较薄弱,与科学的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偏重实用的思维习性、讲求中庸的价值观念等,与近代科学执着于理性与实证探讨的思想相悖,在不同层面上制约着中国文人对科学的执着,使中国科学之路举步维艰。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弘扬科学精神,构建科学文化,成为提升我们整个民族创造力的一种必然。当前我国科学发展中不利于科学的文化因素很多,主要有整体的物质文化、外在的制度文化和内在的观念文化等因素。观念层面的文化为科学创新提供了最初的精神动力。从“科学发展”字面意思理解,只有坚持“科学”这个前提,才能实现“发展”这个目标。因此,从科学——发展,不仅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因果关系,更是我们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系统认识。我认为,“科学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理性的方法论,它既能给我们的事业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又能为我们解决问题、处理事务提供科学的方法。为此,只有具备科学的思路、科学的方法、科学的体系,才能最终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已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电脑那些昂贵的奢侈品步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手机,我们如何随心所欲地与亲人保持联系呢;如果没有网络,我们又如何与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谈天论地;如果没有高清晰的电视技术,我们又如何享受华丽的好莱坞电影?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文化。正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如此的重
要性,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在多种场合提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很大地进步,步入了科技强国之林。但是,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我国很多技术都受限于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应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作为当前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具有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决心,具有用科学技术来发展全人类的博大胸怀。更重要地是,我们还应当教育我们的后代,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
运用科学的理念确定科学的思路。思路是思想领域和意识形态中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总钥匙”,是促进发展、实现目标的“总路线”。大到单位的整体发展,小到个人的自我发展;大到具体的本职工作,小到细微的生活琐事,都必须要有一个脉络清晰并能指引“宏观大事”的目标和统领“微观小事”的坐标,让整体和个体都能从中找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体目标的“总路径”。如何确定科学的思路,这是我们面临的既有现实性、又具长远性的重要课题。远到地方的发展规划,近到组织的工作计划;大到地方的实践载体,小到单位的主题活动„„,都需要我们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观点的前提下,切实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科学合理地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长、中、短目标,尤其要注重各项事业发展的均衡性、各类指标之间的关联度、显绩与潜绩考核的公正性,注重在实施推进中不断完善工作思路,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牺牲环境,不能只注重硬性指标考核而忽视软件建设,不能以抓某一项建设为由而影响另一项建设,以此从源头上解决发展不全面、不协调、不持续的问题,从而使确定的思路日趋科学、日益成熟、日渐成效,真正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运用科学的态度探索科学的方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论断为我们处理各项事务、解决具体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在现实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在处理事务时或多或少地存在头重脚轻、头痛医头等失去平衡和顾此失彼的问题,常会出现东边不亮西边亮的现象。众所周知,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只要具有积极向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百折不挠的科学态度,在遇到任何困难和阻碍时,都能从不利条件中寻找有利因素,探索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从而使我们的事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功半或事倍功无,甚至南辕北辙、贻误大业。因此,无论是单位领导,还是工作人员,都要坚决摒弃不适应形势发展和当前实际的落后方法,努力把不科学的“套路”和多余的“动作”剔出,切实把科学家的精神充分运用到宏观管理、微观事务中,注重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焦点,用现代管理的新方法
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用经济管理的新思维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用人力资源的新优势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真正让科学态度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1]武际可,也谈民主与科学,《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3卷,第1期.[2]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3]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1卷第94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7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第二篇: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一、2006年科技发展情况
2006年,贵阳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结合建设大贵阳、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不断深化科技工作改革,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达到了建设创新型城市开好头、起好步的要求。并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开展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一)科教兴市工作
2006年6月份召开的全市科学技术大会,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宏伟目标。在会上,出台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率先在全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决定》,发布了《贵阳市“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10年)》,下发了《实施贵阳市“十一五”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1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大会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确立了“合作创新、重点转化、率先突破、引领跨越”的工作总方针,形成了贵阳市“十一五”科技发展“1810科技行动”,即建设具有贵阳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八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实施资源与环境保护、高新技术产业化、循环经济、先进制造业、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金筑英才、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学技术普及等十大科技工程,并从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制定了促进科技创新的具体政策措施。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自主创新已从科技发展的一般战略上升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成为贵阳市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科普工作向纵深推进。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科普法和科普条例,启动了“贵阳林城”专题科普馆、“三小工程”科普教育基地、国防教育科普基地等一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积极推动贵阳科普信息网、推进电子科普画廊建设,完善市科普信息网站硬件和软件。成功举办中国西部制造业发展战略高层论坛暨第5届e工程及数字企业国际学术会议、南方城市科技计划暨创新型城市建设研讨会、“第六届全国(贵阳)科技教育创新作品展评会”、“航天航空技术”的报告会等。组织开展了“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开展“第二十五届青少年科技活动月”、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参加第二十一届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获优秀科技竞赛项目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三名,科学幻想绘画二等奖二名。组织参加2006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锦标赛,获得ECO-ST级冠军。三是加强了学会组织建设,促进学会管理规范化,提升学术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四是依托“农业技术专家咨询团” 开展“急约即到”服务,积极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实施“金桥工程”项目,通过“以点带面、榜样示范”的方式,培育新型农民,为基层服务。组织农业技术专家编印了《贵州地区茄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和《贵州地区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两种实用技术小册子,五种关于消防、花卉盆栽、禽流感防治、老年病预防、糖尿病预防的科普小册子。完成了《黄金梨栽培管理技术》、《杨梅栽培管理技术》、《樱桃栽培管理技术》、《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肉兔的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5个农村远程教育课件的开发。
加快培养科技教育专业人才。贵阳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设了学制三年的科学技术教育专业,开展外语、计算机等实用技术培训,认真做好对外交流,对外派遣研修生工作,推荐赴美国、香港等国家(地区)学习交流、考察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科技项目组织与实施
2006年共安排科技三项费7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1 %。实施市级科技项目243个(软课题除外),年新增产值6.89亿元。高新技术和优势产业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加快新材料科技攻关,低成本太阳能多晶硅、铜基无银电接触材料、高分子蛋白调节因子、共混改性聚丙烯管材、高强度陶粒支撑剂等开发获得成功,高性能电解铜箔、优质中空钢等实现产业化。加快新药新品种研发,实施了注射用DNC冻干粉针、KR滴丸、伏格列波糖原料药、茵黄软胶囊等新药新剂型的开发。继续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先后在林泉电机厂、万顺堂制药、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公司、贵州力源液压公司、卓讯科技开发公司、永江仪表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了ERP、CAD等制造业信息化改造。以循环经济为着力点,大力推进磷煤铝等资源优势产业的升级换代,实施了公交车油改气、电厂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市政路灯绿色照明、空气压缩机节能控制装制、煤矿废水处理自动加药、电石渣保温隔热材料、工业粉煤灰陶粒、餐厨垃圾的再生利用等一批生态型科技项目。
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不断加强。组织实施了“氟牙症发病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血清中催乳素和雌三醇的临床研究”、“艾灸治疗高血压病与C反应蛋白、白介素-
6、白介素-10的相关性研究”等基础研究项目,开展了“贵阳市食品生产企业HACCP的培训与认证及示范企业的建设”项目,在江南大学举办了“贵阳市食品企业管理人员HACCP认证培训及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班。
产学研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之间的技术合作。以贵州大学、贵阳学院、贵州财经学院、贵阳医学院等高校为依托,实施了一大批产学研项目,重点抓好与贵州大学的合作,认真落实市政府与贵州大学的全面合作协议,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4个,其中工业类10个、农业类6个、软课题1个、大学生创新资金项目7个,一批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得到攻克。
(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加强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成了贵阳·中国地质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中心贵阳民族药研究室、贵阳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电子信息平台等四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四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围绕铝工业、磷化工、煤化工等资源型产业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加速科技自主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立了贵州省软件评测中心;实施中药新品种研发项目6个,并为6家企业提供中药品种保护等服务;向汽车零部件行业、制药行业的300余家企业提供了软件外包以及多种信息化应用服务,形成了初步的应用规模。
(四)启动并建成了一批科技基础设施
中国·西部(贵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启动。贵阳科技大厦软硬件环境进一步完善,引进培育孵化作用明显发挥。春晖博士园新入园高新华南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威霖软件公司、贵州艾迪威软件有限公司等3家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的企业,贵阳软件园二期基地正式入驻,引进高新技术企业20多家,一批年产值上千万元的企业正在培育之中。贵阳药用资源博物馆2006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已接待各类参观考察2万人次。
(五)企业技术创新不断增强
不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首次认定了贵阳市公交新能源、贵阳市数控线切割、贵阳市节能技术应用等17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006年承担国家、省、市科技攻关项目22项。同时,大力支持林泉电机厂技术中心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现已获得批准。
(六)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不断强化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培育开发,围绕花卉、水果、蔬菜、畜禽等城郊型特色农业,实施了花卉平台及组培车间建设、葡萄设施栽培二次挂果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杂交水稻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大面积示范推广、甜椒新品种的扩大推广示范、安第斯亚果引种试验等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项目。按照“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精神,积极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组织实施了“便捷熟食无害化、洁净化食品研发生产应用”、“牛初乳的开发应用及其产品的研制”等8个龙头企业项目。在乌当区羊昌镇羊昌村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深入抓好农村科技扶贫工作,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
(七)科技奖励取得重大突破
完成科技成果鉴定验收70项。按照《贵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对省、市有关部门、单位推荐的科技项目进行了认真的评审,产生了2006年贵阳市科学技术奖共48项。首次评出了特等奖一项,填补了无特等奖的空白,评出一等奖5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8项。首次设立了最高科技创新奖,对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和优秀创新团队给予50万元重奖。对获2005贵阳市最高科技创新奖的汇通华城楼宇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表彰奖励,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
(八)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县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不断加强,区域科技发展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新建了小河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已建成的县级生产力达到7家,全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贵阳生产力促进中心顺利通过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的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试点建设评估。全年开展咨询服务500多次,其中开展管理咨询200多次、技术咨询完200多次、其他咨询100多次,协助企业申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9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4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8多项。贵阳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新增担保项目5项,新增贷款担保金额2000万元,新增投资项目3个,投资金额355万元,并出资1000万元成立了贵州天信担保有限公司。
(九)科技项目管理进一步加强
下发了《关于加强科技项目管理的通知》,对项目申报单位资质、项目论证评估标准、项目评估原则等进行明确界定,实行项目立项公示制度。试行项目招投标制,提出了贵阳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考核办法、贵阳市科技产业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贵阳市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指标体系研究、贵阳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五”期间科技支撑战略研究等4个软课题项目作为重点项目,面向全国招标,先后有14家省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单位参加投标,实现了科技项目管理的一大突破。
二、2007年科技发展展望
2007年贵阳市坚持“合作创新、重点转化、率先突破、引领跨越”的总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切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造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技术、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突出抓好合作创新与成果转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为建设创新贵阳、实力贵阳、和谐贵阳而努力奋斗。
(一)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1.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施市级重点科技项目100个,其中高新技术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50个,年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重点扶持“低成本太阳能多晶硅项目”完成20吨太阳能多晶硅技术攻关,“生物调节因子产业化攻关项目” 完成100克生物调节因子生产,“神经生长因子产业化攻关项目”完成20万支的生产,抓好回转窑生产高强度陶粒支撑剂和玻璃黑体浆料产业化生产。深入推进以磷煤化工为重点的循环经济进程,继续支持黄磷制甲酸的技术攻关,启动1至2家“半水法”制黄磷的技术改造示范,支持中化开磷集团磷渣切块和轻质墙体材料实现规模化生产。抓好公交车油改气技术的应用推广和“双燃料发动机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加快一批新药新剂型的开发,加大指纹图谱、超临届提取等高新技术在现代中药研发生产中的应用。
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贵阳国家农业园区及乌当、白云、花溪3个示范园区为龙头,以10个“三农”专家服务中心等为载体,以农畜新品种选育、引进为重点,加强适用生产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实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项目30个,解决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以HACCP体系认证为切入点,加强食品生产龙头企业的标准体系建设,完成5家企业的HACCP体系认证,实施2个以上特色食品的开发。继续抓好新农村示范点工作,推进农业科技信息化进程,启动12个农村信息化试点建设。
3.切实加强社会发展科技支撑。围绕生态与环境质量、污水和垃圾处理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建立城市园林绿化监测体系。加大重大疾病、地方病防治及流行性传染病、重大动物疫病等预警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力度,提升预防和应对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产安全等突发事件的技术水平,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二)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1.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新建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5家以上,建立高分子生物材料、多晶硅、激光产业和乳品研发等4个公共技术产业化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启动5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
2.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知识创新力能。深化与贵州大学的合作,建立贵州大学贵阳研究院,启动建设贵阳市成果转化基地,启动与中科院、南京药科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中医学院的合作。
3.提高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市、县两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网络,对科技风险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助推我市民营企业在海外上市。支持社会力量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活跃技术市场,年技术合同交易登记金额增长20%以上。
4.抓好基地平台建设。做好中国·西部(贵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建设的各项协调服务,进一步完善贵阳科技大厦孵化平台功能,做好引进开发工作,引进软件研发机构和软件企业30家,充分发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引领、支撑功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创新活力动力
一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绩效优先、鼓励创新、竞争向上、协同发展、创新增值的评价机制和资源分配机制。继续做好科技项目公开招投标工作,不断充实科技专家库,逐步完善项目绩效考评机制。二是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支持经营性改制单位与大公司、大集团实行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增强造血能力。稳定支持公益类科研单位的发展。三是加强科技立法工作,制定《贵阳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设置科学合理的科技经费科目。四是推进科技自主创新与实施知识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名牌战略有机地结合。加快建立优势产业技术标准体系,鼓励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
(四)培育创新文化,建设创新队伍
抓好科技评价奖励工作,完成科技成果鉴定验收60项,抓好市最高科技创新奖和科学技术奖的评选表彰工作,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引进一批国内优秀人才,培养市级专业技术带头人60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扎实做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第三篇:科技局科学技术发展工作总结
科技局科学技术发展工作总结
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科技和地震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转变作风,强化服务,努力开创科技管理和防震减灾工作新局面。
一、强化科技项目成果管理,提升主导产业发展水平
我局坚持把科技项目作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围绕县域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筛选关键性、有科技含量的技术项目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不定期到各项目单位对项目实施进度、资金到位使用等情况进行督查,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
一是组织有关企业实施了“杏核开口关键技术研究”、“食用菌无菌隧道接菌技术开发”、“小米胚芽油生物萃取技术开发”、“葡萄籽油精深加工技术开发与应用”、“止退防锈防松螺母开发”等科技计划项目。为促进我县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局从XX市农林科学院林果所和XX市农科院果树所引进杏树新品种15个,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杨庄窠乡下平油村杏扁园进行了杏树新品种嫁接。
“杏核开口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由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与河北科技大学合作实施。项目通过研究杏核开口加工的关键技术,研制一种能够对杏核做自动开口加工的设备,以实现对“龙王帽”、“优一”等多品种杏核的自动开口加工,使其能够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同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通过试验研究,开发出针对不同个体特征杏核进行无差别化开口加工的的关键技术,完成了样机设计和必要的实验验证,并制作3台样机在我县加工企业试用,项目已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软件著作权登记。
二是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加强专利资助保护,提升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积极宣传鼓励企业重视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支持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2015年,新增河北农苍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家口张杂谷配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26家。帮助企业和个人申报省市专利申请资助128项(次),资助金额20.5万元。协助丽远紧固件有限公司首次以专利权作价增资扩股的形式,成功为企业增加注册资本200万元,申请省知识产权经费扶持20万元,为企业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加强农业技术普及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为加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加农业主导产业科技含量。一是强化农业新品种示范推广。围绕玉米、谷子、马铃薯、蔬菜、仁用杏、中药材等产业,组织引进、示范推广一批农牧业新品种,加快农业良种化进程。二是加快农业实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大力推广设施农业、旱作农业、节水灌溉、间作套种、标准化栽培、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农产品加工等科技成果,不断提XX县域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依靠科技推进特色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三、强化科普宣传培训工作,增强全民科技素质素质
XX县直25个部门完成了2014本级科普统计工作。配合县直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教工作。一是认真落实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三区”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工作,依托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选派2名农业技术人员河北省“三区”科技人员培训班,并参加了乐亭、抚宁、昌黎、青龙等地的实训实践活动,既全面地掌握了农业新政策、科技知识、新技术,又提升了个人工作能力和服务基层能力,为今后服务“三农”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工作,在科技信息网开辟了健康饮食和安全用药专栏,围绕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县工作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努力营造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良好氛围。三是组织技术骨干利用深入乡村,通过举办农民培训班、广播讲座、科普展览、印发技术资料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全民科普宣传和农民技术培训活动,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累计完成农民技术培训12.2万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公众的科技素质。在蔚州镇、西合营等乡镇人员集中的地方,出动移动电子屏宣传车2天,循环播放防震避震和地震科普知识视频16场次,发放《地震知识漫画》单页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明白纸3000余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及防震常识选编》手册300本,《地震应急知识手册》90本,赠阅《地震报》3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600人次,提高了公众的防震避震意识。
四、抓好科技信息平台建设,提升科技网路服务效率
抓好科技信息网站建设,充分发挥网站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平台作用,围绕部门职能,对网站栏目内容保障工作进行认真维护和管理,丰富网站内容,加大宣传展示力度,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全面更新,促进了我县农村科技信息化工作的开展。2015年,科技信息网共更新各类信息290余条。
五、强化地震应急日常监管,提高防震减灾应急能力
重点完成了“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建设,配备了计算机,投影仪等相关设备,将抗震救灾组织机构图等图文材料上墙展示,保障在地震发生后的应急指挥工作。根据暖泉、宋家庄等宏观点的浅井水位和动物观测手段,编写月会商报告6份,为上级地震部门及时了解我县区域的地震动态提供依据。
第四篇:浅谈马克思基本原理与科学技术发展
浅谈马克思基本原理与科学技术发展
凌晓宇
环工131 1304100093 应老师的要求,我们将开展一场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主题的辩论赛,辩题是: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我做为这场辩论赛的主持,对此我做了一些研究和学习。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去图书馆查找相关书籍,对马克思基本原理和科学技术发展我有了一些见解,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实际上预示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江泽民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科学技术提到“先进生产力”的高度,是我们党自觉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关键所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发生作用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近30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即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的数量,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曾有人估算,截止1980年,人类社会获得的科学知识的90%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0余年获得的。到2000年,人类社会获得的知识翻了一番。现代物理学中90%的知识是1950年以后取得的。现在全世界每天发表科技论文6000-8000篇。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每隔一年半就增加一倍。据粗略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一倍,当前则是3年至5年增加一倍。现在全世界每年批准的专利数量达120万件。当今,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工程师知识的半衰期是5年,即5年内有一半知识已过时。近10年内,一个工程师所掌握的知识的90%与计算机的最新发展有关。由于科技知识的加速增长和更新,科学技术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对科学技术事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鲜明特点。当代科技发展的突出形式就是突破与融合。突破即以研究开发的新一代科技成果取代原有的一代科技成果;融合是组合已有的科技成果发展成为新技术。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战略解决各种问题,这就导致了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最终结成了具有确定的特有概念和方法论的新学科和新领域,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系列。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还表现有研究的完整性、研究对象的多学科性、学科的多对象性、科学研究的信息化等认识论特征。三是科学技术与人文杜会科学的结合。当代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当代任何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等所具有的高度的综合性质,不仅要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主要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而且要求把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结合成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当代自然科学和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实际上预示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江泽民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科学技术提到“先进生产力”的高度,是我们党自觉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关键所在。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是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是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第二,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马克思认为,科学本身是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因而是知识形态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形式。因此,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即一种精神生产力,而当其与生产力其他要素相结合 即构成物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必须经过转化才能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即将科学技术物化为新的劳动工具和新的劳动对象;通过学习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马克思、恩格斯把后一个方面视为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根中途径。第四,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第五,科学作为生产力,既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上层建筑和思想文化的发展。马克思认为,机器的发展则是使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之一。恩格斯也曾指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把科学看成是一种”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恩、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为不断演进的社会实践所证实。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 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在一次听取汇报的会议上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进人21世纪,面对科技进步更加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江泽民把科学技术提到了判断先进生产力标准的新高度,对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做出了新的概括。江泽民的这一重要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华,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丰富的科学内涵。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使命是把经济搞上去。走以科技进步为依托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新路,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其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谛在于科技与经济要一体化。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建立起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体制和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只有下大决心、花大气力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才能使科学技术成为真正的第一生产力。第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中,在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中,高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把经济搞上去,最终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使人民群众真正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第四,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是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加速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这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和奉献,要在全社会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共识,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这样才能使其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三)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决定着先进生产力的性质、方向、结构和水平。首先,科学技术决定先进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是一个由劳动者、劳动工具与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过程的组织管理等各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某一时代特定生产力的先进性质要通过系统中每个要素的先进性质反映出来。劳动者由”体力型“转变为”知识型"标志着生产力的先进程度提高。其次,科学技术决定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在20世纪以前,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相互作用的关系,往往是按照生产一技术一科学的顺序发展的,即生产和技术的实践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当代,科学技术具有明显的超前性。运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科学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和食品工业等方面,使得生产力向越来越广的先进领域发展。第三,科学技术决定产业结构的层次。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技术产业、研究与设计业、金融保险业、文化教育业、商业与眼务业等第三产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产业结构的这种升级是以科技知识在产业中的密集程度为标志的。第一产业占优势的国家为农业国,第二产业占优势的国家为工业国,第三产业占优势的国家为后工业国。从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在70年代末就超过50%。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更有力地证明了科学技术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第四,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力的先进水平。产业的高科技化程度、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密集程度、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时间周期、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等,是衡量生产力先进水平的重要因素。
我认为,科技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理由有二。第一,科学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对人类生活的改善给予影响的力量既不是政治和宗教,也不是思想,而是‘机械技术上的发明’。”也就是说,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改善人类生存质量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回顾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提高的历程,正是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历程。蒸汽机的发明将人类带入了工业文明时代;电的发现和使用改善了交流环境便捷了人类的沟通;青霉素的使用改善了医疗环境,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信息技术革命再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诚然,在人类利用科技的过程中做了一些愚蠢的事情,造成了诸如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但我们欣喜地看到,人类在利用科技提高生存环境的同时也逐步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980年以来,可持续发展原则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人类从企图征服自然的狂妄自大心态放下姿态认识到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预见,在未来,科技将被更好地用于人类提高自身的生存水平。
第二,科学技术所引发的社会变革让人类解放了双手,人文精神使人类逐步摆脱了思想上的枷锁,促进了社会生存环境的不断改善。文艺复兴以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精神也日益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了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布鲁诺的日心说,使人们摆脱了宗教神学的精神束缚,从中世纪的黑暗统治下解放出来;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平等、自由等西方近代民主理念的传播,进而引发了荡涤封建专制制度的社会变革,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由此可见,一次次社会生存环境的改善的直接影响因素都是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解放了人的双手,使人类一次次向内追寻人的价值、探寻生命的真谛。种种这些,都给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改善,使人能够真正成为“人”。
以上就是我对马克思基本原理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见解,希望我们的辩论赛能带给我更大的思想上的冲击,预祝辩论赛顺利、精彩地进行!
第五篇: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展望
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展望
一、A型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单选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标注其相应字母】
1.我国能源发展面临许多问题,我们必须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必须向多元化的能源体系转变,在今后的能源发展战略中应该以(A)为前提。
A.节能
B.核能
C.新能源
D.可再生能源
2.专属经济区是指在沿海国家和岛屿,(C)海里范围内享有对自然资源及其勘探开发的主权和权益,同时还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
A.50 B.100 C.200 D.300
3.国内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当时叫(C)机。
A.101 B.102 C.103 D.104
4.虚拟制造是指在(B)上制造的能力。
A.机器
B.计算机
C.图纸
D.模拟器
5.技术创新的(A)是指从产品的创新、工艺的创新中体现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所以不仅仅是技术范畴的事。
A.综合性
B.创造性
C.创新性
D.市场连续性
6.大脑的基本单位是(A)。
A.神经元
B.树突
C.细胞核
D.突触
7.我国是在(A)签署同意《海洋法公约》。
A.1982年12月10日
B.1982年12月11日
C.1982年12月12日
D.1982年12月13日
8.现在计算机学科里面所谓的诺贝尔奖就叫(A),它是由这位科学家命名的。
A.图灵奖
B.图腾奖
C.冯.偌依曼奖
D.灵图奖
9.创新的最高层次是(C)。
A.技术创新
B.科技创新
C.理论创新
D.文化创新
10.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简写是(B)。
A.IBS B.ISO C.CAD D.IEC
11.(D)面向全球经济,进行全球制造,这是在更大的范围里,优化利用企业的外部资源,以结盟的形式更快地响应市场。
A.精益生产
B.准时生产
C.虚拟制造
D.敏捷制造
12.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C)。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氟氯氢
D.氟气
13.酸雨是指PH值小于(B)的雨水、冻雨、雪、雷、露和雾等大气降水。
A.5.4 B.5.6 C.5.5 D.5.7
14.贺林教授发现的一个重要的遗传基因是(C)
A.六指症
B.夜盲症
C.短指症
D.白化症
15.神经元之间靠(A)进行交流。
A.动作电位
B.树突
C.细胞核
D.突触
16.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包括通讯、计算机和(D)
A.多媒体
B.家电
C.电子商务
D.互联网
17.前不久,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成功钻取获得了高纯度可燃冰实物样品。这一消息激起人们对这种未来替代能源的强烈关
注。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B)。
A.甲醇
B.天然气水合物
C.乙醇
D.石蜡
18.信息集成美国(C)博士1973年提成的。
A.图灵
B.冯.诺依曼
C.哈林顿
D.克林顿
19.“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按系统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
化、及资源优化,实现物流、信息流的集成和优化运行,达到人、经营和技术三要素的集成,以加强企业产品开发的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市
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表述的是(B)。
A.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B.敏捷制造系统
C.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D.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20.(C)的进展将为信息技术提供新的存储、传输、处理、显示材料和器件。
A.物质
B.科学
C.物质与科学
D.物质与生命科学
21.水利发电是水能的一种主要利用形式,水利发电的技术包括多方面,三峡水电站是属于(B)水利发电技术。
A.引水式发电
B.坝式发电
C.混合式发电
D.抽水续能式发电
22.除了结构材料外,具有光、点、磁性质的(C),对光电子技术和信息科学高速发展,将起着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作用。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分子材料
D.高分子材料
23.利用(B)的全能性,将来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组织来修补受损的细胞。
A.组织干细胞
B.胚胎干细胞
C.基因
D.功能基因组
24.以前的生物技术基本上是搞发酵,现在的生物技术是在(C)的基础上,把技术和现代科研结合起来。
A.细胞生物学
B.微生物学
C.基因工程
D.遗传学
25.在海水里面形成的地层叫(A)。
A.海沟
B.海山
C.海相地层
D.海道
26.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D)导致的温室效应。
A.酸雨
B.土地荒漠化
C.水资源危机
D.温室气体
27.进化是(A)的结果。
A.环境选择
B.自然选择
C.自然规律
D.优胜劣汰
28.(D)是由具有光、电、离子、磁、热、机械和化学反映性能的分子和超分子组装排列而成的有序结构,是在分子或超分子层次上完成信息
和能量的检测、转换、传输、存储与处理等功能的化学及物理系统。
A.有机半导体
B.有机超导体
C.导电高聚物
D.分子器件
29.创新的关键是(C),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能力。
A.聪明才智
B.技术规划
C.人才
D.先进观念
30.(C)理论要求人们改变过去以经济发展为主导,忽视生态支持能力的旧思维,建立起新的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观念。
A.生态承载
B.生态文明
C.生态经济
D.生态伦理
二、X型题[共10道题,每题4分]【多选题。每一道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标注其相应字母】
1.200米水深大陆架的矿产主要是(AB)。
A.石油
B.天然气
C.固体砂矿
D.金属结核
2.软件技术今后发展的趋势是(ABCD).A.中间件和软构件
B.面向对象
C.网络化
D.嵌入式
3.生态系统管理方式是将(ABC)相结合的管理战略,这种管理方式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分要素方式,建立起综合的管理方式。其目的是维持生态
系统功能的可持续性,避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A.生态
B.经济
C.社会
D.自然
4.国家创新体系建立所需要的几个方面(ABCD)。
A.技术创新体系
B.知识创新体系
C.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D.创新的政策体系
5.人类基因组计划说复杂非常复杂,说简单就(ABCD)。
A.遗传图
B.物理图
C.序列图
D.基因图
6.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包括(ABCD)。
A.基因组学
B.生物信息学
C.神经生物学
D.生态学
7.21世纪科学研究将在(ABCD)继续展开。
A.物质科学方面
B.生命科学方面
C.地球与生态科学
D.人脑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8.研究脑的目的(ABCD).A.理解脑
B.爱护脑
C.模拟脑
D.开发脑
9.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是(ABCD)。
A.节能
B.发展核能
C.开发新能源
D.开发可再生能源
10.众多分子以一定方式形成的聚集体-----分子材料,通过分子的(BC)则可以表现出特殊的电、光、磁等物理性能。
A.复合B.排列
C.相互作用
D.掺杂
一、A型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单选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标注其相应字母】
1.大脑的(B)是指人的学习和记忆活动。
A.功能性
B.可塑性
C.语言性
D.记忆性
2.目前能够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有(B)
A.美、英、法、俄
B.美、俄、法、中
C.中、美、日、俄
D.中、美、德、俄
3.虚拟制造是指在(B)上制造的能力。
A.机器
B.计算机
C.图纸
D.模拟器
4.除了结构材料外,具有光、点、磁性质的(c),对光电子技术和信息科学高速发展,将起着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作用。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分子材料
D.高分子材料
5.信息集成美国(C)博士1973年提成的。
A.图灵
B.冯.诺依曼
C.哈林顿
D.克林顿
6.进化是(A)的结果。
A.环境选择
B.自然选择
C.自然规律
D.优胜劣汰
7.创新的关键是(C),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能力。
A.聪明才智
B.技术规划
C.人才
D.先进观念
8.“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按系统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
化、及资源优化,实现物流、信息流的集成和优化运行,达到人、经营和技术三要素的集成,以加强企业产品开发的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市
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表述的是(B)。
A.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B.敏捷制造系统
C.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D.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9.现代军事指挥系统包括指挥、控制、通讯、情报和计算机,简称(D)
A.CI B.C2I C.C3I D.C4I
10.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包括通讯、计算机和(D)
A.多媒体
B.家电
C.电子商务
D.互联网
11.(C)理论要求人们改变过去以经济发展为主导,忽视生态支持能力的旧思维,建立起新的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观念。
A.生态承载
B.生态文明
C.生态经济
D.生态伦理
12.前不久,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成功钻取获得了高纯度可燃冰实物样品。这一消息激起人们对这种未来替代能源的强烈关
注。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B)。
A.甲醇
B.天然气水合物
C.乙醇
D.石蜡
13.(D)面向全球经济,进行全球制造,这是在更大的范围里,优化利用企业的外部资源,以结盟的形式更快地响应市场。
A.精益生产
B.准时生产
C.虚拟制造
D.敏捷制造
14.神经元之间靠(A)进行交流。
A.动作电位
B.树突
C.细胞核
D.突触
15.以前的生物技术基本上是搞发酵,现在的生物技术是在(C)的基础上,把技术和现代科研结合起来。
A.细胞生物学
B.微生物学
C.基因工程
D.遗传学
16.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D)导致的温室效应。
A.酸雨
B.土地荒漠化
C.水资源危机
D.温室气体
17.21世纪前期,中国将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以及国家财政尚不能
强有力地支持农业。这一切决定了未来二、三十年国家对农业的最大需求是实现(C)
A.生产安全保障
B.国防安全保障
C.食物安全保证
D.人口安全保障
18.当前医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C)。
A.保健意识缺乏
B.药品研发速度慢
C.老年人口增加
D.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
19.创新的最高层次是(C)。
A.技术创新
B.科技创新
C.理论创新
D.文化创新
20.(D),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
A.2000年6月26日
B.2001年2月12日
C.2001年8月26日
D.2003年4月14日
21.在海水里面形成的地层叫(C)。
A.海沟
B.海山
C.海相地层
D.海道
22.可用于获取气象、海洋、环境、资源等各种信息的航天器是(B)。
A.通信卫星
B.遥感卫星
C.同步卫星
D.导航定位卫星
23.国内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当时叫(C)机。
A.101 B.102 C.103 D.104
24.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将面临着国外的激烈竞争。全社会都应支持和关注农业科学研究,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发展,实现(B),为我国的食
物安全和农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A.科教兴农
B.双重绿色
C.基因克隆
D.杂交
25.如果公司依靠隐形知识获得竞争优势,提供创新产品和个性化服务,那么在企业知识管理模式上应该选择(B)
A.经济管理模式
B.人才化的管理模式
C.编码化的管理模式
D.创新化的管理模式
26.专属经济区是指在沿海国家和岛屿,(C)海里范围内享有对自然资源及其勘探开发的主权和权益,同时还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
A.50 B.100 C.200 D.300
27.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简写是(B)。
A.IBS B.ISO C.CAD D.IEC
28.(D)是由具有光、电、离子、磁、热、机械和化学反映性能的分子和超分子组装排列而成的有序结构,是在分子或超分子层次上完成信息
和能量的检测、转换、传输、存储与处理等功能的化学及物理系统。
A.有机半导体
B.有机超导体
C.导电高聚物
D.分子器件
29.航天系统的核心是(A)。
A.航天器
B.运载工具
C.航天发射场
D.地面测控网
30.技术创新的(A)是指从产品的创新、工艺的创新中体现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所以不仅仅是技术范畴的事。
A.综合性
B.创造性
C.创新性
D.市场连续性
二、X型题[共10道题,每题4分]【多选题。每一道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标注其相应字母】
1.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是(ABCD)。
A.节能
B.发展核能
C.开发新能源
D.开发可再生能源
2.21世纪科学研究将在(ABCD)继续展开。
A.物质科学方面
B.生命科学方面
C.地球与生态科学
D.人脑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3.纳米科技的研究领域分为(BCD)。
A.纳米分析
B.纳米材料
C.纳米装置
D.纳米区域的探测和研究
4.生态系统管理方式是将(ABC)相结合的管理战略,这种管理方式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分要素方式,建立起综合的管理方式。其目的是维持生态
系统功能的可持续性,避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A.生态
B.经济
C.社会
D.自然
5.人类基因组计划说复杂非常复杂,说简单就(ABCD)。
A.遗传图
B.物理图
C.序列图
D.基因图
6.国家创新体系建立所需要的几个方面(ABCD)。
A.技术创新体系
B.知识创新体系
C.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D.创新的政策体系
7.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包括(ABCD)。
A.基因组学
B.生物信息学
C.神经生物学
D.生态学
8.众多分子以一定方式形成的聚集体-----分子材料,通过分子的(BC)则可以表现出特殊的电、光、磁等物理性能。
A.复合B.排列
C.相互作用
D.掺杂
9.软件技术今后发展的趋势是(ABCD).A.中间件和软构件
B.面向对象
C.网络化
D.嵌入式
10.200米水深大陆架的矿产主要是(AB)。
A.石油
B.天然气
C.固体砂矿
D.金属结核
一、A型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单选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标注其相应字母】
1.我国能源发展面临许多问题,我们必须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必须向多元化的能源体系转变,在今后的能源发展战略中应该以(A)为前提。
A.节能
B.核能
C.新能源
D.可再生能源
2.专属经济区是指在沿海国家和岛屿,(C)海里范围内享有对自然资源及其勘探开发的主权和权益,同时还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
A.50 B.100 C.200 D.300
3.国内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当时叫(C)机。
A.101 B.102 C.103 D.104
4.虚拟制造是指在(B)上制造的能力。
A.机器
B.计算机
C.图纸
D.模拟器
5.技术创新的(A)是指从产品的创新、工艺的创新中体现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所以不仅仅是技术范畴的事。
A.综合性
B.创造性
C.创新性
D.市场连续性
6.大脑的基本单位是(A)。
A.神经元
B.树突
C.细胞核
D.突触
7.我国是在(A)签署同意《海洋法公约》。
A.1982年12月10日
B.1982年12月11日
C.1982年12月12日
D.1982年12月13日
8.现在计算机学科里面所谓的诺贝尔奖就叫(A),它是由这位科学家命名的。
A.图灵奖
B.图腾奖
C.冯.偌依曼奖
D.灵图奖
9.创新的最高层次是(C)。
A.技术创新
B.科技创新
C.理论创新
D.文化创新
10.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简写是(B)。
A.IBS B.ISO C.CAD D.IEC
11.(D)面向全球经济,进行全球制造,这是在更大的范围里,优化利用企业的外部资源,以结盟的形式更快地响应市场。
A.精益生产
B.准时生产
C.虚拟制造
D.敏捷制造
12.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C)。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氟氯氢
D.氟气
13.酸雨是指PH值小于(B)的雨水、冻雨、雪、雷、露和雾等大气降水。
A.5.4 B.5.6 C.5.5 D.5.7
14.贺林教授发现的一个重要的遗传基因是(C)
A.六指症
B.夜盲症
C.短指症
D.白化症
15.神经元之间靠(A)进行交流。
A.动作电位
B.树突
C.细胞核
D.突触
16.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包括通讯、计算机和(D)
A.多媒体
B.家电
C.电子商务
D.互联网
17.前不久,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成功钻取获得了高纯度可燃冰实物样品。这一消息激起人们对这种未来替代能源的强烈关注。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B)。
A.甲醇
B.天然气水合物
C.乙醇
D.石蜡
18.信息集成美国(C)博士1973年提成的。
A.图灵
B.冯.诺依曼
C.哈林顿
D.克林顿
19.“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按系统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及资源优化,实现物流、信息流的集成和优化运行,达到人、经营和技术三要素的集成,以加强企业产品开发的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表述的是(B)。
A.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B.敏捷制造系统
C.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D.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20.(C)的进展将为信息技术提供新的存储、传输、处理、显示材料和器件。
A.物质
B.科学
C.物质与科学
D.物质与生命科学
21.水利发电是水能的一种主要利用形式,水利发电的技术包括多方面,三峡水电站是属于(B)水利发电技术。
A.引水式发电
B.坝式发电
C.混合式发电
D.抽水续能式发电
22.除了结构材料外,具有光、点、磁性质的(C),对光电子技术和信息科学高速发展,将起着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作用。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分子材料
D.高分子材料
23.利用(B)的全能性,将来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组织来修补受损的细胞。
A.组织干细胞
B.胚胎干细胞
C.基因
D.功能基因组
24.以前的生物技术基本上是搞发酵,现在的生物技术是在(C)的基础上,把技术和现代科研结合起来。
A.细胞生物学
B.微生物学
C.基因工程
D.遗传学
25.在海水里面形成的地层叫(A)。
A.海沟
B.海山
C.海相地层
D.海道
26.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D)导致的温室效应。
A.酸雨
B.土地荒漠化
C.水资源危机
D.温室气体
27.进化是(A)的结果。
A.环境选择
B.自然选择
C.自然规律
D.优胜劣汰
28.(D)是由具有光、电、离子、磁、热、机械和化学反映性能的分子和超分子组装排列而成的有序结构,是在分子或超分子层次上完成信息和能量的检测、转换、传输、存储与处理等功能的化学及物理系统。
A.有机半导体
B.有机超导体
C.导电高聚物
D.分子器件
29.创新的关键是(C),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能力。
A.聪明才智
B.技术规划
C.人才
D.先进观念
30.(C)理论要求人们改变过去以经济发展为主导,忽视生态支持能力的旧思维,建立起新的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观念。
A.生态承载
B.生态文明
C.生态经济
D.生态伦理
二、X型题[共10道题,每题4分]【多选题。每一道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标注其相应字母】
1.200米水深大陆架的矿产主要是(AB)。
A.石油
B.天然气
C.固体砂矿
D.金属结核
2.软件技术今后发展的趋势是(ABCD).A.中间件和软构件
B.面向对象
C.网络化
D.嵌入式
3.生态系统管理方式是将(ABC)相结合的管理战略,这种管理方式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分要素方式,建立起综合的管理方式。其目的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性,避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A.生态
B.经济
C.社会
D.自然
4.国家创新体系建立所需要的几个方面(ABCD)。
A.技术创新体系
B.知识创新体系
C.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D.创新的政策体系
5.人类基因组计划说复杂非常复杂,说简单就(ABCD)。
A.遗传图
B.物理图
C.序列图
D.基因图
6.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包括(ABCD)。
A.基因组学
B.生物信息学
C.神经生物学
D.生态学
7.21世纪科学研究将在(ABCD)继续展开。
A.物质科学方面
B.生命科学方面
C.地球与生态科学
D.人脑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8.研究脑的目的(ABCD).A.理解脑
B.爱护脑
C.模拟脑
D.开发脑
9.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是(ABCD)。
A.节能
B.发展核能
C.开发新能源
D.开发可再生能源
10.众多分子以一定方式形成的聚集体-----分子材料,通过分子的(BC)则可以表现出特殊的电、光、磁等物理性能。
A.复合B.排列
C.相互作用
D.掺杂
一、A型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单选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标注其相应字母】
1.大脑的(B)是指人的学习和记忆活动。
A.功能性
B.可塑性
C.语言性
D.记忆性
2.目前能够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有(B)
A.美、英、法、俄
B.美、俄、法、中
C.中、美、日、俄
D.中、美、德、俄
3.虚拟制造是指在(B)上制造的能力。
A.机器
B.计算机
C.图纸
D.模拟器
一、单选题:
1.(B)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又称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A.科学技术 B.空间技术 C.飞行技术 D.宇宙探险
2.(B)是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单位。
A.基因组 B.基因 C.DNA D.蛋白质
3.现在计算机学科里面所谓的诺贝尔奖就叫(A),它是由这位科学家命名的。
A.图灵奖 B.图腾奖 C.冯.偌依曼奖 D.灵图奖 4.人类基因组的组织方式以(D)为单位。
A.基因组 B.基因 C.DNA D.染色体 5.生命的存储单位是(C)。
A.基因组 B.基因 C.DNA D.蛋白质
6.(D)是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传输的学科。
A.生物学 B.信息科学 C.生命科学 D.生物信息学
7.大脑的基本单位是(A)。
A.神经元 B.树突 C.细胞核 D.突触
8.利用(B)的全能性,将来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组织来修补受损的细胞。A.组织干细胞 B.胚胎干细胞 C.基因 D.功能基因组 9.国内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当时叫(C)机。
A.101 B.102 C.103 D.104
10.(D)的进展将为信息技术提供新的存储、传输、处理、显示材料和器件。
A.物质 B.科学 C.物质与科学 D.物质与生命科学
11.技术创新的(A)是指从产品的创新、工艺的创新中体现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所以不仅仅是技术范畴的事。
A.综合性 B.创造性 C.创新性 D.市场连续性
12.水利发电是水能的一种主要利用形式,水利发电的技术包括多方面,三峡水电站是属于(B)水利发电技术。
A.引水式发电 B.坝式发电 C.混合式发电 D.抽水续能式发电
13.家务劳动的解放是(C)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A.白色家电 B.黑色家电 C.家用电器 D.洗衣机
14.(A)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核心与关键因素,也是先进生产力的核心与关键因素。
A.科学技术 B.先进思想 C.文化知识 D.知识技术
15.第一张人类基因组基因图初步完成于(A)
A.1996 B.1997 C.1998 D.1999
16.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里的一个真正的里程碑,是最终完成(C)。
A.遗传图 B.物理图 C.序列图 D.基因图
17.大脑的(B)是指人的学习和记忆活动。
A.功能性 B.可塑性 C.语言性 D.记忆性
18.摩尔定律表明,芯片性能每(C)个月性能就可以翻一番。
A.6 B.12 C.18 D.24
19.创新的最高层次是(C)。
A.技术创新 B.科技创新 C.理论创新 D.文化创新
20.1901年德国科学家(B)发现X射线,成为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
A.爱因斯坦 B.伦琴 C.魏格纳 D.牛顿 21.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C)。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氟氯氢 D.氟气 22.我国能源发展面临许多问题,我们必须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必须向多元化的能源体系转变,在今后的能源发展战略中应该以(A)为前提。
A.节能 B.核能 C.新能源 D.可再生能源
23.纳米是(A)单位
A.长度 B.重量 C.质量 D.速度 24.创新的关键是(C),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能力。
A.聪明才智 B.技术规划 C.人才 D.先进观念 25.科学技术活动竞争的焦点是(C)
A.人才 B.科技 C.创新 D.知识 26.一纳米等于(C)米。
A.10的-7次方 B.10的-8次方 C.10的-9次方 D.10的-10次方
27.纳米科技是指在(C)的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包括原子和分子的操纵。
A.1-10纳米 B.1-50纳米 C.1-100纳米 D.1-150纳米
28.以前的生物技术基本上是搞发酵,现在的生物技术是在(C)的基础上,把技术和现代科研结合起来。
A.细胞生物学 B.微生物学 C.基因工程 D.遗传学
29.“(A)三系配套法”主要指科学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A.信息技术 B.生物技术 C.科学技术 D.科技创新
30.(A)理论要求人们改变过去以经济发展为主导,忽视生态支持能力的旧思维,建立起新的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观念。
A.生态承载 B.生态文明 C.生态经济 D.生态伦理 31.我国是在(A)签署同意《海洋法公约》。
A.82年12月10日 B.82年12月11日 C.82年12月12日 D.82年12月13日
32.(D)是由具有光、电、离子、磁、热、机械和化学反映性能的分子和超分子组装排列而成的有序结构,是在分子或超分子层次上完成信息和能量的检测、转换、传输、存储与处理等功能的化学及物理系统。
A.有机半导体 B.有机超导体 C.导电高聚物 D.分子器件 33.(D)促进人文精神更科学、健康、丰富。
A.新生活 B.新概念 C.新文化 D.科学技术
34.在一个非线性的混沌系统里,一个地方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带来整个系统的崩溃或者大的混乱,称之为(A)。
A.蝴蝶效应 B.牛鞭效应 C.首因效应 D.鲶鱼效应 35.航天系统的核心是(A)。
A.航天器 B.运载工具 C.航天发射场 D.地面测控网
36.专属经济区是指在沿海国家和岛屿,(C)海里范围内享有对自然资源及其勘探开发的主权和权益,同时还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
A.50 B.100 C.200 D.300 37.对科技人员、关键的管理人员,要持股。中高层人员要有期权,有期股。要激励员工不断将自己的知识智慧贡献给企业,这属于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的(D)。
A.知识的获取 B.知识的共享 C.知识的创新 D.知识的激励
38.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将面临着国外的激烈竞争。全社会都应支持和关注农业科学研究,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发展,实现(B),为我国的食物安全和农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A.科教兴农 B.双重绿色 C.基因克隆 D.杂交 39.下列不属于高技术战争基本特点的是(C)。
A.侦察立体化 B.打击精细化 C.全球合作化 D.保护综合化
40.如果公司依靠隐形知识获得竞争优势,提供创新产品和个性化服务,那么在企业知识管理模式上应该选择(B)
A.经济管理模式 B.人才化的管理模式 C.编码化的管理模式 D.创新化的管理模式
41.人类渴望获得的许多宝贵资源,渴望在宇宙空间得到。对宇宙空间的资源的了解甚少,大致可分为三类:环境资源、物质资源和(C)。
A.矿山资源 B.土地资源 C.轨道资源 D.天然能源 42.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简写是(B)。
A.IBS B.ISO C.CAD D.IEC 43.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应用于农业生产,形成了(C)的生产模式,推动了作物栽培学地发展。
A.精确农业 B.科技农业 C.现代农业 D.新型农业 44.当前医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C)。
A.保健意识缺乏 B.药品研发速度慢 C.老年人口增加 D.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
45.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调整创造和利用知识成果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激励知识创新,保护成果,加快知识成果推广运用的制度,其核心是(C)。
A.《合同法》 B.《宪法》 C.《知识产权法》 D.《民法》
46.酸雨是指PH值小于(B)的雨水、冻雨、雪、雷、露和雾等大气降水。
A.5.4 B.5.6 C.5.5 D.5.7 47.人民健康、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基础是(A)。
A.农业 B.工业 C.服务业 D.农业和工业 48.我国是农作物病虫害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A)为病虫害防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途径。
A.转基因技术 B.培育抗虫作物 C.利用害虫的天敌 D.综合防治 49.信息集成美国(C)博士1973年提成的。
A.图灵 B.冯.诺依曼 C.哈林顿 D.克林顿
二、不定选择题:
1.知识按其形态进行分类可分为(CD)。
A.经验知识 B.判断知识 C.显性知识 D.隐性知识
2.要在生产中利用杂交优势,必须解决杂种一代种子的生产问题。我国主要通过“三系配套法”,在水稻、油菜杂交优势利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其中,“三系配套法”主要指(ABC)。
A.不育系 B.保持系 C.恢复系 D.改良系
3.生态系统管理方式是将(ABC)相结合的管理战略,这种管理方式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分
要素方式,建立起综合的管理方式。其目的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性,避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A.生态 B.经济 C.社会 D.自然
4.人类基因组计划说复杂非常复杂,说简单就(ABCD)。
A.遗传图 B.物理图 C.序列图 D.基因图 5.研究脑的目的(ABCD)
A.理解脑 B.爱护脑 C.模拟脑 D.开发脑 6.软件技术今后发展的趋势是(ABCD)
A.中间件和软构件 B.面向对象 C.网络化 D.嵌入式 7.200米水深大陆架的矿产主要是(AB)A.石油 B.天然气 C.固体砂矿 D.金属结核 8.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是(ABCD)。
A.节能 B.发展核能 C.开发新能源 D.开发可再生能源
9.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B)的参与举足轻重,知识要变成资本,没有它的参与是不可能的。只有知识和资本的结合,才能实现“才”与“财”的良性循环,才能促进人才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创造的财富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A.国家政策B.金融C.企业创新D.科研院所改革 10.国家创新体系建立所需要的几个方面(ABCD)。
A.技术创新体系 B.知识创新体系 C.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D.创新的政策体系 11.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包括(ABCD)。
A.基因组学 B.生物信息学 C.神经生物学 D.生态学
12.下列哪些方面的迅速发展会给医学的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ABC)。
A.干细胞 B.纳米技术 C.生物技术 D.医疗器械 13.纳米科技的研究领域分为(BCD)。
A.纳米分析 B.纳米材料 C.纳米装置 D.纳米区域的探测和研究 14.21世纪科学研究将在(ABCD)继续展开。
A.物质科学方面 B.生命科学方面 C.地球与生态科学 D.人脑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5.众多分子以一定方式形成的聚集体-----分子材料,通过分子的(BC)则可以表现出特殊的电、光、磁等物理性能。
A.复合 B.排列 C.相互作用 D.掺杂
16.物质科学将在(ABD)三方面进行研究。
A.微观领域 B.宏观领域 C.非线性领域 D.非线性与复杂系统 17.高技术战争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ABCD)和控制智能化。
A.侦察立体化 B.打击精巧化 C.反应高速化 D.防护综合化 18.人文精神主要包括几个方面?(ABC)
A.人对自身精神境界的理解B.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
19.人文精神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主要表现在(ABCD)
A.高尚的人文精神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精神动力
B.好奇心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
C.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文化、体制环境作保证
D.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导航
20.(C)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
A.社会进步 B.生产的发展 C.人文精神 D.社会和谐
21.当今世界载人航天计划的核心,是在靠近地球的轨道上建立长寿命的大型空间站,空间站主要功能有哪些?(ABCD)
A.遥感及微重力等科学研究 B.停靠、维修并为人造卫星补充燃料
C.在空间站进行部件或整机组装工作 D.物资、宇航员及航天器转运基地
22.知识产权就是知识方面的产权,就是对创造性劳动成果这种无形财产依法享有的权利,主要有(BCD)。
A.注册权 B.专利权 C.商标权 D.著作权
23.当今,科学家所设计的分子水平的存储器主要是通过(A)或(C)分子来实现的A.双稳态 B.单稳态 C.多稳态 D.电荷转移 24.基础信息化的两大特点是(ac)
A.部门使用 B.部门管理 C.单元技术 D.办公使用 25.对土地资源保护应该重点保护(ABCD)
A.水土流失控制 B.土地荒漠治理 C.石漠化土地治理 D.土壤盐渍化治理 26.光电利用有以下几种(ABC)
A.太阳能热发电 B.通过太阳能电池的转化转变为电能 C.太空太阳能发电 D.太阳能板发电
27.“中国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目前我国哪些方面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ABCD)
A.作物育种 B.杂种优势利用 C.花药培养 D.转基因作物应用 28.世界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CD)
A.贸易自由化 B.言论自由 C.金融国际化 D.生产一体化
29.未来30年,世界航天技术将持续快速发展,航天大国的投资主要将集中在下列哪几个方面?(ABCD)
A.航天运输交流 B.人造卫星 C.大型空间站 D.深空探测 30.知识管理的两种模式(AD)
A.编码化的管理模式 B.粗放型的管理模式 C.集约型的管理模式 D.人才化的管理模式 31.(A)的进展将为非线性、复杂性科学以及心理与认知科学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A.信息技术 B.生物技术 C.科学技术 D.科技创新 32.贺林教授发现的一个重要的遗传基因是(C)
A.六指症 B.夜盲症 C.短指症 D.白化症
33.科学与人文相辅相成,加强科学与人文的结合,首先就要注意培养(A)的人才。A.文理兼通B.复合型C.创新型D.专业型
34.在信息领域里面计算机实际上也三分天下,就是(ABC)A.硬件 B.软件 C.服务 D.系统
35.40多年来空间技术的成就是巨大的,它已迅速并广泛应用于众多的领域,形成了航天产业,空间应用成就主要有(ABCD)。
A.卫星通信、广播 B.卫星导航定位 C.气象预报 D.军事应用
36.人造卫星是重要的航天器之一,发射数量最多,并已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其种类很多,主要有(ABCD)。
A.通信卫星B.遥感卫星C.导航定位卫星D.科学卫星
37.除传统农业外,21世纪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战场有(BC)。
A.灌溉农业B.设施农业C.海洋农业D.太空农业 38.(B)是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的推进器。
A.科学技术 B.信息技术 C.电子技术 D.生产技术
一、A型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单选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标注其相应字母】
1.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C)导致的温室效应。
A.酸雨
B.土地荒漠化
C.水资源危机
D.温室气体
2.(B)是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单位。
A.基因组
B.基因
C.DNA
D.蛋白质
3.现在计算机学科里面所谓的诺贝尔奖就叫(A),它是由这位科学家命名的。
A.图灵奖
B.图腾奖
C.冯.偌依曼奖
D.灵图奖
4.人类基因组的组织方式以(D)为单位。
A.基因组
B.基因
C.DNA
D.染色体
5.(D)是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传输的学科。
A.生物学
B.信息科学
C.生命科学
D.生物信息学
6.神经元之间靠(D)进行交流。
A.动作电位
B.树突
C.细胞核
D.突触
7.利用(B)的全能性,将来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组织来修补受损的细胞。
A.组织干细胞
B.胚胎干细胞
C.基因
D.功能基因组
8.国内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当时叫(C)机。
A.101
B.102
C.103
D.104
9.(D)的进展将为信息技术提供新的存储、传输、处理、显示材料和器件。
A.物质
B.科学
C.物质与科学
D.物质与生命科学
10.技术创新的(A)是指从产品的创新、工艺的创新中体现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所以不仅仅是技术范畴的事。
A.综合性
B.创造性
C.创新性
D.市场连续性
11.水利发电是水能的一种主要利用形式,水利发电的技术包括多方面,三峡水电站是属于(B)水利发电技术。
A.引水式发电
B.坝式发电
C.混合式发电
D.抽水续能式发电
12.家务劳动的解放是(C)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A.白色家电
B.黑色家电
C.家用电器
D.洗衣机
13.(A)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核心与关键因素,也是先进生产力的核心与关键因素。
A.科学技术
B.先进思想
C.文化知识
D.知识技术
14.大脑的基本单位是(A)。
A.神经元
B.树突
C.细胞核
D.突触
15.第一张人类基因组基因图初步完成于(A)
A.1996
B.1997
C.1998
D.1999
16.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里的一个真正的里程碑,是最终完成(C)。
A.遗传图
B.物理图
C.序列图
D.基因图
17.大脑的(B)是指人的学习和记忆活动。
A.功能性
B.可塑性
C.语言性
D.记忆性
18.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包括通讯、计算机和(B)
A.多媒体
B.家电
C.电子商务
D.互联网
19.进化是(A)的结果。
A.环境选择
B.自然选择
C.自然规律
D.优胜劣汰
20.摩尔定律表明,芯片性能每(C)个月性能就可以翻一番。
A.6
B.12
C.18
D.24
21.创新的最高层次是(C)。
A.技术创新
B.科技创新
C.理论创新
D.文化创新
22.1901年德国科学家(B)发现X射线,成为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
A.爱因斯坦
B.伦琴
C.魏格纳
D.牛顿
23.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C)。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氟氯氢
D.氟气
24.我国能源发展面临许多问题,我们必须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必须向多元化的能源体系转变,在今后的能源发展战略中应该以(A)为前提。
A.节能
B.核能
C.新能源
D.可再生能源
25.纳米是(A)单位
A.长度
B.重量
C.质量
D.速度
2007-9-3 10:06 回复
radarlarry 0位粉丝
2楼
26.生命的存储单位是(C)。
A.基因组
B.基因
C.DNA
D.蛋白质
27.创新的关键是(C),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能力。
A.聪明才智
B.技术规划
C.人才
D.先进观念
28.科学技术活动竞争的焦点是(C)
A.人才
B.科技
C.创新
D.知识
29.一纳米等于(C)米。
A.10的-7次方
B.10的-8次方
C.10的-9次方
D.10的-10次方
30.纳米科技是指在(C)的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包括原子和分子的操纵。
A.1-10纳米
B.1-50纳米
C.1-100纳米
D.1-150纳米
31.以前的生物技术基本上是搞发酵,现在的生物技术是在(C)的基础上,把技术和现代科研结合起来。
A.细胞生物学
B.微生物学
C.基因工程
D.遗传学
32.(A)三系配套法”主要指科学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A.信息技术
B.生物技术
C.科学技术
D.科技创新
33.以前的生物技术基本上是搞发酵,现在的生物技术是在(C)的基础上,把技术和现代科研结合起来。
A.细胞生物学
B.微生物学
C.基因工程
D.遗传学
34.人类基因组的组织方式以(D)为单位。
A.基因组
B.基因
C.DNA
D.染色体
35.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D)导致的温室效应。
A.酸雨
B.土地荒漠化
C.水资源危机
D.温室气体
36.(A)理论要求人们改变过去以经济发展为主导,忽视生态支持能力的旧思维,建立起新的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观念。
A.生态承载
B.生态文明
C.生态经济
D.生态伦理
37.我国是在(A)签署同意《海洋法公约》。
A.1982年12月10日
B.1982年12月11日
C.1982年12月12日
D.1982年12月13日
二、X型题[共10道题,每题4分]【多选题。每一道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标注其相应字母】
1.要在生产中利用杂交优势,必须解决杂种一代种子的生产问题。我国主要通过“三系配套法”,在水稻、油菜杂交优势利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其中,“三系配套法”主要指(ABC)。
A.不育系
B.保持系
C.恢复系
D.改良系
2.生态系统管理方式是将(ABC)相结合的管理战略,这种管理方式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分要素方式,建立起综合的管理方式。其目的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性,避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A.生态
B.经济
C.社会
D.自然
3.人类基因组计划说复杂非常复杂,说简单就(ABCD)。
A.遗传图
B.物理图
C.序列图
D.基因图
4.研究脑的目的(ABCD).A.理解脑
B.爱护脑
C.模拟脑
D.开发脑
5.21世纪科学研究将在(ABCD)继续展开。
A.物质科学方面
B.生命科学方面
C.地球与生态科学
D.人脑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6.软件技术今后发展的趋势是(ABCD).A.中间件和软构件
B.面向对象
C.网络化
D.嵌入式
7.200米水深大陆架的矿产主要是(AB)。
A.石油
B.天然气
C.固体砂矿
D.金属结核
8.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是(ABCD)。
A.节能
B.发展核能
C.开发新能源
D.开发可再生能源
9.国家创新体系建立所需要的几个方面(ABCD)。
A.技术创新体系
B.知识创新体系
C.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D.创新的政策体系
10.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包括(ABCD)。
A.基因组学
B.生物信息学
C.神经生物学
D.生态学
11.下列哪些方面的迅速发展会给医学的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ABC)。
A.干细胞
B.纳米技术
C.生物技术
D.医疗器械
12.纳米科技的研究领域分为(BCD)。
A.纳米分析
B.纳米材料
C.纳米装置
D.纳米区域的探测和研究
13.21世纪科学研究将在()继续展开。ABCD
A.物质科学方面
B.生命科学方面
C.地球与生态科学
D.人脑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4.众多分子以一定方式形成的聚集体-----分子材料,通过分子的()则可以表现出特殊的电、光、磁等物理性能。B C
A.复合 B.排列
C.相互作用
D.掺杂
15.物质科学将在(ABD)三方面进行研究。
A.微观领域
B.宏观领域
C.非线性领域
D.非线性了与复杂系统
16.高技术战争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ABCD)和控制智能化。
A.侦察立体化
B.打击精巧化
C.反应高速化
D.防护综合化
17.物质科学将在(ABD)三方面进行研究。
A.微观领域
B.宏观领域
C.非线性领域
D.非线性了与复杂系统
18.人文精神主要包括几个方面?(ABC)
A.人对自身精神境界的理解
B.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
19.当今世界载人航天计划的核心,是在靠近地球的轨道上建立长寿命的大型空间站,空间站主要功能有哪些?(ABCD).A.遥感及微重力等科学研究
B.停靠、维修并为人造卫星补充燃料
C.在空间站进行部件或整机组装工作
D.物资、宇航员及航天器转运基地
20.知识产权就是知识方面的产权,就是对创造性劳动成果这种无形财产依法享有的权利,主要有(BCD)。
A.注册权
B.专利权
C.商标权
D.著作权
一、A型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单选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标注其相应字母】
1.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C)。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氟氯氢
D.氟气
2.信息集成美国(C)博士1973年提成的。
A.图灵
B.冯.诺依曼
C.哈林顿
D.克林顿
3.大脑的(B)是指人的学习和记忆活动。
A.功能性
B.可塑性
C.语言性
D.记忆性
4.家务劳动的解放是(C)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A.白色家电
B.黑色家电
C.家用电器
D.洗衣机
5.纳米科技是指在(C)的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包括原子和分子的操纵。
A.1-10纳米
B.1-50纳米
C.1-100纳米
D.1-150纳米
6.神经元之间靠(A)进行交流。
A.动作电位
B.树突
C.细胞核
D.突触
7.一纳米等于(C)米。
A.10的-7次方
B.10的-8次方
C.10的-9次方
D.10的-10次方
8.纳米是(A)单位
A.长度
B.重量
C.质量
D.速度
9.大脑的基本单位是(A)。
A.神经元
B.树突
C.细胞核
D.突触
10.科学技术活动竞争的焦点是(A)
A.人才
B.科技
C.创新
D.知识
11.(D)的进展将为信息技术提供新的存储、传输、处理、显示材料和器件。
A.物质
B.科学
C.物质与科学
D.物质与生命科学
12.利用(B)的全能性,将来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组织来修补受损的细胞。
A.组织干细胞
B.胚胎干细胞
C.基因
D.功能基因组
13.(B)是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单位。
A.基因组
B.基因
C.DNA
D.蛋白质
14.(A)面向全球经济,进行全球制造,这是在更大的范围里,优化利用企业的外部资源,以结盟的形式更快地响应市场。
A.精益生产
B.准时生产
C.虚拟制造
D.敏捷制造
15.、生命的存储单位是(C)。
A.基因组
B.基因
C.DNA
D.蛋白质
16.(A)的进展将为非线性、复杂性科学以及心理与认知科学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A.信息技术
B.生物技术
C.科学技术
D.科技创新
17.人类基因组的组织方式以(D)为单位。
A.基因组
B.基因
C.DNA
D.染色体
18.(D)是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传输的学科。
A.生物学
B.信息科学
C.生命科学
D.生物信息学
19.(A)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核心与关键因素,也是先进生产力的核心与关键因素
A.科学技术
B.先进思想
C.文化知识
D.知识技术
20.1901年德国科学家(B)发现X射线,成为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
A.爱因斯坦
B.伦琴
C.魏格纳
D.牛顿
21.创新的关键是(C),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能力。
A.聪明才智
B.技术规划
C.人才
D.先进观念
22.技术创新的(A)是指从产品的创新、工艺的创新中体现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所以不仅仅是技术范畴的事。
A.综合性
B.创造性
C.创新性
D.市场连续性
23.贺林教授发现的一个重要的遗传基因是(C)
A.六指症
B.夜盲症
C.短指症
D.白化症
24.“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按系统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企业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及资源优化,实现物流、信息流的集成和优化运行,达到人、经营和技术三要素的集成,以加强企业产品开发的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表述的是(A)。
A.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B.敏捷制造系统
C.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D.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25.我国能源发展面临许多问题,我们必须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必须向多元化的能源体系转变,在今后的能源发展战略中应该以(A)为前提。
A.节能
B.核能
C.新能源
D.可再生能源
26.摩尔定律表明,芯片性能每(C)个月性能就可以翻一番。
A.6
B.12
C.18
D.24
27.创新的最高层次是(C)。
A.技术创新
B.科技创新
C.理论创新
D.文化创新
28.第一张人类基因组基因图初步完成于(A)
A.1996
B.1997
C.1998
D.1999
29.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里的一个真正的里程碑,是最终完成(C)。
A.遗传图
B.物理图
C.序列图
D.基因图
30.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包括通讯、计算机和(B)
A.多媒体
B.家电
C.电子商务
D.互联网
二、X型题[共10道题,每题4分]【多选题。每一道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标注其相应字母】
1.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包括(ABCD)。
A.基因组学
B.生物信息学
C.神经生物学
D.生态学
2.生态系统管理方式是将(ABC)相结合的管理战略,这种管理方式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分要素方式,建立起综合的管理方式。其目的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性,避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A.生态
B.经济
C.社会
D.自然
3.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是(ABCD)。
A.节能
B.发展核能
C.开发新能源
D.开发可再生能源
4.人类基因组计划说复杂非常复杂,说简单就(ABCD)。
A.遗传图
B.物理图
C.序列图
D.基因图
5.国家创新体系建立所需要的几个方面(ABCD)。
A.技术创新体系
B.知识创新体系
C.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D.创新的政策体系
6.200米水深大陆架的矿产主要是(AB)。
A.石油
B.天然气
C.固体砂矿
D.金属结核
7.软件技术今后发展的趋势是(ABCD).A.中间件和软构件
B.面向对象
C.网络化
D.嵌入式
8.21世纪科学研究将在(ABCD)继续展开。
A.物质科学方面
B.生命科学方面
C.地球与生态科学
D.人脑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9.研究脑的目的(ABCD).A.理解脑
B.爱护脑
C.模拟脑
D.开发脑
10.纳米科技的研究领域分为(BCD)。
A.纳米分析
B.纳米材料
C.纳米装置
D.纳米区域的探测和研究
继续教育题一
1.人类基因组的组织方式以(4)为单位。
A.基因组
B.基因
C.DNA D.染色体
2.我国是在(1)签署同意《海洋法公约》。
A.1982年12月10日
B.1.一纳米等于(C)米。
A.10的-7次方
B.10的-8次方
C.10的-9次方
D.10的-10次方
2.(B)是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单位。
A.基因组
B.基因
C.DNA D.蛋白质
3.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应用于农业生产,形成了(A)的生产模式,推动了作物栽培学地发展。
A.精确农业
B.科技农业
C.现代农业
D.新型农业
4.人类基因组的组织方式以(D)为单位。
A.基因组
B.基因
C.DNA D.染色体
5.(D)是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传输的学科。
A.生物学
B.信息科学
C.生命科学
D.生物信息学
6.贺林教授发现的一个重要的遗传基因是(C)
A.六指症
B.夜盲症
C.短指症
D.白化症
7.1901年德国科学家(B)发现X射线,成为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
A.爱因斯坦
B.伦琴
C.魏格纳
D.牛顿
8.(C)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
A.社会进步
B.生产的发展
C.人文精神
D.社会和谐
9.人类渴望获得的许多宝贵资源,渴望在宇宙空间得到。对宇宙空间的资源的了解甚少,大致可分为三类:环境资源、物质资源和(C)。
A.矿山资源
B.土地资源
C.轨道资源
D.天然能源
10.创新的最高层次是(C)。
A.技术创新
B.科技创新
C.理论创新
D.文化创新
11.(A)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核心与关键因素,也是先进生产力的核心与关键因素。
A.科学技术
B.先进思想
C.文化知识
D.知识技术
12.(D)的进展将为信息技术提供新的存储、传输、处理、显示材料和器件。
A.物质
B.科学
C.物质与科学
D.物质与生命科学
13.我国是农作物病虫害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A)为病虫害防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途径。
A.转基因技术
B.培育抗虫作物
C.利用害虫的天敌
D.综合防治
14.16、生命的存储单位是(C)。
A.基因组
B.基因
C.DNA
D.蛋白质
15.纳米科技是指在(C)的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包括原子和分子的操纵。
A.1-10纳米
B.1-50纳米
C.1-100纳米
D.1-150纳米
16.(D)促进人文精神更科学、健康、丰富。
A.新生活
B.新概念
C.新文化
D.科学技术
17.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所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和其他资源相结合的经营的体系是(B)。
A.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B.知识管理
C.企业的宗旨
D.企业的组织结构
18.技术创新的(A)是指从产品的创新、工艺的创新中体现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所以不仅仅是技术范畴的事。
A.综合性
B.创造性
C.创新性
D.市场连续性
19.创新的关键是(C),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能力。
A.聪明才智
B.技术规划
C.人才
D.先进观念
20.第一张人类基因组基因图初步完成于(A)
A.1996 B.1997 C.1998 D.1999
21.人民健康、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基础是(A)。
A.农业
B.工业
C.服务业
D.农业和工业
22.(B)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又称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
A.科学技术
B.空间技术
C.飞行技术
D.宇宙探险
23.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里的一个真正的里程碑,是最终完成(C)。
A.遗传图
B.物理图
C.序列图
D.基因图
24.(A)的进展将为非线性、复杂性科学以及心理与认知科学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A.信息技术
B.生物技术
C.科学技术
D.科技创新
25.(B)是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的推进器。
A.科学技术
B.信息技术
C.电子技术
D.生产技术
26.纳米是(A)单位
A.长度
B.重量
C.质量
D.速度
27.家务劳动的解放是(C)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A.白色家电
B.黑色家电
C.家用电器
D.洗衣机
28.科学技术活动竞争的焦点是(A)
A.人才
B.科技
C.创新
D.知识
29.生命信息的存储单位是(C),生命信息从它到蛋白质的流动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A.基因组
B.基因
C.DNA D.蛋白质
30.下列不属于高技术战争基本特点的是(C)。
A.侦察立体化
B.打击精细化
C.全球合作化
D.保护综合化
二、X型题[共10道题,每题4分]【多选题。每一道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标注其相应字母】
1.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是(ABCD)。
A.节能
B.发展核能
C.开发新能源
D.开发可再生能源
2.国家创新体系建立所需要的几个方面(ABCD)。
A.技术创新体系
B.知识创新体系
C.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D.创新的政策体系
3.众多分子以一定方式形成的聚集体-----分子材料,通过分子的(BC)则可以表现出特殊的电、光、磁等物理性能。
A.复合B.排列
C.相互作用
D.掺杂
4.研究脑的目的(ABCD).A.理解脑
B.爱护脑
C.模拟脑
D.开发脑
5.生态系统管理方式是将(ABC)相结合的管理战略,这种管理方式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分要素方式,建立起综合的管理方式。其目的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性,避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A.生态
B.经济
C.社会
D.自然
6.软件技术今后发展的趋势是(ABCD).A.中间件和软构件
B.面向对象
C.网络化
D.嵌入式
7.人类基因组计划说复杂非常复杂,说简单就(ABCD)。
A.遗传图
B.物理图
C.序列图
D.基因图
8.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包括(ABCD)。
A.基因组学
B.生物信息学
C.神经生物学
D.生态学
9.200米水深大陆架的矿产主要是(AB)。
A.石油
B.天然气
C.固体砂矿
D.金属结核
10.21世纪科学研究将在(ABCD)继续展开。
A.物质科学方面
B.生命科学方面
C.地球与生态科学
D.人脑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982年12月11日
C.1982年12月12日
D.1982年12月13日
3.大脑的基本单位是(1)。
A.神经元
B.树突
C.细胞核
D.突触
4.1901年德国科学家(2)发现X射线,成为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
A.爱因斯坦
B.伦琴
C.魏格纳
D.牛顿
5.(2)是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单位。
A.基因组
B.基因
C.DNA D.蛋白质
6.创新的最高层次是(3)。
A.技术创新
B.科技创新
C.理论创新
D.文化创新
7.一纳米等于(3)米。
A.10的-7次方
B.10的-8次方
C.10的-9次方
D.10的-10次方
8.在海水里面形成的地层叫(3)。
A.海沟
B.海山
C.海相地层
D.海道
9.技术创新的(1)是指从产品的创新、工艺的创新中体现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所以不仅仅是技术范畴的事。
A.综合性
B.创造性
C.创新性
D.市场连续性
10.(1)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核心与关键因素,也是先进生产力的核心与关键因素。
A.科学技术
B.先进思想
C.文化知识
D.知识技术
11.水利发电是水能的一种主要利用形式,水利发电的技术包括多方面,三峡水电站是属于(2)水利发电技术。
A.引水式发电
B.坝式发电
C.混合式发电
D.抽水续能式发电
12.酸雨是指PH值小于(2)的雨水、冻雨、雪、雷、露和雾等大气降水。
A.5.4 B.5.6 C.5.5 D.5.7
13.神经元之间靠(4)进行交流。
A.动作电位
B.树突
C.细胞核
D.突触
14.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里的一个真正的里程碑,是最终完成(3)。
A.遗传图
B.物理图
C.序列图
D.基因图
15.(3)理论要求人们改变过去以经济发展为主导,忽视生态支持能力的旧思维,建立起新的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观念。
A.生态承载
B.生态文明
C.生态经济
D.生态伦理
16.贺林教授发现的一个重要的遗传基因是(3)
A.六指症
B.夜盲症
C.短指症
D.白化症
17.16、生命的存储单位是(3)。
A.基因组
B.基因
C.DNA
D.蛋白质
18.(4)的进展将为信息技术提供新的存储、传输、处理、显示材料和器件。
A.物质
B.科学
C.物质与科学
D.物质与生命科学
19.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4)导致的温室效应。
A.酸雨
B.土地荒漠化
C.水资源危机
D.温室气体
20.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包括通讯、计算机和(2)
A.多媒体
B.家电
C.电子商务
D.互联网
21.家务劳动的解放是(3)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A.白色家电
B.黑色家电
C.家用电器
D.洗衣机
22.大脑的(2)是指人的学习和记忆活动。
A.功能性
B.可塑性
C.语言性
D.记忆性
23.(4)面向全球经济,进行全球制造,这是在更大的范围里,优化利用企业的外部资源,以结盟的形式更快地响应市场。
A.精益生产
B.准时生产
C.虚拟制造
D.敏捷制造
24.(4)是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传输的学科。
A.生物学
B.信息科学
C.生命科学
D.生物信息学
25.(1)的进展将为非线性、复杂性科学以及心理与认知科学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A.信息技术
B.生物技术
C.科学技术
D.科技创新
26.我国能源发展面临许多问题,我们必须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必须向多元化的能源体系转
变,在今后的能源发展战略中应该以(1)为前提。
A.节能
B.核能
C.新能源
D.可再生能源
27.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3)。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氟氯氢
D.氟气
28.摩尔定律表明,芯片性能每(3)个月性能就可以翻一番。
A.6 B.12 C.18 D.24
29.纳米是(1)单位
A.长度
B.重量
C.质量
D.速度
30.第一张人类基因组基因图初步完成于(1)
A.1996 B.1997 C.1998 D.1999
二、X型题[共10道题,每题4分]【多选题。每一道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标注其相应字母】
1.研究脑的目的(1234).A.理解脑
B.爱护脑
C.模拟脑
D.开发脑
2.21世纪科学研究将在(1234)继续展开。
A.物质科学方面
B.生命科学方面
C.地球与生态科学
D.人脑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3.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是(1234)。
A.节能
B.发展核能
C.开发新能源
D.开发可再生能源
4.众多分子以一定方式形成的聚集体-----分子材料,通过分子的(23)则可以表现出特殊的
电、光、磁等物理性能。
A.复合B.排列
C.相互作用
D.掺杂
5.国家创新体系建立所需要的几个方面(1234)。
A.技术创新体系
B.知识创新体系
C.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D.创新的政策体系
6.200米水深大陆架的矿产主要是(12)。
A.石油
B.天然气
C.固体砂矿
D.金属结核
7.生态系统管理方式是将(123)相结合的管理战略,这种管理方式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分要素方式,建立起综合的管理方式。其目的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性,避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A.生态
B.经济
C.社会
D.自然
8.人类基因组计划说复杂非常复杂,说简单就(1234)。
A.遗传图
B.物理图
C.序列图
D.基因图
9.纳米科技的研究领域分为(234)。
A.纳米分析
B.纳米材料
C.纳米装置
D.纳米区域的探测和研究
10.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包括(1234)。
A.基因组学
B.生物信息学
C.神经生物学
D.生态学
.◎国内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当时叫(c)机。
A.101 B.102 C.103 D.104
29◎.“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按系统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及资源优化,实现物流、信息流的集成和优化运行,达到人、经营和技术三要素的集成,以加强企业产品开发的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表述的是(a)。
A.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B.敏捷制造系统
C.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D.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d)是由具有光、电、离子、磁、热、机械和化学反映性能的分子和超分子组装排列而成的有序结构,是在分子或超分子层次上完成信息和能量的检测、转换、传输、存储与处理等功能的化学及物理系统。
A.有机半导体
B.有机超导体
C.导电高聚物
D.分子器
46.酸雨是指PH值小于(B)的雨水、冻雨、雪、雷ⅱ露和雾等大气降水。
A.5.4 B.5.6 C.5.5 D.5.7
47.人民健康、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基础是(A)。
A.农业 B.工业 C.服务业 D.农业和工业
48.我国是农作物病虫害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A)为病虫害防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途径。
A.转基因技术 B.培育抗虫作物 C.利用害虫的天敌 D.综合防治
49.信息集成美国(C)博士1973年提成的。
A.图灵 B.冯.诺依曼 C.哈林顿 D.克林顿
50.在一个企业中,以下可以视为资本的是(ACD)。A、劳动 B、资本 C、物资
D、知识
信息科技追求的目标是(A B)A、效率与安全性 B、可靠性与智能化 C、多样性与智能化 D、多样性
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展望试题及答案
一、A型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单选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标注其相应字母】
1.纳米是(A)单位
A.长度 B.重量 C.质量 D.速度
2.(B),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
A.2000年6月26日 B.2001年2月12日 C.2001年8月26日 D.2003年4月14日
3.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应用于农业生产,形成了(A)的生产模式,推动了作物栽培学地发展。
A.精确农业 B.科技农业 C.现代农业 D.新型农业 4.(D)是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传输的学科。
A.生物学 B.信息科学 C.生命科学 D.生物信息学 5.创新的最高层次是(C)。
A.技术创新 B.科技创新 C.理论创新 D.文化创新 6.(A)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核心与关键因素,也是先进生产力的核心与关键因素。
A.科学技术 B.先进思想 C.文化知识 D.知识技术 7.当前医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C)。
A.保健意识缺乏 B.药品研发速度慢 C.老年人口增加 D.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
8.1901年德国科学家(B)发现X射线,成为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
A.爱因斯坦 B.伦琴 C.魏格纳 D.牛顿
9.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将面临着国外的激烈竞争。全社会都应支持和关注农业科学研究,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发展,实现(B),为我国的食物安全和农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A.科教兴农 B.双重绿色 C.基因克隆 D.杂交 10.(B)是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的推进器。
A.科学技术 B.信息技术 C.电子技术 D.生产技术 11.家务劳动的解放是(C)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A.白色家电 B.黑色家电 C.家用电器 D.洗衣机 12.(D)促进人文精神更科学、健康、丰富。A.新生活 B.新概念 C.新文化 D.科学技术
13.技术创新的(A)是指从产品的创新、工艺的创新中体现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所以不仅仅是技术范畴的事。A.综合性 B.创造性 C.创新性 D.市场连续性
14.纳米科技是指在(C)的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包括原子和分子的操纵。
A.1-10纳米 B.1-50纳米 C.1-100纳米 D.1-150纳米
15.(A)的进展将为非线性、复杂性科学以及心理与认知科学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A.信息技术 B.生物技术 C.科学技术 D.科技创新 16.生命信息的存储单位是(C),生命信息从它到蛋白质的流动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A.基因组 B.基因 C.DNA D.蛋白质
17.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B)的参与举足轻重,知识要变成资本,没有它的参与是不可能的。只有知识和资本的结合,才能实
现“才”与“财”的良性循环,才能促进人才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创造的财富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A.国家政策 B.金融 C.企业创新 D.科研院所改革
18.一纳米等于(C)米。A.10的-7次方 B.10的-8次方 C.10的-9次方 D.10的-10次方
19.创新的关键是(C),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能力。
A.聪明才智 B.技术规划 C.人才 D.先进观念 20.我国是农作物病虫害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A)为病虫害防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途径。
A.转基因技术 B.培育抗虫作物 C.利用害虫的天敌 D.综合防治
21.(B)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又称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
A.科学技术 B.空间技术 C.飞行技术 D.宇宙探险 22.如果公司依靠隐形知识获得竞争优势,提供创新产品和个性化服务,那么在企业知识管理模式上应该选择(B)A.经济管理模式
B.人才化的管理模式 C.编码化的管理模式 D.创新化的管理模式
23.21世纪前期,中国将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以及国家财政尚不能强有力地支持农业。这一切决定了未来二、三十年国家对农业的最大需求是实现(C)A.生产安全保障 B.国防安全保障 C.食物安全保证 D.人口安全保障
24.对科技人员、关键的管理人员,要持股。中高层人员要有期权,有期股。要激励员工不断将自己的知识智慧贡献给企业,这属于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的(D)。
A.知识的获取 B.知识的共享 C.知识的创新 D.知识的激励
25.在一个非线性的混沌系统里,一个地方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带来整个系统的崩溃或者大的混乱,称之为(A)。A.蝴蝶效应 B.牛鞭效应 C.首因效应 D.鲶鱼效应
26.(D)的进展将为信息技术提供新的存储、传输、处理、显示材料和器件。
A.物质 B.科学 C.物质与科学 D.物质与生命科学 27.人民健康、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基础是(A)。
A.农业 B.工业 C.服务业 D.农业和工业 28.航天系统的核心是(A)。
A.航天器 B.运载工具 C.航天发射场 D.地面测控网 29.现代军事指挥系统包括指挥、控制、通讯、情报和计算机,简称(D)
A.CI B.C2I C.C3I D.C4I 30.下列不属于高技术战争基本特点的是(C)。
A.侦察立体化 B.打击精细化 C.全球合作化 D.保护综合化
二、X型题[共10道题,每题4分]【多选题。每一道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标注其相应字母】
1.软件技术今后发展的趋势是(ABCD).A.中间件和软构件 B.面向对象 C.网络化 D.嵌入式 2.21世纪科学研究将在(ABCD)继续展开。
A.物质科学方面 B.生命科学方面 C.地球与生态科学 D.人脑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3.人类基因组计划说复杂非常复杂,说简单就(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