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业企业会计制度1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上列会计科目作必要增、减或合并:
1.统一核算的专业公司或有独立核算的附属企业的企业,可以增设“拨付所属资金”科目;附属企业可以相应增设“上级拨入资金”科目。
2.有调剂外汇业务的企业,可以增设“外汇价差”科目。
3.企业内部各车间、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可以增设“备用金”科目。
4.有外购商品的企业,可以增设“外购商品”科目。
5.国家拨给特种储备资金的企业,可以增设“特种储备物资”科目和“特种储备基金”科目。
6.经常收取包装物押金或其他保证金的企业,可以增设“存入保证金”科目。
7.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业,可以不设“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增设“在途材料”科目。
8.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企业,可以增设“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科目。
9.根据需要,企业可以不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而在“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科目内分别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
10.低值易耗品、包装物较少的企业,可以将其并入“原材料”科目。
11.预收、预付帐款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预收帐款”、“预付帐款”科目,将预收、预付帐款在“应收帐款”、“应付帐款”科目核算。
12.管理上不要求计算自制半成品成本的企业,可以不设“自制半成品”科目。
13.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的企业,可以将“原材料”科目分为“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燃料”等科目。
14.企业根据管理要求,可以将“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合并为“生产费用”科目或将“生产成本”科目分为“基本生产”、“辅助生产”两个科目。
15.采用计划成本进行产成品日常核算的企业,可以增设“产品成本差异”科目。
16.企业如发行一年期以下的短期债券,可以增设“应付短期债券”科目。
17.对其他业务中经营规模较大、收入较多的经常性业务,企业可以参照相应行业会计制度,增设有关资产、收入、成本、费用、税金等科目,单独核算。
18.还有未包括在会计科目表范围内的其他资产、其他负债的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增设有关会计科目进行算。
第二篇:工业企业会计制度
工业企业会计制度
[92]财会字第67号
颁布时间:1992-12-31发文单位:财政部
一、为了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范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工业企业。
三、企业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会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各企业不要随意改变或打乱重编。在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企业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时,应填制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应只填科目编号,不
填科目名称。
四、企业向外报送的会计报表的具体格式和编制说明,由本制度规定;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
由企业自行规定。
企业会计报表应按月或按年报送当地财税机关、开户银行、主管部门。国有企业的会计报表应同
时报送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月份会计报表应于月份终了后6天内报出;会计报表应于终了后35天内报出。法律、法规
另有规定者从其规定。
会计报表的填列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填至“分”。
向外报出的会计报表应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封面上应注明:企业名称、地址、开业年份、报表所属、月份、送出日期等,并由企业领导、总会计师(或代行总会计师职权的人员)和会计主管s人员签名或盖章。
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特殊行业的企业不宜合并的,可不予合并,但应当将其会计报表一并报送。
五、本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负责解释,需要变更时,由财政部修订。
六、本制度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
第三篇:工业企业会计制度
工业企业会计制度
财政部
工业企业会计制度
1992年12月31日,财政部
目 录
一、总说明
二、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表
(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三、会计报表
(一)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
(二)会计报表编制说明
附录:主要会计事项分录举例
一、总 说 明
(一)为了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范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工业企业。
(三)企业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会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查阅帐目,实行会计电算化。各企业不要随意改变或打乱重编。在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企业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时,应填制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应只填科目编号,不填科目名称。
(四)企业向外报送的会计报表的具体格式和编制说明,由本制度规定;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企业自行规定。
企业会计报表应按月或按年报送当地财税机关、开户银行、主管部门。国有企业的会计报表应同时报送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月份会计报表应于月份终了后6天内报出;会计报表应于终了后35天内报出。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从其规定。
会计报表的填列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填至“分”。
向外报出的会计报表应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封面上应注明:企业名称、地址、开业年份、报表所属、月份、送出日期等,并由企业领导、总会计师(或代行总会计师职权的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盖章。
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特殊行业的企业不宜合并的,可不予合并,但应当将其会计报表一并报送。
(五)本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负责解释,需要变更时,由财政部修订。
(六)本制度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
第四篇:小型工业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衔接规定
1、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
财政部关于印发《小型工业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衔接规定的通知
财会[2004]16号
2004-10-2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
为做好小型工业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衔接工作,现将《小型工业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衔接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财政部
二00四年十月二十七日
附件:小型工业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衔接规定
为了促进小企业严格遵循《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做好自原《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向《小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的衔接工作,现对小型工业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规定如下:
一、调账原则及会计处理
小企业在执行新制度之初,应当按照新制度中有关资产、负债的确认计量标准全面清查资产和负债。对于清查出的损失,经企业管理当局批准(如需经有关部门审批的,应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账务处理为: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发生的损失先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材料”等有关资产科目、“坏账准备”等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余额,包括原已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金额以及在执行新制度之初按照有关规定核查出的损失金额。
上述损失经批准冲减相关所有者权益时,应先将“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未分配利润不足以冲减损失,属于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公益金的小企业,还应按可冲减的盈余公积相应冲减盈余公积。账务处理为:小企业应按照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余额,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按可用盈余公积弥补损失的部分,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结转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应无余额,清查出的损失中以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不足冲减的部分,以负数在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中反映。
二、账目调整
小企业应在上述核实资产的基础上,将有关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或沿用旧账。
(一)“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新制度设置了“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
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预付款项较多的小企业也可单独设置“预付账款”科目,上述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调账时,应将以上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小企业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投资的资金,如原已记入投资等相关科目的,应将其金额转入“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应收股息”科目,核算小企业因进行股权投资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进行债权投资应收取的利息,原制度没有设置该科目而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中核算。调账时,应将“其他应收款”科目中相关金额转入新设置的“应收股息”科目,也可继续沿用“其他应收款”科目进行核算。
新制度没有设置“应收补贴款”科目,调账时,应将“应收补贴款”科目的余额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
(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原制度没有设置“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小企业对于执行新制度时预计的短期投资的价值损失,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对于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中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额,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三)“坏账准备”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坏账准备”科目,但与原制度相比,核算方法有所变化。小企业对于执行新制度时预计的坏账损失,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调账时,应将“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对于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坏账准备金额,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四)“原材料”、“包装物”、“自制半成品”科目新制度设置了“材料”科目,将原制度中“原材料”、“包装物”和“自制半成品”科目的核算内容进行了合并。调账时,应将“原材料”、“包装物”、“自制半成品”科目的余额转入“材料”科目,也可继续沿用“原材料”、“包装物”、“自制半成品”科目进行核算。
(五)“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在途物资”科目,以核算小企业已支付货款但尚未运抵验收入库的材料或商品的实际成本。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小企业,可另行设置“物资采购”及“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进行核算。调账时,采用实际成本核算的小企业,应将“材料采购”科目中已运抵验收入库的部分转入“材料”科目,将已支付货款但尚未运抵验收入库的部分转入“在途物资”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小企业,应将“材料采购”科目的余额转入“物资采购”科目,也可继续沿用“材料采购”科目进行核算:“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六)“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材料”、“产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新制度设置了“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库存商品”科目,小企业还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要,自行设置“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这些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调账时,应将“委托加工材料”、“产成品”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委托加工物资”、“库存商品”科目;其他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或沿用旧账。小企业也可继续沿用“委托加工材料”、“产成品”科目进行核算。
(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制度没有设置“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小企业对于执行新制度时预计的存货价值损失,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对于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处理。
(八)“待摊费用”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待摊费用”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有所不同。调账时,除在财产清查中已作为损失处理的自“待摊费用”科目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部分以外,小企业
应将“待摊费用”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对于原已记入“待摊费用”科目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可按原摊销期限继续摊销,直至摊销完毕为止;自执行新制度以后新发生的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再按新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
(九)“长期投资”科目新制度没有设置“长期投资”科目,而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调账时,小企业应对“长期投资”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将属于长期股权投资的部分转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将属于长期债权投资的部分转入“长期债权投资”科目。
(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和“无形资产”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无形资产”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相同。调账时,应将上述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新制度设置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对于原制度下“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应分别情况处理:如果原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金额是因固定资产报废或毁损等原因产生,应将其余额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并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如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金额是因出售固定资产转入,应将该部分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十一)“在建工程”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在建工程”科目,但核算内容有所变化,调账时,小企业应对“在建工程”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将属于在建工程的部分转入“在建工程”科目;将属于工程物资的部分转入新设置的“工程物资”科目。
(十二)“递延资产”科目新制度没有设置“递延资产”科目,而设置了“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调账时,除在财产清查中已作为损失处理的自“递延资产”科目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部分外,其余部分应转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小企业因执行新制度以后,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核算方法由原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改为一次性计入发生当期费用的,其原为固定资产大修理发生的待摊费用余额,应继续采用原有的会计政策,直至摊销完毕为止;自执行新制度以后新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再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办理。
(十三)“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新制度没有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调账时,小企业应先将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清查出的损失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再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冲减有关所有者权益,冲减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应无余额。
执行新制度后,对于所发生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或毁损,小企业应及时处理。
(十四)“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交款”、“预提费用”、“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和“专项应付款”科目新制度设置了“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交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科目,预收款项较多的小企业也可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接受国家拨入具有专门用途拨款的小企业也可增设“专项应付款”科目进行核算。上述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制度基本相同。调账时,应将上述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新制度“预提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制度有所不同。小企业因执行新制度以后,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核算方法由原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改为一次性计入发生当期费用的,其原为固定资产大修理发生的预提费用余额,应继续采用原有的会计政策,直至冲减完毕为止;自执行新制度以后新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再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办理。
(十五)“递延税款”科目新制度要求小企业应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因此没有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调账时,应将“递延税款”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递延税款”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应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递延税款”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应借记“递延税款”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再以调整后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余额,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冲减执行新制度之初清查出的损失。
(十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调账时,应将上述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新制度设置了“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小企业接受捐赠待转的资产价值。期末,小企业应将按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当期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待转捐赠资产价值扣除应交纳的所得税后的余额自“待转资产价值”科目转入“资本公积”科目。小企业对于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按原制度规定已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不再进行调整,执行新制度后新发生的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按新规定办理。
(十七)“盈余公积”科目新制度设置了“盈余公积”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调账时,应将“盈余公积”科目的金额在冲减有关损失后的余额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十八)“本年利润”科目新制度设置了“本年利润”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由于“本年利润”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调账处理。
(十九)“利润分配”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利润分配”科目,其核算内容较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有所增加。调账时,应将“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金额在冲减有关损失后的余额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二十)“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和“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科目新制度设置了“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产品销售收入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产品销售成本通过“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产品销售费用通过“营业费用”科目核算,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通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由于上述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调账处理。小企业也可继续沿用“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和“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科目进行核算。
(二十一)“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由于上述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调账处理。
(二十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科目新制度设置了“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新制度没有设置“补贴收入”科目,相关的补贴收入作为“营业外收入”核算。由于上述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调账处
理。
(二十三)“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新制度“以前损益调整”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制度有所不同,仅核算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涉及的报告或以前的销售退回等事项,并且该科目余额直接转入利润分配的有关明细科目,不再作为利润表项目列示。由于该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调账处理。
三、会计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
小企业执行新制度当年年末“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栏内各项目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年末数”栏内所列数字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后填列。调整方法根据上述有关调账规定处理。执行新制度当年的“资产负债表”应按新制度的规定编制。
(二)利润表
小企业执行新制度当年“利润表”的“上年数”栏内各项目数字,应根据上年“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内各项目数字经调整后填列,即原制度下“利润表”项目与新制度规定的“利润表”项目如有不同,应将原制度下“利润表”各项目数字按照新制度规定的项目进行调整后填列。执行新制度当年的“利润表”应按新制度的规定编制。
四、其他有关问题
工业企业以外的其他各类企业,在首次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时的调账处理,应比照本规定执行。
第五篇: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 名词解释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指会计主体根据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结合本单位经济活动特点制定的各项会计工作规章制度。会计分析制度:指如何利用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分析和考核,一比较不同时期或者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
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
会计岗位责任制度:是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总体设计:是对所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作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事先有一个提纲性的规划和指南。局部设计:是指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它又可分为补充性设计和修订型设计。责权对等原则全面设计:指在设计会计岗位责任制度时,必须明确规定每一位管理者应付的职责,并相应的赋予其一定的权利,做到有职必有权,有权必有责,责权对等。
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盘点制度:指通过企业的资产实施定期盘点清查,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是否相符,进而发挥控制作用的一种控制方式。
记账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控制:指经济业务发生时,对所填制的会计凭证的内容和业务处理过程进行监督和审核,即凡事有据可查。
货币资金: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金。货币资金作为流通手段,是企业流动资金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也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形资产: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产品成本控制:指在生产过程中将原材料,人工等各项费用支出限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保证企业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适应性原则:指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的设计应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特点和管理要求相适应,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生成,加工和传递真实可靠,及时有效。生产通知单:是由生产计划部门根据生产任务签发给有关生产部门的产品生产通知凭证,是记录每一个班主每一个工人的产量和工时的一种原始记录,是在工作结束时由检验员根据验收结果填制的。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按照管理和核算的具体要求而设计。
会计凭证控制: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薄的书面文件。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应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简答题
简述货币资金监察制度的设计
(一)货币资金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二)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三)支付款项印章的保管情况。(四)票据的保管情况。
简述企业会计组织结构及其岗位职责设计的原则:会计组织机构担负着核算和监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所体现的资金运动的重要职能,其机构的设置是否科学,岗位责任的确认是否合理,各岗位之间的运作是否协调,将直接影响到会计职能的发挥和会计信息的质量;1适应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责权对等原则4.控制性原则5.效率性原则
简述支票付款签发的业务流程
(1)付款前由业务部门和会计部门主管审核。
(2)签发的支票作备查记录。
(3)签发支票的印鉴由会计主管保管。
(4)银行存款日记账与相关账簿核对相符
简述对库存商品和核算和管理方面总体设计的内容
1.库存商品销售的业务处理程序2.为与销售部门有关销售管理制度相适应,库存商品应如何进行明细分类核算3.发出商品及应收销货款采取何种办法进行管理和核算4.对销售费用如何管理和内部控制。
简述存货的计划与管理
1.对各种存货要进行计划控制2.按规定办理存货的收发手续3.妥善保管4.对于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管理5.建立存货的稽核制度。
简述设备更新业务的处理流程和控制要点(1)固定资产更新业务处理流程。①设备部门编制设备更新计划交总工程师审批,总工程师审批后,属外购设备,编制购买通知单一式三份;自制设备,编制制造任务书交辅助生产部门安排制造。②设备部门根据购买通知单与供货单位签订合同。③将合同副本、设备购买通知单和自制设备制造任务书交财会部门留存,作为购置设备付款结算和自制设备核算的依据。(2)固定资产更新业务处理流程的控制要点。①设备更新计划必须经过审批才能实施。②财会部门参加合同的会签、审核。
简述无形资产会计设计的目标
(一)保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取得的合理性
(二)保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价的正确性
(三)保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四)保证折旧、摊销方法的合理性与计算的准确性蛤蛤,我也有同学在考试,就顺便给你吧.简述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的设计
1.说明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范围2.说明会计科目基本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3.说明遵守的账目登记,财产计价或成本计算与结转的要求4.说明明细核算的要求,指明明细科目的设计要求及具体核算方法。5其他辅助说明。简述会计账簿的意义及其设计内容
意义:1.提供全面系统地会计信息2.便于分析会计和会计检查3.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数据资料。内容:明确所要设计账簿的种类和范围2.确定账簿的设计原则3.确定账簿的设计方法4.考虑账簿在使用中的特殊要求 简述会计核算形式设计的意义
(1)提供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2)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3)提高会计工作效率,节约核算费用
成本控制的含义与步骤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预算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的核算,控制,将其计划在计划成本之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保证成本运算的执行。1.制定各项消耗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并将这些定额和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生产部门,车间,班组和个人,使各年级都有明确的控制标准和责任。2监督生产费用的实际开支,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其中包括限额领料和费用开支的审批等3.分析成本超支的原因,采取降低成本措施。
企业会计制度总体设计的作用
总体设计是具体设计的基础。(二)保证会计制度具体设计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三)保证会计制度的具体设计有序进行
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要点
1控制目标设计2控制流程设计3控制点设计4控制权限设计5控制监督设计 6控制制度体例设计
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内部分工所包含的设计模式
一、总会计师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
二、会计部经理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
三、财会主管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
四、总会计师(或会计部经理)领导下的分散核算形式
企业会计凭证设计的意义
便于及时了解反映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 2.便于加强岗位职责3.有利于加强企业内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4.便于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各个岗位的人员的相互监督和制约5.便于检查工作和审计的开展 企业存货的特点
一、存货是有形资产,这一点有别于无形资产。
二、存货是流动资产
三、有实效性和发现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四,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
企业集团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其会计组织机构设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一)与大中型企业会计机构设计的相同点:采取会计与财务分设模式或合并设置形式,并在其内部设置相应的机构和岗位。(二)与大中型企业会计机构设计的不同点:需要在母公司(或子公司)下属的分公司和分支机构设置财会部门。其中,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财务会计部门,应在业务上受企业集团总部的财务会计部门的指导。
企业固定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
(一)保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取得的合理性
(二)保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价的正确性
(三)保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四)保证折旧、摊销方法的合理性与计算的准确性
企业货币资金监督检查包括的内容
A货币资金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B.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C.支付款项印章的保管情况D.票据的保管情况
企业在设计凭证传递程序时应设计的主要内容
记账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经济业务内容摘要;会计科目(包括明细科目)的名称和方向;金额;凭证编号;凭证所附原始凭证的件数;有关经办人员和主管人员的签章等。
企业会计核算形式设计包含的内容
会计科目的设计 B.会计凭证的设计 C.会计账簿的设计 D.会计报表的设计 E.账务处理程序的设计
企业会计核算控制制度的内容
1.投资取得控制制度的设计2.投资保管控制制度的设计3.投资收益控制制度的设计4.投资处置控制制度的设计5投资盘点控制制度的设计
成本项目的内容与设计成本项目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①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②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薪酬,包括支付给生产工人与工资、奖金等。③制造费用:指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以及虽离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是不便于直接记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和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设计成本项目时应考虑的因素。①企业的具体情况与管理要求,如企业管理要求提供废品损失的,要增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②各项费用在成本吕所占比重,凡是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的直接成本费用,应单独设置成本项目加以列示。③成本核算工作量的大小和管理要求、成本项目分类的多少,粗细要适当,以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
企业会计科目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2.内外兼顾原则3.简明实用原则4.相对稳定原则5.符合会计电算化的需要 论述题
论述无形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一)保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取得的合理性
(二)保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价的正确性(三)保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四)保证折旧、摊销方法的合理性与计算的准确性
论述会计核算形式设计应考虑的外界因素 经营规模(2)业务特点(3)机构和人员分工(4)会计核算手段
论述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对象 是指设计企业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
1、会计组织系统设计: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以及二者的协调关系。
2、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会计核算指标体系的设计、会计信息载体的设计、会计信息处理程序的设计。
3、会计控制系统设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及业务处理程序、采购与付款控制及业务处理程序、存货内部控制及业务处理程序、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及业务处理程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内部控制及业务处理程序、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及业务处理程序、对外投资与筹资内部控制及业务处理程序等。成本费用核算及其管理制度设计的内容(1)成本计算对象和费用归集分配的确定(2)成本计算期,成本核算流程和成本核算方法的确定3.商品流通费用如何进行核算。在实际会计制度的总体设计时一定先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内容和经营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随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成本的计算在总体设计中作出符合逻辑的方法选择。4.明确成本费用的分类分级管理方法。
论述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管理中的作用
1.会计制度在会计工作中的地位。会计制度随着会计工作的发展而完善,它是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作用的规范,是会计工作应该遵守的工作准绳。2.会计制度在内部控制中的地位。一方面会计制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控制,包括识别与记录所有合法合规的经营业务,对经营业务进行适当分类,确定会计期间,准确计量经营业务的价值,另一方面,会计制度中规定的各种会计方法和程序对会计人员与会计部门本身也起着控制的功能3.会计制度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中的地位。会计制度是会计法律法规的具体说明和详细规定。会计法律法规是就会计活动的普遍规律所做的总结,是国家对经济活动中的会计共性问题做出的统一规定,因其具有高度概括性。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
1.有利于贯彻国家的财经政策和法规制度;2.有利于提高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水平3.利于加强会计管理,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
论述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与分配标准的设计内容
1.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部门承担的方法2.顺序分配法:是指各种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费用分配应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排列,由前向后依序进行分配的方法.3.交互分配法:是先在各辅助生产部门之间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然后再在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部门之间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4.代数分配法:根据解联立方程的原理,计算辅助生产劳务或产品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5.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以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论述企业固定资产基础工作设计的内容
A.固定资产的构成条件 B.固定资产的分类C.固定资产的计价 D.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方法E.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的处理方法
论述成本项目设计的具体内容与设计成本项目时考虑的因素
①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②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薪酬,包括支付给生产工人与工资、奖金等。③制造费用:指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以及虽离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是不便于直接记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和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设计成本项目时应考虑的因素。①企业的具体情况与管理要求,如企业管理要求提供废品损失的,要增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②各项费用在成本吕所占比重,凡是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的直接成本费用,应单独设置成本项目加以列示。③成本核算工作量的大小和管理要求、成本项目分类的多少,粗细要适当,以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
试述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及发展阶段
指单位或者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管理制度。1.内部牵制阶段2.内部控制阶段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试述会计制度设计的具体对象及其内容
对象是指设计企业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1.会计组织系统;会计工作是由会计机构与会计工作人员来完成的,他们构成一个会计组织系统2会计信息系统(1)会计核算指标体系的设计(2)会计信息载体的设计(3)会计信息处理程序的设计3.会计控制系统;按照既定的会计目标,对跨级行为和企业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制约,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及业务处理程序,采购与付款控制及业务处理程序,存货内部控制及业务处理程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内部控制及业务处理程序,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及业务处理程序与对外投资,与筹资内部控制及业务处理程序等。试述出纳部门收取现金业务流程的控制内
(1)开票人和收款人相分离,出纳员只有凭审核过的收款通知才可办理收款,出具收款收据。(2)库存现金日记账和明细账分别由出纳员和会计员登记和保管。(3)定期进行收款通知单、库存现金日记账和明细账核对,以便发现是否多收、少收以及登账错误等。
试述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目标
促进遵循国家法律法规2.促进维护资产安全3.促进提高信息报告质量
4.促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5.促进实现发展战略
试述记账凭证设计的内容
(2)、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3)、记账凭证的编号(4)、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摘要(5)、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其记账方向(6)、经济业务事项的金额(7)、记账标记(8)、所附原始凭证张数(9)、会计主管、记账、审核、出纳、制单等有关人员的签章。
试述记账凭证传递的原则内涵及其程序
原则是定时定点,定人传递,并同岗位责任制相结合1、供应部门采购材料到货,交材料库经验收入库,材料库开出入库单多联其中一联给供应部门备查、一联交财会部门转账;
2、财会部门根据仓库交来的入库单,编制借记“原材料”(表示仓库收到采购的材料)、贷记“材料采购”(表示采购的材料已入库)的记账凭证;
3、记帐凭证经审核人员审核:
4、审核后的记账凭证交负责有关明细账的人员记账;
5、该账记完后,传递给负责记账凭证汇总的人员,与其他记账凭证一道定期汇总;
6、记账凭证汇总后经复核交管总账的人登记总账;
7、登完总账后,记账凭证及其汇总表按规定装订成册;
8、装订成册的记账凭证,交给负责会计档案人员归档保管。
试述会计凭证保管制度的意义及其原始凭证保管制度设计的内容
便于本单位检查利用,也便于外界审计监督1.空白原始凭证保管制度。应指定专人保管,对重要的凭证应设置信用登记制度。如销售发票。对于须加盖有关印戳才能生效的凭证,未领用之前不得先加盖印戳。2.已入账的凭证保管制度。应加盖“收讫”,“付讫”,“注销”等印记,严格保管。3.误填作废的凭证,各联应加盖“作废”戳,全联和存根一起保管,不得随意销毁。
试述生产费用分配内容及其分配标准设计的原则
直接计入的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计入的费用分配后计。也就是凡费用发生时能直接确认归属对象的,应直接计入各项该产品成本及其明细账所对应的成本项目中,凡多个成本计算对象共同发生的,不能直接确认归属对象的费用,应先归集,然后在采用适当的方法经分配后计入各该产品成本及其明细账所对应的成本项目中。设计原则:相关原则、计算简便原则、便于管理原则、相对稳定
试述标准成本概念及其制度设计的内容
概念: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预算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审核,控制,将其限制在计划成本之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保证成本运算的执行。标准陈本指经过仔细调查分析和运用技术测定等科学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应实现的成本,是根据产品的消耗标准和标准价格预先计算的一种成本目标。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成本的制定2,。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试述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标准的设计
1)直接分配法2)顺序分配法3)交互分配法4)代数分配法5)计划成本分配法
三、名词解释
税务代理: 是税务代理人在税法规定的代理范围内,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或授权,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
发票: 是指一切单位和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劳务或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时,所提供给对方的收付款的书面证明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负有扣缴义务的单位或个人,从纳税人持有的收入中扣除应纳税款,并向税务机关解缴的一种纳税方式。
税务顾问:通过上门服务的方式,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税收方面的咨询服务 邮寄申报: 指纳税人到税务机关申报确有困难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以采用邮寄方式进行纳税申报。
一级复议:申请人不服原处理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
税务筹划: 是纳税人在不违反现行税法的前提下,在对税法进行精细化比较后,对纳税支出最小化和资本收益最大化综合方案的纳税优化选择,它是涉及法律、财务、经营、组织交易等方面的综合经济行为。
委托代理协议书: 是指税务代理人和税务代理机构在接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有关税务事宜时,提交给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书面正式文件,以此来明确对委托项目的接受以及对约定事项的理解。
税务公函: 是税务机关之间以及税务机关与其他机关之间用来商洽税务方面的工作、询问和答复税务方面问题的一种公文。
税务代理业务范围: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允许注册税务师所从事的代理业务内容。
个人所得税: 是对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税务师事务所: 是专职从事税务代理工作机构,他可以是由注册税务师合伙设立的组织,或者是由一定数量的注册税务师发起成立的负有限责任的税务师事务所。纳税申报: 是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或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税款后,按照税法或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就有关纳税事项向税务机关提交书面报告的制度。
税务审查代理: 是税务代理人以国家税收政策、税收法规、征管制度和财会制度为依据,对纳税人(被代理人)是否按照国家税法规定计算缴纳税款、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的审查监督代理活动。
税务咨询: 是通过电话、信函、晤谈等方式解答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关税收方面的问题,是税务代理业务中最具普遍性的服务内容。
四、简答题
简述被代理人在代理期限内可单方终止代理行为的情形。(1)税务师死亡(2)税务代理人被注销其资格(3)税务代理人未按委托代理协议书的规定代理业务
(4)税务代理机构破产、解体或被解散
简述税务行政复议的特点
(1)对象具有特定性
(2)前提是被代理人不服税务机关的处理决定(3)因当事人申请而产生(4)双方当事人是固定的
简述税务筹划的原则
(1)不违法原则
(2)保护性原则
(3)时效性原则
(4)整体综合性原则
简述纳税人需要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主要情形。
(1)纳税人因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2)纳税人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而涉及改变税务登记机关(3)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简述代理建账建制的适用范围。(1)有固定经营场所的个体、私营经济业户(2)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个体、私营经济业户(3)个人租赁、承包经营企业
简述涉税文书的作用
(1)是依法制税的基础(2)是规范征管工作的基础(3)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基础(4)是考核税务干部政治和业务水平的重要尺度
简述税务行政起诉书和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书的区别
(1)受理机关的性质不同(2)适用程序不同(3处理的方式不同(4形成结果的效力不同
简述需自行申报纳税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
(1)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2)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3)分笔取得属于一次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的。(4)取得应纳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扣缴税款的。(5)税收主管部门规定必须自行申报纳税的。简述明细账的审查方法。(1)与总账进行相互核对。(2)核对账户的年初余额同上年年末余额,每月月初余额同上月月末余额是否一致(3)审查账户余额是否合理、有无异常现象(4)审查商品、产品、物资等以数量、金额核算的明细账是否正确
简述税务代理人应承担的责任。(1)协助委托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的责任(2)有维护委托方合法权益的责任(3)有为委托方保守秘密的责任
(4)有因代理人不当而承担法律后果的责任
简述投资收益的审查要点。P152 简述税务咨询的特征和形式。特征:(1)注重社会效益(2)属知识密集型产业(3)具有筹划性
简述税务审查代理的具体内容。(1)审查流转税的纳税情况。(2)审查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情况。(3)审查资源税、财产行为税等其他税费的缴纳情况。
简述代理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的流程。(1)确定纳税人适用的征收率(2)核实纳税人的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行为和视同销售行为,确定当期的销售额(3)审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将含税销售额转换成不含税销售额,并以不含税销售额乘以征税率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同时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相关资料
简述税务代理审查的一般内容(1)审查纳税人税收法律规定的执行情况2)审查纳税人会计法和财务制度的落实情况(3)审查纳税人的财务资料和与税有关的财产实物
五、论述题
试述税务代理审查的步骤和各步骤的主要工作
税务审查代理一般可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三个步骤。准备阶段包括(1)收集和整理与纳税有关的资料(2)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变动状况进行分析(3)拟订税务审查方案实施阶段包括(1)了解被审查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2)审查会计资料(3)编制和整理审查工作底稿终结阶段包括(1)撰写税务审查报告(2)填制查账报告表(3)呈报有关部门和人员
税务代理的基本特征。
(1)主体资格的特定性(2)行为的法律约束性(3)内容的确定性(4)税收法律责任的不可转嫁性(5)有偿的服务性(6)服务的社会性(7)主体的知识性、专业性
试述发票开具使用的要求。
(1)任何填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发生经营业务并确认营业收入时才能开具发票,未发生的经营业务一律不得开具发票(2)不得转借、转让或代开发票(3)未经税务机关批准,不得拆本使用发票(4)不得自行扩大专用发票的使用范围(5)不得倒买或倒卖发票(6)用票单位使用电子计算机开具发票,必须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并使用税务机关一监制的机外发票(7)开具发票应当使用中文(8)单位和个人开具发票时需要重新开具的,可在原发票上注明“作废”字样后重新开具
试述纳税筹划的基本步骤。
(1)熟知法律,归纳相关规定(2)确立节税目标,建立备选方案(3)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决策(测算)(4)根据税后净回报,排列选择方案(5)选择最佳方案(6)付诸实践,信息反馈 试述发票开具时限的要求。(1)采用预收货款、托收承付、委托银行收款结算方式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2)采用交款发货结算方式的,为收到货物的当天(3)采用赊销、分期付款结算方式的,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4)将货物交给他人代销,为收到受托人送交的代销清单的当天(5)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按照规定应当征收增值税的,为货物移送的当天(6)将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将货物分给股东或投资者的,均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一般纳税人必须按照上述规定的时限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得提前或滞后。试述税务筹划的方法。(1)不予征税方法(2)减免税方法(3)税率差异方法(4)分割方法(5)扣除方法(6)抵免方法(7)延期纳税方法(8)退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