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刺秦王读后感

时间:2019-05-14 17:2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烛之武刺秦王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烛之武刺秦王读后感》。

第一篇:烛之武刺秦王读后感

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

阅读下面的材料: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记载,郑国人烛之武壮年时期不受重用,颇有怀才不遇之困惑,后来在郑国遭受秦国围攻有亡国之危时,只身见秦伯,分析秦灭郑的利害,历数秦晋的恩怨,仅用了125个字,就扭转了危局,建功立业,芳名流传。精读此文后,发表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人生虚掷,那是何等的悲哀和感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正是烛之武悲哀和感伤的发泄。

但机会来了,弱小的郑国被强势的秦、晋联手包围,岌岌可危,急需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退敌兵,你自以为是怀才不遇的英雄,你能抓住机会,一举退秦吗?烛之武能!烛之武夜缒而出,见到秦伯,坦然陈词:“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临,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简短的一段话,把灭郑之失,舍郑之利,晋君之过及其对秦的威胁言说得明白可信,不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甚至使秦弃晋友郑,并为郑舍下戍守之兵,成了郑国的保护神。平日若没有足够的观察、分析、储备,烛之武能行吗?

他肯定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一刻不停的关注着天下的形势,思考着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途径,要不怎么会对晋国的历史,晋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

读烛之武,我总会想到那个夷门抱关却对王室关系明察秋毫的魏国隐士侯赢,当信陵君全无主张的时候,他蛮有信心的告诉信陵君利用魏王宠妃如姬盗取兵符,并提前预备了屠夫朱亥对付晋鄙,辅佐信陵君及时退秦救赵,真可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倘若没有充分的准备,即使有机会能有此大成吗?

我想到在平原君赵胜苦于无人可用之时勇于自荐的毛遂,“锥处囊中,其末立见”;想到身在小隆中的诸葛亮,在节节败退、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时,能胸有成竹的评析偌大的天下,慨谈三分天下的谋略„„没有什么偶然,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漫长的人生岁月,也许你会风顺水顺,直挂云帆济沧海;但也许会命途多舛,时有落寞和不甘。历史名人提醒我们,是金子早晚要发光,积蓄足够的能量才能在瞬间释放光亮。

人生漫漫,并不缺少机会,只要你有头脑。现在你需要的是积蓄、积蓄、再积蓄,时机到来,你一定会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第二篇:烛之武退秦师读后感

《烛之武退秦师》读后感

徐梦如

孟子曾经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穷其一生,所为的为非不是利益二字。而对一个国家而言,利益纷争中的成功与否,更是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兴衰。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吕祖谦在《东莱博议》中这样写到。而这句话更是对秦晋联盟分合的最好解释。晋国围郑,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对楚国有二心。这一切和秦毫无关系。秦国出兵,难道只是出于友好想要单纯地帮帮晋国?若不是如此,那么它的目的就只有一个------获利。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烛之武一针见血地指出,秦与晋结盟,出兵伐郑,对秦毫无益处后,秦伯爽快地放弃晋国,转而与郑国结盟。烛之武退秦师,与其说,是烛之武凭借其智慧和高超的语言技巧说服秦伯,倒不如说是烛之武向秦伯展现了那个时局之下秦国的利害关系,使秦自动退军,与郑国结盟。

在这个过程中,看似秦改变了阵营,从晋国营中变为与郑同盟,而实际上,从一开始秦就是为了获取利益而来,它的目的始终没有改变。无论秦晋两国有多么深厚的结交,一旦触及国家利益,交情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也就不难理解吕祖谦所说的“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了。秦与郑的结盟,也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

正如丘吉尔的名言“我们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对于生活中类似于秦穆公的一部分人而言,友谊,亲情,甚至良知,都远远不如利益重要。而就在这条追逐利益的道路上,他们也失去了人性中最美的部分。他们或许是成功的,但他们一定是可悲的。

第三篇:烛之武导学案

陕西师范大学成州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1 导学案

编号 004

使用时间: 2014年8月26—27日

班级

编写人:陈晓春

审核人:高一语文组

小组

姓名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识记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2、扎实掌握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提升文言文翻译能力。【重点难点】 文言实虚词意义的积累和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的辨析。【知识链接】

1、简介《左传》(见《优化探究》第30页)温馨提示 常见史书体例:编年体 国别体 纪传体

2、作者简介(见《优化探究》第30页)

3、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楚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就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自主学习检测】

一、背诵《曹刿论战》,并说说其内容和描写战争的突出特点。

二、自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秦军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Chuì)而出 B.越国以鄙(bǐ)远 君之薄(bó)也 共(gōng)其乏困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陕西师范大学成州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1 导学案

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 秦伯说(yuâ)失其所与(yǔ)D.若不阙(quã)秦,将焉取之? 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

2、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 失其所与,不知 B.夜缒而出,见秦伯 使杞子、逢孙 C.才美不外现 秦伯说,与郑人盟 D.无能为也已 共其乏困

3、解释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归纳一词多义

若 A、岂若吾乡邻之有是哉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夫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夫晋,何厌之有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 A、鲁直现左足,各微侧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微斯人。吾谁与归

焉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E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4、找出文中特殊的文言现象

(1)词类活用(3个)①夜缒而出 ②越国以鄙远 ③既东封郑(2)特殊句式(3种)①阙秦以利晋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以其无礼于晋

5、辨析下列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敢以烦执事 ......【合作探究】 以上两问可从题目进行分析

1、本文主要人物是谁?

2、本文主要事件是什么?

【课堂检测】 背诵课文第三段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陕西师范大学成州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1 导学案

编号 004

使用时间: 2014年8月26—27日

班级

编写人:陈晓春

审核人:高一语文组

小组

姓名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学习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

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3.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合作探究】

(一)朗读展示:

1、学生自渎: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教师或学生范读:边听边思考各自然段的大意。

3、学生集体朗读。

(二)合作探究(含自主学习时发现的疑难问题)

1、“烛之武退秦师”的“退”是什么意思?

导学第一段

(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①且贰于楚也 ②晋军函陵 ③以其无礼于晋(2)翻译第一段:

(3)请归纳本段大意,并思考以下问题。①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

②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陕西师范大学成州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1 导学案

3、导学第二段(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无能为也已 ③是寡人之过也(2)翻译第二段:

(3)请归纳本段大意,并思考以下问题。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4、导学第三段(重点突破)(1)重点句子翻译: ①敢以烦执事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夫晋,何厌之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

(2)请归纳第三段大意,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烛之武能说服秦穆公退兵的原因是什么?说秦的结果如何?

②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烛之武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说服秦穆公退兵的?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课堂检测】 翻译句子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3、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5.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陕西师范大学成州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1 导学案

6.夫晋,何厌之有?

编号 004

使用时间: 2014年8月26—27日

班级

编写人:陈晓春

审核人:高一语文组

小组

姓名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对一二课时的反馈。

2、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重点难点】

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探究拓展】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题。

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外内弃之 弃:厌弃 B、不亦诬乎 诬:荒谬 C、焉用文乎 文:文饰,动词 D、以绵上为之田 田:田地

2、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是()①禄亦弗及 ②罪又甚焉 ③盍亦求之 ④焉用文之 A、两个“亦”字相同,两个“焉”字不同 B、两个“亦”字相同,两个“焉”字也相同 C、两个“亦”字不同,两个“焉”字也不同 D、两个“亦”字不同,两个“焉”字相同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陕西师范大学成州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1 导学案

3、母曰:“能如是乎?”句中的“是”指代的是()A、上下相蒙,难与处矣。B、不食其食,身将隐 C、介之推不言禄 D、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4、对介之推让禄一事的分析,最确切的一项是()

A、本篇介之推不居功自傲的态度和在荣誉地位面前的谦让精神。B、介母三次设问,表明她是一个关心儿子但并不愿违背儿子意愿的人。C、本篇颂扬介之推母子不求赏赐,不图浮名的品行。D、晋侯是个卑鄙小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5、对文章写介母三次设问的目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诱导儿子追求名利。B、考验儿子是否坚决隐退。C、使文章曲折跌宕。D、写介母是个深明大义教子有方人。

6、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下义其罪,上赏其奸。译文:

② 尤而效之,罪又甚焉。译文:

③ 以志吾过,且旌善人。译文:

【课堂检测】

他小学初中都很用功,成绩也很好。上了高一后也不错,可是后来他当兵的爸爸回来了(此前一直由他妈带他)。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爸一直打他。所以,他开始逃学去网吧,夜不归宿,成绩到了年段倒数第一,我要怎么劝他。

根据材料写一段文字,要求不少于200字。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陕西师范大学成州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1 导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答案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检测

一、内容: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特点: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二、基础知识

1、A(缒:zhuì)

2、B

3、若A.像 B.假若、如果 C.你

夫A.成年男子 B.句首语气词,无实际意义 C.那,那个

微A.稍微 B.如果、没有 C.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 A.往,到 B.的C.代秦军

焉 A.助词 B.何,为什么 C.哪里 D.兼词“于之”在这里E.代词,它

4、特殊文言现象(1)词类活用

①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②越国以鄙远(名词用作动词)③既东封郑(名词用作动词)

(2)特殊句式(3种)

①阙秦以利晋(使动句)②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③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

5、略

合作探究 烛之武。烛之武退秦师。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陕西师范大学成州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1 导学案

2、导学第一段(1)重点词句:①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②晋军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③以其无礼于晋——(倒装句)

(2)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3)解析:秦晋围郑。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郑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3、导学第二段(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②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③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2)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解析:临危受命

①“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陕西师范大学成州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1 导学案

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4、导学第三段(1)重点句子翻译:

①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③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2)第三段大意:说退秦师

1、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2、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课堂检测 略

第三课时 拓展练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陕西师范大学成州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1 导学案

1、D(“田”指祭田)

2、A(两个“亦”,均为“也”;两个“焉”,前者为语气词“了”,后者为疑问词“怎么”)

3、B

4、C

5、A

6、①臣子们把罪恶看作是正义的行为,国君却对奸诈给以奖赏。②明知是罪过,却要去仿效,罪就严重了。③用这块祭田记下我的过失。课堂检测 略

参考译文:

晋文公赏赐跟从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谈爵禄,爵禄也没有轮到他。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九人,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是谁。实在是上天立的他,而那几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骗人吗? 盗窃别人的财物,还叫他做小偷,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 ?下面的人赞美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励他们的欺诈,上下相互欺骗,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爵禄 ?就这样死了,怨谁。”介之推回答说:“明知是错误而效法它,罪过更要加重了。而且我发出过怨言,不吃国君的俸禄。”他的母亲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 ?”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盲语去装饰它 ?这样做,就是为了显露自己了。”他的母亲说:“能够象你说的这样去做吗? 我和你一块儿隐居。”于是母子俩隐居到死。晋文公寻找他没有找到,就以绵上作为介之推的封地,说:“以此铭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四篇:烛之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后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裂缝,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凭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 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候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二、学情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高一教学就是在初中对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即诵读法。

2、圈点、勾画、加注的方法,即加注法。

3、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口头翻译。

三、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

2、掌握积累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活用,句式特点。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B、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C、情感与态度目标:

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四、教学重点

烛之武人物形象,波澜起伏的情节。

五、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六、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七、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文言文基础知识。

2、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教学步骤】

一、导语:曹操诗云: 老冀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多少有志之士,不论命运和社会待他们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为国家社稷,为天下苍生,献出自己的光和热。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烛之武就是这样的的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

二、关于《左传》

(先让学生看文章后面关于《左传》的介绍)作者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 明,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但这丝毫无损《左传》的光辉,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 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正音)

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缒(zhuì)阙(quē)

②多音字:朝(zhā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③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

共其乏困(供)

秦伯说,与郑人盟(悦)

失其所与,不知(智)

何厌之有(餍)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思考:(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 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 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放录音,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放录音后,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五、反复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句式、活用等文言知识。

六、当堂检测(出示幻灯片)

1、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句末语气词)②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③秦伯说

(说,同“悦”,高兴)④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2、古今异义词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②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使的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人

3、重要虚词

“而”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虚词,在本课中它一共出现了四种不同的意思用法: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4、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撤退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驻军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做动词,当作边邑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容词做动词,损害 ⑥且贰于楚也

贰,数词做动词,从属二主

5、古汉语句式

①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②倒装句:夫晋,何厌之有? 佚之狐言于郑伯 ③省略句:敢以烦执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诵读诗歌,把握文章大意。

2.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解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哪些信息?(1)一人与一国之军,力量悬殊,充满悬念;(2)“退”如加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3)核心人物是烛之武;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4)这是一篇叙事性文章。

(5)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是哪个?

“退”

二、诵读诗歌,把握文章大意

课件显示四个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4、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以第三个问题为重点。因为它是课文的难点,要集中突破。

(二)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分析全文。

1、讨论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进入文本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侯攻郑,为的是开拓疆土,获取政治利益。两大国夹攻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危急(课件展示秦晋围郑地图)。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到郑国没有冒犯秦国,秦国帮助晋国是作为同盟者出兵,意图获取点好处。这是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基础。

2、讨论烛之武出场的情况。

烛之武出场是由于佚之狐的推荐,这是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衬托出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

烛之武先“辞”后“许”,是因为国家利益所在,深明大义。

3、过渡: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这样评价口才的作用: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那么,烛之武是如何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智退秦师的呢?

学生讨论。

然后,教师引导、点拨学生理解说辞的内容,分出说辞的层次,体会烛之武的辩才。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四层:

①“亡郑”于秦无利可图。“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 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

②“舍郑”于秦可得实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就是放弃郑、不灭郑。这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 议。郑国在秦国的东方,以此可作为“东道主”,那么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什么不好 呢?

③晋君不可信。20年前,晋公子夷吾流亡时期,秦穆公接夷吾入秦,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赐矣”。当时,夷吾曾把晋的焦、瑕二邑许给秦国,作为酬谢。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设版筑城,修建工事,与秦国对抗。晋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与之共事,决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④阙秦利晋不可为。晋君欲壑难填,已经在东边向郑国开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边开拓,“若不阙秦”到哪里取利呢?从而提醒秦君不要做“阙秦以利晋”的蠢事。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诵读文章

四、把握人物形象。

(一)默读全文,思考人物形象。

(二)分析、讨论文中人物形象。

采用分组辩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能够一分为二的、历史的、辩证的看待人物。

重点分析烛之武的形象,其他人物形象可以作为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完成。

1、烛之武

(1)一个令人佩服的辩才。(2)一个深明大义的君子。

①强敌压境,理应朝廷里文臣出谋武将出力,而郑国却把一个无名老百姓烛之武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说明了什么?

提示:朝廷无能。更衬托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烛之武既然如此有才华,佚之狐也知道他“口悬河汉,舌摇山岳”,可为什么烛之武老而不被用,年近七十,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弼马温)?说明了什么?

明确: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③然而直等到今天国难当头,他已经垂垂老矣,已经“无能为也矣”,郑伯才想起来找他,心中自然有许多的怨恨要发泄。于是他面前有了选择:是因个人恩怨而趁机报复郑伯,还是为了国家利益而献身?

烛之武的选择说明了他是君子!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是一个明白大义的君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国家利益是大义,面对大义,君子什么都可以放弃,包括自己的生命,何况自己那点不得志呢。这又是一个让我们敬仰的理由。

可以让学生设想,假如是我们有类似遭遇,我们会如何做。(3)一个让人心酸的勇士。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 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 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4)烛之武的不足

烛之武这么能干,从现代人的眼光看,是不是也有些不足呢?如果你也有烛之武般的满腹才华,你会等到70岁,郑伯去找你才出山吗?是不是有点清高与孤傲?

2、郑伯

(1)肯定君主自我纠错的难能可贵。(2)指出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自身利益。

3、秦伯

思考:秦伯撤军前做了些什么事,为什么?(1)弃义背盟。

(2)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4、晋侯

(1)贪得无厌,争夺霸权。

(2)头脑冷静,一派政治家的风范。

六、小结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那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视死如归?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那些现货的身影依然活在我们心中。

第五篇:大堰河烛之武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第1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训练朗读能力(2)体会诗歌真挚的感情(3)揣摩诗歌语言艺术,培养诗歌鉴赏力 重点:

把握诗人感情和思路发展脉络,体会诗人对保姆大堰河深切的怀念,同情,感激和赞美之情。难点:

赏析诗歌艺术特点:一是借叙事抒情,二是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的运用。朗读的声调,节奏的处理。

课型:点拨法、讨论法、朗读法、体会法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收集有关艾青的资料,做好文学常识卡片,读好预习提示,了解本诗创作背景,朗诵寻找诗歌表达思路和感情线索。

二、导入新课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歌唱母亲,歌颂母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献给他的养母——大叶荷(大堰河)的赞美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三、明确学习目标(见“教学目标与要求”)

四、速读全诗

(1)点拨研讨作者的思路

明确:这首诗以追忆往事为线索展开思路:雪景——大堰河被雪压着的坟墓——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死后一家人的命运——赞美诗呈给大堰河及所有劳动人民。

研讨诗的诗体特征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

体会诗中所抒发的情感,把握诗的感情脉络,完成思考和练习一 明确: 第一部分(1——3节)怀念与痛掉

第二部分(4——8节)眷念与感激

第三部分(9——11节)同情与控诉

第四部分(12——13节)讴歌与赞美

五、朗读研讨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概括主要内容:突出我与大堰河之间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着重体会第三小节:

A,景物描写的意境 特征:凄凉,衰败,荒寂。

B,“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这一诗句反复的作用: 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怀念之情。

C,揣摩这一小节朗读的声调(低沉,缓慢)重音及停顿的节奏

六、点拨研讨第二部分

问: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

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摩我”

(3)点拨讨论:多组镜头以排比句式组合在一起,用反复的手法突出“抱”,“抚摸”的动作的表达效果

明确:增强了语气,丰富了内容,突出了重点,突出了大堰河慈爱,勤劳的形象。诗人回忆在大堰河家的生活,以“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为中心描画了8个生活镜头,表现出大堰河对乳儿深切的母爱。

(4)学生想象描述大堰河的双手:粗糙,黑,骨节粗大,但非常温暖。

(5)激发联想:大堰河勤劳慈爱的双手使一个贫穷的家庭充满温馨,使这个被亲生父母嫌弃的孩子得到了母爱。这双手就成了母爱的象征。请同学回忆,联想一下自己母亲双手的形状,说一说在生活中有哪些细节让你深深感到母爱的深广。

朗读研讨第5,6小节

A, 点拨讨论 : 回到生母家中的我的生活是富足豪华;但我的心情是忸怩不安 ,请谈谈个中缘由

明确:仅有物质生活但没有爱。

B, 研讨诗人如何借助对比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对大堰河的深厚感情

明确:鲜明的对比更能显示大堰河家是贫穷的,但充满了爱;我的家是富有的,但缺少爱。想起这些,诗人心里充满了眷恋与感激。作业:

课后认真读诗,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对大堰河的情感,并试着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情感。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继续研读诗歌:

第7小节,讨论:大堰河在忙碌,贫困的生活中为什么总是含着笑?(态度:笑

忙碌的工作:洗衣 洗菜 切菜 喂猪 炖肉 晒麦)

明确:大堰河纯朴,宽厚,如同祥林嫂命运悲惨,但很容易满足,靠双手吃饭,并无过多的祈求,诗人对大堰河既赞美又同情。

朗读研讨第8小节

用一个词概括本节内容:深爱。

点拨讨论 :诗中哪些细节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明确:切糖,贴画,赞美乳儿,做梦。

点拨讨论:为什么说大堰河的梦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

明确:这是大堰河对乳儿的祝愿,期盼乳儿长大,成人,成才,成家,生活美满。由此可见大堰河内心世界丰富美好

七、点拨研讨第三部分

(1)揣摩朗读的声调与节奏

明确:抑郁,哀伤,沉重,缓慢。

(2)点拨讨论:大堰河的墓是渺小不起眼的,这表明大堰河死后得到的很少很少,而大堰河一生付出却是那样的多,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社会的不公道。

指导学生用憎恨的语气朗读11小节

点拨:大堰河出身贫苦,地位卑微,但她勤劳,善良,淳朴,仁厚,像一座令人肃然起敬的雕像,永远矗立在诗人的心中,同时也将会矗立在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心中,让诗人及每一位读者情不自禁地唱一曲赞美诗呈献给这位神圣母亲。

八、鉴赏体会第四部分(1)播放配乐朗读录音

(2)讨论大堰河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

明确:紫色象征高贵,“紫色的灵魂”,热切地赞颂了大堰河高贵美好的心灵。(3)讨论:这首热烈,深沉的赞美诗仅仅呈给大堰河一个人吗

明确:不仅仅献给大堰河,也呈她儿子们,呈给千千万万大堰河般受苦受难劳动人民。

九、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理请了诗人由现实到回忆,再到现实的抒情结构,体会诗人起伏跌宕的感情旋律。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了艾青,曾激动的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那河,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的说,中国有大堰河。是的,如果把诗人半个世纪的创作看 成是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那么,大堰河就是他永不枯竭的源头。

教师小结:艾青的这首诗感情真挚,全诗通过一组组意象排列写了大堰河凄苦的一生的片断,构成了由怀念到感激由同情到控诉再到赞美的跌宕旋律,借助于排比,反复,对比等手法表达了诗人鲜明的爱憎。

十、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读熟全诗

(课外阅读艾青诗作:《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我爱这土地》

《给乌兰若娃》《礁石》)后记:

2、研讨与练习二、四题。板书

大堰河:勤劳 善良 仁厚 慈爱 我:怀念 感激 憎恨 赞美

烛之武退秦师(共三课时)

目标平台

1、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4、学习古人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

1、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

2、掌握文言句式,理解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

1、理解高超的劝说艺术。

2、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第一课时(预习案)

一、教材辅读

1、关于《左转》(学生阅读“模块测评”14页“文学常识”)

“传”是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

2、史书体例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2)、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如《战国策》。(3)、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4)、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他的《通鉴纪事本末》。

另外补充: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3、了解背景(学生读“模块测评”14页“写作背景”)

4、整体感知

A、加强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B、疏通文意。要求翻译全文,字字落实。

“以课本为主,参照注释,适当参考课外书”

二、预习检测

见“模块测评”14-15页“基础梳理”

三、作业

课后细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晋、秦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 ②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③烛之武用哪些实事和事理说服秦伯的?其中哪一点是关键? ④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第二课时(探究案)

文本解读

1、研读第一段,明确: ⑴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什么?

(表面原因——无礼于晋,且贰于楚。根本原因——称霸扩张的需要。)⑵ 交代围郑的原因和驻军位置有何作用?

(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 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那么秦国是可以争取到晋国一边的;且两国军队分地驻扎,那么郑国有机会单独与秦国接触,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提供了条件。因此开篇交代围郑的原因和驻军位置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2、研读第二段,明确:(1)佚之狐为什么对烛之武劝退秦师这么有把握? 这对刻画烛之武形象有何作用?

(因为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他非常了解烛之武的外交才能;佚之狐对郑、晋、秦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2)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先“辞”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心有不满。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而先“辞”后“受”则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3)分析郑伯形象。

(A、善于纳谏: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B、勇于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

C、精于言辞:“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

3、研读第三段,明确:

(1)“夜缒而出”说明什么?

(秦晋完全包围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严峻形势。)(2)烛之武是如何劝退秦师的?

首先坦言知亡,避其锐气,以退为进。“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其次阐明利害,亡郑利晋,动摇秦君。先假设亡郑有益于秦,那就灭了我们郑国,接下来分析分析亡郑利晋不利于秦:“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

再次替秦着想,舍郑利秦,以利相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就是放弃攻打,不灭郑。这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议。郑国在秦国的东方,以此可作为“东道主”,那么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什么不好呢? 然后引史为例,晋君不可信,挑拨秦晋。20年前,晋公子夷吾流亡时,秦穆公接夷吾入秦,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赐矣”。当时,夷吾曾许诺把晋的焦、瑕二邑给秦国,作为酬谢。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建工事,与秦国对抗。晋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与之共事,决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从秦、晋两国历史关系这一角度,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关系。

最后推测未来,阙秦利晋,劝秦谨慎。现在晋国把郑国当做它东边的疆界,而它进一步扩张的野心不会就此打住,如果它今后不削减秦国,它在哪里获取它贪求的土地。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3)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4)如果我们要说服一个人,应注意哪些方面?

首先态度要好,不能让对方反感。其次善于根据说服对象和说话环境采用合适的语气。再次劝说前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了解对方的心理,找到突破点。另外要巧用对比手法,陈述利弊,让对方舍弃原来的想法,接受你的更有利的观点。

(5)烛之武从临危受命到智退秦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什么形象呢?

A、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B、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勇士”性格。

C、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所以说,课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五、研读第四段明确:晋文公最后以哪三条理由退兵?你认为哪点最重要?

“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不仁”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不知”就是不理智。理,就是缺少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缺少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课后作业

试着从情节、写作特点及文言字、词、句等方面总结本课。

第三课时(总结案)情节结构

1、概括本文的情节。

开端(第1段):秦晋围郑

发展(第2段):临危受命

高潮(第3段):智退秦师

结局(第4段):晋师撤离

2、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

(1)文章篇幅虽然短小,故事情节却有头有尾,层次井然。(具体分析见上)(2)波澜迭起,曲折有致。秦晋围郑,形势危急;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烛之武,并断言“师必退”,此为一波。但是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他的拒绝,此为二波。此时郑伯赶紧认错:“是寡人之过也。”并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私怨,捐弃前嫌,依然应命。此为三波。烛之武利用黑夜,秘密出城会见秦伯,并说服秦伯退兵;可是晋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此为四波。最后,晋文公分析形势,决定撤兵,郑国转危为安。写作特点

1、伏笔与照应

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指出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分析见上)

3、详略得当

本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做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虚词总结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的)

③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作业布置

1、熟读背诵课文。

2、课后“研讨与联系”一(2、3)、二做在作业本上。

下载烛之武刺秦王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烛之武刺秦王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重点字词,通假字以及古今异义字等文言知识。 2、对文章情节的把握,烛之武等人人物的形象分析。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 一、教材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10篇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1 各位领导,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为了说明我的教学设想,我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

    烛之武退秦师 整理教案

    高2013届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 重庆市万州新田中学罗文昌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诵读,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文章中出现......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并翻译文言文的能......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设计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短小但内容丰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内容丰富体现在一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情节精彩,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设计堂时......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语文,我今天试讲的考题是《烛之武退秦师》(板书课题),下面是我的试讲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人民教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