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与影响

时间:2019-05-14 17:0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与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与影响》。

第一篇: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与影响

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与影响

形象的来说,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就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艺术与科学,本来是没有分家的,它本身就存在于我们整个自然界中,而把它分家呢是我们人为的。我们人为的将它们分为两个领域,艺术追求的“美与”科学追求的“真”。而这科学的探索与艺术、与审美也一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就是说,艺术与科学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又相互影响的。例如,对待西方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既不能用单纯的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其中的结构,也不能用纯艺术的眼光去看待他的雕饰与历史。无论用任何一种眼光去看待它都是残缺的。由此可见,艺术与科学之间存在着复杂又多样的关系,那种千丝万缕不是任何一种哲学能解释清楚的。

科学,是有系统地解释现象的学问。科学的进步对人类乃至整个世界都是一种巨大的变化。可以说,科学的发展带动的也是一种文明的发展。随着人类对天文、种植技术、水利工程、冶炼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我们迎来了农业文明;化学、物理科学,机械,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又给我们带来了工业文明。在各种文明发展的背景下,哲学、音乐、绘画、雕塑,文学等艺术文化膨然兴起。例如,由古典主义音乐到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黑格尔古典主义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进,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等。以上所表达的科学发展推动文明进步,从而间接引发艺术的升华。也许,正像萨顿的隐喻所说的那样,当上升到了人类科学认识的金字塔的高处时,真与美确实统一了起来。

科学推动艺术的发展,有时是不必借助任何媒介的。回顾历史的沧桑巨变,我们便会有所新的认识。解剖学、透视学的出现,让绘画更加具有科学的理论性。说到这,我们不禁会想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除了画家的身份,我们还可以添上雕塑家、建筑师、生物学家、工程师、哲学家等一连串的头衔。达芬奇的科学研究,也是与他的艺术密不可分的。色光的变化原理,使画家对整个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例如印象派,正是对颜色的一种新的认识,梵高、莫奈、塞尚等等,许许多多,不胜枚举。计算机的问世,是艺术的形式领域更加宽泛。今天的设计,无论是平面,还是景观、室内,都需要借助计算机达到一种艺术目的。这充分反映了艺术对科学的巨大影响。

在自然与科学的领域中,与艺术领域有所不同的是,这需要一个先天条件,即对自然的认识要深入到一定程度,科学的发展要达到一定完善的程度,对于艺术之美与科学之真的领悟才有可能。

在一中疏远和分离中,科学家们与艺术审美之间也一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是,在那些最伟大的科学家身上,艺术的修养似乎从来都是一个天然的组成部分。在这里,我们可以几乎是相当任意的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

例如,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以相对论闻名于世,不过,在世人眼里,她那一头乱发似乎更有着一种某种艺术家的气质,而他的小提琴演奏也更增加了传奇的色彩。量子概念的提出者普朗克于19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他的钢琴演奏也同样达到了专业的水准。大爆炸理论和遗传密码的提出者伽莫夫,他的漫画作品早在哥本哈根的求学时代就非常出名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曼,曾赢得了美国舞蹈设计竞赛的大奖和在巴黎举行的世界舞蹈设计者竞赛的第二名。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在这些大师的身上。我们确实看到了艺术的光辉。

第二篇:艺术与科学

论艺术与科学

何谓科学?何谓艺术?二者又存在什么联系?法国19世纪著名文学家福楼拜在谈到艺术与科学时,曾经做过一次非常生动的比喻,他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集。爱因斯坦讲:“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这个世界可以由乐谱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著名科学家李政道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道:“世之有道德者,无不有赖于科学和艺术。”下面,我将结合个人学习经验论述我个人对于艺术与科学及其关系的理解。

艺术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它包含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等特征。艺术体现和物化着人的一定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无论艺术的审美创造抑或审美接受,都需要通过主体一定的感官去感受和传达并引发相应的审美经验。对艺术的审美分类,主要应根据主体的审美感受、知觉方式来进行。依据这个原则,艺术可以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四大类。而科学,《词源》对其作如下解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每一门科学通常都只是研究客观世界发展过程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种运动形式。科学可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类,哲学是二者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南。在现代用法中,“科学”经常指的是追求知识,不但对知识本身的一种方式。它也经常受限于研究这些分支寻求解释物质世界的现象,在17世纪和18世纪的科学家越来越多地寻求在自然法则,如牛顿运动定律方面制定知识。而在19世纪的过程中,“科学”一词变得越来越科学方法本身相关联,以研究自然世界有纪律的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它是在19世纪也使科学家一词是由博物学家区分自然知识和知识创造。这里特别提到自然科学,它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海洋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以及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空间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等应用技术科学。我所学习的专业为地球物理,即为自然科学一类,以下论述也将主要以本专业为主要论述举例。

艺术与科学是用用不同的形式追求美的。真善美和假丑恶,都是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共同存在的,艺术与科学追求真善美,但也必须揭露和鞭笞假丑恶。这就是同处一个统一体中的艺术与科学,最美的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科学史专家、比利时人乔治·萨顿认为:理解科学需要艺术,而理解艺术也需要科学。他对艺术与科学的对立统一,做了这样的概括:“艺术和科学最明显的差别在于科学是逐渐进步的,而艺术则不然。正因为科学的本质是不断进步,因而其成果不是经久持年的。每项成就或早或晚注定要被更好的成果所取代,失去其实用价值,成为博物馆展柜中被人遗忘的工具。而与此相反,正由于艺术并非不断进步,其作品就可以永葆青春。”艺术与科学和世界上其它事物一样,都是在对立统一中发展。科学是生活的理智,艺术是生活的欢乐,艺术与科学缺一不可,缺少艺术,科学就会枯燥;缺少科学,艺术也会苍白。人类正是因为不想做科学的奴隶,才努力从科学中寻找艺术;人类不想让艺术孤独,就不断地给艺术注入科学的动力。地球物理学是一个新兴专业,是地球科学的主要学科之一,是通过定量的物理方法(如:地震弹性波、重力、地磁、地电、地热和放射能等方法)研究地球以及寻找地球内部矿藏资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范围包括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和大气层。它是科学研究发展所催生出来的,相比较艺术而言宛如一个新生儿,但它能够让我们更加充分的认识我们的地球,能够给予艺术创作以新的活力,谁能保证对地球“内心世界”的艺术想象与描绘不会成为下一个艺术潮流呢?

艺术的挑战促进科学更快进步。艺术总是在向科学发起挑战,也就是说,人类的精神追求,总是要求物质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体现。而科学又总是以自身的进步,不断地响应着这种挑战,不断地支持和体现美的艺术(FINE ARTS)。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最早的英国,迅速地成为“全球车间”(WORKSHOP OF THE WORLD),于是,为了扩大世界贸易,就有了1851年举办国际博览会的需求。博览会的巨型展厅,通过设计这个载体,把艺术与科学紧紧地拉在一起。由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设计的展览大厅,后来被人们称为“水晶宫”的建筑,就成了艺术向科学挑战的杰作。科学技术也很快回应了这一挑战。当时,钢铁和水泥已经大量生产,正好为建筑提供新材料并促进技术革新,使建筑走向具有前所未有的面貌——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因此,一座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的水晶宫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1977年,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建成,这是艺术向科学挑战的更高阶段。这种挑战也许预示着现代艺术走向新生,也许预示着科学技术在创造艺术。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一座由钢管和玻璃管构成的庞然大物,特别引人注目。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一个容造型艺术、建筑艺术、城市规划艺术、影视、文学、音乐、舞蹈,以及其它种种最现代化的表现手段于一身的杰作。

科学进步刺激艺术大胆创新。当然,科学也不是永远被动地接受艺术的挑战,科学也在积极地诱导着艺术的大胆创新。当人类刚刚迈进汽车时代的门槛时,设计最简陋的汽车,也很快就取代了设计最精妙的马车,工业化满足了人们的实用主义心理。于是,科学开始刺激艺术的灵感,要求艺术与自己连起手来,为工业文明带来的巨大变革,创造更美好的产品。应运而生的是流线型的设计科学的进一步深入拓展往往会用到人类的激情和大胆的想象力,这都是在艺术中得以发挥和培养起来的能力。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成就,就是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最佳体现。艺术与科学是息息相通的,这一点哲学家看得更准确而深刻,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曾经说,他从精确优美的古希腊雕塑中似乎看到了毕达格拉斯、欧几里德;从西方配位、重组群乐曲旋律中看到了笛卡儿、牛顿、莱布尼兹、殴拉和高斯。“艺术是情感化的科学,科学则是精确化的艺术。”可见艺术家需要利用科学手段更好地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科学家需要借助艺术创造有机的模式去说明世界。艺术与科学合力征服新的观念,它们常常运用相同的题材达到相同的目的。创造思想与创造形式造就艺术家与科学家。探究宇宙的奥秘是他们共同的目标。他们所用的媒介不同,但在平行的探索之路上,他们互相启发,相得益彰。

同自然界其它事物一样,艺术与科学的又对立,又统一的现象,也不是源于人类社会,而是源于大自然。美国著名物理学家阿·热在其《可怕的对称》中说: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所有图形按一定比例关系排列和组合,最容易产生美感,三角形、圆形、方形和流线型等,各有自身的艺术审美功能。如圆具有很高的对称性,自然中的许多形态都是圆形的。圆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圆满、完善之类的说法。但是,这种美感又是在对立统一中实现的。直升飞机在空中飞行,像雄鹰在空中盘旋,十分的美丽,但是,能够使它在空中美丽盘旋的两组叶轮圆,则必须同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旋转,否则直升飞机就不会在空中盘旋。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式是现在野外进行相关探测实验工作,收集到数据以后回到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处理,然后建立相关模型进行解释。我认为,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处处都有艺术的身影。首先,我们采集数据中所进行的实验,就好比去完成一项伟大的艺术作品,然后我们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雕刻”处理,将它们绘成一幅幅能反映无数信息的各色图样,我们像欣赏一幅幅名画一样从中找出自然隐藏的美。当我们揭示了这种美,世人又将由此生发多少艺术的灵感!

当人类从工业社会突然迈进信息社会门槛的时候,艺术家与科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发现,艺术与科学竟然同处一个载体中,以至于达到密不可分的程度。这种密不可分的现象,几乎遍及艺术与科学的任何一个领域,舞蹈、音乐、绘画、戏剧、影视„„一切视觉艺术都离不开新技术,有了新技术,传统的艺术形式更加绚丽多彩。艺术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创造更新、更奇、更异的艺术效果。科学也同样离不开艺术,它需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证明和推销自己的新技术,借助艺术来增加新技术的高附加值。信息社会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艺术与科学开始在这个广阔的新天地里,上演更加引人入胜的一幕。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一切现代艺术设计,又争先恐后地在这场新的“艺术+科学”的运动中,充当着开路先锋。新媒体艺术成了艺术与科学携手的最前沿。

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已经融入科学之中,科学也披上了艺术的盛装。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在今天这个大融合的时代,谁也离不开设计。它们必须通过设计这个载体,来完成它们自身无法实现的梦想。

第三篇:领导与科学艺术

《绿地规划》模拟试题(一)

一、概念

1、综合性公园

2、城市建成区

3、“山水城市”理论

4、风景名胜公园

5、楔形绿地

答:

1、综合性公园: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

2、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3、“山水城市”理论:20世纪90年代初,由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其核心是“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用中国山水诗、中国园林建筑和中国山水画融合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城市”。

4、城市绿地:用以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城市绿化用地。

5、楔形绿地:凡城市中由郊区伸入市中心的由宽到窄的绿地。

二、填空题

1、居住区道路绿地主要分为四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截止到1999年,我国共有____个城市先后5批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3、行道树的定植株距,应根据行道树树种壮年期冠幅确定,最小种植株 距应为____米,快长树不得小于____米,慢长树不得小于____米。

4、城市园林绿地在改善城市气候方面,主要是通过对____、____、____等生态因子的影响来实现的。

5、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依据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方面。

6、居住区公共建筑及公共设施的定额指标按____计算。

7、花园道路按绿地在街道中的位臵可分为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8、居住组团绿地的布臵方式有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9、大学校园的绿地包括4个部分,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10、植物园的组成分区为____、____、____。

答:

1、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居住生活单元级道路、住宅前小路。2、19。3、4米,5-6米,6-8米。

4、温度、湿度、气流。

5、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划、现状基础条件。

6、千人指标。

7、设在街道中间的道路花园带、设在街道一侧的道路花园带、设在街道两侧的道路花园带。

8、开放式、封闭式、半开放式。

9、教学科研区绿地、学生生活区绿地、教职工住宅区绿地、校园道路绿地。

10、科普展览区、科研区、生活区。

三、简答题

1、举例说明公园如何按不同季节、季相组织景区。

答:

景区的组织主要以植物的四季季相变化为特色进行布局规划,一般根据春花、夏荫、秋叶、冬干的植物四季特色分为春景区、夏景区、秋景区、冬景区,每景区选取有代表特色的植物作为主景观,结合其它植物品种进行规划布局,四季景观特色明显,是经常用的一种方法。如上海 植物园内假山园的樱花、桃花、紫荆、连翘等为春山风光;以石榴、牡丹、紫薇等为夏山风光;以红枫、槭林供秋山观红叶;以松、柏组成冬山景区。

2、城市广场设计中,广场的使用和活动中注意哪些问题?

答:

(1)边界效应:在广场设计中,要注意广场空间与周边建筑、道路交汇处小环境的设计处理。广场的边缘地区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和必要的小品设臵,来吸引过往行人,并发生进一步的活动。

(2)活动界面:为了界面的变化及领域的划分,可采用缓坡、慢丘、台阶等形式来丰富广场的空间形态。可以在水平面上划分,亦可将它抬高(或架空)、下沉或起坡,并注意开放性处理。

(3)场地划分:按照人们不同需要和不同活动内容,适当进行场地划分。既要有综合性的集中大空间,又要有适合小集体和个人分散活动的空间。

(4)环境的依托:要使广场可坐面积达到广场的总面积的10%-26%。另外还应提供一个不受自然气候和使用时效限制的物理环境。

(5)活动的参与:广场设计应重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使人充当活动的主角。拍照、小吃、戏耍、玩水、谈天、观景、利用广场设施等都是一种参与。

3、居住组团绿地的位臵根据建筑组群的不同组合有哪几种方式?

答:

(1)利用建筑形成的院子布臵,有较强的庭院感。

(2)扩大住宅的间距布臵,改变了行列式住宅的单调狭长感。

(3)行列式住宅扩大山墙间距,打破行列式山墙间的狭长胡同感。

(4)住宅组团的一角。

(5)结合公共建筑布臵,扩大绿化空间感。

(6)临街布臵,丰富街景。

(7)对于自由式布臵的住宅,组团绿地穿插其间。

4、避灾绿地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

(1)一级避灾据点:是震灾发生时居民紧急避难的场所。多利用与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的散点式小型绿地和小区的公共设施组成。

(2)二级避灾据点:是震灾后发生的避难、救援、恢复建设等活动的基地。可利用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园、体育场馆和文化教育设施。

(3)避灾通道:利用城市次干道及支路将一级、二级避灾据点连成网络,形成避灾体系。

(4)救灾通道:是灾害发生时城市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也是城市自身救灾的主要线路。

四、论述题

论述街道绿地的规划设计。(应包括行道树、分车带、交叉口、停车场等内容)

答:

(一)行道树

(1)种植形式

①树池式:树池形状一般为方形,其边长或直径不应小于1.5米,长方形树池短边不应小于1.2米。树池周边要高于人行道路面,或与人行道高度持平上盖池盖以减少行人对池土的践踏

②树带式:是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宽度不小于1.5米。

(2)定干高度:

在交通干道上栽植的行道树,其定干高度不宜低于3.5米。

(3)定植株距:

株距根据行道树树种壮年期冠幅确定,最小4米;快长树不得小于5-6米,慢长树不得小于6-8米。

(4)行道树树种选择标准

①适应性强,苗木来源容易;

②抗性强的树种;

③树形端正、体形优美;

④春季发芽早,秋季落叶晚且整齐;

⑤无刺、深根性、花果无毒;

⑥树龄长、材质优良。

(二)分车带绿地

(1)分车带宽度:

宽度依行车道的性质和街面总宽度而定,高速公路的分隔带宽度可达5-20米,一般也要4-5米。市区交通干道一般不低于1.5米。城市街道分车绿带每隔70-100米分段,并与人行横道、停车站、大型商店等相公共建筑相结合。

(2)种植设计

种植多以花灌木、常绿绿篱和宿根花卉为主;植物配臵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

(三)交叉口

(1)安全视距: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在进入道路的交叉口时,必须在路转角空出一定的距离,使司机在这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开来的汽车,并有充分的刹车和停车的时间而不致发生撞车。这种从发觉对方汽车立即刹车而刚够停车的距离,称为“安全视距”。由此在交叉口形成了视距三角形。在此三角形内不能有建筑物、构筑物、树木等遮挡司机视线的地面物。植物高度不超过0.65-0.70米高。

(2)交通岛:

一般不要布臵成小游园或过于华丽的花坛,通常以嵌花草坪、花坛为主或低矮的常绿灌木。切忌采用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以免影响视线。

(四)停车场

(1)周边式绿化的停车场:四周种植乔、灌、草等植物

(2)树林式绿化的停车场:场内种植成排成行的落叶乔木

(3)建筑前绿化兼停车场:种植较为灵活

《绿地规划》模拟试题(二)

一、概念

1、城市绿地系统

2、公园游人容量

3、景区划分

4、生态景观绿地

5、道路花园带

答:

1、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范围内,由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园林绿地组成的生态系统,用以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市民提供游憩场所,这样的绿地群称为城市绿地系统。

2、公园游人容量: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3、景区划分:按公园的规划意图,组成一定范围的各种景色地段,形成各种风景环境和艺术境界,以此划分成不同的景区,称为景区划分。

4、生态景观绿地: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以外,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区域。

5、道路花园带:指与道路平行并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可称为带状街头休息绿地。

二、填空题

1、公园规划布局的形式有3种,分别是____、____、____。

2、植物园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3、道路绿地的断面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四种。

4、生产绿地面积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比例不低于____%.5、医疗机构的绿地组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6、居住区按用地功能来分,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等四部分内容组成。

7、动物园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类型。

8、公共建筑在居住区的规划布臵有3种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

9、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分区。

10、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从布局形式上可以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

答:

1、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2、科学研究、观光游览、科学普及、科学生产。

3、一板两带式、两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

4、2%。

5、门诊区绿地、住院区绿地、辅助医疗区绿地。

6、住宅用地、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用地、道路及广场用地、居住区内公共绿地。

7、城市动物园、专类动物园、人工自然动物园、自然动物园。

8、集中成片布臵、沿街布臵、分散布臵

9、文化娱乐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园务管理区。

10、块状绿地布局、带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

三、简答题

1、城市绿地的特点。

答:

⑴ 规模相差悬殊,小的如宅旁绿地,大的如风景名胜区。

⑵ 环境质量相差很大。精美的如古典园林,粗放的如卫生防护林带。

⑶ 绿地可以具有多种多样的目的和功能。如改善环境、美化、游憩、防护、生产等功能。

2、行道树树种选择的标准。

答:

⑴ 适应性强,苗木来源容易;

⑵ 抗性强的树种;

⑶ 树形端正、体形优美;

⑷ 春季发芽早,秋季落叶晚且整齐;

⑸ 无刺、深根性、花果无毒;

⑹ 树龄长、材质优良

3、设计居住区公园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

居住区级公园是为整个居住区居民服务的。公园面积比较大,其布局与城市小公园相似,设施比较齐全,内容比较丰富,有一定的地形地貌、小型水体、有功能分区、并划分景区。除了花草树木外,有一定比例的建筑、活动场地、园林小品、活动设施。居住区公园布臵紧凑,各功能分区或景区间的节奏变化比较快。居住区公园游人成分单一,主要是本居住区的居民,游园时间比较集中,多在早晚。因此,加强照明设施,灯具造型,夜香植物的布臵,成为居住区公园的特色。

4、儿童公园规划设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1、用地选择应是日照、通风、排水良好的位臵。

2、用地比例。绿化用地占50%以上,绿化覆盖率占全园的70%以上。

3、路网简单明确、便于辨认。路面宜平整。

4、幼儿活动区最好靠近大门。

5、建筑、雕塑、园林小品形象生动,色彩鲜艳丰富

6、设臵适当的观赏水景

7、组织好各类活动场地

四、论述题

论述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应包括规模尺度、空间限定、主题表现、使用活动、活动参与等内容)

答:

(一)广场的规模与尺度

广场的大小要与广场所在城市的地位以及广场在城市中的功能相匹配。广场的大小受活动内容、分区布局、视觉特征、建筑边界条件、光照条件等诸多因素共同决定。

除了距离以外,实体的高度(H)与距离(D)的比例关系,对视觉感受的影响十分关键。

⑴ D:H=1,内聚、安定,不压抑的感觉。

⑵ D:H=2,内聚、向心、不产生离散感。

⑶ D:H=3,空间离散

如果D:H继续增大,则空旷、迷失荒漠的感觉相应增加。

(二)广场的限定与围合⑴中心的限定。在广场中间设臵标志物是典型的中心限定,围绕这个标志物,形成一个无形的空间。

⑵墙面、建筑、绿化的围合。不同的构件及围合方式产生封闭与开放强弱不同的空间感受。

⑶顶面的覆盖。运用布幔、构架或大乔木遮住空间,形成弱的虚的限定

⑷广场不同的空间变化。广场地坪的升高与下沉,可以形成广场不同的空间变化。

⑸广场地面质感的变化。主要通过铺地的材质、植物配臵组合图案的变化,造成不同的肌理,作为空间限定的辅助手段。

(三)广场标志物与主题表现

在广场上设臵雕塑、纪念柱、碑等标志物是表现广场主题的常用方法。

一般布臵在广场中央的标志物,适宜于体积感较强,无特别的方向性;成组布臵的标志物,应当具有主次关系,适宜于大面积或纵深较大的广场;标志物在广场的一侧,表现某个方向或轮廓线的表现;标志物在广场一角,则适宜于按一定观赏角度欣赏。

建筑对广场主题的表现也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广场的性质。

(四)广场的使用与活动

(1)边界效应:在广场设计中,要注意广场空间与周边建筑、道路交汇处小环境的设计处理。广场的边缘地区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和必要的小品设臵,来吸引过往行人,并发生进一步的活动。

(2)活动界面:为了界面的变化及领域的划分,可采用缓坡、慢丘、台阶等形式来丰富广场的空间形态,并注意开放性处理。

(3)场地划分:按照人们不同需要和不同活动内容,适当进行场地划分。既要有综合性的集中大空间,又要有适合小集体和个人分散活动的空间。

(4)环境的依托:要使广场可坐面积达到广场的总面积的10%-26%。另 5

外还应提供一个不受自然气候和使用时效限制的物理环境。

(5)活动的参与:广场设计应重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使人充当活动的主角。拍照、小吃、戏耍、玩水、谈天、观景、利用广场设施等都是一种参与。

《绿地规划》模拟试题(三)

一、概念(5分×5=25分)

1、游乐公园

答:

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臵,生态环境较好的绿地

2、二级避灾据点

答:

震灾发生后的避难、救援、恢复建设等活动的基地。可利用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园、体育场馆和文化教育设施。

3、道路绿地

答:

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带、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

4、植物园

答:

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

5.三维绿量

答:

指绿地中植物生长的茎、叶所占据的空间体积的量。是应用遥感和机算机技术测定和统计的立体绿量。

二、填空题(2分×11=22分)

1.根据不同功能需要,将城市绿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六大类园林的要素主要包括。

2.组成主园林的要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道路、小品等。

3.《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使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混合型分类代码,如G1表示___绿地、G2表示___绿地。

4.某城市人口数量80万人,公共(园)绿地面积400公顷,则该城市人

2均公共(园)绿地面积为___m/人。

5.城市防护绿地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六种。

6.一级避灾据点要与崩塌、滑坡、洪水淹没地带距离在___米以上。

7.城市园林绿地在改善城市气候方面表现在对___、___、___等的影响上。

8.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

9.建筑红线是指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___或___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

10.某城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为8000公顷,则合理的生产绿地面积应为___公顷。

11.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___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___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答:

1、公共(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生态景

观绿地

2、山、水、植物、建筑

3、公共(园)、生产4、5

5、城市防风林、城市引风林、卫生防护林、道路防护绿地、铁路防护绿地、工厂矿区防护绿地6、500

7、温度、湿度、气流

8、城市性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城市自然条件

9、建筑物、构筑物10、160

11、城市干道、30000-50000

三、简答题(6分×5=30分)

1、简述城市绿地几种主要布局形式的优缺点。

答:

⑴块状绿地布局

将绿地呈块状均匀的分布在城市中,方便居民使用,多应用于旧城改建中,如上海、天津,武汉、大连、青岛等城市,目前我国多数城市情况属此。这种绿地布局形式,可以做到均匀分布,居民方便使用,但对构成城市整体的艺术面貌作用不大,对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的作用也不显著。

⑵带状绿地布局

这种布局多数由于利用河湖水系、城市道路,旧城墙等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环状绿带网。如哈尔滨、苏州、西安、南京等地。带状绿地的布局形式有利于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⑶楔形绿地布局

凡城市中由郊区伸入市中心的由宽到狭的绿地,称为楔形绿地,如合肥市。这种组合布局有利于将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引入市区,能较好地改善城市地通风条件,也有利于城市艺术面貌地体现。

⑷混合式绿地布局

是前三种形式地综合运用,可以做到城市绿地布局的点、线、面结合,组成完整的体系。其优点是能使生活居住区获得最大的绿地接触面,方便居民游憩,有利于就近地区小气候与城市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有利于丰富城市景观的艺术面貌。如北京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即按此种形式来发展。

2、工厂绿化树种规划原则有哪些?

答:

⑴适地适树。

⑵确定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

⑶选择防污植物。

⑷满足生产工艺流程对环境的要求。

⑸确定合理的比例关系。

3、简述综合性公园各分区的主要规划设计要点。

答:

功能分区:安静休息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区、体育健身区、园务管理区。

安静休息区:主要包括景亭,竹林小院、龙字石林、茶室、休息广场,是公园中的静区。该区选择在具有一定的地形起伏的区域,有山地、坡地、毗邻湖面、树木茂密、绿草如荫,有较好的植被景观环境。建筑只起到景观点缀的作用。此区主要营造一种清新宁静的园林气氛。供游人进行休息、游览、欣赏自然风景为主。

文化娱乐区:是人流集中的活动区域,在区内开展较多的是比较热闹、有喧哗声响、活动形式较多、参与人数较多、建筑较多的区域。此区域适于人们进行参与性的、群众性的活动。

儿童活动区:主要供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开展各种儿童活动。主要包括

场地活动区、器械活动区。

体育活动区:公园内根据面积大小设臵羽毛球场、网球场、门球场、乒乓球场等体育活动区域以及健身活动区域(包括一些健身器械)。

园务活动区:该区是为公园经营管理的需要而设臵的专用区域。一般设臵有办公室、值班室、广播室、维修处、工具间、仓库、食堂、宿舍、温室、苗圃、花圃等管理办公部分、仓库部分、花圃苗木部分、生活服务部分等。

4、简述动物园的选址要求。

答:

⑴应该根据动物园的类型选择在近、远郊区。

⑵选址要远离工业区,防止工业生产的废气、废水等有害物质影响动物的健康。

⑶园址的选择应能够为动物、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尽量选择在地形地貌较为丰富、具有不同小气候的地方,为不同地域的动物提供有利的生态环境因素。

⑷选址要有配套较完善的市政条件(水、电、煤气、热力、给排水系统)

5、简述居住小区游园的位臵选择要求及布臵形式有哪些?

答:

小游园的位臵多布臵在小区中心,亦可在小区一侧沿街布臵,以形成绿化隔离带,美化街景,方便居民及游人休息,同时可减少街道噪音及尘土对住宅的影响。

A、广场式

B、开敞草坪式

C、组景式

D、混合式

四、论述题(23分)

如果让您为一所传染病医院进行绿地规划设计,应考虑和注意哪些问题?(回答时应该对医院各组成部分的绿地规划设计,传染病医院的一些特殊要求等内容进行展开论述。)

答:

(一)各组成部分的绿地规划设计

1、门诊区

在医院外围应密植10-15m的乔灌木防护林带;

门诊区需要有较大面积的缓冲场地,场地及其周边应作适当的绿地布臵,以美化装饰为主可布臵花坛、花台,有条件的还可设喷泉和主题性雕塑,形成开朗、明快的格调。沿场地周边可以设臵整形绿篱,开阔的草坪,花开四季的花灌木。但是花木的色彩不宜强烈,应以常绿素雅为宜。场地下疏植落叶大乔木,其下设座凳。大树离门诊室8米种植。在门诊及总务建筑之间应保持20米的卫生距离,并以乔灌木隔离。

2、住院区

小游园;

植物布臵;

室外辅助医疗地段;

一些病房与隔离病房应有30米绿化隔离地段,且不能用同一花园。

3、辅助医疗、行政管理、总务及其它部分

手术室、化验室、放射科等。

植物种植选择上。

(二)传染病医院的一些特殊要求

医院周围的防护隔离带的作用非常重要,宽度要30米以上;

林带由乔灌木组成;

不同病区之间也要隔以绿篱;

布臵一些场地和设施。

《绿地规划》模拟试题(四)

一、概念(5分×5=25分)

1、救灾通道

答:

灾害发生时城市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也是城市自身救灾的主要线路。在红线两侧,应规划宽度为10-30m不等的绿化带。

2、边界效应

答:

受欢迎的逗留区域一般是沿着建筑立面的地区和一个空间与另一个空间的过渡区。森林、海滩、树丛、林中空地等的边缘都是人们喜爱的逗留区域。“如果边界不复存在,那末空间就决不会富有生气”。此理论可用于景观规划设计。

3、建筑红线

答:

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靠临街面的界限。又称建筑控制线。

4、带状绿地布局

答:

这种布局多数由于利用河湖水系、城市道路,旧城墙等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环状绿带网。带状绿地的布局形式有利于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

5.居住组团

答:

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二、填空题(2分×11=22分)

1、北京市有许多类型绿地,请判断以下绿地类型:北京市政府绿地属于__绿地,西北旺苗圃属于__绿地,颐和园属于__绿地,回龙观体育公园属于__绿地。

222、某城市建成区总面积500km,园林绿地面积125km,则该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为__。

3、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__以及__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4、某居住小区的人口为10000人,则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2规定,小区(含组团)绿地面积应为__m,组团绿地不少于__m。

5、行道树的树池形状一般为方形或圆形,其边长或直径不应小于__m。

6、儿童公园的功能分区包括__、__、__、__、__。

7、区级公园是指为一个__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的绿地。

8、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基础资料主要包括自然条件资料、__、__、__、__。

9、城市绿地广场的绿地率一般为__%。

10、专类公园是指具有特定内容或__,有一定__设施的绿地。

11、公园游人容量是指游览__高峰期间__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答:

1、附属、生产、公共(园)、公共(园)

2、25%

3、近郊区、城市行政区域4、10000,5000 5、1.5

6、幼儿区、学龄儿童区、体育活动区、娱乐和少年科学活动区、办公管理区

7、行政区、设施

8、社会条件资料、园林绿地资料、技术经济资料、植物资料 9、50-80

10、形式、游憩

11、旺季,同时

三、简答题(7分×4=28分)

1、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道路绿地的规划设计要点有哪些?

答:

第一级:居住区道路:

联系居住区内外,宽9米左右。

行道树注意遮荫和交通安全;

交叉口注意安全三角视距;(植物低于0.7米)

树种选择:体态雄伟、树冠宽阔的乔木;

可形成多层次复合结构的带状绿地

第二级:居住小区道路:联系居住区各组成部分,宽7米,以人行为主。

〃居民散布之地,树木栽植要活泼多样;

〃树种选择多选小乔木及开花和变叶灌木;

〃每条路各有特色,不同树种及断面种植形式;

2、综合性公园一般如何划分和组织景观分区?

答:

⑴按景区环境的感受效果划分景区

1)开朗的景区

2)雄伟的景区

3)清静的景区

4)幽深的景区

⑵按不同季节季相组织景区

〃分为春景区、夏景区、秋景区、冬景区

〃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

⑶按不同的造园材料和地形为主体构成景区

如假山园、水景园、岩石园等

3、简述绿地特点。

答:

⑴规模相差悬殊,小的如宅旁绿地,大的如风景名胜区。

⑵环境质量相差很大。精美的如古典园林,粗放的如卫生防护林带。

⑶绿地可以具有多种多样的目的和功能。如改善环境、美化、游憩、防护、生产等功能。

4、简述滨河花园带的设计要点。

答:

⑴游步路接近水面;

⑵设臵观赏平台,满足亲水性;

⑶如水面较为开阔,可考虑以游园的形式;

⑷适当布臵休息设施、观赏小品、栏杆;

⑸规划形式要因地制宜。

四、论述题(25分)

如果让您为一所大学和一所中学进行绿地规划设计,应分别考虑和注意哪些内容?(回答时应该对大学、中学校园绿地组成,校园各组成部分的绿地规划设计等内容进行展开论述。)

答题要点:

(一)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

1、大学校园绿地分类

2、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要点

(二)中、小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

1、主体建筑绿化

2、学校出入口

3、体育运动用地

4、自然科学园

第四篇:领导科学与艺术

名词解释: 1.德尔菲法

采用函询调查,请有关领域的专家对决策对象分别提出意见,然后将他们所提的意见予以综合、整理和归纳,匿名反馈给各位专家,再次征询意见,随后再加以综合和反馈。如此多次循环,最终得到一个比较一致的并且可靠性较大的意见。

2.能级原理

能力的确定必须保证领导结构具有最大的稳定性。不同能级应拥有不同的权力、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领导者要使各个岗位上的人能充分发挥其才能,必须使人处其位,通过艺术化的授权,为其才能的发挥提供权力上的保证。

3.自决型领导

注重正式组织的结构、组织的规章制度,以及组织内正式的沟通程序。以大权独揽的方式对下级进行领导,将决策权高度集中在自己手中,下属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4.自我述职法

即领导者自我鉴定的方法,就是领导者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得出结论,并向上级或其他部门进行汇报的一种方法。例如,某市行政领导班子在年终或任职期满时,向市人大或市常委会报告职务履行情况、工作成效、个人所起作用、工作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述职过后,再组织与会者对述职报告进行评论。这种自我述职、自我鉴定,是全面考评领导绩效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法,对于领导者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反省和提高领导绩效起着积极作用。

5.领导决策

狭义的决策专指对决策方案的抉择。

从广义上讲决策包括作出抉择以前的准备活动和作出抉择以后的实施调控活动。领导决策是指领导者为实现领导活动目标,组织制定多种决策方案,并择优确定方案和实施方案的过程。

6.领导环境

何谓领导环境

任何领导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的。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在经济、社会、政治及技术力量变动的开放系统中进行经营和决策的。领导者受制于环境和试图塑造环境这一双重趋向都是存在的,与环境产生严重抵触的决策往往导致领导失败,而有些领导者因过分受制于环境,从而为其保守和谨慎提供了借口。

环境从最初的含义来说,主要是指空间意义的范围大小,因此它具有明确的空间边界,即环绕而成的区域。《元史・余阙传》中说:“环境筑堡寨,选精甲外悍,而耕稼其中。”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逐渐突破了其狭窄的空间属性,而被赋予社会和人文意义。我们现在一般是以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概括之。

领导环境是指制约和推动领导活动展开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组合,是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要素影响领导行为模式的社会氛围和外在条件。

简答题:

1.影响领导绩效考评的主观因素

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或效果。领导绩效具体包括三个方面;领导效率、领导效果、领导效益。所谓领导效率,是指领导者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领导任务的质量和数量;领导效果,是指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所取得的最初成果或直接成效,它通常被视为领导者的工作成绩;领导效益则是指领导活动作用于客观环境和被领导者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即领导活动的最终结果,它不仅仅表现为通过领导活动所实现的物质或精神产品,而且重要的表现为这种产品对社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所产生影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按照领导心理学的观点;衡量领导绩效的指标有两个:一是生产(工作)效率指标,即能否完成领导的生产任务;二是社会心理指标,即能否通过领导活动使群体成员的工作满意度不断上升、群体士气不断高涨。这是两个指标同时上升的领导,才是有效的领导。现代领导科学提出了考评领导绩效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定量考评法、分段考评法、分层考评法、综合考评法等。

1. 从被考评者来看。一方面,许多被考评者在情感上不愿意接受考评,它们也许并不认同考评是提高绩效的有效途径,并且考评极有可能给他们带来名誉和利益上的不利影响。加之,人的本能及组织的惰性也使人们不愿接受考评。人们潜意识里对自己及自己的行为选择有所偏爱,喜欢品评他人及其行为而不愿被品评和批评。组织也总习惯于按原来的模式运行,不喜欢变革。2. 从考评主体来看。领导绩效考评都要由考评者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被考评者的绩效做出考核与评价,这一过程也许可能反映出领导绩效的实际情况,也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误差。由于考评者的知识、经验、心理等方面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是人总不可能不会犯错误。

3. 从考评的方案来看。首先,考评的方案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方案仅仅是对未来的活动所进行的一般设计和安排,而现实总是复杂的多变的。方案中所确定的考评标准、考评指标、方法、手段、时间安排、程序等,与实际进行考评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领导四因素理论

1、支持,即提高其他个人价值和重要性的行为

2、促进互动,即鼓励团队成员发展紧密的、相互满意的关系的行为

1、支持,即提高其他个人价值和重要性的行为

2、促进互动,即鼓励团队成员发展紧密的、相互满意的关系的行为

3.领导者对追随者的影响

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关系

1、强化与互动

强化:领导者通过对下属的指导和影响来促使互动程度的增强。正强化

负强化(消退/避免/惩罚)

2、领导者对追随者的影响 作为下属榜样的领导者 作为交流者的领导者

作为满足下属资源需求的领导者

4.简述经验决策

根据决策方式的差别,可以分为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经验决策是依靠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的直觉进行决策,主要是凭借领导者个人的知识、才智和经验而作出的决策。它的主要特点是:其一,这种决策方式一般说来是个人的决策活动,主要依靠决策者个人的素质作出决断;其二,这种决策一般说来是一种定性不定量的决策;其三,这种决策盲目性很大;其四,它缺乏连续性和规范性,个人主观随意性极大。

科学决策是指领导者按照科学的程序,依据科学的理论,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决策。它的主要特点是:其一,强调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注重集体共同决策;其二,强调将决策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是决策方式上的区别,科学决策不等于就是“科学的决策”。科学决策在很多领域中还不能替代经验决策。经验决策也并非等于不科学的决策。

5.智囊系统的功能

一种专门为决策机构或决策者服务的高层咨询性质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一)智囊系统的功能 决策咨询功能:

对决策问题进行科学预测;

帮助领导者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为决策者列举、评价备选方案;

对决策方案进行具体设计,并对其详细地分析论证; 对决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反馈分析和进一步的检验。综合认识功能

突出地表现在对社会决策背景的认识上。还表现在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系统研究上,并及时敲响人类社会和组织所面临问题的警钟。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功能

首先,有很多智囊团有自己的教学机构,可以承担培养人才的任务。如兰德研究学院

其次,它还承担培养国家公务人员的任务。如美国大西洋委员会 最后,现代智囊团还是储备人才的地方 宣传和传播功能

6.追随者的类型

异端型追随者:喜欢揭伤疤,往往会成为敢于指出组织目标、决策与程序上不恰当之处的斗士。

顺服型追随者:习惯于服从命令的人,他们不带有任何怨言积极地去执行命令。实用型追随者:对组织目标负责但不喜欢兴风作浪。被动型追随者:看领导者脸色行事,如果没有鼓动他们是不会主动去完成某项任务的。

榜样型追随者:典型的与他人保持密切联系的自我领导者和合作者。有效追随者的内涵

具有自我领导与自我管理能力 具有较强的目标承诺感

凭借自身的能力充分实现目标

具有诚实、勇气和值得信赖的道德品质

7.如何塑造高绩效团队

(团队领导:一种崭新的领导结构。通过成员的相互依赖和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协同作用,其团队成员努力的结果使团队的绩效水平大于个人成员绩效的总和。)

塑造高绩效团队

 清楚的、不断发展的目标  结果导向的结构

 挑选技能优秀的团队成员  整体责任  合作性的氛围  追求卓越的标准  外部认同与支持

 原则性的领导

8.简述许诺激励及遵循的原则

通过满足下属的心理需要和心理预期,以激发其积极性。准确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有限性原则

9.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优势需要理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的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生理、安全、社交是基础需要。

人的行为选择是由人的优势需要所支配的。

任何一种层次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告消失。需要满足了就不再是一种激励力量。

五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人叫做基本满足的人。这种人往往具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

简述:

1.论述民本权力观

民本权力观

概括地讲,以民为本的权力观应包括权由民授、权为民用、权受民督三个方面的内容

1、权由民授。纵览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声称自己是民主国家,实行民主政治,尊崇“主权在民”的价值理念。在西方,从2300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到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的卢梭,直至现当代的各国政治家和政治学者,都打着捍卫人民自由、平等、权利的旗帜,为强大国家机器的建立、公共权力的行使作出种种理论上的论证。

在社会主义中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早已写入宪法。无论是党的领导干部,还是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干部,无论是委任的还是选举产生的,能够走上领导岗位,都通过了选举、选拔、考察、考核等相应的程序,实质上是经过了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党组织或人民代表的同意和授权。在各级领导干部队伍中,有的从宏观上掌握着国家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等核心公共权力,也有的从微观上掌握着具体的人、财、物的调配权,涉及到国家全局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领导干部不时时思考权力的来源,头脑中缺乏权由民授的观念,就会忽视权力合法性的背后是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肯定,甚至产生“权力是上级给的”、“权力是靠个人奋斗得来的”等荒唐认识。一旦听任这些认识在党内泛滥开来,就可能在党内产生既得利益集团,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威胁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巩固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强化权由民授的观念,为权力的正确行使奠定可靠的思想基础。

2、权为民用。毛泽东同志讲过:“共产党除了全民族的利益,本身决无自己的私利可言。”这表明,对共产党人而言,权力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工具。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权力的受益者只能是人民,并非权力的直接掌控者。权力若为人民而使用,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则能够用得长久,权力的掌控者自己作为人民的一分子也能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权力若为自己而使用,为自己的家人、亲属、身边的人,沦为人情、金钱、美色的奴隶,则用不长久,早晚会把自己推上身败名裂、为人民所不齿的不归之路。

当今世界上一些国家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丧失了政权,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异化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从而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前苏联一份报纸在1989年调查民意时发现,85%的民众认为苏联共产党仅仅代表自身的利益,已不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人民的代言人。由此不难理解,为何苏联共产党宣告解散时会出现人民的集体失语了。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印度国大党、印尼专业集团等政党也是因为把公共权力作为自己特殊的“生财之道”,而激起本国人民对其执政合法性的质疑,使其长期执政的风光不再,难逃沦为在野党的历史命运。这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铁律的生动体现,也正是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根本原因。

3、权受民督。“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福祉,也可能成为侵害人民利益的“魔戒”。原山东省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在铁窗内反思自己犯罪的根源时,坦言官当到他这一级就没人监督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设计和安排政治制度时,以人人皆无赖原则为出发点,以健全和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为核心,强调构建以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等为重点内容的民主政治模式,来控制权力对公民权利的吞噬。中国不能照搬照抄在他国社会土壤中生长成熟的政治体系,但要汲取其体现人类共同文明和智慧的思想,拿来为我所用。

所以,各级领导干部在牢记“权由民授”、实践“权为民用”的同时,还要不断强化“权受民督”的意识,自觉把权力的运行置身于人民可以控制、可以监督的各个环节之中,使权力天然存在的恶性膨胀的势能得以有效遏止。在党内,一方面要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大力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充分行使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另一方面,要突出贯彻集体领导的原则,探索新形势下健全完善民主集中制的新举措,防止权力的过分集中和失控运行。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培育民主意识,弘扬民主作风,鼓励党员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努力营造领导愿受监督、党员敢于监督的良好氛围。在社会上,党在执政过程中,要围绕法治政府、透明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等目标理念,通过实行公民听证、专家咨询、政务公开、畅通信访等措施,扩大政治参与,建设政治文化,使权力的秩序在强大的公民社会中得以稳定和规范。

2.论述授权的四个步骤

授权的四个步骤:

授权是领导者通过与下属和员工共享相关信息,给员工和下属提供更多自主权以提高其绩效的过程。两个要素:一是通过赋予下属或员工以自我决定权,二是下属或员工行使权力的目的必须是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完成。

(一)授权的四个步骤

 步骤一:确定任务 授权的第一步骤就是确定什么样的工作任务需要授权。也就是为授权寻找目标,确定能够授权的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授权,有些事情是不能授权给下属的。

对于不同层级的领导者,可以授权出去的任务范围不同,领导者级别越高,可授权的范围就越多。1.什么事情需要授权

◆日常性的工作和重复性的劳动

日常性的工作和重复性的劳动,往往会浪费领导者宝贵的时间资源,增加了领导者的工作负担。这部分工作需要的技能并不很高,可以授权下属来完成。

◆专业性强的工作

领导者自身可能对于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非常拿手,或者对下属的专业能力信心不足,因此对是否要授权心存犹豫。专业性强的工作也要授权出去,这是对领导者自身的解放,也是对下属能力的锻炼。

◆职业爱好

职业爱好也需要授权出去。例如,领导者喜欢同顾客打交道,但并不是所有跟顾客打交道的事情都需要领导者亲自去做。所有的谈判、合同和职业爱好的事情都应该授权给下属,领导者只需要保持必要的监督。

◆发展的机会

领导者应该授权下属发展的机会。如果下属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很大成长,领导者就应该考虑给他发展的机会。应该授权的事情都授权给下属,领导者只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绝不做下属该做的事情。

2.哪些事情不可以授权

领导者应根据不同事物的特殊性质,清楚地认识事务的重要性。有些关键性的事务是必须由领导者亲自去完成的。领导者不能授权给下属去做的事情包括:

◆人事或者机密事务 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因此,领导者要把握对直接下属和关键部门的人事任免权,即组织人事权。这样就能保证领导机构的运转正常和高效。对于高度机密的事务,也必须由领导者亲自完成,否则领导者就有逃避责任的嫌疑。

◆制定决策的事务

制定政策的事务,其影响面非常广,因而属于非常重要的事情,领导者最好亲自关注。另外,还有一些事情也需要领导者亲力亲为,这些事务具体包括:危机问题、对直接下属的培养以及上级领导者要求亲自处理的事情。

 步骤二:选择授权人

选择授权人,也就是选择领导者授权的对象。领导者需要寻找具有工作能力、又能够负责的人员作为授权人。选择授权人原则是做到人事相宜,授权人的能力必须与工作任务相吻合,量其能,授其权。

为了确保授权人的正确选择,领导者必须了解授权人。例如应该了解:他的职业目标、个人兴趣和个人愿望等。领导者最需要了解的是授权人的能力和优势以及存在的欠缺。如果有必要,应该对人员进行临时的能力训练。选择授权人时,领导者所要考虑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 步骤三:明确沟通

1.明确沟通的内容

领导者与下属沟通时,应该明确告诉下属:要做什么(What),为什么(Why),工作对象(Who)以及成本(HowMuch)。

在实际的授权过程中,沟通的途经可以根据员工的发展阶段进行。例如:如果员工对目标和任务处于第四阶段时,领导者只需告知工作任务即可,员工具体怎么做由他决定;如果员工处于第一、第二或者第三阶段,沟通就应该比较详细。

2.沟通时注意传授工作诀窍

领导者在和员工的沟通过程中,要注意传授工作的要诀。3.宣布授权的技巧

进行沟通时还需要注意宣布授权的技巧。授权不能私下授受,而宜公开授权。另外,领导者在宣布授权时,要让下属感到:

◆领导重视这项工作,这项工作对于公司整体的使命负有责任。

◆领导信任他们,他们有能力把这件事做得十分出色。

◆这件工作是不可能轻易做好的,承担者需要付出足够的奋斗与智慧。

◆这件工作只有他们做才是最合适的,领导在充分思考之后决定交给他们来完成。

◆领导是他们坚强的后盾,遇到确实不能解决的困难,领导会出面为他们扫清障碍。

 步骤四:授权后跟踪 跟踪过程中,领导者应该根据员工的发展阶段确定对这名员工跟踪的频率。跟踪的频率过高,将使员工产生不信任感。授权后,完成目标所必须的资源应该随时到位。

在跟踪过程中,发现员工的问题应该认为是正常的。遇到问题,可以与下属一起讨论,共同解决主要的问题。当工作完成时,领导者有必要认可下属的工作绩效,必要的时候可以开庆功会。

授权人在职责范围内可以自主决定,但领导者同时拥有监督任务完成进度、要求授权人随时报告工作进展的权力。在授权跟踪的过程中,领导者应该注意加强对授权工作的控制。真正的授权就是让下属放手工作,但是放手绝不等于放弃控制和监督。任何对授权控制的忽略,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致使授权的失败。

3.影响领导绩效考评的客观因素

1.领导组织及领导者的特殊性。领导机构及领导者一般都处于组织及社会的高层,它们是组织和社会公共资源的控制者、垄断者,掌握着最后的决策权、人事权、指挥权等,拥有对其活动信息的垄断权。因此,使得公众和其他组织难以获得全面准确系统的信息对领导绩效进行考评。再有,由于领导组织及领导者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及内容具有唯一性,因此,无法通过横向比较来判断领导绩效的优劣,更难以确定绩效的考评标准。

2.组织目标的多元性及弹性。组织目标是领导绩效考评的基础和依据。现代社会,任何组织的目标都不可能是唯一的、单一的,组织的目标是多元的,并且处于相对的动态之中。由于组织目标的多元性,要准确评价领导组织及领导者的行为就比较困难。加之,有的目标周期长,如,有的目标周期长达几十年,其间历经好几任领导,涉及的因素众多,要对其领导绩效进行准确考评简直不可能。再则,有的组织目标难以量化为比较明确的硬性指标,如提高组织成员的素质、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等都是典型的弹性目标,对其进行考评无疑是十分困难的。3.领导活动的连续性。任何一个组织的领导活动都是连续进行的,只要组织存在一天,其领导活动就不可能断绝,但领导者却不可能是永远不变的,现代组织的领导者都有一定的任期,所谓“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由领导活动的连续性所带来的就是领导绩效的连续性,某领导者在其任期内所做的工作,其绩效的产生也许在他离任后好几年才会见到,而现任领导者的绩效也许是其前任或前任的前任所做的工作的结果,即所谓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给领导绩效的考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4.领导环境的复杂性。领导活动不是单向性的活动,而是在与公众和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的,环境是领导者施展才华的平台,环境决定着领导活动的特点,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领导。但领导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它包含的因素众多,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对领导活动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是无时不在的。同样的决策,同样的领导模式,在不同的环境中所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并且,在不同的时期也是不同的。这使得领导者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动态性、多样性、差异性及不确定性,这无疑加剧了领导绩效考评的困难性。5.产生领导绩效因素的多样性。任何领导绩效的获得,其原因都是复杂的,是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有的因素是明显的,有的是潜在的;有的是被考评者自身的,有的是其他领导的;有的是可量化的,有的是不可量化的;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有的是必然的,有的是偶然的,等等,不一而足,因此,要对领导绩效进行准确的考评困难是不小的。

4.菲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

菲德勒权变模式

20世纪60年代,菲德勒首先提出了领导的权变模式。

菲德勒自1951年起,经过十多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领导权变模型理论。他的权变模型是领导科学上最早的也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研究方法。其权变模型的基本前提是:领导绩效是领导方式和领导情景相互作用的产物。如果领导方式与情景相容,那么这种领导就是有效的;如果领导方式不能满足领导情景的需要,那么,这种领导将失去有效性。领导者必须是一位具有适应能力的人。首先,确认领导风格。菲德勒对1200个群体进行了广泛调查,他设计了一个“最不愿与之共事者(Least Preferred Co-worker,LPC)问卷”。

让一位领导者在所有过去与现在的同事中选取他认为不受欢迎、最难合作的人,以一套截然相反的形容词来描述他们,然后根据程度高低选取相应的得分。通过调查表的得分高低来衡量领导的个性,从而确定领导风格。问卷以等级记分,最后累加得分(LPC)高的人,是关系导向型的,是一位宽容且关心人的领导,他们主要以人际关系为目标来激励自己,通过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来实现自我。在LPC上得分低的人则是任务导向型的,是一位对人苛刻、以工作为中心的人。他们主要依靠任务和成就来激发自己的动机,凭借完成任务的好坏来实现自我。首先,确认领导风格。菲德勒对1200个群体进行了广泛调查,他设计了一个“最不愿与之共事者(Least Preferred Co-worker,LPC)问卷”。

让一位领导者在所有过去与现在的同事中选取他认为不受欢迎、最难合作的人,以一套截然相反的形容词来描述他们,然后根据程度高低选取相应的得分。通过调查表的得分高低来衡量领导的个性,从而确定领导风格。问卷以等级记分,最后累加得分(LPC)高的人,是关系导向型的,是一位宽容且关心人的领导,他们主要以人际关系为目标来激励自己,通过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来实现自我。在LPC上得分低的人则是任务导向型的,是一位对人苛刻、以工作为中心的人。他们主要依靠任务和成就来激发自己的动机,凭借完成任务的好坏来实现自我。任务结构。它是指工作任务的明确程度和人们对这些任务的负责程度。当下属成员对所承担任务的性质、目的、方法和绩效标准清晰明确时,领导者对工作质量较易控制。含义模糊不清的任务会带来一种不确定性,从而降低领导者对情境的控制度。

职位权力。领导者所拥有的对下属的雇用、解雇、报酬和奖惩等正式的与领导者职位相关联的权力以及领导者从上级和整个组织各个方面取得的支持程度。职位权力是由领导者对其下属的实有权力。当领导者拥有一定明确的正式的职位权力时,则更容易使群体成员遵从他的领导。拥有较多正式权力的领导者比那些权力少的人感觉更容易控制执行。

根据这三个权变因素可以评估环境是否对领导者有利。菲德勒指出,领导者与下属关系越好,任务结构化程度越高,职位权力越大,领导者拥有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也越高,环境对领导者越有利;反之,环境对领导者则不利。这3项权变因素组合起来,可以得到8种不同的情境和类型,每个领导者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最后,进行领导与情境的匹配。菲德勒把8种情境的每一种与3项权变因素分别组合起来,进行各种匹配。他认为,在领导职位权力不足、任务结构不明确、领导与下属的关系恶劣的情境因素下,任务导向型的领导者将是最有成效的。在职位权力很高、任务结构明确、领导者与其成员关系良好等情境因素下,任务导向型的领导者也是最有成效的。但当情况在中等有利时,关系导向型的领导是最有成效的。总之,在情境因素最好或最差的条件下,应选择任务导向型的领导方式,反之,则应选择关系导向型的领导方式。如下表所示:

菲德勒领导权变模型的应用非常广泛。菲德勒认为,个体的领导风格是稳定不变的,个体的LPC分数决定了他最适合于何种情境条件,因此,提高领导有效性的途径只有两条:

第一条是替换领导者以适应情境。如果领导者不能适应他所在的领导情境,那么只能用另外一个领导者来替换他。

第二条是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重新建构任务结构和领导职位权力,使环境符合领导者的风格。

4.领导与管理的关系 5.领导决策的特征

1.预测性。领导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是对未来领导活动的目标以及实现它们的方案的抉择和实施所做的决定,因而领导决策离不开对未来领导活动发展趋势和状况的预测,必然包含着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的估计以及相应的对策。领导决策是否正确可行的重要衡量标准,就在于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是否正确,缺乏预测的领导决策是盲目的。

2.实施性。领导决策的目的在于决策付诸实施,不准备付诸实施的领导决策是多余的。领导决策决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根据实施需要制定的行动方案。领导决策一经形成,就要付诸实施,并在实施中检验决策的正误,不断加以修正和完善。离开实施这个目的和环节,领导决策活动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

3.优选性。领导决策的关键环节就是对决策方案的抉择,也就是在若干个备选决策方案中权衡利弊,综合评价,作出最后选择。一方面要有多个备选方案可供选择,即选择性;另一方面要在多个备选方案中作出唯一选择,即择一性。没有多个备选方案,就无从选择;只有一个方案,就无从优化择一。不追求选择优化的领导决策是无价值的。

4.目标性。领导决策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领导目标。领导决策是为了实现领导目标的活动,没有领导目标就无从决策,领导目标已经实现,也就无需决策。没有领导目标或者领导目标不明确,领导决策就不能称其为决策或者说是错误的。任何领导决策都要有明确的领导目标。没有领导目标,领导决策就失去了意义。

5.风险性。领导决策环境具有不确定性。领导者的决策大多是在一种不确定的条件下做出。任何领导决策的后果都有可能导致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出现领导者不希望看到的结果,甚至是领导决策失败,这就是风险性。也就是说,任何领导决策都具有风险性,风险是领导决策中的必然因素,不能总是担心出现风险而不敢实施领导决策。

第五篇:领导科学与艺术

国家行政学院姜平教授讲授的《领导科学与艺术》共6节课,领导科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科学,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与大家的工作密切相关。

第一节课

一、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概述

(一)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的研究对象 ● 研究领导活动 ● 把握领导规律

● 解决领导问题 ● 指导领导实践 内容: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由弱小的一个集体,发展到现在执政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如:群众路线、群众工作、民主集中制、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武装夺取政权、统一战线、群众路线。今天的领导干部如果群众工作能做到位,许多事件可以避免,既是不能避免,也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面对今天新的情况、新的矛盾、新的挑战、新的分析,今天的领导科学创新不足,化解矛盾的能力下降。例如媒体应对这件事:今天的中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据统计截止2014年6月,中国网民大于6亿,手机用户大于10亿,博客用户大于3亿。互联网、手机的普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方便了群众的工作生活,但是给社会管理、群众工作、领导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今天的网络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今天的领导干部要记住三个事:(1)今天进入了大众麦克时代;人人都可以讲话。(2)今天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人人成了记者。过去是党管媒体。(3)今天进入了微时代,以微博、微信为主要沟通工具。

今天的领导干部要认识到媒体和舆论的重要性,网络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如温州动车事件、郭美美事件、由搜香烟牌子引发的贪官双规等„„,手机、博客、互联网对社会管理、领导工作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原因是一方面领导工作创新不够,一方面继承优良传统不够,领导干部要按照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去做领导工作,本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态度来对待,好的要继承,过时的、不适用的要丢弃创新。对流传下来的方法,要坚持古为今用,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如果好的不吸取,光吸取糟粕,整个社会都会有问题。

西方国家经历了3次大的改革:工业革命、科学革命和信息革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于国外的领导科学,简单引进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因为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法不同。要按照毛泽东提出的“洋”为中用,不能照搬照抄,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将西方经验本土化,灵活应用才行。任何再好的理论方法都离不开一种关系,就是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的领导是近年来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

第二节课

领导工作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学科特点有三个方面: ●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 综合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特点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领导科学有一些规律,但不纯粹是规律,更多的是艺术性。领导科学更多的是一门艺术科学,如果看不到领导科学的艺术性一面,做好领导工作很难,有许多高超的领导艺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不同的人,领导风格也不一样,毛泽东同志喜欢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邓小平文宣没有太多的理论,是典型的实干、实用主义,用他的的话说: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领导工作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不是看几本书,掌握几条理论就能掌握,这就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特点二: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统一

领导工作是一门复杂的工作,不像自然科学有规律。马列主义思想是站在那个时代角度,以经典科学为基础建立的科学理论,马克思的基本观点都能成立,领导工作在简单系统里有规律,在复杂的系统里,没有规律,也不存在规律。今天所谓的规律都是人为地强加的。领导系统是复杂系统,一定要看到领导工作的复杂性。

领导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工作,《人性的弱点》书中讲到:一个人的成功等于15%的专业知识加85%的人际关系协调。领导工作的综合性要求领导干部的知识面尽量要宽阔。

特点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领导干部要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注重实践,要主动到实践中磨练自己,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

第三节课

三、现代领导科学有二十个方面

要创新科学理念,因为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成败。

1、要树立正确的领导观。共产党的干部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领导观,有了正确的领导观,领导理论才能创新,没有正确的领导观,早晚要出事。领导观贯穿于我们领导工作的全过程和一切环节。

2、要把握核心价值观:当领导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明白当官为了谁。

今天的中国社会,当领导是高风险事业。原因:(1)当今社会不太平,突发事件太多;(2)手中有权利的人,所有的糖衣炮弹都向你发射。(3)今天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问题太多,处理困难。

3、要强化与时俱进观:

胡锦涛总书记说:“过去先进不等于今天先进,今天先进不等于将来先进。”(1)要有公开透明的理念(2)要有双赢和多赢的理念

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否则化解不了今天这样错综复杂的矛盾,承担不了时代赋予的重担。

4、要有进行自我超越观,推进领导的理念创新。衡量一个政党理念是否先进,主要就是看是否有自我超越观。只有跟上时代潮流,不断超越自己,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三、正确决策的科学艺术

(1)信息情况要明;(2)把握内外大势(3)紧贴民众需求;(4)注重共同参与 决策程序要遵循四个程序:

1、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2、制定方案、分析方案

3、方案优选、实施方案;

4、不断反馈、完善方案 我们的党又加了两条:

1、凡是涉及百姓的事,要开听证会,听取群众的意见;

2、凡是涉及专业性比较强的要请专家学者参与评定。

(四)职能 ● 共设愿景 明确方向 ● 选人用人 打造团队 ● 沟通协调 激励约束 ● 检查评价 完善制度

(五)趋势

● 人本化个性化趋势 ● 民主化法制化趋势 ● 柔性化平民化趋势 ● 自主化创新化趋势

第四节课

二、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举隅

(一)共设愿景的科学艺术

● 坚定正确信念 ● 把握内外大势●紧贴民众需求

● 注重共同参与

(二)正确决策的科学艺术

● 信息情况要明 ●决策程序要遵● 不同意见要听 ● 各方关系要顺

(三)选人用人的科学艺术

● 不拘一格选人 ●扬长避短用人● 千方百计育人 ● 严格要求管人

(四)当好正职的科学艺术

●统揽而不包揽●果断而不武断●宽容而不纵容●清廉而不轻情

统揽就是统方向、抓重点、抓关键;抓关键就是抓队伍、强化队伍。抓制度就是要善于建章立制,用制度管理。正职不能包揽:包揽包不了也包不好,包揽太多会影响其他成员的积极性,且不可持续。

如何做到果断而不武断?

要学会当班长不当家长,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

现代中国没有执行力,一把手在班子当中要当高明的领导、管理的一把手,统揽而不包揽,果断而不武断,宽容而不纵容,清廉而不轻情。

统揽而不包揽:统揽是要统方向、抓重点、抓关键(队伍、制度),强的队伍要善于立制,用制度来管理。而包揽则导致包不了、包不好,包揽太多会影响其他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不可持续。

果断而不武断:彼得·德鲁克:“除非有不同的见解,否则就不可能有决策。”如何做到果断而不武断:要学会当班长,而不当家长,决策时不能一个人说了算,领导只是一个召集人;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只有不同的意见才有价值,特别是反对的意见;要善于整合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这样才不会武断,不果断会耽误时机,武断则不分析凭自己想像决定事情。

宽容而不纵容:容人就是宽容待人,容人犯错误,不能心胸狭窄,成功眉开眼笑,不成功就发脾气。

清廉而不轻情:真正高明的领导出了差错,会做三件事,首先要自责,哪怕不是自己的责任也要先承认;分析问题;建章立制,采取措施,以后怎样避免出现。千万不能纵容左右,越是自己的朋友越要严格,如湖北省委书记陈卫高的秘书无恶不作。

(五)当好副职的科学艺术

当好副职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主与配的关系,前与后的关系,功与过的关系,事与情的关系。

副职要处理好前与后的关系:遇到功劳要主动让给正职,遇到过失要主动承担。

副职要处理事与情的关系:副职要主动干事,但光干事也不行,还要融洽与正职的关系,重视感情的联络。

领导之间共事的科学与艺术,要看作是前世修来的缘分,要和睦相处,要真诚合作,有困难要主动帮助。要弘扬谦让的作风,中国的文化是谦虚的文化。

(六)领导上任的科学艺术

概括为四句话:到位要快:调兵要缓;烧火要慎;律己要严。新的知识法律需要你去熟悉,一个好汉三人帮,新官刚上任不要急着做调兵遣将的事,把刀磨快,把柴备足,找好着火点。

第五节

(七)领导沟通协调的艺术

沟通是协调的基础,领导就是沟通,沟通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协调的目的整合资源,也有人认为领导就是沟通是协调,也有人认为领导就是决策,概括四句话:相知在先,讲究方式,关注利益,注重心灵。

1、协调目标要明确。

2、领导协调要求同存异:尽量求同存异,从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求得共识。

3、要兼顾各方:各方面利益兼顾做好了,事情才能做好。

4、要善于整合:领导协调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协调的核心就是利益。

(八)领导激励的科学艺术

当领导的最重要的手段是激励人,西方人激励是胡萝卜加大棒,调动积极性。中国佛教也是胡萝卜加大棒,激励无所不在。概括成四句话:恰当选择激励方式,把握好时机(把握好时机,适当地关注关键性细节),掌握好尺度,了解他的想法。

● 把握需要 ● 多措并举 ● 完善制度 ● 公平公正

(九)领导抓执行落实的科学艺术

浓缩四句话:目标要明确;措施要具体;权责要一致;评价要及时。

(十)领导与竞争对手相处的科学艺术

1、当面拥抱;

2、仔细了解;

3、把握优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与通天人物相处:心要平,身要正,情要真。

第六课

(十一)提高效能的科学艺术 ● 有为与无为 ● 正兵与奇兵 ●硬件与软件

● 人治与法治

1、今天的中国社会矛盾重重,近年来突发事件越来越多,领导不懂的心里调节不行,领导的心里调节能力很重要,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自杀率最高,其中领导干部每年自杀2000多人,领导的心里调节能力很重要,领导的心态调节是门重要的科学艺术,对单位和家庭都很重要。

2、法制是人类进步的象征,是提高效率的途径,高效率的领导一定是法制领导,衡量一个领导好不好,看他是不是法制、民主的领导。规章制度健全了,凶啊能也就提高了,人制条件下培养不出公仆,人制会因为人的改变而改变,人制不如法制,法制有长期性、稳定性。

三、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提升 ● 重视学习● 强化实践 ● 善于总结 ● 不断创新

1、重视学习:今天的领导干部学风不浓,玩风盛行。

2、强化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实践出领导。干部只有经历过磨砺和挫折才能担当重任,才能坚定信仰,处理复杂的事件的能力才能提高,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

3、善于总结:就是要不断反思,西方有一句名言是“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次”。每一项事情做完后一定要总结,只有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能提高管理水平。

4、不断创新:时代变化很快 只有创新才能跟上时代潮流。只有创新,领导科学艺术水平才能提高,只有创新,才是唯一出路。领导科学艺术是一门实践性科学,不是一门理论科学。概括起来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创新、创新、再创新。记住四个字:玩(政治);(要懂)情;赢(双赢、多赢);谋(谋略、谋划)记住:科学性和艺术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

学习感想:

姜平教授的讲课深入的阐述了领导科学与艺术的概述、举隅及提升三方面的重要内容,鲜明地指出了新形势下提高领导力的战略思考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他的讲课提纲掣领、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大量例举讲实国内外领导工作案例,使我受益匪浅,思想理论和业务知识水平得到一定提高。当今社会各种各样大量的矛盾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面临着许多发展瓶颈,这就要求我们社会工作者不断加强学习培训,不仅要提升社会工作素质和能力,还需具备能够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矛盾、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素质和强能力。我们应珍惜此次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学习良机,充分利用这个学习的平台,加强学习,进一步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融通到自身生活和工作中,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不断改革创新,破解发展的难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弘扬社工助人自助精神,更好地服务困境人群。

下载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与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与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与艺术》教案

    科学与艺术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认清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 2.培养辩证地认识事物、科学地看待问题的观点。 3.学习本文以事例为主,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领导科学与艺术

    第一章 1、西方管理思想及其对领导问题的关注: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20世纪初代表人物泰勒法约尔韦伯主要任务:系统讨论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

    领导科学与艺术

    《领导科学与艺术》第二次网上作业 悬赏分:10 | 提问时间:2010-11-29 20:06 | 提问者:angela891014 多选题1. 组织中的核心资源是: A、领导者同领导者之间的矛盾 B、领导者同被......

    领导科学与艺术

    ——领导学即是一门科学,有时一门艺术。 领导是一个富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领域。 正如斯蒂芬罗宾斯博士所言,即使一本导论性科学所包含的题材,也应当具有的内在就、刺激性。因......

    领导科学与艺术

    领导科学与艺术平时作业 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领导与管理的差异? 答: 领导与管理的职能不同;领导与管理的功用不同;领导与管理者的素质要求不同;领导者和管理者成长的......

    领导科学与艺术

    《领导科学与艺术》期末考查论文《三国演义》看刘备 摘要 领导力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不仅包含了各种具体的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也囊括了感召与诱惑、前瞻与规划、用人与驭人......

    科学与艺术文章

    创造力: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 李政道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

    科学与艺术教案

    科学与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本文论述的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2)学习用典型事例论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