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研培训班总结
小学科研培训班总结
时间转眼即逝,为期一年的小学科研骨干教师培训班结束了。通过这一年的学习,自己对“科研”这个词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这之前,我的认识是:科研是一项神圣的工作,搞科研必须是学术精湛的专家,我们一线老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和我们没多大联系。经过科研班第一堂课的学习,我恍然大悟,原来教育科研就在我们身边,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紧密相连!于是,我认真的参加每一次培训,把每次的学习当成是美味佳肴,慢慢地品尝,慢慢地吸收它的营养。进修校的罗老师为了让我们这些学员尽量的“吃饱、吃好,”不惜动用私人关系,把我们带到全市最有名的学校——人民小学观摩、学习;为了让我们走在教育科研的最前沿,请来了有名的专家进行讲座;为了让我们学员共同提高,创造一个和谐的群体,罗老师就像一个班妈妈样,引领着我们学习、探讨。在专家引领、主体实践、同伴互动、专题研讨的培训方式下,我对教育科研有了一个更深的、全新的认识:
一转变了自己的观念。认识到教育科研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紧密相连。
二 明确了为什么要做科研?教师进行教育科研,不仅是新课改的需要、学校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教师要从实践者向研究者转变。教育科研水平是一名教师、一所学校、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以科研工作为先导,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育改革不断上新水平。
三通过聆听市教科所、进修校等专家的深刻剖析及身同感受的经验,使我对教科研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如何进行教科研工作、怎样开展工作才能使教育科研具有生命活力有了更清晰的思路与设想,令我充分感受到了教科研工作的无限魅力。使我这个只懂教学不懂科研的门外汉明白了很多比较有教益的道理和经验,特别是听了市教科所王老师的一些高见,有茅塞顿开之感,知道了明了了一些不正确地认识:课程改革就是换换教材而已;体现学生合作探究越多的课就越好;只要学生乐学、愿学,不管知识技能是否落实;学科课程该怎么上还是怎么上,不过另加上研究性学习而已;研究性学习只有在课外校外能做,课内不能做;校本课程就是学校自己编写学生用的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学科等等。收获非常大。
四使我知道了教师如何做科研?首先根据自己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筛选,然后进行学习、调查、检索文献,再制定出研究方案,根据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活动,最后分析整理研究材料。
五使我认识到,要做一名教育科研研究者,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丰富、提升自己,学无止境、做无具细,活到老学到老,要多向领导、专家请教,多与兄弟学校交流切磋,充实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多吸收新的前沿的信息,生成新的理念和想法,做一个教育的弄潮儿,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为我们教育的腾飞添砖加瓦,为自己的人生呈现更多的亮色。
这次小学科研骨干教师培训,收获是颇丰的。感谢进修校、学校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感谢专家、老师们生动、幽默、风趣的教学,引领我们进入教育科研这块研究地。
第二篇:科研干部培训班小结
这次有幸参加了长宁区科研干部培训班,聆听了很多专家老师富有见地的讲座,参观了包玉刚学校,和各中小幼的教科研骨干教师共坐一堂互相学习,得到了很多收获。
一、转变了观念
曾经,我和大多数一线教师一样,也非常害怕做课题。觉得教育科研与我无关,觉得这是专业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事。其实,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进教师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日益频繁的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要拥有完善的专业特性,要理解自己的课堂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成为批判地、系统地考察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的去开展教育科研,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的,有目的、有计划地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教育现象提炼教育经验,探索教育规律,让教育科研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科研真正做到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
二、开阔了思路
在培训中,众多的教育专家、教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强调了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学校教科研工作重要性,其中还介绍了精彩案例,如陈晞教授的《关键教育事件中的教育科研》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内在的需求才会有效;张肇丰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明确了科研写作的要领;肖玉敏教师讲的《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与教师专业发展》为我们今后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借鉴,指明了发展的思路和方向;王洁的《课堂观察的视角分析》使我们对构建高效课堂活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我们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实践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引领、点拨的作用。而实地考察为我们提供了学校连片教研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学习的平台,指明了学校教研的方向。我想,作为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应静心潜学原汁原味的课程理论,结合自身实践扎扎实实地探索,实现讲与学的和谐统一。
三、明确了方向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怕做课题,是因为感到教育科研无从下手,不明白教育科研工作到底该干些什么,找不到课题的切入点在哪里。张才龙老师关于《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的报告,让我明白了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选题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实践反思、质疑类比、探究现象的过程,课题研究并不是脱离教育实践,而是紧密联系的。特别作为幼儿园的一线教师,我们的教育科研活动与专家学者的专业理论研究是不同的,我们进行教育科研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开展教育研究的问题或者说方向应该来源于自己或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比较具体的应用性问题。我们可以梳理一下目前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幼儿园的管理中、家园合作中是否有值得关注的点。如角色游戏中怎样观察和指导、怎样为幼儿创设不平衡的促发展的环境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总而言之,我们幼儿园教师教育科研课题就是自己的教育生活,我们的研究就应该从点滴开始。通过这次的学习和培训使我清晰地认识到,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用这种正确的观念来看待教师的教育研究,消除浮燥心情,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园自身的特点,开展好教育科研工作。
仙二幼 王颖立 2013.11
第三篇:小学-2017-2018上期科研总结
重庆市南岸区御峰小学校 2017-2018上学期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科学认识与发现,是对教育教学科学规律的探索与把握。作为一所新开办学校,我校把教科研工作的重点放在校本教研的基本框架内,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内涵,做到在聚焦课堂、聚焦教研的活动中,达到引导、开发和提升的作用。本学期,在区教委、教师进修学院的指引下,在诸多教育界友好单位和同仁的帮助下,我校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正轨,现总结如下:
一、立足学校根本,抓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办学伊始,保障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学校的工作重心,只有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展开,才能安上级领导之心、安众多家长之心、安教师之心、安学生之心。为此,学校对教师的言行举止严格要求,加强与家长沟通和学生工作,积极做好上传下达,同时保障日常教学的有序开展。幸而有上级部门对我校的大力支持,我校度过了开学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二、“走出去”与“请进来”,拓宽教师专业学习的平台。考虑到学校教师年龄普遍偏小、教龄小,教学经验欠缺,组织课堂与教学工作的综合能力不足,我校制定了“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教师学习策略。一是积极支持教师去外校听课、培训、研讨,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感受并了解新的教育理念。目前,我校语文、数学两个科目已经和龙门浩小学建立长期的交流学习意向,有两位老师指导我校数学教师杨玲开展教学。本学期截止,杨老师已经累积到龙门浩学习6次,听课12节、开展教学研讨活动6次。二是积极邀请外校老师、教育名家到我校上示范课、开展教研活动、教育讲座等。本学期片区督导听评课2次、区进修学院累积听评课2次,共有3次大小型讲座在我校开展。这些活动为提升我校教师教学水平、拓宽教育视野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着眼教师发展,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计划。
御峰小学始终认为:教师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为此,我校号召教师们用一个月的时间仔细规划划、反复考虑、制定出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并进行分享。目的在于刺激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进行总体规划,做到有方向、有定位、有梦想、进而展开实际行动,提高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识和总体规划。
四、立足学校实际,积极开展校本研究。御峰新校初建,教师集体呈现出年轻化的特质,极其富有活力,充满热情,受学生喜欢,容易和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再者,我校学生人数少,师生比相比其他学校占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以塑料瓶主题的旧物回收活动,并通过与STEAM课程的有机结合,开发出立足于我校实际的“塑料瓶de魔法之旅”校本研究。本次课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家长的认可,学生的喜爱,为我校后续开展校本研究提供了方向。
五、心怀梦想,向区级课题发起冲击。
教育科学研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校鼓励和组织教师建立了课题小组,参与区级课题申报。为了保证教师能够有序开展课题,我校进行集体教研培训,明确在课题研究中研什么、怎么研,通过培训使老师们明确了研究方向,掌握了研究方法,促进了教研组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教师积极投身于课题申报中,踏实学习理论知识、积极搜集课题相关素材、研读课题相关资料并撰写了课题申报书。
重庆市南岸区御峰小学校
2018年1月
第四篇:回族小学科研总结2011.8
求实效,重管理,构建坚实的兴校基石
——回族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强师”战略,以实现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为核心,以提高教师科研素质为根本,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宗旨,使我校教科研工作有序开展,健全了一支以教学骨干为核心的教科研队伍,教育科研质量明显提高,课题研究跃上新台阶,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十 二五又一个新的五年开始,我校教科研工作根据县教育局、教科室的工作意见,围绕“内涵发展”这一重点,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科研为先、质量为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课题的有效研究与过程管理,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回顾一学期教科研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亮点:
一、分层引导,扎实开展业务学习。
本学期我校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引导教师开展业务学习。新上岗教师,着重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促使其尽快在教育教学上入门。中间层教师,着重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围绕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生发出来的科研课题进行扎实研究,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骨干教师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其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形成特色,发挥教科研示范作用。依据教研活动安排,积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全天开放教师阅览室,并坚持每周三进行业务活动、政治学习,每学期阅读教育书籍,在摘录的同时撰写读书笔记。同时,我们还能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开设教师博客,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切磋的机会和舞台。
二、加强培训和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各级培训和教研活动,以理论阐述和案例解剖相结合的形式,了解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些原则。要求教师明确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学习习惯并在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地贯彻和培养,并能通过学习培训,让实在、实用、高效的课堂呈现在校园。本学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帮助了一线老师正确、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提高教材解读能力,教师们围绕本次研修活动内容,谈学习收获、教学经验或提出了建议、困惑等;另外,每星期集体备课不少于1次,每次均确定明确的研究专题和课例,在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同时,我们继续开展了根据师徒结对方案,经常召开新教师座谈会,定期举行新教师汇报课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活动;还举行了校级“课堂教学能手”、“课堂教学之星”及学科“带头人”展示课、中老年教师考核课活动,营造团结协作的和谐氛围和竞争态势,激励教师争先创优。由于组织有序,监督有力,教师们都能及时交流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真正做到了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教学,让优质的教学课型带路。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得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又促进了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效地营造了我校浓郁的教研气氛。
三:强化点面结合研究
我校教科研工作一向来有个好传统,那就是要求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但由于客观存在的教师水平不平衡,所以我们对每位教师的具体要求是有区别的:对于一般老师,重在抓好学习,阅读有关课题的研究报告,掌握一些教科研的方法,而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参加一个课题的研究,在科研骨干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实践,这就是“面”;对于骨干教师,则给任务,压担子,承担主要课题或担任课题组长,使之能成为产生辐射效应的科研核心群体,依靠他们去聚合一批人,培养一批人,这是教科研工作的“点”。这种以点面结合形成一个锁链来抓课题研究,既保证了重点,又达到了全面练兵之目的,较好地处理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如今我校形成了多层次开展教育科研的局面,既有骨干教师研究的课题,又有普通教师群体和个体研究的课题,既有省、市级课题,也有县、校级课题。
四、加强发动,积极开展笔耕活动。
鼓励教师多读书多写教育教学论文,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教师完成从经验到理论的上升,使教师由向时间要质量转变为向科研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我们教科室活动的宗旨。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本学期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中张亚华的论文《浅谈低年级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获09年江苏省“师陶杯”论文比赛二等奖;胡显丽的论文 李术、张劲慧等老师所撰写的论文分别获得了长春市论文评比的一、二等奖;史力平被评为省级语文科研骨干教师,王娜被评委省级校本科研骨干教师,史力平参加了市级心理教师培训,为学校心理课题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韩涛、都立军等4人被评委市级骨干教师。
五、承担课题实验研究,探索教改之路。
1.坚持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校本教研机制,深化课题研究,推动课改进程。要充分利用学校主课题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学科间的有效沟通与积极整合,带动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以及其他学科的课题研究,形成“科科有专题、人人搞研究”的良好局面。
2.扎实做好课题管理工作,对已立项的课题根据课题方案认真实施,动员教师“人人关心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省教育科学院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构建灵动的生命课堂》《发展》《已于本学期申请立项,微型课题研究按方案计划实施,取得一定的成效总之,我们要求45岁以下教师人人有课题,人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把握好课题研究的方向,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并上升为理论,扎扎实实地进行课题实验,从根本上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
六、强化激励措施,提高科研积极性
本学期,我们在确保各项课题研究扎实开展的同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教科研开展及成果进行公正的评价,且纳入考核之中。对于教科研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果(包括进行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交流等)的教师,根据学校奖励细则进行奖励。
如今,我校的科研工作已进入一个较高的层次,如何在已有基础上再上台阶,使科研工作有更大进步,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后,我们要在继续抓好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重视理论水平的提高,力争出精品,让科研之花开得更加艳丽多姿!
第五篇:科研总结
篇一:个人科研工作总结 个人科研总结
在这一阶段的科研工作中,在校领导和梁教授的带领下,以课题《课堂互动方式及有效性研究》为牵动,以全面落实新课改为中心工作,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学习型团队建设为重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认真科研课题,有序进行教科研工作
结合学校科研课题和主攻方向,制定了科研课题《课堂互动方式及有效性研究》。通过有计划的、科学规范的组织,从而培养学生乐学、善,主动探究能力”。提高教育科研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效益,从而唱响科研兴教的主旋律,把我校的教科研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积极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增强教育科研活力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由于受长期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仍普遍存在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现象。倡导探究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探索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教师采用的重要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学习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发展探究能力,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研究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势在必行。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不仅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科研工作能有计划、有步骤、持续、稳定、深入地进行,教师组织起来,一起搞科研,增强教育科研的吸引力和群众性,使教育科研充满勃勃生机。为了使教科研更加正规,我不仅与本校教师互相沟通,还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科研交流会,认真听取教师的经验总结,取长补短。我致力于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而不仅仅把精力放在“播种”与“收获”上。课题在期初都必须有学期研究计划,在期中有课题研究活动,在期末有学期研究小结。这样,几个研究课题都能在每学期有量的积累,从而为最后质的飞跃即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吸取别人先进的科研经验,大胆探索,积累经验,提高科研能力。教师学历是教师文化素养、业务能力的一个标志。为了更好的进行教育科研工作,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本人积极参加进修,除此以外,我还继续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进程,并通过学校教育网站,拓展教育空间,拓展信息渠道,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三、构建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以互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 1 张晓光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构建出“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四、学习与交流
1、多聆听——开阔教育视野
2、多阅读——提高理论水平
教育理念始终引领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改革的步伐要求我们不断更新与充实自己的教育理论,这就需要我们多阅读各类有关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的书籍与刊物,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学习最优的教育策略,掌握最有效的科研方法,使自己能采用更合适的教育行为来帮助学生的发展。
3、多交流——群策群力,共同提高
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构建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丰富生动的教育环境。通过各种课堂教学的尝试与探索,重视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我积极参加各项教科研活动,互相交流,群策群力,让个人最大限度地成长,并且增长专业知识,走教师专业化之路。我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有规律的反思教与学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并把这种反思的结果用来指导和调整进一步的实践。
五、成果与收效
本学期我坚持做到每节新课都做反思记录。听课节数达到32节,回顾这一阶段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力争今后进一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加强亟待解决和教育教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与时惧进,务实创新,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把教科研工作做得更好。从而真正实现历史性跨越。2篇二:科研工作总结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11科研工作总结 科研工作是高等学校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与教学的关系非常紧密,是整个学院工作的重点。我院一直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学院克服各种困难,创造条件,努力搞好全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2011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组织好各类项目的申报工作 学院在组织各类项目的申报工作中,多次召开了院领导班子和各教研室组成的申报工作会议,积极动员和鼓励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对申报项目的老师进行指导,提高申报的项目的质量。2011,学院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15项。立项15项。
二、科研成果质量有所提高 本,学院全体教师共发表论文31篇,其中核心和权威核心期刊13篇,占总量的42%(2010年为31.5%)。学院教师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被ei收录9篇(2010年为6篇)。2011结项各类项目31项。获得省、市级奖励12项。
三、科研团队建设初具规模 学院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整合科研群体,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科研团队建设。2011年,学院有1名教师考上博士,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在此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整合各方面资源,学院科研团队建设的相关事宜正在有序推进,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
四、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2011年学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先后邀请了郑州大学李梦如教授等专家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同时也有10余名教师外出参加了各类学术会议。
五、科研管理上新台阶
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学院认真完成了科研管理的日常工作。为提高工作效率,使学院的科研管理更上一个台阶,为提高学院科研成果质量,对已发表论文、申报科研项目等进行奖励,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政策。继续完善科研档案存档工作。对全院的科研档案进行清理。总的来说,2011年学院根据其发展的方向、学科特色、资源,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各项科研工作,开创了学院科研工作的新局面。但也存在诸如科研成果数量偏少,高水平论文和高级别项目少,平台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完善和提高。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2012年3月20日篇三:2013年科研年终工作总结 二o一三科研工作总结 2013年,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处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计划,不断加强科研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夯实科研基础,提高科研质量,狠抓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实现了科研工作的新跨越。回顾一年来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科研成果突出服务性
我校科研突出围绕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开展研究,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今年,我校成功申报了3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2项省社科规划课题。我校还成功结项了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7项省社科规划课题、6项省社科联课题,据不完全统计,我校发表论文152篇。其中:国家一级刊物21篇,省级刊物131篇。
二、调查研究突出针对性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来源于实践的有针对性的科研精品。因此,在年初的工作计划中,我们强调:要在科研课题的确定上、科研计划的安排上、科研活动的组织上、政策措施的激励上突出调查研究的重要性,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实际,开展扎实的调查研究。从我们跟踪调查的情况来看,我校大部分科研工作人员为了写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调研文章,都能够深入实际,脚踏实地,认真调研。
三、科研服务突出时效性
搞好科研服务工作,是科研处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为了搞好科研服务工作,我处及时了解科研工作动态,认真做好科研信息的传达工作,积极申报课题,推介科研成果,组织调查研究。今年,我们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近期科研工作的通知》,积极协助校办公室修订了《科研管理办法》,按时传达了201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省社科联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申报,督促和落实下达的科研任务,并且为科研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协助解决科研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难题。
四、科研交流突协作性
加强科研交流,密切同有关部门的联系和协作,为我们拓宽科研信息平台,提高科研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科研交流工作。我处与省社科规划办、省社科联业务上的联系,通过密切的联络和沟通,拓宽了科研信息交流平台;二是加强了与同级科研部门的科研交流。我处通过会议等业务交流形式,加强了与其他高校科研部门的联系,通过交流经验,互通信息,拓宽科研信息平台。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不足,主要表现在:少部分教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不高,上档次的科研精品不多,课题攻关的团体作用有待加强。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再接再厉,努力使我校的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科研处
2013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