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地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17:4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地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地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第一篇:市地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地方税务系统税收的征收管理,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促进我市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调研工作安排,今年5月,财经委员会组成人员针对我市地方税务系统税收征收管理情况深入到南岗区、尚志市、巴彦县三个地税分局进行了调研,召开了有电力、交通运输、房地产、建筑、餐饮等不同行业,包括国有、股份制、集体等不同经济形式的代表参加的纳税人座谈会,听取了市地税局的综合情况汇报,着重对地税系统近年来在依法治税、征收管理、税收服务、落实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我市地税系统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

地税部门是地方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组织地方税收、调节地方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职能。我市地税系统现有干部职工2894人,负责征收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12个税种、5项规费以及政府委托代征的“两税两金”,管理着18.3万余户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纳税人。近年来,全市地税系统认真贯彻“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大力推进依法治税,搞好规范化管理,不断优化服务,地税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特别是组织收入工作连年超额完成任务,全市地税系统组织税费收入:20xx年95亿元,20xx年110.2亿元,收入规模跨越百亿大关,20xx年131.6亿元,税费收入规模和增幅均创建局以来最高水平,其中各年组织的地方税收占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均达到50%以上,为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坚持依法治税,努力营造良好的地方税收法治环境。市地税系统以依法行政、依法治税为目标,全方位、多渠道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地方税收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净化税收环境,维护税法严肃性。一是加强对干部的培养和教育。通过每年举办《税收征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税收专业知识的考核竞赛等办法,不断增强税收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意识,提高干部的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加强税收法制宣传。通过开展税收宣传月、建立纳税服务热线、举办座谈会、深入企业调研、发放政策资料等,不断扩展税收宣传形式,增强税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极大地提高了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和诚信纳税的遵从度。三是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出台了房地产和建筑业税收属地管理、减免税管理实施办法及减免税审批工作规程等一系列制度办法,使税收征管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依法治税工作落到实处。四是落实执法责任制。研究制定了符合新的征管体制的岗位职责、征管工作规程、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工作规程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形成了职责明晰、考核规范、监督有力、追究严格的税收执法岗责体系,为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执法行为提供了制度保证。20xx、20xx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优秀示范单位。五是强化执法监督。通过成立执法监督组、设立内部监督员、实施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制度等措施,强化内部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察、政府法制、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聘请特邀监察员强化外部监督;拓宽监督渠道,在市地税局外部网站建立哈市地税系统税收执法监督评议专栏,公示行政执法责任制,广泛接受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及广大纳税人的监督。通过依法治税,营造了良好的税收秩序,保证了地方税收职能得到充分发挥,组织收入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20xx年被评为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

(二)完善税收征管体制,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20xx年以来,市地税系统按照省地税局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完善征收、管理、稽查的税收征管体制,合理设置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加强税源监控管理,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调整充实税收管理员队伍,管理人员达到征管一线人员的71%,有效地解决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及征收越位、管理缺位、稽查不到位的问题,努力实现征管体制“三个最大限度”的目标。实行税收征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一是夯实税收征管基础建设。通过加强部门协作、建立与工商、国税、发改委、建委等部门的信息传递机制和传递通道,最大限度地获取纳税人的涉税信息;健全完善纳税人档案管理;大力推行先申报后缴税的申报征收方式,广泛实行机打税票;加强发票管理,切实发挥以票控税作用等等,为加强税收征管,规范税收执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以数据市局集中处理为主线,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数据整合和深度利用,推进税收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三是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强化对房地产、建筑、饮食、洗浴、娱乐、车辆运输等行业,车船使用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监控和管理,针对各行业、各税种的情况特点采取不同的办法,挖掘税源潜力,堵塞税源漏洞,实现各税种全面增收,拉动税收大幅度增长。四是加强对偷逃骗税的打击。通过税收专项检查、纳税评估、欠税核查及加强与司法部门配合等手段,严厉打击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压缩陈欠,杜绝新欠,确保地方税收征管到位,应收尽收。

(三)优化税收服务,努力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市地税系统坚持执法为民,树立以纳税人为本、与纳税人为善的服务与治税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密切征纳关系,营造优良的地方税收服务环境,得到了纳税人的广泛好评。一是为纳税人提供公平、公开的规范服务。加强办税服务厅的建设与管理,健全完善服务功能,为纳税人提供方便温馨的办税环境;坚持文明办税“八公开”及出台“局长服务日”等制度,增强依法行政透明度,保障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二是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切实的政策服务。不折不扣地落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特事特办,妥善解决国家法律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地方财政能够承受的企业急需解决的涉税问题,把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在前。三是为纳税人提供畅通的信息服务。通过地税网站、纳税服务热线、开展税收咨询宣传等多种途径,加强了征纳双方的沟通互动,广泛征求纳税人的意见;开展纳税评估,送服务上门,送政策到户,切实解决纳税人的实际困难。四是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便捷的办税服务。实行了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减少办税环节,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等措施,推广网上申报、网上纳税等多种方式,简化了办税程序,方便了纳税人。五是为纳税人及广大消费者提供网上查询发票真伪的鉴别服务。及时开发了发票查询软件,在XX市地税局门户网站及内部网站同时开通了地税普通发票查询窗口,可以及时发现串用发票及使用假发票的不法行为,防止国家税款流失,更好地维护纳税人和消费者权益。

(四)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市地税系统在依法大力组织收入的同时,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牢固树立经济税收发展观,充分发挥税收调节地方经济的职能作用,准确把握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内涵和作用,正确处理好依法治税与服务经济、加强税源管理与落实政策、组织收入与税收减免之间的关系,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纳税人用活用足各项政策,不仅受到了纳税人的一致好评,同时,有效地培植了税源,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税收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xx年以来,市地税系统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老工业基地振兴、国有企业改制、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各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关心关注弱势群体生产生活,截至20xx年1季度,减免再就业环节各项税收6373万元,政策惠及14730名下岗失业人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清醒地认识阻碍我市地方税收增长的矛盾和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调研中也发现我市地方税收工作中,在主观上或客观上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影响着地税工作职能的充分发挥。主要是:

(一)与工商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共享系统尚未有效运行。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政府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新增企业、个体办证户数逐年增加,而工商部门登记信息与税务登记信息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或脱节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工商登记与税务登记所依据的政策不同、统计口径等不一致,使双方的统计数字客观上存在差别;另一方面,一部分纳税人在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后没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同时,工商部门与税务机关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衔接与交换,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在登记环节形成脱节,造成税务管理中出现漏征漏管户。针对这种情况,20xx年,市地税局与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技术监督局、市信息产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工作的通知》,由市信息产业局牵头,组织开发了各部门间的基础信息共享系统,但由于各部门输入信息时未按照统一标准录入,加之输入中错别字等失误因素,致使该系统建设后至今一直无法正常使用。调研中还发现一些县(市)在车辆营运税征收中,由于缺乏与交通等部门的衔接,对客运及货运车辆信息监控难,导致征收困难。因此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共享系统是加强源头控管、堵塞税收漏洞的当务之急。

(二)税收宣传的整体效应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市地税系统在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宣传方面作了大量扎实有益的工作,但比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税收宣传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宣传的效果。一是税收宣传缺乏长期的目标规划和严谨的制度保障,往往是围绕每年4月的税收宣传月开展活动,持续时间短,宣传效果不佳。二是宣传的内容还不够全面,过份强调纳税人义务的宣传,而纳税人的权益维护保障宣传较少,无法充分调动广大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积极性。三是宣传的对象上比较狭隘,往往只注重对各类企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的宣传,而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工薪阶层很少进入宣传视野。四是宣传形式较为单一,往往局限于税收服务厅和街道两点,采用摆摊设点,设立税收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力度较小。五是税收宣传还缺乏有效的部门配合,往往是税务部门单兵作战,尚未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风气,未能形成整体合力,也难达到预期效果。

(三)人员力量有待加强,干部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地税局在1994年10月建局初期,全系统共有干部职工1301人,共管理纳税户46100户,截至目前,全系统干部职工2894人,负责管理的纳税户发展到182788户,在纳税户增长近3倍的情况下,人员比建局初期增加1593人。全系统专职的税收管理员1200人,平均每人负责管理152.3户纳税户,任务重、责任大,难以适应新的税收征管体制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特别是一些区、县(市)地税分局,人手不足、人员年龄老化的情况更加突出,加之税源分散、税收零星,全面管理、应收尽收的目标较难实现。另一方面,一些税务干部由于年龄、基础等方面原因,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经济快速发展情况下,偷税与反偷税、骗税与反骗税、避税与反避税斗争日趋尖锐复杂的新形势;有的干部对税收政策学习理解不够,责任心不强,执法随意性大,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四)税收计划分配方式有待进一步科学合理。这是我国当前税收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每年税收任务按照“以收定支”“基数递增”的方式,以上年实际完成数为基数,确定一定的增长比例,核定当年的税收计划任务,同时地方政府往往要根据地方财政支出的需要,在税务系统内部的年度收入计划基础上,再追加一块任务指标。这种税收计划管理方式,在一定时期确实有效的调动了各级税务机关依法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的收入计划管理已明显与依法治税产生了矛盾。各级税务机关为了完成计划任务疲于应付,常常根据收入计划完成情况决定多征或少征,人为调节收入进度,不能真实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可提供税收的情况,从长远来看只能使税收任务计划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

三、加强改进我市地方税收工作的建议

针对我市地税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议:

(一)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制度,强化协税护税网络,不断增强税源监控能力。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对税收管理信息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针对我市目前地税系统涉税信息“孤岛”问题,市政府应高度重视,尽快建立我市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制度。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布置,由信息产业局牵头,全面有效地汇集地税、国税、工商、技术监督、交通、财政、公检法等相关部门掌握的涉税信息,具体可依托政府政务网络,建立我市税源共享信息平台,统一数据口径,规范信息标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涉税信息传递渠道,实现涉税信息实时交换和共享。应定期召开相关部门信息交换联系会议,总结信息交换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不断提高信息质量和传递工作的质量。地税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定期向地方政府汇报工作,取得地方党政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推动税务机关专业管理与社会协税护税力量的有机结合。当务之急要尽快健全改善与工商部门的联网,强化税源控管,堵塞税收征管漏洞,要按照信息共享和互利互惠的原则,对税务检查中发现的无营业执照经营业户及时反馈给工商机关,提高工商部门积极性。政府要加强共享信息工作的考核,与奖惩挂钩,对工作不力、责任心不强、甚至造成工作失误的部门、人员,予以通报或追究责任,保证整个信息系统顺畅有效运行。

(二)进一步扎实深入开展税收宣传,创新工作理念,提升税收宣传效果。要建立税收宣传的长效机制,明确各阶段宣传的内容、采取的措施及所要达到的目标,以每年4月的集中宣传为契机,将宣传活动延续到日常工作中,要与纳税人建立联系制度,及时通报税收政策方面的情况,构建税收宣传服务体系。在宣传的内容上,除了强化税收政策法规的宣传外,还应突出关注民生,重点宣传与公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税收服务、优惠政策等,广泛宣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的理念,使纳税人充分认识和理解税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依法诚信纳税荣辱观,自觉提高纳税遵从度。在宣传形式上,要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根据不同的纳税人的需求,采取行之有效的、群众喜闻乐见、易学易懂易用的形式,选择不同的宣传重点,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在宣传对象上除纳税人外,还应调动党政部门广泛参与,使他们充分了解税收与经济发展、与当地财政收入的关系,从而理解支持税务部门依法征收,积极主动为税收工作排忧解难,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要提高认识,合力加强税收宣传,建立专门的税法宣传机构,各级党政领导应亲自过问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工作,工商、公检法等部门要协作配合,新闻媒体应广泛宣传报道,加大对涉税案件的曝光力度,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税收宣传格局,保证税收宣传的立体效果。

(三)加强队伍建设,充实税务力量,提高干部整体素质。搞好税收工作,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针对地税系统存在的人员不足、年龄老化的情况,应尽快充实人员特别要补充基层税务力量,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录取一批年龄适宜、熟悉税收专业又懂得微机操作等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复合型人才,改善人员机构,努力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敢打硬仗、高效廉洁的税收队伍。要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广大地税干部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激发广大地税干部爱岗敬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强和改进干部的业务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的业务技能,同时加强涉税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的教育,提高执法者的法律素质,使干部在规范执法的基础上,增强执法的效率和质量。要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落实各项党风廉政责任制,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不断增强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对不称职的人员予以下岗培训,形成可上可下、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全面促进干部素质的提高。

(四)更新税收观念,坚持依法治税,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税收的可持续增长必须依靠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应更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治税思想,树立以收定支的观念,保持税收与经济的适度稳定增长。税务系统要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避免人为调节税收,要加强税收的预测分析,建立科学的税收指标考核体系,促进经济与税收的良性发展。

第二篇:市地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地方税务系统税收的征收管理,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促进我市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XX年调研工作安排,今年5月,财经委员会组成人员针对我市地方税务系统税收征收管理情况深入到南岗区、尚志市、巴彦县三个地税分局进行了调研,召开了有电力、交通运输、房地产、建筑、餐饮等不 同行业,包括国有、股份制、集体等不同经济形式的代表参加的纳税人座谈会,听取了市地税局的综合情况汇报,着重对地税系统近年来在依法治税、征收管理、税收服务、落实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我市地税系统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

地税部门是地方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组织地方税收、调节地方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职能。我市地税系统现有干部职工2894人,负责征收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12个税种、5项规费以及政府委托代征的“两税两金”,管理着18.3万余户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纳税人。近年来,全市地税系统认真贯彻“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大力推进依法治税,搞好规范化管理,不断优化服务,地税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特别是组织收入工作连年超额完成任务,全市地税系统组织税费收入:XX年95亿元,XX年110.2亿元,收入规模跨越百亿大关,XX年131.6亿元,税费收入规模和增幅均创建局以来最高水平,其中各年组织的地方税收占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均达到50%以上,为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坚持依法治税,努力营造良好的地方税收法治环境。市地税系统以依法行政、依法治税为目标,全方位、多渠道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地方税收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净化税收环境,维护税法严肃性。一是加强对干部的培养和教育。通过每年举办《税收征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税收专业知识的考核竞赛等办法,不断增强税收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意识,提高干部的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加强税收法制宣传。通过开展税收宣传月、建立纳税服务热线、举办座谈会、深入企业调研、发放政策资料等,不断扩展税收宣传形式,增强税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极大地提高了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和诚信纳税的遵从度。三是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出台了房地产和建筑业税收属地管理、减免税管理实施办法及减免税审批工作规程等一系列制度办法,使税收征管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依法治税工作落到实处。四是落实执法责任制。研究制定了符合新的征管体制的岗位职责、征管工作规程、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工作规程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形成了职责明晰、考核规范、监督有力、追究严格的税收执法岗责体系,为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执法行为提供了制度保证。XX、XX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优秀示范单位。五是强化执法监督。通过成立执法监督组、设立内部监督员、实施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制度等措施,强化内部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察、政府法制、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聘请特邀监察员强化外部监督;拓宽监督渠道,在市地税局外部网站建立哈市地税系统税收执法监督评议专栏,公示行政执法责任制,广泛接受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及广大纳税人的监督。通过依法治税,营造了良好的税收秩序,保证了地方税收职能得到充分发挥,组织收入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XX年被评为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

(二)完善税收征管体制,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XX年以来,市地税系统按照省地税局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完善征收、管理、稽查的税收征管体制,合理设置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加强税源监控管理,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调整充实税收管理员队伍,管理人员达到征管一线人员的71%,有效地解决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及征收越位、管理缺位、稽查不到位的问题,努力实现征管体制“三个最大限度”的目标。实行税收征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一是夯实税收征管基础建设。通过加强部门协作、建立与工商、国税、发改委、建委等部门的信息传递机制和传递通道,最大限度地获取纳税人的涉税信息;健全完善纳税人档案管理;大力推行先申报后缴税的申报征收方式,广泛实行机打税票;加强发票管理,切实发挥以票控税作用等等,为加强税收征管,规范税收执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以数据市局集中处理为主线,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数据整合和深度利用,推进税收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三是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强化对房地产、建筑、饮食、洗浴、娱乐、车辆运输等行业,车船使用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监控和管理,针对各行业、各税种的情况特点采取不同的办法,挖掘税源潜力,堵塞税源漏洞,实现各税种全面增收,拉动税收大幅度增长。四是加强对偷逃骗税的打击。通过税收专项检查、纳税评估、欠税核查及加强与司法部门配合等手段,严厉打击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压缩陈欠,杜绝新欠,确保地方税收征管到位,应收尽收。

(三)优化税收服务,努力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市地税系统坚持执法为民,树立以纳税人为本、与纳税人为善的服务与治税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密切征纳关系,营造优良的地方税收服务环境,得到了纳税人的广泛好评。一是为纳税人提供公平、公开的规范服务。加强办税服务厅的建设与管理,健全完善服务功能,为纳税人提供方便温馨的办税环境;坚持文明办税“八公开”及出台“局长服务日”等制度,增强依法行政透明度,保障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二是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切实的政策服务。不折不扣地落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特事特办,妥善解决国家法律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地方财政能够承受的企业急需解决的涉税问题,把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在前。三是为纳税人提供畅通的信息服务。通过地税网站、纳税服务热线、开展税收咨询宣传等多种途径,加强了征纳双方的沟通互动,广泛征求纳税人的意见;开展纳税评估,送服务上门,送政策到户,切实解决纳税人的实际困难。四是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便捷的办税服务。实行了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减少办税环节,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等措施,推广网上申报、网上纳税等多种方式,简化了办税程序,方便了纳税人。五是为纳税人及广大消费者提供网上查询发票真伪的鉴别服务。及时开发了发票查询软件,在xx市地税局门户网站及内部网站同时开通了地税普通发票查询窗口,可以及时发现串用发票及使用假发票的不法行为,防止国家税款流失,更好地维护纳税人和消费者权益。

(四)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市地税系统在依法大力组织收入的同时,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牢固树立经济税收发展观,充分发挥税收调节地方经济的职能作用,准确把握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内涵和作用,正确处理好依法治税与服务经济、加强税源管理与落实政策、组织收入与税收减免之间的关系,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纳税人用活用足各项政策,不仅受到了纳税人的一致好评,同时,有效地培植了税源,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税收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XX年以来,市地税系统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老工业基地振兴、国有企业改制、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各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关心关注弱势群体生产生活,截至XX年1季度,减免再就业环节各项税收6373万元,政策惠及14730名下岗失业人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清醒地认识阻碍我市地方税收增长的矛盾和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调研中也发现我市地方税收工作中,在主观上或客观上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影响着地税工作职能的充分发挥。主要是:

(一)与工商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共享系统尚未有效运行。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政府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新增企业、个体办证户数逐年增加,而工商部门登记信息与税务登记信息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或脱节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工商登记与税务登记所依据的政策不同、统计口径等不一致,使双方的统计数字客观上存在差别;另一方面,一部分纳税人在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后没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同时,工商部门与税务机关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衔接与交换,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在登记环节形成脱节,造成税务管理中出现漏征漏管户。针对这种情况,XX年,市地税局与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技术监督局、市信息产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工作的通知》,由市信息产业局牵头,组织开发了各部门间的基础信息共享系统,但由于各部门输入信息时未按照统一标准录入,加之输入中错别字等失误因素,致使该系统建设后至今一直无法正常使用。调研中还发现一些县(市)在车辆营运税征收中,由于缺乏与交通等部门的衔接,对客运及货运车辆信息监控难,导致征收困难。因此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共享系统是加强源头控管、堵塞税收漏洞的当务之急。

(二)税收宣传的整体效应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市地税系统在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宣传方面作了大量扎实有益的工作,但比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税收宣传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宣传的效果。一是税收宣传缺乏长期的目标规划和严谨的制度保障,往往是围绕每年4月的税收宣传月开展活动,持续时间短,宣传效果不佳。二是宣传的内容还不够全面,过份强调纳税人义务的宣传,而纳税人的权益维护保障宣传较少,无法充分调动广大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积极性。三是宣传的对象上比较狭隘,往往只注重对各类企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的宣传,而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工薪阶层很少进入宣传视野。四是宣传形式较为单一,往往局限于税收服务厅和街道两点,采用摆摊设点,设立税收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力度较小。五是税收宣传还缺乏有效的部门配合,往往是税务部门单兵作战,尚未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风气,未能形成整体合力,也难达到预期效果。

(三)人员力量有待加强,干部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地税局在1994年10月建局初期,全系统共有干部职工1301人,共管理纳税户46100户,截至目前,全系统干部职工2894人,负责管理的纳税户发展到182788户,在纳税户增长近3倍的情况下,人员比建局初期增加1593人。全系统专职的税收管理员1200人,平均每人负责管理152.3户纳税户,任务重、责任大,难以适应新的税收征管体制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特别是一些区、县(市)地税分局,人手不足、人员年龄老化的情况更加突出,加之税源分散、税收零星,全面管理、应收尽收的目标较难实现。另一方面,一些税务干部由于年龄、基础等方面原因,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经济快速发展情况下,偷税与反偷税、骗税与反骗税、避税与反避税斗争日趋尖锐复杂的新形势;有的干部对税收政策学习理解不够,责任心不强,执法随意性大,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四)税收计划分配方式有待进一步科学合理。这是我国当前税收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每年税收任务按照“以收定支”“基数递增”的方式,以上年实际完成数为基数,确定一定的增长比例,核定当年的税收计划任务,同时地方政府往往要根据地方财政支出的需要,在税务系统内部的收入计划基础上,再追加一块任务指标。这种税收计划管理方式,在一定时期确实有效的调动了各级税务机关依法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的收入计划管理已明显与依法治税产生了矛盾。各级税务机关为了完成计划任务疲于应付,常常根据收入计划完成情况决定多征或少征,人为调节收入进度,不能真实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可提供税收的情况,从长远来看只能使税收任务计划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

三、加强改进我市地方税收工作的建议

针对我市地税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议:

(一)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制度,强化协税护税网络,不断增强税源监控能力。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对税收管理信息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针对我市目前地税系统涉税信息“孤岛”问题,市政府应高度重视,尽快建立我市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制度。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布置,由信息产业局牵头,全面有效地汇集地税、国税、工商、技术监督、交通、财政、公检法等相关部门掌握的涉税信息,具体可依托政府政务网络,建立我市税源共享信息平台,统一数据口径,规范信息标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涉税信息传递渠道,实现涉税信息实时交换和共享。应定期召开相关部门信息交换联系会议,总结信息交换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不断提高信息质量和传递工作的质量。地税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定期向地方政府汇报工作,取得地方党政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推动税务机关专业管理与社会协税护税力量的有机结合。当务之急要尽快健全改善与工商部门的联网,强化税源控管,堵塞税收征管漏洞,要按照信息共享和互利互惠的原则,对税务检查中发现的无营业执照经营业户及时反馈给工商机关,提高工商部门积极性。政府要加强共享信息工作的考核,与奖惩挂钩,对工作不力、责任心不强、甚至造成工作失误的部门、人员,予以通报或追究责任,保证整个信息系统顺畅有效运行。

第三篇:市地方税务局税收宣传计划

文章标题:市地方税务局税收宣传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纳税意识,普及税法知识,营造依法治税、诚信纳税的良好社会氛围,按照总局和省局税收宣传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立体宣传格局的目标,充分运用主流媒体,宣传地税工作重点、解读经济税收热点、解析社会关

注焦点,服务税收工作大局,为**地税更快更好发展进行舆论宣传。

二、宣传主题

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

三、宣传重点

(一)紧贴地税动态,加强常规宣传。重点突出税收政策调整、执行力建设、税收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科技兴税等方面的内容,总结新经验、新做法、新举措,加强地税工作的宣传报道。

(二)紧贴地税热点,加强专题宣传。围绕税收与工业化、税收与循环经济、税收与和谐社会、税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税收与高科技、个人所得税与民众、12366税收服务热线、地税文化建设等社会关注的税收经济热点话题,组织专题宣传,宣传地税在推进工业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领域的新作为、新贡献,唤起全社会对地税工作的新认识。

(三)紧贴地税难点,加强系列宣传。从社会关注、地税关心、政府关切的焦点问题入手,选取下岗失业人员,高科技行业,工薪人员、高收入行业、临聘人员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收,营运车辆税收,车船使用税,行政事业单位税收等税收政策执行中难点问题,进行系列报道,组织社会大讨论,破解税收执法的瓶颈制约,促进税收难题的解决,加强税收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四、活动与形式

2006年的税收宣传,在加强内部宣传阵地建设的同时,重点以税务系统和中央、省、市内主流媒体为抓手,充分发挥网络宣传的辐射作用,实现税收宣传的多角度、多途径、多形式、全方位,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宣传效力。

(一)开展“税收宣传咨询日”活动。4月份,与市国税局、依法治市办联合组织上街税法宣传活动。市区各单位参加市局统一组织的上街宣传活动,各县、市局要积极主动与国税局、依法治县办联系,牢牢把握宣传工作主动权。

(二)开辟“税收你我他”宣传专栏。与市国税局在《**日报》联合开设“税收宣传专栏”。定期刊登宣传稿件,稿件来源:一是组织地税干部投稿,反映地税工作动态、征管新措施、征纳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二是由税政、法规部门直接提供最新政策资料;三是向当地党政主要领导邀稿,体现党政领导对地税工作的要求与期待;四是由报社记者直接深入纳税人采写稿子,或协助记者采写稿子。

(三)制作税收宣传电视专题节目。与市国税局联合制作“聚焦税收”十集新闻专题节目,在**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与电视台合作录制一部反映**地税12年创业历程的电视记录片,在**电视台公共频道播放,扩大地税影响。

(四)开通“税收伴你平安行”电台专线。从4月1日起,与市国税局联合在**交通频道开设税收宣传专用热线,重点面向驾驶人员和乘车人员解读税收新政策,接受纳税咨询,开展车船使用税知识有奖竞答活动,架设征纳双方的沟通桥梁。

(五)播放FLASH税收宣传动画。在**魏源广场(火车南站)大型电子广告屏定期播放FLASH动画税收宣传片和税收宣传标语口号,提高全民纳税意识。

(六)开展税收漫画大赛活动。以“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为主题,通过《**日报》面向社会各界诚征税收漫画,各单位认真组织漫画爱好者投稿。

(七)组织“税收知识进学校”大型宣传活动。与教育部门合作,在全市高中以上学校广泛开展“上好一堂税法宣传课、当好一个税法宣传员、组织一次我眼中的税收主题征文赛”活动,扩大税收宣传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八)开展“局长热线”活动。广泛宣传12366服务热线,拓宽12366服务热线的知名度和影响面,充分发挥其为纳税人释疑解难的作用。4月7日,市局党组书记、局长邓新凤在12366税收服务热线,亲自接听纳税人的税收咨询和税收求助。

(九)召开“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座谈会。与市国税局联合邀请市主要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全市部分重点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座谈,征求对税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讨如何发挥税收职能,促进小康社会建设。

(十)组织参加省局开展的各项税收宣传活动。今年,省局组织了声势浩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税收宣传活动,各级地税机关在开展市局规定的税收宣传活动的同时,要积极组织干部涌跃参加省局组织的各项宣传活动,市局已将省局要求纳入了各单位税收宣传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请各单位引起高度重视。(2006年

第四篇:XX市地方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XX市地方税务局

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XX市地方税务局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XX市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各税费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税源专业化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依法行政、诚信服务、科学效能、监督制约。

(一)依法行政。把依法行政作为税收工作的生命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使税法得到有效执行和普遍遵从。

(二)诚信服务。坚持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以相互信赖、真诚合作为出发点,把优化服务贯穿于税收征管全过程,满足纳税人的正当需求,提升地税机关公信力和纳税人诚信度,构建和谐、信赖、合作、互动的征纳关系。

(三)科学效能。遵循税收征管内在规律,运用税法遵从、风险管理、信息管税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实行专业化、信息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注重分工协调,发挥人员潜能,提高征管质效,降低征纳成本。

(四)监督制约。对税收执法权的行使过程和结果进行督察和全面监督,明确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职责分工和制约关系,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技术等方面,强化对税收执法权的制约、规范和监控,有效防范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

第四条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目标及要求:

(一)目标

“两提高、两降低”: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

(二)要求

1.机关职能实体化。市、县(市、区)两级局机关相关部门从行政管理为主向直接管理税源为主转变。

2.税源管理属地化。所有纳税人按照注册地址或者生产经营地址全部按属地原则划分到相应的税源管理局。

3.风险防控团队化。建立纳税服务团队、风险管理团队、事务管理团队和税务稽查团队。

4.管理层级扁平化。

(1)以市局纳税服务科为主组建全市纳税服务机构,整合各县(区)局的纳税服务机构(即一分局);

(2)实行一级税务稽查;

(3)市、县、分局共同从事税源管理,区分管理职责和应对层级,实现税源管理的分权制约。

5.操作流程标准化。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征管业务需求调整岗位职责,改造和规范业务流程。

6.任务下达受理制度化。无风险不应对,无任务不下户,没有制度规定的工作任务不下达,没有处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的工作任务不受理。

7.资料传递电子化。避免纸质资料流转。

8.基础平台信息化。建立MIS核心业务系统、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税企信息互换平台和第三方信息数据采集平台。

第二章 机构职能调整及人力资源配置 第五条 各县(市、区)地税局(分局)未设置或己设置纳税服务部门的应统一设置纳税服务分局(一分局)。并将办税服务厅和纳税服务部门的业务及人员进行整合,由纳税服务分局统一管理。考虑到简易处罚等工作需要,需有2—4名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

第六条 市局成立税收风险分析监控中心,隶属征管和科技发展科,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牵头制定全市税收风险管理规划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制度;负责牵头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加强税收风险管理;负责承担全市税收风险归集、风险识别、风险等级排序、风险推送、风险应对结果评价绩效考核。

第七条 在各类人员配备上,向纳税服务机构和纳税评估机构倾斜,原则上“征、评、管”人员应占总人数的75%以上。原则上,风险应对中纳税评估工作由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负责。

第三章 部门税源管理工作职责

第八条 市局

(一)人事科

1.拟订并实施所辖地方税务局(分局)干部人事制度、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承担本系统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工作;

2.承办本系统人员的学历教育、培训考核、绩效管理等工作;

3.指导所辖地方税务局(分局)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地税文化建设和基层建设等工作;

4.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工资政策,承办所辖地方税务局(分局)干部职工正常晋升级别工资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薪级工资工作。

5.按照相关政策要求,落实权限范围内出国(境)人员的政审等相关工作。

6.承担离退休干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二)监察室

1.负责对本局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落实各项税收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

2.协助党组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根据实际,制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具体措施,进行责任分解并督促落实; 3.负责本局党风廉政教育工作,制定教育计划,督促、检查、指导所属单位(部门)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工作;

4.负责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做好廉政风险防范的综合指导,组织开展廉政制度建设,并实施监督检查;

5.负责地税干部廉政勤政情况的监督检查,并组织开展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

6.负责投诉、举报的受理工作,对信访、上级交办、其他部门移送、日常管理和检查发现以及其他途径获得的案件线索进行分类处理;

7.负责案件查办的组织、领导、协调以及执法执纪工作; 8.负责纠风工作,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治理,督促、检查、指导所属单位(部门)政风行风建设,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政风行风问题;

9.围绕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内容对县局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开展巡视检查,不断健全和完善巡视检查机制,确保省局及本级党组决策、各项工作部署的正确贯彻落实;

10.负责税收执法监察、行政效能监察,对税收执法权、行政管理权的行使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做好大宗物品采购、基建(维修)项目管理、干部选拔任用、财务管理等事项的监督; 11.组织动员社会力量监督地方税收工作; 12.指导下属单位开展业务工作;

13.负责廉政档案管理工作,严守档案机密,确保档案安全。

(三)办公室

1.负责机关文电、机要、会务、档案、督办、信访、保密、政务信息、综合治理等工作;

2.承担税收宣传、政务公开、新闻发布、网站管理工作;

(四)机关党委办公室

1.负责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市局机关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负责组织市局党组中心学习组理论学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3.负责指导机关党支部开展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督促党员履行义务,保障党员权利;

4.负责指导机关党支部督促所属人员严格遵守国法政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5.负责指导党支部做好所属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市局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6.负责指导党支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指导系统做好机关党建、统战、群团等工作;

7.负责承担市局机关系统目标绩效管理工作。

(五)机关服务中心

1.负责接待管理,车辆管理,机关办公大楼卫生、绿化、安保,会议后勤保障、职工食堂、本系统人员外出考察、学习、交流与合作服务工作;

2.负责承办机关大宗物品采购和工程招投标,国有资产保值、折旧、清算、管理等综合性事务工作。

(六)政策法规科

1.负责税收政策的执行监督和检查工作;

2.监督检查税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执行情况;

3.承担税收执法质量考核工作;

4.牵头承办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和规范税务行政审批的相关工作;

5.承办税收规范性文件审查、清理和备案备查工作; 6.承担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7.参与税收法制宣传教育,指导纳税辅导、咨询服务、税收法律救济工作;

8.负责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反馈工作; 9.负责税收政策调研工作;

10.负责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分析口径和市局确定的税收分析要点对政策执行情况等开展分析和报告发布工作;

11.负责提出本部门税收分析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模型业务需求及修正意见;

12.负责本部门信息数据采集业务需求的编制和报批工作;

13.参与重要或复杂管理事项和风险事项的应对处理工作。

(七)地方税管理科

1.承担营业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烟叶税、契税、耕地占用税、教育费附加(含地方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煤炭价格调节基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省、市人民政府委托代征地方税(费)的税政业务;

2.负责地方税税收政策和相关管理办法的贯彻执行,指导有关税(费)种、基金的日常管理和检查,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3.参与地方税政策的宣传辅导、学习培训、咨询服务和税收法律救济工作;

4.负责开展地方税税收政策执行情况调研、普查、清查、测算、监督和管理;

5.按税收管理权限做好减免税的审核、上报、审批、检查和后续管理工作;

6.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编报各类报表,拟写相关业务文件;

7.负责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分析口径和市局确定的税收分析要点对税种税负和“五小”税种等开展分析及报告发布工作;

8.负责提出本部门税收分析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模型业务需求及修正意见;

9.负责本部门信息数据采集业务需求的编制和报批工作;

10.参与重要或复杂管理事项和风险事项的应对处理工作;

(八)所得税管理科

1.承担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税政业务,负责所得税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管理办法的贯彻执行;

2.指导开展所得税的日常管理和检查,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3.负责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辅导、学习培训、咨询服务和税收法律救济工作;

4.指导开展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汇算清缴工作; 5.负责开展所得税税收政策执行情况调研、普查、清查、测算、监督和管理;

6.按税收管理权限做好减免税的审核、上报、审批、检查和后续管理工作;

7.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编报各类报表,拟写相关业务文件;

8.负责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分析口径和市局确定的税收分析要点对所得税征收方式改变情况、所得税税负等开展分析和报告发布工作;

9.负责提出本部门税收分析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模型业务需求及修正意见;

10.负责本部门信息数据采集业务需求的编制和报批工作;

11.参与重要或复杂管理事项和风险事项的应对处理工作;

(九)计划财务管理科

1.拟订税收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分析、检查税收计划执行情况;

2.负责税款缴、退库情况的监督、检查;

3.负责税收收入分析预测、税收收入能力估算及重点税源监控工作;

4.组织实施税收会计核算、统计核算等相关制度,并对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承担税收数据的综合管理应用;

6.拟订本系统财务管理、基本建设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审核汇编部门预算、决算;

8.负责会计核算、会计基础规范工作,分析、考核征税成本;

9.承担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办理本系统具体支付业务; 10.承担内部财务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11.负责本系统资产的购置、占有、使用、处置、清理等工作的监督、检查,拟订本系统大宗物品采购计划,办理采购事项;

12.负责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分析口径和市局确定的税收分析要点对宏观税负、税收弹性、收入增减和构成情况等开展分析和报告发布工作;

13.负责提出本部门税收分析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模型业务需求及修正意见;

14.负责本部门信息数据采集业务需求的编制和报批工作;

15.参与重要或复杂管理事项和风险事项的应对处理工作;

(十)征管和科技发展科

1.负责税收征管和科技发展工作,制定本级税收征管和科技发展工作的具体意见、措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2.组织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

3.拟定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制度,承担税收征管信息系统软件的研发、应用及管理,做好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监督、验收等工作;

4.负责征管范围认定和税务登记管理工作;

5.负责制定税收征管数据管理及应用办法、综合性纳税评估办法并组织实施; 6.负责指导个体工商户和集贸市场税收管理工作; 7.负责欠税数据审核、上报以和欠税公告管理工作; 8.负责税控装置的推广、应用;

9.负责征管质量的综合考评、考核和征管报表编制、上报工作;

10.负责协税护税和涉税信息传递管理工作; 11.负责外部信息情报的采集和交换;

12.负责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分析口径和市局确定的税收分析要点对税源管理、征管状况监控情况等开展分析和报告发布工作;

13.负责风险防控工作的统筹协调;负责牵头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制定全市税收风险管理规划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制度;负责牵头承担全市税收风险归集、风险识别、风险等级排序、风险推送、风险应对结果评价绩效考核;

14.负责税收征管档案管理的实施、检查和业务指导。

(十一)纳税服务科

1.负责纳税服务管理工作,制定纳税服务工作的具体意见、措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2.拟定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监督、检查、指导开展首问责任制、公开办税、提醒告知、援助服务、预约服务等服务事项;

3.负责征询纳税人对纳税服务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提出改进和加强纳税服务工作的措施、办法;

4.拟定纳税服务硬件、软件体系建设规划,承担纳税服务硬件、软件体系建设工作,负责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和短信服务平台的管理;

5.负责落实纳税人权益保障制度,受理和办理纳税人的投诉、举报;

6.负责征纳双方纳税服务争议和调解工作,做好税法宣传、辅导和税务咨询工作。

7.负责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和注册税务师行业、注册税务师、中介机构的日常管理和年检工作;

8.负责有关资料和材料的汇总上报,编报各类纳税服务报表;

9.负责提出本部门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模型业务需求及修正意见;

11.负责市级监管和关注税源低风险的应对工作; 12.负责本部门信息数据采集业务需求的编制和报批工作;

13.参与重要或复杂管理事项和风险事项的应对处理工作;

(十二)国际税务科

1.负责有关非居民、境外所得及其他国际税收法律法规的管理和实施;

2.落实中国居民境外投资和劳务税收服务制度与办法; 3.承担反避税调查工作;

4.执行国家(地区)间税收协议、协定;

5.承担国际机构、国家(地区)间税务机关的交流与合作业务;

6.管理本系统涉税外事工作;

7.承担市国际税收研究会秘书处相关工作; 8.负责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分析口径和市局确定的税收分析要点对涉外企业报表数据与申报数据对比情况开展分析和报告发布工作;

9.负责提出本部门税收分析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模型业务需求及修正意见;

10.负责本部门信息数据采集业务需求的编制和报批工作;

11.参与重要或复杂管理事项和风险事项的应对处理工作;

(十三)稽查局

1.负责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的贯彻执行,拟定税务稽查工作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开展对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以及抗税案件的查处以及组织、协调、督办税收违法案件的查处;

3.负责受理涉税案件的举报、上级及其他部门转办案件的接、转和查处工作,办理重大税收违法案件立案的有关事项工作;

4.负责与公安、检察、法院、工商、国税稽查等部门的联系,协调处理税务稽查中的司法工作;参与税务治安的协调工作;

5.负责组织实施税收专项检查、重点税源轮查、税收专项整治和打击发票违法犯罪工作,组织实施处罚听证,参与重大税收违法案件的审理工作;

6.协调跨区域涉税案件的查办及涉税刑事案件的移送; 7.负责反偷税的调查研究和稽查案件的征管建议工作,研究分析税务稽查信息,掌握税务稽查动态,协助开展税法宣传和纳税服务工作;

8.负责稽查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工作;

9.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协调、考核地税系统稽查工作;

10.负责稽查局思想政治、勤政廉政、精神文明建设和岗位培训工作;

11.负责稽查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考核工作;

12.负责稽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立卷归档,编报各类报表;

13.负责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分析口径和市局确定的税收分析要点对稽查绩效情况等开展分析和报告发布工作;

14.负责提出本部门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模型业务需求及修正意见;

15.负责应对风险管理部门推送的案源和征管建议反馈工作;

16.参与重要或复杂管理事项和风险事项的应对处理工作。

(十四)电子税务中心

1.负责做好本局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服务、管理和保障工作;

2.负责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

3.负责本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和相关设备的管理与运维工作;

4.负责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保密、备份以及登记系统日志和维护管理日志工作;

5.负责收集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及建议,及时向上级报告;

6.负责税收信息数据治理的统筹安排和协调; 7.负责税收分析、风险评估指标、预警值和评估模型等数据维护;

8.负责定期开展数据检查,发布检查通报; 9.负责本级数据质量的分析和报告发布;

10.负责各部门信息数据采集事项的审核和技术标准的制定。

(十五)票证管理分局

1.负责全市地方税务系统税收票证、发票计划制订、汇总和执行工作;

2.负责税收票证、普通发票的调拨和发售工作; 3.负责税收票证、普通发票的缴销和地税机关领购发票、核销管理工作;

4.负责税务票证执行情况的内部检查;

5.负责税收票证、普通发票的丢失、被盗、管理工作; 6.负责税收票证、普通发票的防伪、鉴定真伪工作; 7.负责普通发票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8.配合相关部门打击发票犯罪活动;

9.负责提出本部门税收分析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模型业务需求及修正意见;

10.负责本部门信息数据采集业务需求的编制和报批工作;

11.参与重要或复杂管理事项和风险事项的应对处理工作;(十六)重点税源管理分局

1.负责全市年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含)重点税源和总局、省局定点联系企业中、高度税收风险应对和税收深度分析,预测;

2.负责对接省局大企业管理局有关工作事项。第九条 县(市、区)局

(一)政策法规科(股)

1.负责地方各税税收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制定具体管理措施和办法,并组织实施;

2.负责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审核审批;

3.负责审核税收规范性文件,负责税收规范性文件的会签会办、清理和备案;

4.负责组织开展税收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 5.负责处理行政复议、听证、诉讼、赔偿等涉税法律事务;

6.负责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税收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的咨询服务并协调解决内部执法过程中有争议的问题;

7.负责组织开展税收执法检查,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

8.负责组织开展地方各税税收政策、法规的辅导、培训和学习;

9.负责指导开展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

10.负责减免税、抵补亏损、财产损失的复核、上报、批复工作;

11.负责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政策辅导培训;

12.收集、整理各种资料,编报各类报表,拟写相关业务文件; 13.负责按照市局方向性分析报告开展具体原因分析和报告发布工作;

14.负责对税收分析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模型提出修正建议;

15.负责本部门信息数据采集业务需求的编制和向本级分管领导审批,同时报市局电子税务中心备案;

16.参与重要或复杂管理事项和风险事项的应对处理工作;17.负责税源专业化管理绩效考核相关工作。

(二)计划财务管理科(股)

1.负责税收会计、统计和信息数据的分析汇总,组织并检查税款入、退库,搞好税收收入的核算、统计和预测等工作;

2.负责制订税收收入计划及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编制一定时期内税收收入规划;

3.负责税源的调查、测算和监控管理工作;

4.负责税收统计、汇总上报税收会计统计报表及分析材料;

5.负责税务代保管资金的管理; 6.负责管理税务经费和财务审计工作;

7.负责按照市局方向性分析报告开展具体原因分析和报告发布工作;

8.负责对税收分析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模型提出修正建议;

9.负责本部门信息数据采集业务需求的编制和向本级分管领导审批,同时报市局电子税务中心备案;

10.参与重要或复杂管理事项和风险事项的应对处理工作;11.负责税源专业化管理绩效考核相关工作。

(三)征管和科技发展科(股)

1.负责税收征管和科技发展工作,制定本级税收征管和科技发展工作的具体方案、措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2.组织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和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监督、验收等工作;

3.负责征管范围和税务登记管理工作;

4.负责指导个体工商户和集贸市场税收管理工作; 5.负责纳税申报方式和延期申报的审批管理以及延期缴纳税款的审核报批工作;

6.负责呆账税金的审核、认定、报批和欠税数据审核、上报以及欠税公告管理工作;

7.负责税控装置的推广、应用;

8.负责征管报表和征管质量的综合考评、考核工作; 9.负责协税护税、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的管理工作; 10.按照征管资料档案管理规定,组织实施征管档案的管理工作;

11.负责按照市局方向性分析报告开展具体原因分析和报告发布工作;

12.负责牵头建立健全税收分析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模型;

13.负责本级税收风险的归集、风险识别、风险等级排序、风险推送和风险应对结果的绩效考核;14.负责外部信息情报的采集和交换; 15.负责税源专业化管理绩效考核相关工作。

(四)电子税务管理中心

1.负责本局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服务、管理和保障工作; 2.负责本局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和相关设备的管理及运行维护工作;

3.负责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保密,数据维护、备份,登记系统日志和维护管理日志工作;

4.收集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及时向上级报告;

5.定期开展数据检查,发布检查通报;

6.负责收集上报本级各部门税收分析、风险评估指标、预警值、评估模型的修正建议;

7.负责税收信息数据治理的统筹安排和协调; 8.负责本级数据质量的分析和报告发布;

9.负责各部门信息数据采集事项的审核和技术标准的制定。

(五)纳税服务分局(即一分局)1.负责纳税服务工作,制定本级纳税服务的具体方案、措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2.拟定本级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监督、检查、指导开展首问责任制、公开办税、提醒告知、援助服务、预约服务等服务事项,征询和反映纳税人的意见、建议;

3.承担纳税服务环境硬、软件体系的建设工作; 4.负责落实纳税人权益保障制度,受理纳税人的投诉、举报;

5.负责税法宣传、纳税辅导和税务咨询工作,发放税法宣传、纳税辅导和纳税申报资料;

6.负责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和注册税务师行业、注册税务师、中介机构的日常管理和年检工作;

7.负责按照市局方向性分析报告开展具体原因分析和报告发布工作;

8.负责对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模型提出修正建议; 9.负责本部门信息数据采集业务需求的编制和向本级分管领导审批,同时报市局电子税务管理中心备案;

10.负责税源专业化管理绩效考核相关工作;11.负责初次税种鉴定; 12.负责个体定额评定;

13.负责纳税人涉税事项的受理、审核、录入和各项税(费)款、滞纳金、罚款的征收、汇总入库及信息的采集、录入; 14.负责普通发票的领用、发放、查验、缴销、结报,受理普通发票损毁、丢失、被盗申请和普通发票损失的审核,报送报表资料;

15.负责《普通发票领购簿》的核发,普通发票的发售、查验、缴销和普通发票工本费的收取、汇总入库;

16.负责税收票证的领用、发放、查验、缴销、结报,受理税收票证损毁、丢失、被盗申请和税收票证损失的审核,报送报表资料;

17.负责代开普通发票、建筑安装、销售不动产及货物运输发票;

18.负责自开票、中介机构代开票信息的汇总传递; 19.负责税务登记、发票违法、违章行为的违章登记、处理、移送;

20.负责税务代保管资金收取、支付; 21.延期申报和延期缴纳税款的受理、审核; 22.负责有关资料和材料的汇总上报,编报各类纳税服务报表;

23.负责低风险事项的纳税辅导和风险监管、提示、应对;

24.负责受理减、免、抵、退税和财产损失、弥补亏损等涉税事项;

25.负责对征收环节发现的一般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理。

(六)纳税评估分局(即二分局)1.负责本级重点行业、重点税源高、中度风险应对任务的接收、案头分析和应对;

2.负责上级推送和本级确定的特定事务核查; 3.负责跨区经营纳税人的风险应对;

4.负责对本级应对事项未排除风险点,可能涉嫌偷、逃、骗、抗税的作为案源推送稽查局。

5.负责项目的核实、录入管理工作; 6.负责欠税核查和追缴工作;

7.负责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和重点税源注销税务登记税款清算;

8.负责对风险应对任务按照“案头分析、质疑约谈、实地核查、评估处理”的流程进行风险应对;

9.负责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分析口径和市局确定的分析要点对企业财务指标的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综合比较、报表数据与开票数据的比较、税种税负、欠税企业财务状况、工资发放情况、涉税资产增减情况和有关综合治税信息比对等开展分析和报告发布工作。

(七)税源管理分局

1.贯彻落实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上级关于税源管理工作的政策、制度和规定;

2.负责逾期未申报、未缴税款的催报催缴

3.负责对纳税人的日常检查和发票使用情况检查; 4.负责税收政策的宣传和纳税辅导; 5.负责有关资料和材料的汇总上报工作; 6.负责税源信息的调查核实;

7.负责上级推送和本级确定的特定事务核查; 8.负责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 9.负责委托代征协议书的制作以及变更、终止委托代征协议工作;

10.负责本级高、中度风险应对任务的接收、案头分析和应对;

11.负责对管理环节发现的一般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理; 12.负责对本级应对事项未排除风险点,可能涉嫌偷、逃、骗、抗税的作为案源推送稽查局。

第四章 专业化团队

第十条 建立纳税服务团队。市局纳税服务科指导,相关业务部门配合,整合各县(区)局的纳税服务机构,组建各县(区)局的纳税服务团队。

第十一条 建立风险管理团队。以市局征管和科技发展科税收风险分析监控中心为主,相关业务部门配合组建以风险监控分局为载体的全市风险管理团队。

第十二条 建立税源管理团队。以县(区)局征管和科技发展股为主,相关业务部门配合,组建以各税源管理分局为载体的税源管理团队。

第十三条 建立税务稽查团队。实行一级税务稽查,按照“统一选案、分类稽查、集中审理、属地执行、分级入库、系统支撑、信息共享”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五章 岗位设置

第十四条 按照税源管理事项,全市地税系统统一按以下岗位设置,户籍管理和调查执行可合并为一个岗位。

(一)纳税服务类 1.涉税服务岗 2.导税咨询岗 3.税票管理岗 4.发票管理岗

(二)风险管理类 1.分析监控岗 2.纳税评估岗

(三)税源(事务)管理类 1.户籍管理岗 2.调查执行岗

(四)税务稽查类 1.案源(举报)管理岗 2.稽查实施岗 3.稽查审理岗 4.稽查执行岗

(五)其他岗位 1.数据管理岗 2.领导岗

(六)综合业务岗

第十五条 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要求,部门岗位设置如下:

(一)市局 1.政策法规科(1)领导岗(2)分析监控岗(3)综合业务岗 2.地方税管理科(1)领导岗(2)分析监控岗(3)综合业务岗 3.所得税管理科(1)领导岗(2)分析监控岗(3)综合业务岗 4.计划财务管理科(1)领导岗(2)分析监控岗(3)综合业务岗 5.征管和科技发展科(1)领导岗(2)分析监控岗(3)综合业务岗 6.纳税服务科(1)领导岗(2)导税咨询岗(3)分析监控岗(4)综合业务岗 7.国际税务管理科(1)领导岗(2)分析监控岗(3)综合业务岗 8.监察室(1)领导岗(2)综合业务岗 9.电子税务管理中心(1)领导岗(2)数据管理岗(3)综合业务岗 10.重点税源管理分局(1)领导岗(2)纳税评估岗(3)综合业务岗 11.稽查局(1)领导岗(2)案源(举报)管理岗(3)稽查实施岗(4)稽查执行岗(5)稽查审理岗(6)综合业务岗 12.票证管理分局(1)领导岗(2)税票管理岗(3)发票管理岗(4)分析监控岗(5)综合业务岗 13.机关服务中心(1)领导岗(2)综合业务岗 14.机关党委办公室(1)领导岗(2)综合业务岗 15.人事科(1)领导岗(2)综合业务岗 16.办公室(1)领导岗(2)综合业务岗

(二)县(市、区)局 1.政策法规科(股)(1)领导岗(2)分析监控岗(3)综合业务岗 2.计划财务管理科(股)(1)领导岗(2)分析监控岗(3)综合业务岗

3.征管和科技发展科(股)(1)领导岗(2)分析监控岗(3)综合业务岗 4.监察室(1)领导岗(2)综合业务岗 5.电子税务管理中心(1)领导岗(2)数据管理岗(3)综合业务岗 6.纳税服务分局(1)领导岗(2)导税咨询岗(3)涉税服务岗(4)发票管理岗(5)税票管理岗(6)综合业务岗 7.纳税评估分局(1)领导岗(2)纳税评估岗(3)综合业务岗 8.税源管理分局(1)领导岗(2)户籍管理岗(3)调查执行岗(4)纳税评估岗(5)综合业务岗

第六章 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流程

第十六条 税源专业化管理遵循“信息采集—信息核实—风险评估—任务推送—任务应对—绩效考核”的流程运行。

第十七条 信息采集包括MIS系统抽取、税企信息互换平台数据交换、第三方信息数据采集平台获取、介质导入和人工录入。

第十八条 信息核实由户籍管理岗、调查执行岗实地调查核实。第十九条 风险评估由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基于海量信息数据后台自动运行,对风险进行识别、排序。

第二十条 任务推送由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任务推送模块)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进行风险任务推送。

第二十一条 任务应对由各层级税源风险管理机构采取纳税辅导、风险提示、实地核查、强制执行和移送稽查等方式组织应对。

第二十二条 绩效考核由各级税务机关征管和科技部门、电税中心牵头,对税源专业化管理全过程进行绩效评估和考核。

第七章 专业化管理信息技术支撑

第二十三条 建立MIS核心业务系统、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税企信息互换平台、第三方信息数据采集平台,为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十四条 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业务要求,切分MIS系统业务,保留税务登记、申报征收、会统核算、税务稽查、发票票证管理核心业务系统,其他业务由MIS系统受理流转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处理。

第二十五条 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包括税收分析、风险评估、风险识别、风险排序和任务推送(MIS系统事务、风险应对事务和其他工作任务)、任务应对处理反馈、绩效评估考核等内容。

第二十六条 税企信息互换平台包括通过互联网、介质、手工录入与企业进行数据交换;采取公告、邮件、短信等方式向纳税人推送政策法规、风险提示、通知事项,逐步建立整合网上申报、网上开具发票和网上办税服务厅为一体的信息交互平台。

第二十七条 第三方信息数据采集平台包括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媒体报道信息等涉税数据的获取。

第二十八条 实现MIS系统、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和第三方信息数据采集平台之间的数据整合、信息共享和任务推送。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XX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并根据运行情况进行修改完善。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第五篇:浙江省桐乡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印花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桐乡市地方税务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印花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

浙桐地税发〔2006〕37号

各税务分局、稽查局:

为进一步加强印花税的征收管理,公平税负、方便纳税、堵塞漏洞、避免税款流失,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印花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4]150号)、《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扩大印花税预征范围若干问题的通知》(浙地税发[2006]22号)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市局决定扩大我市印花税的预征、核定征收范围,现将有关规定明确如下:

一、实行预征税款的范围

除印花税税目税率表中的“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两个税目所列举的应税凭据外,对企业的其他应税凭据均实行按经营收入预征印花税的办法。

对“营业帐簿”和“权利、许可证照”两个税目所列举的应税凭据,仍由纳税人自行购票贴花,对“权利、许可证照”应税凭据,各税务分局应与相关单位建立代售代征关系,落实委托代售代征事宜,强化源头控管。

二、实行预征税款的计税依据

预征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一律根据纳税企业的销售(或经营)收入计算确定。即,根据企业从事经营行为所取得的销售(或经营)收入按本《通知》规定的应税合同金额占比计算确定。

三、预征印花税的计税方法

税款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售(或经营)收入×应税合同金额占比×适用税率

四、应税合同金额占比

“应税合同金额占比”是指当期应税合同(协议)所载金额占当期销售(或经营)收入的比例。企业单位应根据《印花税应税合同金额占比一览表》(附件一)确定的“应税合同金额占比”计算应纳税额。

五、销售(或经营)收入的划分

一个企业(或单位)凡涉及多种经营行为,其销售(或经营)收入在财务上应划分清楚;划分不清的,一律从高确定预征标准预征印花税。

六、税款的缴纳

采用印花税预缴办法的企业纳税人,印花税纳税期限为1个月,应自期满之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纳税人可于终了后的2个月内根据本单位上年订立的全部合同、协议(包括购、销两个环节的购销合同)计算全年应纳印花税,并按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向主管地方税务局提出申请,经审核确认后,办理税款的多退少补手续。

七、年终结算的管理

凡我市范围内采取按月预缴、年终结算方式缴纳印花税的纳税人,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印花税应税凭证登记管理办法,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本单位各个机构对外签订的应税凭证,填列《印花税应税凭证分类登记表》,并在终了后2个月内与当期应税凭证一并分类按序装订成册(簿),印花税

应税凭证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保存十年。

纳税人应按规定根据当期应税凭证分类按序汇总,并按规定填写“印花税应税凭证分类登记表”(附件二)一式两份,一份作为年终结算时随“浙江省地方税(费)纳税综合申报表”或“退税申请审批表”一并报送的附件,另一份待当期应纳税款正式结清并经主管地方税务分局加盖“印花税收讫专用章”后,与当期应税凭证一并分类按序装订成册,以备结算时核查。

各税务分局应加强对印花税结算单位的纳税管理,在进行结算审核时,应要求纳税人如实、完整地提供当期全部合同、协议(包括购、销两个环节的购销合同)等印花税应税凭证,并认真加以稽核。

八、核定征收管理

纳税人对照印花税按月预缴、年终结算办法的要求,企业自己认为不具备按月预缴、年终结算办法要求的,向主管税务分局提交印花税核定征收管理的申请,主管税务分局可根据纳税人的销售(或经营)收入核定应税合同金额占比计算征收印花税,核定征税的方法参照本《通知》第三、四条的规定执行。

对实行预征印花税的企业单位,经税务机关稽核、检查发现,有下列情形的,可由主管税务分局按本《通知》规定的“应税合同金额占比”一览表,核定征收印花税。

(一)未按规定建立印花税应税凭证登记簿,或未如实登记和完整保存应税凭证的;

(二)拒不提供应税凭证或不如实提供应税凭证致使计税依据明显偏低的;

(三)税务机关在检查中发现纳税人有未按规定按月预缴、年终结算办法缴纳印花税情况的。

对实行核定征收的纳税人,主管税务分局应向纳税人发放《核定征收印花税通知书》(附件三),注明核定征收的计税依据和规定的税款缴纳期限。

九、违章处理

纳税人有下列行为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一)、使用贴花方式缴纳税款的,在应纳税凭证上未贴或者少贴印花税票的或者已粘贴在应税凭证上的印花税票未注销或者未画销的,按《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条的处罚规定。

(二)、已粘贴的印花税票揭下重用造成未缴或少缴印花税的,按《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处罚规定。

(三)、伪造印花税票的,按《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一条的处罚规定。

(四)、实行按期汇总缴纳印花税的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未缴或少缴印花税款的,视其违章性质,按《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或第六十四条的处罚规定。

十、各税务分局应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落实印花税预征办法或核定征收办法,确保印花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稽查局要结合稽查工作的计划和专项检查要求,对各分局和纳税人贯彻本《通知》的情况开展相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市局。浙桐地税发[2004]134号文件停止执行,本通知自2006年3月1日起执行。

附件(略)

二○○六年四月三十日

下载市地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地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我市个体工商户税收征收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个体工商户税收征收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个体工商户税收征管因其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人员构成复杂,历来是税收征管的难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个体工商户税收收入占......

    市地方税务局18年工作思路

    市地方税务局2018年工作思路 “>市地方税务局2007年工作思路2007-02-02 21:53:292007年是”十一五”计划的第二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作用十分突出,做好明年财税工作,对于我市......

    市地方税务局2004年工作总结

    ***市地方税务局2004年工作总结2004年,***市地税局在省地税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巩固......

    ***市地方税务局2004年工作总结

    2004年,***市地税局在省地税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巩固、规范、完善、提高”为......

    市地方税务局年度工作总结

    市地方税务局年度工作总结**年,全市地税系统在省地税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统筹做好组织收入和服务发展“两篇文章”,深入推进“三和”地税......

    市地方税务局年终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市地方税务局年终工作总结__年,我局在___市地税局和___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财兴赣、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紧紧围绕“比重提高......

    ××市地方税务局拥军优属先进事迹

    ××市地方税务局拥军优属先进事迹 ××市地税局成立于1994年8月,承担着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养老保险费等×个地方税费的征收任务,共管理×户纳税户,×年......

    2006年工作思路(市地方税务局)

    2006年工作思路(市地方税务局)是一篇关于工作计划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 2006年工作思路(市地方税务局)2006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