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高二期中生物考试试题卷
陇东学院附中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生物试题卷
班级姓名学号考场座号
命题人:苏晶晶审定人 :赵小平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注意事项:1.必须将所有答案作在答案卷上,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以及在密封线内
书写的答案无效。2.考试结束后,只交答案卷。
试 卷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 1 页(共 1 页)
第二篇:高二生物教学期中工作总结
高二生物教学期末工作总结
时光老人的列车飞快地奔驰在岁月的轨道上,一刻不停,从不因世人的挽留而停歇。半学期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回顾半学期来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这篇总结我就以实际教学行动来分析这半个学期的实绩和不足。由于教学经验尚浅,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半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半学期中的教学情况总结。
所谓的实绩是相对的,存在问题则是绝对的。下面,我恭敬地摆放上的就是相对的实绩。
一、课堂教学
1、备课
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在教研组的老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提前两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同年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工作到深夜。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每次,当我工作完的时候,脖子就已经感到十分僵硬而疼痛。而家人都已熟睡,时钟已悄然滑过深夜十一时、十二时,有时已经凌晨一时多了。不过还好,这些努力没白费,我的每节课堂都十分丰富,学生学起来特别带劲。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坚持每天的三分钟演讲,使之真正成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3、辅导
进行大量的辅导,我利用大量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每天中午1点到校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每周晚自习不浪费一分钟时间进行讲解),不明白的耐心讲解,不会写字就手把手地教,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辅导。
4、作业
作业是学生对一天学的知识的一个最有效的反馈,因此我特别注重学生在作业方面成果。我认真的对待每一次学生上交的作业,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对学生成果的尊重。
二、学会如何及时评价学生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我注意激励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肯定学生的成绩或表现,对学生加以评价,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积极参与教科研,及时总结整理资料。
善于总结才能有所提高。平时的教学反思,我总是认真总结,并坚持在笔记本上或网上写教学日记,认真撰写周小结月小结。在实验研究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四、对下阶段的生物教学工作的反思
1、注意引导学生确立学习正确态度和方法
学习是一定要花功夫,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戒除急功近利,试图速成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在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学生大多会利用电脑查阅资料,但如何储存读书资料,如何养成读书勤动笔墨的习惯,仍然是放在生物教学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2、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建立开放的学习状态,切实加强对实践教学
生物教学要注意体现时代性,反映当代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成果和需要。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选取为学生所关心的内容作为教学的素材,设计实际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将课内教学和指导、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二生物期末
工
作
总
结
民和高级中学:魏向阳
第三篇:山东省菏泽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
山东省菏泽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倾向积极涉世,干预国家政治;有的倾向消极避世,内省修身。下列人物中,倾向积极涉世,干预政治的有()①孔子 ②老子 ③马丁·路德
④孟德斯鸠
D.①③④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2.习近平主席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回答巴西记者提问时说:“(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态度,丝毫不懈怠,不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烹一条小鱼,既不能马虎大意,也不能乱折腾,应掌握好分寸,治理国家也一样。你认为“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思想是源自()
A.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 C.墨家创始人墨子的思想 3.右图中教学形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是()
A.经济水平B.政治制度 C.思想认识 D.社会环境
孔子讲学图
雅典学院(左上角苏格拉底正
和四位青年产换意见)
B.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 D.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思想
4.自战国至西汉时期,两种思潮历经盛衰方向相反的变化。这两种思潮是指()A.法家与道家 B.法家与儒家
C.墨家与兵家
D.黄老与儒家
5.孔子倡导“为政以德”,韩非却主张“唯法为治”。将二者揉为一体,奠定后世传统治国理念基础的是()
A.荀况倡导“隆礼至法”
C.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B.董仲舒创立“新儒学” D.朱熹宣扬“格物致知”
6.“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材料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是()
A.尊儒抑法 B.抑儒尚法 C.抑儒抑法 D.尊儒尚法 7.岳麓书院院训“忠孝廉节”碑文由朱熹所写,每字一碑,分嵌在讲堂左右两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四字碑揭示了楷书的端庄浑厚
B.书院教育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四字碑体现了理学的本质内涵 D.朱熹将理学发展成官方哲学
8.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列属于这一学派主张的是()A.“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9.清末资产阶级革命者章太炎撰文评价一位古代思想家:“余姚者,立宪政体之师。观 所恃重人民,轻君主,固无可非议也。”下划线上可填入的书名为()A.《春秋繁露》 B.《四书章句集注》
C.《藏书》
D.《明夷待访录》
10.李贽被称为明代“文艺复兴”的领路人,其思想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思想的相似点有()
①挑战正统权威 ②反对神权统治 ③提倡个性解放 ④批判君主专制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11.“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 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B.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 D.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
12.“龙”字象征着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寓意深刻。下列对“龙”解读全部正确的是()
①从龙字字体演变看出中国字体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第二个“龙”字字体始于西周时期,具有线条的特点 ③龙字书体由曲线逐渐发展到笔画并摆脱描绘过程 ④龙字写法从难到易说明要固守传统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3.古代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人画()A.在理学影响下兴起
C.强调个性追求写实
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D.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14.《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C.民主进步思潮产生
B.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D.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
15.同学们发现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史实的穿帮镜头。下列情景中不属于穿帮镜头的是()
A.孔子周游列国时经常以玉米充饥
B.荀子书房悬挂着隶书书写的“仁者,爱人” C.战国时期的秦国将军子安说“纸是包不住火的” D.元朝时人们在瓦肆中观看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
16.普罗塔戈拉曾说:“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因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寿短促。”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智者的言论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B.智者否认教会的权威,主张因信称义 C.智者的言论是近代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源头 D.智者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17.英国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据此,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A.对思想解放作用有限 C.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
B.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 D.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
18.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了《论基督教徒的自由》一文指出:“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而得生’。我们的得救,无需借助机构来实现。”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讲诚信的人一定会因为他的信义而重新被他人认可 B.有信义的人一定会因为其信义获得新生 C.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的事先安排 D.世间俗人直接对话上帝,灵魂就可得到拯救
19.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批判。”这里的“批判”的准确含义是()A.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C.自我批评,相互批评
B.批驳错误,判断是非 D.批斗异端,打倒反动
20.下列言论,按照其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①“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 ②“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③“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④“灵魂单凭信仰,无需‘事功’,就可由上帝的约许获得释罪。”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21.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
①“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②第一次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 ③“物质的辐射能以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一定数值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 ④“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 A.①达尔文②奥斯特③爱因斯坦④牛顿 C.①拉马克②牛顿③爱因斯坦④伽利略
B.①达尔文②法拉第③普朗克④牛顿 D.①拉马克②牛顿③普朗克④伽利略
D.④①③②
22.“启蒙学派的哲学家曾经哀叹中世纪是理智的谬误时代,而他们却怀着尊敬甚至留恋的心情去看待以往的年代,从中找到一种富有魅力而又丰富多彩的东西,或者是寻觅到在当代已经看不到的一种灵魂深处的东西。”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浪漫主义者 B.现实主义者 C.印象主义者 D.现代主义者 23.某校举办文化艺术节,内容有讲座《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名画鉴赏《自由引导人民》,音乐会《天鹅湖》、《胡桃夹子》等。这些作品所涉及的主要风格依次是()A.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古典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印象主义 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印象主义 民族乐派 D.批判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民族乐派
24.近几年中,无论是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好歌曲”节目,或是浙江电视台的“中国好声音”节目,还是北京电视台的“最美和声”节目,摇滚乐歌手以其独特的节奏感和气势震撼观众。下列有关摇滚乐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摇滚乐这一音乐形式的形成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强烈的时代性 ②“良知复兴”运动是摇滚乐歌手积极参与全球性社会政治活动的表现 ③电视艺术的发展成为摇滚乐快速传播的载体 ④摇滚乐的广泛流传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诞生于120年前的电影艺术,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有关电影事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1896年北京徐园“又一村”第一次放映了“西洋影戏” B.《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C.查理·卓别林是“默片时代”的代表人物
D.1927年《爵士歌手》标志电影技术进入有声电影彩色时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4分,共50分)26.(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在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思想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和良知。„„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该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三 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这种生活本体的变化引发了作家创作意识变化,时代前进的要求也为时代前进的思想变化提供了基础。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从而为他的“民本意识”突破儒家“民本思想”提供了社会基础。从李贽生存的地理环境来看,当时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
——肖国华《李贽的儒家情节》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儒学在先秦一度成为“显学”的原因,儒家学说是怎样被“捧上独尊地位”的?(9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社会背景。(4分)
(4)综上,说明儒家思想为什么能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2分)
27.(18分)人文主义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 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解读“个人主义”的内涵并概括指出“解决个人主义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4分)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2分)
(3)依据材料三,列举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3分)
28.(14分)近代以来,科学革命成为了社会变革的引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学者和艺术家可以接近的不仅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还有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后者曾促进了物理学和数学的研究。„„匠人与学者之间的鸿沟被缩小,匠人在文艺 复兴时期并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到鄙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毕封(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自然史》中专门论述了地球形成史。他与“创世纪”的神话针锋相对,提出地球原是从太阳分裂出来的火团,经长期冷却后才形成的。他说:“今天大地整个面貌都留有人力的烙印„„大自然所以能全面发展,所以能够达到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这样完善和辉煌,完全是靠了我们的双手。”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天文观测提供了新的手段,从而使人们的视野得到扩大,由太阳系发展到银河系、河外星系,从原来的天体力学扩大到天体物理学领域。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多年的实验与研究,在1831年提出了著名的电磁感应定律。这一定律后来成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开辟了人类利用电力的新时代。
——刘文龙《世界文化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科学革命”为何会成为西方文明独特的产物?
(6分)
(2)材料二中毕封的“地球形成史观”折射出他具有哪些进步的科学思想?(2分)19世纪科技研究取得了新进展,据材料三回答“新”在哪里?(3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以来,科学革命引发了西欧哪些变革?
(3分)高二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D 4.B 5.B 6.D 7.C 8.D 9.D 10.B 11.B 12.D 13.D 14.A 15.D 16.D 17.C 18.D 19.A 20.B 21.B 22.A 23.D 24.D 25.C
二、非选择题
26.(1)“显学”原因:社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儒家学说的二重性特点;孔孟诸人对自身学说的宣传、办学活动扩大影响。(3分)
独尊地位: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儒学大兴;汉武帝时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和地方学校,教育为儒家垄断,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6分)
(2)进步: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主张力行,具有务实倾向。(3分)
(3)背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宋明理学日益僵化;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4分)
(4)原因:儒家主张尊重传统,又能根据时代需要吸收其他学说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儒学家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改造儒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分,言之有理即可)
27.(1)内涵:人文主义。(2分)
意义:冲破神学传统的束缚,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潜能;开启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进程。(4分)
(2)“印记”:“唯信称义”主张明显带有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
“深化”:鼓吹俗权至上,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4分)
意义: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2分)(3)主张: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政治方面,主张人民主权和建立社会契约。(3分)
(4)影响:促进思想解放;推进民主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8.(1)原因:文艺复兴促进人文主义;工匠地位的提高;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6分)(2)思想:反对神创,主张人创;反对唯心,主张唯物(任一点,2分)。
新:新的研究手段与方法;新的研究领域;新的研究成果(3分)。(3)变革:思想解放(启蒙运动);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3分)
第四篇:高二生物期中成绩分析
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分析(选修一)
本学期学校组织的一次大型考试期中考试结束了,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测,也是对我们两个月来教学质量的检测。为了找出教学中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特对期中测试的试卷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试题分析:
这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由两大题组成:单项选择题和填空题。突出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识图的能力。就试卷内容来看,题量比较适宜,难易程度体现了教材的重点、难点,虽没有偏题、怪题,但覆盖面较广,知识点多且较灵活,而且与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联系密切,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试题的导向有利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二、卷面分析:
1、选择题共19个,共占38分。错误较多的有:7小题、9小题、15小题、19小题、21小题、22小题,主要是理解性较强的内容,学生掌握情况不好。而其他的内容学生掌握良好,得分率较高。2、填空题共38分,对于这道大题我个人觉得不是很好。本题共5道题,且5道题均为实验填空,但知识点概括的较全面。20题中的题虽然不难,但是习题中有类似的,学习的时候只是略微讲了一下,因此该题的得分率不是很高;21为有关醋酸发酵的题,平时课上也重点强调了,虽然学生很熟悉,但题有些难度,因此得分率不如预想的高;22题为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23题酶的应用实验,学生虽然很熟悉,但试卷中的条件有些模糊,也给出了一些迷惑性的标号,因此得分率不如预想的高,24题为DNA的提取与鉴定。通过分析这四道实验题,我觉得应该大力加强学生对实验题的练习。
三、成绩分析:
本次生物期中考试七年级一班参加考试34人,合格4人,合格率12%。最高分63分,最低分8分。
四、答题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字母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这与学生写字基本功较差有关。
2、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这与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也与对生物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有关,同时也与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以及平时巩固练习少有关。
3、审题能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不会找关键词。这与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有关。
4、应用生物学知识迁移的能力差,不能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情景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与学生平时不参加生产劳动、脱离实际生活有关,学习方法不得当,不会灵活运用有关。
5、对实验重视不够,科学探究和实验技能较差。这与学校条件有关,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有些实验全凭看书学习,所以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很差。当然,以上这些问题与老师的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五、教学建议:
1、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对生物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学习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另外,鉴于学科的性质,教师应重视教学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2、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进行识图、解析图和答题训练,训练学生能用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准确答题。
3、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与探究。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知识放到实际问题情境中来学习,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讨论交流,寻求解答途径。
第五篇:高二语文下册期中调研检测考试试题
南阳市一中2009-2010学年春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 间150分钟。
2.将第Ⅰ卷每小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交答 题卡和答题卷。
第Ⅰ卷(36分
共12小题,每小题3分)
一、(18分)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小人之过也必文 ..B.何以伐为
自伐者无功 ..见其二子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D.吾与点也
天与之,人与之 ...2.下列句子与例句加点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洁其身 .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C、足食,足兵
D、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项是 例句: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A、有是哉,子之迀也!
B、子路宿于石门
C、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
A、因之以饥
(因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如果)..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没有)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不过)..C、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贫困)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哪里)..D、虽欲从之,末由也已。(途径)
多见其不知量也。
(只是)..5.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乡也吾见夫子而问知
且而从辟人之士也 B、由也好勇过我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C、莫春者,春服既成无欲速,无见小利 D、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6.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础,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B、子贡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其中“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录。
D、楚狂接舆以凤鸟来比孔子。据说凤鸟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而孔子身处乱世却周游求仕,因此说“德衰”。李白诗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便是用到了这个典故。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9分)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但是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
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像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孔子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适;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也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的。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孔子和孟子相去约两百年,时局已有很大变化。
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
孟子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
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他的低水准平等思想——例如“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以及“省刑罚,薄税敛”,在一个简单的农业社会里,被奉作经典,同时也符合事实的需要。
(节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7.下列各项中关于孔孟不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给人“君子坦荡荡”轻松愉快的悠闲感;而孟子则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给人忧愁不安的紧张感。
B.孔子没有直接提出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可以间接地看出他认为人性本恶;而孟子则坚定地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
孔子非常尊重“礼”,“礼”大于“情”,循“礼”而行事;孟子却不然,行事完全不遵循“礼”,全凭自己的意愿。
D.孔子提倡“克己复礼”,认为旧的社会秩序可以恢复,希望复古;而孟子却更有“革命性”,认为必须改弦更张,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孔孟有“很多不同”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可能与两个人的个性不同有一定的关系。B.《论语》和《孟子》两部书取材记载不同。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时局有很大的差异。D.两人对“礼”的遵循不同,孟子超出了“礼”的严格规矩。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在衣食方面还有所挑拣,但孟子提出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却更具有平等思想,虽然这种平等思想和孔子相比是属于低水准的。
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
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是可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D.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成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和科举取士的标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
孔子相卫,弟子子皋为狱吏,刖(yuè)人足,所跀(yuè)者守门。人有恶孔子于卫君者,曰:“尼欲作乱。”卫君欲执孔子。孔子走,弟子皆逃。子皋从出门,跀危①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追不得。夜半,子皋问跀危曰:“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也,而子何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跀危曰:“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及狱决罪定,公憱然不悦,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
田子方从齐之魏,望翟黄乘轩②骑驾出,方以为文侯也,移车异路而避之,则徒翟黄也。.方问曰:“子奚乘是车也?”曰:“君谋欲伐中山,臣荐翟角而谋得;果且伐之,臣荐乐羊而中山拔;得中山,忧欲治之,臣荐李克而中山治,是以君赐此车。”方曰:“宠之称功尚薄。”
秦、韩攻魏,昭卯西说而秦、韩罢;齐、荆攻魏,卯东说而齐、荆罢。魏襄王养之以五乘之奉。卯曰:“伯夷以将军葬于首阳山之下,而天下曰:„夫以伯夷之贤与其称仁,而以将军葬,是手足不掩也。‟今臣罢四国之兵,而王乃与臣五乘,此其称功,犹嬴胜而履蹻。” .孔子曰:“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概③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治国者,不可失平也。”
少室周者,古之贞廉洁悫者也,为赵襄主力士。与中牟徐子角力,不若也,入言之襄主.以自代也。襄主曰:“子之处,人之所欲也,何为言徐子以自代?”曰:“臣以力事君者也。今徐子力多臣,臣不以自代,恐他人言之而为罪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改动)
【注】①跀危:古代受断足之刑的人。②轩:此处指高车。③概:古代量米麦时刮平斗斛的器具。
10.对下列句子中相关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
B.则徒翟黄也
亏:损害 .
徒:白白地 . 是手足不掩也
掩:掩盖 .
悫:诚实、谨慎 .D.古之贞廉洁悫者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
②故民之从之也轻 ..B.①入言之襄主以自代之
. ①而子何故乃肯逃我.
②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②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 .D.①伯夷以将军葬于首阳山下 ②吾欲观于转附、朝儛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皋做狱吏时曾判一名犯人刖刑。在子皋危难之时这个人却救了他,这是因为跀危认为他能做事公平、公正,且能法外开恩。
B.翟黄和昭卯均是有大功的臣子,而国君赏赐的东西与他们的贡献不相配,作者借此典故从反面论证统治者要“依法行赏”的道理。
孔子认为为官之道就得公平、公允,依法办事。这点做好了你便能在百姓中树德,不会做的人只能树怨。
D.少室周是赵襄主的卫士。他和中牟的徐子比赛力气,结果不如徐子,就进宫把徐子推荐给赵襄主而要求用徐子来代替自己。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3分)
(2)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4分)(3)概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治国者,不可失平也。(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笼莺①
(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释]①莺: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1)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试分析这样写的用意。(4分)
(2)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15.默写(6分)
⑴ 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孟子·民为贵》)(1分)⑵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分)⑶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1分)”
⑷ 孔子论述“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
。(2分)
⑸ 孟子说:“
。”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王安石说:“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这些都是反对享乐主义的千古佳句。(1分)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
周国平
近来,我闲读《论语》这一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成器,即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说他没有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地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之后自嘲说,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吧。
其实,孔子对读书人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的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又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与他的几个学生子路、曾皙(名点)、冉有和公西华一起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余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只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时节,换季的春服穿上了身,约上五六个青年人,六七个少年人,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坛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啊!”圣人这一叹,活脱脱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为“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洒脱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的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的。“邦无道”时,能逃就逃,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会装傻更妙(“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过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要害是那两个“必”,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也许孔子还有不够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它使我们可以放心承认孔子是一位够格的哲学家了,因为哲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一点不洒脱呢?
(本文略有删改)
16.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的?(4分)
17.依据全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的内涵。(6分)18.文中第五段“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的含义是什么?(2分)
19.文中列举的孔子的哪些观点能够说明“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6分)
六、语言知识运用(12分)
20.用“儒学”作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个别词语(关键词不得删),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中国人民在国际事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这是与深受儒学“和为贵”思想的影响,形成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分不开的。
21.把下列4句话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________ ;杨朱的贵我人格,_______;孟子的大丈夫人格,_______;荀子的君子式人格,_______ ;再有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③ 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22.5月4日,某中学准备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下面题目。(4分)⑴请你给这次活动命名,以体现活动主题。
⑵请你向活动组委会就怎样开展这次活动提三点建议。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风景。其实,人类社会不也是如此吗?
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一、(18分)1-6:ACDABB
二、(9分)
7.B(A项中“忧虑不安”没有依据。C项中说孟子“行事完全不遵循„礼‟”的说法不准确,文章中说孟子一切“全出已意”,并没有不遵循的意思。D项,第七段中说“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而选项中成了“必须”。)
8.D(D项是两人有很多不同中的其中一种具体表现,而不是原因。)
9.B(A“低水准”不正确,原文意在强调二者的不同,不是要比出高下之分;C战国时代的**大大超过春秋时期,但不等于给社会造成了全面的动荡,另外说“可以平息”只是孔子的想法,而非实际情况;D“取代”与“从此以后”属于无中生有。)
三、(9分)10.B(徒:只有)。
11.C(A项①代词,他/②助词,主谓之间,无义;B项①介词,用/②连词,因为;
C项都是连词,表转折; D项①介词,在/②介词,到)
12.A(“法外开恩”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子皋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
四、(24分)13.(10分)
①我被砍掉脚,本来就是我罪有应得,是没有办法的事。(被动1分,“固”1分,“不可奈何”1分)
②您并不是徇私照顾我才这样做,而是与生俱来的仁爱之心本就这样。这便是我心悦诚服并要报答您的原因。(“非”、“然”、“所以”“德”译对各得1分)
③概这种器物是用来量平斗斛的,吏这种官员是用来公平行法的。治理国家的人,不可以失去公正。(“平量”、“平法”、“失平”译对各得1分)
14.(8分)(1)运用反衬的手法(1分。要点“反衬”或“衬托”、“对比”),突出了笼中莺对燕子和鸾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1分。要点“向往”或“羡慕”),表现了作者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2分。要点“渴望自由”)。意思对即可。(2)“空”字意为“白白地”(1分。要点“白白地”),生动地写出了黄莺虽然长着一双可以直冲云霄的翅膀(1分。要点“长翅膀”),却被囚禁笼中,不能展翅高飞(1分。要点“不能展翅高飞”),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和痛苦(1分。要点“无奈”或“痛苦”)。意思对即可。
15.(6分)⑴社稷次之⑵知者不惑⑶畏圣人之言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
五、(18分)
16.从两个方面阐述:①对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即“君子不器”。②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君子不仁”。(4分)
17.君子不器:君子读书要从兴趣出发,目的是完善自己,获得真才实学,而非谋取功名(即孔子的治学观);君子为人要活得悠闲自在,不必成名成家。(即孔子的人生观)君子不仁:君子不把“仁”当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应该有分寸不偏执。(6分)
18.要点:伦理规范是做人的道德标准,但又有灵活变通的余地。(2分)
19.文中列举的观点有:“忠恕”是“仁”,但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以德报怨”是“仁”,但孔子主张更应该用公正回报怨仇。“信”是“仁”,但“信”也要有度。“思”是必需的,但不必过分谨慎,“再思”就可以了。(6分)
六、(12分)
20.儒学“和为贵”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使中国人民形成了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从而在国际商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要重组这个句子,就要对原句句与此同时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区分清楚。“中国人民……互相尊重”是果,直接原因是“形成一贯……分不开的”而“传统”的形成又是因为“深受……影响”。)
21.③④①②
22.⑴示例:“书香满校园”“青春书为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⑵①举行关于读书的问卷调查,②请新华书店到校书展,③请作家作“走进名著”报告会,④举办“读书交流会”,⑤举办“读书演讲会”,⑥举行“名著与舞台”话剧表演等等。(写出任何3点即可。)
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