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委组织部在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推进暨“三优”学用典型表彰会经验交流材料(二)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我县分两期建起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215个。站点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我们认真履行组织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职能,以开展“三学三争一创建”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巩固提升站点规范化建设整体水平为突破口,以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以深化学用效果为目标,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大胆探索创新,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覆盖面广、信
息资源丰富、便利快捷的优势,在服务全县经济社会突破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强化工作措施,巩固站点建设成果
加强站点规范化建设是确保学用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站点建成投入使用以来,针对平时检查中发现个别站点布线不规范、信号不流畅、管理员业务不精等问题,我们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巩固站点建设成果,不断提高站点规范化建设水平。
1、深入调查摸底。为彻底摸清各站点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我们印发了《终端接收教学站点运行情况调查摸底表》,对各站点负责人、管理人员、远教设备运行情况、存在问题等再次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起基础台帐,摸清了各站点存在问题。
2、认真抓好整改。按照“抓点示范、逐点规范、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开展站点建设“回头望”。县远教成员单位负责包抓、创建县级示范站点26个,乡镇党委成员负责包抓、创建示范点92个。及时与电信局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整改措施。加强督查,县上组成6个检查组,先后两次对站点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现场查摆问题,下发整改通知,提出整改时限,有效解决了部分站点建设不规范的问题。
3、加强管理员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报名、组织考察、党委研究、填写表格的方式,将60名大学生“村官”、91名县直部门驻村包抓特色产业开发干部调整充实到管理员队伍之中,建立了全县站点管理员花名册,确保了管理员队伍的稳定性。编印《终端接收站点设备简明操作流程图》,集中对全县25名乡镇工作站的管理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和操作能力过关测试,向合格人员颁发了培训合格证。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要求,分期、分批对村教学点管理员进行了全覆盖培训,实行全员持证上岗。在今年举办的全县村支部书记培训班上,我们将远程教育列入培训内容,在赴蓝田、长安等地参观学习中,专门请参观地党组织负责人介绍了当地远程教育工作经验,通过上述措施,建起了一支“素质高、懂技术、会操作、善管理、勤维护”的站点管理员队伍。
二、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站点健康运行
为有效解决远教工作中存在的教学活动难组织、教育效果难评估等问题,我们探索建立了六个长效机制:
一是组织领导机制。明确各级党组织、相关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在推进远程教育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发挥好各级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领导干部联点包抓责任制,“一把手”负责制等工作机制,为远程教育工作的健康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运行管理机制。修订完善了站点规范化建设督查制、设备管理登记备案制、管理员持证上岗制、节目收看预告制等管理制度,用制度规范“建、管、学、用”的各环节。推行目标管理考核,逐级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将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党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半年及年终予以量化考评。
三是学用工作季度通报制。我们通过登录管理系统,对各站点学习收看情况进行监测,每季度末对收看情况进行排名。对学用制度坚持经常、收效明显、被县以上命名为“优秀学用站点”、“优秀管理员”的集体和个人,在每年下拨村级党建经费时,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予以适当奖励。对排名靠后、未达到规定播放场次的站点除通报批评外,站点负责人还要作出书面检查,提出整改措施。连续两次受到通报批评的,对站点管理员予以调整,站点负责人不得评为各类先进。同时要求各乡镇每季度对所辖站点学用手看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调阅《播放收看登记册》,并在《登记册》上加注意见。
四是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主、党费适当补助的经费保障机制,有效解决了站点建设、设备更新、日常运行维护及站点管理员工资报酬问题。
五是课件开发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远教成员单位作用,年初研究制定课件开发制作计划,立足部门行业特点,了解掌握群众需求,精心制作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群众喜欢看、看得懂、用得上的“乡土教材”。
六是优质服务承诺机制。县电信局制定了日常运行维护《服务章程》,向各接收站点印发了施工技术人员联系方式、投诉电话,做出了在设备、线路、信号出现故障时,按里程实行首位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的优质服务承诺,为站点信号长期畅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创新学习方式,深化远教学用效果
规范站点建设是基础,深化学用效果是关键。我们按照“内容求新、形式求活、效果求实”的原则,着力在增强学习效果上下功夫、在完善培训机制上促跨越、在创新活动载体上求突破。
1、组织开展讨论,增强学习实
第二篇: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推进暨“三优”学用典型表彰会经验交流材料(三)
镇村位于县城东15公里处,辖7个村民小组2590人,现有党员78人、两委会班子成员9人。今年以来,我村把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三学三争一创建”远教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加强党员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党员群众的带富能力和致富本领,积极推进建筑劳务、畜牧养殖、良种核桃、商贸运输
等四大优势产业发展,远程教育工作有效地推动了我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建站点,强管理,配套设施到位
石头梁村作为第二期远程教育建设站点,一开始,我们就按照“站点管理规范化、管理员操作熟练化、学用活动制度化、辅导培训经常化、服务方式多样化”的要求,将接收站点建设成为高标准、规范化的示范点。一是专门腾出一间50平米的房子作为远程教育播放室,购置了投影仪、数字接口电视机、影碟机、照相机和音响设备,投资3.5万元粉刷墙面、贴地砖、装修门窗,安装了防盗门、防护网,落实了“五防”措施;为播放室配置桌椅40套,制作了远程教育制度牌、节目预告牌。确定大学生村官、村主任助理贾丹宁担任村远程教育管理员。我们还建立健全了《远程教育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学习收看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二、抓播放、建基地,分类指导到位
我们把播放收看工作作为远程教育工作的主要环节,把开展学用活动作为远教工作的关键环节。一是制定播放收看计划保证学习时间。我们制定了学习教育培训计划,党员每月集中学习最少两次,两委会成员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4次。结合推行“一册两聚四会”制度,实行播放收看“四前”制度,即:在支部提议前、两委会审议前、党员评议前、村民代表决议前都要先组织与会人员观看远程教育专题节目。二是预告远教节目突出学习教育针对性。根据我村产业发展情况,由管理员把远教节目分成党建知识、建筑劳务、养殖专业、良种核桃、商贸经济五个类别,在预告牌上公布节目内容,针对不同的收看对象发放节目预告单。根据分工,由包产业的支委牵头按期组织收看,并适当引导党员群众观看思想性较强的影视节目和娱乐性节目,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今年以来,共组织收看党建知识专题10场次、建筑劳务技能4次、养殖技术6次、良种核桃技术8次、商贸运输技巧等各类专题节目30余次。通过有组织的观看专题节目,邀请专业人员讲授辅导,增加了培训的针对性,激发了农村党员学习的热情,提高了教育的效果。三是建立实践基地增强远程教育的学用效果。为了使远教节目学得会、用得上、见实效,村支部结合产业发展,先后建立了陕西中大建筑公司、丰幸养殖专业合作社、核桃协会等三个远程教育实践基地,村支部根据党员各自的技能特长,安排党员群众分批分期进行实践。大多数党员群众凭着自己掌握的一至二门实用技术,找到了创业路子或用工单位。
三、兴产业、促增收,示范带动到位
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我村的党员群众劳动技能和致富带富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建筑劳务、畜牧养殖、良种核桃、商贸运输等为主的四大产业初具规模。全村党员在陕西中大建筑公司、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良种核桃基地、商贸运输产业中成为骨干力量,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他们的带动下我村的建筑劳务大户已经发展到29户,从业人员800余人;千头生猪养殖基地2个,养殖大户50户;良种核桃发展到1300多亩;长途客车运输和县内班车12辆、出租车8辆、农用车21辆、各类商贸经营大户16户。其中党员示范户崔明平每年吸收本村外出务工人员100多人,年创经济收入500多万元;以党员程明泰为互助组的养殖户达60多户,今年还引进了特种山鸡只,为农民增收创出了一条新路子。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00元。
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渠道,增强了农民致富的本领,提高了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促进了村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如今,我们村学技术、学本事的人多了,闲逛赌博的人少了;一心一意想办法挣钱致富的人多了,闹事上访的人少了。村上搞公益事业支部一号召党员带头村民就积极响应,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不像过去那样有些人专门把一河清水给你往浑的搅。今年以来,我们村先后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村支部被市委授予标杆支部称号。
今后,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深化远程教育“三学三争一创建”主题实践活动,完善各项教学组织管理制度,创新学用载体,发挥远教示范基地作用,增强学用效果,为加快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推进暨“三优”学用典型表彰会经验交流材料(一)
我们镇村位于县城以北9公里处,辖9个村民小组269户1072人,有党员28名。
我村远程教育接收教学点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我们将远程教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有力的推动了和谐新村建设步伐。
一、按照“五好”要求,规范站点建设
我们多方筹措资金8万余元,对党员活动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先后扩建了党员活动室,购置了办公桌椅,添置了投影仪、电视柜,配合电信部门技术人员,对网络信号线、电源线进行重新布局,支部研究制订了远程教育工作三年规划和、季度及每月学习收看计划,修订完善了设备使用管理、学习收看等规章制度,确定了一名责任心强、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党员担任专职管理员,活动室达到了“八有”、“五防”、“五好”的建设标准。
二、改进学习方式,抓好播放收看
一是在学习内容上求“实”。我们把远程教育内容划为党建理论、种植养殖、劳务输出、政策法规、文化娱乐等五大块,做到学习有计划,教学有提纲,课前有考勤,课中有辅导,课后有实践,使教学内容服务于不同产业、不同人群的需求。
二是在学习时间上求“活”。支部除每周三定期组织集中学习收看外,结合农村生产生活习惯,根据全村阶段中心工作和产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学习收看内容,不定期向党员群众开放。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四个一”工作法,即:每月组织一次科技讲座、每月安排一次课后实践、每月提供一次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每月组织收看一次娱乐节目。
三是在学习形式上求“新”。主要是将以前“灌输式”向“菜单式”延伸;将“远程网教育”向“互联网教育”延伸;将收看节目向专家辅导延伸;将课堂教学向基地实践延伸,增强了教学的开放性。
四是在学习对象上求“异”。对老龄党员群众,侧重于党的方针政策和文化娱乐方面的学习;对年轻党员群众,重点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方面学习;对村“两委”班子成员,主要提高开展基层工作和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学习教育;对实用技术、致富信息等知识,组织产业大户“重点学”;对有疑难问题需要解决的党员,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学”;对有特殊需求的党员,安排他们“随时学”,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远教的吸引力。
三、围绕新村建设,抓好学用活动
一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根据我村生产分散,信息不灵,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对产业大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对务工农民进行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培训,对党员群众进行政治理论、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等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培训活动,努力培养“懂耕作、有文化、有技术、善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使群众在家能增收,在外有创收,拓宽了增收的渠道。
二是培育富村产业,促进农民生活宽裕。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教育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拓展致富门路。目前,全村良种核桃建园累计560亩,优质柿子建园累计300亩,大红樱桃建园102亩,种植药材398亩,预计年收入90余万元。蛋鸡存栏5万只,发展千只以上养鸡大户45户,其中万只养鸡大户1户,年饲养量6万只,年收入120余万元,千头养猪大户3户。
三是抓好政治理论培训,促进乡风文明。针对农村大部分年轻有文化人外出务工,留下的都是些文化偏底的老人和儿童,导致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乏味,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等问题,我们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加大对农村政治理论、法律法规、风俗文化、社会安全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
四是进行文明新风教育,促进村容整洁。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先后投资150余万元,为236户接通了自来水,改造硬化村组道路4.5公里,修建便民桥2座;建成标准化党员活动室、村级文化室、农民图书室和规范卫生室,修建了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和文化长廊。实施庭院、门户改造222户,修建垃圾池9座,建沼气130口。投资20余万元村标志性建筑望云亭和溪园垂钓休闲园即将完工。栽植花果型庭院经济树木4500株,成立了由12人组成的村环卫队,形成了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彻底治理了“三乱”、“三堆”,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面对着农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不少七八十岁的老人发出了内心的感叹:“现在走路不湿鞋、饮水不用抬、煮饭不烧柴、村庄靓起来”。
五是加强“两委会”自身建设,促进农村管理民主。把远程教育看作是“两委会”成员的培训提高基地,坚持先学一步,逢会必学,加大对村班子成员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党性教育、业务知识等培训,村“两委会”班子成员素质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了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目前,我村“两委会”成为全镇民主议事、集体决策、勤政务实、群众满意、共谋发展先进典型。
在今后远程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再添措施,再鼓实劲,在管好用好上狠下功夫,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真正成为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免费大学”、开放课堂,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直通车”,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的“助推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第四篇: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推进暨“三优”学用典型表彰会经验交流材料(二)
镇地处区西南部,辖13个行政村,111个村民小组,13802人。镇党委下设17个党支部,共有党员441名;其中农村党支部13个,农村党员370名。目前建立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站1个,村级远程教育教学点4个。自实施现代远程教育以来,在区远程办的指导下,镇党委紧紧围绕“三学三争一创建”学用主题实践活动,在高质量完成站点建设的同
时,不断拓展远教服务领域,利用远程教育大力培训党员干部,积极传播农村实用技术和致富信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做好硬件设施建设,搭建干部学习的平台
自远程教育工作在我镇实施以来,镇党委高度重视,抽调精干力量,全力支持配合,坚持一手抓站点建设,一手抓学用普及。在站点建设方面,从网络基础、场所建设等硬件设施入手,强力构建远程教育服务平台。投入3万元将原来的小会议室重新装修,将党员活动室面积扩大了60平方米,并配齐了桌椅,配备了投影仪、电视机等终端接收设备,接通了宽带,从硬件上保证了党员干部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并确定了文化程度高、工作责任心强的组织干部为远程教育管理员,专门负责远程教育网络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并制订了《接收站点职责》、《管理员职责》、《播放收看制度》、《信息反馈》等制度,确保了党员干部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的正常化,规范化。
二、发挥远教资源优势、大力培训党员干部
镇党委高度重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作用,在学用工作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实行定期集中培训和不定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镇中心组学习例会、镇机关干部工作会、基层干部会,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等相关课件。现在,定期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已成为镇干部教育培训不可缺少的途径。我们采取全天开放远教工作站,利用镇干部吃饭、晚间空闲等时间,播放新闻和娱乐节目,丰富镇干部生活。尤其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科学发展观专题讲座,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注重远程教育“学”与“用”的结合,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组织相关培训活动,节省了学习培训成本。今年,我镇计生办利用远程教育,分五批组织全镇部分育龄妇女进行了计生知识培训,由于不用聘请专业人士,节省了培训的费用;镇上的农技、水利等部门,也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组织农村相关的群众进行培训学习,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
一是促进了干部学风的根本好转。过去由于党员干部学习的材料单一学习机会少,自从远程教育实施以来,远程教育成为党委抓党员干部学习重要手段,每天晚上平均有80%的同志收看,党员干部抓学习的热情倍增,党员干部的素质明显提高,党员干部的学风有了根本好转。
二是提高了党员干部指导农村经济发展的本领。通过远程教育平台结合主导产业发展,组织镇机关全体干部学习农业技术,农业致富信息,提高了干部带领和引导群众发展主导产业的本领,全镇50名干部深入产业基地村积极组织群众发展林果业、畜牧业。全镇新发展核桃6000亩,板栗8000亩,户均达到3亩经济林,加强经济科管增加效益,林果业收入已占农民收入的25%。组织群众发展养猪,全镇发展养猪大户60户,全镇年养猪8500头,成为农民增收的短平快项目,林果畜牧两大主导产业已成为全镇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
三是加强了领导班子的“三力”建设。通过组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树立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增强了领导班子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的自觉性,增强了领导班子战斗力和凝聚力。
总之,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由于时间不长,学习与使用的结合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存在少数干部对远程教育网络认识浅,思想重视不到位及远程教育网络与本地条件相适应的致富信息较少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扬长避短,继续努力,扎实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多方位培训党员干部,继续探索利用远教网络的新思路、新方式,让远教网络资源在我镇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篇:农村党支部书记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推进暨“三优”学用典型表彰会经验交流材料(定稿)
远程教育站点在我村开通以来,我积极带领全村广大党员群众参加培训学习,依托远程教育助推作用,使我村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小康之路。
一、抓学习,提高党员群众素质
远程教育“学用”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后,我村及时制定了实施方案,组建了宣传发动组、调研选题组、组织培训组、课后辅导组等组织,确保了学习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在实
际工作中,根据党员干部和村民生产生活情况,将参训人员分为政治理论、畜牧养殖、种植技术、计生知识等6个培训班级进行培训。通过精心选题、强化培训使群众的养殖、种植技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宋家庄组的李刘记、肖银娥等6户群众通过远程教育学到了养牛技术,成为养牛大户,平均养牛10头以上,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散养户迅速达到65户。大家普遍反映远程教育对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构建和谐新农村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宋家庄组李刘记高兴的说:“刚开通远程教育的那段日子,我还不愿学,后来才知道了上面有种养殖技术、动物防疫等方面的专家讲课,为我科学养牛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指导,通俗易懂的讲解,很快吸引了我。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现在在牛的疫情防治方面,我已学到了经验,自己就能发现牛身上的疫情所在,及时的做好防疫工作”。经过一年来的学习,村民普遍认为远程教育的教育模式效果很好,不但能学到科学技术知识,促进致富,还能丰富群众娱乐生活。远程教育使我村广大党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党员群众致富领富的本领明显增强,也为养牛合作社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办产业,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村是一典型的山区小村,群众居住分散,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属亚热带气候区,土地肥沃,桔草丰富,而且本村素有养牛的习惯。但饲养分散,没形成一定的规模。要想带领群众致富,就要大胆思维,开阔创新,5月,我带领部分群众外出考察,结合本村丰富的土地、饲草和人力资源与当地65户群众致富带头人筹资200万元组建了一家集良种肉牛选育、肉牛饲养和销售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丹凤县兴农养牛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有社员65户、牛存栏853头。兴农养牛合作社的成立直接带动了土门镇古路河、神其沟、龙泉、七星等村,竹林关镇雷家洞、洞底、张塬等三个村,促进了银花河沿线的经济增长,把过去视为废物的玉米秸秆卖给合作社,仅此一项就能帮农民增收达到20万元以上,部分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割家草,增加劳务收入,一些不能外出打工的群众也利用农闲来合作社喂牛。合作社的牛粪又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为沼气池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料,既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又清洁了能源,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合作社的发展也带动了山阳、洛南、商南等几个县养牛产业的兴起,不断有群众来合作社交流学习,合作社专业人员为他们培训指导,既为合作社增加了经济效益,又带动了周边几个县群众致富。
三、搞创新,成就百年兴农养牛
在合作社的运作上,我们大胆创新,积极推行“支部+远教+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农村致富带头人投资,以合作社养殖为主,依靠合作社的资金在形成规模养殖的基础上,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由合作社向饲养户免费提供子牛。同时组织党员、干部、专业人员成立协会,协会负责向养牛户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和指导,协会成员成为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均占、风险共担的内部机制,发挥“上联合作社、下联农户,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服务水平。牛出栏时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出售,形成合作社带头、协会服务、社员受益的发展体系。同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建立了校企合作协议,使防疫工作有了确实的保障。积极发展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本着“服务三农、促农增收、帮农致富”的宗旨,按照“示范引导、服务社员、让利农户、共同富裕的经营思路,实现互利双赢,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先进的市场运作模式,用运作工业的经营理念来经营畜牧业,延长畜牧发展产业链,做好牛→沼→菜(粮)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网上进行交流。最终实现“打造陕南养牛航母,成就百年兴农养牛”的根本目标。
四、见实效,群众致富奔小康
通过远程教育,使我村广大群众学到专业的科技知识,更多的群众加入到肉牛散养的队伍中来,让高峪村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目前,全村散养65户,586头,仅此一项就能为全村带来收益600余万元。今年以来,我村新建四间两层230平方米高标准砖混结构村级党员活动室一座。新修、拓宽改造、硬化村级道路10条5200余米,其中硬化通组路6条1300米,新修村庄道路1100米,拓宽改造2800米。新修便民桥3座,解决62户260人行走不便问题。接通我村二、三、五组及兴农养牛场的自来水,新修储水池3个,埋设管道6000余米,解决94户332人的饮水困难。新建村级卫生室三间120平方米,标准化中老年活动
中心一处,完成一、二、三组村庄整体规划,新建移民搬迁点一个,安置25户搬迁户。使全村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全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峪村群众正在小康道路上大步向前。
远程教育在我村实施以来,作为村支部书记,在我的带领下,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各级组织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村干部、党员群众积极参
与配合的结果。但这些成绩与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持以现代远程教育为平台,依托“支部+远教+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团结全村人民,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为实现富民强村作出我最大的努力。